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中位数与众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数学-中位数与众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数学-中位数与众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数学-中位数与众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数学-中位数与众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设计1、教学过程设计:以学生主动参与、行动积极、心情愉悦为标准,以教师激励,引导学生鼓励和欣赏他人为主要方法。2、教学效果设计:以诊测性提问为主要手段,结合教学互动过程中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评价教学效果。教学流程设计按照“教学设计问题化,教学过程活动化”理念要求,以问题为载体,活动为依托,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的,此模式旨在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划分成“问题、诱思、活动”三个部分,而所有这些部分的课堂实施需要五个环节,即:导课、探课、练习、结课、作业,这五个环节构成了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同时也支撑起课堂教学的基本架构,是建构课堂教学的部件和要素,在教学流程设计中,以“问题情境”、“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及媒体运用”三栏并行;在课堂教学活动进程中,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诱思探究,获取新知——变式训练,巩固新知——全课小结,细化新知——推荐作业,延展新知”等五个有层次梯度的活动序列展开。教学活动活动意图活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小范与赵经理的对话这个实际问题的发现,平均数不能代表这组数据,从而引发思考“哪个数据更有代表性?”,激发兴趣,引入新课。活动2自学教材,获取新知通过自学课本130-131页内容,认识中位数、众数,并初步会进行相关计算。活动3变式运用,应用新知通过习题的处理,使学生对所学的中位数、众数的相关知识知识进行巩固运用,提高数据分析能力。活动4归纳小结,内化新知。通过设问,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活动5推荐作业,深化新知重应用,重实践、重层次、适当延伸。学情分析统计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调查统计,积累了一定的调查经验,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统计知识的学习方法。本课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之后进行的。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平均数的意义,能够通过多种途径(统计表、统计图)获取数据信息,明确权的意义、类型及作用,会探究具体问题情境中的数据信息及平均数;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统计的意识,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这就为本节学习中位数和众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中,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附之于教师的适当帮助、指导和适时的点拨、点评。效果分析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使学生在认知结构上产生冲突,使其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良好机会。在学生主动发现、探索、思考的过程中,体会到中位数的产生过程及其实际背景。这样,学生不但完成了对新知的整合与建构,而且能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体现了主人翁的地位。在整节课中,无论从概念的形成、问题的解决、还是决策的制定,合作与交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组内讨论、交流体现了各层次学生对知识的不同理解;同时在交流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思维与智慧都被整个群体共享,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入。遗憾和不足:例如众数的学习虽然很容易,但认识比较肤浅,如果能再充分地利用这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可能有1、2个或可能没有,那样学生对众数的认识就会更全面。中位数在学生的生活中运用不是很多,如何通过丰富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中位数和众数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还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总之,整堂课学生经历着在观察中发现,在发现中思考,在思考中争议,在争议中提升的过程。我们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师生在共同的研讨、交流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数据的代表中位数和众数。本章隶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共有三章,采用统计与概率分开编排的方式,前两章是统计,最后一章是概率。统计部分的两章内容按照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来安排。学生在七年级下册学习了“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本章主要学习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常用方法。其主要内容为:平均数(主要是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极差、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学习如何利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情况,并通过研究如何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人们经常需要对大量而繁杂的信息做出恰当的判断与选择。数据是常见的信息表现形式,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是三种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数据的“平均水平”是常用的评判标准,当一组数据中出现一些极端数据时(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平均数会受其影响;中位数或众数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它们不能利用所有的数据信息,有时也不能完全反映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因此,本课是继平均数学习之后的后续内容,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又是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素材。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在全面了解数据代表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并能做出科学的决策。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统计意义,掌握统计方法,提高统计意识,形成统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评测练习1、小明的期中考试成绩如下:75,87,96,78,89,95,78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单位分)2、求下列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15,20,20,22,353、求下列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15,20,20,22,35,384、求下列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15,20,20,22,35,355、我们班51名学生中,13岁的有6人,14岁的有25人,15岁的有16人,16岁的有4人。年龄13岁14岁15岁16岁人数625164分别求咱班年龄的众数,中位数快速抢答:1、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只有一个。2、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某个数。3、一组数据的众数一定只有一个。4、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可以是同一个数。巩固提高:1、假如你是班长:为筹办班级的圣诞节联欢会,班长对全班学生爱吃哪几种水果做了民意调查,假如你是班长,你最关注哪个数据代表呢?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2、已知我们班期中考试数学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你要知道自己的考试成绩属于班级中的较高的一半还是较低的一半,应利用以上的哪个数据代表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3、如果你是校服销售部的经理,为了解校服的销售情况,随机调查了8位同学的校服的尺码,由有小到大:150,150,165,165,165,170,170,175。在对这组数据的分析中,你最感兴趣的数据代表是哪一个呢?课后反思回忆整节课,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有冲突才有探究,有认知才会建构。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使学生在认知结构上产生冲突,使其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良好机会。在学生主动发现、探索、思考的过程中,体会到中位数的产生过程及其实际背景。这样,学生不但完成了对新知的整合与建构,而且能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体现了主人翁的地位。(二)有合作才有交流,有补充才愈完善。在整节课中,无论从概念的形成、问题的解决、还是决策的制定,合作与交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组内讨论、交流体现了各层次学生对知识的不同理解;同时在交流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思维与智慧都被整个群体共享,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入。以上两点是本节课我把握比较成功的地方,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仍然存在着遗憾和不足:例如众数的学习虽然很容易,但认识比较肤浅,如果能再充分地利用这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可能有1、2个或可能没有,那样学生对众数的认识就会更全面。中位数在学生的生活中运用不是很多,如何通过丰富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中位数和众数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还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总之,整堂课学生经历着在观察中发现,在发现中思考,在思考中争议,在争议中提升的过程。我们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师生在共同的研讨、交流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课标分析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室为主导,结合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探索能力强的特点,制定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2、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作用,它们也是数据代表,可以反映一定的数据信息,帮助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并做出决策。3、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