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理论分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344365ef276dce9abb731c3442a7ef5/0344365ef276dce9abb731c3442a7ef51.gif)
![伦理理论分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344365ef276dce9abb731c3442a7ef5/0344365ef276dce9abb731c3442a7ef52.gif)
![伦理理论分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344365ef276dce9abb731c3442a7ef5/0344365ef276dce9abb731c3442a7ef53.gif)
![伦理理论分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344365ef276dce9abb731c3442a7ef5/0344365ef276dce9abb731c3442a7ef54.gif)
![伦理理论分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344365ef276dce9abb731c3442a7ef5/0344365ef276dce9abb731c3442a7ef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伦理理论分析第1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第一节伦理原则
伦理原则(principleofethics)也称作伦理的基本原则或根本原则。它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利益关系的伦理准则,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各种道德规范要求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和指导原则。???第2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主要的伦理原则伦理原则个人主义原则人道主义原则利他主义原则集体主义原则功利主义原则第3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个人主义原则(principleofindividualism)案例:
在汶川大地震中的“范跑跑”事件。范美忠在都江堰的光亚高中教语文课。他高喊‘地震了’然后冲出教室,跑下楼梯,跑到操场上。范美忠后来在博客上表示,到操场以后,他发现没有一个学生在身旁。幸而,那些学生都没有受伤。学生问他为什么不尝试帮助他们逃生,他回答道:“我从来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命。”而此后范美忠本人的解释无疑具有更大的杀伤力,“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第4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基本上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强调个人的中心地位,个人是目的,社会是手段;二是强调个人尊严,个人的自由与平等;三是强调个人权利和个人利益至上。个人主义的表现:
把个人价值看得高于一切,把个人的特殊利益凌驾于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之上,为达到个人目的,甚至不惜损害和牺牲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一、个人主义原则的含义第5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普罗塔戈那
——人是万物的尺度伯利克里——人是第一重要的二、个人主义原则的历史审视
西方文明对人的发现与认识也是在两个思想文化鼎盛时期实现的:古希腊罗马时期与近代的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
1、萌芽时期---古希腊时期古希腊智者派关于个人地位与作用的思考:第6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个人主义思想集中表现为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注重个性解放,强调个人的自由、权利。文艺复兴时的人第一次感觉到做人的尊严、美德和理性:
--人有创造性和要求道德的属性;
--人是自由的,不是自己原罪的奴隶,有权决定自己的命运;
--人是仅次于上帝的创造者;
--人的灵魂是不朽的;
--人向往、追求和能够取得个人的荣耀。
但丁——每一个人都自成一类,鼓励人们要走自己的路,按照自己的意志作出人生选择拉伯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2、准备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第7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个人主义思想家主要提倡把人从自然界和封建专制等一切迷信和权威中解放出来。17世纪个人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霍布斯和洛克等思想家。
霍布斯——公开的利已主义,并强调用国家力量、法律、道德来保证个人利己和自私本性的需要。
洛克——合理的利己主义,主张个人利益的满足,还应与社会长远利益结合起来。3、发展时期
——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时期第8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18世纪个人主义思想的代表有孟德斯鸠、休谟、爱尔维修等人。
孟德斯鸠——人应该自己处理自己的事物,但他是有限的存在物
休谟——重视自己才是最可以称赞的
爱尔维修——合理利已主义发展时期
——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时期第9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托克维尔——个人主义是一种新的观念创造出来的一个新词。我们的祖先只知道利己主义他认为个人主义是民主主义的产物,它随着身份平等的扩大而发展,身份平等造成了大量的“个人”,他们习惯于独立思考,认为自己的命运只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4、成熟时期——19、20世纪是西方个人主义的系统化第10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杜威——用“新个人主义”代替“旧个人主义”。新个人主义就是要在首创性、发明力和有力的进取方面表现出来,而不是热衷于个人的赚钱和生活舒适。主张个人奋斗,自己的行为选择应由自己负责。
第11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哈耶克————这种个人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把个人当作人来尊重;就是在他自己的范围内承认他的看法和趣味是至高无上的。他指出今天的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和自私自利没有必然的联系。第12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新个人主义具有两个特征:一是重视社会性,具体表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强调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控制,落实到教育上就是要求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二是重视理智的作用,认为新个人主义不是要求愚忠于社会,而应在顾及社会的同时解放个人的精神,使个人能理智地、富有建设性地运用科学的方法,谋求社会的改善。第13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1、政治个人主义(politicalindividualism)三、个人主义的种类在政治哲学上,个人主义主张国家应该仅仅作为保护个人自由的工具,保护个人能在不侵犯他人同等自由的情况下作出任何他想做的事情。第14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2、经济个人主义(economicalindividualism)把经济世界的最终构成要素理解为“个别的人”,这些“个别的人”或多或少总是根据他们的意向和他们对自己的境况的了解来进行活动的。每一复杂的市场状况、经济组织和制度或事件,都是个人及其意向、境遇、信念,以及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具体组合的结果。第15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3、宗教个人主义(religiousindividualism)宗教个人主义意味着,个人对自己的宗教命运负责,个人有权以他个人的方式并通过自己的努力直接与上帝建立联系,而无需要通过任何中介机构。第16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4、伦理个人主义(ethicalindividualism)伦理个人主义的核心是否认道德的绝对性,强调道德在本质上是个人的。伦理个人主义实际上使个人的意旨有了神圣性。正是在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宗教个人主义的基础上,政治与经济个人主义才有了可能。第17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1)个体是知识的源泉(2)个体确定自己存在的开始(3)强调认识的个人特征,否认客观真理
5、认识论个人主义(epistemologyindividualism)第18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在马尔科姆•卢瑟福看来,方法论个人主义具有如下特征:①只有个人才有目标和利益;②社会系统及其变迁产生于个人的行为;③所有大规模的社会学现象最终都应该只考虑个人,考虑他们的气质、信念、资源以及相互关系的理论加以解释。6、方法论个人主义(methodologyindividualism)第19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经济——私有制政治——民主与自由法律——对个人权利的保障道德——个人奋斗
评价1、积极方面
推动社会的发展四、第20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美国学者尼斯贝特指出:“如同在各种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一样,从博纳尔的保守主义到拉梅内和托克维尔的自由主义,蒲鲁东的激进主义,孔德的实证主义,涂尔干的社会学以及莫拉斯的天主教行动学说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差异,但他们显然都厌恶个人主义,认为个人主义是一种变态,一种显示社会崩溃的弊端。
2、消极方面第21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个人主义的反科学性:首先,作为价值观,个人主义把自己看作目的,把社会看作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这样就会导致逻辑上的谬误;其次,作为人性论,个人主义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私的,要求拥有最大限度、甚至于绝对自由地去追求个人的利益和幸福。这种人性论也是站不住脚的(当然它确实讲到了人的经济动机的原因,同时它认为人的本性中有理性,所以会追求交往规则,这是有一定意义的);再次,作为生活态度和信念,个人主义由于特别强调自主、自立,从而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的分隔,造成人际冷漠,使社会像是建立在沙子之上;最后,作为一种伦理意识,个人主义主张,善恶、是非的确定由个人的需要而定,这会导致一种伦理相对主义。第22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一种观点认为,要坚持集体主义(collectivism)原则,坚决反对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一种观点认为,个人主义原则在历史上起过巨大作用,今天仍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要为“个人主义”正名,推行个人主义原则。
四、当代中国关于个人主义的争论
第23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1、不利于团结2、阻碍进步3、破坏组织生活4、损害集体利益5、导致人与人之间残酷斗争,影响社会安定6、导致人们集体主义信仰危机,甚至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1、反对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原则的观点第24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积极性的发挥,推动社会的发展个人是更为神圣的目的,社会不过是一种次生的主体和次要的目的,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来说,社会不过是人获得自由和发展的手段集体主义(collectivism)压制和否定个人利益、否定个性和人的自由
2、主张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的观点第25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从理论前提上看,首先个人主义原则是以“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观点为理论基础的。其次,个人主义原则把个人看做目的,把社会看做手段,没有看到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再次,个人主义原则强调个性自由、个人利益至上,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甚至导致反社会倾向的发生。另外,个人主义原则提倡的个人至上、个人本位,容易导致利己主义倾向。3、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原则的反思第26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1)每个人只有作为另一个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2)每个人只有作为自我目的(自为的存在)才能成为另一个人的手段(为他的存在)。(3)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第27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个人主义原则的经济基础有本质的区别。
中国社会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也与西方社会有很大的差异。
个人主义原则在中国并不具有全面的合理性。4、个人主义在中国能否适用?第28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一个青年和一个老人患急病,急需一种药,可是目前只有一剂药,只能救一人,功利主义者主张救前者,因为他将来对社会贡献大。功利主义原则(utilitarianism)案例:第29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功利主义原则(principleofutilitarianism)
功利主义原则是指肯定人们在动机上的利己心的前提下,通过道德调整系统的终结,达到人们行为及其效果的利他利群原则。
功利主义是以行为的目的和效果衡量行为价值的一些伦理学说中最有影响的学说之一.功利主义理论有许多类型。这些理论共同认为:行为和实践的正确性与错误性只取决于这些行为和实践对受其影响的全体当事人的普遍福利所产生的结果;所谓行为的道德上的正确或错误,是指该行为所产生的总体的善或恶而言,而不是指行为本身。第30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德谟克利特-----幸福论认为人对幸福的追求是人的自然本性需要,而维护公共的利益是实现和保障个人幸福的必要条件。一、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原则的历史考察1、萌芽时期--古希腊第31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伊壁鸠鲁-----快乐主义思想认为快乐和美德是分不开的,社会的道德生活是以利已的原则为基础的,个人为了自卫而与别人结成集团,人应该遵守相互利益的契约来维护集团的利益,这样才能有个人的利益与幸福。第32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边沁----功利原理是指这样的原理:它按照看来势必增大或减小利益有关者之幸福的倾向,亦即促进或妨碍此种幸福的倾向,来赞成或非难任何一项行动。穆勒----理解为最大幸福主义。人类道德行为的动力不是个人的自私利益,而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道德伦理的是非标准应是效果,而不是动机,这效果就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
2、发展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产业革命时期第33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准则功利主义(standardutilitarianism)代表人物图尔闵、布兰特---主张如果一个道德准则能最大限度地增进功利,那么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守这一准则,尽管在特殊情况下,单个人服从这一准则不会产生最大的功利。人们的行动选择之所以应该遵守一定的道德准则,是因为按照这些规则去做,总会产生最大的利益和幸福。
3、成熟时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第34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主要代表人物澳大利亚阿得雷德大学哲学教授乔治·斯马特---在斯马特看来,个体行为的道德价值(即善与恶,正当与非正当,正义与非正义等)必须根据其最后的实际效果来评价。即道德判断应以具体境遇下个人行为最后的经验效果为标准,而不应该以其是否符合某种所谓的道德准则为标准。
行动功利主义(behavioralutilitarianism)第35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1)将功利主义看做是利己主义、物质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认为不能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伦理原则。应该指出的是,功利主义与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是有区别的。(2)认为作为一种伦理学说,功利主义是重实效、重利益的伦理观,往往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和利益关系矛盾突出,认为既不能反功利主义,也不能泛功利主义,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社会主义的功利原则。二、功利主义原则的评价1、学界的两种不同的见解第36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理论上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以自然主义(naturalism)人性论为理论基石,从人的趋乐避苦的本性的出发,认为追求个利益是一切行为的目的和归宿,这就陷入了抽象的人性论。
2、反思
(1)理论前提???第37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认为只有一个个单独个人的存在才是唯一真实的存在,国家、社会、集体都是由一个个单独的个人组成的,社会不过只是一个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谋取个人利益就等同与谋取社会利益。(2)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第38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主张唯效果论,被称为“目的论”,或者称为“效果论”。功利主义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来作为对一切事物和一切行为评价的好坏标准。以行为所产生的实际功效或幸福为最高遵循原则,否认行为内在动机的价值意义。(3)在行为的评价方面第39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3、功利主义在中国是否适用?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与功利论(theoryofutility)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与利己主义(egoism)第40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人道主义原则是指把人和人的价值置于首位的观念,肯定人的权利或尊严的价值理论,以及倡导人的身心全面发展,主张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的精神的伦理原则。它是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等的思潮和理论。它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哲学范畴。人道思想是随着人类进入文明时期萌发的,但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时代的思潮和理论,则是在15世纪以后逐渐形成的,最初表现在文学艺术方面,后来逐渐渗透到其他领域。
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原则第41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亚里士多德---在不幸的时候,朋友们是一种安慰;但是我们不应该由于寻求他们的同情而使得他们烦恼并不仅仅是在不幸之中才需要朋友,因为幸福的人也需要朋友来共享自己的幸福。恢宏大度的人既然所值最多,所以就必定是最高度的善。一、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原则的历史发展1、萌芽时期--古希腊第42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以人文主义(humanism)形态表现出来。
弗朗西斯---我只是一个凡人,我只要凡人的幸福。
蒙台涅---放弃现世的物质生活和感性快乐,是违背人的本性的。
但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2、准备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第43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培根-----全体福利说认为自爱是个人利益的基础,也是公共利益的道德基础,所以善德就是利人、爱人,即要“有利全人类”、要“爱一切人”。
3、全面发展时期---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时期第44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伏尔泰---从人的本性来说,“爱”应该成为人类社会的伦理原则。“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人类。除了博爱原则以外,公正、平等、自由也是一个社会基本的伦理原则。第45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费尔巴哈---人与人的关系应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爱”就成为基本的伦理原则。由此,费尔巴哈反对狭隘的利己主义(egoism),主张“普遍的利己主义”。也就是把“爱”推广到爱社会、爱国家,乃至达到对整个人类的爱。4、成熟时期---
19、20世纪第46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萨特---存在主义(existentialhumanitarianism)是一种人道主义,人生就像是被抛上了一列运转中的火车,对于它来自何处或是驾驶到何方,人们一无所知。人唯一所能做的就是“在存在中自由选择”独立地对自身及整个世界担负起责任。20世纪人道主义的主要代表是存在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第47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弗洛姆---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爱”是维系家庭、社会、民族和人类生存的力量,是保存人的完整性的道德力量,其中关心、责任、尊重和知识是“爱”的实现的重要因素。第48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认为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在世界观上将人类看成世界的中心,过分情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导致了生态对人的存在的威胁。关于人道主义思想及其原则,我们曾把它当作资产阶级(bourgeois)的东西而全盘否定。
二、人道主义原则分析1、反对的观点第49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认为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是对人类共同的道德要求,应成为社会道德基本要求。人道主义对平等、自由的现实要求,会为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
2、赞成的观点第50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马克思主义(Marxism)理论就是争取真正人的价值和地位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就是对人命运的关心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既是一种价值理论,也是一种伦理原则。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的伦理原则带有实践性的品格。
人道主义的世界观3、反思
第51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强调互助互爱的和谐关系,强调救贫济苦,对确立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友爱的道德规范会发展史的角度看,无论是革命还是改良,都要符合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都要遵循人道主义原则。人道主义的道德观第52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人道主义伦理原则主要协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道德的角度而言,人道主义伦理原则应该是社会主义伦理原则的补充,人道主义道德原则作为调节人与人关系的基本伦理规范包括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之内。
人道主义在中国的适用第53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利他主义(altruism)原则
利他主义,由奥古斯特·孔德1830—1842年间首先用来表示对他人福利的献身精神,尤其是作为一种行为的准则.它和善行,无私等概念有密切联系.长期以来,它吸引着道德哲学家们的关心.第54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案例
在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金盛路曾发生了一起醉酒驾车导致的重大交通事故,事故造成3人当场身亡,2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另有4人受轻伤。经抽血化验,肇事司机的血液中酒精含量为每百毫升381毫克,而每百毫升80毫克就属于醉酒,显然,肇事司机属严重醉酒驾驶。在事故中有一位逼停肇事车辆的出租车司机,“他是一位勇敢的出租车司机!”大家都表示,当时肇事车辆已经“疯”了,一般人的心理肯定是害怕、躲让,他竟然敢冲上去帮忙,精神真是值得敬佩,“那个时候他完全忘记了自己也很危险!”对于这篇报道你有什么反应呢?你能够想象冒着生命危险——至少是车的危险——去救他人生命的情形吗?就在这件事被报道出来时,你认为那个男子一直在考虑自己吗?你认为他行动前他会计算自己的成本和收益吗?第55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利他主义(altruism)是与利己主义相对立的伦理原则,认为凡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就是道德的、善的,反之则是不道德的、恶的。强调他人利益至上,鼓励为他人和社会利益作出牺牲,并以此作为道德的标准。第56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孔子: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荀子:以公义胜私欲朱熹:“仁者无私心而合天理谓之。”(《孟子集注·告子注》)“公而无私便是仁。”(《语类》卷六)一、利他主义(altruism)原则的考察1、儒家的观点第57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沙莆慈泊利:一个具有道德真实感的人会为社会和他人利益要舍弃个人的私利
哈奇森:人的本性是仁爱的,人无私地为他人付出时才能获得快乐
巴特勒:人的本性在于社会性2、西方学者的观点第58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尔逊在其巨著《新的综合——社会生物学》中指出动物个体以牺牲自己的适应性来增加其他个体的适应性,高级动物的双亲对子女的普遍牺牲,都表明了动物有利他主义。第59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一种观点认为,利他主义(altruism)是反个人的,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主张反对利他主义。
一种观点认为,利他主义原则强调他人和社会的利益的重要性有利于克服市场经济片面追求个人利益所带来的负效应是一个矫正,主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提倡利他主义,二、利他主义原则的评价1、两种不同的评价第60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支持的观点:*利他主义对维护社会整体利益有重要作用*利他主义主张关心他人的利益也是必要的*利他主义表现的高尚境界有助于道德的提升
2、分析(Analysis)第61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利他主义原则片面强调“无私利他”、“个人
牺牲”,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不相适应。*在现实中利他主义的实行还会导致一部分人
对另一部分人的利益的侵占。*利他主义作为伦理原则不可能普遍化。反对的观点:第62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利他主义是否适用?从道德调节的领域看,利他主义原则不适用于一切领域。从调节的范围看,利他主义原则适用于所有情况。从利他的对象上看,利他主义原则不适用于所有对象。因此,不论是利他主义还是利他的行为都应该是个体的选择,而不是普遍的道德法则。利他主义不能作为伦理的基本准则,并不说明利他的行为是不应当提倡的。但我们对利他的行为只能是倡导,而不能是命令,不能在道德上强迫人们一定要这样做
第63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的原则集体主义(collectivism)原则核心:第64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去年,正当千百万中国人长途跋涉、盼望与家人团聚共度农历新年之际,50多年不遇的暴风雪袭击了中国。面对这场灾难,中国缺少西方国家那样良好的基础设施、适当的危机管理体系以及训练有素的救援专业人员。然而,普通人弥补了这些方面的不足。政府迅速有效地动员人民,他们的团结合作很快使国家恢复正常运行。一些外国观察家感叹道,另一个国家若是受到同样规模灾难的影响,肯定会陷入瘫痪。两百多万军人、民兵和警察投入到战斗当中,他们在公路上除雪、铲冰,帮助向受困的旅客提供热饭和热水等紧急用品。发电站和供水站的职工冒着生命危险维护公用事业设备,修复受损的电线和变电站。运输工人紧急行动起来,向灾区运送救援物资。志愿者和海外华人通过各种慈善渠道捐款捐物。第65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在思想史上,集体主义思想与原则的提出是在资产阶级启蒙时代。比较系统地阐述集体主义思想的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卢梭--公共利益是最高的道德目标,个人利益应该服从公共利益。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虽然在政治上有保守的一面,但他在反对个人主义、反对地方自由主义,强调社会责任和国家利益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合理因素的。黑格尔--个人利益要服务于普遍利益,服从普遍利益和国家利益是基本的伦理原则。
一、集体主义(collectivism)原则的由来1、思想的缘起第66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马克思主义没有用专门的集体主义这一术语表述自己的思想体系,但马克思主义却有明确的集体主义思想。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在真实的集体的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2、马克思主义(Marxism)的观点第67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斯大林—第一个明确提出将集体主义原则作为社会
主义社会的伦理原则。把集体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和道德规范与西方学者将集体主义看作是一种组织和社会体系的看法区别开来,指出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伦理原则毛泽东—在关于个人利益(individualbenefit)与集体利益(collectivitybenefit)的关系的阐述中,也明确提出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原则。指出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全局利益。
邓小平—同志也多次强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3、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提出第68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一部分学者认为市场经济是自由经济,是效率经济,集体主义(collectivism)原则已不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集体主义原则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是对个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束缚必然导致专制主义和集权主义。二、集体主义原则的合理性1、反对的观点第69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集体主义可以促进各种经济法律和法规的贯彻,使国家整体利益得到保障,使个人和集体的合法利益得到实现。集体主义要求各市场利益主体必须从国家大局、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去处理相互之间的矛盾,以便实现各自的利益,克服地方本位主义、小团体主义、个人主义,保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2、赞成的观点第70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集体主义原则的内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提倡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在必要的情况下,个人应当为集体利益而放弃个人利益,甚至为集体利益而献身;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同时强调集体必须尽力保障个人正当利益能够得到满足,促进个人价值的视线,并力求使个人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集体主义强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第71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集体主义原则是对“集体”的规范和建设。集体主义原则强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辩证统一的。集体主义鼓励个人为社会和集体作贡献。集体主义原则也是调节集体与集体之间关系的准则。
3、集体主义的现实合理性第72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案例1案例2案例分析第73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道德二难问题讨论
第74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案例一、两难故事:海因兹与治癌药
欧洲有个妇女身患一种特殊的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有一种药也许救得了她。这种药是本城一名药剂师最近发现的一种镭剂。该药造价昂贵,药剂师还以10倍于成本的价格出售。他花200美元买镭,而一小剂药却索价2000美元。这位身患绝症的妇女的丈夫名叫海因兹,他向每个相识的人借钱,但他只能筹到大约1000美元,只是药价的一半。海因兹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并且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把药卖给他,或者允许他以后再付钱。可是,这位药剂师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我要靠它来赚钱。”海因兹绝望了,想闯进那人药店,为妻子偷药。
海因兹该偷药吗?为什么?第75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道德判断力发展的水平与阶段前习俗水平阶段1: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阶段2:以工具性的相对主义为定向习俗水平阶段3:以人际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阶段4:以法律与秩序为定向后习俗水平阶段5: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定向阶段6: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第76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海因兹不应该偷药阶段1:偷东西会被警察抓起来,受到惩罚。阶段2:要是妻子一直对他不好,海因兹就没有必要自寻烦恼,冒险偷药。阶段3:做贼会使自己的家庭名声扫地,给自己的家人(包括妻子)带来烦恼和耻辱。阶段4:采取非常措施救妻子合情合理,但偷别人的东西犯法。阶段5:丈夫没有偷药救妻子的义务,这不是正常的夫妻关系契约中的组成部分。海因兹已经为救妻子的命尽了全力,无论如何都不该采取偷的手段解决问题。但他还是去偷药了,这是一种超出职责之外的好行为。阶段6:海因兹设法救自己妻子的性命无可非议,但他没有考虑所有人的生命的价值,别人也可能急需这种药。他这么做,对别人是不公正的。第77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海因兹应该偷药阶段1:他事先请求过,又不是偷大东西,他不会受重罚。阶段2:要是妻子一向对他好,海因兹就该关心妻子,为救她的命去偷药。阶段3:不管妻子过去对他好不好,他都得对妻子负责。为救妻子去偷药,只不过做了丈夫该做的事。阶段4:偷东西是不对,可不这么做的话,海因兹就没有尽到做丈夫的义务。阶段5:法律禁止人偷窃,却没有考虑到为救人性命而偷东西这种情况。海因兹不得不偷药救命,如果有什么不对的话,需要改正的是现行的法律。稀有药品应当按照公平原则加以调控。阶段6:为救人性命去偷是值得的。对于任何一个有道德理性的人来说,人的生命最可宝贵,生命的价值提供了唯一可能的无条件的道德义务的源泉。第78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1)不变的顺序性:三种水平六个阶段按照不变的顺序由低到高逐步展开。(2)结构的差异性:各阶段之间的道德推理或思维方式存在质的差别。(3)结构的整体性:一种道德思维方式在同一发展水平不同儿童的道德推理中有明显的一致性,在同一儿童的不同的道德推理中也具有明显的一致性。(4)层级的整合性:低阶段的道德思维方式总是被融汇或整合进更高一个阶段的思维方式之中,并逐渐被更高一个阶段的思维方式所取代。第79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假设你与一群村民藏在地下室之内,敌人当时正在地下室上面的房间进行搜查,一个婴儿突然啼哭起来,问如果为了不让敌人发现村民的下落以保全村民的性命而杀死婴儿是否合乎道德。如果我们杀死婴儿,我们就杀了人,但是却保全了村民的性命;如果我们不杀死婴儿,我们就害死了所有村民,但是我们没有杀人。两种选择似乎都是符合道德又不符合道德,道德被夹在一个矛盾的境地。案例二第80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课堂测验
有一艘航船在海上遇险,很快就要沉没,船上载有12人,但只有一只至多能乘6人的救生艇。这12人是:72岁的医生、患绝症的小女孩、船长、妓女、精通航海的劳改犯、弱智的男孩、青年模范工人、和尚、贪官、企业经理、新近暴发的个体户、你自己。
请你选择你认为应该上救生艇逃生的6人,并说明你的选择依据的是哪些伦理原则或标准?
第81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第二节伦理价值
伦理价值是主体对对象是否符合需要与目的的有价值、正负价值或多少价值的判断和评定,是关于社会性关系中利益价值取向的评价和认识的活动形式。主要以规范伦理和美德伦理的形态表现出来。*规范伦理—通过具体普遍性的基本道德要求达到对社会伦理价值的遵守和认同*美德伦理—通过主体的内在自觉达到对更高伦理价值的追求与完善第82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一、善与正当
1、善与恶(Goodness&Evil)善与恶是伦理价值规范的两极(1)定义
善是对目的性、理想性和先进性价值取向的肯定和维护。恶则是对善的否定和破坏。
第83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2)善与恶的关系历史上看*善与恶矛盾斗争的过程*善不断战胜恶的过程*恶在历史中的推动作用第84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现实来看*目的善与手段恶*目的恶与手段善*目的善与手段善*目的恶与手段恶第85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下列行为通常哪个被认为是正当的,哪个被认为是善的?
场景1小张看见小偷在行窃他人,担心小偷有同伙和凶器,装作没看见。场景2小王看见有人行窃,马上打电话报警,自己并没有抓小偷。场景3老何在公共汽车上看见小偷行窃,当场指认并斥责小偷。想一想:第86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2、善与正当正当是基础性和义务层次的伦理价值(ethicvalue)的表现。(1)正当的定义第87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在氏族社会——正当等同于善在原始社会——没有明显的界限在农业社会——正当抬高到善资本主义社会——善降低为正当
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善与正当的关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2)善与正当的关系第88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从社会角度而言,善与正当都表现出由对生存需要的维护发展为对人的享受、发展需要的维护,并表现为满足社会需要的不同价值层次。从个体角度而言,对不同的社会层次的个体,其正当要求和善恶标准都是不尽一致的。从具体要求来看,善与正当的具体内容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第89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从外在形态来看善属于高层次的伦理价值正当是基本的、底线的伦理价值
就善与正当的表现形式而言,二者在社会生活中呈现出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不同的层次和特点。第90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对社会基本规范的履行与否,可以评价为正当的或不正当的对社会倡导的道德理想的践履与否,可以评价为善或恶
从评价形态上看从实现形式来看善的实现或达成一般而言应是自觉自愿的行为正当却往往通过法律、规范等强制手段来保证落实第91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二、德行与德性
德行与德性常被作为同义词使用,实际上德行与德性还是有区别的
德行——伦理行为或道德行为,是指主体在一定的社会利益关系中所表现出的利与害、正当与不当、善与恶等具有价值取向的行为。德性——道德品质,不仅是一定社会道德原则和要求在个体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也是一定道德规范和准则在社会制度或集团活动中的体现,是主体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行为特征和品质。第92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1、德行的定义动机论的定义(theoryofmotivation)
定义1——道德行为就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的行为,是经过自主意志抉择并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第93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定义2——伦理行为指的是人们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有利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定义3——伦理行为与非伦理行为
的区别,关键在于是否
具有利害人己意识;而
不在于是否具有利害人
己事实。
第94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边沁——一项行动的总倾向在多大程度上有害,取决于后果的总和,即取决于所以良好后果与所有有害后果之间的差额。效果论的定义(theoryofeffect)第95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道德行为———道德活动道德行为———道德实践道德行为———道德意识
分析:(Analysis)第96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的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是完成道德任务达到道德目的的手段。定义:第97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道德行为是基于自觉意识而做出的行
为。道德行为是自愿、自择的行为。道德行为必然是有利或有害于他人和
社会的行为。2、德行的基本特征观点1:第98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观点2:道德行为具有自知性道德行为具有自主性道德行为具有自择性第99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婴幼儿阶段:个体的行为主要是一种与生理性感觉器官相关的活动,即为了生存需要的满足的先天性行为。先天性生理行为——不具有道德意义
分析:个体道德行为的发生第100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学龄阶段:
主体在作为独立的行为者在学校和社会公共生活中活动时,其行为不仅是自我保存的需要,还有享受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一方面,社会规范和训戒不断通过道德教育、道德活动加以强化和同化,从而使个体行为符合一般的社会行为规范的需要。另一方面,主体在学校与社会公共生活中的活动中主体认识能力、意识水平也不断发展第101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青少年阶段:
部分先进的青少年表现出对更高要求的善行的施为。大部分青少年表现出对社会规范的认同和遵守,或对伙伴之间契约的履行。部分个体身上产生虚假的道德行为。少数个体身上产生一些恶行。第102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大部分人奉行正当的行为。部分成人有限地行善。
少数个体表现出对高尚道德行为
的自觉履行。
部分个体持续伪善和恶行,或由
后来实践和环境的影响而实践或认
同于恶行现象。成人阶段:第103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道德行为在内容上具有社会性和价值性道德行为在功效上具有外在和客观性道德行为的主体是具有一定的意识的主体结论第104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德性作为道德品质是道德规范的内化和道德信念在行为
上的稳定体现。德性是规范的自律和内在的自觉3、德性(virtue)的内涵第105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探讨德性是什么,不是为了知,而是为了成为善良的人。若不然,这种辛劳就全无益处了。”那么,德性为什么有善良的价值呢?如果我们从自己的特定利益和偏好出发来评价有德与否,那么,德性的基础就是相对主义、主观主义的。我们说过,如果德性是纯粹主观的,那就不值得研究。因此,德性一定是植根于存在的地基上。也就是说,德性是人的最深存在发生了变化的标志,是对人的自然存在取得了距离,并对精神空间加以开拓、涵厚和化通的结果,所以,它有着客观的特征和内涵,有德就是有德,无德就是无德,这一点是有着绝对标准的,而精神空间被开拓、涵厚和化通的程度高低则是其相对标准。崇高的德性能激起他人的倾慕和向往之情,能直接参与到对方的存在之中,它有力量、有尊严、宽宏地存在着,唤起人的比较之心,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第106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自省焉。它象艺术品那样向所有人开放着自身,使人人深受其赐。但是,它永远不能转手,化为价格,因为它是人心之品格,是努力自我教化的结果。第107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德性在道德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德性是实现义务的主观条件
没有一定的德性习惯,就会缺乏履行义务的主观条件,也就会导致基本社会规范的失落.★德性是实现善行的内在条件
善德作为人类实践沉淀下来的具有善值取向的品行习惯,当其表现在行为习惯中总能够达善与人.第108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4、美德种种*正直(Integrity)
意味着高标准地要求自己;正直意味着有高度的名誉感;正直意味着具有道德并且遵从自己的良知;正直意味着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勇敢;坚定不移;心地坦荡,内在的平静
第109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学会宽容别人,就是学会善待自己。怨恨只能永远让我们的心灵生活在黑暗之中;而宽容,却能让我们的心灵获得自由,获得解放。当我们的心灵为自己选择了宽容的时候,我们便获得了应有的自由,因为我们已经放下包袱,无论面对朋友还是仇人,我们都应赠以甜美的微笑。让我们多一份宽容,让生活更轻松愉快,让我们有更多的朋友.宽容别人,就是解放自己,还心灵一份纯净。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雨果宽容(Tolerance)第110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高考试题: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不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一会儿,把“诚信”丢进了水里。*诚信(Honesty)第111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想起那位老人的悲惨处境我就心如刀绞,我的这点儿施舍倘能帮他一把,也让我自己心安一些。-托马斯·霍布斯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它使贫病交迫的人分外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的泉水,它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Heart)第112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5、恶德种种虚伪(pretense)
狭隘(illiberality)欺骗(deceit)残酷(cruelty)冷漠(indifference)第113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伦理评价(ethicevaluation)是通过价值词来表达的对伦理关系所呈现的价值取向的认识和判断的活动。伦理评价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活动形式,其性质如何,就成为把握伦理评价内涵的前提。第三节伦理评价第114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一、伦理评价的性质对伦理评价性质的不同理解我们关于道德的邪正的判断显然是一些知觉
-----休谟评价是以价值标准为中心而进行的,价值标准即最高的善就是一种自在价值
----文班尔德第115页,共13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伦理评价性质的合理理解1、伦理评价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新型建筑防水涂料销售及施工合同
- 关于购买蔬菜合同范本
- 养殖回收蛋合同范例
- 2025年度高端汽车进口贸易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文化旅游产业贷款担保合同
- 网络供应商供货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教育培训机构广告设计制作合同
- 信托股东转让股合同范本
- 中国足球协会劳动合同范本
- 休闲快餐服务合同范本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全面工作计划
- 2025年护士资格考试必考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共250题)
- 2025年中国spa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人教版PEP二年级英语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GB 45187-2024坠落防护动力升降防坠落装置
- 施工现场临时水电布置操作手册(永临结合做法示意图)
- 2024年广西事业单位D类招聘考试真题
- 公文写作与常见病例分析
- 2025年国家电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市政质量员继续教育考试题库集(含答案)
-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模板(六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