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同步练习1.任何经济政策(体制)的出现,都有一定的时代性。同一经济政策(体制)在不同时期所起到过的作用是不同的。能够反映这一观点的是①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②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③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④美国的自由放任政策

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2.有学者指出,1917年革命表明,如果国内存在尖锐的社会问题,不应一味寻求妥协,否则更激进的力量将会采取外科的方法进行治疗。材料中“外科的方法”是指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四月提纲》指明革命方向C.“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D.颁布《和平法令》结束对外战争3.1917年11月7日,即俄历10月25日,俄国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这次革命的重大意义在于(

)A.推翻沙皇政府的专制统治 B.确立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C.满足人民退出战争的要求 D.推动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4.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发展为世界强国。在此期间,苏联优先发展的是(

)A.农业 B.轻工业 C.商业 D.重工业5.“他宣传非暴力学说(源于信奉仁爱、不杀生的印度教),终于发动了印度人民大众,奋起将英国驱赶出印度半岛。由于他的努力,精神运动取代了武装暴动,祈祷取代了枪炮,沉默取代了恐怖分子的炸弹的爆炸声。”由此可知甘地及其所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A.能够发动人民大众是因其思想受印度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的影响B.在运动中的印度人民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C.“祈祷取代了枪炮”,甘地始终谴责群众以暴力的方式斗争D.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并领导印度人民最终实现了印度独立6.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议:“没收地主的全部土地,一切土地收归国有,由当地雇农代表苏维埃分配;把大田庄改为示范农场,由国家经营,雇农代表苏维埃监督。”该提议旨在A.推动民主革命的深入 B.争取获得农民对革命支持C.促成苏维埃政权成立 D.瓦解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7.1921年7月,苏俄政府公布《租借条约》,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公民、合作社政府还通过了《关于手工业和小企业》的条例,允许私营小企业廉工20名,到1925年5月,放宽限制,经特别批准可雇工100名。租让制的实行A.改变了苏俄社会性质 B.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C.造成企业所有权转移 D.旨在发展社会生产力8.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1917年俄国革命的亲历者,他认为“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唯一原因在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然后同他们一道,在旧制度的废城上构建起新制度的框架”据此理解十月革命的性质是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B.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C.农民阶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D.不妥协的爱国主义运动9.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符合这一思想的目标做法是A.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B.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部分中小企业C.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加强军事工业的建设10.1933年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下面对“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理解正确的是A.制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制定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实施五年计划C.实行新经济政策D.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11.与“俄共十大”、“粮食税”、“恢复商品货币关系”等关键词直接相关的史事是A.彼得一世改革 B.农奴制改革C.新经济政策 D.苏联解体12.俄国学者苏汉诺夫说:列宁的讲话缺少对俄国社会主义的“客观前提”的分析,代表国内微弱少数的工人和雇佣苏维埃怎么能反对多数的意志和利益建立社会主义?列宁的全部“观念”怎么能同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并行不悖?苏汉诺夫旨在A.批评《四月提纲》有关俄国革命的观点B.指责新经济政策违背马克思主义C.说明俄国革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D.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国情13.苏俄在十月革命后对大型企业进行了国有化,对生产进行监督:1918年6月开始,中小企业也实行国有化:1921年,部分地承认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私有制;192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作为国家经济管理的主要机构,并首次制定了年度计划。这一过程表明苏俄(

)A.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 B.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模式C.经济政策的摇摆不定 D.初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14.下表是1929—1938年美、苏、德、日四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份额(%)表,表格中数字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A.①德国②美国③苏联④日本 B.①美国②德国③日本④苏联C.①日本②苏联③美国④德国 D.①苏联②日本③德国④美国15.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大力发展中等技术教育,到1927年俄罗斯联邦就有672所中等技术学校。此外还成立工农速成班,招收未受过中等教育的工人和青年农民。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是A.大力发展计划经济 B.大力发展职业教育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大力创办工农学校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遭到了严重的失败,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选集》材料二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列宁全集》(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苏俄经济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这是邓小平对材料二中提到的政策的评价,结合苏俄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17.阅读下列材料:“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是使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清除其幻想的口号。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转移到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的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革命,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完成新高潮的任务。”——《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六次代表大会关于政治形势的决议》请回答:(1)材料中“第一次革命高潮”以及后来完成的“新高潮”分别指哪次革命?(2)据材料判断,1917年8月前后,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的方式有哪两种?最终选择了哪一种?(3)为了“得到贫苦农民支持”,布尔什维克党在“新高潮”之初采取了什么措施?参考答案:1.D2.C3.D4.D5.A6.B7.D8.A9.B10.B11.C12.A13.B14.A15.B16.(1)变化:由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实行新经济政策。原因: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日益显现(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苏俄出现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新经济政策符合苏俄当时的国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得到了广大工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