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4000t电解铅1再生铅项目立项环境影响情况报告书-学士学位论文_第1页
年产14000t电解铅1再生铅项目立项环境影响情况报告书-学士学位论文_第2页
年产14000t电解铅1再生铅项目立项环境影响情况报告书-学士学位论文_第3页
年产14000t电解铅1再生铅项目立项环境影响情况报告书-学士学位论文_第4页
年产14000t电解铅1再生铅项目立项环境影响情况报告书-学士学位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X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年产14000t电解铅(再生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AGEPAGE1XXXX国环评证甲字第XXXX号XXXXX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年产14000t电解铅(再生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电子压缩版)XX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二00六年六月PAGE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院长:XXX主管副院长:XXX总工程师:XXX主管副总工程师:XXX项目负责人:XXXXXXX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XX主管副总经理:XXX总工程师:XXX报告书编制人员章节编制人岗位证书编号签名总则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清洁生产分析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污染风险分析环保措施评述及技术经济论证总量控制厂址及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公众参与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及监测建议总结论校核人XXX[环评岗证字号]审核人XXX[环评岗证字号]目录TOC\o"1-2"\h\z\u前言 11总则 11.1项目特点及评价目的 11.2编制依据 11.3评价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及评价标准 31.4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 41.5评价因子及工作等级与评价重点 51.6评价范围 82建设项目概况 92.1项目名称、性质 92.2项目地址与建设地点 92.3建设规模与总投资额 92.4主要建设内容与总平面布置 92.5职工人数和工作制度 93工程分析 103.1主要产品 103.2主要原材料 103.3主要原材料月用量及去向 103.4水、电的来源及利用情况 113.5主要设备 113.6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123.7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164自然和社会环境概况 174.1自然环境概况 174.2社会环境概况 194.3区域污染源概况 204.4环境功能属性 205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215.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215.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235.3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256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276.1水环境影响预测 276.2预测结果及分析 286.3大气环境质量影响预测及评价 296.4预测模型 336.5正常排放时预测结果及分析 356.6非正常排放情况下大气环境预测结果及分析 376.7大气环境预测评价小结 386.8声环境质量影响预测评价 396.9预测与评价 396.10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396.11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407清洁生产分析 417.1清洁生产的意义 417.2再生铅的清洁性分析 417.3项目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427.4清洁生产改善建议 448环境风险分析、应急预案和卫生防护距离的设置 468.1固体废物环境风险分析 468.2原材料毒害性环境风险分析 468.3应急预案 478.4卫生防护距离 479环境保护措施技术可行性分析 489.1废气污染防治对策 489.2水污染防治对策 499.3噪声防治措施 499.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5110污染物总量控制 5210.1水污染物总量控制 5210.2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5211厂址选择及总平面布置方案合理性分析 5311.1厂址选择合理性分析 5311.2总平面方案布置合理性分析 5312公众参与 5512.1调查方式内容和对象 5512.2公众意见调查结果统计 5613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5913.1目的和意义 5913.2经济损益分析方法 5913.3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6113.4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514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6614.1环境管理计划 6614.2环境监测计划 6715.结论与建议 70附图一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二总平面布置附图三项目环境大气、水质监测断面布点图附图四项目拟选厂址四至图附件一反馈意见函前言有色金属既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原材料,也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有色金属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消费量也越来越大,单靠从原生矿产资源中提取有色金属已很难满足人们的需要。而且有色金属在生产、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废料或废弃物,其中有些还是有毒有害的,如果不回收和利用这些废料,既是资源的一种浪费,还会污染环境。因此合理而有效地再生利用有色金属废料是一件“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的益事,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或循环经济具有重大意义。此项工作已为世界各国所重视。从矿石原料生产出的铅通常称之为矿铅;从二次资源生产出的铅被叫做再生铅。再生有色金属在有色金属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约为30%,再生铅所占的比例更高。据文献报道,1999年,西方国家再生铅产量为284.6万t、铅总量为489.6万t,再生铅产量占铅总量的58.13%。美国铅的年总产量为142.2万t,其中再生铅产量为108.3万t,占总量的76.2%;法国、德国、瑞典、意大利、日本等国再生铅产量比重均超过50%,而我国再生铅所占比例不到30%。正是在上述背景情况下,我国的再生铅工业在重视环境保护和充分利用金属再生资源的情况下,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XXX则是在这方面发展比较突出的地区。依托珠江三角洲巨大的有色金属消费,XXX正在逐渐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有色金属资源再生基地和示范基地,但也存在如何进一步规范市场、扩大回收规模、增加金属回收种类、提高工艺水平、消除对环境的污染等急需解决的问题。XXXXX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年产14000t电解铅(再生铅)项目,正是基于XXX具有相当规模的再生粗铅生产能力,为提升再生铅产品质量和增加金属回收种类而提出来的。该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两条以再生粗铅为原料的电解精炼生产线,年产电解铅14000t,总投资1200万元,拟选厂址位于广东省XXX清城区石角镇黄布村村委会小河西社村民小组境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有关规定,为切实做好年产14000t电解铅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XXXXX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于2006年5月委托我院承担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院工作人员在踏勘现场和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的要求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PAGE41NERINXX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1总则1.1项目特点及评价目的1.1.1项目特点本项目属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项目,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鼓励类项目,同时,其生产规模为年产电解铅(再生铅)14000t,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限制类项目(1万t/年以下的再生铅项目)。本项目以再生粗铅为原料,采用电解精炼方法生产精铅(电解铅),不但生产过程相对清洁,劳动条件较好,而且能使锑、锌、金、银等贵金属富集于阳极泥中,利于后续回收。但阳极泥属危险废物,需严格贮存、转移等环节的环保措施与环境管理。本项目所在的XXX石角镇小河工业区分布有石角镇兴达铜厂、兴旺电解铜厂等,是XXX有色金属资源回收工厂比较集中的工业区之一,环境敏感程度相对较低。1.1.2评价目的遵循“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和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原则,并结合项目工程特征和区域环境特征,在进行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全面、客观地分析、预测项目建设期和生产期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程度与范围,论证项目拟采取的污染控制措施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提出减缓和消除不利影响的措施和建议,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对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进而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项目的可行性,为项目决策、环境管理和工程设计优化提供参考和依据。1.2编制依据1.2.1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修正);(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修正);(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2004年12月);(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9)《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0)《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年8月修正);(11)《资源综合利用目录(2003年修订)》(2004年1月,发改环资[2004]73号);(12)《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2004年7月1日)。(13)《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1999年6月20日)。(1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环发[2001]199号.2001年12月17日);(15)《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2003年9月24日);(1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18日);(17)《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粤人大[1994]第57号文,1997年9月修正);(18)《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范(试行)》(粤环监[2000]8号文);(1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目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4号,2002.10),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广东省地表水功能规划》(粤府函[1999]553号文);(21)《广东省政府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粤府[1999]74号文);(22)《广东省蓝天工程计划》(粤府办[2001]7号文);(23)《广东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2001年6月);(24)《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2004年9月24日);(25)《关于加强珠江综合整治工作的决定》(中共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粤发[2002]16号;(26)《广东省严控废物目录》(广东省环保局、经贸委、公安厅、质监局,粤环[2004]106号文,2004年6月11日);(27)《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28)《XXX区环境保护规划》(2000年12月25日XXX三届人大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29)《关于划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通知》(清府[1996]60号);1.2.2技术导则(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1.2.3其他(1)XXXXX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与XX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签订的编制《XXXXX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年产14000t电解铅(再生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委托书;(2)《XXXXX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年产14000t电解铅(再生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3评价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及评价标准1.3.1评价区域环境区划(1)水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纳污水体为源潭镇以下大燕河段,该河段的使用功能是农业、工业用水,按照《广东省地表水功能规划》,水质控制目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大燕河在石角镇以北2km左右处的大燕河口汇入北江。北江在石角镇河段的水质控制目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2)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根据XXX区环境保护规划,项目所在区域属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3)声环境功能区划建设项目所在地为乡村。参照执行城市区域2类标准适用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标准。1.3.2环境质量标准(1)源潭镇以下大燕河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北江石角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2)大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以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0]1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单。(3)声环境质量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中的2类标准。1.3.3污染物排放标准(3)国家标准《工业窑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中第二时段二类标准。(4)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Ⅱ类标准。(5)阳极泥处置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1.4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1.4.1污染控制目标(1)废水工业废水零排放;生活污水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的第二时段二级标准。(2)废气工业废气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中的第二时段二级标准。(3)固体废物工业固废全部综合利用;生活垃圾达到无害化填埋处理。(4)噪声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Ⅱ类标准。1.4.2环境保护目标保护项目所在区域的整体环境质量不受到明显影响,具体的环境目标是:(1)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评价区域内的主要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为大燕河石角段和北江石角段,确保纳污水体大燕河与北江现状水质类别不因本项目建设而改变,满足“Ⅲ类、Ⅳ类”功能区的要求。(2)大气环境保护目标评价区域内的主要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为城镇居民点和农民居住村(详见表1—1),环境质量需满足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功能区要求。表1—1项目附近主要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敏感点)序号敏感点性质居住人数相对厂址的方向距离(m)1小河东、西村居住236西5002石角镇墟居住7351南25003西社村居住220东北1800(3)声环境保护目标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Ⅱ类标准。1.5评价因子及工作等级与评价重点1.5.1因子识别和影响项目环境影响识别因子和影响程度分析见表1—2。表1—2环境影响因子识别环境因子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生活质量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声环境景观土地利用水塘供水水源健康安全工业发展社会经济施工期场地清理▽▽▽土方挖掘▽▽▽▽▽▽▼▼▽物料堆放▽设备安装▽▽▽运输▽▽▽运营期运输▼▼▼炉▼▼▼▼产品△△生产车间▼▼▼▼▼生活废水处理▼▼注:▽短期负效应▼长期负效应△长期正效应根据表中主要环境影响环节与环境要素的相关分析,可识别出本项目的建设有以下一些主要因素可能会给环境造成影响:(1)项目在建设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的大气、水环境、声环境会带来一些影响,但其影响范围和影响时间都是暂时性,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均较小;(2)项目建成后,排放的工业废气中含有SO2、NOX、烟尘和铅尘等大气污染物,在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条件下,可能会影响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其次,其所排放的生活污水可能会对大燕河带来轻微影响。此外,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噪声和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对环境也会有一定影响。1.5.2评价因子的确定(1)地表水环境根据该项目的生产工艺及水污染物特征,确定现状评价因子为水温、pH、DO、CODcr、BOD5、石油类、TP、氨氮、SS、氰化物、六价铬、铜、铅、锌。因为正常情况下只有生活污水排放,确定预测评价因子为氨氮、CODcr。本评价区域的水域水体功能区划为达到Ⅳ类水体要求,经比较,将执行较严的排放标准——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详见表1—3)。表1—3水污染物排放标准(mg/L)标准名称CODcrBOD5SS氨氮《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1103010015环境质量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和Ⅳ类标准值,各项因子及相应的标准见表1—4。表1—4地表水水质标准值指标单位GB3838—2002)Ⅲ类标准值GB3838—2002)Ⅳ类标准值pH6~96~9溶解氧mg/L≥5≥3化学需氧量mg/L≤20≤30BOD5mg/L≤4≤6TPmg/L≤0.2≤0.3石油类mg/L≤0.05≤0.5氨氮mg/L≤1.0≤1.5SSmg/L≤150≤150氰化物mg/L≤0.2≤0.2六价铬mg/L≤0.05≤0.05铜mg/L≤1.0≤1.0铅mg/L≤0.05≤0.05锌mg/L≤1.0≤2.0(2)大气环境项目生产工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是烟尘、铅尘、SO2、NOX,确定现状评价因子为SO2、NO2、PM10;预测评价因子为SO2、NO2、铅尘。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000年修改),大气污染源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分别见表1—5和表1—6。表1—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二级标准浓度限值浓度单位标准名称二氧化硫(SO2)年平均0.05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GB3095-1996,2000年日平均0.151小时平均0.50二氧化氮(NO2)年平均0.04日平均0.081小时平均0.12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0.04日平均0.05铅(Pb)季平均1.50微克/立方米(标准状态)年平均1.00表1—6大气污染源评价标准(mg/Nm3)内容排放标准SO2允许排放浓度烟尘允许排放浓度NOX允许排放浓度铅尘允许排放浓度《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9001506000.7(3)声环境厂界声环境的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因子均为等效连续A声级。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Ⅱ类标准(见表1—7)。表1—7《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Ⅱ类标准)等效声级Lep[dB(A)]类别昼间夜间Ⅱ类6050(4)固体废物阳极泥、炉渣、除尘器收集的烟尘和生活垃圾。1.5.3工作等级(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1993)中的规定,利用下式计算其大气污染物的等标负荷:式中:—等标排放量;—单位时间排放量;—大气环境质量标准,mg/m3。根据类比调查和建设单位提供的数据,采用上式计算的结果为:SO2的等标排放量为1.1×107,小于2.5×108。因此,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1993),本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无工业废水排放,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经天然水沟排入厂址附近的大燕河,于大燕河口汇入北江。根据广东省水功能区划规定,大燕河使用功能是农业、工业用水,水质控制目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水标准,本项目用水量较少,主要污染物来源于员工的生活用水,生产用水以循环为主。本项目废水排放量为10m3/d,其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1995),其地表水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3)声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位于乡村地区,声环境属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中规定的Ⅱ类标准适用地区,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中的有关规定,考虑到受噪声影响的人口较少,加之本项目基本没有高噪声设备,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1.5.4评价重点根据本项目污染物排放特征及项目选址附近环境现状,确定环境评价重点确定为工程分析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1.6评价范围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石角镇黄布小河村及其附近区域,具体范围如下:地表水环境:从废水排入口到北江石角镇附近的大燕河段,总长约3000m。大气环境:根据本项目排烟高度(30m高的烟囱),结合当地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评价范围为以项目厂址为中心,南北3km,东西2km的长方形区域。声环境:距厂界100m以内的区域。2建设项目概况2.1项目名称、性质项目名称:XXXXX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年产14000t电解铅(再生铅)项目。项目性质:新建。2.2项目地址与建设地点本项目厂址位于广东省XXX石角镇黄布村委会小河西社村民小组境内。厂址南距石角镇2.5km;西距清三公路800m;东北距XXX新市区14km,距横荷镇11km;东距龙塘镇约9.8km。区域主要地表水体北江在厂址西侧1.5km流过,大燕河在西北约500m流过。大燕河是北江XXX区段的一级支流。项目地址见附图一。2.3建设规模与总投资额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电解铅(再生铅,品质99.994%)14000t,预计年产值14000万元。总投资为12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00万元。2.4主要建设内容与总平面布置本项目项目总占地面积16000m2,主要布置一栋电解厂房,内设两条电解精炼生产线,计划分两期建设,首期建设一条电解精炼生产线,2006年10月投产;第二期再建设一条电解精炼生产线,2007年6月投产。主要建设内容:电解车间,包括熔化、整流、始极片制造和电解;成品车间,包括熔化、铸锭、包装、贮存;化验间,包括试样加工、化验分析和试验;风机房,包括鼓风机、引风机;仓库,包括原料库、成品库;管理,包括办公楼与门卫;废气处理设施,包括布袋除尘室和喷淋塔。项目总平面布置见附图二。2.5职工人数和工作制度本项目劳动定员为为60人,实行连续工作制,即每天三班,每班8小时,全年工作330天。3工程分析3.1主要产品主产品为纯度为99.994%以上的电解铅(又称精铅或阴极铅),见表3—1。表3—1产品品质表项目Pb≥≤杂质化学成分(%)AgCuBiAsSbSnZnFe总和含量99.9940.00050.0010.0030.00050.0010.0010.00050.00050.0063.2主要原材料主要原料为以废旧铅资源产出的粗铅,其铅含量为98.5%左右,年用量15400t。辅助材料为硅氟酸(电解液),含量24%,年用量2800kg。主要原材料的消耗见表3—2。表3—2主要原材料及用量表序号名称主要内含物及%单耗kg/t产品年总用量(t)1粗铅(再生铅)含铅98.5%1100154002氟硅酸含氟硅酸24%0.22.8(1)粗铅(再生铅)从市场购入,成分见表3—3。表3—3粗铅(再生铅)成分表项目Pb%杂质含量(≤%)AsFeCuBiSnSbAgMgAlCdZnNi含量≈98.50.0050.0050.0080.010.0080.0080.0050.080.010.0050.0050.005(2)氟硅酸从市场购入,分子式:H2SiF6。又称硅氟氢酸,无水物是无色气体。不稳定。易分解为四氟化硅和氟化氢。水溶液无色,呈强酸性反应。有腐蚀性,能侵蚀玻璃。保存于蜡制或塑料制容器中。浓溶液冷却时折出无色二水物的晶体,熔点19℃。氟硅酸有消毒性能。用于制氟硅酸盐和冰晶石,并用于电镀、啤酒消毒、木材防腐等。由二氟化硅溶解于氢氟酸中或混和石英粉、氟化钙和浓硫酸后加热而制得。也可从磷肥厂中分解磷矿时逸出的四氟化硅气体用水吸收而得。3.3主要原材料月用量及去向粗铅中的铅99.01%转化为电解铅成品,0.93%进入阳极泥,其余(0.06%)随熔化烟气排入环境。铅的平衡计算如下:收尘回用,0.033kg排放铅蒸汽(66.6kg)收尘回用,0.033kg排放铅蒸汽(66.6kg)熔化送专业公司综合利用粗铅(月用量1285.7t)电解成品(1273t)送专业公司综合利用阳极泥(12t)电解槽电解过程氟硅酸的消耗主要是电解液的蒸发损失所致。电解槽氟硅酸(月用量254.5kg)蒸发损失3.4水、电的来源及利用情况本项目用水来源为自备井水。生产、生活总用水量为150m3/d,其中循环用水135m3/d(主要是整流器、风管等的冷却水和电解液),新鲜水15m3/d用于冷却水补充和电解液补充,生活用水量为10m3/d。年耗电53万度,由市电供应。3.5主要设备电解精炼的主体设备是电解槽,其槽体结构现在广泛采用单体式,由钢筋混凝土预制而成,采用软聚氯乙烯板作衬里。电解前的粗铅预精炼和电解后的阴极铅溶铸及除杂质,均在精炼锅中进行。电解精炼的辅助设备是3条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线,即:·阳极铸型排版机组。·始极片制造联动机组。·精铅铸锭、打捆、码垛机组。本项目主要设备见表3—4表3—4主要设备名单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机电功率台(个)数1硅整流器3500A/35V12酸泵5.5KW13行车3t7.5KW24电解槽3700×1100×700805熔铅锅(精炼锅)10t26熔铅锅(精炼锅)2t17鼓风机0.75KW38除尘设施1.2KW1套3.6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3.6.1生产工艺流程(1)生产流程描述电解精炼再生铅工艺见图3—1。残极粗铅残极粗铅渣(含铅1~5%)渣(含铅1~5%)(出售给专业厂)铅尘、SO2、NOx、TSP熔铅锅废气废气储酸槽铸板阳极锅储酸槽铸板阳极锅循环槽电解液阳极板铸片循环槽电解液阳极板铸片储液槽储液槽电解液电解槽阳极片电解液电解槽阳极片水洗液残极析出铅水洗液残极析出铅脱水机阳极泥残极槽洗涤槽洗水脱水机阳极泥残极槽洗涤槽洗水阳极泥析出铅阳极泥析出铅残极出售出售NaOH·NaOH·NaNO3渣(出售给专业厂)渣(出售给专业厂))电铅锅铸锭铸锭电铅出售电铅出售图3图3—1铅电解生产工艺流程图将市场购进的粗铅(再生铅)放入熔铅锅(每锅4~6t),燃煤加热4~6小时,每天4锅,然后浇铸成阳极板。阳极板由行车吊入电解槽(内预先放置了阴极始级片和电解液),经过一个电解周期(2天)得阴极铅。获得的阴极铅由行车吊出送经洗涤(洗涤液回用于电解液配制)后送熔铅锅溶铸得成品。每半年清槽获得的阳极泥经压滤脱水后桶装外售回收工厂。对阳极板的成分通常要求如下:Pb95%~98.5%;Cu<0.06%;Sb0.4%~0.8%;As<0.4%;Sn<0.01%。电解产出的阴极铅经熔化并除净残留杂质后铸成精铅锭,其铅纯度由99.94%提高到99.994%。国内炼铅厂的铅电解有关数据见表3—5。表3-5铅冶炼厂铅电解技术参数项目单位株洲冶炼厂韶关冶炼厂本项目生产规模Kt/a706014电解槽尺寸m3.2×0.80×1.1032×0.8×1.253.34×0.792×1.072.7×1.1×0.7电解槽个数个192/24022480每槽阳极数片323632阳极重量kg110~1207580阳极寿命d434每槽阴极数片333733阴极周期d232同极中心距mm959095电流强度A5000~70060006000阴极电流密度A/m2140~210160160槽电压V0.35~0.50.4~0.50.4~0.5清槽周期月6~866电流效率%95.9495~9795直流电耗KW·h/t140.10120~125120~125电解槽槽体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电解槽内衬沥青胶泥沥青胶泥聚氯乙烯板3.6.2产污环节分析工业废气主要来自二方面。①燃煤废气:熔铅加热用煤,品种为白煤。每天用量为2t,全年总用量660t。燃煤废气产生量约1800m3/h,用30m高烟囱排放。白煤从贵州省购入,白煤性质和成分见表3—6。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量见表3—7。表3—6白煤性质和成分组成表性质成分组成颜色灰黑色水份2.80光泽金属光泽挥发分1.15着火点(℃)440~500固定碳88.21固定碳(%)88.21灰份7.83燃烧热值(KJ/kg)33×106~63×106硫0.2挥发酚1.16氢1.89含硫量0.2碳84.36灰份(%)7.83氮0.63氧4.4表3—7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量状况废气量污染物排放情况SO2NOx烟尘浓度mg/m3排放量kg/h浓度mg/m3排放量kg/h浓度mg/m3排放量kg/h处理前1800m3/h11852.1331380.2520553.7处理后1800m3/h2360.4261380.251020.185②铅尘:熔铅过程产生铅蒸汽,因加热温度较低,一般控制在330℃,但仍有铅蒸汽逸出。据经验估算,铅尘产生量为0.185kg/h。年产生铅尘0.7326t。对熔铅过程所产生的废气强制抽风进入除尘设施后由烟囱排放。按类比方法进行计算,熔铅蒸汽的铅浓度一般为60mg/Nm3,每小时废气量大约为1800m3,每小时产生铅尘0.108kg。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强见表3—8。表3—8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强一览表项目单位产生量排放量削减量SO2kg/h2.1330.4261.706kg/d25.65.1220.48t/a8.4481.6896.758NOxkg/h0.250.250kg/d3.03.00t/a0.990.990烟尘kg/h3.70.1852.96kg/d44.42.2235.52t/a14.5620.73211.722铅尘kg/h0.1080.00110.107kg/d1.2960.01321.2828t/a0.42770.00430.4234=3\*GB3③废气治理措施本项目废气主要来自熔铅过程产生的废气(包括燃煤烟气)。铅加热至400~500℃时,即有大量铅蒸汽逸出。本项目加热铅的温度虽控制在330℃以下,但仍有铅蒸汽逸出。铅蒸汽在空气中可迅速氧化为氧化亚铅(Pb2O),凝集为铅尘。计划采取的处理措施如下:·设计一吸尘罩,离熔铅锅顶部1m,吸尘罩呈圆锥形,直径2~2.5m,中心通风管直径0.4~0.5m。匹配引风机,强制抽风。风管通过冷却水池中间部位,长度2~3m。由冷却水完全浸没进行冷却。·设计布袋除尘器1套,通风管内废气经冷却水池冷却后进入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可达到99%以上。·喷淋塔1座。喷淋用碱液,脱硫效率可达到80%。·废气经上述措施处理后经30米烟囱排放。(2)废水·处理铅尘和燃煤废气的喷淋塔使用碱性喷淋水,经沉淀后再加适量烧碱循环使用。每天用水量约5t。无其它工业废水排放。(2)生活污水:全厂有60名员工,每人每天用水量按0.15m3计,每天约10m3。一般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浓度为:COD:300mg/L;氨氮30mg/L。每天生活污水产生COD3kg,氨氮0.3kg。(3)固体废弃物·阳极泥:年产生量为140t。阳极泥主要金属含量:锑40%、铅18%、锌3%、铜0.5%,其它金属含量均小于0.1%。阳极泥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本项目所产生的阳极泥全部出售给湖南、广东的专业厂家。(2)熔铅炉煤渣。每年约产生煤渣160t。出售给水泥厂或砖厂做原料。(3)生活垃圾。预计建成投产后,全厂职工总数为60人。按照每人每天产生0.5kg生活垃圾估算,则每天产生30kg生活垃圾,厂部统一收集后交环卫部门处理。(4)噪声本项目主要噪声源有鼓风机和引风机,各噪声源的噪声值见表3—9。表3—9各噪声源的噪声值噪声源鼓风机引风机天车水泵噪声声级dB(A)85~9085~9060~7060~803.7施工期污染源分析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但总土建工程量并不大。土建工程包括车间、厂房等方面的建设。施工期噪声污染源主要是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影响施工场地周围和道路两侧的声环境。根据实测类比资料,各噪声源情况见表3—10。表3—10常用建筑施工机械噪声的源强单位:dB(A)噪声源挖土机搅拌机气锤、风钻混凝土破碎机卷扬机装车声级80~9575~8585~1008575~8585~95施工期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场地扬尘污染(污染因子为TSP)。扬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①水泥扬尘,②运输扬尘。根据类比调查资料,在距搅拌场地50m处,拌合产生的扬尘(TSP)可降至1.00mg/m3,水泥储料站扬尘影响范围约150m,150m外TSP浓度可降至1.00mg/m3以下。施工及运输车辆引起扬尘对路边30m范围以内区域影响较大,路边TSP浓度可达10mg/m3以上。针对本项目施工时产生的扬尘,建议厂方科学制订施工计划,合理组织施工进度,加强施工管理,尽量缩短工期,并可考虑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向地面局部洒水,及时清扫等措施,有效抑制施工过程中的扬尘量。施工期另一个不可忽略的影响是废水和水土流失的影响。项目建设施工过程的废水主要来自暴雨的地表径流、建筑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施工过程中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但会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而且还产生泥沙作为一种废物或污染物往外排放,会对厂址周围环境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工地上雨水径流以“黄泥水”的形式进入排水沟,将增加排水沟底污泥量,影响厂址附近的地面排水系统;②泥浆水还会夹带工地上的水泥、油污等污染物进入水体,造成下游水体污染。故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问题值得注意,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控制。施工期废水及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施工设计上要尽量求得土石工程的平衡,减少弃土,做好各项排水、截水、防止水土流失的设计。在施工中,雨季时尽量减少开挖面,并争取土料随挖、随运,减少推土裸土的暴露时间,以避免受降雨的直接冲刷,并尽量用覆盖新开挖的陡坡,防止冲刷和塌崩;在工地内需构筑相应容积的集水沉砂池和排水沟,以收集地表径流和泥浆水、废水和污水,经过沉砂,除渣和隔油等预处理后排入排水沟;对厂区内道路应尽早硬底化,对道路两侧和空坪施工期间应及时种树,种草皮以绿化。4自然和社会环境概况(略)4.3区域污染源概况XXXXX有色金属厂评价范围内,有港联金属表面处理厂、清城区石角镇兴达铜厂、兴旺电解铜厂,以及其他的废旧金属加工厂等几家个体小型企业,规模小,污染物排放量不大。4.4环境功能属性根据《XXX环境保护规划》,项目所在地水功能区划属地表水功能区域Ⅳ类功能区;大气功能区划属于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噪声功能区划属于2类标准适用区域。5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监测结果与评价各监测断面监测结果见表5—3。表5—3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监测结果统计表单位:mg/L断面项目大燕河污水排放口上游200米大燕河口北江(距离大燕河口上游500米)北江(距离大燕河口下游1000米)GB3838—2002Ⅲ类Ⅳ类pH7.087.077.367.196~96~9溶解氧6.537.618.727.2≥5≥3CODCr2519.46.644.04≤20≤30BOD51.941.320.840.50≤4≤6氨氮3.0461.3120.230.122≤1.0≤1.5SS27.129.36.125.0150150石油类0.0690.0420.0380.030≤0.05≤0.5TP0.0640.0530.0330.010≤0.2≤0.3氰化物0.0980.0840.0020.003≤0.2≤0.2六价铬0.0160.0060.0070.010≤0.05≤0.05铜0.1530.0720.0010.001≤1.0≤1.0铅0.0060.0050.0050.005≤0.05≤0.05锌0.0290.0250.0250.025≤1.0≤2.0评价标准大燕河评价河段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质标准,北江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其中标准中未列入的悬浮物项目参照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技术规定》中的推荐值150mg/L作为评价标准值。评价结果大燕河段(1#、2#)本河段水质评价执行Ⅳ类水质标准。从监测结果来看,大燕河段在1#监测点发现氨氮超标1.03倍,其他项目均满足Ⅳ类水质标准的要求。1#监测点氨氮超标与附近的农村居民生活污水排放农田施用肥料有关。②北江河段(3#、4#)本河段水质评价执行Ⅲ类水质标准。该二断面监测点所有监测项目均达到评价标准的要求。小结综合地表水质现状调查测评价结果,可知:大燕河氨氮超标(超标1.03倍)外,其他项目均达到Ⅳ类评价标准的要求。北江二断面水污染物指标符合Ⅲ类水质标准要求。5.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现状评价分析从表5—4、5—4中结果可得到,二氧化硫1小时最大浓度为0.037mg/m3,占评价标准的7.4%,二氧化氮1小时最大浓度为0.060mg/m3,占评价标准的25.0%。二氧化硫日平均最大浓度为0.032mg/m3,占评价标准的21.3%,二氧化氮日平均最大浓度为0.036mg/m3,占评价标准的30%,PM10日平均最大浓度为0.149mg/m3,占评价标准的99.3%。综合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评价区域内,各测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浓度值均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000年修订)二级标准中的1小时平均浓度和日平均浓度度值;各监测点PM10日平均浓度也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的日平均浓度。但PM10日平均浓度基本上接近标准限值,主要是监测点在居民住宅旁,受到居民泥沙路交通运输过程及生活活动产生粉尘的干扰较大。表5—4大气环境监测结果表(小时,mg/m3)监测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8∶0011∶0014∶0017∶008∶0011∶0014∶0017∶00小河村(1#)0.0250.0370.0220.0270.0200.0200.0240.0200.0230.0180.0190.0220.0230.0190.0260.0230.0220.0260.0210.0240.0240.0300.0250.029石角镇(2#)0.0300.0290.0230.0250.0310.0240.0320.0380.0240.0320.0270.0290.0300.0380.0310.0260.0320.0330.0280.0340.0270.0310.0260.060西社(3#)0.0220.0290.0180.0230.0180.0230.0240.0270.0210.0250.0320.0300.0250.0310.0290.0300.0170.0280.0220.0180.0140.0190.0210.026表5—5大气环境监测结果表(日平均,mg/m3)监测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小河村(1#)0.0280.0210.1350.0210.0220.1490.0230.0270.107石角镇(2#)0.0270.0310.1120.0280.0310.1220.0320.0360.103西社(3#)0.0230.0230.1450.0270.0290.1470.0210.0200.1155.3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监测结果及评价本次监测结果(表5—6)表明:表5—6声环境监测结果表测点编号昼间夜间二类标准dB(A)1#(厂界东)51.245.9昼间:60夜间:502#(厂界南)53.845.63#(厂界西)53.645.74#(厂界北)54.946.2厂界环境噪声昼间和夜间都没有发现超标现象。由于目前项目所在地周围企业噪声源较少,因此声环境质量较好。

6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6.1水环境影响预测6.1.1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内容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弄清楚项目对纳污水水质所造成的影响,内容为定量计算项目对水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6.1.2评价因子的选择和计算方案的确定由工程分析可知,本项目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CODcr和氨氮,因此选择CODcr和氨氮作为预测评价因子。外排废水污染物量排放见表6—1。表6—1废水排放量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源废水量污染物产生量(kg/d)污染物排放量(kg/d)(m3/d)COD氨氮COD氨氮生活污水103.00.31.00.16.1.3评价标准本项目废水经自然沟排入大燕河干流,再经2公里进入北江。大燕河干流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6.1.4预测模型的选取大燕河的特点是河面窄、流量小、河水浅。本评价大燕河河段丰水期河宽36m,平均水深0.83m,平均流速0.26m/s,平均流量7.76m3/s;平水期平均河宽22m,平均水深0.62m,平均流速0.23m/s,平均流量3.14m3/s;枯水期平均河宽15.5m,平均水深0.46m,平均流速0.31m/s,平均流量2.21m3/s。因此可以认为污水进入河流后,很快均匀混合。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技术规范,对大燕河的水质预测采用一维S—P模型。6.1.5一维数学模型6.2预测结果及分析预测结果见表6—2。表6—2废水经治理后排入大燕河,各断面污染物浓度的增值单位:mg/L断面号距排污口距离(米)COD氨氮1500.00790.000722000.00780.000735000.00780.0007410000.00780.0007515000.00780.0007620000.00780.00076.2.1影响分析由表6—2可见,CODcr最大浓度增值为0.0079mg/L,为标准的0.026%;氨氮最大浓度增值为0.0007mg/L,为标准的0.0046%,对大燕河的影响均很小。氨氮和CODcr迭加上本项目排放点下游本底浓度后能达到水质标准要求。由于本项目排放量小,对大燕河影响不大,而北江的水量较大,故本项目排放的生活污水对北江环境影响极小,不再做具体计算。6.2.2影响评价结论建设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排放对大燕河水质影响很小,能达到水质功能区要求。但从大燕河目前的污染现状来看,由于受沿河两岸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影响,个别指标超过水质标准,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建设本地区的集中的污水处理设施,以改善大燕河水质。6.3大气环境质量影响预测及评价6.3.1污染气象条件分析本项目主要利用XXX气象局已有的气象资料进行污染气象条件分析。6.4预测模型本工程周围环境地形较平坦,我们在地面浓度预测时,如下选取预测模式及参数。6.4.1烟气抬升高度公式表6—11废气排放量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源排放状况废气排放量(m3/h)主要污染物排放量(kg/h)烟尘SO2NOx铅尘电解铅生产线最高20000.1850.4260.250.00116.5正常排放时预测结果及分析(1)1小时平均浓度针对建成投产后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对各种风速条件及各种稳定度可能出现的组合,作为计算气象条件,筛选出浓度最大的组合,作为一个不利气象条件;另外还对可能出现的小风典型条件,分别计算,得到不利气象条件的最大地面浓度,见表6—12至表6—13。表6—12正常排放1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预测结果(mg/m3)不利气象条件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离源距离(米)占标准百分比%所处功能区风速2.5,A类不稳定SO20.00653001.3二级NO20.0043001.6铅尘0.00000小风1.0,A类SO20.01941003.9二级NO20.01161004.8铅尘0.000006—13正常排放评价点SO21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预测结果(mg/m3)评价点评价点功能项目贡献浓度背景浓度占标准百分比%西社居住0.00320.0327.0吴屋居住0.0650.0378.7小河村居住0.0420.0378.2石角镇综合0.00250.0347.3表6—14正常排放评价点NO21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预测结果(mg/m3)评价点评价点功能项目贡献浓度背景浓度占标准百分比%西社居住0.00170.03113.6吴屋居住0.00380.03014.1小河村居住0.00240.03013.5石角镇综合0.00150.06025.6由表可见,SO2最大地面浓度增值0.0194mg/m3,为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3.88%。NO2最大地面浓度增值0.0116mg/m3,为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4.8%。评价点SO2最大地面浓度增值0.0065mg/m3,加上背景浓度,为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7%。评价点NO2最大地面浓度增值0.0116mg/m3,加上背景浓度,为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17.7%。(2)日平均浓度以当地平均风速为条件,计算得到典型日平均浓度,预测结果见表7—13。SO2最大地面浓度增值0.0012mg/m3,为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0.8%。NO2最大地面浓度增值0.00026mg/m3,为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0.22%。评价点SO2最大地面浓度(含背景浓度)0.056mg/m3,为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11.2%。评价点NO2最大地面浓度(含背景浓度)0.042mg/m3,为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17.55%。烟尘的影响浓度更低,不再叙述。表6—15正常排放日平均浓度最大值预测结果(mg/m3)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离源距离(米)占标准百分比%SO20.00124500.8NO20.000264500.2PM100.000264500.2项目对周围代表性的评价点的贡献浓度见表6—16至表6—17:表6—16正常排放主要评价点SO2日平均浓度评价点评价点功能项目贡献浓度背景浓度占标准百分比%西社居住0.000930.02718.6吴屋居住0.000670.02819.1小河村居住0.000670.02819.1石角镇综合0.00040.03221.6表6—17正常排放主要评价点NO2日平均浓度评价点评价点功能项目贡献浓度背景浓度占标准百分比%西社居住0.000530.02919.6吴屋居住0.000530.02718.3小河村居住0.000530.02718.3石角镇综合0.00040.03624.26.6非正常排放情况下大气环境预测结果及分析项目脱硫除尘装置如出现故障,除尘效率降为0,产生的二氧化硫全部排放。此种非正常排放情况,SO2地面最大小时浓度增值0.0177mg/m3,为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11.8%,各个敏感点的SO2浓度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非正常排放情况下,铅尘季平均最大浓度增值为0.000228mg/m3,占季度标准的15.2%;年平均最大浓度增值为0.000194mg/m3,占年标准的19.4%。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大。表6—18非正常排放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预测结果(mg/m3)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离源距离(米)占标准百分比%SO20.017710011.8PM100.0111007.4铅尘0.0019200126.6(按季平均标准计)表6—19非正常排放主要评价点SO2小时平均浓度评价点评价点功能项目贡献浓度背景浓度占标准百分比%西社居住0.00760.0276.9吴屋居住0.0160.0288.8小河村居住0.00640.0286.8石角镇综合0.00420.0327.26.7大气环境预测评价小结项目建成投产后,SO2最大落地小时浓度增值0.0194mg/m3,为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3.9%。NO2最大落地小时浓度增值0.0116mg/m3,为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4.8%。SO2最大落地日平均浓度增值0.0012mg/m3,为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0.8%。NO2最大落地日平均浓度增值0.00026mg/m3,为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0.21%。评价点SO2最大落地日平均浓度(含背景浓度)0.0282mg/m3,为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18.8%。评价点NO2最大落地日平均浓度(含背景浓度)0.0293mg/m3,为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24.4%。烟尘的影响浓度更低。本项目事故排放的情况下,SO2地面最大小时平均浓度增值0.0177mg/m3,为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11.8%。各个敏感点的SO2浓度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铅尘:正常排放情况下,厂址下风向轴线铅尘地面春、夏、秋、冬四季和年平均浓度均小于0.000005mg/m3,最大值仅占季标准的0.5%,年标准的0.4%。远低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当事故排放时(除尘效率为0),下风向3000米内轴线地面铅尘春、夏、秋、冬四季季平均浓度为0.000003~0.000228mg/m3,最大值占季标准的15.2%;年平均最大值为0.000194mg/m3,占年标准的19.4%。尚在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内。但占了一定的环境容量。预测结果见附表1—附表10。本项目正常排放时对周围环境质量有很轻微的影响,但可达到环境功能区的质量要求。事故排放时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仍符合环境功能区的质量要求。6.8声环境质量影响预测评价6.9预测与评价采用噪声预测模式计算了噪声源随距离的衰减情况,以厂房边界发出的声源为80.0dB(A),经过35m距离的衰减,其等效连续声级Leq为49.1dB(A),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夜间二类标准的50.0dB(A)的要求。6.10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分析6.10.1固体废弃物排放情况由工程分析可知,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工业生产废弃物和生活垃圾。①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1)熔铅工序:燃煤炉渣160t/年;(2)电解铅工序:阳极泥140t/年。②生活垃圾该项目建成后将有员工60人,按照每人每天产生0.5kg生活垃圾来估算,则每天产生30kg生活垃圾。年产生活垃圾约11t。6.10.2固废处理措施工业固废:阳极泥回收价值很高,全部出售给广东、湖南的专业回收厂家综合利用。煤渣160t/年,出售给水泥厂、砖厂做原料。生活垃圾:收集后送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置。6.11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6.11.1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工业废渣都可综合利用,不会大量地、长久地堆积。炉渣是大颗粒结构,不产生扬尘,但除尘灰颗粒细小,如堆放不当,可能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例如,干晴天气造成扬尘污染大气。另外,废渣如被雨淋、水浸,可对水体造成污染。7清洁生产分析表7—1清洁生产评价汇总评价内容预期状况清洁生产等级一、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1工艺选择合理性采用适合本企业的生产工艺三级2设备节能性无应淘汰的高能耗设备三级3事故性泄漏防范措施具备符合要求4设备设施的完整性具有完整的设备及配套防污设施符合清洁生产要求二、资源能源利用指标1回收率(%)≥99%三级2新鲜水用量(t/t)0.00035一级3产品品位(%)≥99.994%三级4直流电耗(KW·h/t)120~125三级5伴生元素回收程度*有价元素回收利用一级三、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1废水产生量(t/t)无一级2固废产生量(t/t)铅:0.022一级3粉尘产生量(t/t)无二级4噪声(按有消声措施计)dB(A)≤60二级四、废物回收利用及处理处置指标1废水回收利用率(%)≥75三级2固废处置程度处置率100%二级8环境风险分析、应急预案和卫生防护距离的设置8.1固体废物环境风险分析项目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阳极泥、煤渣和生活垃圾。其中阳极泥属于危险废物。其成份含有锑、铅、锌、铜等金属(金属含量已在3.6.2节分析)。产生量为140吨/年。煤渣和生活垃圾则属一般固体废物。煤渣160吨/年,生活垃圾10吨/年。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侵占土地:固体废物需要占地堆放,堆积量越大,占地面积就越多。如堆放在生活区,则影响周围环境的景观,破坏市容市貌。如堆放在耕地农田,则影响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生产。②污染土壤: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固废的堆放如无有效的防治措施,如铅、锌、铜等将直接造成土壤的污染。其他的有害组分很容易经过风化、雨雪淋溶,地表径流的侵蚀,产生生物化学反应形成有毒物质渗入土壤。造成土壤环境污染,影响植物生长,破坏微生物与周围环境构建的生态系统平衡,严重时可导致寸草不生、土地荒芜。③污染水体:固体废物随雨水和地表经流流入河流湖泊,或者随风飘迁落入水体,使地面水体受到污染;若产生渗沥液渗入地下,则污染地下水;若将固体废物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则造成水体更直接更大范围的污染。④污染大气:固体废物经过自然风化,以细粒状形态存在,在大风作用下或者在运输过程中未对固体废物进行遮盖密闭,被风吹动而随风扩散到空气中,造成大气污染。⑤影响环境卫生:如对固体废物清运不及时,或随地乱倒乱放,则严重影响人们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卫生状况、孳生病菌和蚊蝇,造成疾病传播,构成对人们健康的威胁。8.2原材料毒害性环境风险分析本项目所使用的原材料中,有可能产生毒害性的主要是氟硅酸。氟硅酸的化学性质已在工程分析一章中作了简介。高浓度氟硅酸有很强的腐蚀性。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电解槽因土建工程防腐工程质量差而发生泄漏,氟硅酸渗入地下,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同时造成原料的损失和浪费。(2)运输过程出现意外,泄漏于环境,造成土壤、水体及周围环境的污染,甚至有可能引起人员伤亡。(3)使用不当或劳动保护工作不好,造成操作工人皮肤或其它组织器官的损伤。8.3应急预案①布袋除尘器等废气污染处理设施失效时,包括:风机损坏不能正常抽风;布袋破损漏风;管道阀门漏气等,应在24小时内停产检修,恢复废气污染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状态。②电解槽出现渗漏:应在24小时内停产,将电解液用酸泵抽至PVC塑料桶内,然后补堵渗漏。③阳极泥产出量与处置量失衡,应及时组织人员查清短少数量,找回阳极泥。④氟硅酸运输过程中发生意外,视事故的情况不同做出不同的处理,如车辆出现机械故障或翻倒,但氟硅酸未发生泄漏,则及时派另一台车将氟硅酸安全运走;如发生氟硅酸泄漏于陆地,则应喷洒石灰水,进行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