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1页
河南省漯河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2页
河南省漯河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3页
河南省漯河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4页
河南省漯河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漯河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5题)1.“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所用的修辞方法是

A.夸张、用典、比喻B.夸张、对偶、比喻C.对偶、比喻、拟人D.用典、夸张、对偶

2.茕茕子立,形影相吊出自()

A.《出师表》B.《答司马谏议书》C.《陈情表》D.《报刘一丈书》

3.《报刘一丈书》暴露封建官场黑暗所采用的笔法是

A.客观的求真笔法

B.夸张的漫画笔法

C.含蓄的暗示笔法

D.犀利的怒斥笔法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楚辞是屈原在公元4世纪所创制的新诗体,《楚辞》一书则在西汉初由刘向编辑而成。

B.拟话本是指明代中后期文人模拟宋元话本小说所作的小说,其中冯梦龙的“二拍”是当时著名的拟话本小说。

C.古体诗是指唐代以前的诗歌和后人模仿唐以前诗歌的诗作;近体诗是指唐代的格律诗;今体诗是指现当代自由体诗歌。

D.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小说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干宝的《搜神记》等。

5.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左传》B.《战国策》C.《后汉书》D.《史记》

6.《谏逐客书》中,“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B.层递C.对偶D.对比

7.下列各组词语中,全都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安兵不动暗然失色筚路蓝缕得不尝失

B.破釜沉舟言简意骇恒古未有事必恭亲

C.纷至踏来众口烁金按途索骥秘而不宣

D.迫不急待耳儒目染括不知耻铤而走险

8.

下面是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每一个人体细胞的一生中,自始至终要受到正负两类信号的精确调节

B.正信号和负信号的传递是由癌基因来担负的

C.征服癌症的希望,在于恢复正负两类信号的正常功能,阻止细胞发生成熟分化

D.有一些抑癌基因是借助基因工程分离而得到的,这是目前已经获得的科研成果

9.《冯谖客盂尝君》中最能表现冯谖的政治才能的情节是

A.弹铗而歌B.焚券市义C.营造三窟D.乘车过友

10.12.下列关于作者、作品、国别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欧亨利——《麦琪的礼物》——英国

B.培根——《论学问》——英国

C.莫泊桑——《羊脂球》——法国

D.屠格涅夫——《罗亭》——俄国

11.《世说新语》是一部()

A.讽刺小说集B.志怪小说集C.笔记小说集D.传奇小说集

12.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通过回忆姐姐的命运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是()A.对理想的追求B.对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的否定C.对不幸者的哀悼D.对故居的留恋

13.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骆宾王

14.《红楼梦》中,在宝玉挨打后,众人纷纷前来探望。请根据人物性格,判断下列哪句是薛宝钗的问候()

A.“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得到这步地位。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

B.“你可都改了罢!”

C.“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一”

D.“可好些了?想什么吃?叫人往我那里取去。”

15.总体来说,《陌上桑》是一首()

A.采桑乐歌B.美女赞歌C.抗暴壮歌D.夸夫喜剧

二、填空题(10题)16.汉武帝时设置的音乐官署名为__。

17.欧阳修的作品集主要有__________

18.老舍曾被授予“__”称号。

19.《战国策》的原著者不可考,后经西汉末年的___整理后定为《战国策》。

20.《李将军列传》在文末引民谚:"桃李不言,__________。"

21.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2.“非秦者王,为客者逐”两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

23.《》选自巴金的散文集《随想录》,是巴金悼念亡妻之作。

24.《西厢记》,故事原出唐代_________的传奇小说《莺莺传》脱胎于金代_________的《西厢记诸宫调》。

25.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5题)26.苏轼以豪放词著称,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堪称他婉约词中的代表作。()

27.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通过“杀霸陵尉”等情节表现了李广的性格弱点。()

28.《风波》是以七斤与赵七爷的矛盾冲突为中心线索描述事件的。()

29.《谏逐客书》是李斯向秦王陈述意见的奏章。()

30.《米龙老爹》叙述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避免了叙述的呆板和单调。()

四、文言文阅读(3题)31.从这段话来看,《秋水》这篇文章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讲道理的?

32.(二)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24~26小题: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遏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

请将“以为李广老,数奇”译为现代汉语。

33.阅读《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

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盈虚者:

适:

肴:

核:

五、现代文阅读(3题)34.阅读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小题。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在这个段落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35.

阅读《箱子岩》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3~35小题。

那一天正是五月十五,河中人过大端阳节。箱子岩洞窟中最美丽的三只龙船,早被乡下人拖出浮在水面上,船只狭而长,船舷描绘有朱红线条,全船坐满了青年浆手,头腰各缠红布。鼓声起处,船便如一支羽箭,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河身大约一里路宽,两岸皆有人看船,大声呐喊助兴。且有好事者,从后山爬到悬岩顶上去,把“铺地锦”百子鞭炮从高岩上抛下,尽鞭炮在半空中爆裂,形成一团团五彩啐纸云尘。

36.(三)阅读《谈时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36~38小题:

所以有人宁可遁迹山林,享受那清风明月,“侣鱼虾而友麋鹿”,过那高蹈隐逸的生活。诗人济慈宁愿长时间地守着一株花,看那花苞徐徐展瓣,以为那是人间至乐。嵇康在大树底下扬槌打铁,“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刘伶“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植提壶”,一生中无思无虑其乐陶陶。这又是一种颇不寻常的方式。最彻底的超然的例子是《传灯录》所记载的:“南泉和尚问陆亘曰:‘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陆云:‘寸丝不挂!”’寸丝不挂即是了无挂碍之谓,“原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境界高超极了,可以说是“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根本不发生什么时间问题。作者在这段文字中都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六、作文(1题)3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豫剧大师马金凤在80年的演艺生涯中,每次演唱完后,为保护嗓子,都要喝上一碗面汤,这是当年她唱戏把嗓子唱哑后,一位老中医告诉她的保养方法。这习惯马金凤一天都没有中断过。为了保护嗓子,她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80年没有喝过一滴酒,以至于有一年在她的寿宴上,她笑着说:“我很想知道葡萄酒是什么味,可是我还是不能喝。”在她以85岁高龄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演唱《穆桂英挂帅》时,依然字正腔圆,声音清亮。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也不会想到,那竟是一位80多岁老人唱的。

我们常常看到很多杰出人物的荣光,我们也明白他们的成就是付出巨大努力才取得的。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他们的“不为”。正是因为有这种常人难以做到的“不为”,他们的成功才有了难以比肩的高度和耐人寻味的深刻。

请以“有为与不为”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参考答案

1.B

2.C

3.B

4.D

5.D本题考查了史学著作的体例。A项是编年体史书,B项是国别体史书,C项是纪传体断代史。

6.C

7.C

8.C

9.C解析:《冯谖客孟尝君》通过冯谖为盂尝君出谋划策、焚券市义、经营三窟、巩固政权的故事,赞扬了冯谖的深谋远虑、有胆有识、聪明果敢的政治才能,其中最能表现冯谖政治才能的情节是“营造三窟”。

10.A

11.C

12.B

13.C

14.C

15.B

16.乐府乐府

17.《欧阳文忠公集》

18.人民艺术家人民艺术家

19.刘向刘向

20.下自成蹊

21.春蚕到死丝方尽

22.对偶

23.怀念萧珊怀念萧珊

24.叶元稹;董解元

25.惟有杜康惟有杜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