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成考高升专理科综合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1页
2021-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成考高升专理科综合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2页
2021-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成考高升专理科综合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3页
2021-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成考高升专理科综合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4页
2021-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成考高升专理科综合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成考高升专理科综合模拟考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5题)1.下列各组气态氢化物中,其热稳定性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2.葡萄糖作为营养剂供给人体能量,在体内发生主要的反应是()A.A.氧化反应B.取代反应C.加成反应D.聚合反应

3.如图所示,一带有活塞的密闭气缸内封闭有定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上放一砝码.系统处于衡状态.现给气缸加热,气体膨胀,活塞向上移动.在活塞上移过程中()A.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

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少

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加

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少

4.两个单摆的摆长之比为1:4,它们的频率之比为()A.A.1:4B.1:2C.4:1D.2:1

5.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B.铅核比钍核少16个中子C.共经过4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D.共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6.如图所示,一向右运动的车厢顶上悬挂两单摆M与N,它们只能在图示平面内摆动,某一瞬时出现图示情景,由此可知车厢的运动及两单摆相对车厢运动的可能情况是()

A.车厢做勾速直线运动,M在摆动,N静止

B.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M静止,N在摆动

C.车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M静止,N静止

D.车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M在摆动,N静止

7.

8.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体积膨胀过程中,温度不变,则()A.A.气体不吸收热量,内能不变

B.气体不吸收热量,内能减少

C.气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D.气体吸收热量,内能不变

9.用相同的玻璃制成厚度为d的正方体A和半径为d的半球体B,分别放在报纸上,且让半球的凸面向上。从正上方(对B来说是从最高点)竖直向下分别观察A、B中心处报纸上的文字,下面观察记录正确的是()

A.看到A中的字比B中高B.看到B中的字比A中高C.看到A、B中的字一样高D.无法确定

10.如图,E为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源,R1、R2为定值电阻,只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c点向b端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的读数U和电流表的读数I的变化情况是()。A.U增大,I减小B.U增大,I增大C.U减小,I减小D.U减小,I增大

11.对于碳、硅、磷和硫元素,下列叙述中不确切的是()。A.常温下,它们的单质都呈固态B.它们常见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C.它们都是短周期元素D.它们都是非金属元素

12.关于机械波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振动方向总是垂直于波传播的方向

B.简谐波沿绳传播,绳上相距半个波长的两个质点振动位移的大小不相等

C.任一振动质点每经过一个周期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一个波长

D.鸣笛的火车进站时,站台上的乘客听到的声音频率变高

13.

14.下列各项的烧杯中均盛有稀硫酸,其中铜电极上能产生气泡的是()。

15.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单质是()

A.SB.FeC.CD.Al

1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小苏打B.“发烟”硝酸C.盐酸D.福尔马林

17.

18.如图,甲乙两物体叠放于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力F拉物体乙,它们仍保持静止状态,甲乙两物体的接触面也为水平面,则乙物体的受力个数为()。A.3个B.4个C.5个D.6个

19.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20.下列关于右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铜是负极,铜片上有气袍产生

B.该装置可以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发生的总反应为

21.在加压或降温条件下,下列可逆反应的平衡都向右移动的是()

22.一列横波的波形图如图3-3所示,已知图中质点A向下运动,则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B的运动方向分别是()

A.沿x轴正向,沿y轴正向B.沿x轴正向,沿y轴负向C.沿x轴负向,沿y轴正向D.沿x轴负向,沿y轴负向

23.在相同条件下,aL氢气和bL氨气所含原子数相同,则a与b之比为()

A.1:1B.2:1C.1:2D.1:3

24.某酯水解生成甲和乙两种物质.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甲和乙的蒸气占有相同的体积,该酯的结构简式为()A.A.HCOOCH3B.CH3COOCH3C.HCOOC2H5D.CH3COOC2H525.某一元弱碱的c(OH-)=0.0001mol/L,该弱碱的浓度()A.A.大于0.0001mol/L

B.小于0.0001mol/L

C.等于0.0001mol/L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15题)26.在实验室里,分别制备氧气、氢气、氯气、二氧化碳和甲烷,其中通常使用下图所示的仪器装置来制备的气体是______。

27.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氨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8.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平行地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组成原电池,则铜片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

29.如图所示,螺旋测微器测出的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

30.常温下某盐酸溶液的pH=2.0,则此溶液中的OH-浓度为______mol/L;若将此溶液用水稀释至原来浓度的1/10,则稀释后溶液中OH-浓度为______mol/L。

31.在水中发生水解,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向该水溶液中加入少量浓NaOH溶液(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溶液中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32.

33.

34.

22

将6mL0.2mol/L盐酸与10mL0.1mol/L氨水混合,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是__________。35.某酷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生成甲酸和乙醇,该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36.元素X、Y和Z均属于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序数之和为20。Y2-和Z+的电子层结构均与氖的相同。Z与化合物X2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Y与Z形成的1:1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37.在图5-6(a)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在(b)中是

38.

39.某炔烃跟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4-二甲基己烷,则炔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40.可逆反应(放热)达到平衡后,能够提高A的转化率的措施是(填序号)______。

①减小B的浓度②添加催化剂③升高温度④增大压强三、计算题(5题)41.

42.

43.

4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1)K1接通、K2断开时,通过K1和K2的电流之比多大?(2)K1和K2都接通时,通过K1与K2的电流之比多大?(3)K1和K2都接通时,电路的总电流多大?45.(10分)将1mL浓硝酸(密度1.4g/cm3)稀释至100mL,取稀释后的硝酸20mL,用0.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滴定终点时,用去氢氧化钠溶液15mL。计算稀释前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分数。四、解答题(2题)46.计算AgBr在1.00mol.dm-3Na2S2O3中的溶解度。500cm3浓度为1.00mol.dm-3的Na2S2O3溶液可溶解AgBr多少克?

47.往硝酸银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3.H2O,达平衡时,[NH3.H2O]=1.0mol.dm-3。求此时Ag(NH3)2+、Ag(NH3)+、Ag+各离子浓度的比值。

[已知Ag++NH3Ag(NH3)+,其K1=2.2×103]

参考答案

1.A回答此题主要依据“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这一规律.所以,只要知道形成气态氢化物的非金属元素其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就可比较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的大小.(1)HF、HCl、HI中,因F、Cl、I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是由强到弱的顺序,所以HF、HCl、HI的稳定性也一定是由大到小的顺序.(2)NH3、H2O、HF中,因N、O、F的非金属性是由弱到强的顺序,所以NH3、H2O、HF的稳定性是由小到大的顺序.(3)PH3、SiH4、CH4中,因非金属性是P比Si强,但Si比C弱;H2S、HCl、HBr中,非金属性是S比Cl弱,但Cl比Br强,所以它们的氢化物稳定性的顺序既不是由大到小,也不是由小到大.

2.A

3.C

4.D

5.C

6.A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单摆M只有在摆动才符合实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单摆N只有在摆动才符合实际。

7.A

8.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气体的功、理想气体的内能及内能与功、热传递的关系.气体的功与它的体积有关.当气体膨胀时,气体体积增加,气体对外界做功;当气体被压缩时,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决定于它的温度,温度上升内能增加,温度下降内能减少,温度不变内能不变.按题意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等温膨胀过程,体积增大,温度不变.因此,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不变,排除B、C.根据内能与做功和热传递的关系知,当气体对外界做功时,内能要减小,只有同时吸热才能保持内能不变,选D.

9.A对于正方体A,观察到的文字比实际高;对于半球体B,观察到文字与实际一样,可知A正确。

10.B该小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局部与整体间电压、电流和电阻相关变化的掌握情况。【考试指导】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b端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外电路总电阻增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总电流I总减小,路端电压U增大。由得,电流表读数I变大。

11.BC、Si、P、S均为非金属元素,其单质常温下均为固态,且都是短周期元素,但其常见的氧化物却并非都是酸性氧化物,例如CO并非酸性氧化物。

12.D

13.A

14.A该小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原电池形成条件的知识点。【考试指导】B、C、D选项中均不能形成原电池。

15.D根据所给选项,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单质”只有Al单质。

16.A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在于:前者只有“一种物质”组成,而后者有“多种成分”组成。B项“发烟”硝酸是浓度为98%以上的浓硝酸;C项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D项福尔马林则是35%?40%的甲醛水溶液。这三种物质中均含有水,组成成分均不止一种,是混合物。A项小苏打(碳酸氢钠)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

17.C

18.C对乙受力分析,可知如右图所示,则受力个数为5个。

19.C该小题主要考查离子共存的知识点。【考试指导】

20.D如图所示装置为铜、辞原电池,其中铜作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锌作负极,电流从铜片经导线流向辞片,发生的总反应为Zn+因此D项正确。

21.C本题要求在加压或降温两种情况下,平衡均向右移动.解题时可逐一讨论.

(1)加压时,平衡向右移动:这要求平衡反应中气态反应物的系数之和应大于气态生成物的系数之和,符合此要求的只有C选项.

(2)降温时,平衡向右移动:这要求平衡反应中正向反应是放热反应.C选项正好也符合此要求.

所以正确选项是C.

22.C【解题指要】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波形图.题意给出了A点的运动情形,求波的传播方向和B点的运动情况.解题的步骤是先由A的运动状况确定波的传播方向,再由波的传播方向判断B点的运动状况.

在波形图处于波峰和波谷位置上质点的运动状况是已知的,因此必须把介质中某质点的运动与它邻近的波峰或波谷比较,这是解本题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A点左邻波峰的运动状况可以决定波的传播方向,再由B点左邻的波谷的运动和波的传播方向确定B点的运动.

由图3-3知,A点左邻波峰处的点刚开始要向下运动,但已知A点已向下运动,这表明A点的振动比左邻波峰处的振动超前,可见波向左传播,即沿x轴的负方向传播,排除A、B.因为波向左传播,所以B点的振动比它左邻波谷处的振动超前.由于波谷已到达最低点,要开始向上运动,因此B点已经向上运动了,选C.

23.B1个氢分子H2中含2个H原子,1个氨分子NH3中含4个原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2a=4b,所以a:b=2:1。

24.C(1)酯水解生成醇和羧酸.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醇和羧酸的蒸气占有相同的体积,就是说醇和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25.A26.【答案】氯气(3分)

【解析】该试题考查了制备各个气体的反应装置的掌握情况。

【考试指导】实验室制备氧气通常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钾与氧气,是固相反应,需要加热;制备氢气通常用活泼金属(Zn,Mg)与盐酸反应,是固液反应,不需要加热;制备氯气是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是固液反应;制备二氧化碳是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是固液反应,不需要加热;制备甲烷用无水的醋酸钠和氢氧化钠加热和氧化钙(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是固相反应。

27.Al3++3NH3·H2O═Al(OH)3↓+3NH4+硫酸铝与氨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28.

29.1.500mm1mm+0.01×50.0mm=1.500mm。

30.1×10-2;1×10-11根据pH=-lg[H+]=2.0,所以[H+]=1×10-2mol/L。稀释后[H+]=1×10-3mol/L,而常温下[H+][OH-]=1×10-14,所以[OH-]=1×10-11mol/L。31.【答案】减小(3分)

【解析】该小题主要考查水解平衡移动的知识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