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的用法 课件_第1页
中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的用法 课件_第2页
中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的用法 课件_第3页
中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的用法 课件_第4页
中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的用法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标点符号的用法

历史上有一个小故事:明朝的杜之山看见一家大门上贴着红纸,提笔写上:“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十二个大字,主人一念:“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十分生气。杜之山随后加上几个标点:“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主人再读,转怒为喜,连声称好。有人比喻,标点符号就象衣服上的扣子,衣服很漂亮,如果扣子没扣好,会大煞风景。可见,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大有益处。标点小故事

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父亲看了哈哈大笑,母亲看了却放声痛哭。

父亲: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母亲: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在一次宴会上,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巴尔肯博士提出每一个人用最简洁的话写一篇自传,大家一致赞成。正当大家凝神思考时,有位神情沮丧的青年,很快就写好了交给巴尔肯。自传是三个标点符号:——(破折号)!(感叹号)。(句号)什么意思呢?青年是这样解释的:

一阵子横冲直撞(“——”),落了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好完蛋(“。”)巴尔肯给这个自传写了一个评语,也只有三个标点符号:、(顿号)……(省略号)?(问号)他对此解释说:青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小站(“、”),道路漫长,前途无量(“……”),岂不闻浪子回头金不换(“?”)。含蓄而意味深长,感人肺腑。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那么我们需要掌握哪些常用的标点符号呢?

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综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标点符号”试题,常见的考查形式有:一、选择标点符号运用正确或错误的项;二、修改句中用错的标点符号;三、根据提示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一、标点符号1、含义:书面语言中用以辅助文字精确记录语言,用以辅助文字明确表达的非文字符号。2、作用:⑴表示停顿。(不同的标点表示不同的停顿)他们看了,校长也看了,许多人还拿走了样品。他们看了校长,也看了许多人,还拿走了样品。啊!闰土哥,——你来了?……啊,闰土哥,你来了。⑵表示语气。(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情感)打铃了。(陈述)打铃了?(疑问)⑶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你看见过朱自清的背影?我看过朱自清的《背影》。《朱自清的〈背影〉》分析得很好。他在一本刊物上看过《朱自清的背影》。标点符号点号标号句末点号:句内点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16种)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3、种类: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问号句号叹号

引号

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

连接号间隔号

书名号专名号二、常用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三、标点符号书写位置应注意的问题:1、七种点号要占格写,放在文字右边偏下,占一格。2、引号、括号、书名号都用在文字前后,占一格。前半边不能出现在一行结尾;后半边不能出现在一行的开头。3、省略号和破折号书写时都放在字格中部,占两个字格。可以出现于一行的开头,也可以出现于一行的结尾,但不能分两截放在上行末尾和下行开头。4、间隔号和连接号放在被间隔和被连接的文字中间,书写时占一格,处于格中部。在公路、铁路等交通部门标识运行起讫点时,占两格。5、着重号和专名号都放在文字的下边,不单独占格。1、句号(。)表示陈述句完了之后一个较大停顿。广大青年,都要认真学习和了解祖国的历史。2、问号(?)用在一句话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3、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歌唱吧,为迎接美好的明天!①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②他是谁?从什么地方来?四、各类标点符号注解:句末点号:4、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三年来,我战胜了不少困难。5、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间的停顿。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6、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间的停顿。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7、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示下文。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矮板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站着纺。句内点号:标号:1、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俗话说:“瓜果半年粮”。2、括号(())

用于行文中注释性的话。中国人猿(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注意:括号里的内容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的,叫句内括号。句内括号中最后一个标点(问号、感叹号除外)应去掉。3、破折号(——)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4、省略号(……)标明行文中有省略的话。我第一次听见唱:二月里来,好风光,家家户户种田忙……5、着重号(.)标明要求读音特别注意的字词。马克思发现了物质世界的变化和发展的客观规律。﹒﹒6、书名号(《》<>)表示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等名称。《朝花夕拾》

《<文汇报>发刊词》

《歌唱祖国》7、连接号(—)把意义密切相关的词语连成一个整体。鲁迅(1881—1936)北京——上海(地名间占两格)8、间隔号(·)表示外国人或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部的分界,或表示月份和日期之间的分界,还表示书名与篇名之间的分界。诺尔曼·白求恩

一二·九运动

《韩非子·说难》(一)、问号1、选择问句,句中用逗号,句末用问号。例句: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2、连续问句后均用问号。例句: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3、主谓倒装句,问号放在句末,谓语后用逗号。例句: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4、有的句子虽使用了疑问词,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句末不可用问号。(有疑而无问)例句:我不知道他的书放在什么地方。五、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问号使用口诀: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练习:下列各句标点符号错误的在原句上加以改正。1、是减少试题数量呢?还是延长考试时间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2、或是你去?或是我去

还是两人一起去

?3、“怎么了?你。”他关切地问道,“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4、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第一个“?”改为逗号。第一个和第二个“?”改为逗号。问号改为逗号,“你”后的句号改为问号。句末问号改句号。5、下列句子中问号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枝叶青黄,人世沧桑,是无休无止的重复,还是无休无止的进化?

B.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吗?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须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吗?那么人呢?

C.在黑色的秋夜里,秋虫唧唧,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秋虫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抑或是将生命的全部价值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绝响里?

D.市长每天都去掏烟囱?他不处理日常政务?市里没有比掏烟囱更重要的事?我心里纳闷。C1.并列词语之间一般用顿号。如果并列词语中有层次之分,那么,表示大的范围的并列词语之后要用逗号。例如: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旅游资源。2.作谓语、补语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例如:孩子们唱歌,跳舞。这本书写得真实,感人。3.邻近的两个概数之间不能有顿号;如果是并列的数字省略语,就要用顿号。例如:他今年大概有十七八岁。第二、三单元是这次考查的重点。4、所列举的不是同一类,不能用顿号,只能用逗号。例如:我握过各种各样的手——老手、嫩手,黑手、白手,粗手、细手,但都未留下很深的印象。(二)、顿号5.有些并列词语读起来不需要停顿或停顿较小,又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加顿号。例如: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参加这次活动的都是中小学生。6.连词“和”“及”“与”“或”等前面不能用顿号。例如: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7.带有语气词的并列词语后不能用顿号。例如:她爱买许多零碎的东西,什么黄花啊,木耳啊,蘑菇啊,满满地装了一篮。8、相邻两个书名号中间,不用顿号。例如:我们学过鲁迅的作品《故乡》《社戏》《藤野先生》等。顿号使用口诀: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怎么了?你。”他关切地问道,“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B.李四光用他的学识和智慧,为我们描绘了多么美丽的石油、煤炭,金属、非金属,稀有元素、分散元素等矿产资源的远景啊!

C.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风沙”的地方(《汉书·匈奴传》)。

D.细看这妇女,不过三十二、三岁,头发散乱,微长的面孔有些憔悴。

(A项“了”后问号应为逗号,“你”后句号应为问号。C项括号移至“沙”之后。D项删去顿号)B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如果你同意,二、三十棵树可以成为林,那么这里要说的,正是这样一个桃林。B.我父、母都是美国留学生,母亲先学医,后又攻读工艺美术。C.他受到领导信任,单独掌管一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大发电厂的拨款计划。D.眼、耳、鼻、舌、身是人体的五个官能。(A、B项顿号删去。C项顿号应为破折号)3、修改标点:⑴、“水上部落”的形成要追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⑵、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D去掉“八”“九”之间的顿号。“来”“右”“系”“响”后的顿号都改为逗号。1.并列复句中的分句内部用了逗号,那么并列的分句之间用分号;否则,用逗号。例如: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例如:对于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应该大力提倡,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应该注意改进。2.并列关系以外的其他关系复句,如果分句内部已经用了逗号,那么,分句之间一般用分号。例如: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等,都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三)、分号修改标点:1、中国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一是“重术轻学”的传统对我国科技政策的制定产生了不利影响;二是对基础研究投入过低。2、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分号口诀: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分号改为逗号第二个逗号改为分号(四)、冒号1、不是直接引述别人的话,虽然出现了“想”“说”“认为”等词语,但“xx说”、“xx想”后面不用冒号,而用逗号。如果后文是引用原话,人称又未发生变化,前文既可用冒号,也可用逗号(“指出”、“说明”、“证明”和“认为”,这些谓语后一般用逗号)。例如:老师说,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

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xx说”之类的提示语在引文前,其后用冒号;在引文中,其后用逗号;在引文后,其后用句号。例如:小明说:“他跑了”。“他跑了”,小明说,“可你得留下”。“他跑了”,小明说。3、冒号的提示作用必须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如果管几句话或一段话,一般用序次语或引号注明。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例如:必须重申党的纪律:㈠个人服从集体;㈡少数服从多数;㈢下级服从上级;㈣全党服从中央。例如: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矮板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站着纺。(管到句末)4、冒号一般不在同一句话中重复使用。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上海4所名牌大学近10年来出国留学2500人,学成回国的只占29%;其中360名自费留学者,学成回国的只有10人。

B.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C.人们记得,鲁迅先生讽刺那些反动御用文人,称他们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D.这是老先生最得意的作品,是老先生十多年的汗水——不,是他毕生的心血。D练习:2、他进门喊了声:“起火了”,就跑了出去。(指出错误)删掉此中的冒号。分号改冒号删去冒号句号在引号外3、“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接着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有道理。”(此句中的冒号改为逗号)4、我们并不讳言:前两年,我们的确有过相当困难的时期,但是这种情况改变得很快。(冒号表示提示下文,提示的范围必须清楚,否则会造成误解。冒号只提示到“时期”,所以为了避免误解,应改为逗号。)5、除了语言之外,人类还使用其他的交际工具:如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等。(“即”“就是”“如”等词语的前面不用冒号。

此句中的冒号改为逗号)6、老王说:近来网上有三多:绯闻多,脏话多,病毒多。(一个句子中不宜套用两个冒号。

将其中一个冒号改为逗号。)(五)、引号1、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例如:

(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獾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獾肉七斤油’啊。”我告诉他:“古人说过的‘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2、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引号的外面。例如: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不完整,成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3、如果转述别人的话,不直接引用,不用引号。例如:老师说,小明昨天迟到了。小明昨天迟到了,这是老师说的。引用之语未独立,句末点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句末点号引号里。引号使用口诀:4、如果引用语末尾的点号原文是问号或叹号,则要保留。例如:他把“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反复吟咏了几遍。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用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B.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是一条很重要的教学原则,希望老师们认真体会,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这一目的。C.我们搞教育,要以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为原则。D.织女心中恨极了,望着两个可爱的儿女,一时说不出话来,只喊了一句“快去找爸爸。”D2、“你这个孩子,真是的!”妈妈很激动地说:“回头再跟你算账。”将冒号号改为逗号3、经济学家马歇尔有句格言:“知识是生产中最有力的发动机”。将句号放到引号里4、他很欣赏贾岛的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将句号移到引号外(六)、括号1.句内括号要紧挨着被解释的成分后面,被解释成分后面的点号要放在括号后面,并且括号里面最末处不要加句号,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要加上。

例如:最先拍摄的是喜剧片《李阿毛与唐小姐》(唐小姐是李阿毛信箱中虚构的一个女秘书),由张石川导演。2.句外括号则要放在全句句末点号的后面,并且括号里面最末处应该加句号。

例如:人们阅读应用文时,一般不包括欣赏的因素。(书信、日记有时侯被当作文学创作的形式,那是例外,不能看作一般应用文。)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七)、破折号1.解说的部分插在一个句子中间,前后都要用破折号。

例如:蝉的幼虫需要寻找适当的地方——矮树、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2.解说的部分如果不是正文,那么不用破折号而用括号。

例如:女儿对妈妈说:“那个人卖相(上海话,‘外貌’的意思)勿好。”3、“即”字的前后不能用破折号。

例如:珍惜生命即珍惜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1、

“等”“之类”等词语不能和省略号同时使用。例如:妈妈上街买了鸡、鱼、肉、蔬菜……(等)年货。例如:中国农民画的题材很广,有经史故事、神话传说、风俗人情……真是包罗万象。2、省略号后一般不用点号。(八)、省略号(此句中的省略号应该删去或删去“等”。)1.品牌、证件、会议、表格、药品等非文化产品的名称,话题、栏目名称等不能用书名号,可以用引号。例如:对于“雅思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2.不能把出版物后面的普通名词放在书名号里。例如:我爱看《语文世界》杂志,《人民日报》等报刊。(九)、书名号标点符号顺口溜文章若要好,意明很重要。停顿分清楚,语气莫混淆。标点使用好,句顺意明了。小不点儿妙,此歌请记牢。引文特殊词,豆芽上下掀。【引号“”‘’

】文中要注解,弯弯两半月。【括号()】意思还没完,六点紧相连。【省略号……】转折或解释,一横添后边。【破折号——】起止与联系,短横插中间。【连接号

】前后有分界,中间加圆点。【间隔号·】书报和篇名,曲角镶边沿。【书名号《》〈〉】特别强调处,圆点字下贴。【着重号﹒】说完一句话,莫忘画小圈。【句号。】疑问与发问,耳下垂圆点。【问号?】句中有停顿,豆芽跟后边。【逗号,

】并列词语间,点上瓜子点。【顿号、

】并列句子间,豆芽顶圆点。【分号;

】总括与提示,点儿上下叠。【冒号:

】命令与欢呼,滴水下屋檐。【感叹号!】六、几种重要标号的作用:㈠、引号的作用:1、表直接引用。俗话说:“瓜果半年粮”。2、表强调突出。他“说”了,跟着的是“做”。3、表讽刺否定。于是点上一支烟,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4、表特殊意义。一个人错误的“梦”中醒来,就会以新的智慧和力量奔向真理。5、表特定称谓。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㈡、破折号的作用。1、表解释说明。2、表意思递进。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他们指着,描述着一些美丽的花纹——事实上它们并不存在。3、表话题转换。我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4、表声音延长。“呜———”火车开动了。5、表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梅家的一个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吗?6、表语意的跳跃或转折。“好香的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说。7、表总结上文。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8、用在副标题前。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9、表事项的列举分承。研究司马迁的《史记》就要研究以下几方面内容:———《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㈢、省略号的作用。1、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我第一次听见唱:二月里来,好风光,家家户户种田忙……2、表重复词语的省略。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3、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的省略。图书馆的书种类可多了,有哲学类的、文学类的、科学类的……要打垮敌人,第一,要摸清底细;第二,要审时度势;第三……4、表示静默或思考。读过书,……我便考你一回。5、表示说话断断续续。“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6、表示语言的中断。“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7、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八、标点符号趣味题。1、给下面句子加上不同的标点,使它有四种不同的意思。这个苹果不大好吃这个苹果不大好吃。这个苹果不大,好吃。这个苹果不大好,吃!这个苹果不大好吃?2、加上标点,使下面两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妈妈妈走了走了走了

妈,妈……

妈——

走了,走了?走了……3、给“有粮食不卖给共产党吃。”加上一个标点,使它与原句的意思相反。有粮食不卖,给共产党吃。有粮食不?卖给共产党吃。4、给下句加上不同的标点,使它表达符合要求。只要看见从开阔地通过的敌人就开枪。(1)敌方动态:(2)我方动态:只要看见从开阔地通过的,敌人就开枪。只要看见从开阔地通过的敌人,就开枪。5、小红的妈妈出门时,在桌上放了一张电影票,并留下一张纸条,内容没有标点。小红和弟弟小强回家后拿起纸条一读,都说电影票是妈妈留给自己的,双方争执不下,请问他们分别是怎么读的。纸条内容是这样的:小红小强:这里有一张票是给小强的不是给小红的小红一定要看明天再买一张票就给小强去看。小红的读法:小强的读法:小红小强:这里有一张票,是给小强的?不,是给小红的。小红一定要看,明天再买一张票,就给小强去看。小红小强:这里有一张票,是给小强的,不是给小红的。小红一定要看,明天再买一张,票就给小强去看。6、从前有一老翁,花甲得子,兴奋不已,结果患了中风,在床上一躺就是五年。临终前,他给5岁的幼儿和女婿留下一份遗书:“六十老儿得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数年以后,幼子成年要与姐夫分家。家产归谁呢?两人争执不休,只好去衙门打官司。女婿申辩说:“岳丈大人在遗书上写得清清楚楚,是留给我的。”县令对无标点的遗书仔细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