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应科中医考研-中药1_第1页
刘应科中医考研-中药1_第2页
刘应科中医考研-中药1_第3页
刘应科中医考研-中药1_第4页
刘应科中医考研-中药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刘应科中医考研——中药1第一页,共83页。考研中药学考情分析1.学科特点:①内容多,知识量大,记忆起来没有规律;②记得快,忘得也快,边记边忘;③做题时很迷茫,脑子一片空白。2.题型:A、B、X型题①A型题一般维持在13道;B型题一般维持在6道左右;X型题一般维持在10道左右②A、B型题相对简单,无跨章节考点;X型题相对较难,跨章节考点较多,需要平时多总结。③C型题于2005年取消第二页,共83页。考研中药学考情分析2.题型:A、B、X型题①A型题一般维持在14道;B型题一般维持在6道左右;X型题一般维持在10道左右②A、B型题相对简单,无跨章节考点;X型题相对较难,跨章节考点较多,需要平时多总结。③C型题于2005年取消。年份A型题B型题C型题X型题合计20141461030201314610302012146103020111460103020101460103020091460103020081460103020071740113220061460727200514607272004134472820031344728200213448292001134482920001344728199912448281998146473119971364730199614647311995134472819941344829199312648301992136483119911044624第三页,共83页。考研中药学考情分析3.考试内容①总论部分:内容较杂。以历代本草学著作;中药的采集、配伍、四性、用法用量等为主。②重点药考察内容包括中药的药用部位的来源、药性、功效、主治病证、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及相似功用鉴别要点。③非重点药考查内容包括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及相似功用鉴别要点。第四页,共83页。考研中药学考情分析4.常见考题考察对象A功效;B不同药物功效异同;C同一章节药物的异同;D主治;E不同药物相同的主治;F相同药物不同的主治等;G性味归经;第五页,共83页。考研中药学考情分析4.常见考题考察对象H药量(总论部分、贵重药及有毒药物)5.题量:30道题,分值为50分左右,占总分的六分之一。第六页,共83页。考研中药学考情分析6.复习对策①以考试大纲为准;

②以历年真题为指导方向;③以功效主治为核心功效类题型占考试的85%,建议总结功效主治。主治可通过功效来推测性味归经可通过功效来推测第七页,共83页。考研中药学考情分析6.复习对策④重点知识、重点章节、重点药物重点复习,比如功效是考试重点,不妨每周复习全书药物功效一遍;⑤总结规律:总结功效、主治相似药物的功效:共同点和不同点。④性味归经、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比较难,一方面靠识记,另一方面可通过功效主治和所属章节来推断,即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相结合。第八页,共83页。考研中药学考情分析7.历年考纲情况出题数总论部分85各论部分要求掌握的药味数重点药非重点药解

药205清

药3617泻

药84祛

湿

药812化

湿

药62利水渗湿

药157温

药74理

药119消

药33驱

药43止

药128活血化瘀

药247化痰止咳平喘药2014安

药73平肝息风

药114开

药22补

药3713收

药135涌

药12攻毒杀虫止痒药43拔毒化腐生肌药33

计252130第九页,共83页。考研中药学考情分析8.历年考题情况①真题中考察到药味最多的章节在重点药物中是补益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和化痰止咳平喘药;②重点药物中在真题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中药的章节是:补益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和平肝熄风药;在非重点药物中是化痰止咳平喘药、祛风湿药、理气药、补益药、清热药和开窍药;③真题中出现几率最多的中药的章节是开窍药、泻下药、拔毒去腐生肌药、驱虫药、平肝熄风药、安神药(非重点药物则变为涌吐药);第十页,共83页。考研中药学考情分析8.历年考题情况④总论部分每年出2-3道题,如果出4道题,必然有1题是和各论内容重复的,如归经、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⑤在考纲要求中共有28味中药在15年中从未涉及过。他们分别是:山豆根、土鳖虫、水蛭、款冬花、紫菀、川贝母、南沙参、葱白、白花蛇舌草、半边莲、银柴胡、胡黄连、萹蓄、荜茇、荜澄茄、珍珠草、花蕊石、虻虫、浮海石、胖大海、罗布麻、锁阳、核桃仁、麻黄根、石榴皮、沙棘、红藤第十一页,共83页。考研中药学考情分析8.历年考题情况⑥在考过的中药中频次大于10的中药有49味,它们分别是:大黄、郁金、五味子、槟郎、菟丝子、薄荷、甘遂、龙骨、麝香、硼砂、茯苓、丹参、红花、朱砂、山药、补骨脂、桂枝、菊花、夏枯草、牡蛎、磁石、钩藤、天麻、黄芪、苏合香、赤芍、牵牛子、肉桂、木香、香附、五灵脂、半夏、羚羊角、牛黄、党参、太子参、莲子、雄黄、珍珠、冰片、轻粉、栀子、大戟、藿香、薏苡仁、禹白附、旋复花、琥珀、白术。第十二页,共83页。考研中药学考情分析

9.讲授方式①指明考纲要求的本章药物的重点和非重点药物②历年真题中所涉及的药物的考察情况③每一味中药既往出题情况和可能考查形式④总结第十三页,共83页。第一章总论考纲要求:一、中药、中药学、本草的概念,中药学的发展概况,历代本草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代表作。1.每本著作的年代、作者、载药数、成书特点及贡献2.牢记每本著作的“第一”、“首创”、“首载”、“首次”、“最早”、“官修本草”等,如下:①首见“诸病通用药”以及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的的本草著作是(本草经集注)第十四页,共83页。第一章总论②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和最后一部修本草著作是(要求记住所有的官修本草有哪些)③最早提出要按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决定药量的本草著作是3.曾经考过的著作:①《五十二病方》载药240余种之多,医方280多个。(200036、199332)②《本草经集注》(199436、200829)第十五页,共83页。第一章总论③《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200727)④《本草拾遗》作者陈藏器,(201030)⑤《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后世简称证类本草)作者唐慎微,(199331、199628)⑥《本草衍义》作者寇宗奭,(199928、200184)⑦《本草品汇精要》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大型官修本草。(200427)⑧《神农本草经疏》作者缪希雍。(199929)第十六页,共83页。第一章总论⑨《白猿经》(199124、199828)⑩《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200629)第十七页,共83页。第一章总论考纲要求:二、道地药材的概念、产地与药效的关系,研究道地药材的方法及目的;适时采集中药的目的,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和主要方法。1.道地药材的概念: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第十八页,共83页。第一章总论2.道地药材:

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青海的大黄,内蒙的黄芪,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山西的党参,河南的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云南的三七、茯苓,四川的黄连、川芎、贝母、乌头,山东的阿胶,浙江的贝母,江苏的薄荷,广东的陈皮、砂仁。(199532、200532)第十九页,共83页。第一章总论3.适时采集中药的目的:确保中药的质量。适时采集中药的方法(1992136、1992140、1992142、199334、199530、200140、200283、200284)要求记住课本所举的事例第二十页,共83页。第一章总论4.炮制的主要方法(1991134、1993140、199529、199531、1995138、199830、199938、200228、2004127、2006125、201229)要求记住炮制的主要方法(尤其是水制、火制和水火共制)和所举事例。第二十一页,共83页。第一章总论考纲要求:三、中药药性、药性理论的概念;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的概念,确定的依据,所代表药性的作用及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中药毒性的概念、中药中毒的原因,以及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1.四气未出过题,主要集中在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的概念,确定的依据,所代表药性的作用。第二十二页,共83页。第一章总论2.辛(1998136、200728)

甘(199841)酸(199528、201131)苦(199129、200534、201330)

咸(1998137、200929)

淡3.升降浮沉(200730、200831、201029、201230)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199931、200229、201230)第二十三页,共83页。第一章总论4.

归经(199328、199840、200533)5.毒性:掌握中毒的主要原因。第二十四页,共83页。第一章总论考纲要求:四、中药配伍的概念、目的与方法,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证候禁忌、服药时饮食禁忌的概念及内容、中药剂量的概念及确定中药剂量的依据、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及根据病情、剂型不同的服用方法。1.中药配伍内容和方法①单行②相须(1992141、201031)第二十五页,共83页。第一章总论③相使(199885、199886、200784、201129、201329)④相畏(200085、200086)⑤相杀⑥相恶⑦相反(2004125、200688)

须使”增效、“畏杀”减毒,都是好的配伍关系,而相恶是减效,相反是增毒,都是坏的配伍关系,在临床中是要避免的第二十六页,共83页。第一章总论2.

配伍禁忌:(199340、199632、199732、199836、200379、200380、2005122、200689、2006127、200729、2008144、200930)牢记十八反、十九畏3.妊娠用药禁忌(了解)(2005123)4.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①先煎(201130)、后下、包煎(2013141)、另兑、烊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第二十七页,共83页。第一章总论5.根据病情、剂型不同的服用方法(了解)(2002136、2004126)第二十八页,共83页。第一章总论考题特征:1.25年总共出题数87道,每年约3-4道。2.出题范围以历代本草学著作、道地药材、炮制方法、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的概念确定的依据所代表药性的作用及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中药配伍的概念、方法和配伍禁忌为重点。3.总论的部分内容和各论相呼应。4.总论以教材所举事例为主。第二十九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考纲考点一、考纲要求的重点药物(20味)麻黄3、桂枝13、紫苏3、生姜3、防风6、荆芥9、香薷2、羌活6、白芷10、细辛9、苍耳子2薄荷15、牛蒡子10、蝉蜕6、桑叶5、菊花12、葛根3、柴胡6、升麻2、蔓荆子5二、考纲要求的非重点药物(5味)藁本2、辛夷4、葱白0淡豆豉1、浮萍3第三十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一、麻黄2010年32题:桂枝具有而麻黄不具有的功效是(考察药物功效的比较)可能考试形式:1.下列为麻黄的主治范围的是2.麻黄和桂枝相配是哪种配伍二、桂枝1.2009年42题:桂枝的性味归经是(考察性味归经)2.

1994年138题:调和营卫的配伍是(考察配伍)第三十一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可能考试形式:1.下列为桂枝的主治范围的是2.哪类人不易用桂枝3.桂枝与肉桂的区别是第三十二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麻黄与桂枝比较药物相同功效主治不同功效主治麻黄发汗解表治疗:风寒感冒、风寒湿痹宣肺平喘:1.风寒咳喘2.寒饮咳喘3.痰热壅肺利水消肿:风水水肿阴疽、痰核桂枝风寒感冒: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均可温通经脉:1.胸痹2.闭经、痛经助阳化气:痰饮病和蓄水证心悸第三十三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2001年86题:能治疗脾胃气滞胸闷呕吐的是可能考试形式:1.下列为紫苏的主治范围的是2.能解鱼蟹毒的药物是:3.感冒兼有脾胃气滞的用药4.能安胎的药物是(总结安胎药物)三、紫苏第三十四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1994-138生姜的性味归经可能考试形式:1.下列为生姜的主治范围的是2.能解鱼蟹毒的药物是3.生姜与干姜、炮姜的区别四、生姜第三十五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紫苏与生姜比较药物相同功效主治不同功效主治紫苏解表散寒,解鱼蟹毒。止呕治疗:风寒感冒、食物中毒,呕吐行气宽中:1.脾胃气滞,胸闷呕吐2.安胎,治疗胎动不安3.梅核气生姜温中止呕:胃寒呕吐,呕家圣药温肺止咳:肺寒咳嗽第三十六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1999-109既能治疗外感风寒有恶意治疗破伤风的药物(考主治)可能考试形式:1.下列为防风的主治范围的是2.风药之润剂、治风通用药的是3.既能祛风又能除湿的药物4.荆芥与防风的区别五、防风第三十七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2008-145.荆芥和防风皆不具有的功效是(考查主治和区别)2005-35.能解表消疮的药物是(考查主治和区别)可能考试形式:1.荆芥与防风、羌活相配的方式2.能解表透疹的药物是六、荆芥第三十八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荆芥与防风比较药物相同功效主治不同功效主治荆芥祛风解表。治疗:外感风寒、风热感冒,风疹瘙痒行透疹消疮:麻疹不透,疮疡初期见表证止血:吐衄下血防风胜湿止痛:外感风湿,风湿痹证止痉:破伤风“风药之润剂,止风通用药”第三十九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1999-32有夏月麻黄之称能治疗阴暑证的药物可能考试形式:1.下列为香薷的主治范围的是2.有夏月麻黄之称的是3.香薷与麻黄的区别七、香薷第四十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麻黄与香薷比较药物相同功效主治不同功效主治麻黄祛发汗解表,利水消肿。治疗:外感风寒感冒,水肿脚气宣肺平喘:1.风寒咳喘2.寒饮咳喘3.痰热壅肺利水消肿:风水水肿风寒湿痹、阴疽、痰核香薷化湿和中:脘闷纳呆,恶心呕吐“夏月麻黄”第四十一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2007-32.羌活和白芷皆可治疗(考查主治和区别)可能考试形式:1.可以治疗风湿的解表药有哪些2.羌活和独活的异同及相互配伍的方式3.下述可以治疗太阳头痛的药物是4.善入足太阳膀胱经,以除头项肩背之痛见长,故上半身风寒湿痹、肩背肢节疼痛者尤为多用八、羌活第四十二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1991-30.既能燥湿止带又能消肿排脓的药物(考查主治)2001-38.善治阳明头痛的是(考查主治)2007-165.细辛具有而白芷不具有的功效是(考查功效)2015可能考试形式:可以治疗鼻渊的药有哪些或者说解表兼治疗鼻渊的药物九、白芷第四十三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羌活与白芷比较药物相同功效主治不同功效主治羌活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治疗:外感风寒、风寒湿痹证祛湿:长于治疗风寒加湿的感冒白芷通鼻窍:鼻渊燥湿止带:带下症消肿排脓:疮疡肿毒祛风止痒:皮肤瘙痒第四十四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1997-139、2007-165、2013-94考功效.2005-89细辛入散剂的用量2009-141.治疗少阴头痛的药物首选2015可能考试形式:1.下列为细辛的主治范围的是2.善治肺寒咳喘的药物是3.细辛、桂枝及麻黄的区别十、细辛第四十五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细辛与白芷比较药物相同功效主治不同功效主治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治疗:外感风寒、风寒湿痹证、头痛、牙疼等痛症温肺化饮:肺寒咳喘白芷燥湿止带:带下症消肿排脓:疮疡肿毒祛风止痒:皮肤瘙痒第四十六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细辛与麻黄、桂枝比较药物相同功效主治不同功效主治麻黄发汗解表治疗:风寒感冒宣肺平喘:1.风寒咳喘2.寒饮咳喘3.痰热壅肺利水消肿:风水水肿阴疽、痰核桂枝风寒感冒: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均可温通经脉:1.胸痹2.闭经、痛经助阳化气:痰饮病和蓄水证心悸细辛祛风止痛、通鼻窍、温肺化饮。第四十七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苍耳子、藁本、辛夷苍耳子、辛夷未考过可能考试形式:1.可以治疗鼻渊的药有哪些2.善于通鼻窍的药物是藁本2013-94考藁本的功效可能考题形式1.藁本的功效主治2.解表药能治疗风湿痹证的药物有哪些十一、苍耳子、藁本、辛夷第四十八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2001-85.能治疗肝气郁滞所致胸闷胁痛的药是(考查主治)2006-31.下列不是薄荷的主治的是(考查主治)2011-94考功效2015可能考试形式:1.下列为薄荷的主治范围的是2.既能解表又能透疹的是3.解表透疹利咽的药物十二、薄荷第四十九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2002-30.具有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消肿功效的药物是(考查主治功效)2003-27.外感风热,咽喉疼痛,咳痰不利,兼有大便秘结,首选药物是(199683、199788、200499、201193、2015均考到功效)2003-126下列药物,性寒,滑肠通便,气虚便溏者慎用的是。可能考试形式:1.下列为牛蒡子的主治范围的是2.既能解表又能透疹的是3.解表透疹利咽的药物十三、牛蒡子第五十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1996-83、

2011-93功能疏散风热,解毒透疹,消肿利咽的药物是(单纯考查功效)可能的出题形式1.蝉蜕、牛蒡子的区别2.能利咽开音的药物是十四、蝉蜕第五十一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薄荷、牛蒡子与蝉蜕比较药物相同功效主治不同功效主治薄荷散风热,利咽喉,透疹毒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期、咽痛喑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薄荷,辛凉,解表力强,上清头目,下疏肝气牛蒡子,辛苦寒,解表发汗较薄荷弱,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之功蝉蜕发汗不如薄荷,清热不如牛蒡子,具有明目退翳、祛风止痉之功第五十二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1994-37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的是(考查主治)可能考试形式:1.下列为桑叶的主治范围的是2.桑叶、菊花的区别3.桑叶的采集时间十五、桑叶第五十三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1994、31、2004-28.菊花具有而桑叶不具有的是(考查功效区别)可能考试形式:1.下列为桑叶的功效、主治范围的是2.桑叶、菊花的区别3.具有表里双解的药物是十六、菊花第五十四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桑叶与菊花比较药物相同功效主治不同功效主治桑叶疏散风热,平抑肝阳,平肝明目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期,肝阳上亢,头痛目眩,风热上攻目赤肿痛,或肝火上炎疏散之力较菊花强,作用偏于肺,还具凉血止血功效菊花平肝作用较桑叶强,作用偏于肝,还具清热解毒功效第五十五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1998-39.下列哪项不属于清肝明目的药物2011-94.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药物可能的出题形式1.蔓荆子的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2.清利头目的药物有十七、蔓荆子第五十六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1992-143.主升肝胆之气,善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无论风热、分寒表证发热,皆可使用.1998-37.能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药物是可能出题的形式1.柴胡解表清热的用法2.柴胡与升麻、葛根的区别3.能升举脾胃清阳之气的药物的是十八、柴胡第五十七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2012-31.主升肝胆之气,善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无论风热、分寒表证发热,皆可使用.可能的出题形式:1.外感表证发热,无论风寒与风热,均可选用的药物有哪些2.能透疹的药物有哪些3.葛根的功效十九、葛根第五十八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未出过题。主要识记功效具有清热解毒之功,能治疗齿痛口疮,咽喉肿痛,温毒发斑的药物二十、升麻第五十九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柴胡、升麻与葛根比较药物相同功效主治不同功效主治柴胡疏散风热,升阳主治:风热感冒,清阳不升柴胡入肝胆经主散少阳之邪,升举之力不及升麻,但具疏肝解郁功效升麻升麻入肺、脾、胃经升阳透疹力强,为升阳举陷要药,且擅解热毒葛根葛根入脾胃经而长于发表解肌,透疹之力不及升麻,但具有清热生津功效第六十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1997-87能够宣发郁热的药物重点记住功效二十一、淡豆豉1998-139能上可开宣肺气,下可通调水道的药物2015重点记住功效二十二、浮萍二十三、葱白(未考)第六十一页,共83页。第二章解表药1.通痹窍的药物有:白芷、细辛、苍耳子、辛夷2.祛风除湿的解表药药有:防风、羌活、藁本、白芷3.透疹的药物有:薄荷、牛蒡子、蝉蜕4.长于清利头目的药物: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5.药物比较:①荆芥与防风②薄荷、牛蒡子、蝉蜕③桑叶、菊花、蔓荆子④麻黄与桂枝第二章总结第六十二页,共83页。5.葛根、柴胡、升麻6.白芷、辛夷、苍耳子,生姜与干姜、炮姜;白芷与细辛;羌活与独活;香薷与麻黄等。7.考纲要求有25味药,其中重点药20味,真题中出现次数131次,出现几率6.55倍,排名第16位;非重点药物5味,真题中出现次数10次,出现几率2倍,排名第19位。未考察过的药1味葱白。第六十三页,共83页。第三章清热药考纲考点一、考纲要求的重点药物(36味)石膏9、知母9、栀子10、天花粉9、芦根5、夏枯草12、决明子8、黄芩9、黄连8、黄柏8、龙胆草4、苦参5、白鲜皮5、金银花4、连翘7、蒲公英2、紫花地丁1、鱼腥草5、射干1、山豆根0、白头翁3、大青叶7、板蓝根4、青黛3、贯众7、蚤休1、土茯苓6、熊胆6、生地黄2、玄参7、牡丹皮6、赤芍11、水牛角1、青蒿6、地骨皮7、白薇1第六十四页,共83页。第三章清热药二、考纲要求的非重点药物(17味)淡竹叶2、密蒙花6秦皮3穿心莲2、野菊花2、白花蛇舌草0、败酱草2、红藤0、马勃3、马齿苋2、鸦胆子3、漏芦1、山慈姑1、半边莲0、紫草4银柴胡1、胡黄连1。第六十五页,共83页。第三章清热药1998-85.石膏配牛膝属于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恶

E.相反可能的考试形式:1.石膏的主治功效2.石膏与知母相配的方式是3.治疗水火烫伤的药物有4.长于清热除烦止渴的药物是一、石膏第六十六页,共83页。第三章清热药1997-109配伍生地能治疗肠燥便秘的药物1999-139考功效2000-33能泻肺胃肾火,滋肺胃肾阴的药物2008-32.常用知母而不用石膏治疗的病症是(考查主治及区别)可能的考试形式:1.可以治疗骨蒸潮热的药物是2.既能清实热又能清虚热的药物是二、知母第六十七页,共83页。第三章清热药石膏与知母比较药物相同功效主治不同功效主治石膏清热泻火主治:温热病气分实热证除烦止渴:热病烦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知母泻火之中长于清润,肺热燥咳,内热骨蒸消渴,肠燥便秘。既能清实火又能清虚热第六十八页,共83页。第三章清热药1991-26.栀子的归经是(考查归经)1992-84.栀子的功效是(考查功效和郁金比较)2010-33.配伍能治疗血淋的药物可能的考试形式:1.清三焦之热利三焦之湿的药物是2.栀子皮、仁的区别;生栀子与焦栀子的区别3.长于治疗热病心烦的药物三、栀子第六十九页,共83页。第三章清热药芦根2003-128能治疗胃热呕吐的药物2008-146.芦根和白茅根皆可治疗(考查主治及区别)2013-31考功效可能的考试形式:1.可以治疗胃热呕吐的药物是2.可治疗肺痈吐脓的药物四、芦根第七十页,共83页。第三章清热药芦根与白茅根比较药物相同功效主治不同功效主治芦根清热利尿主治:肺热咳嗽,胃热呕吐,小便淋痛芦根入气分,清热生津力优,还可治疗肺痈吐脓。白茅根偏入血分,凉血止血见长。第七十一页,共83页。第三章清热药2002-83.天花粉的用药部位(考查用药部位与蒲黄相比较)2007-33.天花粉的归经2013-31考功效可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