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题材鉴赏-题画抒怀诗+课件42张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abbc4d8668075b5c6b4b2494013643c/fabbc4d8668075b5c6b4b2494013643c1.gif)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题材鉴赏-题画抒怀诗+课件42张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abbc4d8668075b5c6b4b2494013643c/fabbc4d8668075b5c6b4b2494013643c2.gif)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题材鉴赏-题画抒怀诗+课件42张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abbc4d8668075b5c6b4b2494013643c/fabbc4d8668075b5c6b4b2494013643c3.gif)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题材鉴赏-题画抒怀诗+课件42张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abbc4d8668075b5c6b4b2494013643c/fabbc4d8668075b5c6b4b2494013643c4.gif)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题材鉴赏-题画抒怀诗+课件42张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abbc4d8668075b5c6b4b2494013643c/fabbc4d8668075b5c6b4b2494013643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5/4临河三中陈静1——诗歌题材分类鉴赏高考专题复习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考纲要求:✿
“写什么”“怎么写”三赏二评“为何写”高考怎么考?体裁、题材集中(1)既会考查一些“顶级诗人”的非著名作品,也会考查一些非“顶级诗人”的作品。(2)要重点关注唐代和宋代的作品,而新课标全国卷考查元曲的可能性不大。(3)文本体裁将百花齐放。近三年来高考选用的体裁中,“词”“七绝”“七律”的数量占绝对优势,“五律”占比略少。(4)写景类是重中之重。高考试题题材体裁涉及考点2022新高考
卷Ⅰ山水田园宋词15题:选择题(理解与赏析)16题:诗句的理解与概括2022新高考
卷Ⅱ赠友送别唐诗15题:选择题(理解与赏析)16题:诗歌的表达技巧2022全国甲卷咏物言志宋诗14题:选择题(理解与赏析)15题:物象的作用2022全国乙卷赠友送别唐诗14题:选择题(理解与赏析)15题:诗句的理解与概括二、分类解读
类型相关诗句思想情感手法一题画诗二干谒诗三寄赠诗四哲理诗五边塞征战诗写景抒情诗二、分类解读
类型相关诗句思想情感手法六山水田园诗七惜别送别诗八羁旅思乡诗九爱情闺怨诗十咏史怀古诗十一咏物言志诗十二即事(景)抒怀诗2023/5/4临河三中陈静8题画抒怀诗题画诗,是指画家或鉴赏者根据绘画的内容有所感而作之诗。赏画者对绘画题材、内容、思想的评定,是对作品格调的艺术总结。2023/5/4临河三中陈静9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高考题画诗的题目:《丹青引赠曹将军霸》2016年全国二卷《题许道宁画》2019年全国一卷标志:题目:“题”“书”“画”“图”“赠”“扇”或丹青、画家名号、画作名称等字眼。内容:山水画——所绘之景人物画——所画之人花鸟画——所状之物常见手法描写手法化静为动动静结合化虚为实虚实结合多种感官结合正侧结合抒情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修辞比喻拟人对比设问反问用典其他联想想象区分诗中的虚实惠崇春江晚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牧牛图金·田锡干戈扰扰遍九州,挽粟车行似水流。何日承平如画里,短蓑长笛一川秋。实写桃花鸭蒌蒿芦芽虚写暖河豚想象实写虚写短蓑长笛一川秋干戈…九州,挽粟…水流干戈战乱与闲适祥和对比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画联实际、爱国爱民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前两句托物取喻。写作者听到窗外清风吹动竹子,声音呜咽悲凉。诗人由此联想到百姓疾苦,这竹声好像是饥寒交迫中百姓的呜咽之声,体现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后两句抒发情怀。写虽然我们只是些小小的州县官吏,但是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第四句诗既照应了诗题,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这首题画诗,由风吹竹摇之声而联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对百姓命运的深切的同情。年伯: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称同年的父辈为年伯。包大中丞括:包括,字银河,乾隆年间,曾任山东布政使,故称“中丞”思想情感1、睹画生感、赞美丹青2、就画言艺、探讨画法3、谈论艺术、咏叹意境4、借画发挥、感慨抒怀(讽刺现实、借画咏志)此诗主要是赞美玄武禅师壁画的精美生动,从侧面说明了禅师的高雅情趣,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学陶渊明归隐的心愿。全诗着力表现画中事物对观画者的感染力,用典贴切,艺术独到。首联借用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来赞美壁画作者的大手笔,说这满壁幽美的山水画,不知是顾恺之何年所绘,起得很不平常。顾恺之素以人物画、佛教画著称,诗人借用他当与此有关。壁画的内容画的是沧州,这里指的是神仙居住的方外境界。颔联两句才以精炼的语言具体地再现出壁画的内容。在壁画所显示的仙境里,红日当空,峰峦和树木笼罩着一层霭霭岚气;蓝天下,大江滚滚,入海而来。这两句写出了画中的山水,完成了上面的“沧州”画意。寥寥十字就描绘了一幅青天赤日、江海奔流、石林山岚的雄浑图景,概括力表现力都很高。颈联两句用典,乃是就画中的山中鹤和水边鸥而想起的古代高行得道的人的故事。因为要切合寺院中的壁画这一特点,所以连用《高僧传》中两个典故而毫不显得堆砌。本来画中或许只有景物鹤和鸥,可是在诗人丰富的想象之中,似乎这些飞禽是神仙高人们的伴侣,这些神仙高人虽在画上没有出现,而诗人却无处不暗示着他们的仙迹往来。这里,诗人的想象、用典达到了及其纯熟自然的境界。尾联两句是作者观看壁画时的联想。诗人对着壁画,想象这是在庐山,当年惠远公在这里扎下草庐,避开乱世而独自修身养性,同时诗人回顾自己身处的现实境地,真想像当年的陶渊明一样,抛开尘世而随着惠远公游仙访道去。这里表现了一种消极出世的思想。这是因为当时杜甫因兵乱避居梓州,寄人篱下,生活窘困,前途渺茫,所以产生归隐山林的思想。这首诗用到了很多和宗教有关的传说典故,将玄武庙中的顾恺之壁画描绘得精彩纷呈,用文字将名家之作刻画得栩栩如生。这首作品时以用典方式表现了这座庙宇的特点。这处庙宇的特点一是年代久远,二是临水而建,三是幽深寂静,四是多有隐者高人居住,这些特点全凭一墙壁画为证。光是这些素材,还不足以看不出此诗主题的最精彩处,加上一个“题玄武禅师屋壁”的题目,全诗的艺术效果就有了独到的地方。杜甫的题画诗,一般不直接赞美画的逼真,而是将花当作活生生的现实,强调画中事物对观画者的感染力,这首诗与另一首《画鹰》都是如此2023/5/4临河三中陈静16题玄武禅师屋壁杜甫何年顾虎头,满壁画沧洲。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锡飞常近鹤,杯渡不惊鸥。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注】诗人在观赏了玄武禅师寺中的壁画后,一方面再现壁画的内容,一方面抒发观画后的感想。首联借用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来赞美壁画作者,说这满壁幽美的隐士所居之地的山水画,不知是顾恺之何年所绘。颔联具体再现壁画内容。红日当空,峰峦树木笼罩着一层霭霭岚气;蓝天下,大江滚滚,入海而来。赞美玄武禅师壁画的精美生动。颈联用典,是就画中的山中鹤和水边鸥而想起的古代高行得道的人的故事。隐隐透露出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尾联是作者观看壁画时的联想。诗人对着壁画,回顾自己身处的现实境地,真想像当年的陶渊明一样,抛开尘世而随着惠远公游仙访道去。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借用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来赞美壁画作者的大手笔,说这满壁幽美的山水画,不知是顾恺之何年所绘,起得很不平常。B.颔联以精炼的语言具体地再现出壁画的内容。寥寥十字就描绘了一幅青天赤日、江海奔流、石林山岚的淡雅清幽的图景,概括力表现力都很高。C.颈联用典,乃是就画中的山中鹤和水边鸥而想起的古代高行得道的人的故事。连用两个《高僧传》中的典故,既切合寺院中的壁画这一特点,又暗合了玄武禅师的身份。D.尾联是作者观看壁画时的联想。诗人对着壁画,想象这是在庐山,描写细腻,感情真挚。题玄武禅师屋壁杜甫何年顾虎头,满壁画沧洲。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锡飞常近鹤,杯渡不惊鸥。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注】诗人在观赏了玄武禅师寺中的壁画后,一方面再现壁画的内容,一方面抒发观画后的感想。雄浑壮观奇伟15.这首诗整体上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①赞美玄武禅师寺庙壁画精美生动(画技高超)。②诗中提到的人物都是高僧,侧面赞美禅师的高雅情趣③诗人对避世归隐的渴望。诗人对着壁画,想象是在庐山,当年惠远公在这里扎下草庐,避开乱世而独自修身养性,同时诗人回顾自己身处的现实境地,当时杜甫在梓州一带漂泊,居无定所,寄人篱下,生活困窘,前途渺茫,故产生了避世归隐的思想。题许道宁①画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19年全国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注]①许道宁:北宋画家。
C
满眼都是浩浩荡荡的江水,苍苍茫茫的是哪一个郡的山。一向都是万里无边的意境,今却画在尺幅不大的一窗间。树木映照在夕阳的余晖中,孤零零的云朵还没有落下去。这幅画中含有不寻常诗句,吟咏不断也体会不出其意境。C选项中的颔联意思是“原来的万里江山,如今都在一窗大小的画中”。选项中“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答: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味悠长,令人玩味不已。(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题许道宁画
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解析: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义、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16年全国8.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5分)9.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分)[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开元时先帝的天马名叫玉花骢,多少画家画出的都与原貌不同。当天玉花骢被牵到殿中红阶下,昂首屹立宫门更增添它的威风。皇上命令你展开丝绢准备作画,你匠心独运惨淡经营刻苦用功。片刻间九天龙马就在绢上显现,一下比得万代凡马皆成了平庸。2023/5/4临河三中陈静23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开头写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众多画师都描摹过,形态各异,无不栩栩如生,为下文写曹霸的画技做铺垫。B.玉花骢被牵至宫殿前的红色台阶,昂首挺立,神气轩昂。玄宗即命曹霸展开白绢作画。C.作画前曹霸先巧妙构思,然后尽情挥洒,一气呵成。画中马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在此马面前不免相形失色。D.诗人描绘所画之马,不着一“肖”字,却极为生动地写出了所画之马的逼真传神。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闾阖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8.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5分)答:第一问:曹霸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在此马前都不免相形失色。(诗人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雄骏神气,作为画马的铺垫,然后写曹霸画的马神奇雄峻,好像从宫门腾跃而出的飞龙,一切凡马在此马前都显得相形失色。)第二问: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顷刻间一气呵成。(曹霸作画前先巧妙运思,然后淋漓尽致地落笔挥洒,须臾之间,一气呵成。)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第一问是“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在诗中找出描写马的特征的词语即可。第二问“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考查人物形象,到诗中找出作画的准备,及作画时的状态。9.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分)答: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的都不成功,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画。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②迥立闾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解析:诗人先说众画工对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都描摹过,但各各不同,无一肖似逼真;又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雄骏神气,作为画马的铺垫;再用来烘托画师的“真龙”,着意描摹曹霸画马的神妙,可谓层层铺垫。化静为动即运用联想将画面上静止的景物、人物写活、写动,画中景物、人物如在读者眼前。08海南宁夏题李世南画扇①蔡肇②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1.请简单描述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答: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描述出一至二种景物的,给1分;三至四种景物的,给2分;五至六种景物的,给3分。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的,给2分。)
2.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答:“水潺潺”“秋风瑟瑟”“钟声”是声音的描写,又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的好处是: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能答出作者加入“水潺潺”声、“秋风瑟瑟”声、“钟”声并联想到附近有村庄的,给4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能答出好处的,给2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题李世南画扇①蔡肇②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缅怀凭吊、即兴抒怀题明妃出塞图黄幼藻天外边风扑面沙,举头何处是中华?早知身被丹青误,但嫁巫山百姓家。丹青误:指王昭君不愿贿赂画师毛延寿以致被远嫁匈奴的典故。诗人通过王昭君出塞的故事,凭吊了她远嫁匈奴的遭遇以及隐述了王昭君对汉土的无限眷恋和怀思。画鹰杜甫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㧐①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②。绦镟③光堪擿,轩楹④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⑤。注:①㧐(sǒng)身:即竦身,收敛躯体准备搏击的样子。②愁胡:形容鹰的眼睛色碧而锐利。因胡人(指西域人)碧眼,故以此为喻。③镟(xuàn):金属转轴,指鹰绳另一端所系的金属环。④轩楹:堂前廊柱,指悬挂画鹰的地方。⑤平芜:草原。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素练”二字可以看出所咏之鹰是画中之物。“风霜起”写矫健不凡的画鹰仿佛挟风带霜而起,渲染了画鹰的气势。B.颈联说如果解开画鹰的绳子与圆环它就会高飞,表现了悬挂在轩楹的画鹰神采飞扬,呼之欲出的状态。C.尾联描写画面上的鹰正在搏击凡鸟,毛血洒落原野,画面上场面激烈,间接流露了诗人的英豪之气。D.这首题画诗,章法严谨,流转自然,从“画作殊”起笔,又从“势可呼”转入抒情。答案:C混淆已然和未然“何当”意为“什么时候”诗歌是如何塑造鹰的形象的?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①想象。首联“风霜起”是作者看画时的想象,渲染了画鹰的气势;②细节描写。颔联以“㧐身”、“侧目”两个细节描写了鹰的动作神情。③侧面烘托。颈联描写画鹰身边的物件,侧面烘托画中鹰的气势。④虚实结合。实写鹰的情态,虚写鹰的心理。化静为动鉴赏策略回答问题时要答:这首诗运用联想,化静为动,使画面上的景物、动物、人物活动起来,使画面富有动感,更具生命力,生动有趣(或生动形象),便于渲染气氛,表达情感。常见手法描写手法画面由于受画幅的限制,不可能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现所画对象的内容,所以绘画的很多内容需要我们展开想象,想象出画面应有而没有的景物。而题画诗恰好弥补了绘画的这一不足,题画诗不仅写画面上有的景物(实),而且写画面上没有的景物(虚)。虚实结合鉴赏策略首先要弄清哪些是画中之景,哪些是画外之景、想象之景。诗歌展开联想想象,不仅写出画面上有的景物(实),而且写画面上没有的景物(虚),体现了画外之景和画外之趣,拓展了画面内容,使画面内容丰富多彩,便于诗人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虚实结合借题发挥托物言志常见手法诗与画的关系抒情手法作者借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也就是借题发挥,托物言志。抒发自己的感情,表白自己的心志,寄托深沉的感慨,或是宣泄内心的不满。借画咏志,使画面更具生命力。赏析这一类诗一定要体味诗人借诗歌表达的情、抒发的志。墨葡萄明·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人买,闲抛闲掷野藤中。这首诗是诗人自己题自己的画作,诗意与画意浑然一体。作者把自己一生的怀才不遇、人生不平、抑郁之气,通过笔墨宣泄出来。读完此诗,再看画作,那点点撒落的,不知是墨还是泪。【典型练习题】(2021·衡阳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题湖南清绝图韩驹故人来从天柱峰,手提石廪与祝融。两山坡陀几百里,安得置之行李中?下有潇湘水清泻,平沙赤岸摇丹枫。渔舟已入浦溆宿,客帆日暮犹争风。我方骑马大梁下,怪此物象不与常时同。故人谓我乃绢素,粉精墨妙烦良工。都将湖南万古愁,与我顷刻开心胸。诗成画往默惆怅,老眼复厌京尘红。(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题画诗,先用“来从天柱峰”点明故人的来历,给人突兀之感;接着故作惊人之笔,说他“手提石廪与祝融”,奇趣横生。B.“两山坡陀几百里,安得置之行李中”,上句以画为真,以虚为实;下句以真为幻,以实为虚,突出画艺的高妙传神。C.诗中选用的潇湘清泻、丹枫摇岸、渔舟已宿、客帆争风等一系列景象,都是动态描写,使画面富有生机和意趣。D.全诗语言清新明快,豪迈飘逸,富有“歌行体”的特点,既写出了山水画的韵味,又写出了诗人自己独特的感受。C
[C项,动静描写判断有误。“渔舟已入浦溆宿”描写的是傍晚渔船已经进入渔港夜宿,是静态描写。](2)诗人观画后有哪些感受?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①惊叹画技之精妙,诗人立于画前,虚实难分,真假莫辨。②赞叹画景之美好,清绝的山水让诗人顷刻间心胸开阔。③厌弃尘俗、向往自然,诗已成,画将去,只剩满目尘俗,诗人不禁暗自惆怅。次韵曾吉甫题画屏风韩元吉何许江山发兴长,浑疑庐阜对彭郎。胸中丘壑元萧爽,笔下烟波故渺茫。落落疏松长映座,冥冥飞雨欲侵床。冷然已作华胥梦,便有群仙到枕旁。唐山市2020届模拟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写屏风上画作的诗将画面与主观想象结合起来,给人身临其画之感。B.面对画面上的江、山,诗人猜出画家画的是庐山对着江中澎浪矶的景色。C.江、山是这幅画的两个主要元素,山重在丘山沟谷,江则重在烟波浩渺。D.诗人领略了画面疏松的逼真,又感受到了松下有似飞雨入室带来的清凉。[注]庐阜对彭郎:庐山对着江中澎浪矶。华胥梦:梦境的代称。B解析:“浑疑”表明是诗人的怀疑,而非画家写实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广东省新朗实验校中考猜题生物试卷含解析
- 2025届福建省尤溪一中学文公分校中考生物模试卷含解析
- 纯净水供应合同范本
- 标准禽蛋类采购合同范本
- 北京三十一中2025届中考三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 合同范本环保协议书年
- 西瓜产销合同
- 离婚房产分割协议格式范文
- 物业服务合同续签申请
-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合同范本
- 2025年三人合伙投资合作开店合同模板(三篇)
- 2025年合资经营印刷烟包盒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试题 化学 含答案
-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二模试题 生物 含答案
- 高考日语阅读理解练习2篇-高考日语复习
- 2025年湖南省通信产业服务限公司春季校园招聘76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电影之创战纪》课件
- 印刷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 NB/T 11536-2024煤矿带压开采底板井下注浆加固改造技术规范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五年级(上)英语寒假作业(一)
- 【课件】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2024)-【新教材解读】义务教育教材内容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