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模拟考试500题(含参考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3bdba59c007f8e002085e7d3d0e8e04/c3bdba59c007f8e002085e7d3d0e8e041.gif)
![2020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模拟考试500题(含参考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3bdba59c007f8e002085e7d3d0e8e04/c3bdba59c007f8e002085e7d3d0e8e042.gif)
![2020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模拟考试500题(含参考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3bdba59c007f8e002085e7d3d0e8e04/c3bdba59c007f8e002085e7d3d0e8e043.gif)
![2020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模拟考试500题(含参考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3bdba59c007f8e002085e7d3d0e8e04/c3bdba59c007f8e002085e7d3d0e8e044.gif)
![2020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模拟考试500题(含参考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3bdba59c007f8e002085e7d3d0e8e04/c3bdba59c007f8e002085e7d3d0e8e0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回转处采用停电器供电的起重机I集电
滑环应满足满足相应的电压等级和电流容量的要求,每个滑环至少有一对电刷,电刷的防
护等级不应低于匹。
A.IPIOB.IP34C.IP44D.IP54
2.《起重机械无损检测钢焊缝超声检测》(JB/T10559—2006)规定,检测横向缺陷时,
应在焊缝两侧边缘进行斜平行扫查,使探头与焊缝轴线成旦。
A.5〜10B.5~15C.10〜15,D.10~20
3.《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规定,主要承载结构件在不同连接处允许采
用不同的连接方式来A,但在同一连接处不宜混合使用不同的连接方式。
A.传递载荷B.承受载荷C.阻挡载荷D.缓冲载荷
4.《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规定,钢材质量组别由总评价系数Z确定。
而Z值取ZA.ZB.ZC的C_o
A.最大值B.最小值C.和D.积
5.《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规定,Q345B钢与Q345C钢因冲击韧性的
试验温度不同,导致这两种钢材抵抗工的能力就不同。
A.屈服变形B.拉伸破坏C.脆性破坏D.塑性破坏
6.《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规定,构件材料的厚度越A_,脆性破坏危
险性越大;温度越旦,材料脆性破坏的危险性越大。
A.大B.小C.高D.低
7.《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规定,在三类焊缝中,上一类焊缝脆性破坏
的危险性最小,而工类焊缝脆性破坏的危险}生最大。
A.IB.llC.lD.IV
8.根据《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的规定,如图11-1-2所示双角钢与节点
板的连接,构件材料为Q235,焊脚尺寸hf应取为3
A.4mmB.6mmC.8mmD.lOmm
图11-1-1图11-1-2
9.《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规定,角焊缝中,对于一般角焊缝,墀脚尺
寸不应大于较薄焊件厚度的工_倍;被焊接件厚度小于4mm时,焊脚尺寸等于被焊接件的
厚度。
A.1.1B.1.2C.1.3D.1.5
10.《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规定,对接焊缝中,主要承载结构中不等
板厚或板宽的对接,均应从--侧或两侧制成不大于的过渡斜度。
A.1:2B.1:3C.1:4D.1:5
11.《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规定,对于动载荷比较严重和受力比较复
杂的焊接结构件,除非采取措施减小或消除焊接内应力,否则选用的钢材厚度对碳素钢不
宜大于D_mm,对低合金钢不宜大于_A_mm。
A.35B.40C.45D.50
12.《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规定,对接焊缝(焊透的焊缝)的计算应
力,按连接中最薄的板厚计算。当无法用引弧板施焊时,每条焊缝的计算长度为其实际长
度减去Bo
A.tB.2tC.3tD.4t
13.《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规定,焊条.焊丝和焊剂,应与_Q_的综合机
械性能相适应。
A.整机B.机构C.构件D.母材
14.《桅杆起重机》(26558-2011)规定,非发动机驱动的起重机,在无其他外声源干扰
的情况下,起重机工作时产生的噪声,在司机耳旁测量不应大于卫_DB(A),测量时闭式
司机室应打开司机室可开的窗户。
A.60B.70C.80D.85
15.《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Z6002-2010)规定,管材角焊缝试件焊
接操作技能考试时,可在管一一板角焊缝试件(记为A)与管一一管角焊缝试件(记为B)
中选择工。
A.AB.BC.A或BD.A和B
16.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桅杆起重机对槽卷筒不应小于卷筒长的
B倍。
A.10B.15C.20D.25
17.《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载重小车的导向滑轮布置
应满足吊钩在」\位置时,起升索不相互缠绕。
A.最低B.最局
18.《桅杆起重机》(26558〜2011)推荐的起重机整机工作级别包括A等工作级别。
A.A1.A2.A3.A4.A6B.A1.A2.A3.A4.A5
C.M1.M2.M3.H4.M5
19.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在未作特殊申明时,起重机应能在工作
环境温度为的条件下安全正常使用。
A.-20℃~+40℃B.-IO℃~+40℃C.-20℃~+60℃
20.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在未作特殊申明时,起重机应能在以下
风压条件下安全正常使用:
(1)在内陆地区的工作风压不大于金_PA,非工作状态最大风压为一JPA;
(2)在沿海地区的工作风压不大于_LPA,非工作状态最大风压为©_PA。
A.150B.250C.600D.800
21.《桅杆起重机》(26558-2011)规定,当缆绳布置区域与臂架回转区域不相容时,缆
绳布置区域不宜小于匹。
A.125B.75C.105D.225
22.《桅杆起重机》(26558-2011)规定,当最大起重量大于_旦_时,应装设额定起重量
限制器或额定起重力矩限制器(当额定起重量与工作幅度有关时)。
A.O.5tB.ltC.2tD.5t
23.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桅杆起重机起升绕绳系统的绳长应满足
在吊具到达起重机正常作业区域的任何地方时,除固定绳端的长度外,保证至少还有工圈
的钢丝绳完整的缠绕在卷筒上。
A.lB.2C.3D.4
24.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桅杆起重机携带式控制装置耐有良好
的绝缘性能,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GB4208中IP44:控制回路电压不应高于D_V。
A.12B.24C.36D.48
25.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钢丝绳固定采用楔块.楔套连接时,连
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上。
A.25%B.45%C.75%D.95%
26.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规定,钢丝绳固定采用编结连接时,编结长度
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A倍,并且不应小于Dmm,连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
的75%。
A.15B.20C.100D.300
27.《桅杆起重机》(26558-2011)规定,C应接合平衡,分离彻底。工作时不允许有
异响.抖动和不正常打滑现象.
A.电磁吸盘B.抓斗C.离合器D.吊钩
28.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桅杆起重机轨道接着的高低差
D<2mm.侧向错位f4Bmm,接头间隙eVDmm。
A.lB.2C.3D.4
29.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桅杆起重机液压系统应设有防止过载和
液压冲击的安全装置,安全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不应大于系统额定工作压力的工,系统的试
验压力不应小于额定工作压力的
A.100%B.110%C.125%D.150%
30.《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Z6002-2010)规定,焊机操作工采用螺
柱焊试件,经过仰焊位置考试合格后,适用于旦位置的螺柱焊焊件。
A.平焊B.立焊C.横焊D.任何
31.《桅杆起重机》(26558-2011)规定,组装后的桅杆.心的直线度不大于A且小于B
mm。
A.1/1000B.40C.1/2000D.60
32.《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I部分:总则》(GB6067.1-2010)规定,2级焊缝情况进行
抽检。采用射线检验时应达到GB/T3323的规定,其评定合格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A.IIB.IIlC.2D.3
33.《岸边集装箱起重机》(GB/T15361—2009)规定,动载试验时,各机构均为中档速
度运转或上高速运转。
A.l/4B.1/2C.2/3D.3/4
34.《起重机械无损检测钢焊缝超声检测》(JB/T10559-2006)规定,母材检测灵敏度
的调节中,应选用频率为2MHz〜5MHz.晶片直径为19mm~28mm的直探头,采用接触检
测技术将完好母材的第二次底波调至荧光屏满刻度的强%。
A.60B.80C.90D.95
35.《起重机械无损检测钢焊缝超声检测》(JB/T10559-2006)规定,采用二次波技术
时,探头扫查宽度应大于1.25P(P为跨距);采用一次波技术时,探头扫查宽度应大于工
P。
A.1.5B.1.25C.0.75D.O.5
36.《起重机械无损检测钢焊缝超声检测》(JB/T10559—2006)规定,系统性能中,仪
器的时基线性(水平线性).幅度线性(垂直线性),每隔上个月测试一次。
A.一B.两C.三D.六
37.《起重机械无损检测钢焊缝超声检测》(JB/T10559—2006)规定,系统性能在达到
被检工件的最大检测声程时,其有效灵敏度余量不应小于上DB。
A.5B.10C.15D.20
38.《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Z6002-2010)规定,试件的2个弯曲试
样试验结果合格时,弯曲试验为合格;工个试样不合格时,不允许复验,弯曲试验为不合
格。
A.lB.2C.3D.4
39.《特种设各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Z6002—2010)规定,耐蚀堆焊试件弯曲试
样弯曲到规定的角度后,在试样拉伸面上的堆焊层内不得有长度大于—mm的任一开口缺
陷。
A.0.5B.lC.1.5D.2
40.《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Z6002-2010)规定,下列钢材牌号中,
属于普通碳素结构钢的是上_。
A.Q235B.Q345C.Q390D.$240
41.《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Z6002-2010)规定,以考试作弊或者以
其他欺骗方式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焊工,吊销证书后上年内不得重新提出焊工
考试申请。
A.2B.3C.4D.5
42.《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Z6002-2010)规定,逾期未申请复审.复
审不合格者,其《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里,由发证机关予以并公告。
A.暂停.补审B.失效C.有效.补审D.注销
43.《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Z6002-2010)规定,持证手工焊焊工或
者焊机操作工某焊接方法中断特种设备焊接作业工以上,该手工焊焊工或者焊机操作工若
再使用该焊接方法进行特种设备焊接作业前,应当复审抽考。
A.3个月B,6个月C.1年D.2年
44.《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Z6002-2010)规定,持证焊工应当在期
满上之前,将复审申请资料提交给原考试机构,委托考试机构统一向发证机关提出复审申
请。
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半年
45.《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Z6002-2010)规定,《特种设备作业人
员证》每匹复审一次。
A.1年B.2年C.3年D.4年
46.《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Z6002-2010)规定,板材对接焊缝试件
考试合格后,适用于管材对接焊缝焊件时,管外径应大于或等于上mm。
A.70B.73C.76D.79
47.规定调质钢预热和层间温度的上限值的原因是工。
A.使得熔敷率保持最低B.防止焊缝金属的强度太高
C.保持母材热影响区的强度D.减小焊接变形E.节约加热的能源
48.《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Z6002-2010)规定,手工焊焊工或者焊
机操作工采用不带衬垫对接焊缝试件或者管板角接头试件,经焊接操作技能考试合格后,
适用于对应的A焊件或者管板角接头焊件,反之不适用。
A.带衬垫对接焊缝B.不带衬垫对接焊缝C.所有焊缝
49.《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Z6002-2010)规定,手工焊焊工或者焊
机操作工采用对接焊缝试件或者管板角接头试件,经焊接操作技能考试合格后,除其他条
款规定外,工于角焊缝焊件,母材厚度和管径卫
A.不适用B.适用C.受限D.不限
50.《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Z6002-2010)规定,手工焊焊工的所有
考试试件,第一层焊缝长度中部附近至少有A停弧再焊接头;焊机操作工考试时,中间不
得停弧。
A.一个B.二个C.三个
51.《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Z6002-2010)规定,焊接操作技能考试
时,焊件的焊接位置不得改变。管材对接焊缝和管板角接头45固定试件,管轴线与水毕
萄的夹角应为45±_D_o
A.2B.3C.4D.5
52.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一般采用_里电源,这时电弧稳定,飞溅小,焊缝成形好。
A.交流B.直流反极性C.直流正极性
53.《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6067.1-2010)规定,检验人员应采用合
适的量具测量焊缝的尺寸和外形。应采用强光.放大镜以及其他有助于这种检验的手段目测
检验焊缝.母材上上以及其他不连续性的缺陷。
A.咬边B.夹渣C.未焊透D.裂纹
54.常用的牌号J507的焊条,按照国标GB/T5118《低合金焊条》,其型号应是人。
A.E5015B.E5016C.E5018D.E5024E.E5027
5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I部分:总则》(GB6067.1-2010)规定,焊工应经专业部门
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且在公_内。持证焊工应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范围内施焊。
A.有效期B.认可范围C.项目范围D.证书允许范围
56.焊接接头包括的三部分是幺迫。
A.焊缝B.过热区C.熔合区D.热影响区
57.所谓碳当量,指的是C»
A.待焊接钢材中的含碳量
B.焊缝中的含碳量
C.对焊接有影响的元素,折合成相当的碳元素的总量
D.钢材和焊缝金属含碳量的差值
E.焊接材料焊接后含碳量的减少值
58.当焊接热输入过大时,过热区的晶粒尺寸和韧性的特点是工。
A.晶粒粗大.韧性降低
B.晶粒细小.韧性提高
C.晶粒粗大.韧性不变
59.《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6067.1-2010)规定,气体保护焊使用的
氨气应符合GB/T4842的规定,其纯度应不低于工
A.99B.99.9C.99.95D.99.99
6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I部分:总则》(GB6067.1-2010)规定,1级焊缝应进行
100%的检验。采用上—检验时其评定合格等级应达到出/T10559中I级焊缝的验收准则要
求。
A.射线B.磁粉探伤C.表面探伤D.超声波
61.《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375-2007)规定,缆机大车行走机构车轮安装后,其垂
直度偏差值应小于等于被测长度的
A.1/400B.1/500C.1/600
62.焊接电弧根据电流种类可以分为交流电弧.直流电弧和工。
A.手工焊电弧B.埋弧焊电弧C.脉冲电弧D.自由电弧
63.《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GB/T19683—2005)规定,钢丝绳用压板固定在卷筒
上时,每端应不少于3块压板,固定在卷筒侧壁上时若用一块板固定则单块压长度不少于
1倍钢丝绳直径。
A.3B.5C.6D.8
64.《塔式起重机》(GB/T5031—2008)规定,_L上应设有电源开合状态信号指示,
超起重力矩和超起重量的报警或信号指示。
A.操纵装置B.司机室C.控制系统D.安全装置
65.《塔式起重机》(GB/T5031—2008)规定,对爬升装置防脱功能规定:自升式塔机
应具有可靠的防止在正常加节.降节作业时,爬升装置从C中或油缸端头从其连接结构中
自行(非人为操作)脱出的功能。
A.液压系统B.顶升油缸C.塔身支承D.回转支承
66.《塔式起重机》(GB/T5031—2008)规定,塔机应装设起重力矩限制器和起重量限
制器:当起重力矩大于相应幅度额定值并小于额定值D%时,应停止上升和向外变幅动
作。
A.100-110B.105-110C.105D.110
67.B是引起钢丝绳损坏的主要原因,断丝数随时间增长而逐渐增加。
A.腐蚀断丝B.疲劳断丝C.磨损断丝D.弯曲断丝
68.《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规定,起升机构和B,不得使用编结接长的钢
丝绳。
A.平衡变幅机构B.非平衡变幅机构C.运行机构D.回转机构
69.《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规定,在腐蚀性较大的环境中工作时,应选用
工钢丝绳。
A.点接触B.线接触C.钢钱线D.镀锌
70.《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规定,可以用选择系数C确定钢丝绳直径,也
可以用,选择钢丝绳直径。
A.疲劳系数B.动载系数C.安全系数D.强度系数
71.在《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中,规定了钢丝绳的选用原则。钢丝绳的具
体选择包括上的选择和钢丝绳直径的确定二个方面。
A.钢丝绳长度B.结构形式C.接头方式D.性能
72.《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规定,起重机的承载钢丝绳直径,一般不宜小
于Amm。
A.6B.8C.10D.12
73.《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规定,主要承载结构的表面如果长期受到热辐
射作用,且表面温度达上。C以上时,结构设计应考虑有效的隔热防护措施。
A.150B.200C.250D.300
182.《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6067.1-2010)规定,主要受力构件失去」
时不应修复,应报废。
A.承载能力B.工作能力C.整体稳定性D.稳定性
74.《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规定,对于5〃B<_C_的钢材,基本许用应力
同为钢材屈服点小除以强度安全系数
A.0.3B.0.5C.0.7D.0.9
75.不同_B_的Q235钢材,会有不同的屈服强度。
A.等级B.厚度C.冶炼方式D.制造厂家
76.《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规定,起重机金属结构构件的计算内容是验证
在载荷最不利组合下,结构构件及其连接的强度.刚性和口,是否满足要求。
A.应力B.变形C.疲劳强度D.稳定性
77.《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载重小车行走车轮应采用
£材料,以减少对承载索的磨损。
A.有色金属B.黑色金属C.尼龙
78.刚性拉杆式组合臂架,是由象鼻架.刚性拉杆及臂架三部分通过校轴组合而成并与机架
拼成四连杆机构,以实现交幅过程中货物的_上。
A.垂直移动B.水平移动C.垂直移动D.水平移动
79.《电气安全名词术语》(GB4776—1984)规定,H•系统中,电源系统的B不接地或
通过阻抗接地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接地的系统。
A.不带电部分B.带电部分C.金属结构D.机构
80.《港口门座起重机》(GB/T17495—2009)规定,对设有防止钢丝脱槽装置的滑轮,
其最外缘与防脱槽装置间隙不应大于钢丝绳直径的a。
A.15%B.20%C.25%030%
81.《港口门座起重机安全规程》(JT400-1999)规定,对多层缠绕的钢丝绳卷筒除应有
排绳装置外,卷筒两侧边缘的高度应超过最外层钢丝绳直径的旦倍。
A.2B,2.5C.3D.3.5
82.《桥式抓斗卸船机安全规程》(GB/T18224—2008)规定,空载抓斗呈闭合状态时颗
板刃口的最大间隙在200mm内不大于2mm,颗板刃口错位不大于D。
A.2mmB.3mmC.4mmD.5mm。
83.《桥式抓斗卸船机安全规程》(GB/T18224—2008)规定,主变压器应为干式自冷环
氧型(宜用铜芯浇铸)变压器,绝缘等级不低于上级,经耐压试验合格并设在有护围的隔
离区内,并有明显的警示标志。
A.AB.BC.ED.F
84.《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规定,起重机结构设计计算可采用—区设计
法或极限状态设计法。
A.许用应力B.安全系数C.强度极限D.屈服极限
85.《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安全规程》(GB/T17992—2008)规定,停车制动手柄拉紧
后,应保证空载正面吊运机在不小于坡度上不发生移动。
A.15%B.18%C.25%D.30%
86.《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规定,机构工作级别的划分,是将A分别
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的关于其载荷轻重程度及运转频繁情况的总的评价,它并不表示该机构
中所有的零部件都有与此相同的受载及运转隋况。根据机构的10个使用等级和4个载荷状
态级别,机构单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级为Ml〜M8。
A.单个机构B.多个机构
C.主副起升机构D.起升和运行机构
87.象鼻架与臂架较接中心向下偏离主梁轴线一定距离,以便能把整个钱轴结构布置在主
梁用_,保证受弯矩最大的主梁截面不被削弱。
A.上方B.下方C.中间D.侧方
88.《港口门座门座起重机》(GB/T17495—2009)规定,钢丝绳绕进或绕出滑轮时偏斜
的最大允许角度不应大于A。
A.5B.3.5C.3D.2.5
89.《港口装卸用吊索使用技术条件》(GB/T14737—2009)规定,钢丝绳吊索数不应小
于q
A.2B.5C.6D.8
90.《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GB/T14783-2009)规定,液压油箱应有足够的容
量,在无冷却装置下,液压油的循环周期应不少于2min,工作油温不超过工JC。
A.60B.70C.80D.90
91.《港口大型装卸机械防风安全要求》(JT399—1999)规定,防风装置抗风能力的安
全系数应不小于A(钢丝绳拉索与链条拉锁的计算安全系数应不小于3.5)。
A.1.25B.2.5C.3D.3.5
92.《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GB/T19683—2005)规定,起升机构_区采用开式齿
轮传动。
A.应B.不应C.宜D.不宜
93.照度不低于Alx。
A.20B.25C.50D.100
94.《架桥机通用技术条件》(GB/T26470〜2011)规定,应在架桥机的合适位置或工作
区域设有明显可见的_A_,如"起升物品下方严禁站人”等;在架桥机的危险部臣应有工_和
J。
A.文字安全警示标志B.安全标志
C.危险图形符号D.报警装置
95.《塔式起重机》(GB/T5031—2008)规定,为避免雷击,塔式起重机主体结构.电机
机座和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导线的金属保护管均应可靠接地,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A_»采用多处重复接地时,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Q。
A.4QB.8QC.10QD.2Q
96.《架桥机通用技术条件》(GB/T26470—2011)规定,架桥机上所有的操作部位以及
要求经常检查和保养的部位,凡与桥面距离超过,的,都应能通过斜梯.平台.通道或直梯
到达,梯级应装护栏。
A.lmB.1.5mC.2mD.2.5m
97.《架桥机通用技术条件》(GB/T26470—2011)规定,架桥机架梁时应具备带载纵向.
横向调节功能,纵.横向调节量应与架桥机架设/和所适应工相匹配。
A.架设桥梁跨度B.架设桥梁坡度C.曲线半径D.纵坡角度
98.《架桥机安全规程》(GB26469-2011)规定,对架桥机进行日常检查时,应检查液
压系统软管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是否有非正常工。
A.硬化和磨损B.弯曲和腐蚀C.弯曲和磨损
99.《架桥机通用技术条件》(GB/T26470-2011)规定,架桥机上固定式照明的电压不
宜超过220V,严禁用金属结构做照明线路的回路,可携式照明的电压应低于B,交流供
电时应使用隔离变压器。
A.36VB.48VC.50VD.1I0V
100.《架桥机通用技术条件》(GB/T26470—2011)规定,架桥机进行静载试验的主要
目的是检查架桥机及其部件的£能力。
A.疲劳失效B.抗风防滑C.结构承载D.稳定运行
101.《架桥机安全规程》(GB26469-2011)规定,架桥机在过孔状态下,A进行有关
架梁动作;架桥机架梁状态各机构应与架桥机过孔作业机构工。
A.不得B.可以C.联锁D.同步
102.《架桥机安全规程》(GB26469-2011)规定,架桥机如果停止使用工_以上,但不
超过一年,应在使用前按定期检查的规定进行检查。
A.半个月B.一个月C.两个月D.半年
103.《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是指一种以上作为如夸
度架空支承架构件,供载重小车在钢索匕运行,兼有垂直和水平运输功能的起重机械。
A.柔性钢索B.刚性拉杆
104.《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375-2007)规定,安装在承载索上,在牵引索及起升
索的作用下,沿承载索_区。
A.垂直运行B.往返运行
105.《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重要构件桁架梁杆件的
直线度中桁架腹杆轴线对理论轴线的偏差应小于等于工mm。
A.3B.4C.5
106.《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的跨度两端应设有非正
常工作区,国产缆机.非正常工作区长度一般为跨度的
A.1/10B.1/12C.1/15
107.《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375-2007)规定,缆索牵引机构摩擦轮绳槽增摩衬垫
的厚度在磨损后小于钢丝绳直径时应进行更换,磨损后摩擦轮的各绳槽直径之差不得大于
B_mmo
A.2B.3C.4
108.《起重机械无损检测钢焊缝超声检测》(JB/T10559—2006)规定,曲面工件对接
焊缝检测中,检测面为曲率半径不大于Dmm曲面时,应制作与检测面瞳率相同的对比试
块,并采用平板对接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A.100B.50C.200D.250
109.《架桥机安全规程》(GB26469-2011)规定,对于新制造的.新安装的.改造和大修
的架桥机在初次使用之前及架桥机发生重大事故之后再次使用前,除进行安装检查外,还
应进行工试验。
A.倾翻稳定性B.爬坡运行能力
C.载荷起升能力D.防风抗滑能力
110.《岸边集装箱起重机》(GB/T15361-2009)规定,同一侧两水平导轮距离的中心
线同轨道中心的偏差值不得大于M_mm。
A+lB.+2C.+3D+5
111.《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的承载索必须选用有制
造承载索资质厂家的产品,并在产品的订货文件中,申明所订密封索系用作缆索起重机的
承载索,其承载索钢丝的抗拉强度不宜大于AN/mm2。
A.1570B.1670C.1970
112.《港口门座起重机》(GB/T17495—2009)规定,液压变幅驱动装置的油缸对臂架
中心线的位置允许偏差应不大于工mm。
A.5B.8C.10D.15
113.《港口门座起重机》(GB/T17495-2009)规定,回转支承与上.下支承安装面的平
面间隙(螺栓未紧固前)应不大于Bmm。
A.O.1—0.2B.0.2-O.3C.0.1~0.3D.0.2~0.5
114.《桥式抓斗卸船机安全规程》(GB/T18224—2008)规定,卸船机大车运行轨道接
地电阻应不大于4Q,整机应不大于
A.4B.10C.20D.30
115.《桥式抓斗卸船机安全规程》(GB/T18224—2008)规定,前伸臂端部和梯形架顶
部均应设有避雷针,针体要高出航空障碍灯Amm。
A.300B.400C.500D.600
116.《架桥机通用技术条件》(GB/T26470—2011)规定,按照架桥机的过孔走行孔走
行试验,试验次数不少于B次,检查过孔能力和过孔的平稳性,测量纵移速度.制动距离
及相关技术参数。
A.1次B.3次C.5次D.8次
117.《岸边集装箱起重机》(GB/T15361-2009)规定,同一侧轨道上相邻车轮的同位
偏差值AD不大于B.
A.2mmB.2mmC.3mmD.5mm
118.《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规定,塔式起重机的机构利用等级
按机构总工作时间分为D级。
A.三B.四C.五D.六
119.《岸边集装箱起重机》(GB/T15361—2009)规定,在垂直于小车运行方向的平面
内,两根轨道顶面的高低偏差值AH不得大于轨距的—由,最大值不得超过10mm.
A.0.1%B.0.15%C.0.5%D.1%
120.《港口门座起重机修理技术规范》(GB/T17496-1998)规定,修复后绕线型电动
机在空载状态下的电流应不大于其额定值的上。
A.60%B.70%C.80%D.90%
121.《港口门座起重机修理技术规范》(GB/T17496-1998)规定,交流电动机的滚动
轴承在运行Bh后,应加油一次;2500〜3000h后,应换油。
A.500-1000B.1000—1500C.1500—2000D.1000—2000
122.《港口门座起重机修理技术规范》(GB/T17496—1998)规定,直流电动机修复后
转子的轴向窜动量应小于Dmm。
A.lB.2C.3D.5
792《港口门座起重机修理技术规范》(GB/T17496—1998)规定,直流电动机修复后电
动机电枢绕组与励磁绕组气隙小于3mm时,气隙误差不超过上%,气隙大于或等于3mm
时,气隙误差不超过上_%。
A.10B.5C.3D.2
123.《港口门座起重机修理技术规范》(GB/T17496-1998)规定,中心集电器修复或
更换后,应满足下列要求:低压集电器带电体接地及对集电环间的绝缘电阻不得小于D
MQ;高压集电器带电体接地及对集电环间的绝缘电阻不得小于上MQ。
A.50B.40C.5D.2
124.《港口门座起重机修理技术规范》(GB/T17496—1998)规定,起升机构滑轮端面
对支承架的垂直偏差不得大于Amm。
A.2B.3C.5D.8
125.《岸边集装箱起重机》(GB/T15361.—2009)规定,减速器以工作转速无负载运转
时,在箱体剖分面等高线上,距减速器前后左右各1m处测量,噪声不得大于上。
A.75DB(A)B,80DB(A)C.85DB(A)D.90DB(A)
126.根据《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GB/T28264-2012)的规定,试述下列术语
和定义的含义。
(1)信息采集单元是工。
(2)信息处理单元是工。
(3)信息导出接口单元是一D。
A.读取信息源数据的装置
B.对读取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的装置
C.以图形.图像.文字.声光等方式输出信息的装置
D.向上级或下级单元输出数据的装置
127.《起重机械无损检测钢焊缝超声检测》(JB/T10559—2006)规定,焊缝检测灵敏度
的调节中,宜选用频率为2MHz〜5MHz的探头,推荐选用频率为2MHz〜AMHz的探头。
A.2.5B.2.75C.3D.3.25
128.根据《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8),判断下列有关产品的叙
述哪些是正确的?ABC
A.服务通常是无形的,并耳是在供方和顾客接触面上需要完成至少一项活动的绕果
B.硬件和流程性材料通常都是有形产品,经常被称之为货物。
C.软件由信息组成,通常是无形产品。
129.按照《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8)的规定,A是指人员的
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
A.组织结构B.组织
13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8)中"质量策划”是指_2_;“质量
控制"是指上;"质量保证"是指A:"质量改进”是指a。
A.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B.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C.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D.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
目标
131.根据《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8),判断下述有关质量目标
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BC
A.质量目标是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B.质量目标通常依据组织的质量方针制定。
C.通常对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分别规定质量目标。
132.按照《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8)的规定,质量管理体系包
括管理体系,但不包括财务管理体系。_B
A,正确B.不正确。
133.《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8)中"体系"是指相互关联或相互
作用的趣_。
A.一组人员B.一组要素C.一组生产设备D.一组要求
134.《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8)对的定义是:组织.体系或
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
A.质量B.技能C.能力D.要素
13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8)中“要求"是指A。
A.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B.明示的的需求或期望
C.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136.根据〈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GB/T28264--2012)的规定,系统的管理应
由上进行。
A.安全管理人员B.作业人员C.授权的人员
137.《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GB/T28264-2012)规定,系统应具有故障自诊
断功能。在开机时应有A,对警报.显示等功能进行一旦;在系统自身发生故障而影响正常
使用时,能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A.自检程序B.验证C.报警信号D.声音
138.《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GB/T28264—2012)对系统的连续作业要求是:
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应符合其本身的技术规范。连续作业试验时间不应低于B工作循环次
数不应低于
A.IOhB.16hC.10D.20
139.《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GB/T28264—2012)所说的系统综合误差,特指
起重量.幅度和起重力矩的误差。在起重机械实际使用工况下,系统的综合误差分别不应大
于A。
A.5%B.8%C.10%D.12%
140.根据《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8),判断下列有关"可追溯
性”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0
A.可追溯性是追溯所考虑对象所处场所的能力。
B.可追溯性是追溯所考虑对象的历史.应用情况的能力。
C.可追溯性是追溯所考虑对象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场所的能力。
D.考虑产品时,可追溯性可涉及到: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来源:加工的历史:产品交付后的
发送和所处位置。
141.《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和《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
(GB6067.1—2010)规定,可在两处或多处操作的起重机,应有工,以保证只能在一处操
作。
A.机械防护B.电气保护C.联锁保护D.断绳保护
142.《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GB12602-2009)规定,装置的防护等级应符合以下规
定:室内部分不应低于IP44;室外部分不应低于IP65;传感器不应低于旦。
A.IP42B.IP44C.IP56D.1P65
143.《起重机械安全保护装置型式试验细则》(TS个QT014-2008)规定,起重量限制器.
起重力矩限制器型式试验项目包括:性能试验.疲劳试验和建_。
A.动作误差试验B.现场试验C。综合误差试验D.超载试验
144.《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GB12602-2009)规定,试验用起重机应按规定进行调
试检查和试运行。试验场地.环境条件应符合有关规定。试验用重物精度不低于包,并应
满足试验范围需要,装置应预先标定。
A.l%B.1.5%C.2%D.2.5%
145.《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GB12602-2009)规定,出厂检验应包括绝缘电陌试验.
工频耐受电压试验.工试验和过载能力试验。
A.防护等级B.耐振动冲击性C.综合误差D.动作误差
146.《起重机械安全保护装置型式试验细则》(TS个QT014—2008)规定,短时升荷岂压
试验方法和要求是电机在空载情况下,以额定频率.A额定电压,运转3min。
A.130%B.125%C.120%D.115%
147.《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GB/T28264—2012)所说的工作循环,是指起重
机从起吊一个物品起,到能开始起吊下一个物品止,包括起重机运行及正常的B—在内的
一个完整的过程。
A.工作B.停歇C.安全状态D.循环
148.《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和《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I部分:总则》
(GB6067.1-2010)规定,室外工作的轨道式起重机应装设可靠的抗风防滑装置,并应满
足规定的工_抗风防滑要求。
A.工作状态下B.非工作状态下C.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下
149.《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GB/T28264—2012)所说的远程监控中心,是由
远程服务器接收起重机械作业区和一生传输来的信息,并对该信息进行监控管理的装置。
A.参数B.非作业区C.安全状态D.机构
150.《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和《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
(GB6067.1-2010)规定,当既可以电动,也可以旦时,相互间的操作转换应能联锁。
A.遥控驱动B.机械驱动C.液压驱动D.手动驱动
151.《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和《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
(GB6067.1-2010)规定,对小车在可俯仰的悬臂上运行的起重机,悬臂俯仰机构与小车
运行机构应能联锁,使俯仰悬臂,小车方能运行。
A.放平后B.抬起后C.落下后D.稳定后
其他安全保护装置
152.《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和《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
(GB6067.1-2010)规定,对于室外作业的高大起重机应安装风速仪,风速仪应安置在起
重机B。
A.下部迎风处B.上部迎风处C.中部迎风处D.上部挡风处
153.《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GB12602—2009)规定,视觉和/或听觉信号应清晰和
连续。音响预警与报警信号应不同,并与起重机环境噪音有明显区别。距发声部位1m及
在司机位置测量均不应低于上。灯光预警信号应使用黄色,灯光报警信号应使用红色,必
须在司机视野范围内清晰可见。
A.60DB(A)B.70DB(A)C.75DB(A)D,80DB(A)
154.《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和《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
(GB6067.1-2010)规定,在正常工作或维修时,为防止异物进入或防止兑运行对人员可
能造成危险的零部件,应设有保护装置。起重机上外露的.有可能伤人的运动零部件,如开
式齿轮.联轴器.传动轴.链轮.链条.传动带.皮带轮等,均应装设工。
A.机械联锁B.电气联锁C.防护罩/栏D.减噪装置
15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8)中"B"是指为消除已发现的
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A.纠正B.纠正措施
156.《起重机械安全保护装置型式试验细则》(TS个Q7014-2008)规定,安全器动作
时,能够激发安全开关动作,有效切断电动机和控制电路;安全器动作后,安全开关上自
动复位。
A.不能B.接通C.可以
157.门座起重机旋转和变幅机构工作时,制动失灵是因为力矩限制器的摩擦盘与涡轮套锥
面间A使摩擦力矩减小。
A.逐渐磨损B.碰撞C.未卡住D.部分脱开
158.《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规定,对于交流电源供电,在尖峰电流
时,自供电变压器的低压母线至起重机任何一台电动机端子上的电源的总电压降最大不得
超过额定电压的工。
A.12.5%B.40%C.15%D.25%
159.《电气安全名词术语》(GB4776—1984)规定,TN接地系统是指_曰_有一点直接接
地,负载设备的外露电导电部分通过保护导体连接到此接地点的系统。
A.传动系统B.电源系统C.金属结构D.整机
160.重复接地:保护中性导体上一处或多处通过口与大地再次连接的接地。
A.馈电装置B.电阻器C.接零装置D.接地装置
161.《架桥机安全规程》(GB26469-2011)规定,用户应按制造商规定的检查周期或根
据架桥机的实际旦制定检查周期进行定期检查。
A.转场次数B.载荷状态C.使用年限D.使用工况
162.《架桥机安全规程(GB26469-2011)规定,在每次换班或每个工作日开始工作前,
应对架桥机进行a。
A.定期检查B.日常检查C.型式试验D.动载试验
163.《架桥机安全规程》(GB26469-2011)规定,吊具与梁体确认可靠联结后方可起
吊。起升不超过A距离应制动.下降,如此试吊工,确认起升制动安全可靠后方可正式起
吊梁体。
A.IOOmmB.200mmC.2次D.5次
164.《架桥机安全规程》(GB26469-2011)规定,架桥机安装时应对架桥机的
A和C进行调平,否则设计时应考虑架桥机作业时的坡度带来的危险因素,并应具备自
锁功能。
A.主梁B.导梁C.横移轨道D.纵移轨道
165.《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GB/T19683-2005)规定,工作风速不超过旦。
A.15m/sB.20m/sC.25m/sD.30m/s
166.《港口门座起重机修理技术规范》(GB/T17496-1998)规定,转柱回转支承中:
水平轮与滚道线接触率小于设计值的时应修复。
A.60%B.70%C.80%D.90%
167.《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GB/T14783—2009)规定,减速器在正常润滑条件
下,以工作转速无负荷正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t-IV-M13-生命科学试剂-MCE-4429
- Frutinone-A-生命科学试剂-MCE-8513
- 2-Carbamimidoylsulfanyl-acetic-acid-hydrochloride-生命科学试剂-MCE-6335
- 二零二五年度茶叶品牌授权合作协议
- 2025年度篮球俱乐部赛事安全预案与责任承担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中式餐厅合伙人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游艇码头租赁与船舶租赁税务筹划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表格合同管理系统在线培训及售后服务协议
- 施工现场施工防化学事故威胁制度
- 科技创新在小学生课余生活中的重要性
- 护理部工作总结
- 农业生产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控方案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解方程练习300道及答案
- 2017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有解析)
- 2024年广东省高考地理真题(解析版)
- DB37-T3953-2020医疗卫生机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 浩顺一卡通软件新版说明书
- 植物检疫员岗位职责说明书
- 2024年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各地真题)
- 2024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经理层年度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及薪酬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