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说》知识点归纳答案版一,全文理解:1,本文作者是韩愈,唐代人。2,本文主旨: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闻,抨击了封建统治着埋没,摧残人才的现象。3,本文体裁:说。特征:奇巧而善辩(争论文)4,“千里马”比方人才“伯乐”比方擅长识别人才的人“食马者”比方愚昧无知的封建统治者5,用原文回答:(1)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缘由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总领全文,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确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4)千里马的凄惨命运是:骈死于槽枥之间。(5)千里马被埋没和摧残的缘由有哪些:A伯乐不常有。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6,“说”是古代一种争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虽是争论文体,却讲究文采。字词(一)通假字1,食马者食sì通饲,喂2,外见见通现,显现3,尽其材材通才,才能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相当于吗(二)一词多义策(1)执策而临之马鞭(2)策之不以其道鞭驱(3)策勋十二转记载之(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助词“的”骈死于槽枥之间助词“的”虽有千里之能助词“的”(2)马之千里者助词不译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不译(3)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千里马食之不能尽其材代词,它,千里马以(1)不以千里称也把,拿(2)策之不以其道根据其(1)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代词,它策之不以其道鞭驱千里马的行为(2)食之不能尽其材代词,它其真无马邪莫非(3)其真不知马也唯恐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虽(1)虽有千里之能虽然(2)故虽出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即使,其他1,只:只是不以千里称也称:称呼2,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3,且:尚且等:等同4,以其道道正确方法通其意意意愿5,执策而临之临:到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6,一食:吃一顿或尽粟一石或:有时三,名句翻译:1,骈死于槽枥之间。和一般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的粮食。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懂得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做一般的马来喂养它。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鞭打它不根据驱使的正确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莫非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唯恐是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啊!6,不以千里称也不把它称作千里马四,理解发挥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说法,启发我们应当怎样面对“千里马”那样的人才(3分)(1)识别人才(2)善待人才(3)善用人才(对两点即可)2,怎样理解“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其确定作用。3,在作者看来,“伯乐”及“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1)伯乐(2)因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4,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对千里马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怜悯和惋惜。中考练习【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出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及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乙】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②)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及言。愿子还(③)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④)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战国策•燕策》
【注释】①比:连续,接连。②臣:先秦时代,一般人之间有时也谦称自己为“臣”。③还:通“旋”,围绕,绕圈子。④朝:早晨,也指一天。8.下列各组加点词语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才美不外见(通“现”,表现)
往见伯乐(接见)改为“拜见”B.且欲及常马等不可得(等同,一样)
等死,死国可乎(同样)C.食之不能尽其材(喂养)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D.比三旦立于市(集市)
愿为市鞍马(买)9.下列加点虚词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策之不以其道(因为)改为“拿”B.臣有骏马欲卖之(无意义,一般不译)代词,指马C.伯10.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拿着马鞭面对它(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2)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盼望您围着圈子看它,离开了还回头看它。11.甲乙两文说明白一个什么道理?请就这个道理谈谈你对名人做广告的看法。(4分)说明白伯乐的重要性或名人的重要性。谈看法略,能围绕伯乐的重要性来谈,名人做广告的利或弊。资阳市2010年高中阶段教化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出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及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恳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①死马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③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⑤欲致士⑥,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⑦,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注解:①安事:要……何用
②捐:弃
③之:指死马
④期年:满一年
⑤诚:真心
⑥致士:纳贤士
⑦见事:被侍奉)21.说明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1)策之不以其道(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3)买其首五百金(
)(4)鸣之不能通其意(
)22.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2分)
23.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
”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
,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
(3分)2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⑴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⑵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回答7—10题。(15分)2010年朝阳市初中升学考试[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出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及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乙]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及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注释】①比:副词,接连地。
②还:通“环”,环绕。③朝:早晨。④一旦:一天。7.说明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1)才美不外见。
见:_____________
(2)执策而临之。临:______________(3)愿子还而视之。子:____________
(4)去而顾之。顾:_______________8.翻译选文中划“__________”的句子。(3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受,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作广告已成时尚。请结合甲,乙二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11分)21.⑴用鞭子打
⑵买
⑶它(的)⑷助词,没有实在意义。(2分,每小题0.5分)22.表面看是指马,其实是喻指人才。(2分)2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对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以及自己明珠暗投的愤慨。
应当重视人才,用诚意吸纳人才,才能得到人才。(3分,正确一处1分,言之有理即可。)24.⑴唉!是真的没有好马吗?这是不识好马呀。⑵我要买的是活马,为了一匹死马而丢掉五百金有什么用?(4分,除去“呜呼”,其余4个分句每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房产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年贷款抵押合同
- 三人餐饮合作合同及入股协议
- 专业化植物健康管理服务合同
- 中外经贸合作框架合同
- 事业单位临时工劳动合同文本示例
- 亲属间借款合同范本
- 不动产行政赠与合同书
- 创业公司合伙人简单协议书
- 砂石料买卖简单的合同范本
- 2025年合资经营印刷烟包盒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试题 化学 含答案
-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二模试题 生物 含答案
- 2025年湖南省通信产业服务限公司春季校园招聘76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电影之创战纪》课件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五年级(上)英语寒假作业(一)
- 开题报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校教育研究
- 2025届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中学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五校镇海中学2025届高考考前模拟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度高三年级11月联考试题及答案
- 公司2025年会暨员工团队颁奖盛典携手同行共创未来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