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教案15篇_第1页
六年级数学教案15篇_第2页
六年级数学教案15篇_第3页
六年级数学教案15篇_第4页
六年级数学教案1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六年级数学教案15篇六年级数学教案15篇六年级数学教案1单元教材分析^p:有关统计图的认识,小学阶段主要是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原义务教材是作为选学内容,考虑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标准》把它作为必学内容。学情分析^p: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根底上教学,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特点和作用。教学的目的:认识扇形统汁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p扇形统汁图所反响的情况;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才能。教学重点:认识扇形统汁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p扇形统汁图所反响的情况;教学过程题:统计上课时间年月日教学设计备注活动〔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投影出示主题图〕谈话:同学们喜欢什么运动工程?我们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能不能很好地表示出这些情况呢?2、数据搜集和整理:请一名学生做主持人,统计全班最喜欢的各项运动工程的人数。活动〔二〕比照分析^p,生成新知观察条形统计图,你从中得到哪些有用信息?从条形统计图中,还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出来?引发学生考虑,从而发现条形统计图不容易看出各局部量与总量的关系。生成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从扇形统计图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根据直观观察,发表见解〕根据统计图上表示的情况,你对我班同学有哪些建议?回忆知识生成,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做一做:〔投影出示〕自主看图,说一说,你从图中得到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根据题意自主计算,全班订正。活动〔三〕知识应用,解决问题练习二十五第1题:自主看图,说一说李明同学一天的作息安排是否合理,从中你能提出那些合理化建议。练习二十五第2题:自主看图,说一说,你得到哪些信息?自主根据给出的条件计算出各项支出金额。活动〔四〕总结概括,拓展应用1、请同学们总结扇形统计图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和作用。2、多媒体展示搜集到的扇形统计图,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六年级数学教案2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培养分析^p才能,开展学生思维。教学策略:1.教学例2中〔涉及三个数量的乘法应用题〕老师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这道题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它的数量关系呢?自己试着画一画,可以提示一下:题里有小亮、小华和小新的储蓄三个量,所以可以三条线段来表示题里的数量关系。学生画完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画的,老师再根据学生的答复,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在画图的过程中老师还可以提一些问题,使学生明确画线段图的考虑方法。2、老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用线段图表示条件和问题。〔1〕先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为什么?学生答复后,老师画线段图,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再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画多长?根据什么?学生答复: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数是小亮的,把小亮的钱数作为单位1,平均分成6份,再画出与这样的5份同样长的线段。然后画一条线段表示谁的钱数?画多长?根据什么?引导答复:根据小新储蓄的钱数是小华的,把小华的钱数作为单位1,平均分成3份,再画出与这样的2份同样长的线段。老师画并分析^p数量关系。让学生说明确小新储蓄的钱数,必须先求小华储蓄的钱数。确定每一步的算法并列式计算。①求小华储蓄的钱数怎样想?引导学生答复: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数是小亮的把小亮的钱数看作单位1,就是求18的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列式:〔元〕②求小新储蓄的钱数怎样想?引导学生答复:根据小新储蓄的钱数是小华的,把小华的钱数看作单位1,就是求15的是多少,所以也用乘法计算。列式:〔元〕把上面的分上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该怎样列?〔元〕3、注意引导学生与前一节所学的一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比拟归纳有什么一样点和不同点?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怎样判断计算方法?明确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要能正确地判断第一步把谁看作单位1,第二步把谁看作单位1。4.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p、解答的良好习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展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指名中等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仍然要强调把什么看作单位1。假如有必要,可以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但不要求学生画图。六年级数学教案3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理论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2、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的习惯。3、通过学生自行施行理论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开展创新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口算2、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倒数”,看看他们有什么机密?出示课题:倒数的认识二、新授1、教学倒数的意义。(1)学生看书自学,组成研讨小组进展研究,然后向全班汇报。(2)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3)提示学生说清“互为”是什么意思?(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互相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3)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2、教学求倒数的方法。(1)写出的倒数: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数字3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母位置处)、分母(数字5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子位置处)调换位置。(2)写出6的倒数: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3、教学特例,深化理解(1)1有没有倒数?怎么理解?(因为1×1=1,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1的倒数是1。)(2)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4、稳固练习:课本24页“做一做”(1)学生独立解答,老师巡视。(2)汇报时有意识地让学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求倒数的方法。三、练习1、练习六第2题:同桌互说倒数。2、辨析练习:练习六第3题“判断题”。3、开放性训练。()×()=()×()=()×()四、总结你已经知道了关于“倒数”的哪些知识?你联想到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教学追记:倒数的认识一课,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学生通过预习、自学,完全可以自行理解本课的内容。针对本课的特点,教学中我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理解“倒数”的意义,而在这其中,有一些概念点犹为关键,如“互为”,因此我也适当的加以提问点拨。对于求倒数的方法,我同样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自学例题,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但对于“0”“1”的倒数这种特例,我并没有无视它,而是充分发挥老师“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加强认识。六年级数学教案4教学目的:1.联络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比拟、验证等环节探究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根底上进展合作交流,从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可以正确地进展计算。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p和推理才能。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明确目的〕课件出示情景图: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生成问题〕小组自主研究计算方法,交流汇报。预设:〔1〕〔个〕;〔2〕〔个〕;〔3〕〔个〕;〔4〕3个就是6个就是,再约分得到〔个〕。〔根据学生发言依次板书〕比拟分析^p师:我们先来比拟第〔1〕和第〔2〕两种方法,请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生1:每个人吃个,3个人就是3个相加。生2:3个个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为。提出质疑:3个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吗?为什么?预设:乘法是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只是这里的一样加数是一个分数。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一样。〔板书〕师:我们再来比拟第〔2〕和第〔3〕两种方法,这样算可以吗?为什么?引导说出:这两个式子都可以表示求3个相加是多少。师:再来看这里的第〔4〕种方法,你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吗?结合图形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进展交流。归纳小结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三个算式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并且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一样。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络和区别。六年级数学教案5教学目的:1、借助详细事例,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用简单复式统计图来描绘数据。2、经历数学的搜集、整理、表达、描绘和分析^p的全过程,体验复式统计图在比拟、描绘数据中的作用,理解统计图画法不同对数据描绘和解释的影响。3、在统计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开展统计观念。4、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5、通过参与“保护眼睛”的统计活动,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教学重点:经历数学的搜集、整理、表达、描绘和分析^p的全过程,体验复式统计图在比拟、描绘数据中的作用,理解统计图画法不同对数据描绘和解释的影响。教学难点:经历数学的搜集、整理、表达、描绘和分析^p的全过程,体验复式统计图在比拟、描绘数据中的作用。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解读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快速上升,这是家长和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请看来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多媒体出示118页情境图)。读一读,从这份报告中你都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我们这些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早了呢?”)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一)调查搜集数据,学习调查表。1、独立考虑。谈话:怎样才能知道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早了呢?(引导学生明白要知道是不是提早了就要进展比拟)要比拟就需要调查大量的数据,为了记录数据我们就要制作调查表,想一想,怎样设计调查表?2、班内交流。谈话:你打算怎样设计调查表?(引导学生明确调查的对象和调查的内容)(出示调查表)这样制作可以吗?为了便于我们今天的研究我提早对45名学生和家长进展了调查。请看屏幕(补充数据)。(二)整理数据,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1、尝试比拟,提出问题。谈话:比一比两张调查表,看看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早了?(引导学生体会看原始的调查表数据太乱,不便于比拟)谈话:原始的调查表太乱,怎么样整理这些数据才能便于比拟呢?先自己想想,再与同位说说。谈话:你打算怎样整理数据?(统计表,统计图)[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尝试比拟,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比拟的过程中,体会调查表中饿数据太乱,不便于直接比拟,从而感受整理数据的必要性。]2、独立考虑,探究方法。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个统计表,咱们一起来整理整理好吗?(师生共同整理填写统计表)根据这个表格中的数据比一比,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早了呢?(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比拟、分析^p,作出判断)谈话:刚刚我们是用统计表进展整理的,用统计图怎样整理更便于我们比拟观察呢?先自己想一想,有了方法开场整理,整理完了和你的同位交流交流。3、班内交流,学习方法。谈话: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早了?你是怎样整理的?(学生可能出现单式和复式两种不同的整理方法,应着重引导学生在交流比拟的过程中,认识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4、比拟解释,优化方法。谈话:刚刚大家用两种方法进展了整理,想一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用哪种更便于比拟?为什么?5、查漏补缺,完善方法。(根据学生制图的情况,补充完好,完善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考虑,探究方法,合作交流,学习方法,比拟评价,优化方法。有利于学生经历整理数据、描绘数据和分析^p数据、作出决策的过程,自主地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作用和制作方法。]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1、课本自主练习第3题,稳固看图的方法,进步学生分析^p数据的才能。谈话:同学们喜欢运动会吗?知道小学生运动会有哪些工程吗?(引导学生理解小学生运动会一般有:短跑、跳高、跳远、铅球和中长跑等工程)假如老师要知道5.1班和5.2班,在比赛中哪些工程占优势,我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为什么?(1)独立解答。(出示题目引导学生独立解答)(2)班内交流。2、课本第129页,“我学会了吗”的第1题。[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本上练习题组织统计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再一次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在理论中稳固调查表及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进步统计才能,开展统计观念。]四、总结全课,系统整理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设计调查表和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应该注意什么?教学反思:整节课下来,感觉思路还是比拟明晰的,但似乎没有足够的实例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亲密练习,应该在练习中再参加一些统计在生活中表达的例子,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联络,开拓学生思路与思维,使学生更好的感受统计的作用以及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六年级数学教案6教学内容:教材第页面积计算和练一练,练习十九第6~15题,练习十九后的考虑题。教学要求: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已经学过的面积计算公式,进一步理解这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互相之间的联络,能正确地进展面积的汁算。教学过程:一、提醒课题1.口算。出示练习十九第6题,让学生口算。2.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复习学习过的面积计算。(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弄清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互相之间的联络,能应用公式进展面积计算。二、整理公式1.提问:什么叫面积?我们学过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面积的计量单位有哪些,你能说一说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大小吗?2.整理公式。出示第页的图形。说明:这里的一组图形,表示了相应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请同学们看着第页上这样的图想一想每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怎样得到的,再把面积公式填在课本上,然后告诉大家这些公式和它们的来。假如有不熟悉的,可以互相讨论。让学生填写公式并考虑推导过程。3.归纳公式。指名学生说明相应的计算公式和推导过程,老师板书公式。追问: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时都要注意什么?(除以2)提问从图上看,由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推出了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由其中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又推出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想一想,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以哪个图形的面积计算为根底来推导的?指出,我们在推导面积计算公式时,都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为根底。后面学习的一些新的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是通过割、补,拼的方法,把它转化为已经能计算面积的图形来推导出来的。三、组织练习1.做练习十九第7题。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口答算式与结果,老师板书,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指出:根据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三角形的面积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2.做练一练第1题。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在小黑板上,结合让学生说说三角形、梯形和圆的面积是怎样算的。3.做练一练第2题。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结合提问学生要怎样换算成公顷。4.做练习十九第9题。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追问:这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面积呢?你发现哪个面积大一些?有什么想法?(长方形和圆假如周长相等,那么圆的面积大)5.做练习十九第13题。让学生测量、计算。指名说一说每个图形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6.让学生口答第14题,说说用什么方法可以求面积。7.做练习十九第15题。让学生操作、计算,然后口答长、宽和面积,老师依次板书。四、讲解考虑题请同学们观察刚刚不同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讨论一下:当长方形周长一定时,长和宽的差的变化与面积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讨论后指名学生交流每组的讨论结果。追问:这些不同的长方形里,哪一个图形面积最大?指出:长方形周长一定,长和宽的差越小,面积越大;当它成为正方形时,面积最大。五、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练习十九第8、11、12题。家庭作业:练习十九第lO题。六年级数学教案7教学内容:第25~26页,例2、例3及练习四的第3~8题。教学目的:1、过分小组倒水实验,使学生自主探究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圆锥体积计算的简单问题。2、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历,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才能和自主探究才能。3、过小组活动,实验操作,巧妙设置探究障碍,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正确探究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教具准备:每生准备一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模具,大米,水,沙子等教学过程:一、复习1、圆锥有什么特征?(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圆锥的特征:底面、侧面、高和顶点)2、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指名学生答复,并板书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二、新课1、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1)回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确求圆柱的体积是通过切拼成长方体来求得的(2)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能不能也通过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呢?(指出: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3)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通过演示,使学生发现“这个圆锥和圆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看看它们之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组织学生实验分组合作学习(4)先在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入圆柱。让学生注意观察,倒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老师让学生注意,记录几次,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倒3次正好把圆柱装满。)(5)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学生表达实验过程并总结结论,得出计算公式板书:圆锥的体积=1/3×圆柱的体积=1/3×底面积×高,字母公式:V=1/3Sh2、教学练习四第3题(1)这道题什么?求什么?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应该怎样计算?(2)引导学生对照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代入数据,然后让学生自己进展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3、稳固练习:完成练习四第4题。三、教学(1)出例如3近似于圆锥形的沙堆的底面直径和高,求这堆沙堆的的体积。(2)要求沙堆的体积需要哪些条件?(由于这堆沙堆近似圆锥形,所以可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来求,需先沙堆的底面积和高)(3)题目的条件中不知道圆锥的底面积,应该怎么办?(先算出沙堆的底面半径,再利用圆的面积公式算出麦堆的底面积,然后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求出沙堆的体积)(4)分析^p完后,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将计算步骤写在教科书第26页上.做完后集体订正。(注意学生最后得数的取舍方法是否正确)四、稳固练习1、做练习四的第7题。学生先独立判断这三句话是否正确,然后全般核对评讲。2、做练习四的第8题。(1)引导学生学生考虑答复以下问题①这道题什么?求什么?②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③求出这堆煤的体积后,应该怎样计算这堆煤的重量?(2)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老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3、做练习四的第6题。(1)指名学生先后答复下面问题①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多少?②圆柱的外表积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③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④圆锥的体积公式是什么?(2)学生把计算结果填写在教科书第28页的表格中,做完后集体订正。五、课堂练习1、填空(1)圆锥体体积的计算公式()(2)等底等高的圆锥体是圆柱体体积的(),圆柱体是圆锥体体积的。(3)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3立方厘米,圆柱体的体积是。(4)体积和底面积相等的圆柱与圆锥,圆柱高5厘米,圆锥高。(5)体积和高相等的圆柱与圆锥,圆锥底面积15平方厘米,圆柱底面积是()。(6)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比圆锥的体积大()。2、判断(1)圆柱体的体积一定比圆锥体的体积大.(2)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1/3.(3)圆锥体、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高。(4)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倍,且底面积相等,那么他们的体积相等。3、补充习题(1)一堆煤成圆锥形,底面半径是1.5米,高是1.1米。这堆煤的体积是多少?假如每立方米的煤重约1.4吨,这堆煤有多少吨?(2)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直径是28.26平方米,高是2.5米用这堆沙在10米宽的公路上铺2厘米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3)一堆圆锥形的煤体积是12立方米,底面积是6平方米,高是多少?(4)在一个底面半径是10cm的圆柱形水桶中装有水,把一个底面半径为5cm的圆锥形铁锤浸没在水中,水面上升了1cm,试问铁锤的高是多少?(5)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的体积比圆锥的体积多24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六、总结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是如何准确地记住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教学反思:从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来看,主要是构建“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一概念的认识,而这一认识的形成,靠文字和观摩演示都是苍白无力的,它需要学生发自内心的需要,全身心的体验,使学生在实验中对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论进展比照和反思,悟出等底等高的必要性,从而明确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的详细含义。六年级数学教案8一、教学内容化简比。〔教材第50~51页例1〕二、教学目的1、能运用比的根本性质化简比。2、理解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3、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络,浸透类比思想。三、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化简比的方法。难点:理解化简比与求比值的区别。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把下面的分数化为最简分数。〔课件出示题目〕4/86/3012/1814/56点名学生答复,并说一说什么是最简分数。2、六二班共有学生50人,今天出勤人数为46,总人数与出勤人数的比是多少?〔课件出示题目,点名学生答复〕3、师:比的根本性质是什么?4、引出新课。师:为了使数量间的关系更明确,我们经常要应用比的根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学习的内容。二、学习新课1、认识最简单的整数比。师:谁知道什么样的比可以称作最简单的整数比?引导学生联络最简分数的概念,讨论什么叫做最简单的整数比。老师根据学生的答复进展归纳:最简单的整数比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二是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指名学生举出几个最简单的整数比。六年级数学教案9教学目的:知识与才能: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会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利用方格纸根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过程与方法: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展很好的交流、合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较纯熟地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教学重点:理解根据方向和间隔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教学难点:能根据描绘,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详细位置。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导学(导学)课前两分钟一、旧知铺垫、导入复习课1、说一说自己的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出示学习目的知识与才能: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会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利用方格纸根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过程与方法: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展很好的交流、合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较纯熟地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前置学习(自学)(1)老师肯定以上学生描绘的方式。(2)明确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复习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有什么缺乏,一起讨论。小组合作学习(互学)1、教学例1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1)说一说主图中所说的含义:台风中位于A市东偏南30度方向,间隔A市600千米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沿着直线向A市挪动,(2)学生观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3)理解题意,确定观测点,建立方向图。(4)台风在A市的东偏南30度间隔600千米的地方。(5)图例要弄懂。(6)探究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台风中心在A市的什么地方?并在学生讨论的根底上老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数据表示物体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全班交流展示学习(展示)2、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3、复习教学例2投影出示课本中主题图(1)观察示意图,说一说那看到了什么。(2)说一说此题的含义。(3)互相讨论方法。4、完成21页中的做一做。1)你是怎样做的?2)集体订正。5、学生自学教材第22页例题3.(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台风的经过道路图。(2)、同坐互相说一说台风的经过道路图。完成教材22页的“做一做”。P23第2,4,6,7题集体订正。挑一道典型的求平均数的题目进展练习,如求平均速度;复习一下画角的过程,会描绘小林家在小强家什么位置,小强家在小林家什么位置?拓展检测学习(测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刚刚,我们是怎样探究出表示物体物体的位置的方法?画平面图的方法:先确定方向,再确定间隔,确定间隔的时候可以用一条标有数量的线段表示地面上的间隔。六年级数学教案10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课本第57、58页的内容。教学目的: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局部名称,知道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2、使学生掌握圆的根本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互相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p、抽象、概括等思维才能。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圆的有关概念,归纳圆的特征。教具准备:圆规、直尺、细线、圆形纸片。学具准备:圆形纸片、圆规、直尺。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学生可能答:边缘光滑好滚动,半径一样长等。〔有的学生可能已经预习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二、探究新知1、体验用不同工具画圆老师提问:可以用什么画圆呢?学生:圆规、尺子、圆形物品、绳子2、老师指出:圆形是由一条封闭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认识圆的各局部名称〔1〕、学生自学课本58页第一段。〔2〕、自学后填一填。1.用圆规画圆时〔〕所在的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表示。2.连接〔〕和〔〕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表示。3.通过〔〕并且两端都在〔〕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表示。3、用圆规画圆根据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间隔都相等这一特征,我们可以用圆规画圆。1〕介绍画圆的步骤。〔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间隔。〔定半径〕〔2〕把装有针尖的一只脚定在一点上,这个点就是圆心。〔定圆心〕〔3〕把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旋转一周〕老师强调:画圆时,一手捏住圆规顶部旋转,圆规两脚间的间隔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挪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针尖的一脚。2〕学生练习画圆老师提问:为什么同学们画的圆大小不一样呢?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什么决定圆的位置?老师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4、圆的特征〔1〕、①小组讨论:同学们可以动手画一画或者折一折,看看半径和直径分别有多少条?再用尺子量一量或者折一折,看看每条半径长度怎么样?你发现了什么?讨论时老师要巡视指导,理解学生讨论情况。老师出示问题: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无数条)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吗?〔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直径?〔无数条〕所有的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都相等〕②小组上台展示他们得到的结果和使用的方法。③老师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并且每条半径都相等、每条直径都相等。〔2〕、①讨论: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老师提问: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②小组展示他们的结论和方法。③总结: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1/2。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用公式表示:r=d/2或d÷2、d=2r三、全课小结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2、如今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车轮是圆的吗?六年级数学教案11教学目的:1、整理有关代数的初步知识,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使认知程度有所进步。2、通过对知识的梳理,培养学生整理、概括知识的才能。3、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自主的对所学的知识进展整理,进展一定的学习方法的浸透。4、在整理知识、解决问题的理论活动中,初步意识到整理知识的重要性,并逐渐养成边学习边整理知识的习惯。教学重点:梳理知识,形成网络。教学难点:综合动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借助一个有趣的知识导入对代数知识的整理。〔1〕师:在某地,蟋蟀的叫的次数除以7再加上3就等于当地的气温。〔2〕提问:①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②这涉及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3〕出示课题。二、小组合作,自主梳理有关代数的知识。1、回忆知识点:提问:自已看书,看代数的初步知识,可以分为几局部?2、全班交流:老师课件演示。〔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运算定律、比和比例、方程的解、解方程、数量关系、计算公式、列方程解应用题、求积公式〕3、整理知识点:提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些知识进展整理,看哪个小组整理得简洁、明晰、与众不同。4、学生汇报整理的情况: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定律计算公式〔或使用树状构造的方式等〕方程简易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5、组织评价:提问:①你更喜欢哪种方式?②他们都是根据什么进展整理的?6、师:这节课我们重点复惯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三、在理论活动中稳固进步1、出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1〕学校去年种桔树a棵,今年比去年的2倍多6棵。今年种〔〕棵〔2〕商店原有洗衣机a台,如今又运进30台,如今共有洗衣机〔〕台〔3〕甲乙两人共同制造一批零件。甲制造a个,乙每小时制造b个,乙工作了4.5小时,两人就完成了任务。这批零件共〔〕个。(4)李红a天看了60页书,照这样计算,看完这本书需要b天,这本书共页。想一想,书写含有字母的式子要注意什么?2、复习简易方程,小组同学互相说说: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三个概念有什么不同?3、判断下面各式是不是方程〔1〕X-42=783〔2〕4X﹤9〔3〕5X-2X=150〔4〕2X-16监控:〔1〕〔2〕、〔4〕为什么不是方程?〔2〕动手解〔1〕、〔3〕两个方程〔3〕解方程时要注意点什么呢?4、解决实际问题(选择其中之一)①再多一些梯形,周长可以用什么表示?②用字母表示梯形的数量和周长之间的关系?③周长是299个,这个图形是由多少个梯形组成的?〔2〕课件演示:由重庆到淄博,乘火车要花400元,用餐2天;到了淄博后,住5天,用餐5天。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淄博一行的人武部开支。〔每天用餐a元,住宿b元〕整理后:800+9a+5b②你觉得每天用餐、住宿开支多少元适宜?请你设计一下?③评价设计方案六年级数学教案12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2、浸透事物都是普遍联络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教学难点:求倒数方法的表达。教学过程:一、引新:开车、步行有前进倒退之分,那么,倒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今天的内容老师想请同学们自己先来学学。二、自学新课:自学书本P19。并考虑以下问题:1、什么叫倒数?2、怎么求一个数的倒数?3、是不是任何数都有倒数?小数有吗?带分数有吗?三、讨论辨析:1、什么叫倒数?2、看下面四道题,你能说一些什么有关“倒数”的话。3、存在倒数有那些条件〔1〕两个数。〔2〕这两个数的乘积是1。4、能不能说80是倒数,1/80也是倒数?一个数能叫做倒数吗?5、概括: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它们是互相依存的,必须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6、总结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四、考虑:0.2的倒数是多少?五、小结:请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六、作业:练习五3—8。六年级数学教案13教学内容:教材第58页例4,练习十一第9~14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经历探究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分数的试题。2、使学生在探究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络。3、培养学生分析^p、推理和归纳、总结等思维才能。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展计算;并能总结、归纳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那么。教学过程:一、教学例41、出例如4,学生读题,列式。提问:这是什么,要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追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9/103/10=2、引导探究:分数除以整数怎么算呢?〔1〕请大家画图探究一下9/103/10得多少?各自在书上的长方形里分一分,画一画。〔2〕指名到黑板上画一画,使大家清楚地看出是3瓶。〔3〕讨论:分数除以整数,能不能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来计算呢?板书::9/0/3请大家计算一下它的积,看得数与我们画图的结果是不是一样?〔一样〕得数一样,你能猜测到什么?板书::9/103/10=9/0/33、练习,验证猜测完成练一练第1题:先再长方形中涂色表示3/5,看看3/5里有几个1/5,有几个3/10,再计算。你发现了什么?4、概括方法联络前面学习的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你能说出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吗?根据学生的讨论,板书:甲乙=甲1/乙〔乙0〕二、练习1、做练一练第2题。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练习后评议交流。2、完成练习十一第10题。各自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练习后评议交流。3、讨论练习十一第11题。独立计算后,引导比拟,启发考虑:什么情况下,除得商比被除数小?什么情况下,除得的商比被除数大?4、讨论练习十一第12题: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判断左边的式子和右边数的大小。各自判断后指名交流:你是怎么想的?三、总结: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四、作业:练习十一第9、13、14题。六年级数学教案14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什么是比?什么叫比值?怎样求比值?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12:163/4:1/84.5:2.7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实物投影呈现课文情境图。(不出现国旗长、宽数据)①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②图中有什么一样之处?(2)这几面国旗的形状一样,但长和宽却各不一样。请大家算一算它们长和宽的比,看看能发现什么?(3)(指教室里的国旗)这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学生答复老师板书:60:40=3/2操场上的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与这面国旗有什么关系?学生答复长、宽比值。2.4:1.6=3/2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板书:2.4:1.6=60:40也可以写成:2.4/1.6.=60/40(4)找比例。师: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等式?如:5:10/3=15:105:10/3=2.4:1.615?10=2.4/1.615/10=60/40(5)什么是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6)1:2是是比例吗?你能把它组成一个比例吗?(7)完成教材“做一做”。第1题。什么样的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检验各自所写的比例。第2题。学生独立写比例,看谁写得多。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一共可以写多少个不同的比例。3.课堂小结。(1)什么叫做比例?(2)一个比例式可以改写成几个不同的比例式?三、稳固练习完成课文练习六第1~3题。六年级数学教案15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4-35页教材分析^p:本节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节。本节课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才能有很大的作用。学情分析^p: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根底和生活经历,但是他们还缺乏抽象概括才能,在观察考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教学目的:1、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2、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