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四川省泸州市高考历史第二次质检试卷_第1页
2023届四川省泸州市高考历史第二次质检试卷_第2页
2023届四川省泸州市高考历史第二次质检试卷_第3页
2023届四川省泸州市高考历史第二次质检试卷_第4页
2023届四川省泸州市高考历史第二次质检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高考历史第二次质检试卷题号一二总分得分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分)1.以黄河流域的自然、物候为依据的二十四节气,最迟至战国晚期形成,之后逐步为各地、各民族采用和共享。这反映了古代中国A.黄河流域政治稳固 B.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趋于平衡

C.农耕文明传承发展 D.中原文化受周边地区的影响2.与战国相比,秦朝雇佣劳动者的身份更为复杂,其中有一部分来源于徒隶、“诸当作县道官者”、戍卒等这些由官府掌握的劳动力。他们必须在官府安排下从事雇佣活动,不得私底下佣作,劳动所得也需上交官府。由此可推秦朝A.社会生产领域出现新经营方式 B.中央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C.官府意在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 D.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3.汉魏以来,经学进入学童课程的情况虽错杂不一,但土人在幼童阶段已通《诗经》《尚书》的例子在记载中不断增多,《列女传》《女诫》《女孝经》《女论语》等书也不断涌现。据此可知()A.官方教育体系日益完善 B.儒学常识化的趋势明显

C.女性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社会动荡引发思想巨变4.清入关后颁行了时宪历,除京师一地之外,加入了各直省的日出入昼夜及节气时刻列表,堪称一大创举。康雍乾时期,时刻列表内陆续增入各蒙古、回疆部落以及大小金川土司等政治单元,这一做法()A.奠定了现代中国的基本版图 B.说明民族交融推动科技发展

C.利于维系大一统的政治秩序 D.反映清朝地方治理方式灵活5.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南汇(上海)市场对洋纱的态度,经历了“不喜用”“掺和洋纱”“一概收买”三个阶段,当地土布业也经历了“土经土纬”“洋经土纬”“洋经洋纬”三个阶段。19世纪90年代当地的土纱已逐渐退出市场。这说明A.上海对外贸易中心地位确立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顽强抵制洋货的输入

C.沿海地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D.上海与世界市场的联动和资源整合加强6.康有为高唱托古改制,借孔子儒家之名,行君主立宪之实;严复通过大量介绍西学名著,鼓吹进化论以启迪民智促进改革;谭嗣同以独特的洞察力,反思传统文明,语出惊人,“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这几人都A.奉行绝对的文化观 B.顺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诉求

C.打破君主制度迷信 D.竭力提倡西方民主共和思想7.下表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解放区发行货币(东北币)与国民党在东北发行的流通货币(九省券)的币值变化对照表。据此可知,当时()年份年份东北币一元等于九省券(元)九省券一元等于东北市(元)

1946年上半年下半年1947年上半年下半年1948年上半年下半年A.中共积极践行新民主主义政策 B.国共的发展态势变化明显

C.国共的内战导致通货膨胀严重 D.国统区强化经济统制政策8.1982年,国务院工作部门由100个精简到61个,人员编制从51万人减为3万人。200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则以调整机构设置、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主要任务。这一变化A.反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B.极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得益于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 D.表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9.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前460年—前370年)在其《誓言》中写道:“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做各种害人之事及其他恶劣行为……倘使我严守上述誓言时,请求神祗让我生命与医术能得无上光荣,我苟违誓,天地鬼神共殛之。”希波克拉底的《誓言》A.反映神创论的影响力 B.服务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

C.具有一定的理性精神 D.有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10.1781年,刚卸任的法国财政大臣雅克·内克在思考法国的财政困境时惊叹于下述事实:英国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都远不及法国,但它竞能靠信贷来维持同法国的长期战争,这被当时人称为“世界的奇迹”。出现这一奇迹的主要原因是A.政治体制影响财政动员的效率 B.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烈度差异

C.工业革命刺激社会财富的增长 D.殖民掠夺加速资本原始积累11.工业革命时期伦敦的人口大约有250万人左右,巨大的人口给伦敦创造了数不尽的财富,但繁华的城市内部有许多贫民窟存在。在1844年有两个男孩子被带到警察局的法庭上,他们的罪状是他们饿的受不住,偷了一家店里的半生不熟的小牛蹄。这表明A.工业化阻碍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 B.工业革命的发展刻意忽视贫富差距

C.工业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深受追捧 D.文明进步应关注社会整体均衡发展12.如图为20世纪70年代美国失业率与消费者价格指数对照表,据此可知当时()

说明:纵轴代表百分比,“折线甲”代表消费者价格指数(又名消费者物价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折线乙”代表失业率)A.传统经济发展的政策亟待调整 B.国家加大对经济干预成效显著

C.高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并存 D.福利社会政策缓和了经济危机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般认为,古代东亚的世界秩序是中国主导的、名为“天下”的中国世界秩序,朝贡制度是其核心,中国同周边邻国之间的关系被称之为朝贡关系。汉、唐、明、清时代是朝贡制度能较好运转的时代。中国始终是文化输出的一方,在历史长河中维持了华夏的内核与身份。从周边的朝贡国家的视角来看,寻求贸易机会是朝贡的主要动机,但这种贸易关系并以贸易平衡为目标。明太祖朱元璋在《明皇祖训》中嘱咐后世子孙不得“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朝贡国根据自己对利益的衡量而自愿行动。朝贡关系是中国天下秩序的体现,属于天法运行的外部表现。——摘编自牟文富《中国的东亚秩序构想:过去与未来的连结》材料二

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确定了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则,但继承了基督教世界的排异性理念,“国际法律体系便变成白种人的俱乐部,非欧洲国?只有证明自己是文明化了”的国家,才能被挑选进入这个俱乐部。”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强烈要求中国与之建立条约关系,扫除对华贸易的障碍。条约关系各国将外交视为“有武装实力的思考”。各国列强单方面攫取种种特权而不须承担相应的义务,中国则片面承担了大国际义务,却不能享有相应的权利。——摘编自李育民《晚清中外条约关系与朝贡关系的主要区别》材料三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就是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公”、“世界大同”、“和合共生”等思想内涵,把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结合起来,超越了一国域的狭隘范畴,也超越了强国必霸、大国冲突的传统现实主义理论窠白,实现了对国际关系发展规律的创新认识和升华。——摘编自张清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外交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朝贡关系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古代的朝贡关系相比,晚清中外条约关系的不同之处。(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价值。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们创造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成熟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在人类文明史上树立起一座丰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经过一百年的艰辛探索,我们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说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崭新道路,已经成为具有普遍性特征和一般意义的科学理论和发展路径。——摘编自李珍《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世界历史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阐述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5.材料

1861年改革后,俄国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日俄战争的失败,导致国内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在1905年爆发了革命,严重威胁了沙皇政权。1906年7月,沙皇任命斯托雷平为大臣会议主席,进行系列改革。11月颁布《关于农民土地所有制和土地使用的现行法令若干补充规定》的法令,在破坏农民村社份地所有制的同时,推行新的土地私有制,扶植富裕农民,同时向远东、西伯利亚及中亚细亚地区移民。12月,斯托雷平提出明确中央政府权限改革的计划。1907年11月,提交关于普及初等教育的相关法律草案,明确要在10年内实施初等育的普及。1910年1月,斯托雷平又把有关在西部六省设立地方自治机构的立法提案递交给国家杜马。1909-1913年,沙俄粮食年均总产量为50亿普特,俄国成了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然而,斯把需平改革没能有效地解决俄国农民的土地问题,同时遗到国内一些保守族势力的强硬反对和阻碍,也未能防止俄国革命的爆发。——摘编李丹、陈丽平《简评俄国的斯托雷平改革》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托雷平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斯托雷平改革的措施。16.材料

一战前,欧洲各大国在哲学和历史学中把战争神圣化的理论盛行的同时,与大众联系更多的教育和文学在散播着“战争文化”。如:向青少年灌输大国沙文民族主义,宣扬光辉的历史和为民族事业献身的精神和个人英雄主义。浪漫的超现实的小说大量涌现,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战争被普遍描绘成一种英雄事业和积极的力量。向非洲、美洲的殖民扩张冒险活动、丛林战争,被描绘成传播文明和基督教教义的豪迈事业。将适者生存的原理广泛运用到人类社会中,激发人们的情感,动员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军事训练,鼓吹军人的荣誉、极度丑化敌人,打击敌国的光辉观念:只有战争是人们纯洁灵魂、发扬英雄精神与豪迈气概的机会。——摘编自于沛等主编《世界历史•战争与和平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战争文化”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争文化”的影响。17.材料

刘知畿(661-721年),字子玄,徐州彭城人,唐朝大臣、史学家。一生著迷颇丰,其《史通》成为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史论专著。他在《史通》中提出史官、史家是史学活动中的主体,优秀的史官、史家应当“能成其良直,撞名今古”。他对史官、史家之社会作用持有正面的、积极的认识,坚持“书法无隐”的原则,主张“彰善贬恶,不避强御”,对后世史官、史家产生极大影响。他提出的“史才三长”论,即“史才”是作为一个历史学者必须具备的文字功底,最好是文字简洁、明晰、准确;“史学”是历史学者具备的博通古今的史实功底;“史识”是史学见识,即用正确的历史观作指导,才能写好历史论著。“史才三长”论是对《史通》之论史官、史家的另一种表述形式,也可看作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摘编自瞿林东《论刘知<史通>关于史学构成的思想》等(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知关于史官、史家的主张。(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知能关于史官、史家主张的意义。

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A.材料中未涉及古代中国黄河流域政治稳固,排除;

B.材料中不能体现古代中国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趋于平衡,排除;

C.根据材料中“二十四节气最迟至战国晚期形成,之后逐步为各地、各民族采用和共享”及所学知识,可得知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十四节气为各地、各民族所采用和共享,反映了古代中国农耕文明传承发展,此项正确;

D.材料体现古代中国中原文化影响了各地区,而不是中原文化受周边地区的影响,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应重点掌握农业文明传承的表现。

本题考查的是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2.【答案】C【解析】据题意可知,秦朝时期官府掌握的劳动力也被安排从事雇佣劳动,从而对劳动力进行了更加充分的利用,C项正确;

社会生产领域出现的新经营方式指的是雇佣劳动,到明清时期才出现,排除A项;

材料反映的是劳动力的利用,并不是中央强化对地方的控制,排除B项;

秦朝官府对劳动力进行充分利用并不能说明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的官营手工业生产,根据材料“他们必须在官府安排下从事雇佣活动,不得私底下佣作,劳动所得也需上交官府”及所学秦朝雇佣劳动者管理的内容分析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的官营手工业生产,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3.【答案】B【解析】据题意可知,汉魏以来,《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逐渐成为士人的启蒙书籍,而且带有强烈儒家色彩的《列女传》《女诫》《女孝经》《女论语》等书也不断涌现,说明儒家思想逐渐渗入到日常生活中,儒学常识化的趋势日益明显,B项正确;

仅根据这些儒家典籍的出现,并不能说明官方教育体系日益完善,排除A项;

《列女传》《女诫》《女孝经》《女论语》等书加强了对妇女的束缚,并不能说明妇女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排除C项;

材料反映的是儒学常识化的趋势明显,并不是出现了思想巨变,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解答本题需要结合儒家思想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及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4.【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清朝时宪历涵盖京师和其他直省,后来还加入了蒙古、回疆部落以及大小金川土司等,通过历法的广泛的涵盖方式,将多民族地区都纳入到清王朝的管辖范围内,利于大一统的政治秩序的维系,C项正确;

材料涉及的时刻列表区域扩大的问题与现代中国的基本版图的奠定无关,排除A项;

民族交融推动科技发展问题,材料信息不涉及,排除B项;

时刻列表内陆续增加少数民族政治单元,是中央对地方的进一步强化管理,与地方治理方式灵活无关,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需要结合清朝统治的特征来解答。

本题考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答案】D【解析】A.材料主旨说的是上海市场对待洋纱态度的变化,并不能说明上海确立了对外贸易中心的地位,排除;

B.洋纱逐渐占据市场,因此不能体现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对洋货的抵制,排除;

C.材料中只提到了上海市场对待洋纱态度的变化,不能证明沿海地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排除;

D.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鸦片战争后上海市场对待洋纱的态度逐渐转变,洋纱应用逐渐广泛,土纱逐渐退出市场,说明上海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加强,即上海与世界市场的联动和资源整合加强,此项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应重点掌握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6.【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康有为高唱托古改制,借孔子儒家之名,行君主立宪之实”、“严复通过大量介绍西学名著,鼓吹进化论以启迪民智促进改革”、“谭嗣同以独特的洞察力,反思传统文明,语出惊人”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维新派主张对传统体制进行批判,提倡新学启迪思想,顺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诉求,故B项正确;

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奉行绝对的文化观,故A项错误;

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依然保留了君主制,并未打破君主制度迷信,故C项错误;

材料所述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思想,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维新思想,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康有为高唱托古改制,借孔子儒家之名,行君主立宪之实”、“严复通过大量介绍西学名著,鼓吹进化论以启迪民智促进改革”、“谭嗣同以独特的洞察力,反思传统文明,语出惊人”,结合维新思想的背景、内容以及影响分析。

本题考查维新思想的相关知识,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7.【答案】B【解析】全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财政经济逐渐陷入崩溃的境地。1947年6月,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大反攻的序幕,材料中东北币一元等于九省券的兑换比例由之前的一直下降变为小幅上升,九省券一元等于东北币的兑换则呈现相反情况。1948年9月解放东北的辽沈战役的打响,东北局势突变。加之国民党政府经济危机加重,出现了严重通货膨胀。国民政府为了挽救政局和为迁往台湾作准备,于1948年8月颁布了《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及《金元券发行办法》等措施。开始实行“币制改革”废止法币与东北九省流通券,改用金元券,材料中东北币一元等于九省券的兑换也在1948年上半年呈现大幅上升,九省券一元等于东北币兑换则出现大幅下降,正是当时战争局势及经济情况的反映,B项正确;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三大经济政策的内容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践行新民主主义政策与材料中币值变化情况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

题干不能说明通货膨胀严重问题是国共内战导致的,排除C项;

仅从材料币值变化数据,无法说明国统区强化经济统制政策,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需要考生掌握解放战争的历程及国统区经济危机的表现。

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和提取信息、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8.【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82年,国务院工作部门由100个精简到61个,人员编制从51万人减为3万人。200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则以调整机构设置、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主要任务。”并结合所学可知,1982年臃肿的政府机构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故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明确政府职责划分,努力提高政府效率,简政放权等,故A正确;

材料未体现这一变化带来的结果,无法得出政府行政效率极大提高,排除B;

材料所述与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无关,排除C;

此时社会矛盾并未发生变化,排除D。

故选:A。

本题考查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需结合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内容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知识,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材料信息并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9.【答案】C【解析】据题意可知,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内容是说诊治病人不应该顾忌病人的出身,而是单纯的治病救人,将治病救人与病人的出身、身份等分开,体现了一定的理性精神,C项正确;

希波克拉底的《誓言》体现的是理性精神,而非神创论的影响力,排除A项;

《誓言》是为了病人服务,并不是服务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排除B项;

希波克拉底的《誓言》体现的是医生的理性精神,和古希腊民主政治之间没有必然关系,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希波克拉底的《誓言》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10.【答案】A【解析】材料“但它竞能靠信贷来维持同法国的长期战争”主要得益于英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完善了金融体系,A正确;

法国革命还未开始,排除B;

信贷不意味着财富增长,排除C;

D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法国大革命,要求学生结合法国大革命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法国大革命,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1.【答案】D【解析】据题意可知,工业革命时期伦敦的巨大人口创造了无尽的财富,但在这无尽的财富之下却还存在着许多赤贫的人民,说明在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应该关注社会整体均衡发展,避免出现严重的贫富差距,D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下出现的严重的贫富差距,并不是工业化阻碍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排除A项;

“刻意忽视”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B项;

材料体现的是贫富差距扩大,并不是追捧自由主义,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需要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来解答。

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二战以后美国进一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但到20世纪70年代时,通货膨胀率呈总体上升趋势,失业率则维持了较高的水平,这都是经济发展恶化的表现,说明传统经济发展政策亟待调整,A项正确;

根据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失业率无法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程度,排除B项;

美国的失业率维持在了较高水平,并不是低失业率,排除C项;

根据表格中的信息不能反映福利社会所起到的作用,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西方的经济政策,需要结合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的特征和影响来解答。

本题考查西方的经济政策,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3.【答案】【小题1】特点:主体:中国占主导;目标:不追求贸易平衡、厚往薄来;原则:秉承和平自愿原则;是中国天下秩序观念的体现。原因:统一王朝的强大国力支撑;文明的优势和吸引力;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双向需求;儒家思想的影响。【小题2】不同之处:源于西方世界的排异理念;旨在维护列强在华权益,特别是经济权益;具有侵略性;以不平等和强权政治为内核;以西方列强为主导。【小题3】时代价值: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要义是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存异中求同;反对强权政治、霸权主义;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国家出路的探索、新时期外交,第一问要求学生结合中国古代朝贡关系的特点来分析;第二问结合晚清中外条约关系的特点分析;第三问结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价值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国家出路的探索、新时期外交,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4.【答案】本题较开放,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经过一百年的艰辛探索,我们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可拟论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一个长期艰辛探索的过程。论述可结合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程总结。

故答案为:

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一个长期艰辛探索的过程。

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缺乏革命经验,“以俄为师”走“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在中国受挫。中共正确分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开辟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受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影响,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中共八大正确论述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标志着中共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成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十二大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