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1《长征胜利万岁》课堂教学设计_第1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1《长征胜利万岁》课堂教学设计_第2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1《长征胜利万岁》课堂教学设计_第3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1《长征胜利万岁》课堂教学设计_第4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1《长征胜利万岁》课堂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征胜利万岁》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长征的背景。2.了解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写法。3.鉴赏本文运用场面描写的手法,体会表达效果。4.探讨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作者介绍杨成武(1914—2004),福建省长汀县客家人,中共优秀党员,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杨成武于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当上团政委。后任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两万五千里长征,指挥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立下了不朽功勋。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著有《杨成武回忆录》《杨成武军事文选》等。2004年2月14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背景介绍1934年10月,中央工农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存亡,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了700多座县城,牺牲了营以上干部430余人,共击溃国民党军队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保安县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本篇文章就是长征的重要参与者杨成武将军对1935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后发生的一些事情的回忆,记录了他的所思、所想、所感。文体介绍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回忆录讲求“真实、广泛、突出”。“真实”即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广泛”即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广泛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突出”即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要有个性,事件要有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根据记录方式的不同,回忆录可分为亲笔回忆录和口述回忆录。亲笔回忆录即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通常由参加者所写,回忆录的主人公亲笔撰写个人回忆录。而不像历史那样拘泥于形式,内容也不求完备。口述回忆录即一种自传体描述,其口吻常闲逸而亲切、注意的焦点通常在作者所知的人物、事件或时代上。回忆录的主人公没有亲笔撰写,而是采用自己口述、他人记录整理等方式完成的回忆录。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那么本篇回忆录是以谁为主要视角?又重点回忆了哪几件事?以杨成武上将为第一人称视角,记述了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在吴起镇伏击并歼灭敌军、召开全军干部会议等事件,表达了对长征胜利结束的欣喜和激动之情。作者为什么会选取这些事件放进本篇文章?因为这是记忆中最深刻、最有意义的事。第一件事:渡尽劫波兄弟在。历尽艰险排除万难之后终于到达目的地的激动欢乐终生难忘。第二件事:长征中的最后一仗!这一仗,宣告了一年来蒋介石“追剿”计划的彻底破产,意味着长征终成正果。第三件事:毛主席总结长征精神,从理论高度总结了长征的价值和意义,永远激励着中国革命者奋勇前进。阅读课文1-8段,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部分,思考以下问题。本文是回忆录,属记叙类文体,精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本文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指战员抵达吴起镇的心情。场面描写:如红四团到达吴起镇后指战员“欢叫着冲着跑了下去”,描写了欢乐热烈的场面。心理描写:如“我们都很高兴”,“怎么能不兴奋,不激动呢?”,直接写出了战士们的情感和心情。动作描写:如红四团到达吴起镇后指战员欢叫、冲、跑的动作描写;“我们互相祝贺,互诉衷肠”。环境描写:天气晴朗,阳光灿烂,天空是蓝盈盈的,优美的自然环境营造了队伍进入小镇的欢乐祥和的氛围。补充:场面描写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场面描写和环境描写的区别场面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单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是不够的,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这样才能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这与环境描写有许多不同。1、感情色彩不同。场面描写更加客观,很少参杂作者的感情,只是对于场景的客观描述,往往承上启下。但是环境描写与作者的感情色彩脱离不了千系。2、对象不同。场面描写是描写某个地点所有任务的整体状态。比如将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人物活动杂糅在一起。环境描写的对象是人所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比如某个历史时期的街道、美丽的自然风光、某个房间的室内陈列。环境描写围绕具体的环境。3、作用不同。场面描写围绕人物。所以具有突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而环境描写作用是为表达中心思想做铺垫、给人代入感、渲染文章气氛、描写特定景物。指战员进吴起镇后的欢乐、热烈的场面,请结合全文及相关背景,分析战士们心情激动的原因。有了强援。吴起镇已是苏区边境,是红四团、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的会师点。这意味着红军指战员基本结束了一年来只能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独自作战的局面。生活条件将有改善。长征时,红军脱离根据地,转战11个省这些地方大多是敌占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或无人区,红军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遇到了常人无法想象的难题。后文写天降大雪时大家还只能身着单衣,可见当时指战员生活条件之艰苦而进入苏区后,生活条件自然将会比长征途中要好很多。作战环境更为熟悉。进入苏区后,虽然也有敌人怕,但红军有了主场之利。战斗安排更为从容,这从下文描写红军伏击“二马”,消灭了一个骑兵团、打垮了三个骑兵团的战斗中可以体现出来。第五段对吴起镇的描写是否表现出了失望?与前面的情绪矛盾吗?“我们早就听说,吴起镇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名将吴起的功绩而命名的小镇。可是走进镇子一看,除了一条小河,一排古老的窑洞之外,却看不出有什么纪念吴起的古迹。”并不矛盾,此处是欲扬先抑的手法。目的是为了引出下文所写的见到苏维埃政府的牌子时心中的亲切与感动。(4)文中为什么特别写到“一个窑洞口旁边挂着的一块牌子”?因为这块牌子是苏维埃政府的牌子。看到这块牌子,意味着经过长途跋涉的红军队伍重新找到了根据地。意味着中央红军即将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正如作者所说:“苏维埃!多么亲切的名字啊,见了她,像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这个细节,具有强烈的暗示作用,充分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阅读课文9-22段,在吴起镇伏击并歼灭敌军部分,思考以下问题。文章是怎样叙述这次战斗的?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完整地叙述了这次伏击战的全过程:战斗背景,战前等待,战斗经过以及战后影响。在排述战斗场面时,作者从敌、我两个方面进行对照描写,既刻画出红军将士的当机立断、英勇善战,也展现了敌军骑兵的惊慌失措、狼狈不堪,将整个战斗过程描写得有声有色,使人读后如闻其声,如临其境。(2)从字数上看,吴起镇战役600多字,千佛山除恶100多字,详略差异是明显的,你如何理解作者这样的安排?回忆录中对场景详略的处理,往往与作者的个人体验有关。杨成武将军参与了吴起镇战役,情感体验充沛,伏击时的紧张,作战时的豪情,取得战果的喜悦,得知战友牺牲的沉痛,可以传达给我们的有很多;而千佛山除恶的相关内容,只能从战报,或者由战友转述获悉,就一笔带过了。阅读课文23-46段,召开全军干部会议,聆听毛主席总结长征意义部分,思考以下问题。文章写到在开会路上巧遇邓小平,有何作用?增添了故事的波澜,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表现了邓小平同志平易近人、关心同志的可贵品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党和军队领导人优良的工作作风和闪光的人格魅力,以及红军队伍上下平等、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的精神风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的理解。长征是宣言书。红军以其在长征中体现出的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袖。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是不可战胜的,所以“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红军在长征途中,以实际行动向所经过的省区宣传党的思想,宣传红军的道路才是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长征是播种机。一是红军在思想上向所经过的地区播种革命思想;二是在长征途中,红军鼓励各族人民实现独立自治和建立自己的革命政权,“建立了数百个县、区的苏维埃政府”;三是招收革命战士,“扩红数千人”。四是锻炼了队伍,经过长征考验的人都是中国革命的精华。(3)文章最后以较长篇幅描写毛主席关于长征的讲话,有什么作用?借毛主席之口,交代长征的全部历程,认为长征真正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前所未有的长征”;揭示长征胜利的伟大成就和重要历史意义,“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点明了全文的主旨;表现毛主席非凡的品略眼光和深刻的洞察力,有助于突出伟大领袖的光辉形象。学习写作方法。在文中辨别、标划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语句,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情感的写法。1.你们--党的领导人,不知疲倦地操劳着,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党的事业,为了红军的胜利,全都消瘦了,花去了多少心血啊!你们在这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运筹帷幄,把我们从一个胜利引向一个新的胜利,是多么不易啊!要说辛苦,你们最辛苦了!(第38段)抒情中带有议论2.“长征万岁!”会场里刹时升起欢呼声。(第40段)抒情3.“二万五千里长征万岁!”口号声此起彼伏。(第41段)抒情4.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第42段)议论5.我们越听越激动,越听越高兴,深深感到:胜利来之多么不易!(第43段)议论中有抒情回忆录文本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总结①本文是回忆录,以时间顺序为线索组织材料,记叙了红军到达吴起镇、吴起镇战斗、召开全军干部会议总结长征的意义宣布长征的胜利等事件。②在记叙过程中,运用场面、动作、心理描写及侧面描写来表现红军指战员的兴奋和激动的心情。③记叙中融入抒情、议论,更好地表达了长征胜利后作者的喜悦之情及对革命烈士的追思及对革命美好未来的向往。总之,全文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描写、议论、抒情,使全文中心突出,情感充沛。总览全文,再次感受革命前辈的光辉品质和革命豪情。课文中说,红军“度过了长途跋涉、征战万里的艰难岁月”,根据课文内容,特别是毛主席的讲话,对长征的艰辛加以概括说明。自然环境的恶劣、物质资源的匮乏、敌人的围追堵截、长征路途的遥远长征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有共产党的领导:代表人民的利益,正确的方针政策。有老百姓的拥护,军民同心红军将士团结一心,不怕牺牲的精神品质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3)这篇文章展现了红军战士们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这篇文章通过描写红军战士们歼灭敌人的追剿骑兵团,刻画了红军战士们骁勇善战、有勇有谋的形象;通过描写红军战一们消灭反动民团,刻画了红军战一们为人民服务、热爱人民的形象;通过描写红军战一们见到区苏维埃政府的牌子时感到亲切,刻画了红军战士们热爱中国共产党的形象;通过对长征过程的描述,刻画了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形象。(4)结合本文的叙述和历史课程的学习,尝试归纳长征精神的内涵。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同学认为如今社会安定,物质生活富裕,我们不必再忆苦思甜、回顾艰辛的长征历程了。你赞同他的观点吗?你认为我们当下还有学习长征精神的意义和必要吗?观点一树立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能够为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指明前进的方向,提供前进的动力。观点二团结一心,顾全大局。在红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