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鹅子沟水库施工设计说明_第1页
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鹅子沟水库施工设计说明_第2页
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鹅子沟水库施工设计说明_第3页
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鹅子沟水库施工设计说明_第4页
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鹅子沟水库施工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鹅子沟水库施工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鹅子沟水库位于长江水系桃花溪河流域的一条支流上,水库坝址位于重庆市长寿区渡舟街道果园村境内,距长寿城区5.0km,距渡舟街道约5.0km。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等综合效益的小(2)型水库,水库坝址处集雨面积1.76km2,设计总库容19.96万m³,正常库容17.83万m³,死库容5.4万m³,水库原设计灌溉面积510亩,下游农村居民200人、农田500亩。由于城市建设,下游影响范围内还涉及新城碧桂园、晶山小学等,下游防护对象重要性提高。根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SL252-2017)、《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20)、《防洪标准》(GB50201-2014),枢纽工程属V等小(2)型工程,主要建筑物为5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年一遇,溢洪道消能防冲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及其他附属建筑物等组成。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及其他附属建筑物等组成。二、施工图设计依据1、《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2、《防洪标准》(GB50201-2014);3、《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导则》(SL189-2013);4、《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20);5、《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18);6、《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SL774-2016);7、《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17);8、《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9、《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10、《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1247-2018);11、《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l06-2017);12、《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DL/T5256-2010);1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治理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3-2019);14、《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15、重庆市长寿区水利局关于《重庆市长寿区第三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鹅子沟水库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长水发〔2022〕238号。三、工程地质1、地层岩性枢纽区出露地层为侏罗系上统沙溪庙组(J2s),岩性为紫红色泥岩夹砂岩层。基岩表面分布有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冲洪积层(Q4pal)和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s)。区内岩性自上而下为: a、残破积土(Q4el+dl):主要分布于坝区左、右两岸的斜坡上,为红色,褐红色粉质粘土,粘性中等,可塑状态。坡面分布厚度一般在0.5-1.5m。b、冲洪积土(Q4pal):主要分布于坝区上游两侧的荒地上,为红褐色,粘性中等,软塑状态。坡面分布厚度一般在0.5-1.5m。c、人工填筑土(Q4s):主要为坝体填筑土,棕红色粉质粘土,可塑状,切面稍有光泽,韧性和干强度中等,无摇震反应,为修建水坝堆填而成,堆填时间30年以上。含有少量植物根系及泥岩小颗粒。最大厚度为10~11m。d、侏罗系上统沙溪庙组(J2s):紫红色泥岩夹紫灰色薄层状泥质粉砂岩、粉砂岩,以泥岩为主。岩体强风化层厚度一般在2~4m,主要为物理风化。2、地质构造该水库大坝枢纽工程位于梁平向斜东南翼(小山寨向斜南西翼近南倾伏端一带),工程区未见断层及破碎带。构造以构造~侵蚀为主,基岩出露地段露头良好,岩层产状为140°∠12°。主要发育裂隙为卸荷裂隙与风化裂隙。通过调查,未见软弱夹层。裂隙不发育,调查中未见成组裂隙。3、岩土物理力学特性及指标建议值:本次地质调查未采取坝体土样及坝基岩样进行试验,根据已有资料与工程区相关工程经验,提出坝体及坝基岩体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见表1-1、1-2、1-3。表1-1坝体土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岩土名称重度(KN/m3)比重孔隙比天然抗剪指标饱和抗剪指标天然饱和C(Kpa)φ(度)C(Kpa)φ(度)坝体土20.1220.342.730.6521.514.016.512.0坝后土18.3517.902.700.6016.411.012.39.0表1-2坝基岩体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岩石名称重度(KN/m3)摩擦系数f抗剪断强度天然饱和内聚力(Mpa)摩擦角(°)强风化基岩21.522.800.400.2029.0弱风化基岩23.024.00.450.5035.0表1-3坝体材料渗透系数表部位小值平均值大值平均值坝体粉质粘土1.2×10-4cm/s2.5×10-4cm/s强风化基岩15.00Lu20.00Lu弱风化基岩5.00Lu8.00Lu四、主要建筑物除险加固设计1、大坝除险加固设计⑴坝顶:整治后大坝坝顶高程统一整平为337.90m,坝顶宽度为5.7~56.6m,坝顶原硬化路面采用C25砼加厚0.3m,整治后宽度为5.7m,坝高11.0m,坝顶上游侧设置C25砼防撞墩,防撞墩上设C30混凝土仿木栏杆0.9m,高出坝面1.4m;坝顶设C25砼排水沟排水,尺寸400mm×400mm,厚度为0.1m。⑵上游坝坡:清除上游砼护坡、浆砌条石防滑墩并按1:2.4坡比整平坝面,坝体回填土压实度不小于0.97;大坝上游坝面采用厚0.2m的C25钢筋砼面板护坡,在高程332.71m处设C25砼防滑墩,防滑墩高1.2m,宽1.0m,在上游坝脚及坝面四周设C25砼趾墩,趾墩高1.2m,宽1.0m,基础置于岩基上;上游坝面钢筋砼护坡竖向每6m设伸缩缝,横向设2道伸缩缝,采用“651”型橡胶止水带止水,并采用沥青砂浆填缝。⑶下游坝坡:大坝下游坝坡及坝脚设C25砼排水沟排水,尺寸400mm×400mm,厚度为0.1m,大坝下游右坝坡及下游坝脚设C25砼重力挡墙进行防护。2、溢洪道⑴进口段:溢0-007.5~溢0+000段为溢洪道进口段,本次拆除重建,进口段底板采用厚0.20mC25钢筋砼底板,边墙采用C25砼边墙,右边墙高度为2.95m,迎水面为直墙,背水面坡比为1:0.3,左边墙高度为1.43m,边墙顶宽为0.6m,挡墙为直墙,墙底设φ22砂浆锚杆,L=2.5m,间距为1.5m。⑵控制段:溢0+000~溢0+005.7段为控制段,控制段采用无闸门控制的宽顶堰形式,堰顶高程为335.05m,长13.0m,净宽10.0m。本次拆除重建,底板采用厚0.8mC30钢筋砼底板,上下游侧设齿墙,齿墙深度0.6m,底宽0.6m,边墩、中墩采用C30钢筋砼边墙,桥墩高度为2.95m,桥墩顶宽为1.0m。⑶交通桥:交通桥位于控制段,净跨为5.0m。交通桥桥面板结构为C30钢筋砼现浇,桥面板厚度为0.3m,底梁为0.30m×0.55m(宽×高),交通桥宽5.7m,桥面设C30砼铺装层,桥面两侧设C30钢筋砼防撞墩,临空面设φ50PVC排水管,防撞墩上设栏杆,本次整治拆除原交通桥重建。⑷泄槽段:溢0+005.7~溢0+043段为溢洪道泄槽段,泄槽段的底坡坡比i=1:60.5,宽度为11~7.1m,本次拆除重建,底板采用厚0.20mC25钢筋砼底板,底板下设纵横向碎石排水盲沟,盲沟尺寸为0.3m×0.3m,边墙采用C25砼重力式挡墙,边墙高度为2.95~2.0m,边墙顶宽为0.6m,迎水面为直墙,墙底设φ22砂浆锚杆,L=2.5m,间距为1.5m。背水面坡比为1:0.3;泄槽末端溢0+035~溢0+043段设渐变段与消能段衔接。⑸消能段:溢0+043~溢0+106为消能段溢洪道现状完好,本次不对其进行整治,维持现状,消能段底宽宽5m,设12级跌坎,断面呈“U”型,边墙、底板均为混凝土结构,边墙厚0.5m,高2.5m,迎水面边坡为1:0.5,背水面为1:0.3。3、放水设施拆除原卧管,并对涵管进行封堵,在原址采用C25钢筋砼结构重建卧管,过水断面尺寸为0.50m×0.50m(宽×高),边墙厚0.30m,底板厚度为0.30m,卧管内包DN500,HDPE双壁波纹管。斜卧管底板比降顺地形布置,每隔0.92m高差设一个进水口,共设置8个进水口,进水口为圆形,直径为0.30m,进口盖为C25砼孔塞,直径为0.41m,斜卧管顶部设置DN100钢管通气管。斜卧管水平长度20.0m,斜卧管末端设消力池,长度为2.50m,消力池末端接涵管。新建涵管采用定向拖拉管新建DN400HDPE管,新建放水涵管长度82m,采用拖拉管施工,涵管进口为消力池(管底高程328.38m),于原涵管出口处接入下游(管底高程327.61m),采用混凝土对涵管进口空隙进行防渗,防止沿涵管管壁渗漏。放水卧管旁设C25砼梯步,梯步宽度为1.2m,梯步侧设花岗岩水位尺,以便观测水位。4、上坝公路整治上坝公路与坝顶顺接,对DL0+000~DL0+026段公路进行开挖整治,起点为已建城市道路,终点为溢洪道交通桥,整治后公路宽度为4.5~5.7m,公路路面采用C25砼路面,厚度0.2m,下设0.2m碎石垫层,路沿两侧设C25砼排水沟,尺寸300mm×300mm,厚度为0.1m。五、施工方法及要求1、大坝整治工程施工大坝施工主要包括上游坝坡整形护坡,坝顶整平,上游侧设置防撞墩及栏杆。1、上游坝坡清除大坝上游坝坡砼预制块及砼护坡。坝面清理均采用机械施工,清除后对松动土进行压实处理。施工顺序为:清除上游坝面砼护坡→整平碾压回填上游坝坡→铺设碎石垫层→C25钢筋砼面板浇筑。2、坝顶施工顺序为:开挖基槽→设置防撞墩→加厚路面→整平恢复坝顶→建设坝顶砼排水,使其与设计坝顶高程保持一致,采用机械分段进行,运输方法采用机械挖运堆放至下游坝坡,运距约50m内。3、下游坝坡施工顺序为:基础开挖→新建砼挡墙→建设坝顶砼排水,砼挡墙及排水沟设置于右坝坡及坝脚,采用人工配合脚轮车进行施工,开挖土石方堆放至下游坝坡,运距约50m内。大坝整治工程施工产生多余土石方全部堆放至下游坝坡,并采用机械压实。2、溢洪道工程施工溢洪道交通桥拆除前,应先搭建好临时交通桥,保证后续施工。临时交通桥采用热轧型“工”字钢、槽钢搭建。溢洪道施工顺序为:溢洪道开挖,浇筑混凝土边墙,底板,土石填筑。溢洪道基础土方开挖主要以1.0m³挖机开挖为主,配合人工开挖,胶轮车与人力运输相结合,弃渣运至指定的渣场,石方开挖采用凿岩机进行;混凝土均采用0.4m³强制式搅拌机就近拌制,人工立模。砼采用人工手推胶轮车运至浇筑点卸料后人工入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然后采用人工抹面收光。溢洪道整治工程施工产生多余土石方全部堆放至下游坝坡,并采用机械压实。3、放水设施整治工程施工⑴卧管施工:放水设施施工前将库内水位降至死水位以下,在左坝肩位置采用钢筋砼重新修建。放水卧管砼拌制采用0.40m3砼拌和机拌制,手推车运输入仓,振动棒振捣。⑵涵管施工:涵管施工采用拖拉管施工方法。拖拉管施工采用水平导向钻进法,它的主要特点是,可根据预先设计好的牵引线路驱动装有契形钻头的钻杆从地面钻入,地面仪器接收由地下钻头内传送器发出的信息,控制钻头按照预定的方向绕过地下障碍物直达接收地,然后卸下钻头换装适当尺寸和特殊类型的回程扩大器,使之能够在拉回钻杆的同时将钻孔扩大至所需直径,并将需要铺装的管线同时返程牵回钻孔入口处。在整个工作中,混合机组提供的钻孔混合液不断地从钻头的钻口嘴喷出,用以润滑钻头、钻杆,以提高整个工程的工作效率。拖拉管施工顺序依次为:现场准备、测量放线定位、管道安装组焊及钻机安装调试、导向孔钻进、分级反扩成孔、管道回拖施工、清理泥浆并切割管头。①前期准备包含设施、水源、动力、材料设备等。②定位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测量放样。并根据施工范围的地质情况、埋深、管径和一次牵引的管道长度,并设计好钻杆轨迹。③打导向孔定向钻机采用钻进液辅助碎岩钻头钻压从钻杆尾部施加。钻头通常都带有一个斜面,所以钻头连续回转时则钻出一个直孔,而保持钻头朝某个方向不回转加压时,则使钻孔发生偏斜。探测器或探头可以安装在钻头内,也可安装在紧靠钻头的地方,探头发出信号,被地面接收器接收或跟踪,从而可以监测钻孔的方位、深度和其它参数。在不能稳定跟踪钻孔轨迹的地方,或因钻孔深度太大,用无线电频率方法难以保证定位精度的地方,也可采用有缆式导向系统。首先将探测棒插入导向头内,导向头后端与钢管连接,然后用钻机给钢管施加压力,推进导向头,将导向头打入地下;导向仪可随时接收导向头的方位与深度,钻机可根据此信息及时旋转导向头,使导向头随时改变深度和方向,在地下形成一条直径为100mm的圆孔通道,孔道中心线即为所需敷设管道的中心线。④扩孔、成孔在孔洞形成后,将导向头卸下,装上一钻头,钻头孔径比孔洞大1.5倍,然后将钻头往回拖拉至初始位置,卸下该钻头,换上更大的钻头,来回数次,直到达到规范要求。为了防止塌孔,在注射的水中加入外加剂,外加剂相关指标参照规范,该外加剂有固化洞壁。

润滑钻杆等作用。⑤牵引管道钻孔完成后,将管材按连接成规范许可的长度,将管材两端封闭,一端与钻头相连,将其一次性拖入已形成的孔洞中,即完成整个埋管程序。4、混凝土工程施工(1)拌制砼的材料要求粗骨料:碎石宜采用石灰石或Mu50号以上的砂岩由破碎机破碎呈立方体的成型碎石,薄片、针状碎石含量不得大于15%;粒径级配粒径级配Cu>5.0。细骨料:砂宜采用经质检部门认可的机制砂或河砂,含泥量小于5.0%,细度模数Mx为3.7~1.6。水泥:水泥应采用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的R42.5号硅酸盐水泥,水泥细度为通过80µm标准筛余量不大于5%,受潮、结块的水泥,严禁使用。水:水应采用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执行,凡生活可饮用水,可用于拌制砼,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污水、及沼泽水不能使用,相关事宜按照《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执行。(2)钢筋材料要求①钢材必须是合格正品。各类钢筋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钢筋表面应光洁无破损、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除干净,锈蚀结垢的钢筋严禁使用。②钢筋绑扎成型后应满足混凝土保护层设计厚度的要求。(3)施工工艺要求①混凝土级配为二级,施工前应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水泥、粗细骨料和水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②模板制作安装既要满足设计强度与刚度要求,又要满足施工工艺要求、表面平整光洁、接缝严密,架立安装与支撑牢固可靠,不得有任何松动。③混凝土原则采用机械拌和,砼拌制成熟后方能出机,及时运达浇筑地点,运输中不应有分离、漏浆和严重泌水情况。④混凝土浇注前应详细检查仓外模板、钢筋、预埋件、永久施工缝和基础面是否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经验收合格后方能浇注。⑤混凝土应按顺序和方向分层平仓浇注振捣密实,不得有气泡蜂窝,切实做到内实外美。砼浇筑必须并保持连续性,如因故中止或混凝土施工已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待复工时必须按工作缝(面)处理后方能进行下步工作。⑥各阶段混凝土浇筑完毕,待初凝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0天,大体积混凝土必须按相关施工规范预留温度缝并对缝进行处理。⑦本工程应按《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的有关规定进行混凝土表面保护。⑧未尽事宜应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2015)施工。6、主要建筑材料要求(1)钢材普通钢筋采用HPB300和HRB400钢筋,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一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和《钢筋混凝土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