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化学平衡第四课时四、化学平衡常数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化学平衡移动结果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压强增大体系压强减小体系压强温度升高温度降低温度催化剂
由于使用催化剂对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影响的幅度是等同的,所以平衡不移动。但应注意,虽然催化剂不使化学平衡移动,但使用催化剂可影响可逆反应达平衡的时间。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复习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浓度减小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浓度增大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浓度减小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浓度增大向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方向移动体系压强减小向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方向移动体系压强增大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体系温度降低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体系温度升高(法)勒沙持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这就是勒沙特列原理。
回顾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在一定条件下,几乎所有的反应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可逆性,但有些反应的逆反应进行程度太少而忽略,把几乎完全进行的反应叫不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受浓度、压强、温度等影响会产生移动,再达到新的平衡。那么化学平衡有什么性质?如何判别一个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有关的计算怎样?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首先,让我们以氢气和碘蒸气的反应为例,分析课本29页表中的数据,然后得出结论。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1)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也越大。(2)一般地说,K﹥105时,该反应进行得就基本完全了;K在10-5左右,则认为反应很难进行。(3)K值不随浓度的改变而改变,但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一般地:书写平衡常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①由于固体浓度为一常数,所以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再写出。②由于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一常数(55.6mol·L-1),因平衡常数已归并,书写时不必写出。典型例题剖析∶例1∶在某温度下,将氢气和碘蒸气各0.1mol的气态混合物充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H2)=0.008mol/L。(1)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2)在上述温度下,该容器中若通入氢气和碘蒸气各0.20mol。试求达到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审题思路∶要求平衡常数,先要求出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求出平衡常数后,在同温下利用公式可以求消耗浓度,再求平衡浓度。解∶(1)依题意知,H2(g)+I2(g)2HI(g)起始浓度(mol/L)0.0100.0100转化浓度(mol/L)0.0020.0020.004平衡浓度(mol/L)0.0080.0080.004∴K=C2(HI)/C(H2)·C(I2)=(0.004)2/0.008×0.008=0.25
续上(2)设反应中转化(或消耗)了Xmol/L的氢气。依据题意则
H2(g)+I2(g)2HI(g)起始浓度(mol/L)0.0200.0200转化浓度(mol/L)XX2X平衡浓度(mol/L)0.02-X0.02-X2X
由于温度不变,故K值不变,则有K=C2(HI)/C(H2)·C(I2)
=(2X)2/(0.02-X)2=0.25解得X≈0.0040mol/L平衡时答∶(略)C(H2)=C(I2)=0.016mol/L,C(HI)=0.008mol/L。例2∶在密闭容器中,将2.0molCO与10molH2O混合加热到8000C,达到下列平衡
CO(g)+H2O(g)CO2(g)+H2(g),且K=1.0,求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解∶设CO转化为CO2的物质的量为X。体积为VCO(g)+H2O(g)CO2(g)+H2(g)C始(mol/L)2.0/v10/v00△C(mol/L)x/vx/vx/vx/vC终(mol/L)(2.0-x)/v(10-x)/vx/vx/v
(续上)由题意知∶K=c(CO2)·c(H2)/c(CO)·cH2O=1解得x=1.66答∶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为83%。练习与思考1、0.05gN2O4气体放入200mL密闭容器中并在250C保温,N2O42NO2,K=0.00577。求∶每一组分气体的平衡浓度。解题思路∶现在要求各组分的平衡浓度,已知反应起始的物质的量和体积、该温度的平衡常数,则可采用列三行、填对空的方法弄清关系然后用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代入已知量进行求解。
参考答案∶解∶四氧化二氮的起始浓度C(N2O4)=0.05g÷92g/mol÷0.2L=2.72×10-3mol/L设其反应中消耗的浓度为XN2O42NO2起始浓度2.72×10-30(mol/L)转化浓度X2X(mol/L)平衡浓度2.72×10-3–X2X
(mol/L)K=C2(NO2)/C(N2O4)=(2X)2/(2.72×10-3–X)=0.00577,解得X=1.39×10-3
mol/L∴平衡时∶C(NO2)=(2.72×10-3–X)mol/L=()×10-3
mol/L=1.33×10-3
mol/L,C(N2O4)=2X=2×1.39×10-3
mol/L=2.78×10-3
mol/L。答∶(略)练习2设在某温度时,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内,把氮气和氢气两种气体混合,反应后生成氨气。实验测得,当达到平衡时,氮气和氢气的浓度各为2mol/L,生成氨气的浓度为3mol/L,求这个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和氮气、氢气在反应开始时的浓度。解题思路∶该题可用已知的平衡浓度代入平衡常数求算公式进行计算,然后根据起始浓度等于消耗浓度加上平衡浓度,计算出氮、氢气的起始浓度。Key:K=0.56氮气、氢气在反应开始时的浓度分别为3.5mol/L6.5mol/L转化率温度01.01107Pa1.01106Pa1.01105Pa四、化学平衡图象1.转化率——压强/温度曲线解法:作等温线TmA(g)+nB(g)pC(g)+qD(g)ΔH=Qm+n
p+q>Q
0等温线<200C300C100C转化率压强0Pm+n
p+q>Q
0
看图技巧:图象中有三个量时,“定一看二”,先看曲线的高低,再看曲线的变化趋势。等压线mA(g)+nB(g)pC(g)+qD(g)ΔH=Q>200C300C100CPQ
0等压线压强0A%2.物质百分含量——压强/温度曲线m+n
p+q<mA(g)+nB(g)pC(g)+qD(g)ΔH=Q<3.物质百分含量——时间曲线T1CT2CC%时间0t1t2看图技巧:先拐先平衡,先平衡则速率快,速率快则温度高。mA(g)+nB(g)pC(g)+qD(g)ΔH=Q1、T1与T2的高低2、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问题1、T1>T22、是放热反应答案小结1.认清坐标系,弄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并与勒沙特列原理挂钩。2.紧扣可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硝普钠使用的观察和护理
- 竞聘管理者岗位
- 酒店安全意识培训
- 脑梗塞护理查房
-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健康运动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新媒体设计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体育学院《莫言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重点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杭州师范大学《高聚物合成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重点达标名校2025年初三四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化学入门-给小学生讲化学
- 绵竹事业单位招聘2022年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word版】
- GB/T 9166-2009四柱液压机精度
- GB/T 39711-2020海洋工程用硫铝酸盐水泥修补胶结料
- GB/T 34685-2017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评价方法
- GB/T 34120-2017电化学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技术规范
- GB/T 31216-2014全价宠物食品犬粮
- GB/T 17376-2008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备
- GB/T 14846-2008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尺寸偏差
- GB/T 11026.1-2016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第1部分:老化程序和试验结果的评定
- 院内ACS救治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