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教版2019新课标选择性必修一第5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1节第五章第1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目录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功能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前言“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不仅山峰险峻、秀美,而且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地质、地貌、生物、大气、水等其中一项特色突出的山,就能美名远扬,而黄山松、石、云、泉俱绝。黄山拥有四绝的神奇组合是偶然现象吗?你能对这种神奇组合做出解释吗?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第五章第1节海气相互作用(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第五章第1节海气相互作用自然环境由大气、水、地形地貌、生物、土壤、岩石等要素组成(二)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第五章第1节海气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亚热带季风气候地表水丰富河流众多大气
水文
生物
土壤
地貌
流水作用强烈山、丘、盆、谷交错红壤、黄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三)自然环境各要素进行着物质、能量的交换第五章第1节海气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大气环流、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地理要素→物质循环→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构成整体(三)自然环境各要素进行着物质、能量的交换第五章第1节海气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大气环流、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右图中有几种自然环境要素?水在各要素之间是如何转换的?案例:生物循环将各要素联系为整体第五章第1节海气相互作用生物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环境间的物质流动过程,周而复始的生物循环联系和改变了自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功能第五章第1节海气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第五章第1节海气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备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之外,各要素间相互作用还会产生一些新的、整体的功能。
1+1>2整体功能大气水生物地形土壤岩石(一)生产功能第五章第1节海气相互作用1、生产功能: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大气水地形土壤岩石案例:坡度对生物生长的影响第五章第1节海气相互作用坡度差异太阳辐射水分条件土壤肥力风化物粗细生物类型差异生物量差异生产功能差异(二)平衡功能第五章第1节海气相互作用2、平衡功能:指各个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平衡功能大气水地形土壤岩石案例:二氧化碳平衡第五章第1节海气相互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固定在植物和土壤中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海水中溶解的钙相结合进入海洋中二氧化碳的消耗+动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产生平衡案例:二氧化碳平衡第五章第1节海气相互作用案例:坡面土壤厚度的稳定性第五章第1节海气相互作用坡面土壤表层常常发生流水侵蚀。岩石不断风化,为土壤形成提供原料。流水侵蚀和岩石风化控制着土壤厚度。一般来说,如果流失侵蚀强烈,土壤薄,下覆岩石受环境影响加剧,风化加速。相反如果流失侵蚀较弱,在厚厚的土壤保护下,岩石就不易风化。表面上看,流水对土壤的侵蚀很明显,一次降水过程就能观察到;而土壤的形成速度比较慢,短时间内难以察觉,土壤厚度似乎应该变薄。但事实上,在自然状态下植被生长良好的坡面,经过多年的土壤侵蚀与土壤形成过程,土壤厚度一般没有明显的变化。通过土壤与水、土壤与岩石间的物质交换,土壤厚度及自然环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活动:分析藏羚羊数量与环境的关系第五章第1节海气相互作用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海拔多在4500米以上,是藏羚羊的主要栖息地。藏羚羊繁殖率各年变化不明显。存活率却变化显著。若冬季食物、水源充足,寒潮少发,藏羚羊存活率上升,数量增加。当数量增以后,食物、水源相对不足,避风处相对缺乏,藏羚羊存活率下降,数量减少。因此,在自然状态下,藏羚羊数量虽然随着环境变化有所波动,但基本稳定。(1)推测可可西里地区的气候与制备特点。(2)说明可可西里地区动物(如藏羚羊)的数量更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的原因。(3)藏羚羊的数量有所波动,但基本稳定,这种现象符合什么地理原理?三、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第五章第1节海气相互作用(一)自然环境要素在不断的演化(以地形为例)第五章第1节海气相互作用平坦高原流水侵蚀高原峡谷不断拓宽,高原面萎缩演化为山地逐步侵蚀丘陵进一步侵蚀平原自然环境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如下面所示的地貌侵蚀的变化:(一)自然环境要素在不断的演化(以地形为例)第五章第1节海气相互作用自然环境要素的演化,是环境中各要素物质交换的结果。例如水与岩石的物质交换导致流水地貌的演化。(二)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第五章第1节海气相互作用自然环境要素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各要素的协调。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思考:黄山为什么会形成如此特色突出的“四绝”?它们之间具有什么关系?花岗岩体节理风化,造就“奇石”在缺少水土的峭壁岩石缝间,发育不良的黄山松成为“怪松”;山体高大陡峭,气流强烈抬升形成“云海”岩浆上涌加热地下水,形成“温泉”案例: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第五章第1节海气相互作用湖泊淤积,逐步变浅,面积萎缩。同时,水量逐步减少,生物由水生生物演变为湿生生物,湖底底泥转化为土壤,小气候也逐渐干燥。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地貌、生物、土壤、水等要素的统一演化过程。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以此出现不同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图5.3)。深水湖泊浅水湖泊沼泽草甸森林四、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第五章第1节海气相互作用第五章第1节海气相互作用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受到挖补干扰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该要素与其他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使得其他要素发生连锁反应(“牵一发而动全身”),最终导致整个自然发生改变。与自然环境普遍存在着的正常演化相比,干扰下的环境变化快的多,各要素变化也不同步。(一)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自然干扰陡峭山地外力侵蚀浑圆丘陵灌木草地植被演化森林正常演化:需要上千万年地形植被遭受火灾(被干扰):需要几十年灌木草地植被演化森林植被同步第五章第1节海气相互作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不断增强。通过自然环境要素连锁变化,不但干扰的后果常常被放大了,环境变化也越来越快。环境的快速变化往往不利于人类的适应。(二)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人为干扰黄土高原植被被人类大量砍伐案例:森林过度砍伐导致东北自然环境的整体变化第五章第1节海气相互作用东北临朐北部为寒温带针叶林,南部为真阔叶混交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经过100过年的大规模采伐,至20世纪末,东北林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森林面积锐减。一方面造成土壤缺乏枯枝落叶的补给,且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岭南一方面降低了森林滞留降水的功能,导致降水时易形成洪水,无降水时河流水量锐减甚至断流。水土流失家具使地面沟谷纵横、土层变薄,岩石裸露,岩石的风化速度加快。自20世纪末,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林区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森林逐渐恢复。活动:认识修建大坝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第五章第1节海气相互作用修建大坝会对自然环境产生诸多的影响,请根据下图提供的线索讨论这些影响,并把讨论的结果填写在空白处。第五章第1节海气相互作用内容回顾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功能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人教版2019新课标选择性必修一第5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2节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目录自然环境地域的差异性地域差异的形成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前言雪山逶迤,冰川纵横,河流蜿蜒,湖泊星布,草原如茵,草甸烂漫,森林如带,荒漠苍茫。天山把寒冷与炎热,干旱与湿润,高山与深谷,平坦与陡峻,冰雪与绿色,丰富与单调等并置在同一时空中。为什么冰纯、草原、森林、荒漠能并存于天山之中?他们在天山中的分布有什么规律?一、地域差异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太阳辐射(纬度)差异海陆位置差异热量差异水分差异太阳辐射与纬度正相关水分状况与距海远近负相关地理位置的差异地域外部条件差异:影响自然要素物质、能量交换自然带的地域差异自然植被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一)自然带地域差异的形成(二)沿海与内陆地区地域差异的形成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二者环境要素物质间交换、自然演化过程存在差异二者形成湿润区和干旱区的地域景观差异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太阳辐射较多用于蒸发,水循环强烈太阳辐射更多的转化为风能(三)低纬和高纬地区地域差异的形成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水循环、生物循环等物质迁移的量存在差异形成热带与寒带的地域景观差异低纬地区高纬地区吸收太阳辐射多吸收太阳辐射少(四)不同大小尺度上的自然环境地域差异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纬度海陆差异山和谷、阴坡阳坡差异尺度大尺度小尺度变小各种自然带差异>>案例:元素迁移与地域差异的形成岩石风化释放的钠钾钙镁等元素,可溶于水,并可随水迁移。钠钾的溶解度高于钙镁。不同地域,降水量不同,钠钾钙镁含量差异贤内助,水质、土壤性质和植物种类也相应具有差异。在湿润区,钠钾钙镁易淋溶并迁出,土壤和水含盐量低,植物生长良好;在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钠钾易淋溶,钙镁大量保存,土壤中形成钙积层,影响部分植物生长;在干旱区钠钾钙镁大量保存,土壤和水含盐量高,植物生长不良。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理想大陆自然带的分布大陆自然带的分布于气候的分布密切相关,大多是一对一的关系。理想大陆自然带的分布图更方便于掌握。(尤其要注意几个容易错的。)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注:一种气候可对应多种自然带,一种自然带也可对应多种气候(一)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1、影响因素:热量(纬度)(一)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2、分异规律:东西向延伸、南北向(纬向)更替ECBA延伸更替(一)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3、分异表现:低纬、高纬地区表现明显(横贯大陆东中西岸)(一)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3、分异表现:低纬、高纬地区表现明显(横贯大陆东中西岸)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案例:非洲的自然带分布CBABCCBA(二)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1、影响因素:距海远近(水分差异)(二)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2、分异规律:更替延伸南北向(经向)延伸、东西向更替(二)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3、分异表现:中纬度地区表现的更为明显案例:我国东北到西北的自然带演变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1、影响因素:海拔高低。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升,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会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这就是垂直地带性。基带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2、分异基础:水热条件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3、分异规律:①山麓自然带(基带)与山所在地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可用于判断南北半球和地理位置)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3、分异规律:②垂直带谱变化与所在的纬度向上的水平地带带谱变化相似。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4、影响自然带数量的因素:①纬度:负相关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4、影响自然带数量的因素:②海拔:正比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4、影响自然带数量的因素:③相对高度:正比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5、雪线:(1)含义:高山常年积雪的下界(最低海拔线)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5、雪线:(2)影响雪线海拔的因素:①阴坡、阳坡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5、雪线:(2)影响雪线海拔的因素:②迎风坡、背风坡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5、雪线:(2)影响雪线海拔的因素:迎风背风比阴坡阳坡影响更大活动:比较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坡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纬度、高度密切相关,即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普越完整。喜马拉雅山脉纬度较低,海拔高,南北坡的山麓处于不同的陆地自然单。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1.南坡比北坡对那些植被类型?2.以高山草甸为例,它在南坡和北坡分布的海拔范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如果北坡的山麓海拔与南坡相同,北坡也会有南坡那么多植被类型吗?为什么?四、地方性分异规律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一)地方性地域分异的形成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自然带地带性分布通过地形、岩石风化、洋流、海陆分布等因素影响自然带非地带性分布尺度较大的地域分异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案例:温带湿润区的地方性分异形成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二)地方性分异规律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1、含义:指不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自然带分布现象。相比于自然带地带性分布,某地本该出现某种自然带却没有出现、不该出现某种自然带却出现的现象。(二)地方性分异规律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3、典型的非地带性现象:①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中美地峡东部等的热带雨林气候。原因:①东北信风或东南信风从海上带来暖湿气流;②受地形抬升形成大量降水;③暖流对沿岸起到增温增湿作用(二)地方性分异规律第五章第2节地理环境差异性3、典型的非地带性现象:②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墨西哥高原。原因:地形以高原为主,气温低,对流较弱,未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二)地方性分异规律第五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京医科大学《物联网自动识别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医疗用品购销合同
- 哪位手上有装修包清工合同
- 合同之伸缩缝施工合同
- 住宅套内公共区域装修工程合同
- 茶艺师(高级)复习测试题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粮食玉米购销合同范本
- 树木供销合同范本
- 主播月合同范本
- 公安宣传培训班课件
- 中小学必背飞花令诗词-(春、月、风、花、山、江、人、日、动物、颜色、数字)
- 金属表面处理中的陶瓷涂层技术
- 2024年咨询工程师《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真题答案已校核
- 电厂机组UPS装置安装、调试项目“三措两案”
- 《小学生C++创意编程》第8单元课件 函数
- Java程序设计课件3第三章:抽象类、接口和包
- 供货运输方案及保障措施
- Unit3+Understanding+ideas+The+New+Age+of+Invention外研版(2019)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申请表(义务教育及社会资助通用申请表)
- 社会工作本科毕业论文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