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散文阅读指导_第1页
江苏高考散文阅读指导_第2页
江苏高考散文阅读指导_第3页
江苏高考散文阅读指导_第4页
江苏高考散文阅读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文(sǎnwén)阅读是高考考查难点:高考散文(sǎnwén)阅读得分率不超过50%,08年江苏高考得分率只有49.7%第一页,共68页。1散文阅读考查主要是对文本的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语言与内容、形象与意蕴、形式与主旨、手法与意图等方面(fāngmiàn)的多元考查。这决定了高考散文阅读是一种精细化的阅读,不是一种泛读或略读。第二页,共68页。2一、写作(xiězuò)思路第一类:记叙性散文这类散文以表达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表达多是日常生活较为平淡的人事。主旨即对所写人事寄寓的感情,或由此得到的感悟。典型(diǎnxíng)写作思路:简叙写作缘由→多角度多层次写人记事→中间穿插一些细节描写→结尾抒发情感,由实到虚,反映世态,总结感悟第三页,共68页。3文本(wénběn)例如:07高考江苏卷?麦天?:先是记人写事:麦天到了。以前农人麦天辛苦,日月艰难;现在,麦天是节日。女人热闹地走娘家,男人(nánrén)作收麦的准备,虽然辛苦但心里喜悦。麦天过去后,到处都是麦香。其间穿插较多细节描写:女子心疼丈夫做饭上“硬料〞等。最后抒发感情:麦天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第四页,共68页。4第二类:状物性散文这类散文以描写和议论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描写多是景、物的某一突出特征,议论抒情多是在景、物的突出特征上进行人生道理的隐喻。主旨即物人相通处。典型写作思路:引出写作对象→咏物状景,时空拓展→中间常穿插其他景、物比照反衬(fǎnchèn)→再由自然之物作拟人化延伸议论→结尾抒情言志,升华主旨第五页,共68页。5文本(wénběn)例如:09年高考全国卷Ⅱ?岳桦?:开头引出写作对象岳桦树:第一次去长白山,尽管好景不少,但过后都很模糊,只有岳桦树记忆深刻。然后状物,时空拓展:岳桦树形态,生存环境的恶劣(èliè),境遇的苍凉等。中间穿插比照反衬:用养尊处优的白桦树与之比照,突出岳桦的顽强。最后延伸议论,升华主旨:在恶劣(èliè)的环境中选择了向上,岳桦就成了一种精神。第六页,共68页。6第三类:议论性散文哲理散文。这类散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但议论不是凭空而生,往往(wǎngwǎng)在文章的开头交代议论的由头,或事,或物,然后逐层递进式议论。主旨在物〔事〕与理相通处。典型写作思路: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触发点〕→类似事情相近或相反的联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第七页,共68页。7文本(wénběn)例如:09年高考江西卷?木车的激情?:开头是议论由头〔触发点〕:现代人奔波忙碌,但奔波的激情却脆弱、渺小。然后是类似事情的相反联想〔联系点〕:几千年前孔子乘坐一辆缓慢的木车,以执着的激情不知疲倦在大地上往复奔波,谱写了一首中华民族的长诗。再点出结论〔感悟点〕:只有激情才有阔大无边的力量。结尾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告诫(gàojiè)人们:高科技时代,如果心灵缺失,没有激情,人会危机重重。第八页,共68页。8二、储足知识(zhīshi)09年高考江苏卷?上善假设水?:13.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答案: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shǒufǎ)。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第九页,共68页。909年高考全国卷1?彩色的荒漠?:14.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tántán)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答案:⑴①戈壁滩环境的恶劣;②戈壁滩色彩的单调;⑵①为表现石油工人为祖国人民所做的巨大奉献埋下伏笔;②为下文要描写的彩色的建筑物形成鲜明的比照;③先抑后扬,激发读者兴趣。第十页,共68页。10

①表达的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插叙: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使情节(qíngjié)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倒叙: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取得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还没考过〕②描写的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景物、环境描写:突出环境特点,衬托人物,渲染气氛,衬托主题。侧面描写〔衬托〕:以特征相似或相反的另一事物作正衬或反衬,能突出主体事物。正面描写:渲染:浓墨重彩的描绘能感染读者;白描:简练勾勒,生动传神。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饱满,增强感染力。第十一页,共68页。11③表达人称的技巧: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感情。第二人称:能增强抒情性和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以往考查频繁,现在几乎不考〕④议论的技巧。在开头或结尾往往是文章的主旨;在中间常起过渡、引出主旨的作用。⑤抒情技巧:直接抒情、间接(jiànjiē)抒情。在开头能定文章基调;在结尾能升华主题。第十二页,共68页。12〔按高考(ɡāokǎo)考查频率排序〕衬托,以描述的环境、气氛等衬托主体人事物,凸显中心,表达强烈感情。铺垫,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进行的环境、情绪、气氛等描写的造势。比照,在两种互相对立事物的比较中突出主体,凸显正面,使形象鲜明。象征,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还可使要表达的意思含蓄(hánxù)、深刻。第十三页,共68页。13以下几个以前几乎(jīhū)没考过,09年高考全部出现托物言志,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深刻生动地表现深层含义。联想想象,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guòchéng);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根底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guòchéng)。可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形象更饱满、生动。抑扬结合,为褒先贬,为损先扬,形成鲜明对照和强烈反差,收到特殊效果。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凸显事物、景物的特点,或人物的性格,更集中地揭示主旨。以小见大,即从平凡细微的事情中反映重大的主题,可突出中心,有强烈的震撼力。第十四页,共68页。14〔按高考考查(kǎochá)频率排序〕: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色彩显明,描写形象,表意丰富。:能强烈表达思想感情。议论,能增加语势,说理更透彻;抒情,可淋漓尽致。4.夸张:衬托气氛,增强(zēngqiáng)感染力;创造气氛5.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6.反复:屡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感染力强。7.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8.对偶:有音乐感;表意凝练。第十五页,共68页。15〔按高考考查(kǎochá)频率排序〕承上启下→总领全文(quánwén)→引起下文→过渡自然→前后照应→伏笔照应→制造悬念→照应开头→总结上文→卒章明志→详略主次。文章或段落开头――①总领全文(quánwén);②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③为下文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比照;④营造气氛,奠定感情基调;⑤制造悬念。文章或段落中间――①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前后照应;③为下文作铺垫、引起下文;④照应上文,转换话题。文章或段落结尾-―①升华感情;②深化主题;③总结上文;④卒章显志,点明主题;⑤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首尾圆合;⑥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第十六页,共68页。16三、快速(kuàisù)读懂有效方法:理顺思路,提取勾连,浓缩成文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散文的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只不过散文的形散使得这个有条理的思维过程有些(yǒuxiē)模糊。读懂散文就是要把这个连贯的思维过程梳理出来。思路梳理出来了,文意也就明白了。强化散文的思路梳理,是散文阅读化难为易、准确解题的前提。第十七页,共68页。17第一步:化整为零,标画圈点以自然段落为单位,标画圈点领起句段、过渡句段,标志事件(shìjiàn)阶段过程的时间词,标志段落之间语意因果、转折、并列的关联词,标志层次的总分词语,段落间的指代词,段落中心句,表达主旨的议论抒情句段。第十八页,共68页。18第二步:化零为整,合并提取

合并,对总分段落、前后因果段落、前后并列段落合并归纳,形成几个层次。提取,以层次为单位(dānwèi),提取主体内容。一般截取原文语句加以组合。第十九页,共68页。19第三步:添加勾连,浓缩成文把标画圈点和提取的文字进行前后勾连,适当添加关联词,形成一篇逻辑较为通顺的简易(jiǎnyì)小短文〔原文本的浓缩版〕第二十页,共68页。20①我感谢六盘山。②离开……穿过……穿过……前行……〔走近六盘山〕③……回忆起一个遥远的印象……带走了你的一份青春和历史……④感谢六盘山……唤醒了已经沉睡了的一个印象……一个……农民……我……心里似乎还存留着什么……⑤……感谢……投身于我的奔波……⑥感谢……我久久地想着这近二十年的时光里经历(jīnglì)的一切。从……农民……直到……回民……〔感谢六盘山〕⑦……此别六盘山……⑧……⑨再见……六盘山!〔辞别六盘山〕第二十一页,共68页。21例文:09高考(ɡāokǎo)江苏的?上善假设水?上善是最高的善。〔总领〕离堆……玉垒山,因仰赖杜甫、陆游才名扬天下,而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为〕都江堰,绝不危及生态;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的神话。〔上善之作〕伫立〔于都江堰的〕水边,我的心与晶莹和透明(tòumíng)合而为一。〔然而〕一想到黄河、长江、淮河〔这些〕赖以生息的湖泊频频告急,我快要窒息。〔比照现实〕好在都江堰有。〔只有都江堰还没被污染了〕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使它成为几千万人民的生命甘露。众多后任,〔也一直在〕追踪李冰的足迹,年复一年地疏浚、修缮。后人有情,……给他们立了碑,供人瞻仰。他们与都江堰同辉。〔李冰及其后任是上善之人〕〔希望我们也要像李冰那样做上善之事〕第二十二页,共68页。22四、准确(zhǔnquè)解题〔一〕梳理思路类试题09重庆卷?瓷器的意味?:16.文章是围绕“瓷器的意味〞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答案(dáàn):⑴由现实生活中瓷器的雅引出话题;⑵追溯瓷器从俗到雅的历史过程;⑶点出做人如瓷器尽自己本色的境界。第二十三页,共68页。2308重庆卷?时间怎样地行走?:15.文章是围绕人的成长与对时间的感受来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答案:小时候贪玩而痛恨时间的管束—初中(chūzhōng)时漠视时间而不刻苦学习—后来对时间麻木而无所作为—十几年前发现白发而感慨时光飞逝—现在明白应该和时间一起走过充实的人生。第二十四页,共68页。24答题提示:解答这类题,必须读懂,准确(zhǔnquè)切分全文层次。这类题答案是各层意概括。答题格式:文章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第二十五页,共68页。25〔二〕内容(nèiróng)要点概括类试题试题特点:⑴面广量大,是考查(kǎochá)重点。散文考查(kǎochá)都有这道题。⑵分点答题的指向非常明确。⑶分值安排多为6分,答案点一般为3--4个。答题提示:阅读过程中要准确切层全文或局部段落分层,便于整合概括答案点。分点答案要有并列意识:几点答案,必须是不同方面的内容,必须是不同角度〔层面〕、不同情感、不同事件的分类并列概括,绝非同一方面〔同一角度,同一层次〕的种属关系。答案组织要有摘句意识: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第二十六页,共68页。26第一种类型:要求概括全文(quánwén)内容要点09高考江苏卷?上善假设水?:12.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zuòzhě)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答案:⑴理念正确:顺应自然,符合生态,造福百姓;⑵方法科学:低作堰、深淘滩,分四六、平涝旱;⑶成效长久:至今仍在灌溉、防洪;⑷表达了“上善假设水〞的哲学思想。第二十七页,共68页。27答题提示:解这类题,要把全文看作是一个大因果复句,在“果〞前面寻找多个原因。这类题跨度涉及(shèjí)全文,答题时思维视界要笼罩全篇。第二十八页,共68页。28第二种类型:要求对局部文段进行要点(yàodiǎn)概括09年高考重庆卷?瓷器的意味?:15.阅读文章第③④自然段,从三个方面简要概括瓷器的演变。答案:⑴从陶器到瓷器;⑵从实用到艺术;⑶从粗陋到精致。08高考安徽卷?我与地坛?14.文章第二段从哪三个方面表现“觉得我一个人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答案:⑴旧照片上的那棵老柏树现在已死了;⑵多年前到园子里找“我〞的母亲已去世;⑶祭坛(jìtán)里的唢呐声使“我〞产生了沧桑之感。第二十九页,共68页。2907高考江苏卷?麦天?14.文中叙写了如今关中麦天的那些变化?答案:女看娘的交通工具变了;麦客少了;收麦子用收剖机了;收麦子的时间缩短了。答题提示:这类题需要合理切分段内层次,这要借助复句知识。建议:语文教师要给学生补点逻辑知识,这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xiězuò)都有好处。第三十页,共68页。30麻鞋之歌天水谣曰:秦安褐子清水麻。清水,多美妙的名字,多美妙的地方!这样的地方,确实如其所名,有一条碧波荡漾的河,曰牛头河;这样的地方,因为有清清的河水,自然就有上好的麻——如果说清水是深藏于秦州大地东北角的一块绿松石,那普及四野的麻就是这块绿松石上一簇簇鲜嫩的绒毛。其实,早在久远的?诗经?年代,麻作为一种传统种植作物,就已经成为人们衣着的原料了。这种远至?诗经?年代的植物,至今还在清水一带广泛(guǎngfàn)种植,想想,这是一件多么诗意的事。第三十一页,共68页。31就像小麦呀玉米呀洋芋呀一样,麻乃生灵饮食之需。而麻鞋,显然是饮食之需的一次延伸了,但亦隐隐显现出沉淀在天水人身上(shēnshɑng)深沉的文化情趣。几乎每年夏天,天一热起来,就能看到天水人会穿一双精致的麻鞋出门。当然,那些所谓的爱美的女子,已经不穿了,宁愿去穿一双走起来咣当作响的高跟鞋。你穿你的高跟鞋,我穿我的清水麻鞋——盛载着时光痕迹的麻鞋,在这个灯红酒绿的年代里大抵属于那些老年人和中年人了。像我这种刚过而立之年却喜欢穿麻鞋的人,常常被别人视为神经质。其实,燠热的夏天,穿一双麻鞋,有什么不好呢!防潮防滑又透气,脚下风声习习,医学上有按摩之成效,美学上还有鞋帮上的种种变化万千的图案。第三十二页,共68页。32况且,一双麻鞋的诞生,是真正来自于双手,不似流水线上出来的皮鞋、运动鞋那么枯燥和乏味。它沉浸着手艺的光辉,是农业文明的一那么注脚,是一段固定下来的美好时光。有一年夏天,我在清水县草川乡的一户贫寒人家,见到了一双麻鞋成为鞋的漫长(màncháng)过程。主人五十开外,憨厚,本分。他每年都种麻,不是为了食麻籽油,而是穿麻鞋。秋天的阳光照在这家的院落里,安静,美好。他在门外大树过滤后的点点阳光里,埋头,认真地做一双麻鞋。先把早就编成的麻辫置于一平案上,盘成底,复用麻绳左右穿紧。第三十三页,共68页。33这时,他抬头,有点木讷地说:“这就叫千层底。这样,走的路长,脚也舒服。〞然后,像栽秧苗一样,在鞋底的边上栽上稍粗一些的麻绳,做成鞋帮(xiébāng),一一串起来,再做成鼻梁。这时,就得用一种清水人名曰楦头的工具.把鞋鼓起来——一双麻鞋的雏形,大抵就出来了——但还远远不够,如同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需要不断地打磨一样,麻鞋亦然。老人找出一种专门用来编织的钩针,钩出麻花辫鞋面和鞋耳,做工前备染。鞋遂成。老人老了,但眼睛不花。有着和女人一样的精巧的手。他说,做惯了,手哪会生呢!那双有着刀刻般纹理的双手,一挑一钓地完成这些动作时,额角都流出点点汗水。他用袖口一擦,讪讪一笑:“太紧张啦!〞第三十四页,共68页。34平常,他一定是一个人在院落里做的。那一定会更加自如,得心应手。他还拿出家里攒下来(xiàlái)的几双麻鞋。有脚尖顶端是红色麻穗的“慈母思亲〞,有“单鞭救主〞。每种样式,各有寓意,有的甚至还藏着一个远古的故事或者传说呢。想想,古人真含蓄,把所思所想,隐藏在一双鞋里。这时候,再看它,就会发现,最伟大的文化常常深藏在遥远僻深的民间。我不知道,公元759年流落天水且留下“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之佳句的大诗人杜甫,到底是穿一双什么样的麻鞋踟蹰在秦州大地的。但在他诗句的背后,我看出了一个诗人的伤感和无奈。莫非,正是一双产自清水的麻鞋,陪着他从天水到陇南,从陇南再南下成都。第三十五页,共68页。35我想,古人既有“革皮之良,莫贵于麻〞之说,这就是对麻的一种尊重,是对一种手艺的尊重,更是对大地恩情的尊重。我们善于忘记的现代人,真应该学会尊重手艺和大地。所幸的是,至今(zhìjīn),在夏天的清水,尚能看到一双双走在大街上的麻鞋,散发着自然的本质之美,如同一场大自然移动的展览。但我更想穿上一双清水麻鞋,流浪在祖国西北的土地上。第三十六页,共68页。36作者说麻鞋“隐隐显现出沉淀在天水人身上深沉的文化(wénhuà)情趣〞,请简要分析麻鞋显现出哪些“文化(wénhuà)情趣〞。(4分)答:①千变万化的图案表达着美学情趣;②沉浸着手艺的光辉,注解着农业文明;③样式各有寓意,隐含着传统文化(wénhuà)。第三十七页,共68页。37再次强调要在理清全文或局部层次的根底上作答①一般(yībān)要分点作答;②要点之间不能有交叉或重复;③一般(yībān)不宜完整地照抄原句,语言上要加以整合;④一般(yībān)要有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过程。⑤审清题干中概括要求。第三十八页,共68页。38〔三〕作用题例如:文章〔?麻鞋之歌?〕第一节为什么引用天水谣?答:①引出下文,为下文对清水、清水生长的麻的赞美作铺垫;②扣合标题(biāotí);③首尾照应;④使文章更富有文化气息、韵律之美;第三十九页,共68页。39答题思路:内容、结构友情提醒:内容方面要在准确把握上下文根底上作准确的概括,忌空洞笼统。结构方面常见的有承上启下、照应〔标题、开头、结尾〕、铺垫(pūdiàn)、设置悬念、引出〔或总领〕下文、总结〔或承接〕上文、深化〔升华〕主旨、揭示主旨、卒章显志等。另外,引用诗文民谣等内容上常有丰富文章内容,增加文化积淀等作用;设置悬念、幽默幽默等内容还有吸引读者,激发兴趣等作用。第四十页,共68页。40〔四〕表达特色例如:记忆里的村庄,炊烟和着日升日落的节拍,发出开启新生活的信号。没有风的时候,一束束炊烟像一个个浓墨重彩的感慨号,提醒人们繁忙的一天开始了。黄昏(huánghūn)的时候,我们从地里干完活,走在回家的路上,大老远就能看见一束束炊烟,慢慢地穿过林梢。夕阳的余晖洒在林梢间,像涂上了一层层金粉。那时候,我就想,一辈子再也不离开这个村庄了,只为在每天的日升日落中看这炊烟升起又熄灭,熄灭又升起,多好啊!

第四十一页,共68页。41文章第二段描绘乡村景象,请分析(fēnxī)其表现特色。答题思路:“表现特色〞是一个意义极其宽泛的术语,内容表现的角度、表达的方式、遣词造句的特色、语言表达的风格、修辞手法、写作技巧等均涵盖在其中,且不同文体在表现特色上又自有其特性。第四十二页,共68页。42答案例如及评分标准:答案:【围绕“炊烟〞这一主体,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描绘(miáohuì)了乡村的恬静幽美,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答出其中一种,此处的1分不可赋;两种均答对,得1分。点出了乡村特点〔“恬静〞“幽美〞“安详〞之类的〕,得1分;答出所表达的感情〔“喜爱〞之类的〕,那么再得1分。“围绕“炊烟〞这一主体〞,不作为踩分点,但讲评时要引导学生注意。第四十三页,共68页。43补:从形态、色彩等角度动静结合地描绘(miáohuì)炊烟,既有正面的观察描写,又有心理上的侧面衬托。第四十四页,共68页。44友情提醒:描写性文字——描写对象、角度〔形态、声音、色彩、时空、动静、虚实(xūshí)、视听嗅、正侧、细节等〕、手法〔含修辞等〕、语言特色+表达效果和情感等第四十五页,共68页。45友情提醒:考查文章局部文字的表达特色,一般是考查描写性文字,如果是记叙、议论、抒情或说明性的文字,答题思路大致思路如下:记叙:线索、顺序、手法(shǒufǎ)、语言+效果、情感等;议论:角度、方法、语言+效果、观点;抒情:抒情方式、语言+效果、情感等;说明:说明方法、语言+效果等;第四十六页,共68页。46再如2007江苏题: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的只是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草香。答案:选取了麦天(màitiān)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了比较的倏方法,语言表达富有意味。第四十七页,共68页。47再如2010江苏题:万丈绝壁(juébì)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第四十八页,共68页。48(五〕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思路:性格〔或情感、心理等〕+身份等友情提醒:①“身份〞有时不作为得分点,最好答一下;②揭示性格特征的词语一般为形容词,要具有概括性;③揭示性格的词语有时在文中有出现,有时需要自己(zìjǐ)根据内容概括;④散文中塑造人物的作用一般是表现主旨和为下文抒情议论作铺垫。第四十九页,共68页。49题目例如:文中〔?麻鞋之歌?〕老人是一个什么祥的形象?作品描写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答:〔1〕文中老人是一个憨厚〔本分、木讷〕、羞涩(xiūsè)〔质朴〕、钟爱麻鞋制作手艺〔手艺精巧〕的西北农民形象〔4分,前两点各1分,第三点2分〕〔2〕①具体而形象地阐述麻鞋“沉浸着手艺的光辉,是农业文明的一那么注脚〞;②为下文对麻鞋、手艺的尊重的议论和抒情作铺垫;〔2分〕第五十页,共68页。50〔四〕探究(tànjiū)题命题原那么及特点1.设题有规律:一般在文章的重点、疑难等关键处设题。如文中的议论、抒情处。2.设题讲根据:一般依据文本探讨研究,而不是随心所欲,任意发挥。3.思考(sīkǎo)有层次:要求考生从不同层面或角度作思考(sīkǎo),一般文本中少有直接答案。4.答案有限制:不会像读后感那样可以百花齐放,总会给出一个相对统一的参考答案。第五十一页,共68页。51命题角度: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开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yǐjí)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江苏对接明显⑵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山东命题较多,江苏对文本的写作目的较感兴趣⑶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看法。----山东命题较多第五十二页,共68页。52第一种类型(lèixíng):文本探究类09高考江苏卷?上善假设水?:14.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假设水〞的哪几层深意。----这是要求考生从思想内容方面开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和深刻内涵。答案: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07江苏?麦天?17.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这也是要求从思想内容方面开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主题〕。答案:炽热的劳动生活,丰收的喜悦(xǐyuè),紧张热烈后的平和、闲散。乡土民风的朴实,亲情的淳厚、和谐。第五十三页,共68页。53答题提示:从题型看,命题者主要还是依据文本主题内涵或写作意图来做文章,这类探究题要求学生必须准确把握主旨并进而把握作者写作用意,否那么就无法完成答题要求。从两题的答案看,既不能脱离原文,而由无法在原文中直接截取答案,都需要考生(kǎoshēng)作抽象概括。第五十四页,共68页。54探究情感取向“情感取向〞即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憎恶、厌弃、讴歌、赞美等情感。答题格式:表达了对……的喜爱、对……的抨击或批判了……、赞美了……、向往……、厌弃……友情提醒(tíxǐng):①不要与“深刻意蕴〞相混淆;②如果题干中规定了思考的角度,一般由具体〔浅、小等〕到抽象〔深、大等〕思考,如果示规定角度,可作多角度思考;第五十五页,共68页。55题目例如(lìrú):阅读全文,探究“麻鞋之歌〞的内涵。(6分)①对清水这片土地的歌颂;②对麻的尊重;③对穿麻鞋、做麻鞋的清水人的歌颂;④对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尊重;⑤对传统农业文明的尊重与留恋。〔前4点每点1分,第五点2分〕第五十六页,共68页。56再如2010江苏题: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yìyùn)和作者的情感取向。(1)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2)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3)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4)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第五十七页,共68页。57探究深刻意蕴答题思路:深刻意蕴是指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或内涵。友情提醒(tíxǐng):①不应是对文中人或事物的直接评价,而是从中抽象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②如果没有规定探究角度,就必须多角度多侧面思考;③如果规定了角度,就应该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思考。〔考试说明对“探究〞有如下解说:“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开掘作品的意蕴〞〕第五十八页,共68页。58例:探究下面一那么材料中的深刻意蕴小马过河有匹小马长大了,老马想让他自己出门锻炼锻炼。老马对小马说:“宝贝,帮妈妈把这袋麦子送到奶奶那去吧!〞在途中,小马被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qùlù),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趟过去。“孩子,水很浅,你能趟过去。〞一只老牛说道。“小马别过河,水很深,你会淹死的!〞一只小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于是回家问妈妈。妈妈说:“孩子,你一定要自己开动脑筋,去试试才知道。〞小马跑到河边,小心地趟到了对岸。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第五十九页,共68页。59探究:角度一:小马——实践出真知;要有好问的精神;不要轻信别人;角度二:老牛、松鼠——不要犯经验主义错误(cuòwù);处理问题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角度三:妈妈——要让孩子在锻炼中成长;教育要善于诱导启发;第六十页,共68页。60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