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案(通用15篇)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案(通用15篇)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案1教材分析^p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展分数除法计算;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根本性质;可以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这为以后学习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打下根底。学习本节课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展分数除法计算。学情分析^p分数除法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也是非常要的一课,这节课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后面解决问题的学习。由于学生普遍根底较差,必须在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的根底上开场学习。学生分析^p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较差,因此,要培养学生在探究除分数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络,开展分析^p、比拟、抽象、概括的才能。教学目的1.通过详细的问题情境,探究并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能正确地进展分数除法的计算。3.培养学生分析^p、推理才能。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那么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1.以3盒水果糖的重量为问题为切入点,请你们列出算式并计算,看谁算的又快又好!〔1〕每盒水果糖重100g,那么3盒有多重?100×3=300〔g〕〔2〕3盒水果糖重300g,那么每盒有多重?300÷3=100(g)〔3〕300g水果糖,每盒重100g,可以装几盒?300÷100=3〔盒〕2、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三个算式,观察一下这三个算式的数和得数,说一说它们都是什么,求什么的运算?这就是分数除法的意义。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吗?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都是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二、探究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1〕引导参与,探究新知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分数除法的意义,那么如何来计算呢?请同学们看黑板。出示问题1。请大家拿出一张操作纸,涂色表示出这张纸的4/5。师: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4/5÷2请同学们通过涂一涂,算一算的方式来研究4/5÷2怎样计算。小组合作,汇报交流。方法一:把4/5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份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1/5,也就是2/5。展示折纸和计算过程。4/5÷2=4÷2/5=2/5方法二: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4/5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法来做。展示折纸和计算过程。4/5÷2=4/5×1/2=2/5〔2〕质疑问难,理解新知①师小结:有的是用分子除以整数,分母不变的方法算出结果2/5,有的是转化成分数乘法来做……那么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②接下来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先列式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③通过计算你们有什么发现?生1、用第一种方法就不能做了。因为:上一题的时候,分子4是2的倍数,4÷2能得到整数商。而4÷3时,分子4不是3的整倍数,得不到整数商。所以不能用分子除以整数这种方法了。生2: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来做……4/5÷3=4/5×1/3=4/15能再讲讲这样做的道理吗?师:“4/5÷3”表示把4/5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请同学们拿出第二张操作纸,你能把图中的4/5平均分成3份,并表示出其中的一份吗?展示学生的分法师〔指着涂色局部〕:你所表示的这一局部是4/5的多少?通过直观图理解4/5的1/3是4/15〔3〕比拟归纳,发现规律。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要注意的是:结果最简。除号要变成乘号。三、稳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四、课堂小结1、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2.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那么是什么?〔学生总结〕五、作业布置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案2教学目的: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2、能纯熟的求出一个数的倒数。学情分析^p:“倒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那么、分数乘法应用题等知识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倒数的认识”是分数的根本知识,学好倒数不仅可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而且还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根底。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倒数教学难点:理解“互为倒数”的意义,明确倒数只是表示两个数间的关系。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形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漂亮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出示课件图片〕通过欣赏这几幅图片,大家发现了什么?〔图片中都有倒影〕那么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也有这样的现象吗?〔出示课件〕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数学王国里的这种奇妙现象——倒数。〔板书课题:倒数的认识〕2、设疑激趣看到“倒数”这个数学新名词,大家脑子里产生了哪些问题?请大家来说说你们的问题。大家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都是本节课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3、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学。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制定了自探提示。〔课件出示〕自探提示:〔1〕倒数的意义是什么?〔2〕倒数指的是一个数吗?〔3〕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4〕是不是每个数都有倒数?〔5〕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相等吗?请同学们结合自探提示的这几个问题,自学课本28页的内容,让我们一块到书中去寻找“倒数”的机密吧!二、解疑合探1、检查自探情况,提问学困生,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根据反应情况适时组织小组讨论或同桌讨论。通过自学提问学生“倒数的意义是什么?”课件出示:先计算,再观察,看看得数有什么特点?得出结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p“乘积是1”“两个数”“互为倒数”。“乘积是1指的是相乘关系,并且积只能是1、“两个数”指的是只有两个数。“互为倒数”说明这两个数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的,缺一不可,不能孤立的说某一个数是倒数,必须说清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举例说明:因为×=1,所以和互为倒数,就是的倒数是,的倒数是。请学生说出互为倒数的任意两个数。并且说说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2、讨论〔小组合探〕:1的倒数是〔1〕。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0没有倒数,因为①0作分母无意义②0×〔任何数〕≠1〕3、说一说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小结: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三、质疑再探回忆自探提示的问题是否已解决?关于倒数,你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大家一起研究。〔问题预设:怎样求带分数、小数的倒数?〕通过下面的练习题的解答来总结带分数、小数的倒数如何求倒数。四、运用拓展1、完成下面练习题。2、全课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展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3、布置作业:〔1〕第28页做一做。〔2〕练习六1、2、3题。附:板书设计倒数的认识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求倒数的方法:分子分母交换位置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案3一、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那么1、这一章我们学习了分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请大家回忆一下分数除法有几种类型?〔1〕分数除以整数,例如5/7÷5;〔2〕一个数除以分数,它又包括整数除以分数,例如20÷4/5;和分数除以分数,例如2/3÷6/7。〔3〕做第52页“整理和复习”的第2题。2、分数除法的意义〔1〕第52页“整理和复习”的第1题:要把这道乘法算式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应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根据乘、除法的关系进展改写,然后让学生将改写的算式填写在书上〕〔2〕让学生说说是怎样题改写成两道分数除法算式的。〔3〕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呢?〔使学生明确,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都是: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3、分数除法的计算法那么〔1〕分数除以整数应该怎样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应该怎样计算?〔2〕引导学生概括出分数除法的统一计算法那么: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3〕完成P52“整理和复习”第2题。〔4〕P53练习十三第2题。二、推理训练1、男生占全班人数的3/5,女生占全班人数的〔〕。2、一堆煤,用去了4/7,还剩下〔〕。3、今年比去年增产1/8,今年相当于去年的〔〕。三、比照训练:1、一步分数应用题①张大爷养了200只鹅,500只鸭,鹅的只数与鸭的只数的几分之几?②张大爷养了200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只数的2/5,养了多少只鹅?③张大爷养了200只鹅,鸭的只数是鹅的只数的5/2,养了多少只鸭?〔1〕比拟一样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进展比拟,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在构造上,这三道应用题都含有同样的数量关系,即:鹅的只数,鸭的只数,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不同的是和未知发生了变化。在解题思路上,都要弄清以谁作标准,正确断定把哪一种数量看作单位“1”;不同的是需要根据、未知的变化确定该用什么方法解答。〔2〕比拟完后,学生将三道题的解答过程写在练习本上。2、出示题组:①上海到汉口的水路长1125千米,一艘轮船从上每开往汉口,已经行了3/5,离汉口还有多少千米?②一艘轮船从上海开往汉口,已经行了3/5,离汉口还有450千米,上海到汉口的水路长多少千米?〔1〕学生自己画线段图,分析^p,解答。〔2〕比照:两题有什么异同?你是怎样分析^p的,如何区别的?3、出示题组:①停车场有8辆大客车,小汽车的辆数比大客车多1/6,小汽车有多少辆?②停车场有8辆大客车,大客车的辆数比小汽车少1/7,小汽车有多少辆?③停车场有21辆小汽车,大客车的辆数比小汽车少1/7,大客车有多少辆④停车场有21辆小汽车,小汽车的辆数比大客车多1/6,大客车有多少辆?〔1〕学生独立画线段图,分析^p,解答。〔2〕比照:1、2两题有什么异同?3、4两题呢?你是怎样分析^p的,如何区别的?〔3〕解答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有规律吗?规律是什么?引导学生归纳出:㈠分析^p“分率句”,判断单位“1”是哪个数量?㈡画出线段图,找出“量”和“率”的对应关系。㈢确定单位“1”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或用方程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案4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各局部名称,探究比例的根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的组成比例。2、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判断才能。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播放课件,引出主题图师:这节课我们上一节数学课,这节数学课有很多有趣的知识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究和发现呢!同学们你们有信心承受挑战吗?(播放视频,生观察,并说看到的内容)师:看到这些画面你的心情怎么样?(冲动、兴奋、骄傲、自豪……)师:是啊,老师和你们一样,每当听到雄壮的国歌声,看见鲜艳的五星红旗,老师的心情也非常冲动,国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是神圣的。问:画面上这几面国旗有什么不同?(大小不一样)师:虽然这几面国旗大小不一样,但是长和宽的比值都是一样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比例的知识。(板书:比例)(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出长和宽各是多少)问:你能根据这些国旗的长和宽的尺寸,写出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吗?请同学们先写出学校内两面国旗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生动手写比、求比值)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1、比例的意义(生汇报求比值的过程)师:请同学们观察你求出的学校内两面国旗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师: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我用“=”把这两个比连起来,可以吗?(可以)师:从图上四面国旗才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求出比值,也写成这样的等式呢?请同学们自己动笔试一试(生动手写比,求比值,写等式,并汇报)师:指学生汇报的等式小结,像这样由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组成的等式就是比例,谁能概括出比例的意义?(板书课题,生汇报,是板书意义)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关键看什么?(关键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小练习,课件出示)2探究比例的根本性质(1)自学比例的名称师:小结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理解了比例的意义,那么在比例中各局部名称是怎样的,各局部名称与各项在比例中的位置又有什么关系呢?翻开书34页,自学34也上半局部,比例各局部的名称。(生自学名称,汇报,师板书名称)(2)合作探究比例的根本性质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比例的内项和外项之间还存在着一个有趣的特性呢!你们想去发现这个特性吗?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比例的根本性质。(板书:比例的根本性质)课件出示小组合作学习提示,指名读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合作学习发现的规律。师: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具有这样的特性呢?分组验证课前写出的比例式。师:问想一想,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除了根据比例的意义去判断外还可以根据什么去判断?(生答复:根据比例的根本性质)师:假如把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是什么样的?生答复。根据比例的根本性质,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生答复。三、稳固练习(见课件)四、汇报学习收获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案5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不同种类数的倒数的方法,并能发现一些规律。2、培养学生的分析^p、推理、判断等思维才能,开展学生的思维。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不同种类数的倒数。教学难点:纯熟正确的求小数、带分数的倒数,发现不同种类数的倒数的一些特征。教学过程设计:一、激发兴趣,提醒课题。1、〔投影〕这节课老师就要把这里面的奥秘告诉你们,相信你们得知后比老师说得还快。2、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板书:乘积是1的两个数3、你能很快说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吗?你为什么说的这么快?有什么窍门?板书:分子、分母颠倒位置4、起名。〔师指着分子、分母颠倒位置的两个分数〕你能给这样的两个分数起个名吗?5、根据学生的评价,引出“倒数”一词,板书课题。〔设计说明:通过师生比赛“看谁填得快”这一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很快说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并说说有什么窍门,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特征,即分子、分母颠倒位置。此时让学生给倒数起名,已是水到渠成,同时也让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经历。〕二、探究新知〔一〕教学倒数的意义1、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讲解说怎样的两个数叫互为倒数吗学生此时答复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一种是分子、分母颠倒位置的两个数互为倒数。3、注重学生的评价,引出并板书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4、进一步理解意义:在倒数的意义中,你认为哪几个字比拟重要?你是怎么理解“互为”一词的?请举例说明。5、〔投影〕辨析: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1〕、是倒数。〔〕〔2〕、得数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设计说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讲解说怎样的两个数叫互为倒数,并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p语,举例说明对“互为”一词的理解,处处无不显示出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老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二〕教学倒数的求法1、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倒数。那你会求一个数的倒数吗?你会求什么数的倒数呢?怎么求的?能举例说明吗?生:我会求分数的倒数,如,把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就是,所以的倒数是。师:是个真分数,这位同学求的是一个真分数的倒数,还有谁能说出几个真分数的倒数的?〔师板书三、四个例子〕〔设计说明:通过“你会一个数的倒数吗?你会求什么数的倒数?”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此时,同学们首先想到的是求一个分数的倒数,老师强调求的是一个真分数的倒数,并让学生再举几个例子,目的是为了后面让学生发现不同种类数的倒数的特征做准备。〕师:真分数有什么特点?那真分数的倒数有什么特征?板书: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2、求假分数的倒数,研究假分数的倒数的特征。师:你还会求什么数的倒数?怎么求的?能举例说明吗?生举三、四个例子。师板书。师:假分数有什么特点?假分数的倒数有什么特征呢?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板书:假分数的倒数都大于或等于1。4、求整数的倒数,讨论“0”和“1”的倒数。继续问“你还会求什么数的倒数?”当学生说会求整数的倒数时,让学生举几个例子说说怎么求的。师:“1”也是整数,谁会求“1”的倒数的?怎么想的?板书:1的倒数还是1。师:有没有哪个整数的倒数你不会求的呢?组织学生讨论:0为什么没有倒数?师:仔细观察:整数的倒数有什么特征?板书:非0、非1的整数的倒数都是分数单位。追问:那分数单位的倒数呢?〔都是整数〕5、求小数、带分数的倒数。师:你还会求什么数的倒数?怎么求的?能举例说明吗?学生的答复有两种可能:一是求小数的倒数;二是求带分数的倒数。〔1〕、让学生讨论如何求小数的倒数。学生会想出两种求法:第一种:把小数化成分数,再颠倒分子、分母的位置,继而求出倒数;第二种:根据倒数的意义,用1除以这个小数。引导比拟两种求法,得出第一种方法比拟通用。〔2〕、让学生讨论如何求带分数的倒数。〔3〕出示几个小数〔0.15、2.5、1.25等〕和几个带分数让学生求出它们的倒数。〔设计说明:人的思维活动往往由简单到复杂的,小学生更是这样。所以在老师提出“你会求什么数的倒数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怎样求一个分数的倒数,然后在考虑整数的倒数的求法,最后想到小数、带分数倒数的求法。这样层层深化,丝丝入扣,有效的突出了重点,打破了难点。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兴趣昂然。〕〔三〕学生自行总结求倒数的方法。板书: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三、稳固练习1、照应开头。如今你知道老师为什么填的这么快了吗?谁愿意在和老师比一次。〔投影出示复习题〕2、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做练习六第二题)3、辨析(用手势判断对错).投影出示练习六第5题。4、谁会填?〔1〕×〔〕=×()=3×()=025×()〔2〕×〔〕=÷〔〕=+〔〕=-〔〕师:你是根据什么填的?(设计说明:练习设计,力求扎实而质朴,平淡中透新意.开放题的设计,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让课堂教学既有“深度”,又有“温度”。)四、反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设计说明:通过回忆,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进展总结,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学习是有意义的。〕五、课后作业练习六第6、7题。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案6第四课时:和倍问题的分数应用题教学内容:课本第65页内容和练习十六的第4-7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和倍”、“差倍”问题变形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进步学生用方程解容许用题的才能。教学重点:分析^p题中出现的两种数量关系教学难点:会用x表示两种数量并列出方程。教学过程:一、准备。1.口答:(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果园里有苹果树x棵,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1)梨树有多少棵?(x)(2)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x+x)(3)苹果树比梨树多多少棵?(x-x)2.饲养小组养的白兔和黑____18只,其中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5倍,白兔和黑兔各有多少只?二、新课。(一)学习例3.问:“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5倍”还可以怎样说?出例如3:饲养小组养的白兔和黑____18只,其中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白兔和黑兔各有多少只?(1)说说它与复习2有什么异同?(2)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3)“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你怎样理解?(4)把题目中所存在的数量关系找出来。(5)应该怎样解答,请你完成。(6)订正:说说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7)想一想,怎样检验做得对不对?(二)变式练习。将例3的第一个条件变为“白兔比黑兔多16只”。(1)题目中的数量____了什么变化?(2)应该如何解答?讨论、交流。三.稳固练习。(1)课本第65页“做一做”题目。四、课堂总结: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样的应用题?2.这样的应用题解思路和方法是怎样的?五、堂上练习:练习十六的第7题(1)、(2),比拟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它们各用什么解答好?为什么?六、作业。练习十六第4、5、6题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案7一、教学内容比的应用的练习课。(教材第55~56页练习十二第3~7题)二、教学目的1.复习稳固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三、重点难点重难点:会灵敏运用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根底练习1.师:比的意义和根本性质是什么?(点名学生答复)2.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5、6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师:按比分配问题有几种解题方法?是什么?(同桌之间说一说)引导学生回忆按比分配的两种解题方法。二、指导练习1.教学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3题。(1)组织学生观察图画,理解题意,理解信息。(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如何解决问题。老师巡视,并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橡皮艇上有1名救生员和7名游客,也就是救生员和游客的人数比是1∶7。(3)交流后,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教学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4题。(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师:总棵树和每班的人数,要求各班栽的棵数,应先求出什么?引导学生明确应先求出各班的人数比,人数比等于棵数比,然后根据按比分配求出各班栽的棵数。老师提示:两个数的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同样适用于三个及以上的数的比。(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教学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第7题。(1)学生读题看图,理解题意。(2)师:西红柿的面积可直接用乘法求得,黄瓜和茄子的面积可以怎样求得?组织小组交流讨论,学生可能有两种答复:①先求出种黄瓜和茄子的总面积。再根据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解答。②先求出黄瓜和茄子占总面积的比,然后用乘法直接根据按比分配分别求出黄瓜和茄子的面积。(3)学生独立完成,点名学生答复,根据答复板书:(方法一)西红柿:800×2/5=320(m2)黄瓜和茄子:800-320=480(m2)黄瓜:480×2/〔2+1〕=320(m2)茄子:480×1/〔2+1〕=160(m2)(方法二)西红柿:800×2/5=320(m2)黄瓜占总面积:1-2/5×2/〔2+1〕=2/5茄子占总面积:1-2/5×1/〔2+1〕=1/5黄瓜:800×2/5=320(m2)茄子:800×1/5=160(m2)三、稳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第8题。(要求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答案不唯一)我和爸爸的年龄比:12∶38=6∶19;爸爸与妈妈的年工资比:36000∶(20xx×12)=3∶2。2.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第9x题。(点名学生板演,其余独立计算,集体订正)150t∶60t∶15t=10∶4∶13.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第10x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订正)水泥:20×2/〔2+3+5〕=4(t)沙子:20×3/〔2+3+5〕=6(t)石子:20×5/〔2+3+5〕=10(t)4.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第11x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法并汇报)120÷4=30(cm)长:30×3/〔3+2+1〕=15(cm)宽:30×2/〔3+2+1〕=10(cm)高:30×1/〔3+2+1〕=5(cm)四、课堂小结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板书设计比的应用(练习课)第7题:(方法一)西红柿:800×2/5=320(m2)黄瓜和茄子:800-320=480(m2)黄瓜:480×2/〔2+1〕=320(m2)茄子:480×1/〔2+1〕=160(m2)(方法二)西红柿:800×2/5=320(m2)黄瓜占总面积:1-2/5×2/〔2+1〕=2/5茄子占总面积:1-2/5×1/〔2+1〕=1/5黄瓜:800×2/5=320(m2)茄子:800×1/5=160(m2)答:西红柿的种植面积是320m2,黄瓜的种植面积是320m2,茄子的种植面积是160m2。教学反思1.本次练习,总的来说学生都能纯熟地进展列式计算,但他们还没有到达真正理解利用比的根本性质进展考虑解题。究其原因,大概是和一些学生的惰性思维有关。一些学生总认为只要会做就行,没有必要去深究为什么,以致于当新型问题出现时,他们往往不知如何下手。为了改变这种思想,还需要在教学中多注意方法的引导和理解,让其纯熟掌握一般方法,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地去解题。2.我的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备课资料参考典型例题准备【例题】甲、乙两个仓库有很多货物,先从甲仓库运走80t货物,甲仓库的剩余货物与乙仓库货物的质量比为3∶2;再从乙仓库运走55t货物,乙仓库剩余货物的质量是甲仓库剩余货物的质量的1/4。甲、乙两个仓库原来共有货物多少吨?分析^p:不变量:从甲仓库运走80吨货物,甲仓库剩余货物的质量不变。前后变化的分率:(1)原来乙仓库货物的质量是甲仓库剩余货物质量的2/3;(2)从乙仓库运走55t后,乙仓库剩余货物的质量是甲仓库剩余货物质量的1/4。对应量:甲、乙两个仓库货物质量变化的分率差的对应量是55t。解答:甲仓库剩余的货物:55÷2/3-1/4=132(t)甲、乙原来共有货物:132+80+132×2/3=300(t)答:甲、乙两个仓库原来共有货物300t。解法归纳:解决此类比与分率前后变化的问题,关键是抓住不变量,找出量对应的分率,从而用除法解决问题。相关知识阅读公侯伯子男,五四三二一。假有金五秤*,依率要分讫。【注释】:1秤=15斤,5秤=75斤。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官员,想要根据官位上下来分75斤金子,按5∶4∶3∶2∶1的比分完。可以通过按比分配问题的知识求出每种官位分得金子的质量。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案8第二课时:简便计算和稳固练习教学内容:课本第60页例3,完成“做一做”题目和练习十五的第6~11题。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使学生在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计算中可以应用一些简便算法;培养学生认真计算,检查的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1.用简便方法计算。62×37+38×3736×99指名说一说应用了什么定律进展简便计算。二、新授。1.导语。在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中,有时也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板书课题:简便计算与稳固练习)2.教学例3。出例如3:计算(1)问: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2)指名学生说出计算方法,老师板书:(3)问:下一步应该怎样算?有没有简便算法?学生把题目做完:三、稳固练习。1、完成“做一做”题目。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简便运算。2.练习十五的第7题。让学生比一比,谁算得快,谁的计算方法灵敏。3.练习十五第8题。第2题让学生列出综合算式,也可以列方程解答。四、全课小结。1.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2.在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中,假如能简便运算的应该怎么办?五、作业。练习十五第6、9、10题。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案9第一单元圆和扇形一、教学内容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认识》的第一课时。本课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它既是一节起始课,同时也是后继学习的内容圆周长、面积、扇形。学生对圆并不生疏,但只是直观的认识,本课将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络,让学生深切体会圆与我们生活严密相连。二、教学目的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认知程度,设计如下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的: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观察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局部名称,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能找出圆的对称轴。2、过程与方法目的: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圆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对周围环境中与圆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开展初步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养成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新知的习惯。教学重点:探究出圆各局部的名称、特征及关系。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6、教学关键: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圆规,多进展实际操作练习。学生分析^p: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空间观念比拟薄弱,动手操作才能比拟低;本校处在城乡结合处,家庭辅导才能较低,学生承受才能较差;学生的学习程度差距较大,小组合作意识不强,鉴于以前学习长、正方形等是直线平面图形,而圆是曲线平面图形,估计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会存在一些困难。说教法学法: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老师要激活学生的先前经历,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知识。本节课我以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车轮为主线,在动手中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各局部名称,理解圆的特征,以及教学圆的画法时,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让学生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理论活动,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考虑,动口参加讨论,用耳去辨析同学们的答案。教学中理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淡化老师的主观影响,让学生自己在理论中产生问题意识,自己探究、尝试,修正错误,总结规律,从而主动获取知识。数学于生活又效劳于生活;向学生展示生动、有趣的数学空间,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给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时机,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才能,不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快乐。为此,在本节课中我以“言语训练、动手操作”为主要方法,整合生活中的情景积极为学生创设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运用操作、探究、讨论、发现等教学方法。学生的学法与教法相对应,让学生主动探究、主动交流、主动提问。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将演示、观察、操作、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圆有一个形象的感知。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时机让他们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创新意识。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设计了4个教学环节:〔一〕、情景导入:开课伊始我创设“动物汽车设计大赛”“瞧这是大象、老鼠、猴子各自设计的汽车,你喜欢谁的设计?说说你的理由。”学生迫不及待的发表自己的见解: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大局部同学都说喜欢车轮是圆的小猴设计的车,因为开起来又快又稳。有的却说:“喜欢老鼠设计的车,因为车轮是正方形的,看上去很酷,跑起来特颠簸很刺激。”学生各选其好。此时有学生会提出:“圆形的车轮为什么跑起来又快又稳呢?这样的问题充满人文色彩,激发了学生对圆的好奇心及探究欲望,为后继教学埋下了伏笔。此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周围哪些物品的面是圆形的,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间隔。然后直接提醒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寻“圆”的奥秘。〔二〕、动手理论,发现新知动手做一做,用一个瓶盖或圆柱体在纸上描出一个圆并剪下来;将圆形纸片对折,翻开;换个方向再对折,翻开;反复几次。然后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学生通过动手折叠、观察、比拟等活动后产生考虑,各抒己见。同学们有的说:“圆是轴对称图形,这些折痕都是圆的对称轴。”有的发现:“圆有无数条对称轴”还有的发现:“圆的所有对称轴都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我及时评价学生的结论,并对这些擅长动脑的孩子给以肯定,有同学会提出“相交的点、和圆内的一些线段叫什么呢?”我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有关圆的知识都在课本第4页,仔细阅读,并从中找到你想知道的问题和答案,也许你还会理解到一些你没想到的知识甚至是你不明白的地方。”〔出:边读、边观察、边考虑、并圈点书中你认为重要的、关键的或不明白的地方〕。在用心读课本自学后,学生自信地当起小老师,讲解自己悟懂的知识:理解了圆心、直径、半径的含义及字母的表示。掌握了有关圆的根本知识,实现了以读带想,以读促思,开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才能和思维才能。然后我提出让学生在折过的纸片上画出直径、半径、圆心。这时有的学生会提出:“老师画多少条直径和半径呢?”我顺势提问:“那一个圆会有多少条直径和半径呢?它们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带着收获新知的愉悦,顺利进入“再次动手操作,印证新知”的环节。学生为了验证各自的想法,有的先在纸片折过的根底上继续折下去,有的在纸片上用铅笔继续画下去,验证了半径、直径无数条的特征。然后再通过用尺子量、对折比、旋转等方法,把圆心、直径、半径三者之间的关系分了个是非清楚。最后得出“在同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或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的结论。〔d=2r或r=〕。开放性问题的探究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探究才能,还进步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才能。最后我让学生讨论:“圆形和以前所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有什么不同呢?”学生通过观察、比拟、交流得知,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有边有角,而圆既没有棱又没有角,最后总结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这样学生在轻松操作的过程中打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同时明白了圆形车轮为什么跑起来又快又稳的道理。在教学本环节时,学生以动手操作——静思默观——自学新知——操作印证——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为主线,老师以适时引导巧妙点拨及时评价恰当鼓励的教学方法为手段,改变了过去强调承受学习的现象,放手让学生大胆操作,自主探究,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使圆的魅力浸润学生心间,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不竭动力。三、稳固新知。本环节练习我围绕“找、量、比、画"的顺序设计练习。第一层“找”根本练习找出下面各圆的半径或直径并用字母表示。同学们一个个睁大双眼,像细心的小管家,在热闹、有序的过程中找出半径和直径。同时学生还认识到在找半径和直径时要注意的问题,明晰了定义。第二层“量、比”稳固练习分别量出下面圆内几条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同学们情绪高涨,跃跃欲试,马上动手利用新知解决问题,初步获得成功的体验和解决问题后的愉悦,同时又感受到直径在圆中的奥秘。第三层“画、量”综合练习按要求画出半径或直径,用字母表示并测量。本项练习是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的综合训练,目的是进一步稳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看似简单的一道题,却能以老师的智慧激活学生灵动细心的操作。四、巧思妙想,畅游数学天地同学们到如今,已经很累了,我们来轻松一下吧。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有一个人在一片青草地上钉了一根木桩,用一根绳子拴了一只羊在那里。〔打一水果的名称〕有的同学会猜出是“草莓〔草没〕”那我们再来猜一猜羊吃草的最大范围能吃出一个什么图形?孩子们在充满神奇、有趣的猜谜中感受到了圆在生活中的存在。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圆的,最后带着大家一起去欣赏“自然中的圆”和“人文中的圆”毕达哥拉斯:曾说:“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学生再次感受到了圆的魅力。在本节课中,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力图让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多种角度,多种方法去探究,去发现,去考虑新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读书考虑,讨论探究;动手操作,印证新知;分层精炼,稳固新知”带着学生去读、去研、去探究圆的微妙;去体验、去理论、去感受数学的魅力。长养了师生互尊,生生互爱,共享学习的人文灵气。第2课时画圆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5页。教学提示学生对圆已经有了初步认识。本课时主要学惯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历,让学生积极参加动手画圆的活动,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开展初步的空间观念;体验圆是一个封闭图形,并且曲线上任何一点到圆心的间隔都要相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才能和语言表达才能。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自主画圆的才能,让学生经历用自己的方法画圆,按要求用圆规画圆的过程;知道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2.让学生掌握用圆规按要求画圆的方法,能用圆规按要求画圆,认识圆的大小与半径的关系。3.积极参加动手画圆的活动,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开展初步的空间观念。重点、难点重点能用圆规按要求画圆,认识圆的大小与半径的关系。难点画圆的步骤。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圆规。学生准备:圆规、直尺、线绳、圆形纸片。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个新朋友圆,对于这个朋友,你理解多少呢?(1)圆心(O):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2)半径(r):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半径有无数条且相等。(3)直径(d):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有无数条且相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畅所欲言、互相补充来回忆圆的特征,进一步加深对圆的特征的理解,也为学习画圆做铺垫。2.导人新课。师:大家能用自己的方法画一个圆吗?大家借助手里的不同物品用不同的方法怎样画圆呢?小组讨论后再动手画圆。学生自主画圆。学生展示画圆,并说出自己是利用什么工具,如何画出来的。生1:我用一个圆形的纸片在纸上描一个圆。生2:我把两支铅笔用线绳拴在一起,两笔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再把其中一支笔固定在纸上,另一支笔围着它旋转一周即可。师:假如把线绳换成皮筋行吗?生2:不行,因为皮筋一拉就长啦。生3:我把尺子的一端固定,在尺子上任意选一个刻度旋转一周也可得到一个圆。生4:也可用硬币,瓶盖等工具在纸上画一个圆。比拟用不同工具画出的圆,讨论优缺点。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线,通过画一画,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并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才能和语言表达才能。〔二〕新授:1.介绍圆规。师:同学们真聪明,找出了这么多画圆的方法,画出的圆也很漂亮。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一般人们用专门画圆的工具一一圆规进展画圆。师:圆规是我们画圆常用的工具,它有两只脚,一只脚上有针尖,在画圆时起固定的作用;另外一只脚上有铅笔尖,用来画圆。2.用圆规画圆。师:谁能说一说用圆规怎样画圆?学生简单讲述用圆规画圆的方法,老师对学生的发言适当评价。师:看来大家预习得比拟好,用圆规画圆的详细步骤是什么呢?请大家看教材第4页。学生自学教材第4页上的画圆方法。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师:每位同学都拿出一张白纸,能不能画一个圆与发下来这张纸上的圆一样大。要画在右下方,你们还可以画在哪里?考虑:如今我们画出的圆一样大,但位置不同,圆的位置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圆规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纸上的点(即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老师发给你们的那张纸,上方有一个圆,请你再画一个圆,使得你画出的这个圆,比原来的这个圆小一点。学生画圆。师:再画一个圆,要比原来的圆小得多,先想一想再画。学生画圆。师:刚刚我们画出了大小不同的圆,谁能说一说,圆的大小是由什么来决定的?生1:能说出圆规两脚张开得大一些,画出来的圆就大.生2:圆规两脚张开得小一些,画出来的圆就小.生3:也有一些学生可能说出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老师都要给予肯定。3.师生互动,体验特征。(1)请学生不用圆规,徒手在纸上画一个圆。先看一看,徒手画的这个“圆”圆不圆。再比一比,用徒手画的“圆”与用圆规画的圆有什么不一样。(2)老师徒手睁开眼睛、闭上眼睛在黑板上各画一个圆。老师闭上眼睛画的“圆”画成了一个不封闭的“圆”。然后老师指着不封闭的“圆”问学生,这还是圆吗?最不像“圆”的是什么地方?学生能指出不封闭就不是圆,老师要给予鼓励。设计意图:通过徒手画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圆是一个封闭图形,并且曲线上任何一点到圆心的间隔都要相等。4.老师一边介绍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一边演示。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的。(边画边讲画圆的步骤和方法,特别强调画圆时,先确定圆心的位置,画的过程中圆规两脚间的间隔和圆心的针尖要固定)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间隔作为半径(3厘米);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作为圆心;让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案10第一课时: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教学内容:课本第59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五1-5题。教学目的:知识点:1.掌握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正确进展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计算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才能,进步学生的计算才能。教学过程:一、准备。1.板演(指名学生脱式计算)46+570÷8060÷[(30+30)×10]二、新课。1.谈话:假如把板演题目中的整数换成分数,应该怎样计算?运算的顺序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板书课题: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2.学习例1.出例如1:计算(1)与整数四那么混合运算比,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3)想一想:这个算式含有几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大家翻开练习本,抄题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5)订正。怎样确保计算的准确?3.学习例2。出例如2计算(1)请你试着按运算顺序读出例题。(2)想一想:这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该怎样计算?(3)想一想: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第三步呢?(4)在练习本上完成。(5)指名学生板演。(6)如何检查,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4.完成课本第60页上面的“做一做”题目。计算前,先说说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三、课堂总结。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2.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怎样才能保证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正确率?四、课堂练习。1.填空:(1)()与整数、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一样。(2)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要先算(),再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再算()。2.判断正误:下面的计算正确吗?错误的原因。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案11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2页~3页的例题和“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7题。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位置,并会用数对表示位置。1.在详细的情境中,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具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们全班有54名同学,假如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2、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二、新授1、教学例1〔1〕假如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2〕学生练惯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3〕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答复〕2、小结例1:〔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假如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3、练习:〔1〕老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三、练习1、练习一第4题〔1〕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答复。〔2〕学生根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2、练习一第3题:引导学生懂得要先看页码,在按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四、总结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五、作业练习一第1、2、5、7、8题。六、教后记:通过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情景,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积极引导与点拨,加深了学生对数对的理解。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课本3页例2,练习一第3、4、6、7题。教学目的:1、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建构,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数对来确定位置,能根据给定的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2、通过课堂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进步应用意识。3、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才能。教学重点:在方格纸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难点: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教学用具:动物园示意图的方格纸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提出学习目的。1、复习:先用数对表示班级某一位同学的位置,再说说数对的第1个数字表示什么?第2个数字表示什么?2、揭题,提出学习目的。让学生先说说,再出示学习目的:〔1〕方格纸上什么线表示列,什么线表示行。〔2〕利用方格纸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二、展示学习成果1、认识方格纸的列与行。竖线是列,横线是行。2、自主学习,小组内展示。〔1〕独立学习课本3页例2,并完成问题1和问题2。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讨论。〔老师相机进展指导,搜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在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错例,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2〕指名学生板演。3、全班展示。〔1〕问题1:熊猫馆在第3列第5行,用〔3,5〕表示;海洋馆在6列第4行,用〔6,4〕表示;猴山在第2列第2行,用〔2,2〕表示;大象馆在第1列第4行,用〔1,4〕表示。〔2〕问题2:让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标出各个场馆的位置。如:飞禽馆〔1,1〕在第1列第1行交*点上……三、拓展知识外延。1、完成练习一第3、4题。2、完成练习一第6题。〔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数对的哪个数字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数对的哪个数字也发生了改变?〔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好的三角形。〔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5〕汇报:图形不变,右移时,列变了,数对的第一个数字改变了,上移时,行变了,数对的第二个数字改变了。〔6〕学生质疑问难,激发知识冲突。a、针对同学的汇报,学生自由质疑问难。b、老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在学习中碰到困难了吗?能把你遇到的困难说给大家听吗?那你对同学的展示有什么想法与建议吗?四、归纳总结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五、作业:练习一第5、7题。六、教后记: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才能。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案12位置与方向〔二〕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导航一、教材内容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材第20~21页例2〕二、教学目的1.会根据一个点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间隔确定这个点的详细位置。2.通过想象出物体互相之间的位置关系,培养空间观念。3.通过生活实例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严密联络。三、重点难点重点:能根据给定的方向和间隔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难点:明确在平面图上表示物体位置的详细过程和方法。四、教学准备老师准备:直尺、量角器、课件。学生准备:量角器、直尺。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知道了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哪几个条件?那么,如何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二、学习新课教学教材第20~21页例2。〔课件出示教材第20~21页例2〕师:在例1的图中,B市、C市的详细位置应该标在哪里呢?请你在例1的图中标出B市、C市的详细位置。〔1〕尝试画图。①学生独立考虑怎样标出B市、C市的详细位置。②小组交流作图的方法。③尝试画图。〔老师巡视,参与局部小组讨论,辅导有困难的学生。〕〔2〕组织全班交流。①投影展示学生完成的作品。②组织交流和评议,通过交流明确在图上标出B市、C市位置的方法。③老师小结作图过程。〔边说边画〕B市:先确定方向,用量角器量出A市的北偏西30°方向〔量角器中心点与A市重合,量角器0°刻度线与正北方向重合,往西量出30°〕;再表示间隔,用1cm表示100km,B市间隔A市200km,在图上也就是2cm。C市:先确定方向,直接在图上找到A市的正北方向;再表示间隔,用1cm表示100km,C市间隔A市300km,在图上也就是3cm。〔3〕算一算。师:台风到达A市后,挪动速度变为40千米/时,几小时后到达B市?〔点名学生答复〕根据学生的答复,板书:200÷40=5〔时〕〔4〕总结画图的根本步骤。组织学生交流:你们认为确定物体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学生汇报,老师总结画图步骤:①确定平面图中东、西、南、北的方向。②确定观测点。③根据所给的度数定出所画物体所在的方向。④根据比例尺,定出所画物体与观测点之间的图上间隔。〔课件出示总结〕三、稳固反应1.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老师画出平面图,点名学生板演〕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五”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1.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板书设计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例2:200÷40=5〔时〕答:台风5小时后到达B市。教学反思1.从学生的课堂练习来看,学生画示意图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方向角没有找准;间隔没有按单位长度换算〔少数〕;中心点的位置没有找准;物体的详细位置没有明显地表示出来,或者没有标知名字,让人看不清楚;也有学生方向找错了。根据这些情况,我认为老师在教学时更应该注重画示意图的细节,注重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2.我的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备课资料参考典型例题准备【例题】一艘轮船在大海中以每小时16千米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航行,10时发现北偏东30°方向24km处有一座灯塔,11时30分这座灯塔在轮船的什么位置?分析^p:根据题意可知,从10时到11时30分,轮船行驶了16×1。5=24〔km〕。画出图形可知,轮船原来的位置、轮船如今的位置、灯塔所构成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即可解决问题。解答:16×1。5=24〔km〕根据题意作图如下:答:11时30分这座灯塔在轮船的西偏北60°方向24km处。解法归纳:解此题的关键是运用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求出轮船行驶的路程,从而作出图形,进而根据等边三角形的特点找出图中边角间的关系。相关知识阅读南辕北辙从前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去。他带了很多的盘缠,雇了上好的车,驾上骏马,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就上路了。楚国在魏国的南面,可这个人不问青红皂白就让驾车人赶着马车一直向北走去。路上有人问他的车是要往哪儿去,他大声答复说:“去楚国!”路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应往南方走,你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对。”那人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我的马快着呢!”路人替他着急,拉住他的马,阻止他说:“方向错了,你的马再快,也到不了楚国呀!”那人仍然毫不醒悟地说:“不打紧,我带的路费多着呢!”路人竭力劝阻他说:“虽说你路费多,可是你走的不是那个方向,你路费多也只能白花呀!”那个一心只想着要到楚国去的人有些不耐烦地说:“这有什么难的,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着呢!”路人无奈,只好松开了拉住车把子的手,眼睁睁看着那个盲目上路的魏人走了。那个魏国人,不听别人的指点劝告,仗着自己的马快、钱多、车夫好等优越条件,朝着相反方向一意孤行。那么,他条件越好,他就只会离要去的地方越远,因为他的大方向错了。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假如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案13教学目的:1、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那么,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2、通过组织学生进展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才能。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展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那么。教学过程:一、导入1、计算以下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3、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二、新课1、教学例3〔1〕出示条件和问题: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根据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学生列式:×〔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张看作一面墙,第一步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面墙的,第二步再涂出小时粉刷这面墙的面积,即的,由此得出×这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是多少?”〔3〕根据直观的操作结果,得出×=,根据刚刚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4〕提出问题:小时粉刷多少呢?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计算,自主解决问题。2、相关练习:练习二第5题。3、小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计算法那么: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4、教学例4〔1〕引导学生分析^p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2〕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计算的方法,明确分数乘分数也可以先约分再乘。通过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进一步明确约分的书写格式:〔〕〔3〕学生独立解答“5分钟飞行多少千米?”,讲评中介绍分数乘整数的另一种格式。5、稳固练习:P11“做一做”〔注意提醒学生要先观察能否约分,再着手计算〕。三、练习1、练习三第6题〔1〕求2枝长多少分米,就是求2个是多少?算式:×2〔2〕求枝或枝长多少分米,就是求的是多少,或的是多少。2、练习三第9题。〔学生讨论交流,说说错在哪里,结合学生易犯的错误讲解〕四、作业练习二第3、7、8、10题。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案14教学内容:教材第77页整理和复习。教学目的:1、根据圆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掌握圆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全面的运用知识的才能,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才能。3、培养学生认真审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灵敏运用圆的周长或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具学具准备:一根长绳、面积单位。教学设计:⊙激趣导入同学们,图形世界是美丽的、奇妙的,世界因为有了五彩的图案而更加美丽。谁来说一说你知道哪些美丽的图案?它们是由哪些根本图形组成的?出示教材69页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然后提问: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安全管理要求》课件
- 《生物质碳化技术》课件
- 2025年宇宙生命之谜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丽水市“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 单位管理制度集粹汇编【员工管理篇】
- 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之常用逻辑用语
- 单位管理制度汇编大合集【员工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合并汇编职工管理十篇
- 2024春节放假安全风险应急预案范文(32篇)
- 《穴盘育苗技术》课件
- 针灸推拿学100512练习题库与参考答案
- 常用截面惯性矩与截面系数的计算
- 行车工考试试题
-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课件
- 电力电缆高频局放试验报告
- 肺病科主任年度述职汇报
- 2023年福建省晋江市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坑隐蔽工程验收证书
- 余热发电工程总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建设工程监理费计算器(免费)
- 希望点-列举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