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通过初中所学,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辽夏金元政权的更迭和相关制度,但缺少对具体史事的深入剖析和理解。学生读图等学科能力不足,时空观念淡薄,深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教学目标】课程标准:通过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核心素养:(1)时空观念:能够运用时间轴,梳理出辽夏金元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更迭,概括本时段多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的时代特征,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生自主阅读,根据辽夏金时期的政权对峙示意图,五代—元朝的《中国历史纪年表》,概括辽宋夏金时期的政局特点,提高学生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历史解释、家国情怀:通过地图等史料阅读,概括本时段辽夏金元政权治理制度的互鉴与创新,让学生认识到各自的民族特色文明;合作探究辽夏金的制度建设共同经验,分析其对文明发展的意义。通过这些设计既提高了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又加强了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有利于实现家国情怀的教学目标。(4)历史解释:引导学生依据教材等材料自主制作表格,梳理元朝巩固统一的制度建设措施和治理边疆的措施,分析其重大历史意义,并进一步认识到元朝行省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提高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5)历史解释:通过北宋、南宋和元朝时期的政权地图变迁示意图等史料,让学生认识到本时段民族关系的冲突与交融的时代特征,提高学生归纳概括能力。通过史料分析,说明元代实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和目的,进一步认识到其保障统治利益,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本质。【教学重点】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元朝的民族关系。【教学难点】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元朝的民族关系。【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表格法、地图和史料研习结合【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山西洪洞广胜寺元代壁画》,提问学生:依据这幅画中的人物面貌,思考其反映元朝什么历史面貌?教师讲授:这幅元代壁画中同时存在蒙古人、西域胡人、汉人的形象,呈现出多元文明融汇一体的时代特征,从而导入本课的标题《辽夏金元的统治》。新课教学:展示本课的知识结构图,高屋建瓴地掌握好本课知识框架:一、民族政权的并立到一统——版图的扩大【教师活动】展示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政权对峙示意图【学生活动】学生依据示意图自主梳理和归纳,结合教材补全地图的政权更迭及时间轴【设计意图】教材中关于辽宋夏金元的政权更迭的知识较为零散,这样设计,能很好地梳理这些内容;同时,学生自主概括本时段多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的时代特征,提高了理性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教师活动】展示辽夏金元政权对峙示意图,中国历史纪年表(五代—元),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概括辽宋夏金时期的政局特点:【学生活动】①多个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长期并存;②少数民族政权不同程度、逐步深入汉族居住区。【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实现历史解释的教学目标。【教师活动】展示元明清朝代的疆域图等材料,引导学生结合图文从疆域的角度分析元朝为“完整的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做出的贡献。【学生活动】①实现统一,并形成空前辽阔的疆域;②以元为核心、联结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多元发展;③为明清的四至与辽阔疆域奠基。【设计意图】提升学生阅读地图史料的学科能力,提高学生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从而实现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的教学目标。衔接:辽夏金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为了巩固统治,在治国政策方面互鉴与创新,加强制度建设,接下来我们学习本课第二目。二、治国之策的互鉴与创新——制度的建设从国家制度看——辽国【教师活动】展示辽国的国家建构模式材料,引导学生指出其不同与纯中原的治国之策。其官有契丹枢密院及契丹行宫都总管司,谓之北面,以其在牙帐之北,以主蕃事;又有汉人枢密院、中书省、汉人行宫都总管司,谓之南面,以其在牙帐之南,以主汉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0【学生活动】①南北面官的双轨行政体制,胡汉分治;②政治中心为四时捺钵,保持草原习俗。【设计意图】通过这些设计,学生认识到辽国蕃汉分治,因俗而治的制度特色,有利于提高学生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提高了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从国家制度看——西夏【教师活动】展示西夏政权的治国之策等史料,引导学生归纳西夏政治制度及其显著特点。材料一其官分文武班,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御史台。——《宋史》卷四八五《夏国传上》材料二元昊对宋的国书本要直接称皇帝,后通过协商改称“兀卒”。对于西夏国书中这一僭越的称呼及其他西夏官职宁令、领卢等,双方约定只能音译。音译可以假装不知夷狄之语的意思,面子上勉强过得去。——韦兵《完整的中国经验:天下的“夷狄之维”》【学生活动】中央官制仿宋制而建,同时一制二称,体现多元包容,有利于西夏与宋的和谐共存。【设计意图】学生认识文明多元包容,为多民族国家的文明起到重要贡献。从国家制度看——金【教师活动】展示金政权的治理之策等史料,引导学生归纳金政权的制度文明。材料一: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了一套女真族的管理系统,叫作“猛安谋克”。——《中外历史纲要》材料二:迁往山东、河北、大名、关西等地的猛安谋克屯田,主要是军事性质的,“废刘豫后,虑中州怀二意,姑置屯田”,所以壮者皆兵,“每户皆有丁为兵”,平时士兵在家耕耘收获,战时壮者出征。——王景义《论金代猛安谋克制的产生和发展》【学生活动】(1)猛安谋克制,学习汉制,同时继承本族传统。(2)寓兵于农,既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又能满足军事作战的需要,巩固金的统治。【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补充表格--辽夏金的制度建设和核心特征【合作探究】总结辽夏金的制度建设共同经验,分析其对文明发展的意义。【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这样设计,引导学生走出传统的“汉文化正统”圭臬,从中华文明的视角回看少数民族政权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既提高了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又有利于实现家国情怀的教学目标。【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制作表格指出元朝巩固统一措施,合作探究其目的和意义【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元朝巩固统一的意义,进一步认识到元朝行省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提高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教师活动】元代采取了行省制的地方管理制度,而且对新征服的边疆地区采取直接管理的形式。这样既做到了因地制宜,又能够使原来的羁縻之地也被纳入全国统一的赋役体系,使边疆与内地管理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衔接:辽宋夏金元时期,国家走向统一,不同民族政权的政治制度互鉴又保持本民族特色,民族关系在政权并立到统一中,呈现冲突与交融的时代特征。民族关系的冲突与交融——一体的扩展【教师活动】展示北宋、南宋时期民族政权对峙图,以及政权战争起止时间(宋辽(979-1004)历时25年;宋金(1125-1141)历时16年;宋夏五次断断续续不到10年。)提问:指出这些时间背后的信息?【学生活动】长时段的并存保持和平局面【教师活动】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长期并存,不同程度、逐步深入汉族居住区。另外,因为其他的政治因素,中原农耕民族逐渐失去了对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坚固的地理防线。游牧民族南下牧马,从华北到黄河,基本没有什么天然障碍。之后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偏安南方。民族之间的交往交融扩大。【教师活动】展示辽代两幅体现胡汉习俗并蓄的壁画、辽夏金政权对峙图、胡惟庸线,提问:指出这些空间背后的信息?【学生活动】农耕游牧兼具,胡汉习俗并蓄。【设计意图】这样设计,让学生认识到本时段民族关系的冲突与交融的时代特征,有利于提高学生归纳概括能力,践行历史解释的教学目标。【教师活动】展示材料,提出问题:结合教材内容与材料,说明元代实行的民族政策。指出元朝采取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的目的?材料:汉族人民大量迁居到边疆地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发了边疆地区的经济。边疆各族人民大量迁入中原,同汉族杂居。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在元朝已被视为汉人。唐朝以来大量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中国。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元朝在澎湖设巡检司,加强了对琉球的管辖。——改编自《中外历史纲要·学习精要与史学阅读》【学生活动】民族歧视和压迫;“四等人制”,四等人依次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融合与压迫并举,保障自己统治利益。【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学生归纳出元代实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和目的,进一步认识到元朝保障统治利益,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本质,提高学生理性分析问题能力。【教学反思】教师多引导学生掌握好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时代特征:从政权来看,从多政权并立到统一;从制度建设来看,互相借鉴和创新;从民族关系来看,民族冲突和交融。教师多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少数民族政权中,“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