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成就与问题_第1页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成就与问题_第2页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成就与问题_第3页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成就与问题_第4页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成就与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课程

标准修订(xiūdìng)说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xiūdìng)组2017年7月21日第一页,共50页。1朱翔,湖南师范大学教授(jiàoshòu)、博导,全国模范教师,主持课题100多项,发表著作18本和论文80多篇。现任教育部高中课标修订组组长,国家初中、高中地理教材〔湘教版〕主编。第二页,共50页。2修订(xiūdìng)依据党和国家提出(tíchū)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gǎig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目标目标对学生未来开展的要求教育部课题组发布?中国学生开展核心素养?目标要求高中课程方案教育部?高中课程方案〔修订稿〕?目标框架第三页,共50页。3新课改开始(kāishǐ)第四页,共50页。4我国高中地理课程开展(kāizhǎn)历程清末时期〔1904-1912〕国民党统治时期建国以后2003年起试行的高中地理课程体系高中地理课程改革(gǎigé)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信息时代对高中地理课程改革(gǎigé)提出的新挑战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第五页,共50页。5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成就(chéngjiù)与问题2012年由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俞立中校长领衔的地理教育研究团队调研了北京、黑龙江、宁夏、河南、江苏、安徽、广东、云南八省区的高中地理教育情况(qíngkuàng),为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提供了第一手材料。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要求,调研从七个核心研究方面展开。第六页,共50页。6?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得到(dédào)了高度认可,认为通过重构课程体系,重选课程内容,在原有地理教学大纲的根底上取得了突破与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地理教学实践的改革与创新。教师认同“三维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教学目标只重视落实“双基”的状况。存在两种倾向,使教育目标无法在同一个学生身上得到“整体表现”,削弱了课程的“育人”价值。教师认同地理课程结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开设,突出了高中地理课程的基础性和选择性;课程体系不刻意追求地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避免了过于专业化和学科化。从课程内容的布局来看,出现有些模块内容容量过大,与教学课时不匹配的情况;一些主题教育内容,如地球科学、海洋权益、国家安全等应适时补充到课程之中。此外,生活性、实践性的内容明显不足。教师认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并且积极付诸实践,传统课堂上“满堂灌”“一言堂”的状况有明显改观,探究式学习方式渐成气候。总体来看,教学仍然没有摆脱“教知识”的窠臼,尤其是引导学生走进真实的自然和社会的地理实践活动凤毛麟角。教师认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没有学业质量标准,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不配套,教师无所适从。第七页,共50页。7

高中地理课程(kèchéng)改革的成就

改革课程标准内容成功引领教学观念的转变积极促进教学实践的变革推动学习评价方式(fāngshì)的多元化带动地理教师专业水平的开展丰富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第八页,共50页。8

国际高中地理课程(kèchéng)改革比较

课程目标比较(bǐjiào)课程性质比较(bǐjiào)课程体系比较(bǐjiào)课程实施比较(bǐjiào)课程评价比较(bǐjiào)第九页,共50页。9国外及港台地区高中地理课程开展(kāizhǎn)对我国的启示

地理课时数量充足,地理课程类型多样地理课程内容融合现实问题,表达跨学科性地理课程实施突出实践性地理课程目标渗透素养(sùyǎng)教育地理课程组织基于核心概念第十页,共50页。10高中地理课程改革(gǎigé)背景

地理学的价值不断拓展〔科学价值、社会价值、育人价值〕高中地理课程的影响因素不断变化〔社会、经济、文化〕高中地理课程的定位〔突出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开展和社会开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xuéxí)需求〕课程方案的导向作用〔充分表达学生开展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将地理学业质量标准纳入新课程标准之中;操作实施的指导和建议将更加全面而具体〕第十一页,共50页。11高考改革对地理课程(kèchéng)的影响考试模式改革影响地理课程体系打破“一考定终身〞,提供多样化学科选择,倒逼地理教学方式改革分散评价与基于课程标准的命题促进地理课程目标达成(dáchéng),推动课程标准功能回归第十二页,共50页。12地理课程标准对高考改革(gǎigé)的回应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强化课程的弹性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升地理学习的吸引力明确以核心(héxīn)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目标,为命题指明方向第十三页,共50页。13立德树人(shùrén)与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表达,是学生通过某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对地理核心素养研究的三个维度:一是地理学科看世界的“视角〞,即地理学的思想和方法(fāngfǎ);二是我国百年地理课程课程的“基因〞;三是地理课程国际开展的趋势。第十四页,共50页。14地理(dìlǐ)核心素养确实定

能够很好地表达地理学的特质,指向学生地理方面的品格和能力。能够整合地理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从地理的角度认识自然和社会,适应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学生应该具备的地理方面的最关键、最必要的素养,并且可以在学生的地理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得到不断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确实定,有其坚实的地理学根底,正如课程标准中对四个核心素养之间关系的表述那样:“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含着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开展观等。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的两大突出特点,由此形成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分析和理解地理过程、地理规律、人地关系系统的重要思维品质和能力。地理课程具有(jùyǒu)很强的实践性,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感悟、体验现实世界中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第十五页,共50页。15●地理(dìlǐ)课程国际开展趋势2016地理教育国际宪章*

张建珍段玉山龚倩译

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二○一六年八月经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授权,由张建珍、段玉山、龚倩负责2016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中文版本翻译工作,该宪章的英中文版本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地理大会上于2016年8月24日同时公布,此前中国(zhōnɡɡuó)翻译的其他版本均为未经授权的草稿。1地理教育的育人价值受过地理教育的公民能够理解人与人的关系,也能够理解个人对自然环境和他人的责任。地理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学会如何与所有生物〔包括人类(rénlèi)自己〕和谐相处。2地理教育的内容地理学使得从地方尺度到全球尺度研究人类(rénlèi)活动及其相互关系、人类(rénlèi)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可能。3地理教育的方式地理调查满足并滋养好奇心。地理视角能帮助人们深入理解当代面临的众多挑战。第十六页,共50页。16关于地理(dìlǐ)学科课程内容结构◎关注地理核心素养的落实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关注地理学学科传统的展现地球科学传统〔自然地理〕、人地关系传统〔人文地理〕、空间传统〔区位(qūwèi)〕、区域传统〔区域地理〕◎关注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课程结构、学分安排、高考、社会需求

第十七页,共50页。17地理课程内容大致(dàzhì)分为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国家对地理学科的宏观要求,表达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科学开展观;第二个层面是地理学科的内容要求,表达人地关系、环境与区域(qūyù)认知、可持续开展;第三个层面是高中地理的教学要求,表达人地观念、区域(qūyù)分析与综合、地理实践力;第四个层面是地理学科和地理教学的借鉴要求,表达比照分析、综合思维、学习对生活和终身开展有用的地理。第十八页,共50页。18修订(xiūdìng)内容与突破点第十九页,共50页。19思路:按照综合组提供(tígōng)的路径前行学科(xuékē)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学科(xuékē)课程内容结构

综合课程内容的学业质量水平

模块的学业要求阶段性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汇总第二十页,共50页。20重点:对两个核心(héxīn)问题的研究第二十一页,共50页。211地理核心(héxīn)素养确实立前期研究:地理学科维度,地理课程维度,国际(guójì)地理教育维度综合(zōnghé)理念多维视角人地关系第二十二页,共50页。221.地理探究2.空间3.人地关系/可持续开展(kāizhǎn)4.时空变化/多元文化/地图技能/地方5.新技术能力/相互依存分析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芬兰(fēnlán)、新加坡、南非、爱尔兰、威尔士、新南威尔士;等国家的地理教科书、国际地球科学纲要等课程文件,梳理出25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第二十三页,共50页。23〔2〕梳理(shūlǐ)逻辑〔四个要素,三个维度〕人地观念是地理课程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含着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开展观等。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研究的两个最突出(tūchū)的特点,由此而来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分析、理解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感悟、分析、理解人地关系状况,学以致用,是学生地理实践力的表达。根本(gēnběn)活动经验根本价值观念根本思想和方法根本思想和方法第二十四页,共50页。24地理核心素养(sùyǎng)的内涵和学科表现

人地协调观——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能够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开展的根底,并能够辩证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能够理解人类活动影响地理环境有不同的方式、强度和后果;懂得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能够对现实人地关系问题分析评价(píngjià),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措施与政策。第二十五页,共50页。25地理(dìlǐ)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学科表现

综合思维——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能够从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认识地理事物(shìwù)的整体性,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能够从空间和时间综合的角度分析地理事物(shìwù)和现象的发生、开展和演化。能够从地方或区域综合的角度分析地方或区域自然和人文要素对区域特征形成的影响,以及区域人地关系问题。第二十六页,共50页。26地理核心(héxīn)素养的内涵和学科表现

区域认知——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具有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能够正确(zhèngquè)采用认识区域的方法与工具认识区域。能够正确(zhèngquè)解释、评析区域开发利用决策的得失。第二十七页,共50页。27地理核心(héxīn)素养的内涵和学科表现

地理(dìlǐ)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dìlǐ)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能够使用观察、调查等方法收集和处理地理(dìlǐ)信息,有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兴趣。能够与人合作设计地理(dìlǐ)实践活动的方案,独立思考并选择适当的地理(dìlǐ)工具。能够实施活动方案,主动从体验和反思中学习,实事求是,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方法。第二十八页,共50页。28如何筛选:地理(dìlǐ)学的角度,地理(dìlǐ)课程育人的角度地理(dìlǐ)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地理(dìlǐ)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价值观?地理(dìlǐ)学最根本的研究特点是什么?地理(dìlǐ)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地理(dìlǐ)学的研究目标是什么?地理(dìlǐ)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视野?第二十九页,共50页。29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dìlǐ)实践力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人类(rénlèi)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协调人类(rénlèi)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要素的综合(zōnghé);时空的综合(zōnghé);地方的综合(zōnghé)用区域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对区域本身的认识信息能力;设计能力;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含着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开展观等。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研究的两大突出特点,由此形成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应具备的分析和理解地理过程、地理规律、人地关系系统重要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感悟、体验现实世界的重要途径。第三十页,共50页。302基于地理核心(héxīn)素养的内容设计总体沿用自然地理(dìlǐ)、人文地理(dìlǐ)和区域地理(dìlǐ)的根本框架;保存经典的课程内容。根据现实国家的要求,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要求,一些主题教育内容要贴切地融入地理(dìlǐ)课程中,如地球科学教育、国家平安教育、海洋意识教育等等。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任务,课程要紧紧围绕任务而设计,以便于学生的学习和选择。第三十一页,共50页。31地理核心(héxīn)素养的水平划分情境(qíngjìng)由简单(jiǎndān)到复杂深度和广度由易到难地理核心素养等级的划分,主要考虑了两个要素,一个要素是“情境〞,测评学生在不同的情境状态下,能够做什么。“情境〞的设计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由简单到复杂,由具有良好结构的情境到不良结构的情境。另一个要素是“深广度〞,测评学生在一定的情境状态下,能够怎样做。“深广度〞的设计从低水平到高水平,也由易到难,由单一维度到多维度。这两个要素相辅相成,构成了不同的地理核心素养水平,而每一个地理核心素养的不同水平都反映了该素养的学科表现〔课标中的附表一为核心素养的学科表现〕。第三十二页,共50页。32学测2高考(ɡāokǎo)4必修课程选修(xuǎnxiū)Ⅰ课程选修(xuǎnxiū)Ⅱ课程结合必修课程内容结合选修Ⅰ课程内容结合课程内容对质量标准进行描述第三十三页,共50页。334基于地理核心素养(sùyǎng)的教学与评价建议设计思路:继承与创新,鼓励教师尝试新颖(xīnyǐng)的教学与评价方式〔配合案例〕地理(dìlǐ)核心素养问题式学习境遇体验交往操作反思地理实践活动利用信息技术学习表现性评价情境过程互动思维结构评价关注学生地理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思维结构个体差异第三十四页,共50页。34设计依据(yījù):地理核心素养与学业质量标准地理(dìlǐ)核心素养评价目标(mùbiāo)局部一是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命题均应以“地理核心素养〞为命题立意。二是如何将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水平表现、内容标准、学业质量标准等细化为测试目标(mùbiāo)的具体路径。评价结果反响局部学测重点在于“明确地理教育目标和表现期望〞,高考那么对学生“采用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作为解释和反响的重点。测试框架的构建局部测试内容具体任务试题情境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业水平测试

与高考命题第三十五页,共50页。35以地理核心素养(sùyǎng)水平分级为依据结合地理(dìlǐ)课程内容进行质量描述学业质量水平(shuǐpíng)学测水平(shuǐpíng)〔1~2级,必修〕高考水平(shuǐpíng)〔3~4级,选修Ⅰ〕3学业质量标准及其水平划分依据在研制的过程中,我们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等级与核心素养的水平等级相对应;二是对学业质量标准的质量描述与相应的课程内容相结合;三是围绕地理核心素养对学业质量进行描述;四是学业质量标准的不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达进阶思想。第三十六页,共50页。36对接(duìjiē):理清思路,做好关联研究核心素养(sùyǎng)学科表现核心素养水平(shuǐpíng)分级阶段性学业质量水平

模块学业要求要落实在要反映基于核心素养第三十七页,共50页。37地理核心素养等级的划分,考虑了两个要素,一个要素是“情境〞,测评学生在不同的情境状态下,能够(nénggòu)做什么。“情境〞的设计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由简单到复杂,由良好的情境结构到不良的情境结构。另一要素是“深广度〞,测评学生在一定的情境状态下,能够(nénggòu)怎样做。“深广度〞的设计从低水平到高水平,也由易到难,由单一维度到多维度。这两个要素相辅相成,在核心素养的水平分级中表达出学科表现的不同水平。第三十八页,共50页。38必修课程地理(dìlǐ)根底,全体学生修学选修Ⅰ课程必修课程的拓展和加深,学生结合高考志愿和职业(zhíyè)方向选择选修Ⅱ课程〔每门课程2学分〕以地理专题方式呈现,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研究兴趣、就业要求及高考需要(xūyào)选择

高中地理课程结构

地理12学分

地理22学分自然地理根底2学分区域开展2学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平安2学分天文学根底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旅游地理

城乡规划

环境保护政治地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地理野外实习

第三十九页,共50页。39地理(dìlǐ)1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运用图表,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guānxì)。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探究有关自然地理的问题。第四十页,共50页。40地理(dìlǐ)2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特征,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表达。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nóngyè)和效劳业的区位因素。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开展的关系。以国家某项重大开展战略举措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开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局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运用资料,描述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解释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开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探究有关人文地理的问题。第四十一页,共50页。41选修(xuǎnxiū)Ⅰ-1自然地理根底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结合实例,解释内、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dīyā)〔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第四十二页,共50页。42选修(xuǎnxiū)Ⅰ-2区域开展

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开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开展的重要意义。以某大都市区为例,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发,说明其辐射功能。以某产业转型地区为例,分析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以某资源枯竭型地区为例,分析该类地区开展的方向。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开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开展的影响。以某些流域(liúyù)为例,说明该流域(liúyù)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结合“一带一路〞建设,说明国家之间协作开展的重要意义。第四十三页,共50页。43选修Ⅰ-3资源(zīyuán)、环境与国家平安

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zìránzīyuán)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某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为例,分析其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运用图表,解释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平安的关系。结合实例,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平安的影响。运用碳循环和温室效应原理,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说明碳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性。结合实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平安的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