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复习王安石变法解析_第1页
2013高考复习王安石变法解析_第2页
2013高考复习王安石变法解析_第3页
2013高考复习王安石变法解析_第4页
2013高考复习王安石变法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高考(ɡāokǎo)复习王安石变法解析第一页,共57页。专题(zhuāntí)四王安石变法第二页,共57页。课程标准一了解(liǎojiě)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学习要求1.了解王安石变法前北宋社会危机的表现(biǎoxiàn):“三冗〞、“两积〞。2.了解庆历新政的内容及其失败。第三页,共57页。课程标准二归纳王安石变法(biànfǎ)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1.归纳王安石在“富国〞、“强兵〞、“育才〞等方面采取的主要变法措施。2.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3.养育(yǎngyù)以天下为己任,为社会作奉献的担当意识。第四页,共57页。●史论(shǐlùn)共享历史作用: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锋利的情况下,王安石大胆改革,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开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zhuàngdà)。在中国历史开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五页,共57页。一、背景(bèijǐng):积贫积弱的北宋“冗官(rǒnɡɡuān)、冗兵、冗费〞现象财政危机(cáizhènɡwēijī)1.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政治危机〔阶级矛盾〕辽、西夏的威胁边疆危机〔民族矛盾〕军队战斗力低下〔积贫〕〔积弱〕材料1材料2第六页,共57页。材料1北宋(běisònɡ)王朝收支情况表

年代收入(贯)支出(贯)1021年15085万余12677万余1049年12625万余

“所出无余”1065年1l613万余13186万余请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北宋(běisònɡ)中期的什么状况?为什么会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第七页,共57页。王小波、李顺起义(qǐyì)宋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二月,四川饥民王小波、李顺聚众起义。王小波提出“均贫富〞的口号,得到贫民的拥护,起义队伍很快壮大,增加至数万人。十二月,王小波身受重伤战死,义军由其妻弟李顺为头领继续斗争。由于起义军纪律严明,李顺又善于收用人才,队伍开展到数十万人。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正月,起义军攻下成都,建立了大蜀政权,李顺为大蜀王,改元应运。宋太宗急令亲信宦官王继恩领大军攻占了剑门关,经栈道长驱入川。五月,王继恩攻破成都,李顺战死。十一月,李顺余部被击溃(jīkuì),起义军被镇压下去。第八页,共57页。材料2:北宋(běisònɡ)时期农民负担的加重项目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4)商税450万贯1975万贯酒税428万贯1710万贯盐税355万贯715万贯总计1233万贯4400万贯第九页,共57页。问题(wèntí)探究1:北宋中期的“三冗〞现象分别是怎样形成的?“冗兵”“冗官”“冗费”原因(yuányīn)根源(gēnyuán)①北宋初年为集中行政权,一职多官②扩大科举取士人数①政府将受灾流民编入军队②为集中军权,扩大禁军数量③为对付辽、西夏在边境大量屯兵①军队官员激增②大兴土木③每年向辽、西夏交纳“岁币〞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第十页,共57页。北宋初年加强(jiāqiáng)中央集权的措施集中(jízhōng)军权“杯酒释兵权〞,削夺节度使实权(shíquǎn)设枢密院,与统军将帅互相牵制实行更戍法,防止武将专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内外相制〞集中行政权中央:分散相权参知政事:分行政权枢密使:分军权三司使:分财政权地方:文官任知州通判监督知州集中财权:设转运使第十一页,共57页。材料朱熹总结北宋败亡的教训时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zhōujùn)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请思考:〔1〕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是什么?〔2〕朱熹认为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了什么后果?他的看法是否正确?第十二页,共57页。北宋、辽、西夏(XīXià)形势图第十三页,共57页。2.挽救危机(wēijī)的尝试——庆历新政〔1043年〕直接(zhíjiē)原因:宋夏战争的失败(shībài)激化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目的:革除弊政、维护封建统治人物:范仲淹宋仁宗措施:以整顿吏治为核心结果:失败失败原因改革触犯保守派官僚利益,遭到他们反对宋仁宗动摇影响:揭开了北宋变法改革的序幕第十四页,共57页。范仲淹〔989—1052〕范仲淹的故土(gùtǔ)——苏州天平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第十五页,共57页。宋仁宗第十六页,共57页。稳固(wěngù)练习11.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关键问题是〔〕A.辽、夏的军事威胁B.土地荒芜、水利废毁C.国家财政入不敷出D.官僚地主隐瞒田产,逃避税收2.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说明北宋政府〔〕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C.准备搜刮(sōuguā)百姓以抗辽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CB第十七页,共57页。3.宋太祖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又造成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由此得出的最大教训是〔〕A.政治改革应与开展经济相结合B.要防止权力的过分集中C.必须提高办事效率,实行精兵简政D.应加强地方防御能力4.北宋统治者采用“分化事权〞方法的直接结果是〔〕A.防止了文官武将专权B.形成了“积弱〞的局面C.形成了冗官局面D.导致(dǎozhì)财政入不敷出AC第十八页,共57页。二、王安石变法(biànfǎ)1.背景(bèijǐng)原因(yuányīn):北宋积贫积弱,面临严重社会危机财政危机政治危机边疆危机条件庆历新政奠定根底宋神宗的支持局部封建士大夫的推动目的:缓解社会危机,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第十九页,共57页。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22岁中进士后长期在地方任职,对百姓疾苦、社会弊病有较多了解,学问、道德、政绩俱获称颂。王安石个人强烈(qiánɡliè)的社会责任感,为人刚正,意志坚强。至神宗即位,安石已是“独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大家都认为“介甫不起那么已,起那么太平可立致,生民必被其泽〞。天变缺乏(quēfá)畏,祖宗缺乏(quēfá)法,人言缺乏(quēfá)恤。——王安石第二十页,共57页。宋神宗赵顼〔1048—1085〕宋英宗之子。1067—1085年在位(zàiwèi),曾说:“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即位后,不治宫室,不事游幸,有恢复河朔、革除弊政之志,用王安石行新法,励精图治。第二十一页,共57页。2.内容(nèiróng)思考题1〕王安石认为国家贫困的原因(yuányīn)是什么?2〕王安石认为农民不能生产的原因(yuányīn)是什么?3〕王安石认为最好的理财方法是什么?4〕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生产(shēngchǎn)过少土地兼并繁重的徭役依靠天下所有的劳动力去开发自然资源“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第二十二页,共57页。措施目的内容作用缓解(huǎnjiě)财政危机,改变积贫局面。青苗法农田水利(nónɡtiánshuǐlì)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减轻人民负担抑制豪强(háoqiáng)兼并促进生产开展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内忧外患,改变积弱局面,稳固封建统治秩序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军器监节省政府开支提高军队战斗力增加武器装备为变法育人才,造舆论科举改革整顿太学培养了革新人才宣传了革新思想富国强兵育才第二十三页,共57页。稳固(wěngù)练习21、王安石变法中颁行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主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A、中央与地方(dìfāng)的关系B、农业的开展问题C、大地主特权D、打击官僚地主和抑制兼并土地2、变法措施(cuòshī)中,既可以限制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收入的是与唐代的“庸〞的作用有相似之处的措施(cuòshī)是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强烈反对的是有利于稳定市场物价促进商品交流的是3、王安石变法中,兼有打击官僚特权、增加政府收入和保障农时的是B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募役法第二十四页,共57页。木兰(mùlán)陂木兰陂位于(wèiyú)福建莆田市,始建于北宋中期,是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不仅抵御海潮,同时又截住淡水河流灌溉了大片农田。第二十五页,共57页。3.评价(píngjià)积极(jījí):一定(yīdìng)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现象经济:生产开展,财政增加军事:军力增强,扭转被动局限: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危机,最终失败性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失败原因触犯地主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指导思想有误,违背经济开展规律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实施时过于急进宋神宗动摇变法的决心第二十六页,共57页。材料北宋(běisònɡ)习武图根据上述两幅图片(túpiàn),概括指出王安石变法的积极作用。耕织(ɡēnɡzhī)图第二十七页,共57页。材料1074年,河北闹旱灾,农民到处逃荒。有一个官员趁机画了一幅“流民图〞献给神宗,说旱灾是变法造成的,要神宗把王安石撤职。神宗的祖母曹太后和母亲高太后也在神宗面前哭哭啼啼,诉说天下被王安石搞乱了,逼神宗停止新法。神宗被迫将王安石免职。王安石本人急功近利,求效太速,对于一些别有用心的奸诈投机者认识缺乏,提拔使用了一批贪官、小人来推行新法,结果是适得其反。使本应造福于民的新法成为祸害百姓之法,遭到朝野上下的一致反对。王安石只看到豪强兼并、农民破产的事实,并未看出之所以产生兼并的根源。他试图用和平改进的政策来解决社会内部的矛盾,但未看到矛盾的根源是封建势力与商人、高利贷者结合(jiéhé)形成的剥削关系。而他要求的并不是从根本上斩除封建势力,只是用政府法令来限制腐旧阶层的一局部的利益,阶级利益的冲突在所难免。根据上述材料归纳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第二十八页,共57页。1.触犯地主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2.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3.王安石变法也存在严重的缺乏,如在变法的指导思想上,王安石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获取尽可能多的国家财政税收,如均输法是利用国家行政权力强制进行收购、运销,以此手段来积累国家财富,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而且新法实行也显得过于(guòyú)急进。第二十九页,共57页。稳固(wěngù)练习31.王安石变法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特权,增加政府(zhèngfǔ)收入和保障农民生产时间的是〔〕A.青苗法B.募役法C.市易法D.方田均税法2.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那么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说明王安石主要目的在〔〕A.抵抗辽国的进攻B.加强对农民阶级对抗的镇压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增强与大地主斗争的力量3.王安石变法中,引起藏匿土地、逃避赋税之人最剧烈反对的是〔〕A.均输法B.市易法C.方田均税法D.青苗法BBC第三十页,共57页。4.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开展的是〔〕A.农田水利法B.方田均税法C.募役法D.青苗法5.王安石变法所触及的主要矛盾(zhǔyàomáodùn)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封建国家和大地主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官僚地主和中小地主的矛盾6.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有〔〕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②限制了官僚地主的利益③增加政府财政收入④减轻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②③ABD第三十一页,共57页。7.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既可以限制高利贷者,又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是〔〕A.青苗法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D.农田水利法8.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以下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将兵法④市易法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王安石变法中,为了解决北宋初期以来(yǐlái)实行的“更戍法〞带来的弊端是〔〕A.保甲法B.保马法C.将兵法D.设军器监ADC第三十二页,共57页。王安石变法(biànfǎ)第三十三页,共57页。一、背景(bèijǐng):积贫积弱的北宋“冗官、冗兵、冗费(rǒnɡfèi)〞现象财政危机(cáizhènɡwēijī)1.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政治危机〔阶级矛盾〕辽、西夏的威胁边疆危机〔民族矛盾〕军队战斗力低下〔积贫〕〔积弱〕第三十四页,共57页。2、庆历(Qìnglì)新政1〕时间:2〕内容:3〕结果(jiēguǒ):4〕失败原因1043宋仁宗范仲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zhōngxīn);失败;触犯了保守派官僚的利益。影响:揭开了北宋改革变法的序幕第三十五页,共57页。1、目的(mùdì):2、核心内容:稳固(wěngù)封建统治富国强兵(fùguóqiángbīng)3、具体措施:二、内容第三十六页,共57页。1、富国(fùɡuó):理财措施措施内容作用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均输法政府(zhèngfǔ)低息贷款给农民政府(zhèngfǔ)出钱收购滞商品、短缺时再卖出以钱代役兴修水利按土地大小收税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二、内容政府采购遵循和利用市场规律,限制商人牟取暴利第三十七页,共57页。2、强兵:军事(jūnshì)措施措施内容作用保甲法将兵法保马法“省兵”措施十家为一保,农闲时练兵(liànbīng)、生产,战时编入军队。加强(jiāqiáng)对人民的控制,同时减少军费开支。禁军固定辖区,有固定将领训练。加强军事训练,充实边防力量。百姓为政府养马减免局部赋税节省开支、提高马匹数量和质量、提高战斗力精简军队、裁汰冗员减少军费开支“三保一省〞第三十八页,共57页。3、科举(kējǔ)选官

改革科举制整顿太学选官废除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参加经义策论(cèlùn)的考试选拔大量(dàliàng)能够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考试成绩优秀者,可直接受官。使学校成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的地方择优录取扩大了选拔人才的途径和灵活度。第三十九页,共57页。三.评价(píngjià)王安石变法〔1〕性质(xìngzhì):在不触动封建土地(tǔdì)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进性质的改革第四十页,共57页。〔2〕积极性:①变法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②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开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③王安石能够对北宋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zhídé)肯定。〔3〕局限性:①不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②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第四十一页,共57页。第四十二页,共57页。第四十三页,共57页。四、变法失败(shībài)的原因:①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②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③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④新法中的某些措施加重(jiāzhòng)了人民的负担。⑤宋徽宗时,宰相蔡京借恢复新法之名,兴聚敛之实,新法完全变质。第四十四页,共57页。1、改革是历史开展的要求和产物。2、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cùjìn)社会开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3、改革必然涉及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锋利斗争。因此,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行动要坚决彻底,要注意用人。你从王安石变法得到(dédào)些什么启示?第四十五页,共57页。比较(bǐjiào)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相同点直接的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变法得到了王权的支持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lìyì),遭到强烈的反对变法者个人的命运根本相同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了调整历史(lìshǐ)纵横第四十六页,共57页。不同点背景:商鞅: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战国时期王: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期根本目的:商: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挽救统治危机,局部调整生产关系性质:商: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nèibùmáodùn)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结果:商:成功王:失败第四十七页,共57页。高考(ɡāokǎo)演练第四十八页,共57页。材料一〔王安石说〕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那么青苗之令行矣。

——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⑴材料一中的“兼并之家〞、“豪民〞主要(zhǔyào)指哪些人?

⑵据材料一指出青苗法主要(zhǔyào)对谁有利?大地主(dìzhǔ),高利贷者。封建(fēngjiàn)国家第四十九页,共57页。材料二

〔苏轼说〕王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以夺富民之利……

材料三

〔王安石说〕臣以为,苟能抑制兼并、理财(lǐcái)……不患无财。

——

邓广铭?王安石?〔2〕根据材料二,可见苏轼站在什么立场上评论王安石变法?〔3〕综合以上材料,可见王安石与苏轼的对立属于什么矛盾?谈谈你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站在大地主阶级(dìzhǔjiējí)立场地主阶级内部矛盾变法通过抑制大地主的暂时利益,既有利于农民和开展生产,也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稳固封建(fēngjiàn)政权.第五十页,共57页。2.(10分)[历史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07年山东)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此却评价不一。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抚,莫安其居……——司马光?家传集?材料二司马光:“治天下譬如居室,蔽那么修之,非大坏别不更造也。〞——(宋史)材料三宋大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měiyì)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