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辅导》第一章 心理辅导的基础知识_第1页
《中学生心理辅导》第一章 心理辅导的基础知识_第2页
《中学生心理辅导》第一章 心理辅导的基础知识_第3页
《中学生心理辅导》第一章 心理辅导的基础知识_第4页
《中学生心理辅导》第一章 心理辅导的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生心理辅导第一章心理辅导的基础知识目录CONTENTS01心理辅导03学校心理辅导的历史04学校心理辅导的现状02学校心理辅导05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趋势1把握心理辅导含义及与其相近概念的关系学习重点2理解学校心理辅导的含义、功能和原则3了解学校心理辅导的历史5了解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趋势4了解学校心理辅导的现状心理辅导01心理辅导

1心理辅导的含义

2心理辅导与相近概念的关系心理辅导

1心理辅导的含义

2心理辅导与相近概念的关系1心理辅导的含义代表人物含义卡尔·R.罗杰斯(CarlR.Rogers)心理辅导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辅导者与当事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这种关系能给予当事人一种安全感,使其可以从容地开放自己,甚至可以正视自己过去曾经否定的经验,然后把那些经验融合于已经转变了的自己,做出统合。中国香港学者林孟平辅导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辅导员,致力于与当事人建立一种具有治疗功能的关系,来协助对方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以至可以克服成长的障碍,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使人生有统合、丰富的发展,迈向自我实现。台湾学者张春兴(1992)辅导是一个教育的历程,在辅导历程中,受过专业训练的辅导人员,运用其专业知识,协助受辅者了解自己、认识世界,根据其自身条件(如能力、兴趣、经验、需求等),建立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生活,并使之在教育、职业及人际关系等各方面,能充分展现其性向,从而获得最佳的生活适应。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2003)心理辅导是由心理学专业人员和具有较高心理学素养的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具有现实或潜在发展需求、求助需求的个体乃至群体提供的心理学帮助和引导。

心理辅导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心理辅导通常作为心理咨询的同义词来使用,广义的心理辅导则泛指对个体或群体提供的心理学帮助和引导。本书的心理辅导指广义的概念。心理辅导

1心理辅导的含义

2心理辅导与相近概念的关系2心理辅导与相近概念的关系

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工作对象正常人中轻度心理障碍者(来访者或求助者)严重心理障碍者(患者或病人)工作者心理辅导员/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师临床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功能发展与预防预防与矫治矫治与重建内容以认知为主侧重于情感活动和人格重建侧重于情感活动和人格重建方式以团体辅导为主,个别辅导为辅以个别咨询为主,团体咨询为辅个别治疗方法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时间较长较短较长地点学校(班级/活动室等)咨询室医院解决问题的深度表层问题一般情境问题介于二者之间深层问题人格结构问题服务范围最广介于二者之间最少工作模式教育模式以教育模式为主医学模式实施方式主动以被动为主被动运作模式非营利性以营利性为主营利性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区别

学校心理辅导02学校心理辅导

1学校心理辅导的含义

2学校心理辅导的功能3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学校心理辅导

1学校心理辅导的含义

2学校心理辅导的功能3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学校心理辅导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开发潜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1学校心理辅导的含义学校心理辅导

1学校心理辅导的含义

2学校心理辅导的功能3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2学校心理辅导的功能发展性功能学校心理辅导可以促进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全发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心理成熟度,开发心理潜能,增强其全面、主动地适应社会的能力。预防性功能是根据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经验和必要的心理准备这一特点而提供的防患于未然的心理辅导。矫治性功能是针对学生已经产生的问题而提供的具体的心理辅导。它重在排除学生的心理困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恢复学生的心理平衡。学校心理辅导

1学校心理辅导的含义

2学校心理辅导的功能3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系统性和全员参与相结合的原则3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3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1.无论是个别心理辅导还是团体心理辅导,无论是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还是在学校工作中渗透心理辅导活动,都必须符合心理学的基本理念与原则,遵循心理学的基本观念与技术。2.一定的硬件设施是开展心理辅导的基础,但心理辅导工作不能一味追求硬件建设,还要因校制宜,量力而行,要在内涵建设上下功夫,这才是心理辅导健康发展的长久之道。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的原则3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1.重在预防和发展。心理辅导不能在学生面临危机问题时才给予援助,而必须未雨绸缪,在学校教育的早期阶段就开始进行,在初中和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进行。2.对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做好辅导工作。对少数在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等方面存在困扰和成长中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要给予积极有效的辅导帮助;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与家长联系,转介到医疗性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给予治疗。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的原则3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1.教育者要了解和把握所有学生的共同需要,以及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所有活动;所有工作的出发点都要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和成长。2.面向全体并不意味着忽视个别。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3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自我选择和自我指导,促使学生自知、自觉、自助,既不能采取强制手段,又不能替代学生解决他们自身存在的问题。2.虽然所有的心理辅导工作和活动都要首先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要出发,以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为基准,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可有可无。相反,唯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系统性和全员参与相结合的原则3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1.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要从整体、全局、多方位的角度进行,把内外因,主客观,家庭、社会、学校和个人诸因素综合起来;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与辅导要采用综合模式,不局限于某一种方法和技术;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观点,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完整和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2.要协调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善用各种社会资源,发挥各种因素在统一的育人活动中的作用。学校心理辅导的历史03学校心理辅导的历史

1西方心理学科的独立过程

2我国心理辅导的由来与发展3西方心理辅导的发展历史学校心理辅导的历史

1西方心理学科的独立过程

2我国心理辅导的由来与发展3西方心理辅导的发展历史1西方心理学科的独立过程1825年,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约翰·F.赫尔巴特(JohannF.Herbart)《科学心理学》问世第一次庄严宣布心理学是科学,其基础是形而上学和数学。1879年,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威廉·冯特(WilhelmWundt)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脱离了哲学的母体,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冯特也被视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16世纪梅兰克森(Melanchthon)首先在一次讲演中采用了“心理学”这个概念心理学的英文名为“psychology”,源于古希腊语,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一书,是人类文明史上关于心理现象的专著学校心理辅导的历史

1西方心理学科的独立过程

2我国心理辅导的由来与发展

3西方心理辅导的发展历史2我国心理辅导的由来与发展“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因材施教”

美国心理学史家加德纳·墨菲(GardnerMurphy)曾说过: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故乡在中国。陶潜诗“养色含精气,粲然有心理”明朝王廷相在《慎言·潜心篇》中说:“心理贵涵蓄,久之可以会通。”《后汉书·左雄传》说:“凡人之心理不相远,其所不安古今一也。”在中国古籍里确有与现代意义相近的“心理”一词,只是不同的学者对于“心理”一词出现的时代略有不同意见(汪凤炎,郑红,2001)。2我国心理辅导的由来与发展1889年,颜永京翻译了美国学者约瑟·海文(JosephHaven)的MentalPhilosophy一书,将之定名为《心灵学》,由益智书会出版。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心理学译著。严复担任学部编订名词馆总纂时,在《心理学名词对照表》中将“psychology”译作“心理学”,并在1898年明确将“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我国心理辅导的由来与发展1902年6月19日,王国维翻译了日本元良勇次郎的著作《心理学》,并于1907年重译并出版了由丹麦海甫定(Hoffding)原著、英国人龙特(Loundes)原译的《心理学概论》(OutlinesofPsychology),这是中国人从西方心理学直接译过来的第一部科学心理学著作。正是由于这两方面的贡献,布朗(L.B.Brown)在《心理学在当代中国》一书中曾把王国维称为中国“现代心理学之父”。学校心理辅导的历史

1西方心理学科的独立过程

2我国心理辅导的由来与发展3西方心理辅导的发展历史3西方心理辅导的发展历史西方心理辅导的历史,一般以1908年作为源头。美国发生了两件足以载入心理学史册的大事:职业指导运动心理卫生运动3西方心理辅导的发展历史职业指导运动心理卫生运动3西方心理辅导的发展历史1907年,戴维斯(J.B.Davis)任美国密歇根大瑞城中学校长,提出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要提交关于职业兴趣的报告,教师要给学生上心理辅导课,以帮助学生塑造个性,防止问题发生,促进职业与品德发展。1908年,帕森斯(FrankParsons)在波士顿创办了职业指导局,针对青少年开展职业指导活动,并在次年出版的名著《职业选择》(ChoosingaVocation)中,首次使用了“职业辅导”一词。他所创立的“帕森斯模式”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引起很大的反响,因此人们把1908年帕森斯创立的职业指导局作为心理辅导诞生的标志,从此学校心理辅导开始了广泛的发展。帕森斯本人也被称为“职业指导之父”。3西方心理辅导的发展历史职业指导运动心理卫生运动3西方心理辅导的发展历史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先驱是美国人比尔斯(C.W.Beers)。1908年,他自传体著作《一颗寻找自我的心》出版,这是心理卫生运动的开山之作,是一本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书。比尔斯也因此成为全球著名的心理卫生的倡导者与奠基人。1908年5月,比尔斯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1909年2月,他在纽约成立了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并任顾问。1917年,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创办了《心理卫生》杂志,采用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使心理卫生运动逐步在美国形成了一股热潮。1930年5月5日,比尔斯等心理卫生的推行者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中国也派出了代表参加。会上成立了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标志着心理卫生运动全球化的开始。18岁就读于耶鲁大学商科,毕业后在纽约一家保险公司工作。比尔斯的哥哥患有癫痫,他目睹其兄病情发作时昏倒在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的可怕情景之后,一直担心这种病会遗传到自己身上,于是终日惶惶不安。24岁时,比尔斯精神失常,难以自控的他从四楼跳下,经人救起被送往精神病医院治疗。在精神病院,他目睹了病友们遭受的不可言状的痛苦,自己也亲身经历了种种非人的待遇,因此,比尔斯痊愈出院后,立志将自己的余生贡献给精神病人,并终身从事预防精神病的工作。学校心理辅导的现状04学校心理辅导的现状

1

我国现代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

2

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学校心理辅导的现状

1

我国现代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

2

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面临的问题及对策1

我国现代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萌芽期(20世纪80年代初至1999年)发展期(1999年至2012年)繁荣期(2012年底至今)1

我国现代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萌芽期(20世纪80年代初至1999年)发展期(1999年至2012年)繁荣期(2012年底至今)1

我国现代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萌芽期(20世纪80年代初至1999年)1983年,林崇德教授出版了《中学生心理学》;同年,燕国材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我国教育界正式提出非智力因素的概念1986年,班华教授第一次提出“心育”概念1987年,燕国材教授率先提出心理教育的概念,并试图以此来统率心理辅导、心理训练、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概念。1991年,班华教授《心育刍议》一文,首次系统地阐述了与心育有关的问题;同年,在素质教育讨论中,很多有识之士都强调心理素质在整个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199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这是在国家有关文件中第一次使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名称在国家行政部门中的称呼才相对固定下来。1

我国现代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萌芽期(20世纪80年代初至1999年)发展期(1999年至2012年)繁荣期(2012年底至今)1

我国现代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1)政府部门加强了对心理辅导的重视和组织领导(2)心理辅导理论研究逐渐深入(3)心理辅导实践活动进一步推进(4)心理辅导师资培训逐步推进1

我国现代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萌芽期(20世纪80年代初至1999年)发展期(1999年至2012年)繁荣期(2012年底至今)1

我国现代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

2012年12月14日,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在厦门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它转变了长期以来心理辅导总是自下而上开展工作的模式,是中小学心理辅导工作的又一个里程碑。

以此次工作会议的召开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为标志,中小学心理辅导从民间推动向官方主导发展,从基层探索到国家有计划地推进,全国中小学心理辅导逐步走上了发展正轨。从2013年开始,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出台了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政策文件,把心理辅导纳入教育督导工作中,极大地推动了心理辅导在各地各校的开展。学校心理辅导的现状

1

我国现代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

2

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面临的问题及对策2

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面临的问题解决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诸多问题的对策2

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面临的问题解决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诸多问题的对策2

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面临的问题及对策(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涵建设尚未跟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亟待进一步提升

华南师范大学莫雷(2003)教授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开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平台建设,第二阶段是内涵建设。

总的来看,平台建设已有成效,但是内涵建设尚未跟进,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处在应付检查、流于形式的阶段,即使一些开展多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仍需进一步提升。2

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面临的问题及对策(2)中小学心理教师职业资格认定尚未开展,心理教师专业化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

一是心理教师缺乏明确的职业资格认定标准。二是心理教师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缺乏专家的督导引领,缺乏教研伙伴的支持,总体专业化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2

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面临的问题及对策(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保障尚未健全,领导重视程度亟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二是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2

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面临的问题解决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诸多问题的对策2

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面临的问题及对策(1)端正态度,努力作为,扎实推进心理辅导工作内涵建设(2)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努力提高心理教师专业水平

(自我学习、同伴互助、专家引领)(3)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各级领导对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视程度(4)制定刚性政策,为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提供切实保障

一是明确心理学科的独立地位,制定课程标准。

二是制定心理教师职业资格标准,出台认定办法。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趋势05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趋势

1

心理辅导将成为学校工作的常态

2

积极心理学将成为学校心理辅导的主流3将更加注重心理和谐、维护心理安全4性与性别教育得以自然开展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趋势

1

心理辅导将成为学校工作的常态

2

积极心理学将成为学校心理辅导的主流3将更加注重心理和谐、维护心理安全

4性与性别教育得以自然开展1

心理辅导将成为学校工作的常态自2012年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纷纷出台了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政策文件,将心理辅导纳入教育督导和年终考核工作中,各学校也纷纷配置了专职或兼职心理教师。尽管仍有很多地区和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开展起有效的心理辅导活动,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心理辅导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心理辅导必将成为学校工作的一项常态工作。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趋势

1

心理辅导将成为学校工作的常态

2

积极心理学将成为学校心理辅导的主流3将更加注重心理和谐、维护心理安全

4性与性别教育得以自然开展2

积极心理学将成为学校心理辅导的主流在这种背景之下,以马丁·塞利格曼(MartinSeligman)为代表的积极心理学家呼吁:心理学应该转换为研究人类优点的新型科学,必须实现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换,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指引下,发现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以积极的视角看待学生,将成为学校心理辅导的主流。《心理学摘要》电子版的搜索结果表明,自1887年至2000年,关于抑郁(depression)的文章有70856篇,关于焦虑(anxiety)的文章有57800篇,而提及欢乐(joy)的仅有851篇,关于幸福(happiness)的有2958篇。搜索结果中关于消极情绪与积极情绪的文章比例大约为14∶1。这个统计数据显示,似乎大多数心理学家的任务是理解和解释人类的消极情绪和行为。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趋势

1

心理辅导将成为学校工作的常态

2

积极心理学将成为学校心理辅导的主流

3将更加注重心理和谐、维护心理安全

4性与性别教育得以自然开展

3将更加注重心理和谐、维护心理安全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2012)认为,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人文意识基础。

学生的心理安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安全校园、幸福家庭和健康自我的必然要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把心理和谐写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