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70万吨干全焦的炼焦车间设计本科学位论文_第1页
年产70万吨干全焦的炼焦车间设计本科学位论文_第2页
年产70万吨干全焦的炼焦车间设计本科学位论文_第3页
年产70万吨干全焦的炼焦车间设计本科学位论文_第4页
年产70万吨干全焦的炼焦车间设计本科学位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I摘要随着炼铁和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焦炭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焦化厂的建设正在突飞猛进。因此,进行炼焦车间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根据我国煤种的特点,选择了相应煤种以及配煤比,并对备煤工艺进行了初步的设计。本设计的重点是武汉某地某焦化公司拟新建一组年产量为70万吨干全焦的焦炉的工艺设计。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焦炉炉型和炭化室尺寸的选择及论证,在国家产业政策规定范围内,对炭化室孔数计算后,选取一组2×52孔4.3mJN43型焦炉。这种焦炉为双联火道、废气循环、焦炉煤气下喷、高炉煤气侧入式焦炉。同时,对焦炉的物料平衡、热量平衡、蓄热室、炉体水压以及烟囱高度进行了工艺计算;计算得出,蓄热室高度为2.16米,烟囱高度为80米;另外,合理选择了炉间台和炉端台尺寸,并对各层空间的利用进行了分布布置。对焦炉设备以及辅助设备等进行了选型;对主要的技术操作和生产控制技术进行了说明,并编制了循环推焦图表。最后,对生产的一些辅助设施进行了介绍。关键词:煤炭;炼焦;焦炉;焦炭PAGEPAGE67AbstractWiththeiron-makingandotherrelativeindustriesdevelopment,thecokedemandisgrowingandthecokingplantisconstructedbyleapsandbounds.Thus,CokingWorkshopdesignisofgreatsignificance.First,accordingtothenatureofcoalinChina,thecoalblendingratiowasselectedandcoalpreparationtechnologywasalsodesigned.Thefocusofthisdesignwastodevelopawholeprocessofcokingforacokingplantwithanannualoutputof700,000tonsofdrycokeinWuhan.Basedonfeasibilitystudiesandthenationalindustrialpolicy,andaccordingtothecalculationofcokechambersize,agroupof2×52holesand4.3mcokeovenwasdevisedinthisdesign.ThisCokeOvenhasdouble-fire,theexhaustcycle,cokeovengasunderspraying,blastfurnacegasblows-intoaside.TheMaterialbalance,heatbalance,regenerator,hydraulicpressureandtheheightofthechimneywerecalculatedforthecokeoven.Theregeneratorheightwas2.16m,thechimneyheightwas80m.Inaddition,thesizeoftheplatformbetweenandonthetopofthefurnacewasproperlyselected,andfloorspacedistributionandusagewasarranged.TheCokeOvenequipmentsandancillaryequipmentswereselected;themaintechnicaloperationsandproductioncontroltechniquesweredescribedandcyclepushingCokechartwasdeveloped;Someancillaryproductionfacilitieswereintroducedintheend.Keywods:Coal;Coking;Cokeoven;Coke目录1绪论 11.1炼焦的意义 11.2国内外炼焦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11.3设计依据 31.4设计总说明 52原料与产品 62.1我国炼焦煤资源与煤质特点 62.2配煤方案 62.3选用的原料煤性质以及相应的配合煤质量 82.4原料煤、蒸汽、电、水、煤气的年耗量 82.5焦炭质量估计,全焦及各级焦炭年产量 102.6出炉煤气组成与净煤气年产量 103炼焦车间工艺方案 123.1炼焦生产工艺选择 123.2炼焦炉炉型和炭化室尺寸的对比、论证及选择 133.2.1焦炉炉型的选择 133.2.2炭化室尺寸的选择 153.3各专业车辆的台数及配置 153.4炉组布置,炉间台、炉端台的尺寸及各层空间的利用 173.4.1炉组布置 173.4.2炉间台、炉端台的尺寸以及各层空间的利用。 183.5管道布置以及烟道和烟囱位置讨论 203.6焦炉辅助设施 204工艺计算 214.1炭化室的物料衡算 214.2炼焦炉的热量衡算 254.3焦炉的蓄热室计算 304.4焦炉炉体水压计算 354.5烟囱计算 475焦炉机械设备及附属设备的选择、计算 545.1各专业车辆、交换机、筛分设备、空气压缩机的特性及主要技术参数 545.2护炉设备的结构形式以及规格 555.3集气系统以及辅助管道的作用,结构形式及集气管径的计算和选择 575.4加热煤气设备的结构及管径的计算、选择 605.5废气设备和交换传动装置的结构形式 626主要技术操作与生产控制技术 646.1推焦串序的决定及本车间的循环推焦表 646.2焦炉的加热制度 656.3焦炉正常操作中的主要规定 666.4焦炭质量检查项目及取样地点 676.5炼焦炉所用仪表及自动调节装置 677生产辅助设施 697.1总图运输 697.2建筑与结构 707.3通风 717.4热力 717.5给水排水 717.6电力及电讯 727.7仪表自动化 727.8工程概算 727.9环境保护 737.10焦炉节能 738结束语 75参考文献 76致谢 771绪论1.1炼焦的意义由高温炼焦得到的焦炭用于高炉冶炼、铸造、气化和化工等工业部门作为燃料或原料;炼焦过程中得到的干馏煤气经回收、精制得到各种芳香烃和杂环化合物,供合成纤维、染料、医药、涂料和国防等工业作原料;经净化后的焦炉煤气既是高热值燃料,又是合成氨的、合成燃料和一系列有机合成的工业原料[1]。高炉的大型化和高压喷吹技术的发展,对焦炭质量的要求日益严格。随着人们对高炉内焦炭行为的了解,传统的冷态强度、化学成分、和筛分组成等指标已不足以全面评定焦炭的质量。另一方面由于世界优质炼焦煤明显短缺,优质煤炭与低质煤炭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他们推动着配煤炼焦和非炼焦煤炼焦技术的发展。1.2国内外炼焦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焦化工业的现状概括起来是:在主要技术环节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很多方面赶上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由于多种原因,在总体上说,我国焦化工业与国外比还有不少差距[2]。主要技术环节取得了可喜成就:(1)焦炉技术的掌握上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对炭化室高8米的焦炉已于80年代完成了工业生产试验,我国已有能力进行炭化室高8米大容积焦炉的设计,宝钢焦化厂和浦东煤气厂建成了干熄焦装置;(2)焦炉放散物控制有了良好的开端,污水处理技术特别是焦化污水生物脱氮技术已走到世界前列;(3)备煤工艺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煤料的卸、贮、运的生产线在设备和工艺上已形成系列;自动配煤已有了比较可靠稳定的系统;高效节能的粉碎设备已在应用;检测和控制系统有了较大的提高;(4)对型焦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和技术储备,在西北已建成投产一套热压型焦的工业装置,另一套基本相同的装置也正在另一地区筹建中,这是我国焦化界的新成就;(5)焦化工业是以煤的热裂解工艺为核心的,近几年来,通过开发煤的快速热裂解产生接近焦炉煤气的热裂解气和半焦新工艺,大连理工大学在辽宁平庄煤矿建成了日处理褐煤150吨的工业装置,该装置已经过国家验收,开辟了褐煤利用的新途径。经过改进的不同类型的连续直立炉干馏工艺,已在一些煤气厂建成并运行,所生产的低灰低硫焦炭可作为铁合金用焦;(6)焦化工业自动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各企业对提高生产工艺自动化更加重视,基础自动化水平有了较大的发展,PS和DCS系统已在新建和改建的焦化厂中广泛应用,并掌握了组态、编程以及信号传输等技术;总体(电控、仪表及计算机)控制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有些企业已向计算机管理方向发展,如生产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等;焦炉加热用计算机控制和调节已取得了进展[2]。我国焦化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我国焦化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焦炭质量差、环境污染较重、焦炉炉龄较短、小型焦化厂偏多、工艺技术和关键设备国产化不够。焦化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炼焦工艺与煤炭资源不适应。我国高挥发分弱粘结煤的贮量很大,捣固炼焦工艺和配型煤工艺对增加弱粘煤用量是行之有效的,而我国捣固焦炉甚少,只占焦炭生产能力的1.8%,而且炭化室都比较小,配型煤工艺也只有宝钢一家应用。由于炼焦工艺与煤炭资源的不适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焦炭质量;环境污染较严重。焦化工业是污染环境的大户,其污染物包括粉尘、有害气体和污水,而焦炉又是散发污染物的重点。装煤放散物控制,虽然大型焦炉都装设了高压氨水抽吸装置,但相当多的焦炉由于种种原因效果不佳。设有地面站的装煤放散物控制装置的焦化厂只有宝钢一家。在污水处理方面,80年代以来,新建和扩建的大中型焦化厂中建成了几十套污水处理装置。一般说来,对酚的脱除已达到标准,但对氰和COD的脱除,不少焦化厂与国家标准还有距离。氨氮脱除还刚刚开始。至于大量的小型焦化厂,由于工艺不完善,烟尘、有害气体和污水对环境的污染状况仍相当严重;焦炉容积偏小,运转设备的性能差。我国焦炉最高炭化室为6米,最大的容积是38.5m3,但生产能力只占全国机焦产量的14%左右,国外这样的焦炉只能算作中型焦炉。由于焦炉容积偏小,在相当程度上也加重了焦炉对环境的污染;焦炉炉龄短。我国焦炉的一代炉龄平均为24~25a,少数的长寿炉炉龄为30a,有的几年或十几年就严重损坏。而国外的焦炉炉龄大多数在30a以上,甚至达40a随着世界炼焦技术的发展,焦炉逐步向大型化发展。目前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室式顶装焦炉已在德国的斯威尔根焦化厂建成,该焦炉代表了当今世界室式炼焦技术的最高水平。该焦炉有双联火道、废气循环、复热式、分段加热的特征,单孔焦炭产量大,一组2×70孔的7.63米焦炉年产焦炭250万吨。7.63米焦炉采用了诸多成效显著的环保措施,焦炉生产对环境基本无污染,可以很好地满足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具有世界领先技术的7.63m大容积焦炉在环保方面有着国内炼焦技术不可比拟的先进性:(1)焦炉护炉铁件/炉体密封系统的改进、集气管负压/炭化室压力单孔调节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地减少炉门和装煤孔的烟尘逸散;(2)工艺过程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能使炼焦耗热量降低,大幅度降低烟道废气中的NOx含量,同时也使焦炭更加成熟,使炼焦生产在经济和环保方面均达到最佳状态[3]。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焦炉生产环保技术上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面对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巨大差距,为提高我国炼焦技术水平和环境保护水平,在今后的焦炉建设中,需要我国技术人员加强学习,积极汲取国外的先进技术,应用到我国焦炉建设中,不断提高我国的炼焦技术及环保水平,为人类创造一个洁净的生活环境。近年来,焦化行业的技术发展迅速,除了传统的炼焦工艺正向着大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之外,德国的巨型化反应器、美国的热回收焦炉、日本的21世纪SCOPE都得到较快发展[4]。(1)超大型焦炉组出于环保和经济的原因,德国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MNC)决定在莱茵河畔的史威尔根建设一个260万吨的新焦化厂取代原奥克斯特—蒂森焦化厂。该工程由蒂森—克虏伯的能源—焦化工程公司负责设计。该工程将采用世界上容积最大,炭化室高度最高的超大型焦炉组,其主要设计参数如下:炉孔数2×70=140孔炭化室尺寸:20.8m×0.6m×炭化室有效容积93m结焦时间24.9h装煤量(湿)79t每孔推焦量54t焦炭产量7250t/d采用超大型焦炉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装煤堆密度提高,改善焦炭质量。环境效益好。劳动生产率提高。(2)SCOPE21炼焦新技术SCOPE21的含义是“面向21世纪的高效生产与环保的超级焦炉”其开发目标是:炼焦利用弱粘性劣质煤的比例从20%提高到50%;使焦炉的生产效率提高3倍,以降低建设投资;使焦炉加热燃烧产生NOx量减少30%,并实现全密闭无烟无尘生产;节能20%,相应减少CO2排放量。该项技术的优点和预期的效益如下:由于干煤装炉和粉煤成型工艺结合,可使装煤堆密度由通常的750kg/m3提高至850kg/m3。相应劣质煤用量可以从20%提高到35%;由于煤预热的作用,劣质煤用量可由35%进一步提高至50%;由于煤预热、高密度硅砖的应用以及中温干馏所需较低的推焦温度三种因素的复合,焦炉结焦时间大幅度缩短,生产能力可提高至原来的3倍;由于煤预热与干熄焦技术的应用,节能效益明显[5]。(3)热回收焦炉新一版热回收焦炉的设计将重点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加大热烟气管与废热锅炉,消除因锅炉停产而放散;热量回收与烟气处理系统能力要适应成焦率为72%时每孔42t的装煤量(现为38t);每台废热锅炉能力能与20t孔炉相配套;锅炉的炉管与翅片设计改进;进一步减少炉体表面热损失,改进炉门结构以及仪表和控制系统[6]。1.3设计依据为了防止焦化产业盲目扩张产能重伤焦炭行业,国家发改委第九部委于2004年5月27日发布《关于清理规范焦炭行业的若干意见》。其目的在于要求各地全面清理整顿焦炭行业,对焦炭生产实行总量控制,根据国家资源状况和市场需求对各地的焦炭生产实行总量控制,抑制盲目扩张,同时要求各地要严格管理,加强规范和引导。但是《意见》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但为遏制焦化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国家发改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要求,按照“总量控制、调整结构、节约能(资)源、保护环境、合理布局”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于2004年12月16日特制定《焦化行业准入条件》。随后国家发改委于2006年7月7日通过发布《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对焦化产业的准入政策给出了明确、详细的规定。国家发改委在2006年3月22日发布《关于加快焦化行业调整的意见》。并且中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对焦化产业作了一定的限制。焦炉准入规模:《关于清理规范焦炭行业的若干意见》和《行业准入条件》提出炼焦炉炭化室的高度大于或等于4.3米,年产焦炭大于60万吨。并且同步配套建设:干熄焦、装煤、推焦除尘装置;废水处理设施;焦炉煤气回收、净化和综合利用等。焦化厂要严格执行“三同”(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并对焦油、粗笨和精苯采取集中加工和深加工。《关于加快焦化行业调整的意见》提出全国在2007年末淘汰炼焦炉炭化室的高度小于4.3米的焦炉(3.2米以上的捣固焦炉除外),但西部可延长到2009年底。生产企业布局:《关于清理规范焦炭行业的若干意见》和《焦化行业准入条件》规定:新建和改扩焦化厂厂址要靠近焦炭用户和原料基地,同时要符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焦化行业发展规划。新建和改扩焦化厂厂址要在城市规划区边界处2千米以内,主要河流、公路干道两旁,居民聚居区和其他严防污染的食品、药品等企业周边1千米以内。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文化遗产保护区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不得建造焦化生产企业。工艺技术装备:《焦化行业准入条件》规定新建和改扩焦炉,原则上(缺水或钢铁企业)需同步配套建设干熄焦装置。新建或扩建焦炉,焦炉煤气必须全部回收利用,不得直接排放或点火炬。资源、能源消耗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指标有(1)吨焦消耗精煤≤1.33t(全焦率≥75%);(2)炼焦工序能耗≤170千克标准煤/吨焦;(3)炼焦耗热量:焦炉煤气加热≤2250千焦/千克煤(7%含水折算);高炉煤气加热≤2550千焦/千克煤(7%含水折算);(4)吨焦耗新水≤3.5吨;(5)吨焦耗电量≤35千瓦时;(6)焦炉煤利用率≥95%;(7)水循环利用率≥85%。《焦化行业准入条件》指出新建或扩建焦化生产企业各种污染物指标不得超过炼焦行生产标准;焦化企业废渣(配煤、推焦、熄焦及筛焦工段回收的煤尘,焦油渣,粗笨再生渣以及剩余污泥等)均在厂内利用,不得排放;焦化生产企业新建或扩建,各种污染物排放不得突破该地区环境允许排放量。安全生产和危险化学品管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审查办法》规定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严格控制。安全防护距离:《焦化安全规程》规定焦化厂应位于居民区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厂区边缘与居民区边缘的距离不小于1千米。1.4设计总说明本设计是设计一个年产70万吨干全焦的炼焦车间,一次建成全部投产,共分一组两座焦炉,拥有104个炭化室,即2×52孔。炭化室有效容积为13280×4000×450m3本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煤准备方案、焦炉炉型选择、车间平面布置、熄焦方式、焦炉环保和炼焦新技术等。焦化厂是由备煤、炼焦、回收、焦油、精苯和环保这几个车间组成。炼焦车间包括:受煤、煤场、配煤、粉碎等工段组成。炼焦车间包括:焦炉、筛焦、贮焦等工段。2原料与产品2.1我国炼焦煤资源与煤质特点截止1999年底,我国煤炭资源储量总数为10062.5亿t。全国煤炭资源储量中,炼焦用煤有2645.11亿t,占资源/储量的26.3%。其中气煤1223.22亿t,占炼焦用煤总数的46.3%;肥煤330.34亿t,占12.5%;焦煤616.84亿t,占23.3%;瘦煤421.23亿t,占15.9%;属于炼焦用煤而未分小类的53.48亿t,占2%。上述数据表明,我国炼焦用煤在资源/储量中比例较少,只占1/4,且其中一半是气煤,而强粘结的肥煤、焦煤只占炼焦用煤的1/3,炼焦用煤还受灰、硫、磷等有害成分及可选性影响,炼焦用煤资源/储量中真正可作炼焦配煤的不足1/2。在地理分布上更为不均衡,炼焦用煤主要分布在晋陕蒙和华东区,两区占全部炼焦用煤75.6%。其中山西、安徽、山东、贵州、黑龙江、河北、河南等七省有2222.09亿t,占炼焦用煤总量的84%。各大区中炼焦用配煤的煤类赋存也很不匹配,如东北就缺肥煤和瘦煤,华东缺焦煤和瘦煤,中南缺气煤和肥煤,西南缺气煤和肥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缺肥煤和瘦煤。我国炼焦用煤的灰分多在20%以上,以中灰煤居多,低灰煤很少,基本无特低灰煤。煤中硫分以中硫居多,硫分高于2%的约占1/5,低硫和特低硫很少。同时为低灰、低硫者则更少,因此,作炼焦用煤,均须经过洗选和脱硫。我国炼焦用煤往往硫分越高粘结性越强,大部分肥煤硫分在2%以上,硫分低时而灰分则高,其可选性又较差。炼焦用煤中,气煤几乎要占一半,且易选煤居多。所以焦化厂在实际配比中,气煤占的比重最大,降低焦炭中的有害成分多用优质气煤来加以调控[7]。2.2配煤方案焦煤虽然可以单独炼出强度高,耐磨好的冶金焦,但是在世界各地象焦煤这样的优质炼焦煤,其储量是不算多的,分布也不平衡,化学成分也有优劣,单用焦煤炼焦,必须把部分黏结性好的优质炼焦煤和其他中等的或弱的黏结性煤配合一起炼焦,以扩大各种不同牌号的烟煤的利用。至于其他牌号的烟煤在通常炼焦炉内大多不易单独炼出机械强度较高的优质冶金焦,个别煤种即使能炼出机械强度较好的焦炭,但其膨胀压力较大,容易胀坏炉室;还有些炼焦煤因为含灰,硫等有害杂质,铸造及其他工业对焦炭质量也有不同的要求。另一方面,大、中、小高炉,铸造及其他工业对焦炭质量也有不同的要求,都不是凭单种煤炼焦所能解决的。因此,必须把不同牌号的煤进行配合使用,才能取长补短,炼出各种质量合格的焦炭,以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有的还可以加入废旧塑料配煤炼焦[8]。我国地区广大,资源丰富,各地区煤质情况各不相同,灰、硫含量亦有差别,因此结合个地区的特点,采用不同煤种配合,不但扩大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并且可以调整焦炭中的灰、硫含量,以满足冶金工业对焦炭质量和数量的要求。解放以来,炼焦工业的生产实践证明:配煤炼焦对炼焦工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配煤原理是建立在结焦原理基础上的,迄今为止结焦原理可大致归纳为三类:①塑性成焦原理;②表面结合成焦原理;③中间相成焦原理。与此相对应,派生出三种配煤原理:①胶质层重叠原理;②互换性原理;③共炭化原理[9]。在前面已经提到了配煤炼焦的优点,所以目前我国基本上所有的焦化企都进行配煤炼焦。一个焦化企业,它的配煤方案的确立主要依据以下三个原则:(1)各种可能利用的煤的贮量,开采进度和扩建规模以及运输条件,运输距离等,由此评定各种近期和远期供应的可能性。(2)各有关单位商定,并经过领导部门批准的对焦炭质量的要求和对化学产品的要求,以及焦化厂备煤车间条件、焦炉炉体状况等。(3)各种煤的牌号、黏结性、结焦性、灰分、硫分和可选性等,由此评定各种煤对炼焦的适用程度,进而考虑的配用量。配煤方案的选择(1)焦炭质量应达到规定的指标,满足使用部门的要求。(2)最大限度的符合区域配煤的原则,根据本区域煤资源的近期平衡和考虑远景规划,充分利用本区域的黏结煤和弱黏结煤。(3)不会产生对炉墙有危险的膨胀压力和引起推焦困难。(4)在满足焦炭质量的前提下,有较高的化学产品产量和质量。(5)合理调整炼焦用煤的运输流向和尽量防止对流,并尽可能缩短平均运距。表2.1配煤比配煤成分气肥煤1/3焦煤焦煤瘦煤比例15%35%30%20%表2.2煤源以及单种煤的工业分析煤种来源配煤比工业分析项目W(%)MadAadVdafVadSt,adGy气肥煤(QF)山东新汶15%2.2511.740.835.081.6286.8231/3焦煤(1/3JM)山东田庄35%2.539.2031.127.450.4482.420焦煤(JM)河北峰峰30%1.439.5026.423.510.4284.815瘦煤(SM)陕西韩城20%2.949.8016.914.740.4034.49配合煤——2.249.7928.324.870.6074.216.8因为本设计拟建武汉地区某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的一组70万吨4.3m焦炉。故根据此钢铁集团对焦炭质量的要求,以及武汉周边地区的各种炼焦煤的分布特点进行模拟试验焦炉试验,最终确定的配煤比如表2.1~2.3[10]。表2.3煤种以及元素分析煤种元素分析项目W(%)St,adSdafCadCdafHadHdafNadNdaf气肥煤(QF)1.620.572.41821.51/3焦煤(1/3JM)0.440.778.09864.905.41.451.6焦煤(JM)0.421.178.74874.535.01.271.4瘦煤(SM)0.400.880.28894.334.81.351.5配合煤0.600.8177.8786.34.715.221.361.512.3选用的原料煤性质以及相应的配合煤质量原料煤的性质是:①肥煤:变质程度较气煤高,挥发分范围广,胶质层厚度大于25毫米。受热时产生大量的胶质体,其流动性大,热稳定性较气煤胶质体好,所生成的焦炭特点是熔融良好,横裂纹多,焦炭气孔率高,焦根部(靠焦饼中心)有蜂窝焦。因为它具有很强的黏结能力,所以肥煤是配煤中重要成分,并可以多配弱黏结性煤而炼成机械强度较好的冶金焦炭。但挥发分高的肥煤,黏结性较差,炼焦配煤中使用此种煤时,配合煤中气煤的用量就要减少。②焦煤:焦煤具有中等挥发分与中等胶质层厚度。大多数焦煤单独炼焦时能形成热稳定性很好的的胶质体,能得到块大,裂纹少、耐磨好的焦炭。在配煤炼焦中焦煤可以起到提高焦炭机械强度的作用。③瘦煤:瘦煤的变质程度较高,挥发分低,在加热时产生的胶质体量少。不同瘦煤单独炼焦时,焦炭的强度和耐磨可以有很大的差别。大多数瘦煤焦炭块度大,裂纹少,熔融性较差,有颗粒物存在,焦炭不大耐磨。这种煤加到配煤中可以提高焦炭的块度。有些黏结性好的瘦煤具有很大的膨胀压力。④1/3焦煤:性质介于焦煤、气煤和肥煤之间,具有较高的挥发分(类似于气煤),较强的粘结性(类似于肥煤)和很好的炼焦性(类似于焦煤),这也是它被称为1/3焦煤的原因。1/3焦煤由于其产量高而主要用于炼焦和发电。配合煤质量:根据广东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焦化厂程启国工程师在《炼焦最佳配合煤质量指标的确定》中论证的配合煤最佳指标是:可燃基挥发分Vdaf在20.0%~28.0%或Rmax在1.2%~1.4%;粘结指数G=76~85;Y值在15.5~18.5mm;根据表3.2配合煤的性质参数得:Vdaf=28.30%,G=74.18,Y=16.7可以看出,以上配合煤参数较好的符合了程启国工程师提出的配合煤最佳指标[11]。2.4原料煤、蒸汽、电、水、煤气的年耗量(1)原料煤的年耗量①焦炉炭化室孔数的确定[12]干全焦年产量计算公式:(2.1)G—干全焦的年产量,70万吨/年;n—炭化室孔数,孔;V—炭化室有效容积,因为本设计选择的是58-Ⅱ型焦炉(在后面论证),V=有效长×有效高×平均宽=13.28×4×0.45=23.9米3/孔;γ—干煤堆比重,取0.8吨/米3;τ—焦炉周转时间,取18小时;—入炉煤的干燥基全焦率,根据物料衡算得到,=77.41%。拟定全焦率K=75%;根据上面的公式可得:(2.2)==102.3孔N取整为104孔,则:=71.17万吨②原料煤的年耗量的确定年消耗干煤量=23.9×104×0.8×365×24÷18=96.77万吨设定原料煤的水分为8%,则原料煤的年耗量为:96.77÷(100-8)%=105.18万吨(2)蒸汽,电,水,煤气的年耗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清洁生产标准炼焦行业》①蒸汽的年耗量拟定吨焦耗蒸汽量0.25t/t焦,故蒸汽的年耗量为0.25×71.17万吨=17.55万吨。②电的年耗量拟定吨焦耗电量35kW·h/t焦,故电的年耗量为35×71.17×104=2.46×107kw.h/t焦。③水的年耗量拟定水耗量为吨焦耗新水量为2.5m3/t焦,故新水的年耗量为2.5×71.17×104=1.76×10④煤气的年耗量本设计采用焦炉煤气加热,根据同类型焦炉的煤气流量,本设计设焦炉煤气流量为V==12339.9立方米。加热煤气成分如表3.4。表2.4焦炉煤气参数组成CO2O2COH2CH4N2H2OCmHn体积(%)干态2.400.406.0059.525.54.0002.20湿态2.350.395.862.352.152.5焦炭质量估计,全焦及各级焦炭年产量根据谢海深等在《焦炭质量预测模型的研究》中提出的用配合煤质量预测焦炭质量的公式:[13]=-2.23875+1.57222(煤)(2.3)=0.047597+0.755182(煤)(2.4)=66.8343-0.563862+0.455154G(2.5)=15.3568+0.316589-0.233651G(2.6)配合煤:=10.01%;=0.61%;=28.30%;G=74.18焦炭:=-2.23875+1.57222(煤)=-2.23875+1.57222×10.01=13.50%=0.047597+0.755182(煤)=0.047597+0.755182×0.61=0.51%=66.8343-0.563862+0.455154G=66.8343-0.563862×28.30+0.455154×74.18=84.64=15.3568+0.316589-0.233651G=15.3568+0.316589×28.30-0.233651×74.18=6.98计算结果表明,达二级高炉焦质量标准,、、达一级高炉焦质量标准。(1)焦炭质量估计:①全焦年产量因本设计采用的是湿法熄焦,拟定焦炭水分为5%全焦年产量为71.17/(100%-5%)=74.92万吨②各级焦炭年产量:根据《焦化设计参考资料》表2.5各级焦炭产率分级范围产率,%水分,%备注全焦74~764.6对干煤>80毫米204对干全焦>40毫米864同上40~25毫米74同上25~10毫米2.510同上10~0毫米4.514同上根据上表可得各级焦炭年产量为:>80毫米:71.17×20%=14.23万吨;>40毫米:71.17×86%=61.21万吨;40~25毫米:71.17×7%=4.98万吨;25~10毫米:71.17×2.5%=1.78万吨;10~0毫米:71.17×4.5%=3.20万吨。2.6出炉煤气组成与净煤气年产量表2.6出炉煤气组成组成H2CH4CnHmOCO2O2N2焦油气粗苯氨硫化氢体积(%)54%28%2%5.5%2.6%0.7%5%0.02g/m345g/m316g/m34g/m3净煤气年产量每吨煤可以产生净煤气300~400m3,本设计拟定每吨煤可产生净煤气350m3,则:净煤气的年产量为=1.29×1063炼焦车间工艺方案3.1炼焦生产工艺选择炼焦生产工艺选择:①根据目前炼焦行业的发展现状,采用配煤炼焦能很好的提高焦炭质量,对不同煤种进行综合利用,故本设计采用配煤炼焦。②本设计采用顶装焦炉炼焦。③由于本设计为单独一个炼焦车间,没有与钢铁企业联合,所以焦炉加热形式采用焦炉煤气加热。④由于设计的焦炉产量为70万吨,不足于使用干熄焦法熄焦,所以本设计选用的是水熄焦。炼焦车间与其他车间的相对布置:贮煤场适宜布置在厂区的边缘地带,以利于煤场的扩建和改建;为了使贮煤场到煤塔的胶带输送机达到最短,备煤车间布置在焦炉的焦侧;化产车间放在焦炉的机侧。炼焦车间工艺布置要点:炼焦车间的工艺布置根据选定的焦炉炉型,炉孔组成和机械设备的配置等确定。布置应确保焦炉安全持续正常生产,满足施工要求,认真做好环境保护,注意节约用地和基建投资,并考虑有分期建设或扩建的可能;焦炉基础要求有良好的地质条件,以防焦炉产生不均匀沉降;焦炉尽量避免建在滞水地带,当地下水位很高且采取烟道排水不能解决问题时,应在焦炉基础范围内采取降低水位的措施;炼焦车间一般由两座焦炉组成一个炉组,在两座焦炉之间设一个煤塔。同一个炉组的焦炉应布置在同一个中心线上;焦炉区域采用同一个平土标准;焦炉的布置尽量避免炭化室中心线与主导风向平行,以防“穿堂风”造成出焦操作困难和降低卤温;一般两座焦炉配备一套熄焦设施,熄焦设施布置在炉组端部。熄焦塔中心与炉端炭化室中心的距离,大,中型焦炉一般不少于40米,小焦炉不小于30米。熄焦泵房和粉焦沉淀池一般与焦台布置在同一侧,当受地形条件或其他因素限制时,也可以布置在焦炉炉端台的端部。熄焦塔与焦台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一台熄焦车的长度;焦炉烟囱的位置根据地形特点和焦化厂总体布置景况而定。可布置在焦炉的机侧或焦侧。当布置在机侧时,必须在建筑物边界线之外,并应错开煤塔上煤的胶带机通廊和转运站。当布置在焦侧时,应与焦台、运焦胶带机通廊以及铁路运输线统一考虑;焦炉炉组的两端应设炉端台。炉端台的长度应满足装煤车在炉端炭化室操作时,端部还要检修另一台装煤车的位置;焦炉与煤塔之间应设煤塔炉间台。其长度一般根据交换机和交换传动装置、加热煤气管道、余煤提升机、烟道等的布置需要而定;当四坐焦炉布置在同一中心线上,且为两个煤塔,两套机械操作时,则在二号和三号焦炉之间设炉间台。其长度应考虑在焦侧操作台上停放一台备用拦焦机时,不影响二号和三号焦炉的拦焦机同时在炉端炭化室的出焦作业;机侧操作台的端部长度一般与炉端台的长度相等。焦侧操作台的端部长度应考虑烂焦机能在焦炉台的清扫炉门修理架上更换炉门时,其外端还能停放一台要检修的拦焦机位置。机、焦侧操作台的宽度主要根据蓄热室的走廊的布置需要而定,焦侧操作台还必须满足拦焦机轨距的需要;推焦机轨道的端部长度应根据有无推焦杆和平煤杆更换站而定;当炉端台设有推焦杆和平煤杆时更换站时,应考虑当一台推焦机更换推焦杆和平煤杆时,起外端还有停放一台推焦机的位置;当无推焦杆和平煤杆更换站时,则仅考虑推焦机在炉端炭化室或在炉端台更换炉门操作时,其外端有一台推焦机的停放位置;平面布置应考虑工艺管道与外部管道的接点位置。吸气管一般在焦炉机侧中部架空引出;加热用焦炉煤气管道和高炉煤气管道一般在煤塔和煤塔炉间台分别有机、焦侧架空引出;压缩空气管、蒸汽管和氨水管可沿主要管道或桥架铺设。工业水管可在炉端部位或炉间台部位从地下引人;炉门修理设施一般布置在煤塔炉间台内。当焦炉需要设置两套以上炉门修理站时,除布置在两个煤塔炉间台外,还可布置在炉间台或炉端台内;关于炉门修理站,推焦杆和平煤杆修理站,余煤提升机,悬臂起重机等设备的布置,应尽量使其与第一座焦炉同时建成。一般靠近一号焦炉的煤塔炉间台布置炉门修理站,靠近二号焦炉的煤塔炉间台布置余煤提升机;炼焦车间应配置办公室,浴室,更衣室,耐火材料仓库,设备维修间及其备品材料库和少量油品贮藏室等公用设施及辅助设施;为了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焦炉设备与建筑物间应保持适当距离。3.2炼焦炉炉型和炭化室尺寸的对比、论证及选择3.2.1焦炉炉型的选择几种焦炉炉型35m3大容积焦炉:此焦炉为双联下喷废气循环复热式焦炉,炉头为直逢结构;为提高焦炉的热工效率,采用了薄壁格子砖。用加大废气循环量的办法,解决高向均匀加热问题。生产实践证明,该焦炉调节方便,热工效率高,加热均匀性好。据标定,以高炉煤气加热,当结焦时间为17小时30分的时候,焦饼中心高向温度为-30℃(顶部高于底部);以焦炉煤气加热,当结焦时间为18小时的时候,焦饼中心高向温差为70℃~80℃[12]58-Ⅱ型焦炉:此焦炉为双联下喷废气循环复热式焦炉,炉头为直缝结构,炉头采用高铝砖;此焦炉增大了边斜道口端面,取消边火道循环孔;除炉头火道外,中间火道的灯头出口位于刚过循环孔上缘的地方。为避免因多配气煤而导致炉顶空间温度过高,所以加热高度采用800mm。此焦炉采用了薄壁格子砖和扩散式蔑子砖。据标定,以高炉煤气加热,当结焦时间为16小时的时候,焦饼中心高向温度差为20~30℃;以焦炉煤气加热,当结焦时间为16小时的时候,焦饼中心高向温度为60~80℃。双联下喷捣固焦炉:此焦炉为双联下喷废气循环捣固式焦炉,炉头为直缝结构,小烟道区的蓄热室主墙用黏土砖砌筑,小烟道区以上用硅砖砌筑,这两种砖连接处不设滑动层,直接用灰浆砌住。由于这种焦炉多为富煤气加热的单热式炉子,因此,这样的连接方式完全能满足生产要求。两分下喷式焦炉:此焦炉为两分下喷复热式焦炉,炉头为直缝结构。机侧有11个火道,焦侧有10个火道,机、焦侧温差容易调节。据测定,以焦炉煤气加热,当结焦时间为17小时30分的时候,焦饼中心高向温差为90~100℃。66-Ⅲ型焦炉:此焦炉为两分侧喷单热式焦炉,炉头为直缝结构,蓄热室墙以黏土砖砌筑。据测定,以焦炉煤气加热,当结焦时间为11小时30分的时候,焦饼中心高向温差为20℃。70型焦炉:此焦炉为两分侧喷单热式焦炉,空气、废气在分烟道出集中交换,燃烧室部位用黏土砖砌筑。焦炉炉型分类按加热用煤气供入方式分:由炉底供入的称下喷式,由斜道侧面供入的称侧入式;按加热煤气使用的种类分:既可用贫煤气(高炉煤气,发生炉煤气等),也可用富煤气(焦炉煤气,脱氢焦炉煤气等)加热的称复热式,只能用贫煤气或只能用富煤气加热的称单热式;按火道配置方式分:双联火道式,两分火道式,上跨式;安装煤方式分:顶装煤式,捣固式。焦炉炉型的选择。①装煤方式:焦炉的装煤方式有顶装和侧装(捣固)两种,两种焦炉的炉体结构没有原则上的差别。本设计采用顶装焦炉。②加热煤气和空气供入方式:焦炉加热煤气和空气供入方式有侧入式和下喷式两类。下喷式焦炉加热用的煤气(或空气)由焦炉下部垂直地进入炉内。侧入式的供气方式较为复杂,且对焦炉的炉体的砌筑要求更高,故本设计采用下喷式的加热煤气和空气侧入方式。③燃烧室火道型式:燃烧室立火道型式有水平式和直立式两大类,但是现在水平式火道已经很少采用了,所以本设计采用直立火道型式。直立火道按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的组合方式,可分为两分式、四分式、过顶式和双联式。本设计采用双联火道型式。④高向加热均匀方式:焦炉高向加热均匀性的方式主要有高低灯头、不同炉墙厚度、分段加热和废气循环等四种方式。高低灯头通过相临火道不同高度的煤气灯头,以改变火道内燃烧点的高度,从而使高向加热均匀,此法仅限于富煤气加热,且由于高灯头高出火道底面一段距离送出煤气,自斜道来的空气易将高灯头下部砖缝中沉积炭烧掉,造成串漏;采用不同厚度的炉墙,即靠加厚炭化室下部炉墙的厚度,向上逐渐减薄炉墙的办法,影响上下的传热量以实现高向加热均匀,这种办法使炉墙的砌筑较为复杂;分段加热是将贫煤气和空气沿立火道隔墙中的孔道,在不同高度处进入火道,使燃烧分段,这种措施可使火焰拉得长,并通过孔道出口的断面调整高向加热,但火道的结构比较复杂;废气循环是将下降火道的部分燃烧废气,提高立火道隔墙下部的循环孔,抽回上升立火道,形成炉内循环,以稀释煤气和降低氧的浓度,从而减缓燃烧速度,拉长火焰,这种方式结构简单,且有按加热煤气的进入量自动调节循环废气量的功能。比较以上几种方式,本设计采取结构更为简单的废气循环的措施。⑤气流调节方式:焦炉加热气流的调节方式有上部调节式和下部调节式。相比来看,下部调节方便、且操作环境较好,故本设计采用下部调节方式。综上所述,本设计采用的焦炉炉型为双联下喷废气循环复热式顶装焦炉。国内目前为止符合该炉型、装备水平最高、技术成熟可靠的是JN43型焦炉[14]。3.2.2炭化室尺寸的选择①炭化室宽度炭化室宽度主要决定于煤料的结焦性能,焦炭的用途等。煤料粘结性较强,或需生产的块度较大的焦炭,一般采用宽炭化室。煤料的粘结性较差,需快速炼焦,则采用窄炭化室。国内大,中型焦炉的炭化室一般采用400~450毫米;小型焦炉采用300~350毫米。因年产70万吨为大型焦炉,故本设计拟定炭化室宽度为450毫米。②炭化室长和有效长本设计拟定炭化室长度为14080mm。炭化室长度减去机焦侧炉门砖深入的距离为有效长度,拟定机焦侧炉门砖深入的距离为400mm,则有效长度为14080-2×400=13280mm。③炭化室有效高炭化室高度减去炭化室顶部空间高度,即装煤线高度,称为有效高度,拟定炭化室顶部空间高度为300mm,则有效高度为4300-300=4000mm。我国大型顶装焦炉的锥度一般为50~70mm,这里我们取炭化室的锥度为60mm,则炭化室机侧宽度为420mm[15]。表3.1焦炉主要尺寸项目参数炭化室全长,mm14080炭化室有效长,mm13280炭化室全高,mm4300炭化室有效高,mm4000炭化室宽机侧425焦侧475平均450炭化室中心距,mm1143立火道中心距,mm480加热水平高度,mm700炭化室有效容积,m323.9周转时间,h183.3各专业车辆的台数及配置根据《焦化设计参考资料》,焦炉机械的操作及备品数量表和焦炉机械的备件数量表,如表3.2。表3.2焦炉机械的操作及备品数量表机械名称两座25孔四座25孔两座32孔两座36~42孔四座36~42孔两座65孔四座65孔操作备用操作备用操作备用操作备用操作备用操作备用操作备用推焦机1211224装煤车1211224拦焦机11211111222142熄焦车11221111211122电机车1111211122表3.3焦炉备件数量表名称单位两座25孔四座25孔两座32孔两座36~42孔四座36~42孔两座65孔四座65孔推焦机用备件平煤杆根1111112推焦杆(包括杆头)根1111112推焦用电动机台1111111走行电动机台1111111走行轮组组2211222平煤用电动机台1111111空气压缩用电动机台11111空气压缩机台11112拧螺丝机构(包括拦焦机用)套1222448推焦杆传动齿轮个1111111油压泵及电动机套12装煤车用备件走行电动机台1111111走行轮组组2222222机械交换机用备件防暴电动机台11111液压交换机用备件电磁换向阀个1211212流量控制阀个1211212由上面的图表,我们确定本设计焦炉(2×50孔)的焦炉机械的操作及备品数量和焦炉机械的备件数量如表3.4和3.5。表3.4焦炉机械的操作及备品数量机械名称推焦车装煤车拦焦机熄焦机电机车台数操作22211备用00111表3.5焦炉机械的备件数量名称配置单位数量推焦机平煤杆根1推焦杆(包括杆头)根1推焦用电动机台1走行电动机台1走行轮组组2平煤用电动机台1空气压缩机用电动机台1空气压缩机台1拧螺丝结构(包括拦焦车用)套4推焦杆传动齿轮个1油压泵及电动机套装煤车走行电动机台1走行轮组组2机械交换机防暴电动机台1液压交换机电磁换向阀个1流量控制阀个13.4炉组布置,炉间台、炉端台的尺寸及各层空间的利用3.4.1炉组布置表3.6焦炉中各层空间的利用名称数值推焦机与机侧操作台的净空距离150推焦杆头与焦炉正面线的距离1500推焦机在行走时,前面突出部分与余煤提升外缘的净空距离100推焦机小炉门开启装置与吸气管桥架托架间的高度150推焦机与吸气管桥架下弦的净空高度250推焦机的推焦杆后端与建筑物边界线的距离450操作台部推焦机滑触线保护网的净空高度1900装煤车平台下部距炉顶的净空高度1900装煤车漏斗套筒提升后与炉砌体面的高度200装煤车漏斗顶部与煤塔放煤闸门的高度200装煤车漏斗顶部与煤塔前檐的高度200装煤车与煤塔内操作台的距离100装煤车与炉顶工人休息室间的距离750装煤车与上升管隔热板的净空距离750拦焦机与炉柱及炉门突出部分的距离100导焦槽遮盖熄焦车上部边缘的水平距离250导焦槽遮盖熄焦车上部边缘的垂直距离100熄焦车与焦侧操作台的净空距离100熄焦车底板与焦台上部边缘之间的净空高度250熄焦车底板遮盖焦台上部边缘的距离200电机车车与导焦槽的水平距离150熄焦车与熄焦塔的喷洒的净空高度650吸气弯管与集气管走台面净空高度1900两侧烟道走廊的通路净宽700焦炉地下室走梯的宽度1000焦炉地下室煤气分配管的净空高度1800两侧操作台梁底与蓄热室测温空的中心距离190交换机与抵抗墙间的净空距离100带地下室的焦炉基础顶板的机、焦侧边梁底高于两侧烟道面的距离1003.4.2炉间台、炉端台的尺寸以及各层空间的利用。①根据上述对炉端台和炉间台的布置要求,本设计焦炉的炉端台、炉间台及煤塔炉间台的主要尺寸(m)见表3.7。表3.7炉间台、炉端台的主要尺寸(m)名称JN43型炉端台长14.2宽14.28标高底层0.35二层4.55炉顶层10.50炉间台长30.00宽14.48标高底层0.35二层4.55炉顶层10.50煤塔炉间台长12.50宽二层14.48炉顶层14.68标高底层0.35二层4.55炉顶层10.50②各层空间利用图3.1炉顶空间利用示意图图3.2中层空间利用示意图1—1、2号焦炉调火工休息室2—工具房3—值班室4—废气分析室5—电气控制站6—办公室图3.3底层空间利用示意图3.5管道布置以及烟道和烟囱位置讨论焦炉煤气管道包括导出荒煤气设备和加热煤气设备(1)加热煤气管道的布置。加热煤气管道是以输送和调节加热用煤气、空气和废气。本设计采用焦炉煤气加热系焦炉煤气管道因炉型不同有两种形式,一为下喷式,另一为侧入式。我们所用的是下喷式58型焦炉。由焦炉煤气总管来的煤气,在地下室一端经煤气预热器进入地下室中部的焦炉煤气主管。由于焦炉煤气中有萘和焦油等冷凝物析出,当气温降低时尤甚,易堵塞管道和管件,故设煤气预热室供气温低时预热煤气。气温高时,气温从旁通管通过。(2)出炉煤气管道的布置。出炉煤气导出设备主要包括:上升管、集气管和吸气管桥管、水封阀等。荒煤气由焦炉出来,经上升管、桥管进入集气管,再经吸气管到净化系统。上升管分别与炭化室和集气管相连。集气管通过“П”型管,焦油盒与吸气管相连。集气管中的氨水、焦油、焦油渣等靠集气管坡度及液体的位差流走。(3)烟道和烟囱位置的讨论。总烟道与烟囱可位于焦炉的机侧,也可位于焦侧。为了避免熄焦车的水渗入烟道,造成烟道积水,影响焦炉加热系统的压力分布,本设计选择烟囱在机侧。本设计为两座焦炉共用一个烟囱,所以烟囱的位置应该避免送煤皮带通廊,烟囱位于建筑物边界线以外,总烟道与烟囱的详细布置见炼焦车间布置图。3.6焦炉辅助设施两座焦炉之间有一个煤塔,且共用一套熄、筛焦设施。熄焦设施包括凉焦台、泵房、水池和熄焦塔。熄焦设施放在炉组端部。熄焦塔中心与炉端炭化室中心的距离一般不小于40米,熄焦泵房和粉焦沉淀池一般与焦台布置在同一侧,熄焦塔与焦台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一台熄焦车的长度。熄焦车轨道一般与厂内铁路接通。筛焦设施包括筛焦楼和焦仓。筛焦楼和焦仓混合布置。筛焦的筛子位于焦仓上部,筛过的焦炭直接落入焦仓。熄焦设施与筛焦设施各部相对位置见炼焦平面布置图。表3.8焦炉辅助设施尺寸名称尺寸凉焦台长×宽毫米沉淀池长×宽毫米水泵房长×宽毫米脱水台长×宽毫米90000×821010000×500010000×1000010000×50004工艺计算4.1炭化室的物料衡算物料平衡是根据物质不灭定律进行计算的。炭化室的物料衡算指进入炭化室的的原料—煤为入方,炼焦的各种产品—焦炭及其他化工产品为出方进行衡算。进行物料衡算是炼焦车间设计最基本的依据,也是确定各种设备操作负荷和经济估算的基础[16]。(1)物料平衡的入方。物料平衡的入方包括入炉煤量,入炉煤带入的水分,以及漏入炭化室的空气量。①入炉煤量。入炉煤量指每孔炭化室的装煤量或整座焦炉每小时的装煤量。物料平衡的计算基准是吨入煤量。物料平衡入方的干煤量(Gm)按下式计算:,kg/t;(4.1)1000—物料平衡计算的基准数;W—入炉煤的水含量,%。装炉煤入炉前预先干燥使水分降至6%以下,然后装炉炼焦,这样有稳定焦炉操作、提高焦炭产量、改善焦炭质量和降低炼焦耗热量的效果。本设计W设为4.5。②入炉煤带入的水量(GW)按下式计算:,kg/t;(4.2)根据以上公式可得:Gm=1000×(100-4.5)÷100=955kg/tGW=1000×5/100=45kg/t(2)物料平衡的出方①全焦量。全焦量指包括粉焦在内的不同粒度焦炭的总和,其计算式如下:,kg/t(4.3)—入炉煤干燥基全焦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出的计算式如下:Vd—入炉煤的干基挥发分,%;和配合煤的干基挥发分相同。配合煤的Mad=2.24%,Vad=24.87%,则(4.4)=100/97.76×24.87=25.44,%tJ—推焦前15min测定的焦饼中心温度,℃。设tJ=1000℃,则:=77.41GJ=1000×(100-4.5)÷100×77.41%=736.27kg/t②焦油量。焦油量可按下式计算:,kg/t(4.5)—入炉煤收到基焦油产率,%—入炉煤干燥无灰基焦油产率,%Aar—入炉煤收到基灰分,%已知,配合煤Mad=2.24%,Aad=9.79%,由入炉煤收到基灰分等于配合煤灰分,(100-2.24)÷(100%-4.5%)×Aar=100×9.79%。得Aar=9.56%。已知,入炉煤干基挥发分Vd=25.44%,入炉煤干基灰分为Ad=Aar×(1-4.5%)=9.13%,则入炉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100×Vd÷(100-Ad)=28.00。目前多采用下式进行计算:当入炉煤的挥发分Vdaf=18~30%时,=-18.36+1.53×Vdaf-0.026×(Vdaf)2=-18.36+1.53×28.00-0.026×28.002=4.1,%GJY=1000×(100-4.5-9.56)÷100×4.1%=35.24kg/t③粗苯量。粗苯量可按下式计算:,kg/t(4.6)GB—粗苯量,kg/吨—入炉煤收到基粗苯产率,%—入炉煤干燥无灰基粗苯产率,%目前多用下式进行计算:=1.17%GB=1000×(100-4.5-9.56)÷100×1.17%=10.05kg/t④氨量。对于氨的回收,国内主要有生产硫氨和和氨水两种工艺流程。故在物料衡算中均应换算成纯氨量。氨是由煤含氮化合物转化而成的。氨良一般可按下式计算:,kg/t(4.7)—入炉煤收到基氨的产率,%—入炉煤干燥基氨的产率,%经多方研究证实,煤在炼焦过程中氮量有12~16%转化成氨,故氨的产率可用下式计算:KdA=bNd17/14,%。b—煤中总氮量转入氨中的转化系数,可取0.12~0.16,本设计b取0.15;Nd—入炉煤干躁基氮含量,%。已知,配合煤的Mad=2.24%,Nad=1.36%,则配合煤的Nd=100×Nad/(100-Mad)=1.39%,配合煤的干躁基氮含量与入炉煤干躁基氮含量相等。17—氨的分子量;14—氮的分子量。KdA=bNd17÷14=0.15×1.39×17÷14=0.25%。=2.39kg/t⑤净煤气量。净煤气量可用下式计算:,kg/t(4.8)—入炉煤干燥基净煤气产率,%。可用炭平衡求得,以焦炭、煤气、焦油和苯中的炭总量等于煤中的炭量为基础。,kg/t(4.9)h—入炉煤的损耗系数,可取0.98~1.00,设为0.99;—100Kg入炉干煤所含炭量,由煤的元素分析求得,=77.87kgCdJ—100Kg入炉干煤炼成的焦炭中的含炭量,由全焦率与焦炭中的固定炭含量求得,设焦炭中固定炭的含量为86%,则CdJ=100×KdJ×86%=100×77.41%×86%=66.57kg;—100Kg干煤所得焦油中含炭量,焦油含炭量一般可取86%,已知=4.1%,=3.72%;=3.20kg。—100Kg干煤所得粗苯中含炭量,粗苯中的含炭量一般可取91.2%,已知=1.17%,=1.06%,=0.97kgCO2,CO,CH4,CmHn—分别为净焦炉煤气中相应组成的体积含量,%CO2=2.6%CO=5.5%CH4=28%CmHn=2%。gmq—标准状态下净煤气密度,一般可按下式计算:=0.4451kg/m3=186.7×[0.99×77.87-(66.57+3.20+0.97)]÷(2.6+5.5+28+2×2.35)×0.4451=13.85%=1000×(100-4.5)÷100×13.85%=132.27kg/t⑥水量。水量包括入炉煤带入的水量和炼焦过程中煤中的氢和氧化合而得的化合水两部分。入炉煤带入的水量与物料平衡计算中入方的数值相同。化合水量可按下式计算:,kg/t(4.10)——干基化合水产率,%,可按下面的经验式求得:Kdsx=aOdm18/16α——煤中总氧量转化成化合水的转化系数,一般可取0.3~0.5,本设计取0.4;——入炉煤干基含氧量,%;18,水分子量;16,氧原子量。已知配合煤Oad=100-(Cad+Had+Nad+St,ad+Mad+Aad)=100-(77.87+4.71+1.36+0.60+2.24+9.79)=3.43=3.51=0.4×3.51×18/16=1.58%=1000×(100-4.5)÷100×1.58%=15.09kg/t入炉煤带入的水量Gs=1000×4.5%=45吨3.7差值DGDG=SG-(GJ+GJY+GB+GA+Gmq+Gsx+Gs)=1000-(736.27+35.24+10.05+2.39+132.27+15.09+45)=23.69支出物料总和:G,=DG+GJ+GJY+GB+GA+Gmq+Gsx+Gs=1000故DG÷SG=23.69÷1000=2.369%。表4.1物料平衡表收入支出符号项目数值kg/t占湿煤%占干煤%符号项目数值kg/t占湿煤%占干煤%Gm干煤95595.5100GJ全焦736.2773.6377.10Gs水分454.54.71GJY焦油35.243.523.69GB粗苯10.051.001.05GA氨2.390.240.25Gmq净煤气132.2713.2313.85GS入炉煤带入水分4554.71GSX化合水15.091.511.58DG差值23.692.372.48SG合计1000100.00SG,合计1000100.004.2炼焦炉的热量衡算热量衡算的依据和前提:焦炉热量平衡的测定和计算是在物料平衡的基础上,根据能量守衡定律进行的,也就是说供给焦炉的的总热量(DQ)等于焦炉支出的总热量(DQ,)。即DQ=DQ,[16]。上述等式的成立,必须考虑以下两个前提:焦炉热平衡的测定值必须是焦炉正常生产的真实反映;在焦炉热平衡的测定和计算中,不考虑入炉煤在炼焦过程中炭氢化合物的分解和聚合的热效应。(1)热平衡收入项计算。加热用煤气的热量包括加热煤气的燃烧热和显热两部分。①焦炉煤气(干)的低发热量为4280千卡/米3,故吨煤所需加热煤气的燃烧热。(4.11)=4280V千卡V—吨入炉煤所需加热煤气(干)量,m3/t;②加热煤气带入的显热(Q2)。t=30℃时,煤气中各组分比热为表4.2。表4.2煤气中个组分的比热CO2COCmHnO2H2N2CH4H2O1.63371.30002.066111.30961.28121.2951.57801.4976Csmq=0.01(CCO2×CO2+CCmHn×CmHn+CCO×CO+CO2×O2+CH2×H2+CN2×N2+CCH4×CH4)=0.01(1.6337×2.35+2.15×2.06611+5.86×1.3000+0.39×1.3096+58.1×1.2812+3.9×1.295+24.9×1.5780)=1.3519KJ/(m3﹒℃)(4.12)所以Q2=V(1.3519×30+1.4916×0.0236×30)=41.51V③空气带入的显热(Q3)(4.13)L—加热煤气燃烧所需空气量,m3,由《毕业设计参考资料》附录12-2得L=5.328m3CKQ—0~20℃,内空气的平均比热,由《毕业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