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共行政学笔记精华版_第1页
2023年公共行政学笔记精华版_第2页
2023年公共行政学笔记精华版_第3页
2023年公共行政学笔记精华版_第4页
2023年公共行政学笔记精华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行政学笔记

张国庆主编2023年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公共行政学概说

一、公共行政学涵义

公共行政学:又称行政学、行政管理学,是指关于公共行政制度或行政体制及其运营机制的合法性、合

理性、有效性、发展性的比较系统的思想、理论、逻辑、知识、方法的体系。

二、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目的

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功效、学科目的?

1、研究关于建立和完善国家行政制度的理念、理论和方法;

2、研究关于提高政府公共行政管理的水准和行政效率的思想、途径和方式;

3、为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论证方法、实证技术,为国家行政发展和发展行政提供专业性

意见;

4、全面培养政府公务员,特别是行政通才。

三、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畴与研究方法

公共行政学的基本研究范畴?(2023年简答题)

1、怀特将行政管理学的范畴归纳为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

2、古立克“七环节”理论,即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3、张金鉴“15M”理论,即目的、计划、人员、经费、物材、组织、方法、领导、激励、沟通、士气、协

调、及时、空间、改善。

4、北京大学张国庆专家认为公共行政学的基本研究范畴重要有:行政原理、行政职能、行政权力、行政组

织、人事行政、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计划、行政程序、行政执行、行政技术、行政行为、行政效率、

机关管理、公共财政、物材行政、行政责任、行政监督、行政道德、法制行政、行政改革、行政能力、行政

发展。

公共行政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1、逻辑分析方法;2、法规分析方法;3、历史分析方法;4、实证分析方法;5、规范分析方法;6、比较

分析方法;7、系统分析方法;8、生理分析方法;9、心理分析方法;10、资料分析方法;11、案例分析

方法;12、量化分析方法;13、模拟分析方法;14、利益分析方法。

四、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特点及与其关学科的关系

简述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特点?

1、综合性;2、实践性;3、系统性;4、技术性;5、发展性。

公共行政学与政治学、行政法学、公司管理学、社会学的互相关系?

1、公共行政学与政治学

公共行政学是藉政治学指引其努力的方向,政治学则赖于行政管理学充实其内涵。

2、公共行政学与行政法学

公共行政学与行政法学在现代社会中是紧密联系、互相促进。

3、公共行政学与公司管理学

公共行政学与公司管理学是内容上交叉、理论和研究方法上互鉴、学科发展上互相影响和渗透、研究领域各

异。

4、公共行政学与社会学

公共行政学与社会学是互相促进、互相支持的。

五、现代行政现象与现代行政精神

现代行政现象: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国际上,重要是发达国家所出现的某些公

共行政现象。

现代行政现象表现在三个方面:(2023年前答题)

1、行政职能扩展;2、不良行政现象增长;(2023年箱答题)3、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理论现代化。

现代行政精神:是指与现代行政现象相一致的,政府在实行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比较重视和强调的某些

行政精神。

现代行政精神表现在三个方面:(2023年简答题)

1、积极进取;2、追求卓越;3、创新发展。

追求卓越:是指现代政府在主观意愿与客观效果相统一的意义上追求杰出的政府公共行政管理,在比较

的意义上追求不断提高并在实践中表现出具有卓越品质的公共政策能力、综合实行社会公共行政管理的能

力、有效地向公众全面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自律和自我更新能力。

第二节公共行政学的演进

简述公共行政学演进的几个历史阶段?

1、初期公共行政研究时期;2、传统公共行政研究时期;3、修正公共行政研究时期;4、整合公共行政研究

时期。

一、初期公共行政研究时期

公共行政学的理论渊源?

1、西方近代政治学说特别是国家学说;

2、君主时代德、奥两国的官房学;

3、普鲁士的任官制度和英国的文官制度;

4、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兴起的行政法学。

威尔逊的行政思想?

威尔逊,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专家和校长,后任美国新泽西州州长和美国第二十任总统,曾发表《行

政学之研究》,该文是行政学发端的标志,威尔威也被认为是行政学的创始人。

1、传统的论证集中在政治过程方面,对如何实行法律注意不够,应当把研究重点放到政府行政管理方面;

2、要发挥和实现政治的功能,要纯洁政府的组织机构,加强执行,提高行政效率;

3、国家的权力是掌握在议会和行政部门手中,因此三权分立学说是不符合实际的,政治和行政的两分法是对的

的;

4、一个良好的政府应有两大支柱,即坚强有力的政务官和效能精干的文官。

古德诺的行政思想?

古德诺,曾任哥伦比亚大学专家、霍普金斯大学校长、美国政治学会的第一任主席、塔夫托总统的经济

与效率委员会顾问,代表作是《政治与行政:对政府的研究》。

1、三权分立学说是不符合民主国家的实际,主张否认三分法,用政治与行政两分法取代;

2、行政学不研究政治问题,不使用民主或程序的标准,而是研究政府的行政效率、使用方法、技术的标

准;

3、为提高行政效率,应将政治排斥在行政之外,将政府文职官员分为政务官和常务官,并规定常务官在政治

上中立。

“两分法”之于公共行政学的意义?

1、政府由“政治”与“行政”两种过程构成,“行政”是其中一种单独的过程;

2、行政研究应建立在管理的基础上而不是法律的基础上;

3、关于“行政”的科学研究可以寻得类似于物理学的普遍原则,行政研究可以由艺术变成科学;

4、行政将成为现代政府的中心问题,运用行政科学可以增进政府管理的效率.

二、传统公共行政研究时期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及其意义?

1、工作定额;2、标准化;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4、差别计件工资制;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意义:1、冲破了数年沿袭下来的传统落后的经验管理方法,将科学引进管理领域,是管理理论上的创新。

2、由于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的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3、使管理理论的创建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

4、把工人视为会说话的机器,是资本家最大限度压榨工人血汗的手段,也是对人的片面的结识。

简述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

1、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1)分工;(2)权力;(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指导;(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报酬;

(8)集权;(9)等级链(权力线);(10)秩序;(11)平等;(12)人员保持稳定;(13)积极性;(14)团结精

神。

2、公司的基本活动和行政管理的五种职能

公司的基本活动:(1)技术活动;(2)商业活动;(3)财政活动;(4)安全活动;(5)会计活动;(6)行政管理

活动。

行政管理的职能:(1)计划;(2)组织;(3)指挥;(4)协调;(5)控制。

等级链:是指从最高的权威者到最低层管理人员的等级系列。

简述抱负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2023年简答题)

1、明确的分工;2、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3、人员的考评和教育;4、职业管理人员;5、遵守规则和纪

律;6、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

传统公共行政研究时期的代表人物及论著?

1、美国人怀特:《行政学导论》、《近世公共行政的趋势》、《联邦主义者》、《外国的文官制度》

2、美国人魏洛比:《行政学原理》、《现代国家的政府》

3、美国人费富纳:《行政学》、《行政组织论》、《行政学研究方法》

4、美国人古立克:《行政管理科学论文集》

5、英国人厄威克:《作为一个技术问题的组织》、《管理的职能》、《科学的组织原则》、《行政管理科

学论文集》

三、修正公共行政研究时期

行为科学:此概念最早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些专家于1949年提出来的。起因于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

该校“个人行为与人群关系”的研究计划,该计划简称行为科学。此后,行为科学就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科学

概念而流行于世。

“霍桑实验”及其在管理学发展过程中的意义?

霍桑实验是指1927〜1932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由于是在霍

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实验”,该实验标志着人际关系学说的产生。

霍桑实验的意义:1、梅奥主持的霍桑实验是管理史上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推翻了自泰罗以来把

人看作“经济人”的假设,为管理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即开始重视人、研究人的行为。2、霍桑实验使人

际关系的研究逐渐闻名于世,使其成为行为科学的先驱,使管理学从此进入了行为科学的新时代。

西蒙的科学决策理论?

1、强调了决策的重要性;2、提出了决策过程的原则;3、拟定了决策的准则;4、分析了决策过程中“组

织”作用;5、描绘了决策过程。

四、整合公共行政研究时期

系统论的重要观点?

1、系统论是对传统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的各自偏颇的否认;

2、系统论为人们研究世界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也为各个学科的沟通提供了前提;

3、系统论提供了宏观的关于普遍联系和互动作用的管理思想,但还不够,同时应强调组织管理的具体的、

特定的特性。

权变观理论。

简述公共政策分析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1、拉斯维尔和卡普兰:公共政策是一项具有目的、价值、策略的大型计划;

2、伊斯顿: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派;

3、戴伊:公共政策是政府选择作为或不作为的行为;

4、安德森:公共政策是政府的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这些活动是由一个或一批行为者为解决某一问题或事务

采用的。

5、张国庆:

五、我国公共行政学的历史与现状

简述我国公共行政学的历史?

1、我国是世界上为数有限的文明古国之一;

2、现代意义上的行政管理学是从西方国家引进和借鉴的;

3、新中国建立以后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发展与挫折;

4、从1978年开始我国公共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获得迅速发展。

我国公共行政研究的现状?(我国公共行政研究的特点和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我国公共行政研究的特点:

1、自80年代中期行政学的教学和研究得以恢复以来,我国的行政学研究以加速度的节律迅速发展,表现为

学科体系、学科分化、应用研究不断扩大和进一步,90年代中期以来,研究领域开始触及世界公共行政研

究的某些前沿问题。

2、我国公共行政的许多研究尚停留在对西方国家公共行政理论进行介绍的层面,理论研究的广泛性和深度

不够,缺少依靠自身的力量开掘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重要理论研究意义的命题、课题、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

力。

我国公共行政管理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

1、从宏观上研究与我国社会总体发展水平、所有制状况、经济体制、传统文化、权力关系相一致的政府行

政管理的基本职能,并建立符合国情的、中国式的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模式;

2、从结构、比例与行为、运作的结合上研究我国国家行政管理的内部机制,关键是理顺关系、分清权责、减

少不必要的环节,减少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增强行政效果;

3、从宪法原则、国家制度、民族传统、社会规范、经济实力、全民文化素质与世界通则结合上研究我国的

公务员制度,关键是要吸引、考选、任用、提拔优秀人才,通过公平合理的竞争和职业保障制度,调动政府公

务员的积极性;

4、从观念、思想、理论与制度、体制、纪律的结合上研究我国行政管理的民主化进程,关键是实现公务员权

利与义务的统一、领导人决策与群众参与决策、政府决策与公众决策的统一,决策制定、实行与有效反馈的

统一;

5、从历史的经验教训、社会发展的规定与世界有关国家范例的结合上研究我国公共行政管理的法制化进

程,关键是要制定可以“依法行政”的制度,并保证这种制度、使之切实有效的监督、控制制度;

6、从现实与也许、目前与未来、国情与世界潮流的结合上研究我国的公共行政发展战略,并制定相应的规

划,使我国的行政研究后继有人、继往开来、不断发展,为促进我国国家行政的现代化、民主化、科学化、法

制化进程而努力。

第三节国家公共行政管理体制

一、国家公共行政管理的基础

国家公共行政管理基础:是指作为国家公共权力机构一部分的国家行政机关,以国家名义进行的政府公

共行政管理的基础。它是由两大部分组成:(1)经由宪法、法律、政治传统、社会习惯合法认定和授予的政

府行政职能;(2)政府在名义上享有、在事实上行使的国家公共行政权力。

实现行政权力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1、合法性;2、合理性;3、实际运用。

二、国家公共行政管理的主体(简答)

1、政府,涉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2、政府行政机关;3、行政首长;4、政府普通公务员。

三、国家公共行政管理的客体(简答)

1、经济性组织;2、社会性组织;3、政治性组织;4、教科文组织;5、新闻性组织;6、公民。

四、国家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方式(简答)

1、行政立法、行政司法、行政管理法规;

2、行政决策、行政决定、行政政策;

3、行政领导、行政指导、行政引导;

4、行政规划、行政计划、行政预算;

5、行政协调、行政沟通、行政平衡;

6、行政干预、行政检查、行政制裁;

7、行政扶助、行政救济、行政服务。

行政立法:政府依据立法机关授权而自行制定的行政法规,效力等同于立法,有两种情况:委任立法和

管辖立法•

行政司法:行政机关兼掌一部分审判事务的行政现象,所涉及的内容是行政法规合用、行政机关熟悉的

专业性、技术性的纠纷和事件。

行政管理法规:简称行政法规,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制定的具有行政规范性的文献的总称。

行政政策:政府从当时本地的社会环境出发,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或解决一定的行政管理问题而

具体规定的行政准则或方案。

行政指导:是政府为完毕一定的行政管理目的而对特定的行为主体提出的特定行政规范或意向。

行政引导:政府通过改变国家政策来对社会行为主体施加影响,促使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趋势朝着有

助于国家行政目的实现的方向改变。

行政规划:又称行政企划,是政府对未来较长一个历史时期的行政目的、实现目的的方式和手段以及就

其他行政事项所作出的预测性总体构想。

行政预算:又称公共财政预算,是由政府即国家行政机关按法定程序编制和提出、由立法机关评议和审

批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行政平衡:是政府在制定政策和施政的过程中,在维护国家阶级实质的前提下所采用的一种管理方式,其

特点是充足考虑和兼顾各种利益或意见。

行政干预:是政府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对一定社会行为主体的行为过程或行为方式进行介入、

干涉、制止、责令改正的总称。

行政检查:又称行政性检查,是行政机关依法对社会组织或公民就有关法定标准和法律规定所进行的检

查、对照、评估,并对达不到标准者和违反规定者予以制裁或处罚。

行政制裁:是以政府为行政主体而作出的各种行政纪律处分和处罚的总称。

行政扶助:又称行政支持,是政府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通过公共政策形式,对社会特定的阶层、群体、行

业等给予某种支持。

行政服务:国家行政机关为国民提供的服务,分为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两种类型。

第二章行政职能

第二节行政职能的涵义

一、行政职能的涵义

行政职能:又称公共行政职能、政府职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承担的国家职能,是相关政治权利主体按

照一定的规则,经由一定的过程,通过多种表达形式实现彼此价值观念和利益关系的契合,从而赋予国家行

政机关在国家生活、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各种任务的总称,是国家行政机关因其国家公共行政权力主体的地位

而产生,并由宪法和法律明示规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各种职责的总称。

考察行政职能的角度?

1、公共行政职能与国家的产生相联系;

2、公共行政职能与公共行政目的相联系;

3、公共行政职能与公共政策相联系:

4、政府行政职能与制度创新相联系。

二、行政职能的扩展(2023年论述题)

在现代国家中,政府的行政功能比传统行政得到了扩展,由于享有立法创议权,且获得了广泛的委托

权,国家行政机关已涉及立法功能、司法功能、检察功能。

1、反映当今世界各国对发展问题的重视和关切;

2、反映了人们对国家职能和传统法制原理的再结识;

3、反映了当今世界的时代特性。

三、与政府职能相关的争论

简述与政府职能相关的争论?

1、国家与社会的关系;2、政府与市场的关系;3、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一)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1、精英政治盛行

精英政治:在积极的意义上是指由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局限性,社会的很少数卓越分子及其组合的集团,

承担起了领导社会前进的责任,并享有和运用国家权力;在悲观的意义上是指社会的很少数人及其组合的集

团,实际控制甚至垄断国家权力,国民实际权利受到限制、侵害、剥夺。

2、公共支出增长

瓦格纳定律: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公共部门在经济活动中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具有内在的扩大趋势,公

共支出不断膨胀。

恩格尔定律:随着家庭收入的增长,食物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与家庭总收入成反比,即食物支出的收入弹

性小于1。

(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历史演变,谈谈你对两者关系的见解?)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存在许多的局限性或缺陷性,因而不能达成帕累托最优,

不能实现预期社会经济目的。

政府失灵:是指政府的政策干扰措施不能实现预期的调节市场的作用,在某些条件下会导致比“市场失

灵”更坏的结果。(2。23年辨析题)

斯密的自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

I

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

I

新古典综合学派(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

I

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I

新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市场失灵”的重要问题:

1、个人的价值观和自由与社会公理和原则存在矛盾;

2、完全竞争假定在现实经济运营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会损害社会效率;

3、一般竞争均衡不合用规模效率迅速增长的经济活动;

4、帕累托最优由于完全市场假定不成立而不能实现;

5、信息存在不完备性或非相关性;

6、由于存在不完全均衡,所以资源得不到充足运用;

7、外部效应导致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时产生偏离;

8、市场不会自动供应公共产品。

“政府失灵”的重要问题:

1、政府对社会的经济管理缺少明确的利益主体、责任主体,导致政府效率低下和政府官员冷漠无情;

2、政府维护社会公平因不存在绝对公平而难以履行,而政府追求社会公平常以牺牲效率为代价;

3、政府由政府官员组成,政府官员不会由于承担公共责任而产生道德优势,他们不比常人更好或更坏,也同

样会犯错误;

4、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契约关系在生活中是不完整、不对等的,政府行为时有失序和失控,导致对政府违约行

政处罚的空置;

5、政府作为特殊的政治主体和经济主体,其微观经济运作也涉及产权关系和激励机制,因此政府与市场不能

互相替代;

6、垄断性是政府不克服的弱点,会导致增长政府行为社会成本的悲观问题;

7、“逃避错误”因政府行为无法比较、政府效率无法评估而成为政府官员的普遍行为准则,导致程式化政府

行为的泛化;

8、“多数人原则”选举体系的维持是以牺牲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并且不能保证选举效率和每个人的利益,

因此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少数人决策成为必然。

(三)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并谈一谈你对两者的见解?)(2023年论述题)

1、效率优先论;2、公平优先论;3、效率与公平平衡论。

效率优先论认为,效率是竞争的产物,竞争与市场相联系,市场则与“天赋人权”的自由权利相联系。

公平优先论认为,公平是个人“天赋权利”具体化,这种权利不合用于市场互换,不能用后天源自市场竞争的

金钱作为衡量的尺度。

效率与公平平衡论认为,公平与效率同等重要,主张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建立一种平衡关系,即以最小的

公平代价换取最大的效率结果。

第三节行政职能的构成

论述行政职能的构成?

1、维护职能,即维护国家法典和制度的职能;

2、保卫职能,即保卫国家和民族独立,保卫公民生命、财产和公民权利,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

3、扶助职能,即扶助各界公民、公民团队、工商组织均衡发展,扶助弱者生存的职能;

4、管理职能,即管制社会行为主体与国家公共权力主体的社会行为的职能;

5、服务职能,即通过兴办各类公共事业,直接造福于国民的职能;

6、发展职能,即运用各种也许的方式启发、诱导创新的意愿和积极性,促动、推动发展和进步的行为的职

能。

第三章行政权力

第一节行政权力的概念

一、行政权力的涵义

行政权力:是国家行政机关依靠特定的强制手段,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而依据宪法原则对全社会进行管

理的一种能力。

行政权力的内涵?

1、行政权力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2、行政权力的主线目的,是要通过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令和各类政策来有效地实现国家意志;

3、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式是强制性地推行政令;

4、行政权力的客体涉及所有的居民以及由居民所组成的不同社会组织和社会集团,囊括领土范围内的整个

社会;

5、行政权力的性质是一种由社会上少数人行使的管理权力。

二、关于行政权力的各种学说(行政权力学说的演变?)

1、初期分权学说;2、三权分立学说;3、政治与行政二分法;(2023年辨析题、2023年辨析题)4、

五权宪法学说;5、议行合一学说;6、组织权力学说

三、行政权力的结构(简答)

行政权力的结构:行政权力结构是建立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权力分工的基础之上,是指行政权力整体性的

关系状态和有序性的活动过程,既涉及行政管理中权力安排的静态结构,也涉及行政管理中权力运营的动态

活动过程.

(-)行政权力的静态结构

行政权力的静态结构:指行政权力与其行使主体结合之后所形成的一种网络架构。

1、纵向的层级结构;2、横向的部门结构

(二)行政权力的动态结构(2。23年简答题)

行政权力的动态结构:是由权力作用的方向、方式、轨道、层次、时间和结果等要素结合所构成的权力运营

模式。

1、行政权力是一种矢量,其作用方向和轨道有明显的指向;

2、行政权力的运营有层次性,其中间过程存在许多中介;

3、时间在行政权力动态结构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也是行政权力的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之间最大的区

别;

4、行政权力动态结构中还涉及权力作用的结果,这是反映行政权力结构效应的因素。

四、行政权力的特性(简答)

(一)行政权力的特性(2023年先述题)

1、公共性;2、手段性;3、自主性;4、一元性;5、时效性;6、膨胀性

(二)行政权力和其他政治权力的关系(简答)

1、行政权力和立法权力

区别:①权力的性质和作用结果不同;②权力的功能不同。

2、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

区别:①权力运营方向不同;②主体在权力体系中的独立性不同;③权力的作用和功能不同。

3、行政权力和政党权力

区别:①权力的目的不同;②权力结构不同;③权力的合理合法限度不同;④权力客体不同;⑤权力手段不同。

第二节行政权力的分派

一、行政权力分派的方式与途径

(-)行政权力的分派方式(简答)

1、结构性分派;2、功能性分派。

(二)行政权力分派的途径(简答)

1、逐级授权;2、权力下放;3、地方自治;4、权力''外放"。(2023年辨析题)

(三)行政权力的再分派(简答)

1、外源型行政权力再分派;2、内源型行政权力再分派。

(四)行政权力的人格化问题

非人格化:是韦伯提出的,他认为行政管理必须采用合理的形式主义,用义务的压力取代感情的支配,用人人平

等的观念取代因人而异的做法,用非个人制度的规则取代个人号令,以对法和制度规范的服从取代对个人命令

的服从,行政权力非人格化的主线在于制度化。

二、行政权力分派的原则(2023年简答题)

1、程序必须合法;2、职权必须分明;3、权责必须一致;4、权利必须明确;5、内容必须全面。

三、行政权力分派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简答)

1、行政权力分派与政治授权的关系;2、集权与分权之间的关系;3、权利与义务的关系。(2023年辨析题)

第三节行政授权

一、行政授权的性质和特点

(-)行政授权的涵义

行政授权:是指行政组织内部上级机关把某些权力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职能机构,以便下级可以在上级的

监督下自主地行动和解决行政事务。

(-)行政授权的特点(简答)

1、行政授权在本质上是行政组织内部权力分派的特定方式;

2、行政授权是行政领导活动过程的一部分;

3、行政授权是一种权责高度统一的管理行为。

二、行政授权方式(划分行政授权的方式?)

1、根据行政工作内容的重要性限度、上级行政主体的管理水平和下级行政主体的管理能力等综合情况,划

分为:①充足授权;②不充足授权;③制约授权;④弹性授权。

2、根据在授权时所运用媒介的不同,划分为:①书面授权;②口头授权。

3、根据授权的合法限度,划分为:①正式授权;②非正式授权。

三、行政授权过程

(-)行政授权的条件(简答)

1、行政授权需要良好的组织和人事基础;

2、行政授权必须把握适当的时机;

3、从操作意义上讲,行政授权必须考虑工作需要,必须考虑一定的界线,这是行政授权的限制条件。

(二)行政授权的程序(2023年简答题)

1、拟定授权的工作内容;

2、选择授权的对象;

3、规定授权工作应当达成的目的、成果、完毕工作的权限和应负的责任;

4、正式授予权力;

5、检查评估授权成效。

(三)行政授权过程中授受关系的解决(如何才干解决好行政授权关系?)

1、行政授权主体要克服心理方面的障碍;

2、行政授权主体要克服能力方面的障碍;

3、行政授权要克服来自授权客体方面的障碍;

4、行政授权要克服来自组织方面的障碍;

5、行政授权要克服来自环境方面的障碍。

第四节行政权力行使

行政权力行使:是指行政权力主体对客体施加影响、并使客体按照主体意愿采用行动的过程。

一、行政权力的基础和手段(按照行政主体对客体施加影响的手段,行政权力所包含的类型?)

1、报酬性权力;2、强制性权力;3、制度性权力;4、人格性权力;5、知识性权力;6、关系性权力。

二、行政权力行使的限度(简答)

1、行政权力的行政使限度与政府治理能力;

2、影响行政权力行使限度的因素

(1)行政权力的目的与手段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2)行政权力的强度;

(3)行政客体的潜在能力问题;

(4)行政权力作用的范围;

(5)行政环境问题。

三、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的负效应及其克服(2023年论述题)

(一)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的负效应

1、利益倒错,公仆变成为主人;2、权力角逐,手段变成为目的;3、权力僭越,职权扩张为特权;4、传统惯

性,导致权力滥用。

(二)行政权力的制约

1、他律机制;2、自律机制。

第四章行政领导

第一节行政领导概述

一、领导的涵义

领导:“领”是统领、带领、率领,“导”是教导、指导、引导,领导就是就选择一个方向,拟定一个目的,

制定一个规则,集合一个群体为实现既定的目的而共同工作。

二、领导的基本功能

简述领导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1)确立发展方向和前进目的;

(2)聚合追随者;

(3)动员和组织群众。

三、领导与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论述领导与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领导与管理的联系:

领导者与管理者是相对的。在宽泛的意义上,对上级而言下级就是管理者,对下级而言上级就是领导者。

但是,在严格的意义上,只有那些拟定方向、制定规则的组织人才是完全意义上的领导者,而执行政策及使政

策具体化的组织人则是管理者。组织也许由于领导者而发生方向性或者主线性的改变,管理者的工作则重要

改变组织的状态或情形。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I)领导者是源于抱负和信念的原发明者,富于创新精神,强调思想和价值观,注重方向感和感悟力,依靠

个性和魅力吸引群众;管理者倾向于安于现状,至多是基于既定理念的创新者,强调制度和规则,注重管束和控

制,依赖程序和数量化的方法实行管理。

(2)领导者有抱负、有抱负,崇尚革新,乐于挑战现状,主张“不破不立”,即通过不断打破I日的平衡,建立新的

平衡;管理者接受传统,重视原则、秩序和稳定性,习惯和强调技术方法。

(3)领导者富有激情和奉献精神,乐意为实现既定的抱负和目的而付出巨大的、涉及生命在内的代价;管理

者通常比较理性,比较在意付出与所得之间的平衡。

(4)领导者放眼未来,追求前瞻性的视角、历史的视角,注重谋取战略性和长远的利益;管理者重视策略性和短

期效应,追求现实的利益。

(5)领导者着眼于全局性、综合性和宏观的问题;管理者着眼于局部的、专业性和微观的问题。

(6)领导者讲求“抓大放小”,善于抓住重要矛盾,主张有所为、有所不为;管理者重视勉力勤为、事必躬

亲。

(7)领导者更依靠发自内心感悟的,涉及来自灵感或直觉的个性化的行为选择,所以,在本质上,领袖历来是无

法培养的;管理者更注重通过学习而获得知识,以及对规律性、普遍性方法的掌握。

第二节领导者的人生价值观

一、英雄观

简述领导者的英雄观?

领导者追求卓越人生价值取向,以及相应的动机强旺的进取状态,表现为有着比较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欲

念惟及比较高的成就盼望值,并乐意因此面对风险、接受挑战、付出代价、承担责任。

二、生死观

简述领导者的生死观?

生死观是关于生与死的主线见解,是人生价值的核心命题。

三、名利观

简述领导者的名利观?

名利观是关于个人的名位和利益的见解。名利观之于领导者对的与否的原则界线重要有以下两个互为条

件方面:

(1)出发点和目的是否具有合法性、有益性;

(2)行为方式和权谋手段是否具有合法性、合理性。

四、修养观

简述领导者的修养观?

修养表达一个人在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亦表达养成对的的待人处世的态度。在

这方面,有古今中外有太多的训诫和正、反两个方面的案例。在第一个层面上,领导者必须有修养。在第二个

层面上,领导者应当是充盈、内敛、谦冲、和顺、平实的,修养的背后是大智大慧。

五、荣辱观

简述领导者的荣辱观?

荣辱观是关于荣誉和耻辱的基本见解。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认为荣辱观是与人格同样重要的人生价值观,

主张无论做人还是为官,都应当“仓縻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并把礼义廉耻上升到“国运”的高

度加以理解:“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第三节优秀领导者的品格

论述一下优秀领导者的品格涉及哪些?

(1)道德无缺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人们的自律或通过一定

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分为三个层次:①公民道德;②职业道德;③使命道德。

(2)心存仁义

对于领导者而言,心存仁义涉及两种情形:①善心常驻;②大仁大义。

(3)为人正直

正直是人类有关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为官者有关政治品格和政治道德的基本问题之

一。正直的领导者具有的行为特性涉及:①正直的领导者是天下为公之人;②正直的领导者是正心诚意之人;

③正直的领导者是公道正派之人;④正直的领导者是清正廉洁之人。

第四节优秀领导者的基本素质

简述优秀领导者的基本素质?

(1)动机强旺、旨在高远;

(2)意志坚强、坚忍不拔;

(3)执中有权、通权达变。

第五节领导力及其提高

一、领导力的涵义与构成

领导力:领导力在是在实践中有用的一系列人们能看到的技巧和能力。领导力讨论的中心问题,“是领

导者如何通过实际行动,把理念化为行动:把愿景化为现实:把障碍化为革新;把分裂化为团结;把风险化

为奖赏”。

简述领导力的五种行为和十种使命?

五种行为:(1)以身作则;(2)共启愿景;(3)挑战现状;(4)使众人行;(5)激励人心。

十种使命:(1)明确自己的理念,找到自己的声音;(2)使行动与共同理念的一致,为别人树立楷

模;(3)展望未来,想像令人激动的各种也许;(4)诉诸共同愿景,感召别人为共同的愿景奋斗;(5)通过追求

变化、成长发展、革新的道路来猎寻机会;(6)进行实验和冒险,不断取得小小的成功,从错误中学习;(7)

通过强调共同目的和建立信任来促进合作;(8)通过度享权力和自主权来增强别人的实力;(9)通过表彰个

人的卓越表现来认可别人的奉献;(10)发明一种集体主义精神来庆祝价值的实现和胜利。

二、领导力的导次

简述领导力(者)的层次?

(1)职位和权利,大家跟随你是由于他们必须这样做;

(2)资源和个人关系;

(3)成绩和奉献;

(4)星火相传;

(5)由于大家尊重你的品德、为人、能力和你所代表的目的和抱负。

三、提高领导力的重要途径

简述提高领导力的重要途径?

(1)悟道。悟道的意义在于领导者通过在自觉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个人修养,不断理解客观世界、理解自我,以

及客观世界与自我的关系。其价值基点在于寻求和确立主体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2)知行合一。“知”是知识、感知;“行”是行为、行动;“合一”是两者的统一。“知者行之始,行者

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第五章行政组织

第一节行政组织概说

一、行政组织的涵义

行政组织:行政组织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1)有广义、狭义之分。

(2)有静态、动态之分。

(3)有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之分。

二、国家行政组织的特性(简述国家行政组织的特性?)

1、政治性;2、社会性;3、权威性;4、法制性;(2023年材料分析题)5、系统性;6、发展性。

三、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简述国家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

1、法规制度健全;2、组织目的明确;3、人事调派恰当;4、权责分派合理;

5、财物数量适中;6、运营机制有效;7、行为方式优化;8、价值观念整合。

四、行政组织的产生与成立(简述行政组织的产生与成立?)

行政组织的产生与成立: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机构的设立及其合法性,涉及依据、效力、规程等基本问

题。

1、依据:①依据宪法;②依据法律;③依据行政裁量权。

2、效力:①立法机关;②内阁;③立法机关与内阁。

3、规程:①由政府或立法机关提起创议案,说明设立特定行政组织机关的法律依据和现实因素;

②由立法机关或政府领导机关审议其合法性和合理性;

③由立法机关或政府领导机关决定设立与否;

④由批准机关以法定方式向社会公布其产生与成立,并赋予其相应的公共权力。

五、行政组织的种类(简答)

1、首脑机关;2、职能机关;3、幕僚机关;4、征询机关;5、派出机关。

首脑机关:是指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统辖全局的领导机关。

职能机关:又称本部机关、运作机构、实作机构,是从属领导机关或行政首长之下、执掌一定专业行政事

务、由自身或督率其所属机构实际实行的机关。

幕僚机关:又称辅助机关、办公机关,是指协助行政首长解决平常事务的综合性办事机关。

征询机关:又称智囊机关、参谋机关,是指汇集专家学者和有实际经验的政府官员的专门为政府出谋划

策、提供论证、较佳政策方案的行政机关。

派出机关:是一级政府根据政务管理需要,按管辖地区授权委派的代表机关。

第二节组织目的

一、目的的功用与层次(简答)

1、目的的功用

(1)促进组织结构和权责体系合理化;

(2)建立考核的公平和客观的标准;

(3)增强组织的协调能力和整合能力;

(4)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和合作意识。

2、目的的层次

(1)总目的;(2)分目的;(3)个人目的。

总目的:又称整体目的,是由组织最高决策层制定并通晓全组织、统率其他、全力以赴的主体目的。

分目的:又称机关目的、部门目的,是指政府之下各个行政机关的工作目的。

个人目的:是指行政公务人员个人的工作目的。

二、目的的合理化与特性

合理化的组织目的:是比较准确和全面地反映了一定期空环境内的客观需求和组织决心的组织目的。

组织目的合理化的一般条件?

1、社会认可;2、组织能力;3、团队状态;4、成员意识。

行政组织目的的基本特性?(2023年简答题)

1、规定性;2、服务性;3、复杂性。

合理组织目的的特性?

1、目的明确;2、目的一致;3、目的组合。

三、目的管理

目的管理:是指由参与管理的各方面制定目的,并通过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等管理方式,建立各级人员的责任

心和荣誉感,最终以实现组织绩效的一套系统管理方式。

简述目的管理的概念?

1、它是一种过程,是上下两级管理人员共同拟定目的和重要职责范围的过程;

2、它是一种实行管理的计划和考核的方法,以它为标准,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能按预期的成果来评价每一个单位

和每一个成员的奉献;

3、它是一种个人与组织的关系,通过它,有助于协调个人与组织在行为和努力方向方面的关系,以达成提高组

织成员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目的。

简述目的管理的性质?

1、目的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2、强调自我控制;3、促使外放权力;4、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针。

成功实行目的管理的基本条件?

1、整个组织特别是各级管理人员,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目的管理采用基本的支持态度;

2、各级管理人员比下级具有更高的协调、组织等技能,并彼此进行交流,以使目的恰到好处,有机配合;

3、实行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的激励制度;

4、目的管理从组织的高层管理部门开始。

第三节组织结构

行政组织结构:是机关组织各部门和各层级之间依据法定规则所建立的一种正式的各种互相关系的体

制。

一、组织结构的性质(观测组织结构的重要角度?)

1、结构与功能;2、结构与职位;3、结构与模式;(2023年辨折题)4、结构与差异。

二、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2023年论述题、2023年论述题)

管理幅度:又称控制幅度,是指一名主管人所可以直接领导、指挥、监督的下级人员或下级部门的数量及范

围。

国家行政组织横向分工的基本标准?

1、按功能划分;2、按程序划分;3、按地区划分;4、按人或物划分。

管理层次:又称管理层级,是指组织的纵向等级结构和层级数目。

三、行政组织体制

行政组织体制:即行政组织类型,是指行政组织各层级、各部门之间行政关系的法制形态。

行政组织体制的基本类型?

1、首长制与委员制;2、分级制与分职制;(2023年辨折题)3、分权制与集权制。

首长制:又称部长制、独任制,是指行政权力交由行政首长一人负责,并同时承担所有领导责任的组织

体制。

委员制:又称集体制、会议制,是指行政权力交由若干人组成的集体共同负责,并集体承担领导责任的

组织体制。

分级制:又称层级制、系统制,是指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各个层级的工作性质相同,但管辖范围随层级下降

而缩小的一种组织体制。

分职制:又称职能制、参与制,是指横向划分部门的组织体制。

集权制:又称独立制、完整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于上级,下级处在被动服从和严格受控地位,其行政行为取

决于上级指令的一种组织体制。

分权制:又称多元制、分离制,是指将行政权力较多授予下级的一种组织体制。

第四节组织原则

行政组织原则:是为行政行为提供指导的一种基本论述,是使行政组织长期稳定、平衡、有效、充满活

力的一系列的一般性或共同性的规范或法则,是行政组织机构设立所应遵循的范例。

一、组织原则的形成与意义

构成组织原则的基本条件?

1、理论前提;2、理论概括;3、理论规范;4、社会价值。

二、组织原则的重要内容(论述)

1、L.P阿尔福特的工商管理原则理论

(1)目的的原则;(2)权责一致的原则;(3)最高权威的原则;(4)权威系统的原则;(5)控制幅度的原则;

(6)特殊注意的原则;(7)指派任务的原则;(8)权责拟定的原则;(9)业务类同的原则;(10)组织成效的原

则。

2、L.厄威克的行政管理组织原则

(1)目的的原则;(2)相符的原则;(3)权限的原则;(4)专业化的原则;(5)控制幅度的原则;(6)协调性的

原则;(7)明确性的原则;(8)平衡的原则。

3、M.韦伯的抱负行政组织的原则理论

(1)劳动分工的原则;(2)层级节制的原则;(3)公平合理的原则;(4)职业训练的原则;(5)法制的原

则;(6)职业化的原则;(7)固定薪俸的原则;(8)奖惩制度的原则。

4、行为学派的组织原则

(1)人格尊重的原则;(2)运用非正式组织的原则;(3)参与管理的原则;(4)优化人际关系的原则;(5)培

养新型领导能力的原则。

5、系统学派的组织原则

(1)整体性原则;(2)有序性原则;(3)结构性原则;(4)动态性原则;(5)相关性原则;(6)开放性原则;

(7)最优化原则;(8)反馈原则。

6、权变观的组织原则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三、我国国家行政组织的基本原则(2023年材料分析题)

1、为民便民的原则;2、完整统一的原则;3、权责一致的原则;4、精干效能的原则;5、依法行政的原

则;6、适应发展的原则。

第五节组织环境

简述组织环境?

1、一般社会环境;2、特定社会环境;3、团队社会环境;4、组织气候。

一般社会环境:是指对涉及国家行政组织在内的一切社会组织均发生影响或制约作用的宏观的社会因素之

和,它直接关系到国家行政组织的总体目的、功能状态、管理方式,其内涵和特性有:1、文化;2、技术;

3、教育;4、政治;5、法制;6、自然资源;7、人口;8、社会;9.经济;10、国防。

特定社会环境:是指那些与行政组织的决策、转换和输出过程相关联的更为具体的力量,或更为直接的因

素。

组织气候:是指组织成员的个性、目的与组织目的融合与一致的一种变化过程,也可以说是组织内部环境的

一种较具持久性的特质或行为气象,它由成员的工作感情、态度、思想、精神等所组成并通过上述因素表现

出来。涉及八个变数:1、结构;2、责任;3、风险;4、奖励;5、人情;6、支持;7、冲突;8、标准。

第六节组织变革(2023年合述题)

一、组织变革的动力与过程

组织变革的动力:是指变革的推动力总是同时来自若干方面,并在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推动变革的进行。

组织变革的重要动力?(简答)

1、环境;2、目的与价值观;3、技术;4、结构;5、管理;6、社会心理因素;7、专家和专家群体。

组织变革的过程: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自我判断的交互作用下,通过一定的发展阶段,实现某种更新。

组织变革的一般过程?

1、对组织的内外环境进行跟踪监视和分析研究;

2、了解组织的问题所在,结识变革的必要性;

3、确认变革的现实条件,尽也许克服不利条件或发明有利条件;

4、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拟定变革计划和制定测量效绩的标准;

5、根据已拟定的方案具体实行变革;

6、对照计划予以反馈和评价。

二、变革的阻力与克服

(-)变革的阻力(组织变革的重要阻力?)

1、利益差别;2、习惯性;3、认知。

(-)变革阻力的克服(克服变革阻力的经常性方法?)

1、发明和谐的变革气氛;2、力场分析;3、广泛的参与;4、建立群体规范;5、强制力;6、运用个人威

望;7、讲究领导方式和合理方式;8、加强组织沟通;9.加强革新性行为;10、折衷妥协。

三、成功变革的一般条件(简述成功变革的一般条件?)

1、组织面临的情境压力已将组织推到非改不可的境地,除非变革,组织将无法继续生存下去;2、有计划的变

革必须由组织管理部门来制定系统的规划和模型,规划和模型要适应当前的环境和未来的变化,同时要考虑

诸方面的因素及其综合效应,要使组织目的和个人目的作最佳的配合;3、负责考察组织历史、现状和设计

未来的人必须对变革承担责任,他们必须了解职工的需要并把需要最终反映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中来;4、为避

免重大失误破坏变革的进程和打击人们对变革的信心,应当一方面在小范围进行变革实验,待取得成功的经

验和失败的教训后,再向大范围推广;5、必须从组织外部引入新的思想和方法,以帮助组织内的人们开阔视

野、活跃观念、启发创新思维,找到改善组织状况和提高组织效益的新途径;6、组织的领导层和变革的主

持者应当经常收集别人关于变革的新想法,并将自己关于变革的新想法介绍给别人,以实现互相促进,同时要

始终肯定人们的变革热情,支持人们提高组织效益的努力;7、组织的管理人员应当了解和把握变革的阻力、

重要矛盾所在、各种阻力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的地选择克服阻力的方法,有效而巧妙地克服阻力,推

动变革的不断发展。

第六章人事行政

第一节人事行政概说

一、人事行政的涵义及相近词语辩析

人事行政:是指政府为达成其职能、推行其工作,通过一定的人事机关及相应的制度、法规、方法、手

段等,对其所任用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选拔、任用、培训、奖惩、考核、调配、工资福利、退职退休等方面

的管理活动.(2023年辨析题)

二、人事行政的管理机构

人事行政管理机构:是指主管或办理政府人事行政业务的机构。

1、从功能表现方面考察,分为决策和综合管理型、协调和征询型、监督和仲裁型、部门执行型;

2、从机构与政策的关系考察,分为部内制、部外制、折衷制。

部外制:又称独立制,是指人事行政的管理机构设立于政府组织系统之外,不受政党和行政首长的干涉

和控制,独立掌握整个政府的人事行政事宜。

部内制:是指人事行政的管理机构从属于政府机关系统,是政府机构的组成部分之一。

折衷制:是指人事行政的管理机构,既有独立于政府部门系统之外,也有附属于政府机关之内。

我国的人事行政管理机构的演变?

1、政务院人事局(1949.10~1950.11);

2、中央人事部(1950.11~1954.9);

3、国务院人事局(1954.9~1959.7);

4、内务部政府机关人事局(1959.7~1969.12);

5、“文革”期间,内务部撤消,有关人事行政方面的管理工作移交中共中央组织部办理;

6、民政部政府机关人事局(1978.3〜1980.7);

7、国家人事局(1980.8-1982.5);

8、劳动人事部(1982.5-1988.4);

9.国家人事部(1988.4~现在)。

三、现代人事行政的重要趋向及特性(简答)

重要趋向:(2023年简答题)

1、人事行政中出现政务官与业务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分化,对这两种官员开始分类管理;

2、由以恩赐官僚制和分赃制为核心的赡恩徇私式的人事行政,向以人才主义和功绩制为基础的现代人事行

政的演化;

3、从随意性、或然性很强的人治式人事行政,发展到系统化、规范化的法治式人事行政;

4、人事行政的范围日益扩大,出现了许多旧的人事行政所没有的业务内容;

5、在管理方法上,从非科学的经验管理发展到崇尚理性和效率的科学管理;

6、人事行政由只重视通才,发展为通才与专业的并重。

特性:1、公平性;2、公开性;3、超然性;4、适应性。

第二节现代人事行政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概念

国家公务员:是指通过非选举程序而被任命担任政府公职的国家工作人员。

二、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性(简答)

1、实行职业常任;2、公共权力依附于公务职位;3、贯彻用人唯贤原则;4、实行功绩考核制;5、对公务员

进行统一管理;

6、注重专业技术人才;7、讲究职业道德。

三、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确立标志(现代人事行政制度确立的标志?)

1、常任的职业公务员制的建立;

2、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制的建立。

私人庇荫制:掌握政府重要权力的人,把政府中的职务分给自己的亲属、朋友及其他与自己关系密切的

人,给他们以政治上的封荫和庇护。

政党分赃制:政党在选举获胜以后,把官职作为战利品据为已有,公开在其支持者之间进行肥缺分赃。

第三节我国公务员制度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过程?)

1、酝酿和探索阶段(1980~1983年)

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条例》的起草和修改阶段(19847986年)

3、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并进行试点阶段(1986年下半年~1992年)

4、正式确立阶段(1992~1994年)

二、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简答)

1、与西方公务员制度相比,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2023年论述题)

⑴我国公务员制度是在传统干部人事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有生机和活力的政

府;

(2)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

(3)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与我国传统干部人事制度相比,我国新的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1)体现了分类管理原则;

(2)建立了新陈代谢制度;

(3)强化了激励竞争机制;

(4)健全了廉政勤政约束制度。

三、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简答)

1、职位分类制度

2、新陈代谢制度(考试录用、调任、辞职、辞退、退休)

3、激励约束制度(考核、奖励、处分、职务升降、轮换、回避)

4、职业发展和保障制度(培训、挂职锻炼、工资、保险、福利)

考试录用:国家行政机关通过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核的办法,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择优录用担任主任

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的制度。

调任:国家行政机关以外的工作人员调入国家行政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助理调研员以上非领导职务,

以及国家公务员调出国家行政机关任职的制度。

辞职:国家公务员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自愿申请辞去现任公务员职务,终止与行政机关任用关系的制

度。

辞退: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解除与公务员任用关系的制度。

退休:国家公务员达成一定的年龄和工龄,或因病残丧失了工作能力,根据国家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离开工

作岗位,由国家给予一定数额的退休金和其他生活保障,予以妥善安顿和管理的制度。

考核: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按照管理权限,对国家公务员的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察与评

价,并以此作为对国家公务员奖惩、培训、辞退以及调整职务、级别和工资依据的制度。

奖励:国家行政机关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奉献,以及有其他突出事迹的国家公务员给予

精神或物质鼓励的制度。

处分:对有违纪行为,尚未构成犯罪,或者虽然构成犯罪但是依法不追求刑事责任的国家公务员,依照有

关规定给予惩戒的制度。

职务升降:依照法定规定和程序,将国家公务员由原工作职位调任到另一个承担更大或较小责任的职位

上,同时其权力相应扩大或缩小、报酬相应提高或减少的制度。

轮换:国家行政机关对担任领导职务和某些工作性质特殊的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有计划地调换职位任

职的制度。

回避:为了防止公务员因个人利益等因素对公务活动产生不良影响,而在公务员所任职务、所执行公

务、任职地区等方面作出一定的限制,使其避开有关亲属关系和公务的制度。

培训:国家行政机关为了提高公务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职位的规定,

通过各种形式,对公务员采用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挂职锻炼:国家行政机关有计划地选派在职国家公务员在一定期间内到基层机关或者公司、事业单位担

任一定职务,以经受锻炼、丰富经验、增长才干的制度。

工资:是国家分派给公务员个人消费品的货币表现。

保险:国家依法对因疾病、工伤、年老等因素,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国家公务员给予物质帮助的社

会保障制度。

福利:国家行政机关为解决国家公务员生活方面的共同需要和特殊需要,在工资和保险待遇之外,对公

务员在经济上给予帮助和生活上给予照顾的制度。

第四节现代人事行政中的职位分类

一、职位分类的缘起和发展

职位:是指公务员担任的职务和责任。

职位分类:是指按照职位的工作性质、难易限度、责任轻重以及所需要的资格条件进行的人事分类制度。

二、职位分类的基本概念和程序环节

简述职位分类中的基本概念?

1、职系:根据工作的业务性质,把业务性质相同的所有职位划分为一个职系。

2、职组:工作性质相近的若干职系集合而成为职组。

3、职类:又称职门,由工作性质大体相近的若干职组构成一个职类。

4、职级:在同一职系中,按照工作责任大小、业务的简繁难易限度、所需资格条件等,把职位划分为不同的

职级。

5、职等:把不同的职系中,工作难易限度和责任大小相同的职位划分归类为同一等级,这些等级就是职等。

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具体过程?

1、职位调查;2、职系区分;3、职位评价;4、制定职级规范;5、职位归类。

职位调查:对政府现有职位的有关情况做具体的了解,并对有关资料加以全面收集的过程。

职系区分:在职位调查的基础上,把职位按照工作性质的异同,分别划分为若干种类的过程。

职位评价:按照工作简繁难易、责任轻重大小、担任职务所需教育限度和技术的高低,对各职系的职位

进行评价,划分为若干个等级的过程。

职级规范:又称职位说明、职级说明书,是用文字对一个职位作标准化和尽也许定量化说明的书面文

献。

职位归类:是将每一现有职位的工作性质、内容、资格条件等,与职级规范上的内容相比较,而把它们归

入适当的职类、职系、职级、职等。

三、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的比较(2023年辨析题)

品位分类:是指以国家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职务或等级高低为依据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

职位分类制度与品位分类制度的各自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