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侵染寄生致病抗病诊断_第1页
非侵染寄生致病抗病诊断_第2页
非侵染寄生致病抗病诊断_第3页
非侵染寄生致病抗病诊断_第4页
非侵染寄生致病抗病诊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侵染寄生致病抗病诊断第1页/共102页第六讲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植物病害的诊断和治理第2页/共102页1营养失调2水分失调3温度不适4有害物资5土壤次生盐渍化一.侵染性病害的病原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第3页/共102页1营养失调①缺素症(病)土壤中缺乏营养元素引起缺素病.如油菜缺硼的华而不实,缺铁引栀子﹑杜鹃﹑柑橘等黄化病,缺钙引起番茄脐腐病﹑大白菜干烧心。②土壤中营养元素的比例不当如土壤中钾含量过高影响柑橘对镁的吸收表现缺镁症第4页/共102页大白菜干烧心第5页/共102页杜鹃缺铁性黄化病第6页/共102页黄化(yellowing)铁性黄化病第7页/共102页2水分失调水分参与光合作用、营养吸收和运输、调节植物体温①水分不足萎蔫,蒸腾作用减弱或停止,气孔关闭,引起落叶、落花落果,造成整株凋萎枯死。②水分过多造成土温升高和土壤的通气性造成烂根也可引起落叶、落花落果,植株枯死。③水分供应不均或变化剧烈黄瓜生长前期水分供应不均黄瓜畸形瓜;前期缺水,后期充足,梨、柑橘、番茄、甘蓝等果实或根菜类开裂。前期水分充足后期干旱发生番茄脐腐病。第8页/共102页3温度不适①高温如日灼病,保护地高温伤害,高温干旱造成落叶、落花落果。②低温对植物产生冷害幼苗沤根(根表皮锈褐色,逐渐腐烂,不长新根,叶缘变黄,逐渐枯焦,停止生长,萎蔫枯死),枝干受冻等。第9页/共102页灼伤第10页/共102页

有害物资在空气﹑土壤﹑水﹑植物表面﹑贮藏库中有害物资引起植物中毒.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不当都会对植物造成伤害,如桃树烟害,碗莲水污染,药液蘸花果实畸形等.第11页/共102页我们占一卦吧?看看把小麦秸秆放回到田间会不会增产第12页/共102页

土壤次生盐渍化保护地土壤、盆栽土中可溶盐的浓度过高。如土壤过量的钠盐引起PH升高。表现退绿、矮化、叶枯焦、萎蔫。土壤盐份在0.3%以下,少数作物表现盐害。据调查我国使用3年以上的保护地,土壤表层盐份在0.1%~0.5%之间,已不同程度受到土壤次生盐渍化危害。第13页/共102页第14页/共102页二、非侵染性病害与侵染性病害的相互关系⒈非侵染性病害可诱发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例:日灼病与炭疽病(真菌)冻害与苹果腐烂病(或柑橘树脂病)⒉侵染性病害可诱发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例:月季黑斑病(真菌)与梢枯(冻害)

第15页/共102页番茄日灼病和灰霉病第16页/共102页月季黑斑病第17页/共102页Dieback(梢枯/死顶)第18页/共102页三、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与防治⒈诊断有3个特点①大面积、同时发生、同一症状;②无逐步传染过程;③无病征。⒉防治

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三、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与防治

1诊断有3个特点①大面积、同时发生、同一症状;②无逐步传染过程;③无病征。

2防治

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第19页/共102页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寄生性和致病性寄主的抗病性病害循环侵染过程第20页/共102页一

寄生性

1定义

病原物从寄主获得活体营养的能力一种生物生活在其它活的生物上,以获得它赖以生存的主要营养物质,这种生物称作寄生物。植物病害的病原物都是寄生物。由于寄生物有寄生能力,常常对寄主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寄生物一般也是病原物。寄生性和致病性第21页/共102页

寄生物一定是病原物?不!

根瘤菌为豆科植物提供营养菌根真菌为寄主植物提供营养和保健人体肠道的微生物平衡是健康的保证

(三株口服液)第22页/共102页根瘤(nodule)第23页/共102页2按病原物从寄主获得活体营养能力的大小可分为:⑴专性寄生物

只能从寄主活细胞和组织中获得营养.不能人工培养。真菌中的白粉菌﹑锈菌﹑霜霉菌,植物病毒﹑植原体﹑种子植物和大部分病原线虫。⑵非专性寄生物

既能营寄生生活,也能营腐生生活。寄生能力的强弱有所不同。第24页/共102页寄生性很强

营寄生生活为主,可以在人工培养基上勉强生长,但难以完成生活史。如外囊菌和多数黑粉菌。寄生性较强

当寄主处于生长阶段,它们营寄生生活,当寄主处于衰亡和休眠阶段,则转营腐生生活。如许多真菌和细菌性叶斑病。寄生性弱

一般以腐生生活为主,只能侵染生活力弱的活体寄主植物或处于休眠状态的植物组织和器官。如苗期猝倒病菌,白绢病菌等第25页/共102页

3寄主范围

指一种寄生物能寄生植物种的范围。一般专性寄生物的寄主范围较窄,非专性寄生物的寄主范围较广。

丝核菌可侵染263种植物,核盘菌可侵染450多种植物,烟草花叶病毒可侵染100多种植物,而锈菌的寄主范围非常窄。第26页/共102页定义

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并引起病害的能力致病性的方式

夺取寄主营养和水分

分泌酶

分泌毒素

分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三寄生性和致病性的关系没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一般表现为寄生性越强,其致病性越弱;寄生性越弱,其致病性相对越强。二致病性第27页/共102页FungiCellWheatCell小麦白粉菌的吸器-夺取水分和营养第28页/共102页吸器夺取水分和营养第29页/共102页分泌毒素第30页/共102页山核桃树丛枝病(Phytoplasma)分泌生长调节物质第31页/共102页冠瘿/根癌(Crowngall)分泌生长调节物质第32页/共102页一

抗病性(pathogenicity)定义

寄主植物抑制或延缓病原活动的能力免疫(immune)

抗病(resistible)

类型避病(escape)

耐病(tolerant)

感病(susceptible)

寄主植物的抗病性第33页/共102页

结构抗病性⑴植物固有的结构抗病性

如茸毛﹑蜡质层﹑气孔等。⑵病原物接触或侵入后,诱导寄主产生的结构抗病性

如木栓层、离层等。

生物化学抗病性⑴植物固有的生物化学抗病性

寄主植物分泌到体外的挥发性物质,如酚、萜、萘类。⑵病原物接触或侵入后,诱导寄主产生的生物化学抗病性

如过敏性坏死,植物保卫素(简称植保素,如菜豆素﹑豌豆素等)。

二抗病性的机制第34页/共102页抗侵入抗扩展第35页/共102页垂直抗病性

植物品种对病原物的某个(些)小种具有抗病性

表现为免疫或高度抗病,但抗病性不持久,可因田间小种的变异而导抗病性丧失。由单基因或寡基因控制。表现为质量遗传。水平抗病性

植物品种对病原物的所有小种具有同等水平的抗病性。

抗病性较为稳定,不易因田间小种的变异而在短期内导致抗病性丧失。由多基因控制,

表现为数量遗传。三垂直抗病性和水平抗病性第36页/共102页1234567891012345678910品种A品种B水平抗性水平垂直抗性水平10个生理小种2个植物品种针对10个生理小种表现出的抗病性抗病第37页/共102页

侵染过程:

指病原物与寄主接触、侵入到发病的过程(简称病程)侵染过程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侵染过程第38页/共102页

一侵入前期

定义

病原物到达寄主的种围、根围或叶围,受到寄主分泌物的影响,向着寄主运动,并产生侵染结构。

病原物活动方式

(1)被动活动(自然和人为传带)

(2)主动活动影响因素

(1)非生物因素(温度、湿度等)

(2)生物因素该阶段是病原物与寄主识别的关键时期,也是防治病原物侵染的关键时期。第39页/共102页

二侵入期

定义

病原物从侵入到建立寄生关系的阶段侵入途径(1)直接侵入

真菌直接侵入过程

孢子

芽管

附着孢

侵染丝

菌丝体(2)自然孔口侵入(气孔、皮孔、水孔、腺体、花拄等)(3)伤口侵入(机械伤﹑虫伤﹑冻伤﹑自然裂缝﹑人为伤)

病毒要求轻微伤口活细胞;真菌、细菌有的以伤口为侵入途径,有的先在伤口营腐生生活,然后再通过伤口侵入。

第40页/共102页侵入时间

短,几秒到几小时

侵入所须个体数量

单个或一定数量影响侵入的环境条件

主要是温度和湿度,在一定范围内,湿度影响真菌孢子能否萌发和侵入,温度则影响孢子萌发和侵入的速度。外界条件对病毒的侵入影响不大。第41页/共102页自然孔口侵入第42页/共102页叶孔周围的细菌第43页/共102页气孔第44页/共102页孢子萌发形成附着胞,直接侵入第45页/共102页孢子萌发形成附着胞、侵染钉,直接侵入植物第46页/共102页侵入途径真菌细菌植原体、病毒、类病毒线虫寄生性植物直接侵入√

√√自然孔口√√

伤口√√√(微伤口)

病原生物的侵入途径

病原生物的侵入途径第47页/共102页

三潜育期

定义

病原物侵入后和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出现明显症状的阶段扩展范围

局部(或点发性)侵染

系统(或散发性)侵染影响潜育期长短的因素

病原物致病力的强弱

寄主抗病力强弱

环境条件第48页/共102页局部侵染叶斑(leafspot)第49页/共102页系统侵染向日葵枯萎(wilt)第50页/共102页系统侵染番茄青枯病第51页/共102页潜伏侵染

有些病原物侵入寄主后,经过一定程度的发展,由于寄主的抗病性强,病原物只能在寄主体内潜伏而不表现症状,但当寄主抗病性减弱时,它可继续扩展并表现症状。如大白菜软腐病:苗期侵染,收获期发病小麦黑穗病:花期侵入种胚使种子带菌,

种子萌发,菌丝侵入生长点,在穗部显症。第52页/共102页小麦腥黑穗病第53页/共102页

四发病期

植物病害症状出现以后,进一步发展的时期。第54页/共102页

定义

侵染性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过程。病害循环◆植物有其生长季节的更替;病原物有其生活史(循环);病害循环就是将两个环节综合在一起。◆生活史决定侵染循环:有性孢子越冬,无性孢

子再侵染;◆完成生活史不一定需要侵染循环;◆完成侵染循环不一定完成整个生活史;第55页/共102页病原物的越冬、越夏病原物的传播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害循环第56页/共102页感染花瓣,产生侵染菌丝侵染叶,茎杆和其它组织杀死植株菌核形成菌核在土壤中休眠

菌核萌发子囊盘和子囊孢子CABA,初侵染;B,再侵染;C,越夏和越冬第57页/共102页初侵染感染花瓣接触侵染杀死植株形成菌核菌核在土壤中休眠子囊盘子囊孢子CABA:初侵染;B:接触侵染;C:休眠(越夏越冬)油菜菌核病病害循环第58页/共102页

定义

病原物在一定场所度过寄主的休眠期而保存自己的过程。一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方式第59页/共102页

方式:主要有寄生、腐生和休眠三种方式

寄生:某些活体营养的病原物必须在活的寄主上才能存活。如小麦锈菌不耐低温和高温,须在东南沿海温暖地区冬麦上越冬、在西北高山春麦区越夏。在田间物无栽培寄主时,病毒转移到野生植物上越冬、越夏。

腐生:许多真菌和细菌都可在病残体上潜伏存活或腐生生活。如稻瘟病菌、玉米大小斑、水稻白叶枯菌等。

休眠:病原菌以各类型的孢子、菌核、菌瘿、卵块等在土壤、病残体、种子内部种子表面越冬、越夏。第60页/共102页田间病株

栽培植物和野生植物种子和其他繁殖材料病株残体土壤和粪肥

土壤寄居菌

土壤习居菌昆虫和其他传播媒体场所第61页/共102页二病原物的传播

自然动力传播人为因素传播主动传播气流传播雨水和灌溉水传播昆虫和其他动物传播经济活动农事操作传播第62页/共102页农事操作第63页/共102页昆虫传播蚜虫蚜虫叶蝉椿象蝗虫第64页/共102页颜色鲜艳的果实吸引鸟类啄食,种子随粪便排出第65页/共102页荧光假单胞杆菌鞭毛第66页/共102页游动孢子(zoospore)第67页/共102页

三初侵染和再侵染

初侵染

越冬越夏的病原物传到感病植物上,引起的第一次侵染。

再侵染

受到初侵染的植株,在同一生长季节内完成侵染过程,又产生大量的病原繁殖体,经过再次传播、侵染、发病,称再侵染。有些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只有初侵染无再侵染(如小麦黑穗病、苹果轮纹病等),有的可以发生多次再侵染(大多数田间病害)。

第68页/共102页植物病害的诊断和治理第69页/共102页一植物病害的诊断1识别病害类型

非侵染性病害:发生面积大,无明显发病中心,有病状,无病症,与环境关系密切,适当条件可恢复

侵染性病害:具传染性,由点到面扩展,有病状、病症

第70页/共102页2传染性病害常见病害:症状的识别与描述,病原检查,

查阅资料不常见病害和新病害:柯赫氏法则第71页/共102页

柯赫氏法则(Koch’sRule)1)在发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微生物的存在,而在健

康的植物上没有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

而得到纯培养物3)将纯培养物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表现出相同

症状的病害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可获得纯培养物,其

性状与原来的记录(2)相同第72页/共102页RobertKochinhislaboratoryTherecognitionofmicrobialroleindiseaseRobertKoch(1843–1910)第73页/共102页健康老鼠发病老鼠红细胞杆状细菌第74页/共102页分离、纯化获得纯培养物第75页/共102页第76页/共102页第77页/共102页

很多病原物如病毒、类病毒、植原体等不能纯培养,所以柯赫氏法则不适用。第78页/共102页二有害生物的防治策略

综合治理IMP(integratedpestmanagement):综合考虑生产者、社会和环境效益,在投入/效益分析的基础上,从农田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协调应用农业、生物、化学、物理等多种有效防治手技术,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以下。

经济阈值:指有害生物种群增加到造成农作物经济损失而必须防治时德种群密度临界值。第79页/共102页不要求彻底消灭;强调防治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得多种防治方法的相互配合;高度重视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综合治理的特点第80页/共102页有害生物防治策略的演变古代“修德减灾”:自然灾害是上天对人类劣迹德惩罚近代消灭为主:1958

全面防治,土洋结合,全面消灭,重点肃清现代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第81页/共102页综合防治类型单病虫性综合防治单作物性最综合防治区域性综合防治第82页/共102页

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抗病品种生物防治化学防治预防综合治理三植物病害综合防治第83页/共102页1993,USA第84页/共102页1993,USA第85页/共102页Estimatedworldwideannualsalesofpesticides(in1990US$)from1960to1990)第86页/共102页$/ha1990第87页/共102页化学农药防治目前仍然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第88页/共102页化学农药污染环境(空气、水和土壤等)破坏生态平衡(直接或间接杀死非靶标生物)污染食品、身体健康诱发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化学防治的不足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