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寓德于教的问题研究TOC\o"1-3"\h\u24257摘要 一、引言(一)研究缘起自改革开放以研来,中国教育一直坚持德智体美劳的全方面和多层次的教育。而德育是人生教育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何有效将学科教育与德育融合,成了我们当下所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小学英语教育作为小学生的一门外语学科,除了有助于小学生对国外知识进行初步了解,有助于学生为将来的语言学习打下基础,还可以通过英语学习来加强德育渗透。良好的学科德育渗透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开展本研究。(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本研究就小学英语寓教于德问题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相关理论,使小学英语德育的理论更加丰富。2.实践意义本研究关于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问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使我国小学英语教育者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寓德于教问题有更深一步认识,另一方面可以使有关教育单位了解寓德于教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小学英语教育的思路和措施,努力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渗透德育。从长远来说,这也是在实现我国教育目标“全方面育人,全程育人”上贡献一份力量。(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观察法。1.文献研究法本研究在研究小学英语寓教于德问题时,广泛收集《学周刊》、《人民教育》、《教育评论》《时代教育》等教育刊类,运用科学分析整理的方法,对其共性做总结思考,并针对其中部分观点进行调查认证,从而整理小学英语寓教于德的概述及相关问题。2.观察法本研究观察了从2016年9月份到2017年4月份在河南省新蔡县小太阳双语学校进行寓德于教工作教学,针对小学英语教师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馈以及课外活动四个方面进行观察,针对学生上课的反应以及教师的教学手段,英语教师上课时采用的教学方法、仪容姿态,学生反映、做为重点观察内容,综合学生以及老师课后的评价的效果,概括性的总结分析了新时代小学英语寓教于德工作展开中的问题与创新,并归纳整理研究新的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相应策略。(四)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通过大量查找文献资料,观察部分小学开展小学英语寓德于教工作的过程及结果等方式,概括小学英语寓德于教对小学生的影响。首先,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寓德于教概述;其次,阐述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寓德于教主要存在的问题;再次,对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寓德于教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最后,针对在小学英语教学寓教于德的问题提出加强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寓德于教效果的策略。二、学科寓德于教概述如何培养学生?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一门语言来接受新的世界、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寓德于教必须回答的问题。中国的教育讲究的是教书育人,学科寓德于教说到底还是立德树人的问题,立德树人要强调“核心素养”使之成为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同样教书育人也是在培养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一个有着良好的道德规范,明确的人生方向的,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这一点在小学教育之中尤为重要,再加上作为主要科目之一的英语,必然要负担起这主科所占的比重以及其附带的责任。[1](一)德育的概念德育是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从狭义的说法,德育也指道德教育,广义地说德育通常指包括道德教育形式在内,还包含有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等教育形式,属于国家素质教育所提出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标准。[2]一般来说,我国的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精神教育;还包括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创新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尤其是集体主义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遵纪守法的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二)小学英语学科寓德于教的概念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不仅仅是让学生单纯的学习语言和积极的应用语言,教材的每一个章节所涉及的内容都十分丰富,还需要通过英语学科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寓德于教就是在教导学生知识点的同时把握住教材所蕴含人文、社会等德育内容,也就是本研究摘要中所提到的教导学生把握住学科的核心素养。=1\*GB3①学科寓德于教最大的特点是渗透,教师利用教材中所介绍的知识,把握好“点”、“时”、“度”三个要点,结合生活,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的道德教育渗透。把握好“点”,就是在学科教育中寻找契机进行德育渗透。比如在进行英语单词教学的时候,family的单词意思是“家”,就可以利用“father+mother+Ilovethem=family”这样一种加法,来进行点的渗透,利用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达到知识教育的同时寓德于教。把握好“时”,在寓德于教过程中的“时”不仅仅指时间,还指时机;学科之中有着十分丰富的德育知识点可以切入,但是并不是意味着有机会就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把握好时机切入比盲目的对学生进行德育要好得多,这是一个效率的问题;其次将德育渗透进学科教育之中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工作,这个时间注定是漫长的,一次两次的课程绝对培养不出来。[3]把握好“度”,学科寓德于教的更多地还是挖掘学科教育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渗透。在这个过程要分清主次,我们不要过度地重视德育而忽视学科的知识点。这不仅本末倒置,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愚蠢的行为。所以抓住教材中知识教学与德育渗透的一些切入点要合理利用,适宜、适时、适度的进行,达到水乳交融,不要勉强是学科寓德于教的教育中得到较多认可的一种。[4](三)小学英语学科寓教于德的重要性才者德之姿也,德者才之帅也。从整体来说,小学英语学科寓教于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于哪个学科都有不可或缺地作用。从社会角度来说,现在社会是一种人才的竞争,我们强调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放在“五育”之首。但是在实际中智育然而被放置在了首尾,而德育的水平却并没有相应的提高。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会使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驱逐利益,职业道德的缺失会限制人才素质的提升。根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中国学习英语的人数就已经超过3亿,其中大中小学生占学英语人数的比例约有三分之一。且2015年和2016年的比例较2014年还有所升高。英语学科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的一大重要组成,而这其中自然就包括小学英语学科教育;小学生英语学习者较多,如果没有将德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那么我们将浪费很多可以进行有效德育的资源,这对我们来说将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小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就决定了对小学英语寓教于德的重要性。首先,对小学生来说,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建立起相对清晰的人生观和是非观,寓教于德的教育方式对其影响是极大的;处于启蒙发展阶段的小学生心智发展还不够完善,对于世界的认识还是一个模糊的整状体,这个阶段的学生极易改变他们的道德观念,改变其以后的人生。[5]因此,小学英语学科的寓教于德通过各样丰富的教学引导这些学生建立健康向上的道德意识、道德理解、道德判断和道德品质。对于新时代的英语教育来说,英语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一门语言类学科。在实际生活中,在新课标的教材之中,或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之中,学生将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风土人情,以及他们的政治经济、法律等等,花样的接触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不免受到影响;教师倘若只是一昧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德育,不可避免地会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充满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英语学科中寓教于德是不可或缺的。综合以上两点,我们不难看出小学英语学科寓教于德的重要性。在一个充满好奇和可塑性较强的年纪,接触大量外国语言,对学生的人格的塑造有了更多元的发展,但若缺少相应的学科渗透会使其未来的人生充满更多的不确定性与危险。三、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寓德于教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一)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寓德于教存在的问题1.小学英语教学没有做到全覆盖、经常性地开展德育渗透目前,我国小学德育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做到全覆盖、经常性地开展,最常见的形式便是课堂教育和主题活动,或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甚至是一曝十寒。最终流于形式,很难取得良好效果。我国国内的小学教育包括之后中学乃至高等院校教学,受到更多重视往往是学术教学,或者说知识教育,而对于德育的发展,虽然有相应的倡导,却没有相应的规范课程,在以往的教育发展过程之中,教师更多的角色是一位“教书匠”单纯的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是一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缺乏相应的规范,同样缺少德育意识的培养,这样一来,即使开展各一两次的小学英语寓教于德活动又能有怎么样的用途。[6]2.德育目标不明确、展开形式化、没有考虑到学生成长的规律没有考虑到学生成长的规律也是小学英语寓教于德教育之中会遇见的问题,不仅是英语,其他学科也是;不过相比较与其他的学科,小学英语寓教于德教育的问题会更加明显,更加直观一些,小学开展的活动之中,小学生对很多的事情并不了解。举个例子,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学到小番茄的单词,然后开展活动让学生去了解小番茄的单词的来历,而在活动过程没有加以指导,有的小学生或许还不知道怎么查阅图书馆,不知道怎么利用网络,最后只能求助他人或者老师给出答案,这样又能说起到什么真正的寓教于德的作用呢。这个例子中该重视的不是小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而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将他们与自己一同考虑,认为自己会用的方式学生也会使用,教师所认为的与学生所认为存在着认知上的差异。这就是没有考虑到小学生成长阅历并不丰富,所进行的小学英语寓教于德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成长规律。3.小学教师队伍不够健全,德育教学方法陈旧。关于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和研究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我国的教育、德育、美育等在校学生上课教授过程明显的分配不均,教师队伍的建设还不够健全。教师队伍的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许多教师的培养过程当中,对于如何开展寓德于教并没有专门的研究与涉及;另一个学校教师中相应的专门从事德育工作开展的教师相比较于其他老师比例较低。许多教师的寓教于德工作更多依靠自己摸索,缺少专业的培训,这使得在教学之中采用的德育方法有限,再加上小学生对德育的学习也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德育的教学效果极其低下。[7]4.德育教学重在课堂,脱离实际生活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在寓德于教的工作上没展开的地点更多的是在课堂之上,采取的形式最普遍的便是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书本教学;在课堂的情景模拟之中学生更多的是模拟,而不是思考,对于课外的活动炸开极其匮乏,即使零星点点的展开也存在诸多限制,对于寓德于教的实际开展并没有太大作用。这使得学生课堂与社会的联系减少,脱离了实际生活。(二)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寓德于教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有待提升对于教师来说,德育教学观念陈旧,对小学英语寓教于德的认识还不成熟。主要体现在其一,简单的将德育与道德教育挂钩,在将英语与德育结合在一起的教学上,部分甚至还存在英语知识教学上的难题,更何况德育;其二,德育教学方法陈旧,教师传授道德教育的手段便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枯燥的德育讲解,将很多的大道理像是漏斗一般输送给学生,而忽视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实际上他们可能对这一方面相当不喜欢,从而不能引起对学生对德育的学习兴趣,习惯性将小学生作为学习的接受者,没有注重其正在渐渐成熟的是非观念。
2.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一般是随着身体成长逐渐成熟的,在发展过程中,小学生的思维形式从具体形象思维形式逐渐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形式,他们的心理通过方位、空间、时间来感知,并结合学习过程中的言语、思维,记忆渐渐发展成熟。这个过程离不开学习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及竞争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所以这个阶段小学生的认知还属于很懵懂的阶段,他们的行为标准还停留在模仿学习而非思考学习的阶段,而大部分院校所展开的小学英语寓教于德的活动工作更多的是符合社会的大众,一群有着自己成熟思想价值观的人群,而不是小学生。从学习角度来说,对于英语这样的一门外语学科,在国内的宏观大环境分析来说,相比较国语,学生充满更多的不了解;要展开相应的小学英语寓教于德活动要相比语文等学科存在先天性的不足,毕竟缺少这样语言交流应用的大环境,学生连沟通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个时候的学生对于新的知识是好奇的,对其寓教于德的方法更应该侧重于兴趣型的引导,而不是像语文一样的理解式的教学。[8]3.学校对寓德于教的不重视对于学校来说,学校而发展更多取决于一所学校的升学率,由结果推断过程,对于学校来说,什么对于学校更加重要,那么学校就在哪一个方面下大功夫;而德育工作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工作,对于学校的影响及名望没有知识教育般立竿见影!因此多数学校对于小学英语寓教于德活动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小学生只是停留在老师叫做什么就做什么的阶段。其次,教师队伍的建设不够健全,没有专业的德育教师团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对于如何开展没有合理规划。大部分小学英语寓教于德还停留在书本的阶段,也许有部分的学校或者教师有着将书本道德教育与实际相结合的想法,却没有实施,一个是因为责任的问题,但是,中国的德育思想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得出的经验,书本仅仅是传播的媒介,忽视了实际或者畏惧实践所具有的安全隐患,只会使所谓的寓教于德严重脱离生活,让寓教于德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实际上,纯理论的东西很难让孩子们有限的理解力下能够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完全是泛泛而谈。4.社会环境的影响对于寓教育德的工作不能只考虑到学校里面的情况,学校之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就家庭原因来说,家庭才是人生的第一学堂,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的影响时更加直观的,在生活之中家长虽然同样会重视德育和知识教育,但德育与知识教育不同之处在于,德育需要学习的地方更多更广更复杂,在德育的进行过程小学生懵懂不断尝试,而知识教育只要一落后就难免受到责骂,小学生心中难免就会渐渐的更加重视知识教育,选择对自己更加有利的一项。就小学英语寓德于教工作来说,我们国家在这一方面比较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相对来说还是十分浅薄的。四、提升小学英语教学中寓德于教效果的策略(一)活跃课堂,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寓教于德来说,一个宽松的环境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表现自己,才能够将寓教于德的效果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之中老师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小学英语教师更应该始终以生动、微笑、活泼的形象面对学生,并且给予一定的鼓励。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说:“外语教师在课堂上要是一个演员,要能表演,能手舞足蹈,不要温文尔雅,死板板地”。=2\*GB3②要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就需要尊重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英语老师要以自己为中心,热爱每一个学生,给予一样的信任与尊重。具体工作可以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不可以压制学生的言行,让学生让他们明白“Thesecretofsuccessishardworkandpersistencemeansvictory”。=3\*GB3③我们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能够树立对课堂足够的信心,与在课堂发言足够的勇气。总而言之,对于寓德于教的英语教学来说,我们的老师在上课时要把握住课本的知识绝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这是师生共同交流的舞台,只有营造一个让参与双方都能参与进来的舞台,才能够让寓德于教有一个发挥的平台。在教学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本的情景剧可扮演其中的角色,让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发展之中体验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优化英语教学模式,加强创新实践寓德于教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英语教学必然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从提升寓德于教效果的角度考虑,优化英语教学模式成为一种必然。而教学模式的优化便是在教学上课的各个环节加入创新元素,增添更多的实践情境。小学英语寓教于德工作中,创新教育也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学校的角度来说,要将德育与小学英语教育水乳交融相结合,传统的教育方式必然有着极大的局限,所以创新型教育就必不可少了。加强创新实践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英语教学之中碰到难题,进行假设情景并实践模拟。创新型实践教育一定是老师融入情感的教学。我们重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身心整体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其中他们便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另外,教师还需要做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启蒙工作,注意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将情感渗透在英语教学中。比如课堂上教师必须热情洋溢给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多给与关怀,营造愉悦。我们打造创新型课堂,首先不能太多局限于传统形式。新的德育工作的展开往往就需要打破传统的束缚,创新型课堂需要让学生和老师有更多自由展现和发挥的机会。所以学生和老师在这个过程之中更加重视实践环节。丰富学生的个体体验对于培养创造才能和德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也只有这样学生才更容易有“所感、所悟、所思”才能对德育知识有更深一步的体验。[9]其次,在情景模拟中,学生更能体验到不同风土人情,才会提出质疑。教师进行启发式的教学,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导入教学。随着德育工作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渐渐渗透,灌输式的教学对于学生已经显得后继乏力。而创新情景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听说读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流畅地与他人进行交流,还能从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自信自强。同时培养他们的逻辑语言能力。发挥学生主体性,教师经常给予学生动力我们努力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教师要经常给学生鼓舞,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学的研究者以及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马克思说“社会性是人的最本质属性”。④在小学英语教学之中,不能因为学生年级小就忽视小学生的主观意识。本质上,小学生也是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的创造者,是英语学习的主人,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小学生也是小学英语寓教于德的主体,他们拥有挖掘英语教材中德育知识的潜力与直觉。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多种方法,优选组合;辩证思维,鼓励创新。教师就要给自己树立新观念,将课堂的主角由自己转移到学生本身身上。在这里,教师就要认识到新的教学因素,或者说对教学因素进行一个新的认识,把握教师和教学内容的关系,发展学生的自我归纳总结和思考。以往的模式,简单的英语课堂式的问答,学生只是跟着老师的思路回答问题。学生会固定在这一种模式,缺少自己独立的思想,这样的思想是很难从教材中挖掘出德育内容。学生只是顺着老师思路回答,知道下一句是这样回答,而不是下一句应该这样回答,这样的一种德育方式不得不说是较为失败的,所以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作用,就变得极为必要,不要因为是小学生就忽视了他们在课堂上仍然是教学接受的主角这一地位。[10]教师要经常给予学生学习的动力。英语教育之中的寓教于德不仅仅是将书本上的,还包括教师教学的一举一动。英语教师可以经常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去,面对面平等地和学生进行英语交流,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对于薄弱学科,学生和教师之间始终会有着心理距离感。所以我们对于学生要经常给予鼓励,如“verygood”、“thankyou”等。学生可能错误百出,教师在尊重学生地基础上还是应该说“thankyou”。教师对实在答不上来的学生,只要学生敢于回答,即使是说“Idonotknow,sorry”,也需要表示感谢,这是给诚实孩子的鼓励。(四)重视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我们在进行小学英语德育工作渗透的同时,教育工作者要发挥其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要注意其中非智力的因素,这是小学英语德育工作的内部因素。一般来说,非智力因素可以分为动机、情感、兴趣、意志、和性格几个方面。[11]所以我们在进行小学英语寓德于教工作的时候,要灵活贴切,不能只进行训斥说教。教师应抓住契机灵活贴切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心悦诚服地被影响,被内化。而不能牵强附会地给学生“贴标签”,或生硬照搬,或生拉硬扯,或训斥说教,激起学生反感心理,从而使德育渗透无实效。五、总结(一)研究不足本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第一、由于实践经验的不足,本研究对于小学英语寓德于教的一些问题认识还比较粗浅,对于小学英语寓德于教的理念工作展开的认识还存在深度不足的问题,所提出的对应措施在实际问题之中是否确切有效还需要更多的例子证明。第二、本研究中观察的目标与观察内容太少,相比较庞大的小学基数来说,观察的几所小学所得到的问题了解是终究是有限的;此外,本研究中所举例的一些对应措施是基于《新课标英语教材》的标准,对于不同的教材与教学方法了解还不够丰富,这些都是都有待进一步完善。(二)研究展望针对小学英语寓德于教问题的探究,需要专家、学校、教师、学生以及政府等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对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变电专用设备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鸡翅木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耐火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捻股成绳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邻氯甲苯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黄铜单卡通活接闸阀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课时三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2025年脲醛胶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核桃壳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打井合同范本乙方出合同
- 学前儿童游戏(中职学前教育专业)PPT完整版全套教学课件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测试题(16份含答案)
- GN汽车吊吊装专项安全方案讲义
- 初中历史-《开元盛世 》教学课件设计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2012年修订)
- 教育:创造无限可能
- 风电场工程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
- 茶叶的起源与发展
-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9课 剪窗花丨赣美版
- 人保理赔员试题车险查勘定损
- 罗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