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诵读教学策略研究】_第1页
【初中古诗词诵读教学策略研究】_第2页
【初中古诗词诵读教学策略研究】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古诗词诵读教学策略研究目录TOC\o"1-2"\h\u4535初中古诗词诵读教学策略研究 15176一、重视学生语感养成 19464二、遵循文体特征进行诵读教学 222873三、创设诵读教学情境 214853四、加强教师范读的示范作用 3摘要:古诗词是我国在历史长河中留存的见证,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结晶。“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使用的一个高频词汇。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就曾强调,应该更加重视对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的学习,把这些中华文化的瑰宝逐步渗透进学生的知识、思想中去,让其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不断传承的基石。诵读作为一种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它的发展历史悠久,同时作为语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古诗词诵读教学方面也获得了语文教学领域的一致认可。本文就对初中古诗词诵读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关键词:初中;古诗词;诵读教学一、重视学生语感养成诵读是古诗词学习中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它可以调动人的多种感觉器官共同参与对文本的感知,通过反复诵读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语言材料,促进言语构建。想象的实质是一种文本的再造,古诗词句式整齐简练,语言言约意丰,为读者留下了大量的想象空白,学生可以通过想象,还原历史场景,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在学生的诵读和想象中,文本就变得富有感染力,学生也会因此产生强烈的代入感,这样学生就能快速的与文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打开感受美的新通道,并在情感唤醒的基础上深化语言建构。在进行古诗词诵读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关注文字背后隐藏的作者的内心世界,更要通过营造教学情境让学生沉浸在诗词的世界之中教师可以通过富有诗意的语言点燃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可以通过自身的范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也可以通过自主开发课程资源,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为文章配图或用自己的话描绘作品中的画面。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对于古诗词作品来说,诵读是极为重要的学习手段,它节奏鲜明、押韵协律,读起来琅琅上口。借助诵读,教师可以缓解纯翻译和理性分析的尴尬,让学生在专注放声的诵读中,尽情享受古诗词的语言美、哲思美、情感美,帮助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探寻隐蔽幽深的思想,从而达到心领神会,与作者产生共鸣。二、遵循文体特征进行诵读教学从古诗词的角度来看,主要分为诗体和词体。从格律角度古诗词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在部编本教材里面,七年级与八年级学习主要学习诗体,九年级主要学习词体。而这些文体具有其独特的结构,无论是诗还是词体,声律都是诵读过程中最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所以,在诵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按照古诗词对应的不同问题,对其采取针对性较强的诵读教学方法。例如八年级下册编选的《蒹葭》这首诗歌,其是四言古体诗,古时候这类诗词都是配乐进行吟唱。因此在学习本篇课文时,鉴于古体诗具有音乐性的特点,教师可根据古体诗具备的特征加以引导,让学生对其中展现的特征和韵律进行解析。比如余映潮老师在讲解这首诗的时候,对诗歌韵脚“苍、霜、方、长、央,萋、晞、跻、坻、已、涘、右、沚”和“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涘”中,其三处“所谓”在进行诵读时,需读出向往、期待,乃至赞叹之情;“宛在水中央”,“宛”字要重读等作出强调。词,又称为长短句、曲子词等。词律是词的基本知识,词的创作必须严格根据平仄与韵的相关要求和标准来进行写作。同时,词的用韵非常广泛,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查询更多参考资料,以此丰富其学识,拓宽知识面,此外,由于初中生掌握的词作的学习数量较少,不够扎实,教师在对词作进行教学时,需讲授关于词律的基本常识。教师还要告知诵读规范,让学生按照诗词包含的内容,对此进行深刻理解与感悟。对词曲进行诵读时,学生还要对作品表达的情感及描绘的意境进行掌握,因此教师要均衡好诵读技巧和词曲内容之间的关系,避免给学生太大压力,使学生丧失诵读兴趣。三、创设诵读教学情境基于“因声求气”的理论基础,学生进行古诗词诵读时,如何深入的体会古诗词意蕴,通过诵读,产生与诗歌节奏相同的情绪,教师创设诵读教学情境是重要方法之一。例如孙双金老师在教授《春望》时:诗歌是诗人用来表达其内心的思想情感变化的一种重要载体,而古诗词诵读教学极为看重以学生的诵读,将无声的文字转述为有声话语,抒发出诗人写诗时感悟,用自己的想象去体验诗歌的情感发展。孙老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引导学生,“诗人在长安街头看到了怎样的景象?他又产生了怎样的感受?”通过对学生的不断提问,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想诗人当时的情景,去感受祖国河山的衰败、苍寂,感受苦难诗人的心路历程。开始时,学生尽管对该诗歌悲壮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感基调有一定了解,然而其无法将这一知识性的理解融入到诵读的过程中,孙双金老师通过不断地描述性提问,给学生创设出合适的诵读情境,营造诵读氛围,让学生瞬间感受到这首诗文满目凄凉,杂草丛生的境界。而如果课堂氛围较为和谐,那么学生也能以更快速度融入到学习党章,此时,情绪的感染力是最强的。四、加强教师范读的示范作用教师范读,是让学生对教师进行模仿,让其诵读能力提升得更快。模仿是儿童学习的特点,可以说“一切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在教授《春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感受诗文满目凄凉,杂草丛生的境界,因为古诗词的特点,学生对于诗词意境的体味不够深刻,教师通过示范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诗词之境。严辉老师在教授《天净沙·秋思》时,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进行范读教学,配乐朗读,营造一种极富感染力的教学朗读氛围。”范读是让学生去借鉴,让学生在模仿中进行古诗词学习。《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元曲,七年级的学生较少接触到这一体裁,教师通过亲身示范,可以更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性古诗词学习。范读是促进学生创新的有效手段。朱焘老师在教授《行路难(其一)》时,在第二部分声情诵读,以诗传情环节,“听老师读,说说老师读的和同学们齐读时有什么不同?”朱老师开放式问题,让学生进行创新性诵读,主动分析老师读和学生读的不同,明白在诵读过程中感情的重要性。要体味教师范读的艺术魅力就要从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实质上是一种比较模糊的体验或感悟,简单说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听范读,努力挖掘范读中的思想感情和美感。教师的示范诵读可以让学生更快速地投入到课堂当中,帮助学生在文本意蕴世界中涵泳体悟。但现在教育界,对范读也存在一些质疑。第一,学生通过自己反复诵读练习与教师示范朗读下的学生进行模仿学习形成的语感是不同的,“鹦鹉学舌”所形成的结果与学生真正独立诵读所体会和感悟的也有所不同。第二,在古诗词诵读教学过程当中,对文章的初读印象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范读,实际上是教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教师在范读过程中,会不自觉的流露出自己对课文的主观情绪,在学生自主读懂与理解作品意思以前,教师采取范读的方式,会让学生无法全面理解作品内容,也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性,而这种理解对于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升等非常重要。参考文献:[1]张艳芳.初中语文古典诗词诵读教学意义及策略研究[J].2021(2020-14):67-68.[2]杨智慧.初中古诗词吟诵教学特征及教学优化策略分析[J].科教文汇,2021(12):2.[3]丁慧.品诗词之韵赏人文之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2021(3):2.[4]苏正霞.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