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液相色谱法平面色谱分析_第1页
经典液相色谱法平面色谱分析_第2页
经典液相色谱法平面色谱分析_第3页
经典液相色谱法平面色谱分析_第4页
经典液相色谱法平面色谱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液相色谱法平面色谱分析演示文稿目前一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优选)经典液相色谱法平面色谱分析目前二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薄层色谱法:

将固定相均匀涂布在表面光滑的平板上,形成薄层而进行色谱分离和分析的方法。按分离原理又可分为:吸附薄层色谱法分配薄层色谱法分子排阻色谱法目前三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纸色谱法:将固定相放在纸上,以纸做载体进行点样、展开、定性、和定量的液-液分配色谱法。

20世纪40年代产生应用于生化医药学方面的微量分析。

20世纪60年代后,应用减少。目前四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薄层电泳法带电荷的被分离物在纸、醋酸纤维素、琼脂糖凝胶及聚丙稀酰胺凝胶等惰性介质上,向与其相反的电极方向,以不同的速度迁移而实现分离。目前五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薄层色谱法的特点:分离能力强,斑点集中。灵敏度高,几微克,甚至几十纳克的物质也能检出。展开时间短,一般只需十至几十分钟。一次可以同时展开多个试样目前六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

试样预处理简单,对被分离物质性质没有限制。点样量较大,可点成点或条状。所用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目前七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定性参数

比移值18.4.2平面色谱法参数目前八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目前九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

相对比移值Rr

讨论可消除系统误差,提高重现性和可靠性;

相对比移值范围可以大于或小于1。目前十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相平衡参数

推导比移值与分配系数的关系已知色谱过程方程:目前十一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等距展开)目前十二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K趋近0,Rf

趋近1,组分不被固定相保留。

K趋近∞,Rf趋近0,组分停留在原点,完全被固定相保留。目前十三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讨论

Rf与K有关,即与组分性质(溶解度)以及薄层板和展开剂的性质有关。色谱条件一定,Rf只与组分性质有关,是薄层色谱基本定性参数,说明组分的色谱保留行为。目前十四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分离参数分离度目前十五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分离数

SN越大,说明板的容量越大。目前十六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18.5薄层色谱法主要类型吸附薄层色谱法分配薄层色谱法分子排阻色谱法正相色谱法反相色谱法目前十七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18.5.1吸附薄层色谱的吸附剂和展开剂吸附剂最常用的是硅胶、氧化铝、聚酰胺、纤维素、葡聚糖、磷酸钙、磷酸镁、硅酸钙镁等。

硅胶:SiO2·H2O

结构:内部——硅氧交联结构→多孔结构表面——有硅醇基→吸附活性中心→氢键作用目前十八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

表:硅胶的活度与含水量硅胶含水量%活性级别氧化铝含水量%0Ⅰ05Ⅱ315Ⅲ625Ⅳ1038Ⅴ15目前十九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适用范围:硅胶表面的pH约为5,适合分析酸性或中性物质。硅胶的类型:硅胶H:不含黏合剂,铺成硬板需另加粘合剂。硅胶G:是硅胶和锻石膏混合而成。目前二十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

硅胶GF254:含锻石膏和无机荧光剂,即锰激活的硅酸锌(Zn2SiO4:Mn),在254nm紫外光下呈强烈黄绿色荧光背景。购买时注意:规格(主要是种类、活度级别和粒度)

常规:10~40μm

高效:5μm或10μm目前二十一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氧化铝碱性氧化铝、中性氧化铝、酸性氧化铝使用时可不加黏合剂,也可加煅石膏或CMC等黏合剂;通常使用活性级别Ⅱ~Ⅲ级。目前二十二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展开剂常见溶剂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水>酸>吡啶>甲醇>乙醇>正丙醇>丙酮>乙酸乙酯>乙醚>氯仿>二氯甲烷>甲苯>苯>三氯乙烷>四氯化碳>环己烷>石油醚目前二十三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如何选择吸附剂和展开剂?用“竞争吸附”解释目前二十四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

被分离物质的极性

吸附剂的活度展开剂极性大小大小大小防止吸附太牢,Rf太小防止Rf太大目前二十五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

开展实验时,可以选用单一溶剂展开,再根据Rf的大小,进一步调整展开剂的种类或选用二元、三元展开剂。分离酸性物质,可在展开剂中加入少量酸性溶剂,如甲酸、乙酸等分离碱性物质,可在展开剂中加入少量碱性溶剂,如氨水、乙二胺等。目前二十六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

例如:用氯仿展开时,如果Rf值太小,则可加入极性___的展开剂,如_____。如果Rf值太大,可加入极性____的展开剂,如_______________。环己烷、石油醚小乙醇大目前二十七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18.5.2薄层色谱操作方法

可分制板、点样、展开和显色四个步骤。薄层板的制备软板的制备硬板的制备硬板加了粘合剂,常用的粘合剂有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和锻石膏(CaSO4·1/2H2O)两种。目前二十八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硅胶-CMC板制备取羧甲基纤维素钠5~7g,加1000ml水,加热使溶解,放置澄清,取上清液100ml,分次加入硅胶约33g,调成糊状。去除气泡后,将糊状的吸附剂倒在清洁的玻璃板上,使均匀涂布于整块玻璃板上,平放自然晾干,105℃活化1h,置干燥器中保存备用。目前二十九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点样

a.样品溶液的制备一般选用易挥发,与展开剂极性相似的有机溶剂,如甲醇、丙酮、乙醇等。配制样品液浓度为0.01%~0.1%。目的:使点样后溶剂能迅速挥发,减少色斑的扩散。目前三十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b.点样量和点样工具点样毛细管,微量注射器点样量一般以几微升为宜,毛细管大约1cm左右。点样斑点直径以2~4mm为宜。

目前三十一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c.点样方法吸取一定量的样液,轻轻接触于薄层的点样线上,点样线一般距薄层底边1.5~2cm,点间距约0.8~1.5cm(新药典规定为1.5~2.0cm)。点样后形成的原点面积越小越好,一般原点直径不超过2~4mm为宜。目前三十二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

展开和展开剂的流速展开先预饱和。展开前,将薄层板置于盛有展开剂的色谱缸内饱和15~30min,此时薄板不与展开剂直接接触,当色谱缸内展开剂蒸汽、薄层与缸内大气达到动态平衡时,即饱和时,再将薄层板浸入展开剂中,称预饱和。目前三十三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边缘效应:指点在薄层板上的同一物质,薄板边缘的Rf值高于中部的Rf值的现象。目前三十四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目前三十五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展开剂的流速Uf目前三十六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目前三十七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

实际情况比上面分析的要复杂的多。总之,薄层色谱过程中展开剂的流速是空间、时间的复杂函数。目前三十八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显色显色方法:

a.在日光下观察,划出有色物质的斑点位置。

b.在紫外灯下观察有无暗斑或荧光斑点,并记录颜色、位置、强弱。能发荧光的物质或少数有紫外吸收的物质可用此法检出。目前三十九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c.荧光薄层板检测。

d.显色剂显色。适用于无色,又无紫外吸收的物质。薄层色谱常用的通用型显色剂有碘、硫酸溶液、荧光黄溶液等。目前四十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18.5.3定性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依据:Rf值。用已知标准物质作对照,在多种展开系统中比较Rf值的大小。或与其它分析方法联用。目前四十一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定量分析

洗脱法用溶剂将斑点中的组分洗脱下来,再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定量测定。

斑点需预先定位。目前四十二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直接定量法:

目视比较法:

将一系列已知浓度的对照品与试样溶液点在同一薄层板上,展开并显色后,…

目前四十三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薄层扫描法:用一定波长、一定强度的光束照射薄层上的斑点,用仪器测量照射前后光束强度的变化,从而求得物质含量的方法。精密度为±5%。双波长型薄层扫描仪测定方法:透射法和反射法。扫描方法:线形扫描和曲折形扫描目前四十四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λ1λ2CHLPPMPM双波长薄层扫描光学线路示意图目前四十五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18.5.4高效薄层色谱法(highperformancethinlayerchromatography;HPTLC)

高效薄层色谱的分离效率比经典薄层色谱提高三倍,每分钟可分离5个以上组分,最多可分离40种组分。检出灵敏度提高,分析时间缩短。高效薄层色谱法与经典薄层色谱法在吸附剂粒度等方面不同。目前四十六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

表:TLC与HPTLC的比较参数TLCHPTLC板尺寸(cm)20×2010×10颗粒直径(μm)10~405,10颗粒分布宽窄点样量(μl)1~50.1~0.2有效塔板数>600>5000展开距离(cm)10~153~6展开时间(min)30~2003~20最小检测量:吸收(ng)1~50.1~0.5

荧光(pg)50~1005~10目前四十七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18.6纸色谱法目前四十八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18.6.1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

~是以纸为载体的色谱法,分离原理属于分配色谱的范畴。

固定相:纸纤维上吸附的水分。(或甲酰胺、缓冲液等滤纸可以吸留的物质。)

流动相:不与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或可与水混溶的溶剂。paperchromatography目前四十九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分离原理:纸色谱法可以看成是溶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连续萃取的过程。依据溶质在两相间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常用比移值Rf来表示各组分在色谱中的位置。目前五十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Rf值与化学结构的关系

化合物的极性应根据整个分子及组成分子的各个基团来考虑。目前五十一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CHOHCOHHOCHHCOHHCOHCH2OHCHO

HOCHHOCHHCOHHCOHCH3CHO

CH2

HCOHHCOHHCOHCH3葡萄糖鼠李糖洋地黄毒糖目前五十二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

表:三种六碳糖的Rf值糖溶剂系统123葡萄糖0.030.170.10鼠李糖0.270.420.44洋地黄毒糖0.580.660.88溶剂系统1.正丁醇-水2.正丁醇-乙酸-水(4:1:5)3.乙酸乙酯-吡啶-水(25:10:35)目前五十三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18.6.2纸色谱法的实验条件色谱纸的选择a.要求滤纸质地均匀,应有一定的机械强度。b.纸纤维的松紧适宜。c.纸质应纯,杂质量要小,无明显的荧光斑点。薄纸定性,厚纸制备或定量。

Rf值相差小慢速滤纸大快速滤纸目前五十四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固定相:纸纤维吸附的水滤纸纤维有较强的吸湿性,通常含20%~25%的水。其中有6%~7%的水是以氢键缔合的形式与纤维素上的羟基结合在一起。一般条件下较难脱去。所以为固定相。纸纤维是一个惰性载体。

目前五十五页\总数六十一页\编于十三点

在分离一些极性较小的物质,为了增加其在固定相中的溶解度,常用甲酰胺或二甲基甲酰胺、丙二醇等作为固定相。分离酸、碱性物质,常将纸条浸过缓冲溶液。目前五十六页\总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