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专题_第1页
2019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专题_第2页
2019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专题_第3页
2019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专题_第4页
2019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化学反响速率与化学平衡(huàxuépínghéng)——图像专题第一页,共54页。一、化学(huàxué)反响速率图像1.浓度〔或物质的量〕----时间(shíjiān)图像(1)分清反响物和生成物,浓度(nóngdù)减小的是反响物,浓度(nóngdù)增大的是生成物。A+BC23(2)浓度〔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计量系数之比(3)是否为可逆反响相关题型:〔1〕某物质的反响速率〔2〕转化率〔3〕产率〔4〕平均摩尔质量第二页,共54页。规律:C/n-t图像:斜率代表反响速率〔1〕反响物的量发生突变,改变了反响物的浓度〔直接改变浓度或改变体积〕:①改变反响物的浓度,只有某些物质的浓度发生改变;②改变体积,所有物质的浓度均发生同等比例(bǐlì)的改变〔2〕反响物的量不发生突变:①改变温度:平衡移动;②加催化剂:平衡不移动。〔3〕根据斜率的改变分析改变的条件①由第Ⅰ次平衡到第Ⅱ次平衡,平衡移动(yídòng)的方向是________,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②比较第II阶段反响温度〔T2〕和第III阶段反响速度〔T3〕的上下:T2____T3填(“>、=、<〞)判断(pànduàn)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页,共54页。1、正反响放热的可逆反响,假设反响开始(kāishǐ)经t1s后达平衡,在t2s时由于反响条件改变,使平衡破坏,到t3s时又达平衡,如以下图所示。〔1〕该反响的反响物是______〔2〕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3〕分析从t2到t3时曲线改变的原因是〔〕A、增大了X或Y的浓度B、使用了催化剂C、缩小体积,使体系压强增大D、升高了反响温度X、YDX+YZ课堂练习第四页,共54页。2、已知A、B、C都是气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其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3A+B2CB.15min时,升高了反应体系的温度C.15min时,使用了正催化剂D.15min时,增大了反应体系的压强26C课堂练习第五页,共54页。2.速率----时间(shíjiān)图像〔1〕假设(jiǎshè)a、b无断点,那么平衡移动肯定是改变某一物质的浓度导致。〔1〕假设V正在(zhèngzài)V逆的上方,平衡向正反响方向移动〔2〕假设V逆在V正的上方,平衡向逆反响方向移动〔3〕假设V正=V逆,平衡向不移动〔3〕假设改变条件后,正、逆反响速率仍相等,那么原因可能是:①反响前后气体分子体积不变;②使用了催化剂;③等效平衡〔2〕假设a、b有断点,那么平衡移动原因可能是:①改变反响体系的压强;②改变反响体系的温度;③同时不同程度地改变反响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原因分类:平衡移动:第六页,共54页。tvv正v逆t1t2①引起平衡(pínghéng)移动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平衡(pínghéng)将向____反响方向移动。增大(zēnɡdà)反响物浓度正tvv正v逆t1t2②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平衡将向____反响(fǎnxiǎng)方向移动。减小生成物浓度正〔1〕浓度变化2.速率----时间图像第七页,共54页。〔2〕温度(wēndù)变化①对于mA(g)+nB(g)pC(g)+qD(g),条件(tiáojiàn)改变时有右图变化,改变的条件(tiáojiàn)可能为:,正反响是___热反响;,m+n___p+q;平衡向____反响方向移动。升温>吸t1t2tvv正v逆②假设对上述反响降温或减小压强(yāqiáng),画出平衡移动过程中的v-t图。t1t2tvv逆v正加压正压强变化a2.速率----时间图像第八页,共54页。〔3〕催化剂①对于mA(g)+nB(g)pC(g)+qD(g),条件改变时有右图变化,改变的条件可能为:;,m+n___p+q;平衡(pínghéng)向____反响方向移动。加正催化剂=②假设对上述反响加负催化剂或减小压强,画出平衡(pínghéng)移动过程中的v-t图。加压正压强(yāqiáng)变化bv逆t1

tvv正v逆t1

tvv正2.速率----时间图像第九页,共54页。2.速率(sùlǜ)----时间图像〔1〕假设a、b无断点(duàndiǎn),那么平衡移动肯定是改变某一物质的浓度导致。〔1〕假设V正在V逆的上方,平衡(pínghéng)向正反响方向移动〔2〕假设V逆在V正的上方,平衡(pínghéng)向逆反响方向移动〔3〕假设V正=V逆,平衡(pínghéng)向不移动〔3〕假设改变条件后,正、逆反响速率仍相等,那么原因可能是:①反响前后气体分子体积不变;②使用了催化剂;③等效平衡〔2〕假设a、b有断点,那么平衡移动原因可能是:①改变反响体系的压强;②改变反响体系的温度;③同时不同程度地改变反响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原因分类:平衡移动:第十页,共54页。由于v正、v逆均有不同程度(chéngdù)的增大,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可能是a.升高温度;b.增大压强。根据反响方程式,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响方向移动,与图示相符;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响方向移动,与图示不相符。故此题中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升高温度。v逆t1t2tvv正1、对于反应A(g)+3B(g)2C(g)+D(g);△H<0,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可能是什么?并说明理由。课堂练习第十一页,共54页。2、对于反响N2+3H22NH3;△H<0,分析(fēnxī)以下图,确定t1—t5各点所改变的条件分别是什么?t1__________t2__________t3__________t4__________t5__________增大(zēnɡdà)N2或H2的浓度减小NH3的浓度(nóngdù)增大压强降低温度使用催化剂课堂练习第十二页,共54页。V正V逆1、看图,说出反响起始时是从正反响;还是从逆反响开始(kāishǐ)?升温后,化学平衡向什么方向移动?VT〔温度(wēndù)〕〔1〕v正、v逆均不为0,正、逆反响同时反响开始。〔2〕升温后,v正>v逆,平衡(pínghéng)向正反响方向移动。3.速率----T/P图像mol·(L·s)-1第十三页,共54页。V正V逆VT/P此图合理(hélǐ)吗?为什么?在V-T/P图像中,温度或压强(yāqiáng)改变,发生相同的改变〔同时增大或同时减小〕只是v正、v逆改变的程度不同。第十四页,共54页。2、以下各图是温度或压强对反响:2A(s)+2B(g)2C(g)+D(g)〔正反响为吸热(xīrè)反响〕的正逆反响速率的影响,其中正确的图象是〔〕ADVABCDV正V正V正V正V逆V逆V逆V逆TTPPVVV课堂练习第十五页,共54页。1.含量——时间(shíjiān)图像T1CT2CC%时间(shíjiān)0t1t2看图技巧:〔1〕看清横纵坐标含义(hányì)〔2〕先拐先平衡数值大〔3〕平衡移动1、T1与T2的上下2、是放热反响还是吸热反响问题1、T1>T22、是放热反响ΔH<0答案①百分含量——时间图像mA(g)+nB(g)pC(g)+qD(g)ΔH二、化学平衡图像第十六页,共54页。P1P2A%01、P1与P2的相对(xiāngduì)大小2、m+n与p+q的大小时间(shíjiān)t1t2问题(wèntí)1、P1>P22、m+n>p+q答案1.含量——时间图像①百分含量——时间图像mA(g)+nB(g)pC(g)+qD(g)ΔH二、化学平衡图像看图技巧:〔1〕看清横纵坐标含义〔2〕先拐先平衡数值大〔3〕平衡移动第十七页,共54页。T1CT2C时间(shíjiān)0t1t21、T1与T2的上下2、放热反响(fǎnxiǎng)还是吸热反响(fǎnxiǎng)问题1、T1>T22、是放热反响(fǎnxiǎng)ΔH<0答案②转化率——时间图像A的转化率1.含量——时间图像mA(g)+nB(g)pC(g)+qD(g)ΔH二、化学平衡图像看图技巧:〔1〕看清横纵坐标含义〔2〕先拐先平衡数值大〔3〕平衡移动第十八页,共54页。1.01107Pa1.01106PaA的转化率时间(shíjiān)0t1t2m+n<p+q

or

m+n>p+q②转化率——时间(shíjiān)图像1.含量——时间(shíjiān)图像mA(g)+nB(g)pC(g)+qD(g)ΔH二、化学平衡图像问题m+n<p+q答案看图技巧:〔1〕看清横纵坐标含义〔2〕先拐先平衡数值大〔3〕平衡移动第十九页,共54页。T1T2产率1、T1与T2的相对大小2、放热反响(fǎnxiǎng)还是吸热反响(fǎnxiǎng)③产率——时间(shíjiān)图像1.含量——时间(shíjiān)图像mA(g)+nB(g)pC(g)+qD(g)ΔH二、化学平衡图像时间0t1t2问题1、T2>T12、是吸热反响ΔH>0答案看图技巧:〔1〕看清横纵坐标含义〔2〕先拐先平衡数值大〔3〕平衡移动第二十页,共54页。1.01107Pa1.01106Pa产率时间(shíjiān)0t1t2m+n<p+q

or

m+n>p+q③产率——时间(shíjiān)图像1.含量(hánliàng)——时间图像mA(g)+nB(g)pC(g)+qD(g)ΔH二、化学平衡图像问题m+n<p+q答案看图技巧:〔1〕看清横纵坐标含义〔2〕先拐先平衡数值大〔3〕平衡移动第二十一页,共54页。1.01106Pa1.01107PaA的转化率时间(shíjiān)0t1t21、以下图像是否(shìfǒu)正确?时间(shíjiān)35℃25℃产率0mA(g)+nB(g)pC(g)+qD(g)ΔHt1t2课堂练习先拐先平衡数值大第二十二页,共54页。0T2,P1T1,P2T1,P1C%tP1P2

正反响(fǎnxiǎng)是热反响(fǎnxiǎng)<吸T1T2

<2A(g)+B(g)2C(g)课堂练习看图技巧:〔1〕看清横纵坐标含义(hányì)〔2〕先拐先平衡数值大〔3〕平衡移动第二十三页,共54页。01.01107Pa1.01106PaA的转化率时间(shíjiān)m+n=p+qmA(g)+nB(g)pC(g)+qD(g)ΔH课堂练习第二十四页,共54页。3、已知4NH3(g)+5O2(g)4NO(g)+6H2(g);△H=-1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1200℃1000℃tNO%10×105Pa1×105PatNO%NO%1000℃有催化剂t1000℃无催化剂t1t2A1200℃1000℃tNO%CDBC课堂练习第二十五页,共54页。4.在某恒容的密闭容器,可逆反应:A(g)+B(g)xC(g);△H<0,符合下列图像(I)所示关系,由此推断对图(II)的正确说法是()A.p3>p4,Y轴表示A的转化率B.p3<p4,Y轴表示B的百分含量C.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AD课堂练习第二十六页,共54页。200C300C100CP△H____0压强0A%2.含量——压强/温度(wēndù)曲线m+n____p+q<<等压线①百分含量——压强(yāqiáng)/温度图像mA(g)+nB(g)pC(g)+qD(g)ΔH二、化学平衡(huàxuépínghéng)图像看图技巧:〔1〕看图形趋势〔2〕“定一议二〞第二十七页,共54页。m+n_____p+qA的转化率温度01.01107Pa1.01106Pa1.01105PaT>△H____0等温线<2.含量——压强(yāqiáng)/温度曲线②转化率——压强(yāqiáng)/温度图像mA(g)+nB(g)pC(g)+qD(g)ΔH二、化学平衡(huàxuépínghéng)图像看图技巧:〔1〕看图形趋势〔2〕“定一议二〞第二十八页,共54页。m+n___p+qm+n___p+qm+n___p+q正反响(fǎnxiǎng)为_____反响(fǎnxiǎng)正反响(fǎnxiǎng)为_____反响(fǎnxiǎng)正反响(fǎnxiǎng)为_____反响(fǎnxiǎng)>><放热吸热吸热1、对于反应mA(g)+nB(g)pC(g)+qD(g),根据图象填空:课堂练习第二十九页,共54页。2、反响X(g)+3Y(g)2Z(g);△H<0,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到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biànhuà)曲线为〔〕CABCD………..等温线TZ%TZ%P2P1Z%TP1P2P1P2TZ%P2P1课堂练习第三十页,共54页。03、以下图是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反响2NO+O22NO2;ΔH<0)中NO的最大转化率与温度(wēndù)的关系曲线。图中坐标有A、B、C、D、E5点,其中表示未达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ABCEDCTNO转化率课堂练习T1T2第三十一页,共54页。〔1〕、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响过程中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响处于(chǔyú)平衡状态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2〕、据图判断(pànduàn),反响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3〕、10min到15min的曲线(qūxiàn)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参加催化剂B、缩小容器体积C、降低温度D、增加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25—30min参加氧气AB15—20min1、2SO2(g)

+O2(g)

2SO3(g)+Q模拟题第三十二页,共54页。2、一定条件下,将一定量的A,B,C,D四种物质,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s)+nB(g)pC(g)+qD(g)达到平衡后,测得B的浓度为0.5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密闭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次达到平衡后,测得B的浓度为0.2mol/L。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ѱ)与温度(T)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平衡向逆反响方向移动B.化学方程式中n>p+qC.到达平衡后,假设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响方向移动D.达平衡后,增加(zēngjiā)A的量,有利于提高B的转化率C第三十三页,共54页。3、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wùzhì)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响A(g)+xB(g)2C(g),到达平衡后,只改变反响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wùzhì)的浓度、反响速率随时间变化如以下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30min时降低温度(wēndù),40min时升高温度(wēndù)B.反响方程式中的x=1,正反响为吸热反响C.8min前A的平均反响速率为0.08mol/(L·min)D.30min~40min间该反响使用了催化剂C第三十四页,共54页。高考题1、〔11重庆〕一定条件下,以下反响中水蒸气含量(hánliàng)随反响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题图10的是〔〕AA.

B.

C.

D.第三十五页,共54页。2、(11福建)25℃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高考题DA.往平衡体系中参加金属铅后,c(Pb2+)增大

B.往平衡体系中参加少量(shǎoliàng)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响△H>0D.25℃时,该反响的平衡常数K=第三十六页,共54页。3、(11安徽)电镀废液中Cr2O72-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PbCrO4):

Cr2O72-(aq)+2Pb2+(aq)+H2O(l)2PbCrO4(s)+2H+(aq)△H<0

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高考题A第三十七页,共54页。4、(11北京)已知反应:2CH3COCH3(l)CH3COCH2COH(CH3)2(l)。取等量CH3COCH3,分别在0℃和20℃下,测得其转化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Y-t)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考题DA.b代表0

℃下CH3COCH3的Y-t曲线B.反应进行到20min末,H3COCH3的

C.升高温度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并能提高平衡转化率D.从Y=0到Y=0.113,CH3COCH2COH(CH3)2的

第三十八页,共54页。高考题5、(11天津)向绝热恒容密闭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反响(fǎnxiǎng)在c点到达平衡状态B.反响(fǎnxiǎng)物浓度:a点小于b点C.反响(fǎnxiǎng)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D第三十九页,共54页。6、〔09重庆〕各可逆反响(fǎnxiǎng)到达平衡后,改变放映条件,其变化趋势正确的选项是〔〕高考题D第四十页,共54页。〔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fēnbié)仅改变一种反响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_______;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_;7、(2010全国Ⅰ)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100mol/L,c(B)=0.200mol/L及c(C)=0mol/L。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4〕该反响进行到时的平均反响速率(sùlǜ):实验②:V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③:VC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反响的△H____O;判断(pànduàn)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加催化剂;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未变温度升高;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40%﹥升高温度向正方向移动0.014mol(L·min)-10.008mol(L·min)-1第四十一页,共54页。8、(2011全国Ⅰ)反应aA(g)+bB(g)

cC(g);(H<0),在等容条件下进行。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I、II、III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答复以下问题(wèntí):〔1〕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中,a:b:c为________;〔2〕A的平均反响速率vⅠ(A)、vⅡ(A)、vⅢ(A)从大到小排列次序为_______________;〔3〕B的平衡转化率aⅠ(B)、aⅡ(B)、aⅢ(B)中最小的是________,其值是_________〔4〕由第Ⅰ次平衡到第Ⅱ次平衡,平衡移动的方向(fāngxiàng)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2vⅠ(A)>vⅡ(A)>vⅢ(A)aⅡ(B)19%正反响(fǎnxiǎng)从反响体系中移除产物C第四十二页,共54页。〔6〕到达第三次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假定10min后到达新的平衡,请在以下图中用曲线表示(biǎoshì)IV阶段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上必须标出A、B、C〕.〔5〕比较第II阶段反响(fǎnxiǎng)温度〔T2〕和第III阶段反响(fǎnxiǎng)速度〔T3〕的上下:T2____T3填(“>、=、<〞)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响为放热反响,降低(jiàngdī)温度,平衡向正反响方向移动第四十三页,共54页。9、〔2012·江西〕光气〔COCl2〕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工业上采用(cǎiyòng)高温下CO与Cl2在活性碳催化下合成。〔1〕实验室中常用来制备氯气(lǜqì)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与CO2进行高温(gāowēn)重整制备CO,CH4、H2、和CO的燃烧热〔△H〕分别为-890.3kJ·mol-1、-285.8kJ·mol-1和-283.0kJ·mol-1,那么生成1m3〔标准状况〕CO所需热量为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中可用氯仿〔CHCl3〕与双氧水直接反响制备光气,其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nO2+4HCl(浓)===MnCl2+Cl2↑+2H2O△5.52×103kJCHCl3+H2O2=HCl+H2O+COCl2第四十四页,共54页。(4)COCl2的分解反应为COCl2(g)Cl2(g)+CO(g);△H=+108kJ·mol-1。反应体系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如下图所示(第10min到14min的COCl2浓度变化曲线未示出):①计算(jìsuàn)反响在地8min时的平衡常数K=________;②比较(bǐjiào)第2min反响温度T(2)与第8min反响温度T(8)的上下:T(2)___T(8)〔填“<〞、“>〞或“=〞〕;③假设(jiǎshè)12min时反响与温度T(8)下重新到达平衡,那么此时c(COCl2)=_____mol·L-1④比较产物CO在2-3min、5-6min和12-13min时平均反响速率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比较反响物COCl2在5-6min和15-16min时平均反响速率的大小:v(5-6)___v(15-16)原因是_________0.234mol·L-1<v(5-6)>v(2-3)=v(12-13)>在相同温度时,该反响的反响物浓度越高,反响速率越大第四十五页,共54页。10.(2013·江西)二甲醚〔CH3OCH3〕是无色气体,可作为一种新能源。有合成气〔组成为H2、CO和少量的CO2〕直接制备二甲醚,其中的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四个反响:甲醇合成反响:(i)CO(g)+2H2(g)=CH3OH(g)△H1=-90.1kJ·mol-1(ii〕CO2(g)+3H2〔g〕=CH3OH(g)+H2O(g)△H2·mol-1水煤气变换(biànhuàn)反响:(iii)CO(g)+H2O(g)=CO2(g)+H2(g)△H3·mol-1二甲醚合成反响:〔iv〕2CH3OH〔g〕=CH3OCH3〔g〕△H4·mol-1答复以下问题:(1)Al2O3是合成气直接制备二甲醚反响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工业上从铝土矿制备较高纯度Al2O3主要流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化学方程式表示〕第四十六页,共54页。(2)分析二甲醚合成反响(iv)对于CO转化率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另一产物为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化学反响原理,分析增加(zēngjiā)压强对直接制备二甲醚反响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研究者在催化剂厂含〔Cu一Zn一Al一O和A12O3)、压强(yāqiáng)为的条件下,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结果如右图所示。其中CO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十七页,共54页。(5)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其能量密度高于甲醇直接燃料电池(5.93kW·h·kg-1)。假设电解质为酸性,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二甲醚分子经过电化学氧化,可以产生___________个电子的电量:该电池的理论输出电压(diànyā)为1.20V,能址密度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计算。能盘密度=电池输出电能/燃料质盒,1kW·6J)。第四十八页,共54页。14.(2012·浙江)甲烷自热重整是先进(xiānjìn)的制氢方法,包含甲烷氧化和蒸汽重整。向反响系统同时通入甲烷、氧气和水蒸气,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响有:答复以下问题:〔1〕反响CO(g)+H2O(g)=CO2(g)+H2(g)的△H=kJ/mol。〔2〕在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