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学情分析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到较高阶段,大多数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欲望。同时学生对植物向光性生长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创新意识缺乏,动手能力不强,对具体的实验设计、方法、步骤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耐人寻味的是,一些学生对实验结果对答如流,实验操作却不尽人意,对实验方法不甚了了,缺乏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因此,在课堂上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一系列实验的设计理念。此教学过程面对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弱,他们对生物学现象具有一定的兴趣,但科学思维和学习的耐性比较差,习惯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主动的思考和质疑较少。在此之前,他们刚学完动物的激素调节的内容,基本能理解激素在动物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作用和特点。本节内容中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和分析,相关实验现象的解释在课标要求中都达到理解水平。所以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对生长素发现历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植物向光性现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过接触,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经过新课程必修一的学习,对科学探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对求解向光性成因问题,应该有一定的思维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逐渐增强,面对新奇而富于思考的问题,学生有探究的欲望。本章节相对独立,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在第二章学习了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对于激素对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了初步认识,为学习理解本章节植物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本章节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学生会有较大的兴趣,但有些内容比较抽象,比如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实验的设计评价,对于逻辑推理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都有限的高一学生,需要教师的启发引导,让他们通过实验设计去体验探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探讨,通过精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效果分析本节内容教学基本符合预期的教学设计思想,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在能力和价值观方面,通过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通过对“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也可以根据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自己设计相关的实验,从而培养学生掌握实验设计和观察的方法以及创新能力。1.教学过程中比较好的地方表现在:(1)用问题和动画相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探究动画模拟的实验过程,明确每个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懂得科学研究实验的一般方法: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要有对照,控制单因子变量等)→实验验证→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在实验中,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继续探究。教学过程设计的逻辑性好,一环扣一环,层层推进。(2)鲍森.詹森实验教学中,能引导学生发现该实验的不足之处。通过简述1913年科学家用云母片做的实验,完善鲍森.詹森的实验,增强了实验的严谨性。温特实验的教学中,先描述实验的前半部分,然后由学生来补充对照组,使得实验更加严谨,强化设计实验时应该控制的变量问题,从而在学生的认知领域里初步构建出设计对照实验的知识体系。(3)在向光性教学中,展示胚芽鞘的弯曲部分两侧细胞模式图。引导学生对比向光侧和背光侧细胞长度的不同,寻找可能原因,并为后面学习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作铺垫。(4)知识主干和呈现方式清晰,从导入到知识点细化,到知识点联系比较,再到知识应用,脉络清楚,利于学生接受。2.教学过程中有待改进的地方表现在:(1)由于上课时前后联系拓展,增大信息量,使教学时间不足,造成“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这部分比较赶,不能很好展开。(2)在问题的有效讨论的层面上看,部分问题显得比较简单或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采用了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后,教师通过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景、平等融洽的人际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由单纯的信息表达者转变成信息的组织者;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走进科学家的探究历程,在观察和思考中,愉快地学习,处于主体地位。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课堂充满了活力,新课改理念得到了落实。《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材分析“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是新课程标准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三章第1节的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有关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调节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对激素调节的机理有所理解。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生长素的发现、运输及分布。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作为本章开篇节,以科学探索过程为脉络来安排教学内容,具有探究性的特点;文本呈现图文并茂,具有直观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为教师实施探究式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教材通过层层深入揭示了植物向光性这一生命现象是在生长素调节作用下产生的个体适应性,随着生长素的发现学生,认识到植物激素的存在,并初步了解生长素作用──促进生长,这也为继续探索第二、三节生长素的其他生理作用及激素应用奠定基础,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生长素的发现史渗透着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为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供了良好素材。还可以利用胚芽鞘作材料还可以进行许多新的研究内容,让学生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因此,本节在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既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很好的载体,更是历年高考的热点。施行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是问题引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计以下四种类型的问题:第一,设计导入式问题。在课堂教学的开始,由一个小小的问题作“导火索”,把学生带入探究的状态;第二,设计过渡式问题。这类问题,教师可设计穿插在几位科学家实验之间,使多个实验成为一个探究整体;第三,设计因果式问题。这类问题,实际上是一组存在因果关系的问题串。在解释向光性成因时,教师可用这种方式来实施问题探究;第四,设计发散式问题。这类问题常常由学生自主提出,是学生不迷信权威的批判精神的体现。教师在对植物向光性的成因作出“经典版”解释后,有的学生提出其他成因,这就会形成发散式问题。以问题讨论为主线,设计探究式教学,围绕“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这个总揽性的问题来推进教学进程,让学生在发现、提出、化解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参与知识建构,实施探究学习,发展生物科学素养。《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评测练习一、基础题(A组题)1.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左侧,然后置于黑暗处,胚芽鞘将A.向左侧弯曲B.向右侧弯曲C.直立生长D.向前弯曲2.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光源的光可以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分钟匀速转一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3.植物茎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照引起了()A.呼吸作用加强 B.蒸腾速度加快C.生长素不均匀分布 D.光合作用增强空行4.将燕麦胚芽鞘作如右图所示处理,经过几天后的变化情况是()A.向左弯曲 B.向右弯曲C.直立生长 D.停止生长5.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运输的方式属于()A.自由扩散B.极性运输C.主动运输D.渗透作用6.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是由于()A.植物对地心引力发生的反应B.植物处于黑暗中C.植物处于强光下D.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缘故7.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A.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可以使胚芽鞘尖端产生吲哚乙酸,并可以传递到达胚芽鞘下部的伸长区,从而造成背光面生长快,引起向光弯曲生长B.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二、巩固题(B组题)8.下图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部位的最佳实验组合是 ()A.①和②B.③和④C.④和⑥ D.⑤和⑥9.假设下图中两个含生长素(IAA)的琼脂块和两个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量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对a、b、c、d、e、f、g七个空白琼脂块中所含生长素量的分析正确的是A.f>a=b=d=e>g>c B.a=f>d=e>b=g>cC.c>a=f>d=e>b=g D.c>f=d>a=b>e=g10.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有人利用胚芽鞘、生长素和琼脂片设计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设计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设计不科学,不能用含有生长素的琼脂片作为供应块,要将生长素涂在形态学上端B.设计不科学,需要增加对照组C.设计不严谨,不能证明生长素能否由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D.设计不严密,还应考虑将胚芽鞘倒过来放置的情况《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课后反思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是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即植物的激素调节的总起内容,通过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使学生明确研究植物激素的实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形成逻辑思维的能力,并学习科学家们坚韧不拔、孜孜以求的精神。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的实验,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下是不可能完成的,在传统的教学中,都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默默地听,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能力。采用了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后,教师通过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景、平等融洽的人际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由单纯的信息表达者转变成信息的加工者、组织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走进科学家的探究历程,在观察和思考中,愉快地学习,处于主体地位。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课堂充满了活力,新课改理念得到了落实。充分依据课程标准,挖掘了教学内容中的科学探究内涵,充分利用它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达尔文、詹森、拜尔和温特的实验。既包含了科学家持之以恒的宝贵品质,又反映了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将胚芽鞘进行各种处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品质。教学过程中有待改进的地方表现在:1、学生较缺乏生物学探究思维的的主动性和能力,实验探究环节师生的互动深度不够,而且一些同学的参与度并不是特别高,课堂表现比较平淡,亮点不多。2、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水平上的差异等原因,有些探究问题需要教师提示才能进行下去,也会出现学生讨论效率低的问题,要求教师有很强的控制课堂的能力;另外学生对知识巩固的时间还不很充足,这需通过课后练习进一步巩固。3、学案在上课时未能充分应用。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通过参加“一师一优课”活动,更重要的是不断反思、不断思考、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我争取把每一节课都作为“一师一优课”来讲!谨以此与各位同仁共勉!《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课标分析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学科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本节内容正是这些能力得以综合培养的有力载体。根据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学科学素养,因此,本节课以“自主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理念,切实落实主体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以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基本理念为依托,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贯彻落实三个维度的目标。在教学中,让学生亲历和思考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感悟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对于“生长素的发现”这一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内容的教学,主要是创设科学探究的情景,引导学生像当年科学家那样亲自参与探究实验的设计、实施、观察,从中去主动发现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提出假设,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设计出验证假设的实验,并提出预期,然后利用多媒体演示相关的实验过程及结果,从而对假设进行验证,得出相应结论。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玉溪师范学院《古代文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工程技术人员聘用合同
- 2024电视台广告合同范文
- 2024店铺合伙经营合同范本
- 2024人事档案管理合同书
- 2024年生产L型氨基酸的新酶种合作协议书
- 盐城师范学院《药物分析》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盐城师范学院《小学教学设计与评价》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盐城师范学院《物权法》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2024股份合同协议书模板
- 江西丹康制药有限公司原料药、口服制剂等生产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物品放行单(标准模版)
- 引水隧洞洞身开挖与支护施工方案
- 政工程设施养护维修估算指标
- 成都锦里商街、宽窄巷旧城改造商业案例分析
- 外贸公司组织架构、岗位职责
- 先进监理单位汇报材料整理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ZDD1-B说明书
- ALC板材安装施工方案
- 人教版-高一至高三全部英语课文朗读与听力MP3链接
- 第4课 我来画棵“家庭树”第一课时 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