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生物必修3第四章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生物学是21世纪的主导科目。以下是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必修3第四章同步练习题,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生物网一直陪伴您。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可以成为种群密度的是()A.一个池塘中各种鱼的总数B.全世界的人口数量C.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鸟类D.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2.(2019郑州)如图为a、b、c、d四个不同种食叶昆虫的数量随山体海拔高度变化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海拔2000米处的物种均匀度高于海拔3000米处B.b数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不能体现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C.海拔3000米处,b、c数量差异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D.海拔4000米处,a、b、c、d的数量差异体现遗传多样性3.(2019广州)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4.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使它们能()A.有效避免竞争B.合理利用环境资源C.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D.以上都正确5.(2019南京)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A.2019年,宜昌市的人口出生率为7.17B.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C.蜜蜂等动物遇到敌害,常集群攻击D.由于水葫芦的入侵,某湖泊中莲的死亡率比较高6.(2019淄博)下图显示了蝌蚪的生长速率随种群密度增加的变化情况(在同样的空间里,个数由5增加到160),图中曲线可以说明()A.食物短缺降低了蝌蚪的存活率B.蝌蚪变态所需的时间与种群密度成负相关C.一定范围内,蝌蚪生长速率与种群密度成正相关D.高种群密度下,能够变态为青蛙的可能性减小7.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组成一个生物群落B.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C.群落中,生物种类越多,生存斗争越激烈D.群落的结构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8.在一个阴湿低洼的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和木耳的朽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老鼠等动物,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一个()A.生物群落B.种群C.食物网D.以上都不对9.(2019临沂)某草原上啮齿类以植物为食,下图表示啮齿类的密度与植物种类数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啮齿类的存在影响植物多样性B.植物的多样性取决于啮齿类的多样性C.啮齿类能对植物进行选择D.啮齿类的密度依赖于植物的多样性10.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是()A.人类活动会加速演替的速度B.人类活动会减缓演替的进行C.人类活动会使演替偏离其自然的方向D.人类活动会降低群落的丰富度11.(2019苏州)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的慢、历时长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12.我国西部大片的耕作区将退耕还林。若将大面积的退耕地封闭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发生一系列的生态演替。下面列举的情况中,哪项不可能是未来生态演替的趋势()A.营养级的数目增加B.每年同化的太阳能增加C.群落的结构复杂化D.非生物的有机质(生物的遗体或脱落物)减少13.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编号生态系统采收对象现有生物量年增长率/%年采收量①马尾松林马尾松200000m321000m3②淡水湖泊鲫鱼10000kg353600kg③山地甘草1000kg20300kg④滩涂沙蚕10000kg30500kgA.①B.②C.③D.④14.下面关于《退耕还林条例》的说法正确的是()A.本条例于2019年1月20日实施B.本条例有利于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C.这项浩大的生物工程有望使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D.这是针对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牺牲环境的垦殖活动提出的15.在废弃的池塘中长出树林,大约是经历以下几个阶段:①干涸池塘阶段;②灌木阶段;③乔木阶段;④草本植物阶段。演替的正确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16.如图为从温带原始裸地开始的群落演替过程中两种量值的变化曲线。它们表示的是()A.Ⅰ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Ⅱ曲线表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质量)B.Ⅰ表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Ⅱ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C.Ⅰ表示土壤中腐殖质总量,Ⅱ表示植被的种类数量D.Ⅰ表示食肉类的种类数量,Ⅱ表示食肉类的生物总量17.在研究下列几个种群的增长模型时,最可能与数字模型相符合的是()A.麋鹿种群B.大熊猫种群C.玉米种群D.青蛙种群18.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A.100只B.200只C.300只D.400只19.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曲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正确说法是()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B.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C.种群增长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20.如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的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增长率为0B.种群增长过程中d点增长率最大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D.渔业捕涝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21.有一种紫腹巨蚊,当它处于幼虫状态时,专以毒蚊幼虫为食;当它发育成成虫后,专吸食竹类植物的叶汁花浆为主。紫腹巨蚊与毒蚊幼虫、竹类植物的关系是()A.竞争、捕食B.捕食、竞争C.都是捕食D.捕食、寄生22.将A、B两种单细胞生物分别放置在两个容器培养,得到如图a所示的结果,若将这两种生物放在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得到如图b所示的结果。从实验结果可知,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是()A.竞争B.捕食C.互利共生D.寄生23.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年龄组成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C.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D.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24.下列情形中,两个不同群体间的竞争最为激烈的是()A.一个群体比另一个群体大得多B.两个群体亲缘关系密切C.两个群体的食性、生存环境相似,彼此重叠D.两个群体的生殖方式相同25.(2019汕头)下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26.下图表示寄生关系的能量流动模型的是()27.在群落演替中,一般不会出现的现象是()A.群落中生物种类的增多B.群落中个体数量的增多C.草本植物被高大乔木取代D.灌木被草本植物取代28.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N1、N2)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判断这两个种群的关系是()A.捕食关系,N1为捕食者,N2为被捕食者B.捕食关系,N2为捕食者,N1为被捕食者C.竞争关系,N1为竞争中的胜者,N2为失败者D.共生关系,N1、N2彼此依赖,相互有利29.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30.自然界中生物种内及种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A.林鸽群较大时被苍鹰捕食的几率较低B.鲈鱼有时捕食鲈鱼的幼鱼,这有利于鲈鱼种的维持C.自然界中的猴群经过斗争建立了优劣等级制度,并依次占据资源,这对种的保持是有利的D.自然界中物种间捕食对一个种有利,但会使另一种消失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55分)31.(11分)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草原生态系统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五年第八年甲种群4490412038896710乙种群012028032114553请根据以上调查表回答问题:(1)甲、乙种群之间存在________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影响甲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生物因素可能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说两点)。(2)甲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对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种群可能绝灭的内在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甲、乙种群的演替过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能力。32.(11分)种群增长和环境负载能力有着密切关系,在自然环境中所有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不是直线而是一个S型曲线。请根据下图回答:(1)种群指数增长期是指图中的()A.aB.bC.cD.d(2)现在自然界多数生物都已达到平衡的稳定期,种群数量一般不再增长,只有波动或变动,这种波动或变动一方面是由于种群有____________的能力,另一方面是由于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影响种群的____________。(3)从该图曲线的实际意义分析,如果在灭鼠时,杀死了一半老鼠,存活的老鼠很快恢复到原来的数量,那么更有效的灭鼠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使环境的负载能力降低,从根本上限制老鼠的种群数量。33.(11分)请你用有关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蜂巢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春季来临,工蜂会尽心地照顾蜂王和雄蜂,但到花少的秋季,繁殖期已过,又有大部分雄蜂被赶出蜂巢,这种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乌鱼是一种凶猛的淡水鱼,常潜伏在池塘、湖泊的水底和水草茂密的地方,当小鱼游到它附近时,它便出来攻击,甚至连自己的鱼籽也吃。其中的生态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成群的蚂蚁,可向一个较大型的昆虫进攻并将其搬进蚁巢中,这一现象从蚁群中个体之间的关系来看,表现为______________;从蚁群与被攻击的昆虫之间的关系来看则属于______________。(4)猕猴群中,猴王死后,雄猴为争夺王位打得头破血流,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_。34.(11分)如图为老鼠自动调控图(注:环境中的老鼠容纳量是指环境资源能承载的最大老鼠数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自然界中,老鼠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2)由图可以看出,当老鼠数量大于老鼠容纳量时,老鼠生存的环境阻力将随之________________。(3)从图可以看出,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灭鼠方案:__________________。参照该法,据所学知识,写出防治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写出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11分)动物A和B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现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下图表示A、B在120天内的种群变化。(1)从曲线可判断种群A和种群B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物种A达到的峰值会高于物种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种群突然大幅度增加,A种群和B种群的数量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75天时,导致种群A出现图中所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详解答案:1B[解析]种群密度是种群的基本特征,它必须是同种生物在一定空间的个体数量。A、C、D所述生物不一定是同种生物,而人在分类学中是同一个物种。2A[解析]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曲线的比较分析能力。分析图形,海拔2000米处不同物种的个体数比较接近,故比海拔3000米处物种均匀度高,A正确;图中在一定海拔范围内,随海拔高度的不同b物种个体数也不同,说明b物种中有不同类型的个体,适应于不同的海拔高度,即b物种具有遗传多样性;图中b、c数量的差异应是环境对不同生物选择的结果;在海拔4000米处,a、b、c、d物种的数量比较接近,且都比较少,故不能明显体现遗传的多样性。3A解析]考查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种群的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A项中环境发生变化,则种群数量的变化,有多种可能,可能先减少后增加,也可能是大幅增加,再减少,但数量的变化曲线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A错;B项中b点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出生率增加,死亡率也会增加,B对;C项中天敌的大量捕食使该种群数量迅速下降,C对;D项中,年龄结构影响的是未来的种群数量,结构发生变化,在未来种群数量可能大幅增加,D对。4D5C[解析]B选项描述了种群的年龄特征,A、D选项描述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C选项描述的是种内互助的现象。6D[解析]曲线不能提供食物短缺能降低蝌蚪存活率的信息;蝌蚪变态所需的时间与种群密度应该成正相关,一定范围内,蝌蚪生长速率与种群密度成负相关。7C[解析]A项一个池塘这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其中的全部生物包括多个种群,相互之间有着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8A[解析]此朽木虽然范围较小,但因处于阴湿的草丛中,其中长满苔藓和木耳,并且聚集着蚂蚁、蚯蚓、老鼠等动物,这些生物之间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了生物群落这一个有规律的集合体。9D[解析]据图可知,啮齿类密度较小时,植物多样性较差;啮齿类密度适中时,植物多样性达到最大;啮齿类密度较大时,植物多样性下降,即啮齿类的密度直接影响植物多样性,或者说植物的多样性取决于啮齿类的密度,A、B项正确;在啮齿类数量较为庞大的时候,植物种类数明显减少,说明啮齿类动物取食植物时有所偏好,C项正确;从图中看,植物多样性最大时,啮齿类动物数量并不是达到最大值,因此其密度也并非依赖于植物的多样性,D项错。10C[解析]在自然状态下,群落的演替会沿着自己的规律:在外界环境的变化下,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而如果有了人的干预则会加速或者减缓演替的速度,当然对于群落的丰富度的影响也应该是两方面的。11B[解析]题图中甲曲线表示次生演替,乙曲线表示初生演替,次生演替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历时短;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为次生演替,但火灾前的物种与火灾后演替产生的物种不一定相同;当气候条件适宜时,次生演替和初生演替均可演替成森林。12D[解析]生态演替的结果是有机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因而生物的遗体或脱落物也会增多。13C[解析]③项内容为过度采收。14C[解析]结合课本知识即可做答。15D[解析]废弃池塘中发生次生演替。在池塘塘泥中有机物丰富,草本植物种子容易发芽生根,使土壤表层有机物质逐渐增多,保水能力也逐渐增强,几年后,一些灌木便会长起来,形成灌木丛,再经过一段时间,乔木便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优势种,灌木渐少,乔木逐渐蔚然成林。16A[解析]由原始裸地开始演替,Ⅰ代表首先出现的草本植物,Ⅱ可代表整个植被数量,因为演替过程先经过草本植物阶段,到灌木阶段草本植物数量定会减少,两总量由于空间的分层会增加。17C[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增长,模型的增长最符合生物模型的情形,就是种群中的个体在上下代之间不重叠的情况,在4个选项中只有玉米严格符合条件。18D[解析]处于200只的时期是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时期,也就是K/2处,所以环境的最大容纳量(K值)为400只。19C20A21D[解析]根据题干描述,紫腹巨蚊与毒蚊幼虫的关系为捕食,与竹类的关系为寄生。22A[解析]两种单细胞生物单独培养都能正常生长,但当把两者混合培养时,二者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生存斗争,其结果往往对一方不利,甚至被消灭,这种现象叫做竞争。23B[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后,保护区内各种生物的生存环境一般都会有所好转,且人类对其影响将大大减小,因此,对生物的容纳量将会增加;人工群落是人工建立的,其物种的选择和配置都是按人的意志来进行的,因此,其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可置于人为调控之下;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都是用来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不是用来调查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方法。24C[解析]C项内容符合竞争的条件。25C[解析]考查点:本题考查了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及应用。有害动物在繁殖初期或幼龄时控制最有效,也就是说在种群密度较小时控制最有效;图示揭示了种群密度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但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可自行有效地进行调控人口密度,因此不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种群密度虽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在K/2时捕捞鱼类有利于可持续生产,但要获得最大日捕获量,则在K时更为合适。26B[解析]寄生分为体内寄生和体表寄生两种,B项内容可以反应出二者的关系。27D[解析]灌木阶段应出现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的草本植物之后。28B[解析]种群关系包括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等。互利共生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寄生指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体内,靠寄主体内营养生存;竞争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而捕食关系指的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的现象。图中反映了1850年到1925年间种群N1和种群N2的数量关系,当N1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时,N2的数量也跟着增加或减少,结合各个种群关系的特点,表明N1与N2是捕食关系,且N2以N1为食。故选B。29C[解析]从图中看出种群a的变化规律是呈典型的S型规律增长,它受自身种群密度的制约,种群密度的变化由多种因素作用所致。同时从图中看出它不随种群b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不受种群b消长影响,因此答案A、B可以排除。答案D中种群b早期增长呈J型,此时不受种群a的制约,之后因a、b间的竞争而下降,故此答案错误。30D[解析]种间关系上表现为共生、竞争、寄生和捕食。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猎物)的相互关系是生态系统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复杂关系,它们是相互适应的,从而使得这两个物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容经络按摩培训
- 2025年度环境风险评估与环境保护合同
- 肺部感染护理诊断及措施
- 耳前瘘管护理查房
- 2024淮安市辅仁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招商代理合同范本
- 装饰装修工程合同范本大全
- 洗车店承包与服务合同样本
- 腹水常规操作规程
- 农业机械租赁合同协议
- 施工质量奖惩考核实施细则
- 杭州2025年浙江杭州余杭区余杭街道招聘编外劳务派遣人员2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入团考试练习试题(100题)附答案
- (二模)温州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一模)南京市、盐城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装载机基础知识
- 烟台东方威思顿电气有限公司2025届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邮政社招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子宫肌瘤临床路径与治疗指南
- 婴幼儿生活照护 课件 6行动手册单元六饮水活动照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