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五人墓碑记教学课件设计_第1页
高中语文-五人墓碑记教学课件设计_第2页
高中语文-五人墓碑记教学课件设计_第3页
高中语文-五人墓碑记教学课件设计_第4页
高中语文-五人墓碑记教学课件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人墓碑记张溥【学习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知识,重点理解“被动句”和“定语后置句”。2、了解有关的背景知识,感受高尚的人格,领会本文所传达的思想情感。张溥

张溥:复社的创始人和领袖,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张溥幼年刻苦读书,《明史·文苑传》言之:“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如是者六、七始已。”后来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七录斋”。【背景】:明末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许多正直人士被杀害。天启七年(1627年),魏忠贤假借圣旨逮捕了东林党人周顺昌,并趁机勒索,激起人民极大愤慨。于是趁毛一鹭等人逮捕周顺昌之机,群起反抗。他们毁官府,杀缇骑,毛一鹭躲进厕所才免一死。这次斗争被镇压后,朝廷在苏州大肆捕人,颜佩韦等五人挺身而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毫不隐讳,慷慨就义。不到一年,崇祯皇帝即位,阉党失势,魏忠贤畏罪自杀。周顺昌冤案始得昭雪。苏州乡绅吴默等人收葬了颜佩韦等五人的尸体,把虎丘山塘的魏忠贤的生祠夷为平地,并在他的废祠上修建了五烈士墓。本文即刻在墓碑上的碑文。解释下列词语。旌()赀()溷藩()傫然()逡巡()詈()户牖()解释下列词语。旌(表扬)赀(同“资”钱财)溷藩(厕所)傫然(并合在一起)逡巡(欲进不进,迟疑不决)詈(斥骂)户牖(指家中)被动句(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定语后置句(1)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课堂检测】翻译下面的句子。(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拓展提高】《五人墓碑记》通过对比来赞颂“五义士”,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作对比的?这些对比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对比意义五人“皦皦”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死而湮灭没不足道”五人永为世人敬仰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缙绅“易其志”为正义而献身,视死如归。五人“为正义而死”高爵显位“辱人贱行”死之意义重大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臧克家(1905~2004)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课下作业】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