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5-8_第1页
二年级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5-8_第2页
二年级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5-8_第3页
二年级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5-8_第4页
二年级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5-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12、寓言二则课时2

教材与学教材分析本课由《亡羊补牢》和《携苗助长》两则寓言组成。课

文分别勾勒出了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一个

情分析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这两则寓言都是家

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而且非常具有现实意

义。

学情分析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多多少少都读过一些寓言故事,再加

上课文选编的两则寓言故事内容较浅显,所以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

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教学建议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教学

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

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

课文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寓言,从

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1.借助拼音会认15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并运用查字

目标与重

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

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难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一则寓

言故事。

3.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自然规律的道理,同时

明白事情出了差错,要积极想办法补救。

重点:理解成语“亡羊补牢”“携苗助长”的意思。

难点:读懂蕴含在成语故事中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二次备课

过程设计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好,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那好,我们现在来看图猜成语。准备好了吗?(依次

出示图片)谁来猜第一幅图?(守株待兔)对了,那这

一幅呢?(坐井观天)这一幅?(掩耳盗铃)难不倒你们,

再给你们几个难的(画蛇添足)还有更难的(叶公好龙)。

2.你们真聪明,都猜对了。那你们知道这些成语都有

什么共同特点吗?是的,它们都是寓言故事(板书:寓

言两则)J尔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相机出示课件

加以明确(寓:寄托;言:讲道理。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

的小故事里藏着大道理。)

3.今天我们学习第12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故事

《亡羊补牢》(板书课题)

边范写边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提醒“亡”的第一笔横

画略长,下面的竖折不要过大;“牢”下面“牛”的第二

笔横画略长。

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

4、指名学生读大小标题,提醒学生注意生字“寓、

则、亡、牢”的正确读音。如“亡”不要读成了“忙”的

5.我们要怎样才能学好寓言呢?

生:要知道故事(板书:故事)再从中领悟道理(板

书:道理)

师:对,掌握好这两点我们就能学好寓言故事了。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出示要求:①先请大家自由读读《亡羊补牢》,

注意要读准生字、多音字,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

读几遍,读通为止。②了解课文主要内容。③同桌交流

生字学习情况。

2、字词学习

(1)师:有些同学的习惯非常好,读完了课文就坐

得端端正正的。读完了吗?请看大屏幕,老师把课文中的

几个词语请到了上面,谁来当小老师。(依次出示三排词

语)

羊圈钻进去

街坊窟窿结结实实

叼走劝告后悔、从此

(2)指名领读第一行:真棒,两个多音字(相机圈

出)都读得很准,你们知道它们的另一个读音吗?请给它

组组词。(出示两个多音字及组词)齐读两遍,积累词

汇。

(出示田字格中的“钻”字,指导书写:

(3)自由朗读第二行:

理解词意:

①你们家有街坊吗?你们家和街坊的关系怎么样?

师:我们中国有句话说的是“远亲不如近邻”,如果

相处好了,邻居会比自己家的亲戚都好。

②“窟窿”就是一一生答(洞)。

师:怎样记住这两个字?(都是穴字头,表形,下面

部分表声,属于形声字)

像穴字头的字还有哪些?(相机补充:窗、空等)

我们再一齐来读一遍这几个词语。

(4)指名读第三行:相机正音。

出示田字格中的''劝告"两字,师范写并指导:“劝”

右边“力”的撇画要托住左边“又”的点画。“告”字注

意上半部分的最后一笔横要略长。

生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进行强调。

(5)开小火车读三排词语'齐读两遍。

3.再次朗读课文

(1)师:读得很正确如果这些词语回到课文中,你

们还认识吗?谁愿意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段)

(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2)大家很厉害,这么难读的段落都读通顺了,2-5

自然段每一横排同学读一段,比一比,看看哪排读得最正

确,最通顺。(正音、点评)

4.我们又读了一遍课文,你们能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

内容吗?可以用上上面的词语来说。(相机明确:写了一

个牧羊人的羊圈破了个窟窿,导致丢了羊,他由不听劝告

到听劝告修补羊圈,并保证了从此没有再丢羊的故事。)

小结:像这种抓关键词,并把他们连成一段通顺的话

就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明白了吗?

三、理解题意

1.课文读通顺了,题目的意思你读通了吗?(出示

问题)试着根据故事内容说说题目“亡羊补牢”的意思。

2、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亡“在课文

中并不是指“死亡”,而是“丢失”的意思。“牢”也并

非指“牢房”,而是指“羊圈”。(出示课件明确)

3.现在我们知道了,“亡羊补牢”就是羊一一丢了

以后,把一一羊圈修好。(出示课件明确)

四、研读课文,体会寓意

1.课文中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会丢羊呢?

请大家默读课文,划出句子。

2.有些同学已经找到了,那你来说说养羊人丢了几次

羊?(两次)板书:丢羊

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课件出示)板书:羊圈

破了。

哪个词告诉我们这句话是原因?(原来)齐读

3.(句式练习:因为……所以……)你能用下面的

句式说一说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指名回答-同桌互说)

4.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过渡:养羊人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了,如果你发

现自己的羊圈破了个窟窿,你会怎么做?(把窟窿补上)

5.他的街坊也发现了,请你当当养羊人的街坊,快来

劝劝他。(把窟窿补上吧)还有什么想说的?(快采取一

些措施吧,不然又会丢羊。评价:你真是个好心的街坊)

6.我们来看文中的街坊又是怎么劝说的,课件出示,

指名读。

①你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劝说养羊人的?哪个词看

出他着急?(堵上、修一修、赶紧)你能给“赶紧”换个

词吗?

②街坊还会用怎样的语气劝说呢?现在我就是养羊

人,你来劝劝我。(担心、着急)

7.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

不听劝告(出示养羊人的回答)。养羊人的意思是羊已经

丢了一一生接答:不用修羊圈了。(出示课件明确)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两人对话。

8.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怎样?在文中找出相关句

子。

出示第四段: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

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板书:结果

又少

(1)指名读第4节。

(2)为什么要用两个“又”字?(标红“又”字)

联系第一节,想一想。(两次丢羊的过程是一样的)

(3)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什么呢?(不听劝告,没

有及时补救过失,不好的结果就会重演。)

(4)相机出示“丢”字:这个字咱们得写好了,把

这个教训也牢牢地记在自己心头。

师范写,生书空,适时提示书写要领:“丢”要注意

第三笔横画略长,下面的撇折不要与中间的竖画连成一

笔。

学生描红、临写生字,师巡视指导,及时进行书写强

调。

(5)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

来概括,就是一一(亡羊)。

五、哪部分讲补牢的?(出示段落和要求)自由读第

5段,想想两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划出有关句子。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

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加

书:赶紧堵

出二课后题第二大题第一小题:让学生说说去掉“赶

紧”后有什么不同?

明确:“赶紧”一词更能表明放羊人改正错误的态度

和速度,代表他没有再拖延。

(2)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师引读描写他心理的

句子: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板书:后悔

(3)指名接读这句话,要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4)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晚,为什么?他的

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板书:再没丢

六、体会寓意。

1.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出

示“要是…就…如果…就…”)请用这些句式来说一

说吧。

2.再想想: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

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

答?

3.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揭示寓意:

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0

(板书:未为迟也)

4.(出示课件)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看看我们的周围有没有“亡羊补牢”

或“亡羊不补牢”的人或事,谈谈看法。

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

(如写作业时,把头埋得低低的,老师提醒后…眼睛

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

括一一“亡羊补牢”。

七、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一一“未

为迟也”。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出示课件)

理解题意一一理解内容一一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引入课题

1、指名说说上节课所学过的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的主要内容及其说明的道理,教师适时出示故事的寓意,

引导学生齐读。

2、过渡引入:孩子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寓言

二则》中的第二篇一一《搜苗助长》(板书课题:携苗助

长。;指导学生读题,注意“携”字的读音。齐读课题。

二、学习寓言,体悟寓意。

1、检查朗读,了解故事。

师:孩子们,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你们自主朗读这则

寓言,不知效果怎么样,愿意接受老师的小检测吗?

①随机指名4人各读一段,相机正音。

②完成填空

出示:宋国有个农夫,因为巴望禾苗,就把禾

苗,结果。

③小结完成。板书(起因、经过、结果)(巴望、

拔苗、枯死)

2,结合内容,理解成语。

现在,你能根据这一段话,说说成语“携苗助长”

的意思吗?特别是先说说“搜”的意思。(相机出示课件

明确)

3、精读体悟,明白道理。

(1)过渡:但这只是成语字面的意思,想要知道

它深刻的内涵,我们还得深入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中。接下

来,老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或轻读,或默看,

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去读,去体会,说说

(出示:读了课文,我觉得这个农夫很。)

并结合具体的句子来解释自己为何这样想。

(2)交流汇报,朗读体悟。

A、学生讲到“很心急”,

①师:你从哪里感受到他是一个急性子呢?(他

要不是急性子,怎么会天天去田边看呢。)

②相机出示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读文并找出描

写农夫“心急”的词语,根据学生的交流聚焦“巴望、天

天、焦急”几个词。

③在“巴望”一词下标记重点符号。

师:哪个词语与它的意思最接近呀,为它找找近义

词吧。(相机出示:希望、期望、盼望、渴望……)是呀,

他的愿望是如此地强烈。

④师:农夫还天天到田边去看自己的禾苗是否长得

快,那眼巴巴的样儿让我们不自禁想到谁啦?(《我要的

是葫芦》中那个种葫芦的人)那咱们跟着他去田边转转吧。

④出示句子,想象情境

农夫天天到田边去看,第一天,看到禾苗没有长高,

他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天,农夫一起床,又满怀期待地跑到田边去

看,可禾苗仍旧没有长高,他____________________o

第三天到了,农夫又赶紧地跑到田边,而禾苗似乎

还是没有什么变化,他____________________o

学生先自由想象、体会,同桌间再互相练说。全班

父流oO

⑤出示“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

儿也没有长高"。你们认为怎样读,才能读出农夫急切的

心情呢?

⑥指名读,说说你仿佛看到了农夫怎样?仿佛还听

到他在说什么?那他是不是如你所想呢,我们来看看。

相机出示”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

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⑦农夫急得做了什么事呢?(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

转去)

出示课后题第二题第二句话

读一读,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宜

相机圈出“焦急”一词。

焦急是什么意思?(非常着急)

是呀,心里火急火燎的,就像在火上煎熬一样,怪不得这

个字(出示“焦”字)是什么偏旁呀?(四点底,也叫“火

字底”),还能帮它请来好朋友吗?(补充出示:烧焦、

焦灼、焦糖)齐读两遍。

看到禾苗没有长高,农夫是怎么想的?(他要想办

法帮助禾苗长高。)

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自己跟自己说话)

⑧齐读第一段,要读出农夫心急如焚的心情。

B、学生讲到'‘很辛苦”

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结合回答:

扣住“一棵一棵”(相机展示图片),感受“棵

数多”,体会辛苦。

②师:这个办法是农夫一下子就想到的吗?(不

是,从“终于”这个词语中知道农夫是想了很久才想到这

个办法)(相机圈出)

③师:别看这个办法好像比较简单,但是做起来

并不容易,请自由读一读2、3自然段,看看哪里体现出

“很辛苦”。

指名回答:

扣住“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体会“没休

息”,感受累。

扣住“一边喘气一边说话”,体会辛苦。

相机出示''喘"字,引导学生找找形近字,帮助

记忆。(相机出示课件:端、瑞)

师“而“喘”是什么偏旁一一生答:口字旁。

咱们一定要读出大口喘气、气喘吁吁的感觉。学

生有感情地朗读农夫喘气时说的内容。

扣住“筋疲力尽”,理解词意(指累得一点儿力

气都没有了),体会辛苦。(相机出示相关句子和图片)

④相机出示“筋、疲”两个字,引导学生观察,

并交流需要注意的地方,师范写并指导书写:''筋"是上

下结构,,上面的竹字头要写得紧凑,下面两部分则均要

写得略瘦点;“疲”是半包围结构,里面“皮”的第二笔

竖撇不要写得过长,最后一笔捺画则要写得略微舒展。

生自主描红、临写两个生字。师巡视指导,并强调需

要注意的地方。

⑤指导朗读:这次除了要读好上面这些词,还要边读

边想象农夫一棵一棵拔禾苗的情景,才能读出农夫的辛

苦,筋疲力尽。先自由练读,再分男女生读。

C、学生提到“很开心”

①你从哪里体会到农夫的开心?相机出示第三自然

②相机标红句中的生字“截”:能够让农夫这么开

心,看来禾苗真的长高了一大截,这个字功不可没,咱们

认识一下。

看到它,是否似曾相识,见过哪些和它相似的字呢?

(指名回答:戴、栽、裁等)看仔细,瞧清楚,我们再一

起和这几个字分别打招呼。(相机出示形近字及组词)

⑶(再次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第一步:想象农夫说话时的动作、表情

第二步:指名赛读,看谁模仿得最像开心的农夫

第三步:一起边做动作边读。

D、预设:很可怜

结合前后文说说

E、预设:好愚蠢

①根据回答,追问为什么说他傻?他傻在哪

里?

②扣住关键词,体悟道理。

“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其实禾苗

在不在长?怎样长?(板书:生长规律)

可农夫恨不得禾苗每天能长多少?(板书:急于

求成)

结果禾苗全枯死了,就是把一一〈板书:事情弄

③把板书连起来说一段通顺完整的话。

小故事学完了,大道理也不知不觉被你们悟出来

了。

④小结提炼:农夫的可怜就在于他不懂得这个道

理,结果是一切的辛劳化成了泡影,空欢喜了一场。真是

“急于求成”,反而“事得其反”。

4、拓展延伸:

(出示:假如你是农夫的邻居,你会怎样用这个道

理来劝他?假如你是农夫的儿子,你知道父亲犯了什么错

误吗?)让学生任意挑选一个说说。

(2)揭示寓言:是啊,不仅仅是禾苗的生长规律

不能违背,所有事物的发展规律都不能违背,这就是这则

寓言要告诉我们的最深刻的道理。[出示寓意]指名读,齐

读。

(3)现在,你对成语“报苗助长”有更深刻的理

解吗?它让你联想到了哪些言简意概又意思相符的词

语?

相机出示:急于求成、事与愿违、违背规律、欲速

则不达)

(4)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攫苗助长”这样愚蠢的

事呢?

作业设计课外阅读一一《欲速不达》

12、寓言两则

板书设计

想法已经丢后悔

亡羊补牢赖法不补赶快堵(未为迟也)

结果又少再没丢

攫苗助长

巴望---拔苗----枯死

(起因、经过、结果)

违背规律急于求成事情弄糟

教学反思

课题13、画杨桃课时2

教材与学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图画课上同学们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

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

情分析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告诉我们做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当

别人的看法、做法与自己不同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要从别人的角度

去看、去想,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应当训练学

生围绕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的能

力。另外,在画杨桃这件事中,老师教会了“我”怎样面对同学们的

嘲笑。这样的经历,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能遇到。要使学生通

过对课文的学习,懂得看问题或做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知道同一个事

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教学建议1.朗读体会法。让学生在多种读书形式中,感悟课文

所蕴含的道理。2.角色体验法。教学中,建议教师让学生进行角色

扮演,角色感受,角色体验,进而理解课文,获得情感。

1.会认“靠、而、班”等14个生字,会写“图、课、摆”等9个生

目标与重

字,掌握多音字“倒”,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并从中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

重点:能够抓住课文中的具体语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明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二次备课

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多种事物的图片,指名学生说说自己都看到

了什么。(生自由发言:杯子、大桥、玉米、喇叭花等)

2、孩子们,你们看得很准确,老师再出示几幅图片,看

看你们还能不能猜出它们是什么?(出示圆环、半圆弧、

花形等)

3、学生继续猜事物。

4、师:看来,这次大家猜得没那么顺利,其实,这几幅

图还是先前我们看到的那些事物,只不过变换了观察的角

度而已(补充出示对比图)o看来,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

个物体,可能会看到不同的画面。有一个孩子在画画时就

画出了事物的不同样子,结果却招来了其他同学的嘲笑,

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画杨

桃》。

5、板书课题。适时出示杨桃的名称和图片。

6、师:吃过这种水果吗?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老师

简单补充。

7、齐读课题

二、预习检查,夯实基础

1、过渡:孩子们,昨天老师布置你们自己读一读课

文,你们都认识课文中的生字宝宝并将课文读通顺了吗?

2、同桌间轮读课文,注意边听边标出读错的地方,

适时予以提醒。

3、交流自主学习情况

(1)淘气的生字宝宝从课文里跳了出来,自己悄悄

地和它们打打招呼吧,不确定的生字再次借助拼音反复拼

读。

多媒体出示生字“靠、而、班、哈、倒、审、视、页、肃、

晌、抢、嘻、悦、诲”

(2)出示“靠、而、班、审、视、页、肃、晌、抢、

悦、诲”

指名朗读生字,相机出示拼音,师适时为其正音。

翘舌音:"审”(shen),“晌"(shdng)、视(sh

1)

平舌音:“肃”(Sil)O

强调易错字:“诲”与“晌”。“诲”要读四声,注

意与“悔”的读音区别。“晌”字不要读成“响”字。相

机出示“晌、诲”字及形近字“响、悔”字等。

除了形近字比较,还有什么好方法迅速记住生字吗?

(加一加、换一换、组词等)说到组词法时,相机提问:

谁能为这几个生字请来好朋友呢?(相机出示读读记记)

齐读,积累。

(3)单独出示“倒”字:这个字跑得慢了一些,才和

大家

见面,认识它吗?

(出示不同读音)有的同学说读“d&。”,有的同学

说读

“dao”,原来它是“多音字”家族的一名成员。老师大致

解释两个读音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给它分别请来几个

好朋友吧。指名组词。(相机出示多音组词)齐读两遍。

(4)出示田字格中的“嘻、哈”两字:咦,突然

传来一阵笑声,是谁忍不住跑出来了。

①原来是“嘻嘻”与“哈哈”。张嘴大笑,怪不得

都是一一生答:口字旁。“嘻”字右边是“喜”字,这是

一个一一生:形声字。而“哈”字右边是“合”字。(相

机出示方法归纳“加一加)

②师范写在田字格中,生书空,边写边指导:两个

字的口字边略小,要写在左上格。“嘻”字右边的“喜”

字横画较多,要注意写紧凑,且横画之间等距。“哈”字

的“合”字边撇画稍长,托住左边的“口”字,同时,“合”

字下面的“□”要写得扁而阔。(出示书写提示的文字,

便于参考)

③生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重点提醒学

生:注意每部分的宽窄与占格情况,要保证每个字的端正、

(5)请学生在课文中找一找,读一读由生字组成的

词语。多媒体依次出示几排词语:

(分男女读,相应出示每排的拼音)

①erbandaoyeshangx

而是班里倒不如那页半晌嘻嘻

huishenshisiiyue

教诲审视严肃和颜悦色

Shiha

老老实实哈哈大笑靠边

②去拼音,全班齐读。

4、指名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课文主要写了

一件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出示相应的填空进行提

示)

(1)学生自主朗读思考,试着跟同桌交流自己的理

解,教师巡视点拨,引导他们用简洁的话进行描述。

(2)指名汇报,教师适时出示答案

(3)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分别写“我”画杨桃(第

1自然段)、同学们嘲笑并改变想法(2-17自然段),感

慨老师的教诲令他终生难忘(第18段)。生交流,师相

机出示课件明确,帮生梳理文章大概的脉络。

同时归纳板书:画画评画教诲

三、细读文本,感悟我的求实态度

1、提问:我到底是怎样画杨桃的?带着这个问题,

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用直线画出相关句子。(出示第1

段和学习要求)

2、指名发言,相机出示句子: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

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板书:认真)

(1)读一读认真画画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2)想一想:“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呢?

请认真地再读读第一段,并用下面的句式进行说话

训1练:

“我”之所以把杨桃画成了“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是因为

o

(预设学生的回答是一一

①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

②讲桌上的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

③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

的什么东西。

(3)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当时我画杨桃时的情景吧。

指名读,齐读第一段。

3、小结:如此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画,相信他的

画一定能画得栩栩如生,连“我”自己都觉得画得很准确,

那老师和同学们又会如何评价他的画呢?下节课,咱们再

继续学习课文。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一)摘杨桃:

依次出示生字,开小火车读生字,教师针对易错的生字再

次进行规范朗读强调。

(-)再次出示本课需要书写的7个生字“图、课、

摆”等。

1.学生认字,给生字注音。

2.学生给生字找词语朋友。(指名组词)

3.教师范写并适时指导

“图”字外框要写得略宽,里面的“冬”要注意与外面

堡持围而不堵的关系,同时,最后一笔是最正面的封口横

画。

“座”上面“广”的横画不要太长,不能完全下面的“坐”

字包住。“坐”要写得略紧凑。

“交”字点居中,横稍长,中间撇、点收,下部撇捺

要舒展o

“抢”顶部和底部左右旁齐平。提手旁的横笔在横中

线上方。

4.学生说一说怎样把字写规范、写美观。

5.学生认真描红、临写生字。师巡视检查,重点提

醒他

们每部分的宽窄与点格情况。

6.展示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学习

1、课件依次出示词语,齐读。

师:漂亮可爱的小杨桃都躲起来了,你们能将它们顺

利呼唤出来吗?

2、导语: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有一个小朋友认认真

真地将这可爱的杨桃给画下来了,那后面又发生了什么故

事呢?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通过精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

文内容。

二、感悟老师与学生们的变化。

1、过渡:图画课上,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

画,觉得自己画得很准确。当这幅画画好以后,我越看越

满意,我的心情你用什么词语形容。(满怀欣喜、自信满

满等)

当''我”满怀欣喜的交出了这幅画。又发生什么事了

呢?

相机出示课件:当我把这幅画交出去的时候,有几个

同学看见了,却哈哈大笑起来。

(1)师:同学们的“哈哈大笑”(标红)是欣赏的

笑吗?(不是)你们从哪儿得知的?(相机出示同学的话)

(2)我想邀请两位同学来分别朗读两句话。指名读。

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标点的语气提示。

(3)从他们的话中,你们听出了什么?(同学们的哈

哈大笑并不是表示欣赏与赞同,而是一种对我的嘲笑。)

《出示课件及板书:嘲笑)

(4)师:如果是你,听到这种笑声,心情会如何?

(转喜为忧)

2、过渡:我认为我自己画得很准确,没有想到却引

来了同学们的嘲笑,到底画得像不像呢?你想请谁来评评

看?(老师)

(1)当老师听到同学们的嘲笑,他是怎样做的呢?

你能找到相关内容吗?指名说,相机出示课件:老师看了

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课桌上的杨

桃,然后回到讲台前,举起我的那页画纸,问大家:”这

幅画画得像不像?”

①请你在书中圈出表示老师动作的词语(相机圈出:

看了看、坐下来、审视、举起、问)

从这几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老师做事很严

谨、很客观、很细心等)

②标红“审视”一词。Q板书:审视)

审视的“审”在字典中有这样几个解释,请你进行选

择(出示选择题)相机明确:审视就是仔细认真地观察。

③“视”字是看的意思。仔细地看是审视,那集中目

光看某个地方是一一;抬头看是一一;看见了也装着没看

见——(相机出示课件)

④出示问题:那老师之所以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

来,审视讲桌上的杨桃,是因为(他想知道从“我”的角

度看到的杨桃究竟是什么样的)。

(2)于是老师认真地问:

出示文中师生的对话: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①师:来,先和同桌互相练习说一说,想象一下同学

们回答时的表情和语气是什么样儿的?(自由练习)

②出示填空:指名回答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同学们___________地大声说。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大家________地回答。

相机补充:不假思索/毫不犹豫、异口同声等

③那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演练一下他们的对话吧。注

意读出孩子们不假思索的状态。

(3)过渡:听到同学们这样肯定的回答,老师的神

情变得严肃了。半晌,他又问道:“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好笑吗?”(相机出示句子及两个问题)

①为什么老师突然变得严肃了?

②半晌在这里指什么?老师会想什么呢?

预设:

①(出示课件)因为“我“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全体

同学们却说“不像”,这种现象引起“老师”的深思,他

意识到不仅是“几个”而且是大多数同学还不懂得作画的

起码要求,更不懂得客观实际地看待问题和对待他人。(

②“半晌”是过了好大一会儿。也可以说明老师对

于如何处理这件事,认真地进行了考虑。

③而学生的回答是一一生接答:好笑。

出示“好一一笑!”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同时发出

嘻嘻的笑声。

指导学生朗读“好一一笑”,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几个

同学故意拉长声回答,要读得声调高些,声音长些。“抢

着”表现他们说话语气要干脆、坚定。

指名读,齐读。

(4)接着出示“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

我的座位上。

①对于认为“好笑”的同学,“老师”没有去批评责

备,而是“请他们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目的何在

呢?

(让他们也从作者看杨桃的角度来观察,使他们亲眼

看到事实的真相,自觉接受教育。)

②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同学们这一看,看出了怎样

的结果?(出示填空题,理解完成)

这一看,_____________;

这一看,_____________;

预设:

这一看,同学们发现从“我”的角度看杨桃,它确实

像个五角星。

这一看,同学们知道嘲笑“我”是错的。他们的神态

发生了变化,一个个脸色通红,说话结结巴巴。

这一看,同学们都不好意思了,一个个脸羞得红红的。

他们请求我的原谅。他们说:“对不起,我们不应该嘲笑

你。你能实事求是地画出你看到的,是多么不容易。原谅

我们吧!”。

这一看,,同学们懂得不能想当然地嘲笑别人。要实

事求是,设身处地,尊重别人的看法……

③听到同学们的吞吞吐吐的回答,老师的神色由严肃变成

T

——生接答:和颜悦色。

④什么是“和颜悦色”呢?(态度和蔼、面露微笑)

⑤老师为什么又和颜悦色了呢?

预设(相机出示答案):因为开始学生误解了我,嘲笑我,

没有认识到错误,在老师的耐心教育下,学生知错就改。

过渡: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学生转变的过程吧。

(5)在对话中感受同学的转变,体会标点的妙用。

①出示两段对话

“这幅画画得像不“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

像?”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不像!”“不……像。”

“它像什么?”“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角星!”“像……五……五角星。”

②师生接读。你发现了什么?

③标点的妙用:三个省略号表现出说话语气的吞吞吐吐,

与刚开始的坚定、干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出示课件)

④由开始的嘲笑到之后的惭愧(出示课件),咱们再来分

角色读一读吧。师生合作读。

三、解读老师的话中深刻的道理。

过渡:看到自己的学生知错就改的好品质,老师和颜

悦色地给大家讲了一个道理。

1、请你用直线画出老师讲的道理,并标出有几句话。

相机出示17段

2、出示课件,老师的这番话仅仅是告诉同学们应该

怎样画画吗?你觉得还暗暗地在告诉同学们什么?

3、不只是在教同学们怎么画画,更是在教同学们也

包括我们在内怎样做人,怎样为人处事。

相机出示课件:他还想告诉同学们,在做事情或看待

问题时.,要先弄清楚事情真相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

4、指名朗读老师的这段话,注意读出和蔼可亲的语气。

5、小结:是啊,看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一个物体或

对待一件事情,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文中的这位老师真

是一位有智慧的好老师啊,他告诉我们的这种科学的思维

方法让我们受益匪浅,所以,这件事情也给“我”给下了

深刻的印象(补充板书:终生难忘),引导学生理解“教

诲”一词(恳切、耐心地启发开导)。

四、拓展延伸。

1、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2——17自然段,在读中

进一步体会人物心理的前后变化。

2、(出示课件)结合实际生活经历说一说自己有没

有文中“我”或者其他同学那样的经历。

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说得简洁、清楚,同时说说自己内

心的真实感受(被别人嘲笑、嘲笑别人)

3、教师小结:看来,如果没有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

待问题,有时的确会犯错误,正如宋代大文豪苏轼诗中所

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

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课件出示《题西林壁》)所

以在评价一个人、一件事时,我们一定要做到尊重事实、

尊重他人的独特感受(补充板书:尊重事实、尊重他人)

作业设计

13、画杨桃

板书设计

iffl|)ffl|-------评画--------教诲

(认真)(嘲笑、审视)(终生难忘)

尊重事实尊重他人

教学反思

课题14、小马过河课时2

教材与学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讲述了小马在帮妈妈驮

麦子到磨坊去的途中遇到一条小河,不知是深是浅,最后在妈妈的指

情分析引下安全过河的故事。本文以“过河”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

使学生懂得做事不能只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想,亲自去试试才行的

道理。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还不是很强,注意力也不能始终

集中在课堂上,因此教学时可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吸引学生,也可

以播放与课文有关的动画视频或通过分角色表演来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

教学建议为了突出重点,巧破难点,顺利实现三维目标,在教学

方法上可采用“以读促悟”法,通过朗读让学生自己产生疑问、解决

疑问,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感悟文本的内涵。为了更好地转变学生的

学习方式,建议不使用传统教学的“以教为主”,转而采取“以学生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以“教师的适时引领”为辅的新型学习

方式,目的是在愉悦的氛围中,使学生能轻松掌握所学知识,进而能

更加喜欢学习语文。

1、认识“棚、驮、磨”等14个生字。会写“愿、意、麦”等8个生

目标与重

字,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独

难点

立思考,从实践中寻求问题的答案。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准确感知故事内容。

难点:理解文中老马对小马说的话,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二次备课

过程设计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训练学生说话。

1、激趣:亲爱的孩子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

老师不但要和大家交朋友,而且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

友,它是谁呢?(出示小马图片)对,是一匹可爱的小马。

为了让大家喜欢它,在来这里之前,它还给我们准备了一

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马过河》(板书:小马过河),

齐声将课题读两遍。

2、播放课文朗读视频,学生听读故事后,简要描述

故事的内容,教师适时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把故事中的

人物、事情以及经过和结果简单描述清楚。

二、检查预习及过关字词

(课件出示之前布置的预习要求)

A.结合图画,自由读文,读通顺流利。

B.读正确生字新词。

C.读好长句子,读准节奏和停顿。

1.(出示课文的插图)图片中,什么地方?都有谁?在干

什么?

(学生试说:小马准备过河,松鼠说水太深不能过,

黄牛说水很浅可以过.....)

2.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63页,把书端好,再次自由朗读

课文,回顾一下故事的内容,和生字词打打招呼。

3.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词,这

些生字能读正确吗?

①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棚驮磨坊挡伯

浅刻突哩唉试蹄既

同桌互读生字,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②(课件出示第一行去拼音的生字)

棚驮磨坊挡伯浅

指名读第一行生字,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

(相机出示拼音巩固读音)

重点指导:“棚”是后鼻音,“磨”是多音字,在文

中读第四声,“坊”是第二声。(相机出示:街坊、磨坊)

学生读一读、辨一辨。

③(课件出示第二行)

刻突哩唉试蹄既

开小火车读,适时正音:“哩”“唉”两个字是语气词,

注意“哩”读轻声,另外要特别注意区分“该、亥两个

字,不要混淆了它们的读音。(相机出示两个形近字及组

W齐读两遍词语。

相机出示田字格中的“该、亥范写并指导书写:

“该”右半部分“亥”撇折与撇画之间注意紧凑,下

面的第一撇画略长于最后一笔撇画。

“刻”右边的立刀旁最后一笔竖钩要写得坚挺有力。

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及时根据书写

情况予以强调、指导。

④依次出示课文中的词语“马棚、驮到、磨坊、挡住”等,

开小火车读,教师适时正音。

集中出示,齐读。

4.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

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

心的同学展示。(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

尺)

(2)(出示朗读要求)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同时想一想:“小马过河”这个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叙

述的呀?(事情发展)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看看故事的起因、经

过和结果各是怎样的,请围绕“小马为什么要过河?过河

时遇到了什么?结果又如何?”等进行思考。(出示听读

要求)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归纳故事的

起因(妈妈让小马帮她将麦子驮到磨坊去。),经过(路

遇一条小河挡路,小马不知道老牛和松鼠谁的话对,所以

不敢过河)、结果(听了妈妈的话后他亲自试一试,终于

知道了河水的深浅)

同时引导他们分别从文中找出各部分所在段落(出示

课件)(起因:13自然段;经过:第4-7自然段;结果:

第8自然段)。

三、了解故事起因

1、请认真读一读课文第1-2自然段,看看从这几段

话中读懂了什么。

预设:

(1)生1:我从第1自然段中知道了小马是跟妈妈一

起住在马棚里。

(2)生2:我知道了小马是个懂事孝顺的孩子。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2:课文第2自然段中,当妈妈让小马为她做点事

情时,小马很爽快地答应了。

师:谁能说得再具体点?

生3:瞧,小马说话的时候是”连蹦带跳“的,而且

说“很愿意”。

生4:在后面第3自然段中,小马接过任务后飞快地

往磨坊跑去,“飞快”也说明他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心里很

开心。

师:你们抓住了关键词语来体会小马的心情,这是非

常好的学习方法。来,让我们读一读小马的话,注意读出

他的快乐心情(出示小马的话: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

么不能?我很愿意帮你做事。"生朗读)o

(3)师:你们知道老马为什么会让小马做这件事情

吗?

生:老马觉得小马已经长大了,应该能够做这样一

件事情。

师: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也让你们做事情吗?

生:是的,因为他们对我说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

自己做,还说这是锻炼我的能力呢!

(4)师:老马也是这样想的。小马在去磨坊的路上

是否一切顺顺利利呢,我们下节课再揭晓吧。

四、指导识记和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愿意麦突掉伯

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

(2)识记生字。

我们有什么好办法识记住以上汉字?

A.加一加:“原”加“心”,就是“愿”,“音”加“心”,

就是“意",'号"加"卓"就是“掉”。

B.猜谜语:“大桥上下雨纷纷”就是“突”;“冬雪纷飞

扬素絮”是“麦”。

(3)指导书写

范写并指导书写:

“麦”下面是“攵”,不是“攵”。

“愿”是半包围结构,注意里面部分的“心”要完全被包

在“厂”部里面;

“意”三部分均要写得紧凑,其中“立”下面一笔横画略

长,且稍有弧度;

“突”是上下结构,上面是个“穴”,下面的“犬”,不

要写成“大”。

(4)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

直足安。

(5)展评学生的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识字导入。

1.导入:

(出示图片)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瞧,他

是谁?(小马)小马想去做什么呢?(过河)咱们今天继

续学习《小马过河》。(出示课题)

2.检查生字词(出示生字词)

马棚愿意磨坊驮到挡住为难突然拦

吃惊难为情动脑筋小心嗒嗒伯伯蹿过

去很浅立刻试试前蹄

2、请试着选择性地用上上面的词语,说说本文讲了

一个什么故事。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将话说清楚、简洁。

3、质疑引入:小马在驮麦子去磨坊时,遇到了什么

事情呢?接下来又该如何去解决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

习课文《小马过河》。

二、整体入手,捕捉重点,理清脉络。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思考: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