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的诊疗及护理幻灯片演示文稿_第1页
肝衰竭的诊疗及护理幻灯片演示文稿_第2页
肝衰竭的诊疗及护理幻灯片演示文稿_第3页
肝衰竭的诊疗及护理幻灯片演示文稿_第4页
肝衰竭的诊疗及护理幻灯片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肝衰竭的诊疗及护理幻灯片演示文稿目前一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优选)肝衰竭的诊疗及护理幻灯片目前二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一、概念

急性肝衰竭(acutehepaticailure,AHF):并非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损肝因素(如严重感染、创伤、休克、药物与毒物等)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原无肝病或虽有肝病但已长期无症状者的肝脏2周内所引发的,以肝细胞广泛坏死或脂肪浸润而肝细胞再生能力不足以进行代偿而导致肝细胞合成、解毒、生物转化、转运和排泄等功能障碍为共同病理生理特征,以进行性黄疸、意识障碍、出血和肾衰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目前三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

急性肝损伤(AHI):为AHF的早期表现,两者一个连续渐进的病理生理过程,若在AHI阶段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损肝因素,则可限制肝细胞损害的程度和范围;若已发生的损害无限制地加重与扩散,则将导致肝细胞广泛坏死,肝细胞功能急剧减退直至衰竭,一旦出现肝性脑病(HE)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则预后凶险。目前四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目前五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目前六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目前七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肝脏的生理功能肝功能不全的主要表现一.物质代谢功能

1.糖代谢

2.蛋白质代谢

3.脂肪代谢4.水、电解质代谢5.激素代谢二.凝血功能三.生物转化(解毒)功能四.免疫功能五.分泌和排泄功能

一.物质代谢障碍1.低血糖症

2.低白蛋白血症、血氨升高、血转氨酶升高

3.脂肪肝、血浆胆固醇酯减少

4.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5.

例如雌激素增多,可引起蜘蛛痣、肝掌及男性乳房发育二.出血倾向

三.中毒(严重时出现肝性脑病)四.感染五.黄疸

目前八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

各种致肝损伤因素使肝细胞(包括肝实质细胞和枯否细胞)发生严重损害,使其代谢、分泌、合成、解毒与免疫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机体往往出现黄疸、出血、继发性感染、肾功能障碍、肝性脑病等一系列临床综合症。肝功能不全(hepaticinsufficiency)肝功能衰竭(hepaticfailure)

一般是指肝功能不全的晚期阶段。肝功能衰竭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肝昏迷与肾功能衰竭。目前九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缺血、缺氧感染药物及有毒物质创伤、手术打击急性妊娠脂肪肝肝移植急性肝衰病因可以是多种因素同时致病二、急性肝衰竭的病因及机制目前十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一)缺血缺氧

肝脏缺血缺氧导致能量代谢障碍,钠钾泵正常功能不能维持,使肝细胞不完整及功能受损;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产生大量氧自由基也可引起肝功能损害。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进行性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急性闭塞性肝静脉内腔炎(Dudd-Chiari综合)肝动脉栓塞和化疗。目前十一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二)感染感染是由细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虫等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感染过程中,肝脏作为全身物质能量代谢的中心而成为最易受伤的靶器官之一。感染及脓血症,是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主要问题。特别是长期呆在ICU的病人有很高的危险性,实际上也是这些患者死亡的最终原因。目前十二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King”s小组研究提示:每天培养病人的唾液,尿液,血液,细菌阳性率可达90%,真菌感染大约30%。最容易感染的部位是肺部,尿道和血液。目前十三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菌血症15.7%其他11.8%肺炎51%尿道感染21.6%目前十四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三)药物与有毒物质肝脏是药物在体内代谢的最主要场所,很多药物在体内发挥防治疾病作用的同时会不可避免地影响肝脏的结构与功能,导致各种类型的药物性肝损害。可分为剂量依赖性肝损伤(直接毒性作用,为A型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过量及体内蓄积有关,如扑热息痛)和特异质性肝损伤(B型药物不良反应,取决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目前十五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四)创伤与手术打击

文献报到创伤后急性肝损伤发病率2%-47%。补体激活、炎症介质释放、毒素吸收及创伤失血性休克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导致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麻醉、手术时肝功能可发生暂时性低下。目前十六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五)急性妊娠脂肪肝(AFLP)

妊娠35周以后发生的以肝细胞广泛脂肪浸润、肝功能衰竭和肝性脑病为牲的临床综合征。目前认为妊娠后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与本病有直接关系。加之处于应激状态,使脂肪动员和脂肪酸进入肝脏增加,肝内三酰甘油合成增加,糖砂储备减少,均有利于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目前十七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六)肝移植及部分肝叶切除移植肝脏的储备功能极差;急性移植物排斥反应;肝动脉血栓形成伴或不伴门静脉或肝静脉血栓;手术切除正常肝脏70%-80%可以导致AHF。目前十八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七)其他

文献报道高热41℃持续6小时肝脏即可出现形态学改变,主要发病机制为肝脏循环功能障碍,DIC以及高热对肝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目前十九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

Introduction

*环境因素肝损伤肝脏病变遗传因素肝炎病毒酒精化学物质好转、痊愈重型迁延、进展广泛肝细胞坏死肝硬变目前二十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肝脏病变重型迁延进展广泛肝细胞坏死肝硬变肝功能衰竭肝功能不全肝功能衰竭肝性器质性肾衰竭肝昏迷肝性功能性肾衰竭肝性脑病*

Introduction

*(肝肾综合征)目前二十一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机制小结总的来说,是原发性损害与继发性损害两个方面。肝细胞急剧坏死的同时肝细胞的再生能力不足以进行代偿是AHI/AHF发生的基础。肝细胞通过凋亡和坏死发生死亡。目前二十二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三、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2、消化道症状3、凝血机制异常、4、肝性脑病5、肝肾综合征6、脑水肿7、循环功能障碍8、肺损伤与低氧血症9、内环境紊乱目前二十三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目前二十四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目前二十五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目前二十六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HepaticEncephalopathy肝性脑病目前二十七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

肝性脑病是继发于严重肝疾病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症,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肝性脑病是各种严重肝病的并发症,而患者陷入严重昏迷状态常常是疾病的终末表现。

Concept目前二十八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Classification内源性肝性脑病

常由重型肝炎所引起,肝细胞多发生广泛的变性、坏死或严重的脂肪变性,患者经短期兴奋、躁动等谵妄状态后很快进入深昏迷,常在数日内死亡。血氨水平大多正常(<59mol/L)。故也称为急性暴发性肝性脑病。外源性肝性脑病

常见于肝硬化患者或门体性脑病者(门腔静脉间有手术分流或自然形成的侧支循环,使门静脉血中的有毒物质绕过肝脏,进人体循环,结果导致中枢经系统的机能障碍),它常因口服镇静剂或利尿剂、胃肠道出血、摄入蛋白质过多、抽取腹水、外科手术及并发感染等诱发。去除这些诱因脑病常能改善,故也称慢性复发性肝性脑病。目前二十九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常见的诱发因素(precipitatingfactors)上消化道出血和不适当的蛋白饮食利尿剂止痛、镇静、麻醉药的使用不当肾功能衰竭感染便秘其它目前三十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图: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的交通支胃底、食管下段交通支直肠下段、肛管交通支前腹壁交通支腹膜后交通支脐旁V胃冠状V胃短V肠系膜下V目前三十一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Pathogenesis

肝性脑病是在严重肝脏病变的基础上,由多种毒素引起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综合性中毒作用,以及因机体内环境严重紊乱而导致的中枢神经功能紊乱的综合征。AmmoniaintoxicationFalseneurotransmissonAminoacidimbalance

GABA&HEIntegrativemechanism目前三十二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严重肝脏疾病时,血氨升高的原因和机制

1)氨清除不足

2)产氨增加

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

1)氨干扰脑细胞的能量代谢

2)影响脑内正常神经递质的生成和平衡

3)对神经元细胞膜的直接抑制作用

氨中毒学说(Ammoniaintoxication)目前三十三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当肝功能障碍和门静脉血绕肝脏分流时,肠道内产生的某些胺类未经肝脏解毒,便由血液进入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的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内,形成假性神经递质(falseneurotransmitter),即羟苯乙醇胺和苯乙醇胺,取代了正常的神经递质,使神经突触部位冲动传递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并导致肝性脑病。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Falseneurotransmisson)目前三十四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肝性脑病患者血浆氨基酸失衡的原因和机制血浆氨基酸失衡与肝性脑病发病的关系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Aminoacidimbalance)目前三十五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

肝功能衰竭时,肝脏对来自肠道细菌产生的GABA摄取和灭活降低,使血液中GABA浓度升高;而且肝功能衰竭时,血脑屏障对GABA的通透性增加,因此血液中GABA可以进入脑内,与突触后膜上的GABA受体结合,从而引起细胞外Cl

内流,使神经元呈超极化阻滞状态,最终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而引发肝性脑病。

GABA学说(Gamma-aminobutyricacidandencephalopathy)目前三十六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神经毒物协同学说

(Integrativemechanism)综合学说是对氨中毒学说的补充和发展,这一学说阐明了氨对脑组织氨基酸代谢的影响,也把氨中毒学说与氨基酸失衡、GABA学说及假性神经递质学说联系了起来。目前三十七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决定和影响肝性脑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肝性脑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神经毒质氨苯乙醇胺、羟苯乙醇胺5-羟色胺硫醇(抑制神经细胞膜Na+-

k+-

ATP酶,干扰线粒体的电子传递以及抑制脑内氨的解毒)短链脂肪酸(干扰神经后电位,即影响神经兴奋后的恢复过程)酚类(抑制多种酶的活性)其它目前三十八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尿素AANH3NH3NH3鸟AA瓜AA精AA尿素NH3

干扰能量代谢改变神经递质抑制神经细胞膜肾脑体循环肝肠侧支循环其它组织产NH3目前三十九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谷氨酸谷氨酰胺酮戊二酸氨基丁酸柠檬酸草酰乙酸琥珀酸NH3ATPADPNADNADHNH3丙酮酸乙酰辅酶A乙酰胆碱胆碱NADHNAD氨对脑组织的毒性作用NH3目前四十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苯丙AA酪AA苯乙胺酪胺苯乙胺酪胺MAO苯乙胺酪胺苯乙醇胺羟苯乙醇胺酪胺苯乙胺目前四十一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CH2CHCOOHNH2CH2CHCOOHNH2HOCH2CHCOOHNH2HOHOCH2CH2NH2HOHOOHCH2CHCOOHNH2HOCH2CH2NH2HOHOCH2CH2NH2HOCH2CH2NH2HOOHCH2CH2NH2CH2CH2NH2OH假性神经递质正常神经递质羟化酶羟化酶羟化酶羟化酶脱羧酶脱羧酶脱羧酶羟苯乙醇胺苯乙醇胺多巴胺去甲肾酪氨酸多巴酪氨酸酪胺苯丙氨酸苯乙胺目前四十二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芳香族AA芳香族AA芳香族AA代谢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支链AA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芳香族AA苯丙AA酪AA色AA苯乙醇胺羟苯乙醇胺5羟色胺支链AA其它来源芳香族AA

BCAAAAA目前四十三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谷AA氨基丁酸代谢氨基丁酸氨基丁酸氨基丁酸抑制脑功能目前四十四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

发病机制⑴氨中毒学说⑵假神经递质学说⑶γ-氨基丁酸/苯二氮(GABA/BZ)复合体学说⑷氨基酸代谢不平稳学说

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产生肝性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是肝细胞功能衰竭及门腔静脉之间有手术造成的或自然形成的侧枝分流。其发病机制的学说主要有:⑸锰的毒性目前四十五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

氨中毒学说

血氨生成过多和(或)肝代谢清除过少是造成本病血氨升高的原因。前者可由食入过多含氮食物和药物,在肠道转化而来,也可是肾前性与肾性氮质血症时,血中尿素弥散至肠腔,经肠菌作用尿素酶水解而产生。后者多因肝衰竭时,肝将氨合成尿素的能力减退或丧失所致。门体分流则为氨未经肝解毒而直接进入体循环使血氨升高。氨的毒性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丙酮酸脱氢酶活性,影响乙酰辅酶A生成而干扰三羧酸循环,以及脑在去氨过程中消耗大量的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α酮戊二酸,干扰脑的能量代谢而影响脑细胞的功能。目前四十六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

临床表现返回一期(前驱期)二期(昏迷前期)三期(昏睡期)四期(昏迷期)

各期的分界不很清楚,前后期临床表现可有重叠,病情发展或经治疗好转时,程度可进级或退级。退出目前四十七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Clinicalmanifestation明显异常极慢δ波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瞳孔常散大,可出现阵发性惊厥、踝阵挛和换气过度。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

四期(昏迷期)有异常波形,对称性θ慢波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

三期(昏睡期)特征性异常对称性θ慢波有明显神经体征,如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痉挛及Babinski征阳性等。扑翼样震颤存在。可出现不随意运动及运动失调。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

二期(昏迷前期)多数正常可有扑翼(击)样震颤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

一期(前驱期)脑电图

神经体征

精神状态

分期目前四十八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正常人空腹血氨为400~700μg/L,空腹动脉血氨比较稳定。慢性肝性脑病尤其是门体分流性脑病病人多有血氨增高;而急性肝衰竭所致脑病的血氨多正常。⒈血氨测定目前四十九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

治疗要点返回⒈去除诱因:避免诱发和加重肝性脑病(略)⒉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⒊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消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⒋其他对症治疗

尚无特效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⒌肝移植:是治疗各类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略)退出目前五十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

⒉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返回

⑴饮食:严禁蛋白质摄入,每天供给热量至少5.0~6.7kJ和足量的维生素,以糖类为主要食物。待神志清楚后,可逐步增加蛋白质至40~60g/d,以植物蛋白为主。

⑵灌肠或导泻:清除肠内积食、积血或其他含氮物质,可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灌肠,口服或鼻饲33%硫酸镁导泻。对急性门体分流性脑病昏迷者首选66.7%的乳果糖500ml灌肠。

⑶抑制肠道细菌的生长:短期口服新霉素2~4g/d或甲硝唑0.2g,每天4次。退出目前五十一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

⒊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消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

⑴使用降氨药物:谷氨酸钾或谷氨酸钠每次4支,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天1~2次。注意尿少时少用钾,明显腹水和水肿时慎用钠剂。

⑵支链氨基酸:可口服或静脉输注支链氨基酸为主的混合液,对恢复正氮平衡有效。

⑶GABA/BZ复合受体拮抗剂:如荷包牡丹碱,BZ受体的拮抗剂有氟马西尼。可迅速改善肝性脑病症状。但荷包牡丹碱副作用大,不能用于临床。

⑷活性炭、树脂:可清除血氨,有一定疗效。退出返回目前五十二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

⑵支链氨基酸

不能耐受蛋白质食物,可口服或静脉输注支链氨基酸为主的混合液,对恢复病人的正氮平衡有效。退出返回目前五十三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

⑶GABA/BZ复合受体拮抗剂GABA受体拮抗剂如荷包牡丹碱,BZ受体的拮抗剂有氟马西尼。可迅速改善肝性脑病症状。但荷包牡丹碱副作用大,不能用于临床。

退出返回目前五十四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

⑷活性炭、树脂

用活性炭、树脂灌流可清除血氨,对于肝性脑病有一定的疗效。

退出返回目前五十五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

⒋其他对症治疗⑴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每天入液总量以不超过2500m1为宜。肝硬化腹水病人的入液量约为前一日尿量加1000m1,以免血液稀释、血钠过低而加重昏迷。及时纠正低钾和碱中毒。⑵保护脑细胞功能。⑶保持呼吸道通畅。⑷防治脑水肿。返回退出目前五十六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目前五十七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肝肾综合征

(HepatorenalsyndromeHRS)

肝肾综合征是指肝硬化患者在失代偿期所发生的功能性肾功能衰竭(又称肝性功能性肾衰竭)。肝肾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有黄疸、肝脾肿大、低白蛋白血症及门脉高压症状,少尿与氮质血症突然或逐渐发生。

目前五十八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PathogenesisofHRS

肝硬化失代偿肝功能障碍门脉高压

腹水胃肠道出血血液淤积在腹腔脏器有效循环血量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内毒素血症激肽释放酶—激肽

PGE2TXA2LTs肾血管收缩GFR(肾小球滤过率)肝肾综合征目前五十九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肝肾综合征主要诊断标准1.进行性肝功能衰竭伴门静脉高压;2.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尿素氮、肌酐升高;3.排除低血容量休克,药物性肾中毒,细菌性感染,肾小球炎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肾衰竭;4.停用利尿剂和扩张血容量后,肾功能无显著改善;5.超声波检查无尿路梗阻和肾实质性病变。目前六十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肝肾综合征次要诊断标准1.尿量<500ml/d;2.尿钠<10mmol/L;3.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4.尿红细胞<50个/HP,尿蛋白<500mg/24h;5.血钠<130mmol/L;目前六十一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目前六十二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目前六十三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目前六十四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MODS

可能与肝衰竭导致毒素大量蓄积、内毒素-细胞因子轴损伤和血液动力学紊乱有关。目前六十五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消化道症状黄疸短期内进行性加重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倾向,PTA小于等于40%,INR大于等于1.5AST大于2倍正常值肝脏进行性缩小急性肝衰竭诊断目前六十六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MODS

可能与肝衰竭导致毒素大量蓄积、内毒素-细胞因子轴损伤和血液动力学紊乱有关。目前六十七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十五点肝脏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