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南昌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艺术概论真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文艺复兴时期不在画坛三杰之列的画家是()。A.米开朗基罗B.达·芬奇C.拉斐尔D.伦勃朗
2.以有节奏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样式是()
A.戏剧B.电影C.音乐D.舞蹈
3.艺术社会学的重要著作之一《艺术的起源》的作者是德国()
A.罗丹B.格罗塞C.黑格尔D.狄索瓦
4.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草垛》等是法国__________的代表作品。()
A.后印象主义B.新古典主义C.浪漫主义D.印象主义
5.艺术接受的主体是艺术作品的()。A.传播主体B.传播媒介C.艺术信息D.传播受众
6.长鼓舞是__________的民族舞蹈。()
A.蒙古族B.满族C.朝鲜族D.鄂伦春族
7.我国______时期画家荆浩有著名的山水画《匡庐图》传世。A.A.汉朝B.东晋C.唐朝D.五代后梁
8.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______被认为是欧洲绘画之父和现实主义画派的鼻祖。()
A.米开朗基罗B.达.芬奇C.拉斐尔D.乔托
9.立体派的人物是_____。
A.毕加索
B.马蒂斯
C.梵·高
D.高更
10.从艺术语言的分类来看,美术语言基本上是______语言。
A.表情B.造型C.文学D.综合
11.徐悲鸿的《奔马》是一幅______作品。()
A.油画B.中国画C.版画D.水彩画
12.《牡丹亭》是我国明代的著名戏曲,它的作者是__________。()
A.关汉卿B.马致远C.汤显祖D.杜甫
13.《一江春水向东流》是______导演的影片。
A.谢添B.谢晋C.谢铁骊D.蔡楚生
14.艺术家应具备的审美创造能力是()A.A.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像力,深入的理论研究能力
B.高超的鉴赏能力,丰富的想像力,深刻的批评能力
C.敏锐的感知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精湛的艺术技巧
D.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像力,精湛的艺术技巧
15.18.《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___的油画作品。()
A米开朗琪罗
B拉斐尔
C达?芬奇
D提香
16.中国电影诞生于()
A.1895年B.1899年C.1901年D.1905年
17.建筑属于__________。()
A.表现艺术B.实用艺术C.装饰D.造型
18.《步辇图》是我国__________朝的绘画作品。()
A.唐B.宋C.元D.明
19.法国浪漫主义绘画的代表作品《梅杜萨之筏》是________的作品。
A.籍里柯B.库尔贝C.米勒D.雷诺阿
20.《老人与海》是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重要作品,它的作者是______。()
A.狄更斯B.海明威C.欧.亨利D.契诃夫
21.享誉世界的卢浮宫是___________的艺术博物馆。()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22.______的作品被列宁称作是俄国的一面镜子。A.A.高尔基B.普希金C.阿·托尔斯泰D.列夫·托尔斯泰
23.赵飞燕是_____朝著名舞蹈家。
A.汉B.唐C.宋D.元
24.电视剧《四世同堂》是根据__________的长篇小说改编的。()
A.巴金
B.老舍
C.茅盾
D.鲁迅
25.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品是()。
A.《西厢记》B.《游西湖》C.《牡丹亭》D.《花木兰》
26.《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画家的______作品。A.A.拉斐尔B.达.芬奇C.鲁本斯D.乔尔乔涅
27.影片《远山的呼唤》是______的重要作品。
A.美国B.法国C.日本D.苏联
28.《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小说的作者是______。A.A.莫泊桑B.高尔基C.托尔斯泰D.契诃夫
29.《等待戈多》、《秃头歌女》是_____戏剧的代表作。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批判现实主义
D.荒诞派
30.世界上被人们称作“第七艺术”的是()A.A.电视B.音乐C.建筑D.电影
31.艺术接受的主体是艺术作品的()
A.传播主体B.传播媒介C.艺术信息D.传播受众
32.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美学著作是《______》。
A.诗学B.诗艺C.诗品D.论崇高
33.建筑属于()
A.表现艺术B.实用艺术C.装饰D.造型
34.下列属于古典芭蕾的是《()》。A.小夜曲B.天鹅湖C.春之祭D.斯巴达克斯
35.贺拉斯最重要的美学著作是______。()
A.《诗品》B.《诗学》C.《诗艺》D.《美学》
36.鲁迅认为,最早的文学创作出自于挑担夫的“杭育杭育”,把它称之为“杭育杭育派”。这种说法在解释艺术起源时属于______。A.A.情感表现说B.模仿发生说C.劳动发生说D.游戏发生说
37.《自由女神引导人民》是法国_____绘画垢代表作品。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印象主义
38.名作《溪山行旅图》的作者是北宋时期的()。
A.张择端B.吴道子C.赵估D.范宽
3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的审美思想。A.杜甫B.杜牧C.李白D.李贺
40.我国的彩塑到盛唐达到顶峰,此时的代表作品是()
A.云冈石窟像B.麦积山石窟像C.山西晋祠像D.敦煌塑像
41.以个体劳动方式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主要是指___________()
A.文学家、雕塑家、画家
B.编导、导演、舞蹈演员
C.画家、美工、音响师
D.歌唱演员、导演、编剧
42.首先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别开来,被称为“艺术学之父”的德国学者是()。A.乌提兹B.康拉德.费德勒C.格罗塞D.狄索瓦
43.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广大读者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等爱国主义诗篇和歌曲引起强烈共鸣,其原因在于______。
A.爱国主义精神是人类的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美感
B.在历史的筛选中,逐渐认识了古代作品的价值
C.相似的历史条件下产生㈩相似的思想情感
D.作品中包含某些抗战杀敌的内容
44.我目明代艺术成就最高的画家之一是()
A.宗白华B.王世贞C.徐渭D.黄庭坚
45.传播指的是__________。()
A.某种信息在时间和空间的移动和变化
B.某种信息在空间上的移动和变化
C.某种信息在时间上的移动和变化
D.某种信息在时间上的移动
46.戏剧的基础是()。
A.剧本B.导演C.演员行动D.观众
47.把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看成是“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是()
A.列宁B.科林伍德C.赫尔巴特D.克莱门特.格林伯格
48.楷书最早产生于()
A.汉代
B.魏晋
C.唐代
D.宋代
49.《雀之灵》是我国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创作的()。
A.独舞B.双人舞C.三人舞D.群舞
50.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的动作设计来源于______。()
A.秧歌B.敦煌壁画C.维吾尔族舞蹈D.汉乐府
二、填空题(10题)51.雕塑分为_____雕和_____雕。
52.艺术形象是_____与_____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思想和情感的统一。
53.鲁迅笔下的“阿Q”的主要性格是__________。
54.艺术意蕴具有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性。
55.想象分为___________性想象和___________性想象,艺术创造主要依靠___________性想象。
56.喜剧诞生于,法国剧作家的作品有《伪君了》、《太太学堂》等,喜剧作品《费加罗的婚礼》是法国剧作家_____的作品。
57.艺术创造的过程为_____、_____和_____三步。
58.与艺术风格体现艺术家的创造个性特征相比较,艺术流派则体现了风格相似、相近的艺术家们的_____.
59.是戏剧的表征,_____是戏剧的基础,_____是戏剧的核心。
60.文学艺术主要包括诗歌、__________、__________、戏剧和影视文学等。
三、简答题(10题)61.简述三种艺术分类的方法。
62.简述艺术形象及其特性。
63.简述抽象思维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64.简述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65.简述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关系及其主要任务。
66.简述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
67.何谓审美期待?它包括哪几个层次?
68.简述什么是艺术创造主体。
69.简述艺术作品中典型的特征。
70.简述艺术活动的继承与创新。
四、主观题(10题)71.简述工艺艺术的基本特征。
72.以具体作品为例,试论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
73.举例说明综合艺术的种类。
74.简述抽象思维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75.简述艺术创作中审美理解的内涵。
76.建筑赏析:《帕提农神庙》
77.简要说明艺术作品中再现与表现的关系。
78.艺术传播有哪些要素?
五、论述题(10题)79.结合实际论述艺术批评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的特征。
80.结合某部作品,试分析艺术与哲学之间的关系。
81.结合具体作品,论述艺术创作中的心理要素。
82.如何理解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83.论述艺术鉴赏的过程。
84.论述艺术创作的过程。
85.说明表情艺术的种类及其基本特征。
86.论述艺术与宗教的差异与联系,以及艺术与宗教之间的相互影响。
87.联系实际论述艺术风格、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内涵及其关系。
88.什么是蒙太奇?它在电影艺术中有哪些主要类型?
六、(0题)89.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A.《九歌》B.《离骚》C.《诗经》D.《庄子》
参考答案
1.D
2.D舞蹈是八大艺术之一,是于三度空间中以身体为语言作“心智交流”现象之人体的运动表达艺术,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
3.B格罗塞的《艺术的起源》着重从方法论上建立艺术学科,主张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艺术现象,是艺术社会学的重要著作。
4.D
5.D
6.C
7.D
8.D
9.A
10.B
11.B
12.C
13.D
14.D
15.C
16.D拍摄于1905年的《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17.B
18.A
19.A
20.B
21.D
22.D
23.A
24.B
25.C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是我国戏曲史上划时代的浪漫主义杰作。
26.B
27.C
28.B
29.D
30.D
31.D艺术接受指在艺术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传播受众为主体,积极能动地消费、鉴赏和批评的活动。
32.A
33.B
34.B
35.C
36.C
37.B
38.D《溪山行旅图》是北宋画家范宽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绘画史中的杰作。这件作品造型峻巍,笔墨酣畅,于平易之境显示出无穷的力量。
39.C
40.D
41.A
42.B德国的费德勒在19世纪末极力主张将美学和艺术学区分开来,也因此被后世称为“艺术学之父”。
43.C
44.C
45.A
46.C戏剧艺术是指以舞台演出为表现形式,由演员扮演角色,为观众现场展现故事情节的艺术样式。戏剧以演员的动作和声音为基础,以舞台美术、音响、服装、化妆、道具等多种技术手段为重要构成要素。
47.A列宁把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看成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因为这些作品深刻地表现了“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要来临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
48.A
49.A
50.B
51.圆浮
52.个性共性
53.精神胜利法
54.多义模糊
55.再造创造创造
56.古希腊莫里衰博马舍
57.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传达
58.艺术派别
59.综合与多样演员行动矛盾冲突
60.散文小说
61.(任选三种)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空间艺术(绘画、雕塑等)和时空艺术(戏剧、影视等)。以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音乐等)、视觉艺术(绘画、雕塑等)和视听艺术(戏剧、影视等)。以艺术作品对客体世界的反映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再现艺术(绘画、雕塑、小说等)、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等)和再现表现艺术(戏剧、影视等)。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和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以艺术形态的物质存在方式与审美意识物态化的内容特征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造型艺术、实用艺术、表情艺术、语言艺术(文学)和综合艺术。
62.(1)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艺术形象既包括鲜明生动的人物,也包括其他富有审美特征的情境、画面或意境。
(2)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思想与情感的统一。
63.抽象思维往往在文艺创作的一些关键地方发挥作用,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1)在艺术创作虽然主要依靠艺术家的形象思维,然而抽象思维也不可缺少。抽象思维是人类最普遍的思维形式,它贯穿于人类的各种理性活动中,艺术创作也不例外。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虽然性质和作用不同,但二者又有密切联系,常常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在思维活动中相辅相成。在艺术创作中,抽象思维的介入,可以提高艺术家的整体思维能力,使理性思考与形象思维平衡起来。创作中,理性太弱就驾驭不了形象,形象思维太弱就使思想直露,而损害艺术性,两方面应取得内在的协调。
64.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政治对于包括艺术在内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各部分的影响是最为直接和广泛的。政治在艺术与经济之间是最重要的中介。艺术要接受政治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可以对政治施加影响,二者是相互联系的对立统一关系。政治在一定程序上可以影响和引导艺术的方向,可以保障艺术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艺术也可以通过自身显现的审美情感和精神倾向对政治施加影响。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学说中,表述得是很清楚的:经济基础主要是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而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中外艺术史上的大量事实可以证明,进步的艺术总是为上升的经济关系通过进步的政治所决定,并且反过来艺术也会给政治以及经济以积极的影响;而没落的艺术则是为没落的经济关系通过反动的政治所决定,并且反过来为其政治以及经济服务。
65.(1)美育即审美教育美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美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促进人格的完善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2)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与美育的任务和目标根本上是一致的主要包括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完美的人格。(1)美育即审美教育,美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美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促进人格的完善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2)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与美育的任务和目标根本上是一致的,主要包括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完美的人格。
66.(1)艺术语言是创造主体的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2)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艺术形象既包括鲜明生动的人物也包括其他富有审美特征的情境、画面和意境。(3)艺术意蕴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层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它是艺术主体对于艺术典型或意境深刻领悟和创造的结果。艺术意蕴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艺术意蕴是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1)艺术语言,是创造主体的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2)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艺术形象既包括鲜明生动的人物,也包括其他富有审美特征的情境、画面和意境。(3)艺术意蕴,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层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它是艺术主体对于艺术典型或意境深刻领悟和创造的结果。艺术意蕴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艺术意蕴是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
67.所谓审美期待即作为审美主体的接受者在艺术鉴赏之前或之中基于以往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而形成的对艺术作品种类体裁、形式风格、形象体系、情意内蕴等的一种期待心态。审美期待是接受者进行艺术鉴赏的心理前提。接受者在鉴赏艺术作品之前内心世界并非是一片空白实际上对艺术作品由外及内的大致面貌都有一定的预期设想。以往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使接受者对艺术作品早已产生着推测性的审美期待。审美期待影响着接受者与艺术作品的交融互动影响着再创造的积极发挥影响着艺术鉴赏的现实展开。审美期待大体上包括三个层次:形式期待所谓审美期待,即作为审美主体的接受者在艺术鉴赏之前或之中,基于以往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而形成的,对艺术作品种类体裁、形式风格、形象体系、情意内蕴等的一种期待心态。审美期待是接受者进行艺术鉴赏的心理前提。接受者在鉴赏艺术作品之前,内心世界并非是一片空白,实际上对艺术作品由外及内的大致面貌都有一定的预期设想。以往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使接受者对艺术作品早已产生着推测性的审美期待。审美期待影响着接受者与艺术作品的交融互动,影响着再创造的积极发挥,影响着艺术鉴赏的现实展开。审美期待大体上包括三个层次:形式期待
68.艺术创造主体即艺术家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体验者和实践者也是审美精神产品的创作者和生产者。他们不但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与技巧具有良好的修美和突出的审美能力而且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的情感。艺术创造主体即艺术家,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体验者和实践者,也是审美精神产品的创作者和生产者。他们不但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与技巧,具有良好的修美和突出的审美能力,而且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的情感。
69.(1)典型是指艺术作品中具有一定本质意义的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或形象体系它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2)典型是优秀艺术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尤其在叙事性艺术作品中塑造出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造艺术典型要求在鲜明生动的个性中体现出广泛普遍的共性。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和深刻把握是塑造艺术典型的重要条件。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1)典型是指艺术作品中具有一定本质意义的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或形象体系,它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2)典型是优秀艺术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尤其在叙事性艺术作品中,塑造出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造艺术典型,要求在鲜明生动的个性中体现出广泛普遍的共性。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和深刻把握是塑造艺术典型的重要条件。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
70.①继承和创新是促进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艺术的发展是有其内在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后一时代的艺术必然要在前一时代艺术的基础上得以发展。②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传统的吸收和接受,以及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尤其表现在对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的继承。③艺术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为了创新,就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同时,又要坚持在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创造,不断适应新时代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需求。
71.(1)工艺是指既具有审美特性,又有较强的物质特性,既表现出审美价值、又可以体现一定实用价值的造型与空间艺术。
(2)工艺艺术的基本特征是:
①实用与审美结合;
②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精神性;
③讲究技能与创造。
72.答案要点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可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展开三个层次:
(1)艺术语言。它是创造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艺术语言是各门类艺术创造的媒介和形式的总称。艺术语言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并在艺术发展中不断变化和革新。艺术语言是渗透了艺术家独特个性的特殊语言。艺术家应该在创造活动中不断锤炼语言,追求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的创新。
(2)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艺术形象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思想与情感的统一。
(3)艺术意蕴。它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蕴涵的深层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和精神内涵,它是艺术主体对于艺术典型或意境的深刻领悟和创造的结果。艺术意蕴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
73.(1)综合艺术的种类主要包括戏剧艺术、戏曲艺术、电影艺术、电视艺术。(2)戏剧艺术是指以舞台演出为表现形式由演员扮演角色为观众现场展现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戏剧以演员的动作和声音为基本表现手段以舞台美术、音响、服装、化妆、道具等多种技术手段为重要构成要素。(3)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既具有戏剧的一般特点义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段和审美特征唱、念、做、打是戏曲主要的表现手段。程式化、虚拟性是戏曲的主要特征。(1)综合艺术的种类主要包括戏剧艺术、戏曲艺术、电影艺术、电视艺术。(2)戏剧艺术是指以舞台演出为表现形式,由演员扮演角色,为观众现场展现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戏剧以演员的动作和声音为基本表现手段,以舞台美术、音响、服装、化妆、道具等多种技术手段为重要构成要素。(3)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既具有戏剧的一般特点,义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段和审美特征,唱、念、做、打是戏曲主要的表现手段。程式化、虚拟性是戏曲的主要特征。
74.抽象思维往往在文艺创作的一些关键地方发挥作用,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1)在艺术创作虽然主要依靠艺术家的形象思维,然而抽象思维也不可缺少。抽象思维是人类最普遍的思维形式,它贯穿于人类的各种理性活动中,艺术创作也不例外。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虽然性质和作用不同,但二者又有密切联系,常常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在思维活动中相辅相成。在艺术创作中,抽象思维的介入,可以提高艺术家的整体思维能力,使理性思考与形象思维平衡起来。创作中,理性太弱就驾驭不了形象,形象思维太弱就使思想直露,而损害艺术性,两方面应取得内在的协调。
75.审美理解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审美过程中对其与客体世界的关系、对艺术活动及其规律的认识、领悟或把握。审美理解是和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因素交织在一起的、领悟式的理解。审美理解是美感深化的表现和必要环节能够推动想象和联想的展开并促成艺术意蕴的升华。审美理解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审美过程中对其与客体世界的关系、对艺术活动及其规律的认识、领悟或把握。审美理解是和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因素交织在一起的、领悟式的理解。审美理解是美感深化的表现和必要环节,能够推动想象和联想的展开,并促成艺术意蕴的升华。
76.古希腊建筑高踞于雅典城中央一个不大的山冈上是雅典卫城建筑之一。帕提农原意为处女宫是守护神“雅典娜"的神庙是卫城上最美丽的建筑。神庙始建于公元前447年完成于公元前438年时值古希腊最繁荣的时期。帕提农神庙属希腊本土上最完美的多立克柱式的庙宇神庙总面积约为2100平方米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铜门镀金山墙尖上饰有金箔檐部则布满雕刻并涂以红、蓝、金等浓厚鲜明的色彩这种格式被认为是古典建筑风格的基本形式。帕提农神庙的雕刻十分精美尤以雅典娜的故事最为精彩生动技艺超群是辉煌的杰作。神庙的列柱雄浑刚健比例匀称整个神庙尺度合宜体现了以追求和谐为目的的形式美。卫城在西方建筑史中被誉为建筑群体组合艺术中的一个极为成功的实例特别是在巧妙地利用地形方面更为杰出帕提农神庙也几乎成为卫城及至整个希腊的标志。古希腊建筑,高踞于雅典城中央一个不大的山冈上,是雅典卫城建筑之一。帕提农原意为处女宫,是守护神“雅典娜"的神庙,是卫城上最美丽的建筑。神庙始建于公元前447年,完成于公元前438年,时值古希腊最繁荣的时期。帕提农神庙属希腊本土上最完美的多立克柱式的庙宇,神庙总面积约为2100平方米,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铜门镀金,山墙尖上饰有金箔,檐部则布满雕刻并涂以红、蓝、金等浓厚鲜明的色彩,这种格式被认为是古典建筑风格的基本形式。帕提农神庙的雕刻十分精美,尤以雅典娜的故事最为精彩生动,技艺超群,是辉煌的杰作。神庙的列柱雄浑刚健,比例匀称,整个神庙尺度合宜,体现了以追求和谐为目的的形式美。卫城在西方建筑史中被誉为建筑群体组合艺术中的一个极为成功的实例,特别是在巧妙地利用地形方面更为杰出,帕提农神庙也几乎成为卫城及至整个希腊的标志。
77.(1)再现是指在艺术创作中将客体世界及人物真实地呈现于作品之中。(2)表现是指在艺术创作中重在表达主体的情感和理想以及对客体世界的思考和评判。(3)再现和表现从来都是紧密联系的在侧重再现的艺术作品中不可能没有表现的因素;再现性艺术作品同样需要融入主体的情感和理想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趣;表现性艺术作品也要注重对客体世界及其规律的遵循只不过它所表达的主要是心理和情感的真实。(1)再现是指在艺术创作中将客体世界及人物真实地呈现于作品之中。(2)表现是指在艺术创作中重在表达主体的情感和理想,以及对客体世界的思考和评判。(3)再现和表现从来都是紧密联系的,在侧重再现的艺术作品中,不可能没有表现的因素;再现性艺术作品同样需要融入主体的情感和理想,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趣;表现性艺术作品也要注重对客体世界及其规律的遵循,只不过它所表达的主要是心理和情感的真实。
78.构成艺术传播的五个要素是艺术传播主体、艺术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传者和传播效果。艺术传播主体即艺术传播者,指艺术传播活动中传送艺术信息的人或机构.是信息的起点和源头。艺术传播内容是指通过传播媒介传送的艺术信息,包括艺术活动的现象和意味。传播媒介是用来承载并传递艺术信息的载体和渠道。受传者是指艺术传播活动中接收到艺术信息的受众。传播效果是艺术信息在传播活动中产生的效应,及其对受传者产生影响的程度。
79.艺术批评具有二重性的特点,即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1)艺术批评具有科学性。艺术批评家需要在艺术鉴赏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哲学、美学和艺术学理论,对艺术作品和艺术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且作出判断与评价,为人们提供具有理论性和系统性的知识。由于艺术批评是一种偏重于理性分析的科学活动,它同艺术鉴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来讲,艺术鉴赏偏重于感性,艺术批评则偏重于理性;艺术鉴赏更多带有个人主观性的特点,艺术批评则需要符合客观规律性。因此,“鉴赏可以不含有批评的意味,但批评却必然是经历过鉴赏这个阶段。一个艺术爱好者,绝不应该止于鉴赏,应该做进一步的批评,因为只有批评,才能认识艺术的真面目,才能对于艺术有正确的批评。”艺术批评的这种科学性特点,使得它必然要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学科中吸取观点、理论和方法,呈现出多元化和综合化的趋势。尤其是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艺术批评从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许多学科中吸取了不少研究成果,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批评方法和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包括心理批评、原型批评、英国新批评学派、社会批评、语义学派、结构主义、现象学批评、分解主义、阐释学等等。形形色色的批评方法与流派,使艺术批评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艺术批评又应当具有艺术性。艺术批评作为一门特殊的科学,与其他的科学不同,它既需要冷静的头脑,也需要强烈的感情,既离不开理性的分析,更离不开艺术的感受。艺术批评必须以艺术鉴赏中的具体感受为出发点,因而优秀的批评家往往具有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认识和把握作品的成败得失。尤其是艺术批评文章也应当具有艺术的感染力,才能真正打动读者,说服读者,真正发挥批评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艺术批评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艺体裁。优秀的艺术批评文章不仅应当逻辑清晰、论证严谨,而且应当文字优美、生动感人,给人们一种特殊的美感享受。事实上,不少优秀的艺术批评文章,本身就是一篇优秀的散文,如西晋陆机的《文赋》就是一篇用赋体形式写成的文论,其中的“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等名句,流传千古,至今不衰。鲁迅为柔石、殷夫的作品所写的序文,都是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优秀散文,给人以美的感受。
艺术批评的二重性特点,决定了艺术批评既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又具有客观的共同标准。因此,艺术批评的标准应当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思想性是指艺术作品具有的思想意义和所达到的思想水平,它是艺术作品内在的灵魂。艺术性是指艺术作品在艺术构思、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特别是从整体上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具有独创的艺术风格。当然,凡是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达到了思想与艺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艺术批评也应当从这种统一的角度去评价艺术作品。
艺术批评作为艺术鉴赏的深化和发展,在艺术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80.答案要点:(1)这一题目应结合歌德的《浮士德》、曹雪芹的《红楼梦》等一些具有深刻意蕴的作品来分析。(2)哲学主要从事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中带有普遍性的根本规律的研究,主要通过其内在的分支——美学作为中介对艺术产生影响,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等哲学思想直接作用于文艺作品,促进某些艺术流派形成,并直接产生某些哲理性作品。(3)艺术反过来也可以通过审美创造对哲学家思维及其思想产生启迪,艺术作品可以传播特定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哲学家的艺术思考往往会成为其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81.①审美感知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经由人的感觉器官在人的大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审美感觉是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感觉。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较为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审美知觉的对象不是事物的客观物理属性而是事物的审美属性。审美感觉和知觉通常是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②审美想象审美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过程。审美想象是艺术家获得丰厚审美经验以及从事创作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知觉想象)和创造性想象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主要依靠创造性想象。审美想象离不开表象记忆;审美想象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创造性的;审美想象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和情感的逻辑。审美联想是指审美主体由当前所感知的事物引发而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和联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联想往往能激发艺术家的想象。想象与联想可以相互交叉与融合。③审美情感情感是主体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审美情感则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审美情感在创作活动中是联系感知、表象、想象、联想、理解、判断等心理因素的中间环节它是推动艺术创作思维进展的内驱力。与人的日常情感相比创作主体的审美情感更加丰富、深沉和细腻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同时具有很强的个性色彩。审美理解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审美过程中对其与客体世界的关系、对艺术活动及其规律的认识、领悟或把握。审美理解是和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因素交织在一起的、领悟式的理解。审美理解是美感深化的表现和必要环节能够推动想象和联想的展开并促成艺术意蕴的升华。①审美感知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经由人的感觉器官在人的大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审美感觉是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感觉。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较为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审美知觉的对象不是事物的客观物理属性,而是事物的审美属性。审美感觉和知觉通常是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②审美想象审美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过程。审美想象是艺术家获得丰厚审美经验以及从事创作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知觉想象)和创造性想象,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主要依靠创造性想象。审美想象离不开表象记忆;审美想象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创造性的;审美想象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和情感的逻辑。审美联想是指审美主体由当前所感知的事物引发而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和联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联想往往能激发艺术家的想象。想象与联想可以相互交叉与融合。③审美情感情感是主体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审美情感则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审美情感在创作活动中是联系感知、表象、想象、联想、理解、判断等心理因素的中间环节,它是推动艺术创作思维进展的内驱力。与人的日常情感相比,创作主体的审美情感更加丰富、深沉和细腻,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同时,具有很强的个性色彩。审美理解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审美过程中对其与客体世界的关系、对艺术活动及其规律的认识、领悟或把握。审美理解是和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因素交织在一起的、领悟式的理解。审美理解是美感深化的表现和必要环节,能够推动想象和联想的展开,并促成艺术意蕴的升华。
82.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互相包容、互相转化的关系。两者都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不可想象会存在没有内容的形式和没有形式的内容。所以也不存在只有形式或只有内容的艺术作品。“如果形式是内容的表现,它必和内容紧密的联系着,你要想把它从内容分出来,那就等消灭了内容;反过来,你要想把内容从形式分出来,那就等于消灭了形式。”另外形式是内容的外观,形式不佳,肯定会影响对内容的鉴赏。所以,在接受活动中,从这一意义上说,艺术形式确是具有先行性的,而且也是有决定性的,另外,从接受角度来看美术,电影,音乐等作品它们的形式本身就是内容,就是说这些作品形式,不但体现了作品的内容,同时它们也决定了自身的内容。已完成的作品中,内容与形式是紧密结合的,成为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
83.艺术鉴赏,是鉴赏主体在面对艺术客体时的能动的精神活动。艺术鉴赏过程包括“审美期待”、“鉴赏流程”和“审美效应”。艺术鉴赏的准备阶段是审美期待,指接受主体在欣赏之前或欣赏过程之中,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它使接受者具有了审美需求,并希冀在欣赏中得到满足;艺术鉴赏的中间层次,体现为鉴赏者一种主动积极的对艺术作品的直觉与感知、体验与想象、理解与创造,获得一种情感层次的愉悦;艺术鉴赏的最后层次,鉴赏者与艺术作品产生共鸣,鉴赏者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1)审美期待是艺术鉴赏的准备阶段,指接受主体在欣赏之前或欣赏过程之中,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它使接受者具有了审美需求,并希冀在欣赏中得到满足。审美期待可分为形式期待、意象期待和意蕴期待。形式期待是指艺术鉴赏者由于艺术作品的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待指向;意象期待是指鉴赏者由于艺术作品中的某种特定意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意蕴期待即指接受者由于作品呈现的深层的审美意蕴、人生哲理和情感境界而引发的期待指向。(2)鉴赏流程包括艺术的直觉与感知、体验与想象、理解与创造。①直觉与感知:艺术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可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审美感知是指人们在注意审美对象形式特点的同时,也已开始关注审美对象的意义;鉴赏活动往往是在直觉与感知的心理基础上开始的。它将使鉴赏者完成对作品形式美的注意和对其意义的初步感受。②体验与想象:在鉴赏过程中,主体以自身审美经验为基础,潜入作品情境之中进行审美体验;不断推进与作品中所包含情感的交流与融合;同时由于审美想象和联想的展开,鉴赏者可以与作品或艺术家进行交流,洞察其深层意蕴,并逐渐生成审美愉悦。③理解与创造:理解既包括对于作品的形象、情境,形式、语言的审美认知,也包括对于作品整体价值的追寻。艺术鉴赏的结果是接受者审美再创造的完成。鉴赏者对于作品中形象、情境、典型和意境的补充与完善,正是审美再创造的结晶。(3)审美效应:艺术鉴赏中的审美效应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与复杂的心理机制,它是艺术鉴赏的高潮,也是艺术鉴赏的作用和目的。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在鉴赏中都会产生十分显著的审美效应。审美效应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共鸣、净化、领悟。①共鸣是指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称作共鸣。②净化是指接受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共鸣的产生,使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调节、人格得到提升的状态。③领悟是指接受者在鉴赏艺术作品时由此引发的对于世界奥秘的洞悉、人生真谛的彻悟以及精神境界的升华。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效应。
84.艺术创作过程大体上可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阶段,它们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动态过程。(1)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它是创作主体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昧和理解的过程。艺术体验包括了三个方面:①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②审美发现和审美领悟的发生。③创造欲望的萌动及动机的生成。(2)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创作者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通过各种心理活动和特定艺术思维方式,对原始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在头脑中形成艺术意象的过程。构思的方式及运作手段有:整合、变形、移情、意蕴的凝结。艺术构思形成了艺术意象,它是艺术创作者在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审美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语言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主体观念中的艺术形象或情境。(3)艺术表现是指艺术创作者选择并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将自己的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最终呈现为物态的存在,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情境或形象体系的过程。艺术家在物化表现过程中应当进一步深化作品的内涵,这包括下列四个方面:①主体在物化的表现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审美倾向。②主体在物化的过程中应不断进行艺术语言的锤炼。③艺术意蕴将在物化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危废处理设施环境影响评价与验收合同3篇
- 2024年钢材市场购销合作合同
- 2025年度大学外籍教师团队聘用及发展合同4篇
- 个性化借款协议范本:含第三方担保条款一
- 2025年度个人二手车交易合同(新车置换服务版)4篇
- 2025年度定制门窗产品生产与销售合作协议2篇
- 二零二五版木材行业木方板材库存管理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版智慧城市建设与投资合作协议4篇
- 2023年-2024年新员工入职前安全教育培训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 2025版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民间借款合同样本与法律依据4篇
- TB 10012-2019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背诵用)
- 乡镇风控维稳应急预案演练
- 脑梗死合并癫痫病人的护理查房
-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脱式计算300题及答案
- 犯罪现场保护培训课件
- 扣款通知单 采购部
- 电除颤操作流程图
- 湖北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 设计基础全套教学课件
- IATF16949包装方案评审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