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历史中国古代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_第1页
2010届高三历史中国古代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_第2页
2010届高三历史中国古代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_第3页
2010届高三历史中国古代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_第4页
2010届高三历史中国古代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中国古代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教学目标:1、系统了解古代对外交往的基本情况;2、了解古代对外交往的著名人物和重要史实;3、归纳古代中国先进科技文化外传的具体内容和影响;4、分析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尼布楚条约》的签订等对外关系上的重大事件及其国际影响,理解古代对外关系由开放到闭关的历史趋势及原因;5、重点掌握秦汉、隋唐和明清三个历史时期的中外交往关系的基本史实。★学法指导:1、以小专题形式建立知识网络体系;2、充分利用比较法;3、采用列表方式正确识记各个时期的外交成就;4、重视历史地图,提高综合分析和比较能力;5、注意归纳古代中国从开放到闭关的过程,分析各阶段对外开放的内容、特点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综合分析开放给中国带来的积极意义及闭关带来的消极后果。★高考展望:1、突出对外交往的大时代背景,侧重考查秦汉、隋唐与明清三个时期的中外关系史,并且要求从中归纳出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2、考查对“对外开放”与“闭关锁国”这两个概念之间内涵与外延的正确理解;3、运用归纳法对古代对外交往的主要类型和基本途径进行概括;4、理解古代先进文化技术外传的基本史实,分析外传的历史影响,尤其注重对四大发明为主的中国传统科技的考查。★知识整合:一、古代对外开放的知识归类时期主要史实特点汉朝①张骞出使西域以后,丝绸之路的开辟;②汉武帝以后,形成“海上丝绸之路”;③公元前97年,甘英出使大秦。范围广泛、形式多样、影响深远。隋唐①对外交通路线发达;②唐朝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③主动出访,进行频繁的商业往来和文化交流。范围更加广泛、形式多样、影响更为深远。宋元①设立专门的外贸机构“市舶司”;②南宋政府采取鼓励外商政策;③派遣使节出访。海上交通为主,海外贸易规模更大;中国先进文化大量外出。明清(前期)①郑和下西洋;②实行闭关政策;③出现西学东渐局面。由对外开放到闭关自守;侵略与反侵略成为对外关系的重要内容。二、古代对外关系的内容特征分类1、古代与东亚的关系(1)与日本的关系①秦汉时期:A汉武帝时,日本30多个小国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B东汉光武帝时,“汉委奴国王”金印;C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入日本。②隋唐时期:A遣唐使;B贸易往来频繁;C突出人物:鉴真和吉备真备;D日本制度文化深受唐朝影响。③明清时期:A东南沿海倭患严重;B明政府限制私人海外贸易;C戚继光抗倭,1565年肃清倭患;D清朝实行闭关政策。(2)与朝鲜的关系①秦汉时期A秦汉之际,燕、齐、赵等人为避战乱,数万人迁居朝鲜;B三韩多次派人赴汉,觐见光武帝;C辰韩引进中国先进文化,被称为秦韩;D贸易:朝鲜输入檀弓、果下马;中国输出铜镜、漆器、铁制工具等。②隋唐时期A往来:唐朝留学生中,新罗最多,最著名的是崔志远,长安等地设有“新罗坊”、“新罗馆”;B交流:新罗从唐朝引入茶叶、雕版印刷术、制铜、制瓷技艺等;C新罗制度、文化深受唐朝影响。(3)中华文化圈③学习外国文化,丰富自己等文化生活,促进社会进步;④根本目的: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3、特点①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②以官方贸易为主:官方贸易不以盈利为主,而以加强友好往来为主;③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④对外贸易促进了民族融合;⑤我国古代的对外关系以友好为主流;⑥从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注:①——④又是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4、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四条渠道①贸易,包括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②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等;③通过宗教人士实现;④通过战争。5、古代对外关系频繁的原因、表现及影响(1)原因①政治稳定;②经济繁荣;③对外交通发达;④实现开明等外交政策。(2)表现①政治军事外交往来;②经济贸易往来;③科技文化交流。(3)影响增进了中外双方的了解、联系和友谊,促进了中外双方的发展。6、对外关系发展的主流的认识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平等待人,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经济文化交流。7、启示①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和民族的落后;②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③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④和平友好交往时我国人民同外国交往的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们。四、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三次高峰1、随着以汉帝国为一端、以罗马帝国为另一端的海陆丝绸之路的发展和繁荣,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高潮。①中国丝绸、冶铸和水利技术远播中亚、朝鲜、日本和欧洲地区。汉字也传入朝鲜。儒学经典传到日本。②传入中国的有佛教、象牙、香料和多种植物等等。2、唐、宋、元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进入一个迅猛高涨的新时期。①中国的造纸、纺织技术、诗歌、汉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入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②传入中国的有:印度熬糖法、天文、医学、音乐、舞蹈及占城稻等等。3、明末清初,伴随着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的相对自由活动,欧洲的科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第三次高潮。①明清之际的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许多种文字流传国外。明朝时中国先进的技术、文化传入南洋。②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传入中国,明朝还引进欧洲的水利方法。明朝中后期外国传教士来华,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五、东学西传1、秦汉文明开始走向世界(1)原因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社会制度先进,封建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展,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正式开通于西汉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便利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2)表现①中华文化从东、西、南三个方向与外部世界展开了广泛交流,开始突破周边近邻范围,走向西亚、欧洲。中国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等西传;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和水利工程技术分别船王日本、朝鲜和越南。②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王朝派使者来到东汉。这是中欧直接往来的最早记录。2、隋唐文明基本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1)原因①隋唐时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国力强盛;②唐朝有很高的国际声望;③隋唐对外交通的发达;④统治者实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2)表现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建筑技术、儒家经典、佛教传入日本;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偏旁,创制了日本文字。3、宋元文明西传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1)原因①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我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②对外贸易空前兴盛。(2)表现①造纸术的外传:朝鲜(4C)→日本(7C)→阿拉伯(8C)→欧洲、非洲(12C)→美洲(16C)→大洋洲(19C)。②11世纪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个多世纪。③13世纪时(南宋),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④13世纪(元朝)火药和火器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六、外来文化的内引1、农作物品种: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传入中国;2、生产技术:明朝引进欧洲的水利方法;3、科技:明朝时,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4、宗教: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伊斯兰教在唐时由阿拉伯传入中国;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来华。5、艺术:唐朝时朝鲜的高丽乐、中亚的舞蹈传入中国。七、古代中国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的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