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闻诊的重要意义】言扁鹊能“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素间•阴阳应象大论篇〉日:“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而〈难经>则将闻诊与其他三诊相提并论,以里、闻、问、切为序,确立了闻诊在四诊中的位置,强调了闻诊的重要性。然而,作为四诊之一的闻诊,在当今中医界渐有被忽视的势头,无论教学或是临床,闻诊的重要性均难以得到重视,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往往不能四诊合参,使许多疾病漏诊、误诊,从而造成失治、误治。本文对中医闻诊内容加以简要阐述,以使有志中医者对闻诊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重新重视起来,使中医诊断体系更臻完善。〃闻诊,即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以了解患者病情的诊察方法,早在殷代就已有“疾言",即语言方面的疾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言扁鹊能“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日:“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而V难经,则将闻诊与其他三诊相提并论,以望、闻、问、切为序,确立了闻诊在确立了闻诊在确立了闻诊在!1!诊中的位置,强调了闻诊的重要性.然而,作为之一的闻诊,在当今中医界渐有被忽视的势头,无论教学或是临床,闻诊的重要性均难以得到重视,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往往不能四诊合确立了闻诊在!1!诊中的位置,强调了闻诊的重要性.然而,作为③烂苹果味【闻诊】病室有烂苹果味,现代医学称其为“酮体味”。【临床意义】此见于消渴病之重症。多由热邪炽盛,阴液大伤,湿热熏蒸所致。此外,亦可见于重度妊娠恶阻之人,因频繁呕吐,阴液大伤,而胃热炽盛所致。【治法】应根据临床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④臊臭味【闻诊】病室有尿臊之臭味。【临床意义】此多为水气病的晚期。多由脾肾衰败而湿热浊气内蕴之正衰邪恋所【治法】应根据临床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⑤酸腐味【闻诊】病室常有酸腐之气。【临床意义】此多为表邪入里化热,热结胃肠,与肠道糟粕互结之阳明腑实证。如《瘟疫明辨•卷一》指出:“风寒之气从外收敛入内,病无臭气触入,间有作臭气,必待数日转阳明腑证之时,亦只作腐气,不作尸气【治法】宜峻下热结,方用大承气汤加减。⑥臭秽味病室出现臭秽之气。【临床意义】此多见于感受温热疫病之气的患者。多由脏腑气血受疫气熏蒸而败坏所致。正如《瘟疫明辨•卷一》所说:“瘟疫气从中蒸达于外,病即有臭气触人,轻则盈于床帐,重则蒸然一室,专作尸气,不作腐气。以人身脏腑、气血、津液,得生气则香,得败气则臭。瘟疫,败气也。人受之,自脏腑蒸出于肌表,气血津液逢蒸而败,因败而溢,溢出有盛衰,充塞有远近也盛衰,充塞有远近也盛衰,充塞有远近也若瘟疫乃天地之杂气,非臊、非腥、非腐,其触人不可名状,非鼻观精者,不能辨之。“另外,中风或其他疾病而致昏迷的患者,因二便失禁,病室也常有臭秽之气。盛衰,充塞有远近也若瘟疫乃天地之杂气,非臊、非腥、非腐,【治法】宜清温解毒,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⑦酸臭味【闻诊】病室有酸臭气味。【临床意义】此多见于久病活动不便,汗出不断而又未能洗浴的患者。【治法】应根据临床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III综上所述,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气血调畅,水谷运化协调,不会产生异常气味。只有当外邪侵袭人体或脏腑功能活动紊乱时,人体的气津液受邪气的熏扰而会产生各种不良的气味。但由于病邪不同,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不同,所表现于外的异常气味就有差异,临床我们根据其气味特点和所在部位,就能分辨其病因、病性及病变部位。一般来说,气味腐烂臭秽,多属实热证;气味腥污则多属虚寒证。若其味臭如败卵,或如腐尸恶味,常是脏腑衰败的凶险症。,III参,使许多疾病漏诊、误诊,从而造成失治、误治。本文对中医闻诊内容加以简要阐述,以使有志中医者对闻诊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重新重视起来,使中医诊断体系更臻完善。【闻诊的定义和内容】中医认为人体器官发出的声音和排泄物的气味能够反映体内变化和疾病的变化,闻诊包括听声音和闻气味。Q)听声音.听发声。如果声音发出高亢有力,并且前轻后重,多是热症,相反,如果细弱低微并且前重后轻多是虚症和寒症,如果睡中带鼾多是气息不顺,如果呻吟不止多是身体疼痛所致,如果声音沙哑或不能发声多是肺气不宣、气阴耗伤。.听呼吸。如果呼吸气粗有力多为热症,相反,呼吸微弱无力则为寒症,一般来说观察呼吸可以诊断出下列疾病:如果呼吸困难、短促急迫,是肾肺虚损、气失摄纳导致,说明患者可能患上喘症;呼吸急促、气道窒塞,多是阴虚火旺、火逆上气所致,可能会导致气逆;呼吸气急而短、喉中无痰,多是肺气不足所致,可能会导致短气;呼吸微弱、虚虚怯怯,则是身体虚弱、少气的表现。.听咳嗽的声音。如果咳嗽声音混独,同时伴有鼻塞不通,可能是感染风寒;咳嗽声音低沉、疲多,则可能是寒咳或湿咳。干咳并没有痰,或者只是咳出少许黏液,可能是患有燥热症状;咳嗽伴有黏稠的痰,并且鼻孔呼出热气,属于肺热之病;咳嗽时发时止,一发不止并且伴有咳血的出现,就是感染上了顿咳;咳嗽无力、声音低沉、伴有气促可能患有肺虚之病。.听呕吐、暧气、呃逆、喷嚏、肠鸣和太息的声音。如果呕吐声音微弱、吐出的物体呈清水状,属于虚寒症;呕吐的声势比较浩大,吐出的物体呈黏稠状,并且带有苦或酸味,属于实热症;有反胃的感觉或者在早晨进食的时候呕吐的话,有可能是脾肾俱虚、消化不良。暧气是在饮食后经常发生的一种现象,如果暧出的气味是酸腐并且伴有腹胀的感觉就有可能是消化不良所致;如果暧气的声音响亮,并且发声频率高,属于肝气犯胃;暧气声音低沉,而且没有酸腐的气味,属于脾胃虚弱,这种症状多发生在老人或者久病不治的人身上。呃逆是从咽部发出的一种自己不易控制的冲击,多是由于胃气上逆导致。如果呃逆声音连续不断、高亢有力,属于实热,呃逆声虚弱无力、低沉,属于虚热;呃逆声音适中、时间短暂,没有任何别的不良反应,可能是由于进食太快或偶感风寒所致。肠鸣是腹中发出的声音,如果肠鸣声音过大,可能是风、寒、湿邪盛;肠鸣的声音随着进食会减小,饥饿时会加重,属于脾胃虚。喷嚏是感染风寒的表现,而太息则是心情郁闷、胸中闷气所引发的叹息声。(2)闻气味如果身体发生疾病,各个器官散发出的气味就会和以前有所不同,可能会散发出一些不良的气味,比如臭味。汗臭,病人身体虚弱会经常出汗,如果汗呈现腥味和膻味,属于风湿热久蕴于皮肤、津液受到蒸变;口臭,多数是因为胃热、消化不良、溃疡、口腔不洁等症状;鼻臭,多数是鼻渊症的缘故;体臭,有可能是因为溃疡或腐烂所致。【闻诊辨病】闻诊是从病人发生的各种声音,从其高低、缓急、强弱、清浊测知病性的方法。①声音高亢:是正气未虚,属于热证、实证。②语声重浊:乃外感风寒,肺气不宣,肺津不布,气郁津凝,湿阻肺系会厌,声带变厚,以致声音重浊。③声音嘶哑:新病暴哑,为风寒束表,肺系会厌受其寒侵,经隧收引,津凝会厌,以致不能发音。即《灵枢•忧恚无言》所说:“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因其病性属寒属实,前人称为“金实不鸣。“久病声音嘶哑,为肺肾阴虚,水不制火,火灼肺金所致。因其病性属虚,前人称为“金破不鸣”。若久病、重病突然声哑,是脏气将绝危证。④声低息短,少气懒言:是中气虚损象征。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气夺也。“⑤神昏谑语:是指病人神志不清,语无伦次。是急性热病,热人心包,蒙扰神明,成为此证。⑥郑声:疾病末期,出现神志不清,语声低微,内容重复,是久病正衰,心气虚损,精神散乱。⑦咳声高低缓急,可辨寒热虚实:咳声清高、无疾、舌红、乏津,是燥热犯肺,或水不涵木,木火刑金。咳声重浊,痰多清稀,是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或少阴阳虚,水饮内停。咳声急迫,连声不止,是寒邪束表,气道挛急所致。吐出痰液其咳即止,是疾阻气道之征。⑧呃逆:是隔肌痉挛病变。其声高亢,连声不止者,为肺气不宣,脾气不运,肝气不舒,导致膈膜痉挛,病性属实。若呃声低微,时呃一声,病性属虚,脾肾阳虚,膜失其温而呃者有之;肝肾阴虚,膜失其濡而呢者,间亦有之。《中医闻诊》之闻口腔异味辨疾病中医可通过患者口腔中异常的味道来判断你的身体状况。口甜:中医认为多是脾胃湿热、肝脾疾火内蕴所致。多见于糖尿病和消化功能紊乱。口酸:中医认为是肝胆之热乘脾所致。口酸多见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口苦:中医认为是肝胆有热、胆气熏蒸所致。口苦常与胆汁代谢失常有关,多见于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和肝胆肿瘤等。口咸:中医认为是肾阴不足,虚火上浮所致。多见于神经官能症、慢性肾炎、慢性咽炎、口腔溃疡。口淡:中医认为是脾胃虚寒、运化无力所致。多见于消化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疾病,营养不良、维生素与微量元素锌缺乏症。口臭:中医认为是胃内饮食停滞、浊气上逆所致。多见于口腔疾患及消化不良,如口腔炎、咽炎、牙龈炎、口腔溃疡、踽齿、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口辣:中医认为是肺热或胃火上炎所致。多见于高血压、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长期低热。当然,口中异味还与饮食、饮酒、吸烟、睡眠、药物等有关,当口中出现异味时,要及时就医,找出原因。【口臭味】口臭是指口内出气臭秽,使他人难以与其对语。是某些口腔疾病(口糜、口疮、弱齿)、鼻咽喉疾病(如鼻渊、乳蛾)和其他疾病(如肺痈、胃火、食滞)所致的一个症状。①口腔疾病而致口臭【闻诊】病人张口时,口中发出臭秽之气。伴有牙痛或牙龈出血。【临床意义】多见于牙疳、篇齿或口腔不洁等。牙疳多由感受热邪或浊秽之气,而致牙跟腐烂,其腐肉败血就会散发出腐臭气味,令人难以接近。踽齿则是因食物残渣留于空洞的牙齿中,以致食物发醵腐败而散发出臭秽之气。口腔不洁往往是由不讲卫生,经常不刷牙、不漱口而致食物残渣腐败所致。【治法】应根据临床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同时还可到口腔专科治疗。②其他疾患而致口臭【闻诊】口中出气臭秽异常,难以与人面对面谈活。【临床意义】此多为脏腑积热所致。历代医家对口臭的论述颇多,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说:“口臭由五脏六腑不调,气上胸膈……蕴积胸膈之间而生于热,冲发于口,故令臭也。”早就指出了口臭是由脏腑积热所致。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口齿兼咽喉科•总论》说:“热胜则苦,寒胜则咸……劳郁则口臭。“认为劳倦、气郁可致口臭。明代李挺《医学入门•口病总论》说:“脾热则口甘或臭……口臭者,胃热也。”指出口臭是由千脾热和胃热所致。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说:“脾热则口甘或臭,《内经》言脾疱是也黄散、三黄汤黄散、三黄汤黄散、三黄汤虚火郁热蕴于胸胃之间,则口臭,宜加减甘露饮;或心劳味厚之人亦口臭,宜加减泻白散;或肺为火烁亦口臭,宜消风散。”指出口臭有脾热、肺热、心劳、虚火、郁热之不同。综上所述,黄散、三黄汤虚火郁热蕴于胸胃之间,则口臭,宜加减甘露饮;结合现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我们认为口臭主要有以下几个证型:脾胃积热:多因饮食不节,酒食热毒蕴结化热,或过食辛辣之品,或五志化火,或由外感邪热内传阳明而成胃热,以致内热炽盛,胃火上炎而致口臭。宿食内停化火:多因暴饮暴食,过食伤脾,宿食停滞,腐臭之气上熏而致口臭。脾胃湿热:多由胃中湿热停滞,传导失常,浊气上泛而致口臭。肺热:多由外感邪热内伏于肺,或内伤诸火壅于肺,而致气血壅滞所为。肾阴虚火旺:多由肾之虚火上炎,口疮频发而致口臭。【治法】脾胃积热者,宜清泻脾胃积热,方用三黄泻心汤或清胃散,或泻黄散加减。宿食内停化火者,宜消食导滞佐以清热,方用保和丸加咸。脾胃湿热者,宜清泻脾胃湿热,方用茵陈嵩汤加减。肺热者,宜清肺泻火,方用泻白散加黄苓、黄连等。肾阴虚火旺者,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此外,秦伯未在《中医临证备要》中指出:“经常□有秽气,用萤香煎汤,时时含漱。食韭蒜后口臭,清茶送服连翘末二钱,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