浙江省高三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题(三)_第1页
浙江省高三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题(三)_第2页
浙江省高三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题(三)_第3页
浙江省高三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题(三)_第4页
浙江省高三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题(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题(三)说明:试卷采用闭卷笔答形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试卷Ⅰ一、(共3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绚烂

嶙峋

询问

徇情枉法B.花圃

哺养

浦口

捕风捉影C.焙干

培训

剖析

醅酒结庐D.藤椅

绮丽

旖旎

倚老卖老2.下列词语中有别字的一项是(

)A.安详

黯淡

恭敬

恍然大悟

B.板滞

驼背

发症

得意洋洋C.搭讪

咳嗽

踌躇

踉踉跄跄

D.风韵

放诞

刺配

莫谈国事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政协委员们建议市政府要建立与首都地位、作用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以从容__________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大型盆景可以用来_________强烈的视觉感,在家具较少的客厅里,还可以成为填补空间的重要角色。(3)像其他国家的大城市一样,这里也是高楼林立,交通拥挤。大都市的喧嚣_______给人以繁华之感,_______难免有时会让人感到烦躁。A.应付

营造

即使/也

B.应对

创造

即使/也C.应付

创造

尽管/但D.应对

营造

尽管/但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近日发生的伊春空难,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叫人听了毛骨悚然。B.2010年8月29日,我国首个“廉政网”上线,这标志着我国的廉政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弥补了曾几何时的缺陷。C.富士康在郑州大规模的招聘员工,引发了当地具有一定工作管理经验的人才“跳槽潮”,这种现象让人匪夷所思。D.文学作品是情感的结晶,欣赏它,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永远的寻觅和追逐。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交通研究所研制的能净化低标号汽油废气的过滤器,为环保作出了贡献。B.我市热电厂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我市使用外,还向浙江其他地区输送。C.有些商店公然出售盗版软件,对这种践踏出版法的行为,我们必须严厉打击。D.今年的华交会开幕式取消了领导讲话、剪彩等一系列程式,体现出更加注重务实。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由于这种理由,我把《摘要》的第一章用来专门讨论“在家养状况下的变异”。B.像火焰,像钱币,像河流,像死神玄虚的印符……那些图案被无比耐心地绘制。C.白宫庆祝“工作框架图”的背景图案值得玩味:解读生物之书——人文的里程碑。D.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便我耳不忍闻。7.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在信中,我这样叙述道:“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C.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范婀玲上奏着的名曲。D.青青的草色,一直绵延到春天的足迹所能达到的辽远的天涯……8.填如下文横线处,语序合理的一项是(

)国子监街是北京古建筑遗存集中的一条街道。

另外一座牌坊坐落在国子监与孔庙之间的街心处。①街的东西两端各有一坐牌坊

②一处是规模恢弘的孔庙,现已辟为北京博物馆③街道中部有两处著名的古建筑群

④一处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国子监”,新中国成立之后,首都图书馆曾设在这里A.①③④②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③④②①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不相同的一项是(

)A.粪土当年万户侯

人皆得以隶使之B.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七十者衣帛食肉C.己欲立而立人

舞幽壑之潜蛟D.亦以明死生之大

北亦末敢遽轻吾国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颜色憔悴,形容枯槁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C.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D.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尧舜其犹病诸

其皆出于此乎C.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门人问曰:“何谓也?”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12.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莫之知也

B。大王来何操

C。何厌之有

D。以其无礼于晋13.下面对《论语》章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A.这段文字生动反映了孔子作为老师和作为父亲两重身份的教育特点。B.材料中,孔子认为作为一个老师,方法上要重视启发诱导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C.孔子认为作为一个老师,内容上要重视诗教与礼教。D.“远其子”是君子不爱子的体现。14.下列对原文语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他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A.加点句子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鲁迅先生希望用自己的“苦痛”来换取敌人的“快意”。B.加点句子表明鲁迅先生沉痛悼念死难烈士,要与黑暗的社会斗争的决心。C.加点句子叙述了鲁迅先生的内心活动,表明鲁迅先生无以纪念死难烈士的惭愧心情。D.加点句子痛斥了黑暗社会,表明鲁迅先生想用“敌人的快意”来纪念死难烈士的心迹。15.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登

高杜

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A.有人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第一”,历来被推为律诗中的杰作,对仗工整,前三联尤为突出,是字字对,词词对,不仅词性相同,而且平仄相对,音韵和谐。B.“无边”、“不尽”这两个词扩大了诗的意境,有了它们,后面的“萧萧”和“滚滚”才有附着点,才能更显出秋之悲凉广旷。C.诗的前两联,描绘了壮阔的深秋图景:晴空如海,猿啸空谷传响,无穷的落叶和不尽的长江。极力喧染空旷高远的感觉。D.诗的前两联写登高见闻,后两联抒情。写秋景,是为了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抱负难成的怅恨。二、(共20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国外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开了癌症发生的奥秘。每一个人体细胞就是一个小生命,都是增殖、成熟、分化、死亡这样一个过程,细胞一代代地生长、增殖、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简单地讲,有正负两类信号控制着细胞的生长。正信号促使它进入增殖周期,阻止它发生成熟分化,负信号则相反,抑制细胞进入增殖周期,促使它发生成熟分化。在细胞的一生中,自始至终要受到这两类信号的精确调节。假如这种控制的失灵,细胞该分化不分化,无限制地增殖,那么人体就要发生肿瘤了,在人体细胞中,有两类基因担负着这种信号的传递。一类叫癌基因,传送负信号。如果抑癌基因出现差错,或者受到外来物理、化学或精神刺激、干扰,运作失调,就会发生肿瘤。如果抑癌基因通过调节,重新复活,恢复正常功能,也可以奇迹般地使癌消失,从而达到自愈效果。目前,在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努力下,人类已经借助基因工程,分离到了一些抑癌基因。在实验室中,科学家可以使丢失抑癌基因的细胞,通过细胞融合的方法,重新获得抑癌基因,再次转化为正常细胞。专家们预言,基因修补疗法用于临床,人类彻底攻克癌症的时代为期不远了。16.本文第二自然段提出“每一个人体细胞就是一个小生命”的说法,对这种说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每个人体都经历着从生到死的生命活动,而每一个人体细胞恰恰都是人体的组成部分。B.每一个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都是靠每一个人体细胞维持着的。C.每一个人体细胞都有增殖、成熟、分化、死亡的过程。D.每一个人体细胞都能够一代代地生长、繁殖、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17.文中提出关于细胞癌变原理的说法,下列不能作为这一观点的根据的一项是A.细胞的生长自始至终受正负两类信号的控制调节。B.细胞发生癌变,就是该分化不分化,无限制地增殖。C.外来的物理、化学或精神刺激、干扰,也可以造成抑癌基因运作失调,引起癌变。D.正负两类信号控制着细胞的生长,正信号使细胞正常生长,负信号使细胞发生癌变。1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每一个人体细胞的一生中,自始至终要受到正负两类信号的精确调节。B.正信号和负信号的传递是由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来担负的。C.征服癌症的希望,在于恢复正负两类信号的正常功能,阻止细胞发生成熟分化。D.有一些抑癌基因是借助基因工程分离而得到的,这是目前已经获得的科研成果。(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去圣母殿参观,都要经过一座名曰鱼沼飞梁的十字桥。北魏学者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中有“枕山际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的记述。由此可知这座被人传颂的十字桥北魏时已建成,距今至少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据专家考证,其中三十四根石柱及柱础造型仍保留着北朝风格,其他部分则具有宋代建筑特点。鱼沼飞粱修建在圣母殿前,自然是供人们拜谓或参观圣母殿的通衢要道。唐叔虞为什么要在晋水之上修一座十字桥,而不修一字桥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圣母自然是晋词之内的“王”。“王”自然要享受到普天下众多人的朝圣与拜谒。一字桥恐怕无法迎接四面八方之众属,不能承担四通八达之重任。于是,晋水之上建造了一座贯通南北、勾连东西的飞梁。同时,在前往圣母殿的必经道上,修建一座非常不俗的桥梁也许可以衬托出圣母殿的威仪雄阔、至高无上。我们从雕工精细、优美大方的汉白玉勾栏能够感受到十字桥的庄重与华贵。进圣母殿之前,从鱼沼飞梁中谁能不对神圣的殿堂产生肃然起敬的直感呢?我们可以大胆推断,这里或许还包含着一定的礼制。在古代社会,礼是决定人伦关系、明辨是非的标准,是制定道德仁义的规范。礼不仅是一种思想要求,更是一切行为的准则。我们知道,在明清故宫里,每一座殿前的勾栏台阶都是有礼制讲究的。圣母殿前创建一座高规制、与众不同的十字桥梁。是否喻示着一种核心思想、一种等级制度,是否喻示着一种道德要求、一种行为规范,很难说。桥梁的基本型式不外乎梁、拱、索、浮几大类。而我国古代的桥梁建设者们,除其科学技术上的设计外更注重文化品位的倾向。或饰以浮雕,或绘制壁画,无不渗透和蕴含着民族文化特点与地域文化特征。桥是静止安详的,但无论是创建它的人、或是用诗词歌赋咏唱它的人、或是以丹青笔墨描绘它的人,甚至观赏它的人都是生动活泼的涌流着的灿烂的生命。这是桥文化无限生命力之根本。不要小瞧一座不大起眼的小桥,其间的文化意念是十分深奥的。鱼沼飞梁就规模看绝非大江大河中的桥所能比,但它却是世界现存古桥中唯一能看到的十字桥。19.对唐叔虞在晋水之上修十字桥而非一字桥的可能理由,下列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一字桥无法迎接四面八方之众属,不能承担四通八达之重任。B.十字桥的庄重与华贵可能衬托出圣母殿的威仪雄阔和至高无上。C.圣母是晋祠之内的最高统治者,一字桥不足以显示她的地位,体现不出礼制。D.十字桥喻示着一种核心思想、一种等级制度,一种道德要求、一种行为规范。2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各句对"鱼沼飞梁"所蕴含的文化因素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可能包含着一定的礼制,体现古代社会以礼为中心的思想要求和行为准则。B.从雕工精细、优美大方的汉白玉勾栏,能够感受到十字桥的庄重与华贵。C.鱼沼飞梁上的浮雕与壁画,渗透和蕴含着民族文化特点与地域文化特征。D.创建、观赏鱼沼飞梁的人,用诗词歌赋、丹青笔墨咏唱它,描绘它。21.下列各项表达与原文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A.“鱼沼飞梁”建造年代久远,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B.“鱼沼飞梁”的石柱及柱础造型既有北朝风格,又具有宋代建筑特点。C.有时候,一座不大起眼的小桥,其间也会蕴含十分深奥的文化意念。D.“鱼沼飞梁”虽然规模很小。但它是世界现存古桥中唯一能看到的十字桥。(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2—25题。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节选自苏询《六国论》)2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与:结交,亲附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快速C.洎牧以谗诛

洎:及,等到D.当与秦相较

当:同“倘”,如果2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邯郸为郡

无使为积威之所劫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洎牧以谗诛C.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燕虽小国而后亡D.其势弱于秦

赵尝五战于秦24.下列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的意义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A.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B.可谓智力孤危C.刺客不行

D.从六国破亡之故事25.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从六国破亡的教训立意,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B.第二段连用两个语气词,“呜呼”是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是哀其结果之惨。C.“向使三国”以下几句,假设中不下断语,表现作者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和分寸感。D.“三国”是指齐、燕、赵,“刺客”指荆轲,“良将”指李牧。第Ⅱ卷三、(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6—28题。周朴园

(惊愕)梅花?鲁侍萍

还有一件绸衬衣,左袖襟也绣着一朵梅花,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还有一件,——周朴园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鲁侍萍

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周朴园

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周朴园

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鲁侍萍

(愤怒)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周朴园

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26.对下面的舞台说明和台词,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27.应该怎样理解鲁侍萍“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一“怒吼”?(3分)

28.请根据这段戏的人物冲突,概括两种对立的人物性格。(2分)周朴园:

鲁侍萍:

四、(共12分)29.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4分)(1)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2)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朱自清《荷塘月色》)(4)老者安之,

,少者怀之。(《论语•仁者爱人》)30.苏洵《六国论》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31.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故事,写出与本故事主旨相吻合的成语。(不少于4个)(4分)喜鹊喜欢把巢筑在高高的树顶上。但秋风一起。便摇摇欲坠。喜鹊和孩子们蜷缩巢中,惊恐万状。有一种喜鹊自以为很聪明,在夏天未到之时,就想到了秋天。它预科到秋季肯定会刮大风。使不顾劳累将巢穴从高高的树顶上搬到低矮的树桠上,新筑的窝巢真的是舒适安全。大风再也不会侵扰它了。夏天到了,浓密的树阴是歇凉的好去处。人们一抬头就看到了喜鹊的窝巢,再一伸手,就可以轻易地掏到窝巢中的小鹊或鹊蛋。小孩子们也找来竹竿,争相抢挑巢里的小鹊和鹊蛋。可怜的喜鹊虽然考虑到了未来的灾患,却没看到眼前的危险,还是没能避过灾难。成语:(1)

(2)

(3)

(4)

五、(共30分)3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1)齐白石画虾生动形象,在狭长的画面上,只有三四只虾游动。画面大部分是空白,画家对水不着一笔,但大面积的空白却给人水气淋漓的感觉,使人感到满纸都是水。这就是艺术空间方面空白的运用。(2)有一位掌握一手绝活的木匠,教徒弟做工时有一句口头禅:“注意了,留一道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琉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美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道缝隙,给组合材科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上述的问题。你从这两则材料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根据材料的含意作文,也可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构思。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命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写成诗歌。

参考答案一、1.C

2.B

3.D(解析:“应付”敷衍了事,将就,一般做贬义;“应对”是积极面对的意思;(1)选”“应对”。(2)“营造”经营建筑,“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作出新的成绩或东西;这里只是装点,没有出新的东西,选“营造”。(3)“尽管/但”表示下文反接上文,“即使/也”表示让步假设。

4.B

5.C

6.A

7.D

8.D

9.A

10.D11.B

12.D

13.D

14.B

15.C二、(一)CDC(二)19.本题答案为C。20.本题答案为A。21.本题答案为C。(三)22.本题答案为B。(“速”,招致。)23.本题答案为C。(C.两个“而”都表示转折。A.成为;表被动。B.以致;因为。D.比;向,和。)24.本题答案为A。(B.智慧和力量;理解事物的能力。C.不采取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