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高职单招2022年生态学基础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河南省商丘市高职单招2022年生态学基础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河南省商丘市高职单招2022年生态学基础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河南省商丘市高职单招2022年生态学基础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河南省商丘市高职单招2022年生态学基础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商丘市高职单招2022年生态学基础模拟试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种群的相对密度可用公式表示为D=n/a·t,则t为()A.个体数目B.地区面积C.种群生物量D.时间

2.下列生物中,属于K对策者的是()

A.大熊猫B.虎皮鹦鹉C.狗尾草D.蓝藻

3.农田作物的生长和土壤养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产量往往受土壤中供应最不足的营养元素所制约。这是()。A.李比希最低率B.谢尔福德耐性定律C.阿伦法则D.贝格曼法则

4.种群的生境比较稳定,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年龄锥体呈()。A.金字塔形B.钟形C.壶形D.以上三者都不是

5.自然界中某个种群数量突然发生变化,必然牵动整个食物网,首先反映在()。

A.其数量上B.食物链上C.营养级上D.消费者身上

6.无限环境下,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呈()。A.J型B.S型C.倒J型D.V字型

7.生物对高温适应的特点是()。A.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可溶性糖

B.降低细胞含水量,减少可溶性糖

C.增加细胞含水量,增加可溶性糖

D.增加细胞含水量,减少可溶性糖

8.硅藻每年有春秋两次密度高峰,其原因主要是()。

A.环境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的

B.生物适应性变化引起的

C.环境的季节性变化和生物适应性变化引起的

D.种群数量的周期性波动引起的

9.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A.寒温带B.热带C.亚热带D.暖温带

10.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的是()。A.镶嵌B.成层现象C.季相D.群落交错区

11.旱生植物不具备的特征是()。A.根系发达B.肉质茎肥厚C.角质层厚D.叶面积大

12.下列不属于种群的主要特性的是()

A.空间特性B.数量特性C.遗传特性D.年龄结构

13.种群的生境比较稳定,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年龄锥体呈()

A.金字塔形B.钟形C.壶形D.以上三者都不是

14.下列群落中,季相变化最大的是()

A.常绿针叶林B.常绿阔叶林C.热带雨林D.落叶林

15.在种群增长方程中引入环境资源后,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率呈()。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无关系D.不可确定

16.生态系统都是不同程度的()系统,不断的从外界输入能量和物质,经过转换以后变为输出,从而维持系统的有序状态。

A.开放系统B.闭合系统C.自然系统D.人工系统

17.下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较少、群落结构单一,在人的作用消失后会很快消失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B.淡水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18.牛与瘤胃中的微生物的关系属于()

A.偏利共生B.原始合作C.寄生D.互利共生

19.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A.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B.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C.所有植物个体的总和D.所有动物个体的总和

2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B.能量流动是循环波动的C.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增的D.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载体

21.早生植物的特点是()

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B、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22.有效积温法则公式K=N(T-C)中,N为()。A.发育历期B.生物学零度C.有效积温D.平均温度

23.常绿阔叶林的主要分布区在()

A.热带B.亚热带C.暖温带D.寒温带

24.以下区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区域是()

A.海洋B.草原C.海陆交接地带D.农田

25.在群落中调查了10个样方,油松出现于4个样方中,则油松的()。A.相对密度等于40%B.盖度等于40%C.频度等于40%D.相对盖度等于40%

26.群落常规速度的特点是()。A.演替速度越来越快B.演替速度不随时间变化C.演替越来越慢D.演替初始缓慢,中间阶段快,末期演替停止

27.生物群落除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的特征外,还具有一系列的结构特点。表现为()。

A.森林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分别有着各自的优势种

B.组成群落的各种植物常常具有极不相同的外貌

C.群落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均匀

D.在群落中,不同物种在群落内形成斑块相间

28.某一物种的个体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属于群落数量特征中的()

A.多度B.密度C.频度D.优势度

29.与植物离子吸收有关的因素是()。

A.离子浓度B.温度、水、气体等环境条件C.植物对离子的吸收能力D.以上三个都有影响

30.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石油B.天然气C.煤D.水能

二、填空题(20题)31.从生态学的发展史上看,______生态学的发展比较快。

32.进行生态农业建设,不仅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能够促进他们学习更多的科学技术知识,提高他们的______。

33.靠风传播花粉和种籽的植物是______。

34.竞争排斥原理又叫______。

35.群落演替过程中,在物种选择方向上,前期为______选择,占优势的是一些体型小、比表面积大的物种。

36.由于竞争,使森林群落随年龄的增加单位面积上林木株数不断减少,即谓森林群落的

37.现在生物群落命名,一般会根据以下三个方面:①其主要优势种或种的某些个体的集群;②______的主要生活方式;③为群落所占有的栖息环境,具有极明确的栖息条件的特点。

38.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后果是_______的融化和形成全球性热带气候。

39.组成群落的生物种群包括生活在该区域内的______。

40.种群的自动调节可分为行为调节、______和遗传调节三类。

41.群落的演替是从______开始。

42.豆科作物根系上的______对于改善土壤肥力有积极作用。

43.对植物开花起决定作用的是随季节变化的______。

44.______是指长期生活在某一环境条件下的生物,其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繁殖方式都和其生存环境相统一。

45.饶基耶尔将植物生活型分为高位芽、__________、地面芽、地下芽和一年生植物。

46.生态型是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环境条件的趋异反应,而生活型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_______反应。

47.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主要有两条:改进能源结构和提高_________。

48.在一定时间内,当植物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称为_______。

49.生态学按生物栖息场所(也称生境类型)来分,可分为_______和水域生态学。

50.群落演替以稳定的生态系统为发展顶点,也就是以______所形成的系统为其发展顶点。

三、判断题(10题)51.梨、苹果不能在热带地区栽培是因为降水量太大。()

A.正确B.错误

52.碳的贮存库主要是大气圈。()

53.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全球陆地和全球海洋。()

54.中国植物群落分类的原则是“群落学-生态学”原则。()

A.正确B.错误

55.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用增加CO2浓度的方法增强光合作用。[]

A.正确B.错误

56.荒漠由于极端干旱,只有旱生草本生存。[]

A.正确B.错误

57.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次。[]

A.正确B.错误

58.

()

59.白蚁肠道内的鞭毛虫与白蚁是二种寄生关系。[]

A.正确B.错误

60.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就是绿色植物。[]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10题)61.典型旱生群落演替系列分哪几个阶段?

62.水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与光、温相比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63.简述生态入侵及其危害。

64.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并举例说明。

65.动物采用哪些方式适应冷环境?

66.根据开花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可将植物分为哪些类型?请各举一例。

67.简述生物群落发生的进程。

68.环境保护的内容是什么?

69.什么是温室效应?引起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70.土壤微生物性质的生态作用。

五、论述题(5题)71.比较r对策和K对策的特点。

72.论述生态学的基本视角。

73.试述细胞外被中糖蛋白在细胞内合成、组装和运输的全过程及其对于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

74.论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传递与转化的规律。

75.论述湿地的生态功能。

六、单选题(0题)76.地形是通过影响光、温、水和土壤等环境要素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分布的,因此属于()。A.限制因子B.生物因子C.直接因子D.间接因子

参考答案

1.D

2.A

3.A

4.A增长型种群:锥体成典型的金字塔,基部宽,顶部窄,表示种群中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少,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

5.B

6.A

7.A

8.D

9.D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暖温带,在中纬度湿润地区,年平均气温是8~14℃。

10.B

11.D

12.D

13.A

14.D

15.B

16.A

17.A

18.D

19.A种群是同一物种占有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的个体的集合体。

20.A

21.A

22.A

23.B

24.C

25.C频度是指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

26.D

27.B

28.D

29.D

30.D

31.植物植物

32.文化素质文化素质

33.风媒植物

34.高斯原理

35.

36.自然稀疏自然稀疏

37.优势种优势种

38.极地冰川

39.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40.内分泌调节

41.生物定居

42.根瘤菌

43.日照长度日照长度

44.生态适应性

45.地上芽

46.趋同

47.能源利用效率

48.密度效应密度效应

49.陆地生态学陆地生态学

50.顶级群落顶级群落

51.B

52.N

53.N

54.A

55.A

56.B

57.A

58.Y

59.B

60.B

61.旱生群落演替系列的顺序发展阶段可简单表示为:地衣植被阶段→苔藓植物阶段→草本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乔木群落阶段旱生群落演替系列的顺序发展阶段可简单表示为:地衣植被阶段→苔藓植物阶段→草本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乔木群落阶段

62.水因子不仅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是组成生物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而且生物的一切生命活动和代谢过程几乎都离不开水都必须以水为介质生物体内营养的运输、废物的排除、激素的传递以及生命赖以存在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都必须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水还能维持细胞组织的紧张度保持器官的直立状态夏天通过水分的散发还可以降低体温。更重要的是水是原生质的组成成分没有水原生质就死亡生命就停止。而光和温度则只是为生物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而其本身并不能构成生物体本身。水因子不仅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是组成生物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而且生物的一切生命活动和代谢过程几乎都离不开水,都必须以水为介质,生物体内营养的运输、废物的排除、激素的传递以及生命赖以存在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都必须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水还能维持细胞组织的紧张度,保持器官的直立状态,夏天通过水分的散发还可以降低体温。更重要的是水是原生质的组成成分,没有水,原生质就死亡,生命就停止。而光和温度则只是为生物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而其本身并不能构成生物体本身。

63.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生态入侵。入侵种群由于关系不完善进人生态系统后迅速扩展破坏系统结构影响系统功能甚至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生态入侵。入侵种群由于关系不完善,进人生态系统后迅速扩展,破坏系统结构,影响系统功能,甚至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64.(1)各生态因子都有各自的特殊功能和作用,相互之间不可替代。(2)在一定的范围内,某因子不足时,其作用可由其它因子的增加或增强而得到补偿。(3)例如,光照和二氧化碳两因子在植物光合作用中是不可相互替代的,但是在光照不足引起光合作用强度下降时,增加二氧化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光合作用下降的幅度。

65.①减少体壁的热传导增强隔热性。②增加产热——对低温的代谢反应。③逆流热交换机制。④局部异温性。①减少体壁的热传导,增强隔热性。②增加产热——对低温的代谢反应。③逆流热交换机制。④局部异温性。

66.(1)长日照植物例如菠菜;(2)短日照植物例如菊花;(3)中日照植物.例如甘蔗;(4)日中性植物例如黄瓜。(1)长日照植物,例如菠菜;(2)短日照植物,例如菊花;(3)中日照植物.例如甘蔗;(4)日中性植物,例如黄瓜。

67.生物群落发生的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扩散(入侵):主动扩散(如动物)和被动扩散(如植物);(2)定居:包括发芽、生长和繁殖;(3)竞争:其结果是“适者生存、逆者淘汰”;(4)反应:定居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反过来对环境起着改造作用。生物群落发生的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扩散(入侵):主动扩散(如动物)和被动扩散(如植物);(2)定居:包括发芽、生长和繁殖;(3)竞争:其结果是“适者生存、逆者淘汰”;(4)反应:定居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反过来对环境起着改造作用。

68.①保护自然资源。②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③倡导绿色工业。④提倡持续农业。⑤保护生物多样性。①保护自然资源。②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③倡导绿色工业。④提倡持续农业。⑤保护生物多样性。

69.①大气中的某些痕量气体具有吸收近地面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的作用称之为温室效应具有这种作用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②大气中的CO2和水蒸气等可以让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进入地面但对其散发的长波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这是自然温室效应它为地球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可能。随着化石燃料的燃烧、植被的破坏等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从而人为地导致气候变暖即温室效应增强。①大气中的某些痕量气体具有吸收近地面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的作用,称之为温室效应,具有这种作用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②大气中的CO2和水蒸气等,可以让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进入地面,但对其散发的长波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这是自然温室效应,它为地球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可能。随着化石燃料的燃烧、植被的破坏等,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从而人为地导致气候变暖,即温室效应增强。

70.(1)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和还原者,它们能分解有机物,释放养分。(2)微生物的分泌物和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产物对岩石矿物可以直接分解。(3)微生物产生一些生长激素和维生素类物质对植物的生长有具体作用。(4)某些微生物与某些植物形成共生体。

71.①具有r对策的生物在进化过程中表现出很高的扩散能力一有机会就迁入新的生境。其出生率高个体的寿命短形体较小亲代对后代没有照顾和保护能力防御能力较弱死亡率极高通过大量和快速的繁殖后代及不断扩散提高生存过程中的竞争力。具有r对策的种群经常受到生态因素的影响数量变动很大。但是高r值能使种群数量迅速恢复到原有的水平强的扩散能力可以使r对策者迅速离开恶劣的生境扩散到其他地方建立新种群。②具有K对策的生物扩散能力较弱其出生率低个体的寿命长形体较大保证它们在生存竞争中取胜。它们具有亲代关怀行为对于后代有比较好的照顾和保护能力。一般防御能力较强。虎、豹、大熊猫、棕熊等生物属于K对策生物。具有K对策的生物种群数量比较稳定一般保持在K值附近但不超过K值所以导致其所在生境退化的可能性较小。但是一旦种群遇到危险而种群数量下降想要恢复到原有的水平很困难。①具有r对策的生物在进化过程中表现出很高的扩散能力,一有机会就迁入新的生境。其出生率高,个体的寿命短,形体较小,亲代对后代没有照顾和保护能力,防御能力较弱,死亡率极高,通过大量和快速的繁殖后代及不断扩散提高生存过程中的竞争力。具有r对策的种群经常受到生态因素的影响,数量变动很大。但是高r值能使种群数量迅速恢复到原有的水平,强的扩散能力可以使r对策者迅速离开恶劣的生境,扩散到其他地方建立新种群。②具有K对策的生物扩散能力较弱,其出生率低,个体的寿命长,形体较大,保证它们在生存竞争中取胜。它们具有亲代关怀行为,对于后代有比较好的照顾和保护能力。一般防御能力较强。虎、豹、大熊猫、棕熊等生物属于K对策生物。具有K对策的生物种群数量比较稳定,一般保持在K值附近,但不超过K值,所以导致其所在生境退化的可能性较小。但是,一旦种群遇到危险而种群数量下降,想要恢复到原有的水平很困难。

72.(1)整体现和综合观。生态学的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整体性观点是生态学区别于其他许多学科的基本观点。一般来说,科学研究需要由整体到部分的还原方法和从部分到整体的综合方法这两者的结合,但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着还原有余而综合不足的倾向,尤其是要解决目前全人类面临的能源、环境等生存危机,所以生态学特别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研究,该观点的意义还在于,尽管人类文明取得了巨大的科技进步,但人仍然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仍然是世界生态系统这一整体的一部分。

(2)层次结构理论。层次结构理论是综合观和整体观的基础。该理论认为客观世界的结构都是有层次的,而且这种层次宏观和微观上都是无限的。组成客观世界的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特定的结构和功能,对任一层次的研究和认识都不能代替对另一层次的研究和认识。

(3)新生特性原则。当低层次的单元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较高层次的功能性整体时,总会有一些在低层次从未有过的新生特性产生。

73.细胞外被糖蛋白又称糖萼,是细胞膜的正常结构组分,是胞外多糖与蛋白的共价结合物,它不仅对膜蛋白起保护作用,而且在细胞识别中起重要作用。这类蛋白主要有胶原、糖胺聚糖、蛋白聚糖、层粘连蛋白、纤连蛋白、弹性蛋白等。糖蛋白首先在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然后前体蛋白质在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内发生糖基化修饰,最终从内质网的TGN以囊泡的形式排出并运送到细胞膜处,将糖蛋白整合入细胞膜。真核细胞中寡糖链一般结合在肽链的四种氨基酸残基上,由此可分为两大类不同的糖基化修饰,即N-连接(连接到天冬酰胺的酰胺氮原子上)和O-连接(连接到丝氨酸、苏氨酸或在胶原纤维中的羟赖氨酸或羟脯氨酸的羟基上)糖基化。N-连接与O-连接的寡糖在成分和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合成和加工的方式也完全不同。N-连接的糖基化反应起始发生在糙面内质网中,一个14个糖残基的寡糖链从供体磷酸多萜醇上转移至新生肽链的特定三肽序列的天冬酰胺残基上。因此所有的N-连接的寡糖链都有一个共同的前体,在糙面内质网内以及在通过高尔基体各间隔转移过程中寡糖链经过一系列酶的加工,切除和添加特定的单糖,最后形成成熟的糖蛋白。所有成熟的N-连接的寡糖链都含有2个N-乙酰葡糖胺和3个甘露糖残基。O-连接的糖基化是在高尔基体中进行的。随后由于不同的糖基转移酶催化,依次加上一个单糖。同复杂的N-连接的糖基化一样,最后一步是加上唾液酸残基,这一步反应发生在高尔基体反面膜囊和TGN中,至此完成全部糖基的加工和修饰。蛋白质糖基化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比如,糖蛋白是抗体识别位点,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黏着,糖基化增强了蛋白质的稳定性,影响蛋白质的水溶性及所带电荷的性质等等。

74.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的各种表现都依赖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与转化没有能量流动和转化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能量在生态系统的流动和转化都是严格服从着热力学的两个基本定律的。(1)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它指出:“在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消灭而只能以严格当量的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对于生态系统来说也是如此。由生产者所固定的生物化学潜能经过自身呼吸消耗消费者的呼吸消耗等作用大部分转变为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而一小部分保留在生物体内可以用简单的形式表示如下:植物固化的日光能=植物组织的化学能+植物呼吸消耗的能动物摄取的食物能=动物组织的化学能+动物呼吸消耗能+排泄物能(2)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能量衰变定律或熵定律。作为衰变定律可描述为:“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总存在衰变现象即总有一部分能量从浓缩的较有序的形态变为稀释的不能利用的形态”。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经食物链的各个营养级时其利用转化效率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如植物的太阳能利用率只有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动物同化植物能的效率也只有10%~20%其余未被利用的能则散逸到环境中不能再被生物所利用也就是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也是单向的不可逆的。作为熵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可描述为:“世界及其任一部分总是趋向于最大限度的无序状态或最大的熵”。对一个封闭系统来讲总是趋向于使有效能即自由能减少而使熵增加最后导致一切过程的终止。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低温物体扩散等等。但是对于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来说可以通过自身复杂的生物结构而保持有序状态同时通过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排除无效能即热能因而排除了无序只要有物质和能量的不断输入生物体就会通过自组织和建立新结构保持系统处于一种低熵的稳定和平衡状态。如果生态系统的熵能增加过大组织失调系统就要受到影响和破坏如太阳能的消失、森林火灾、乱砍滥伐、草原过牧、水产超捕、掠夺式经营等都会导致生态系统熵能或无序性增大直至整个系统破坏。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的各种表现都依赖于生物与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