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课件_第1页
小学教育学课件_第2页
小学教育学课件_第3页
小学教育学课件_第4页
小学教育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xiǎoxué)教育学?渭南职业技术(jìshù)学院杨楠楠副教授第一页,共58页。1第一章绪论(xùlùn)

教育(jiàoyù)概述小学教育(jiàoyù)学习小学教育(jiàoyù)学的意义和方法第二页,共58页。2第一节教育(jiàoyù)概述一、教育的含义与要素〔一〕教育的含义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维品德的活动。其外延包括学校(xuéxiào)教育和学校(xuéxiào)以外的各种教育。学校(xuéxiào)教育是核心。狭义的教育通常是指学校(xuéxiào)教育,即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开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它们都共同指出,教育是一种影响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核心含义,也是教育的根本特征。第三页,共58页。3二、教育的起源〔五种观点〕〔一〕神话起源论观点:教育跟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表达神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评价:不正确。〔二〕生物起源论代表人:利托尔诺〔法〕、佩西·能〔英〕观点: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评价: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动物界类似教育行为之间的相似性,否认了教育的神话起源论,其开创性值得肯定。但完全否认了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之间的差异,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和目的性,这是缺陷。〔三〕心理起源论代表人:孟禄〔美〕观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评价:防止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提出(tíchū)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有其合理一面。错误在于,他把全部教育都归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不懂得人之所以为人是有意识的本质规定,不懂得人的一切生活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第四页,共58页。4〔四〕劳动起源论代表人:马克思主义者观点: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社会再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评价: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没有社会再生产的要求,教育也就无从产生。所以,教育从本质(běnzhì)上讲是依附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需要的。前苏联和我国的教育史学家、教育学家大都认同这一观点。〔五〕交往起源论代表人:叶澜〔中〕观点: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评价:强调了对教育起源的研究不仅只停留在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出发进行演绎推理、满足于认识一般的水平上,而力求通过特殊来验证一般、丰富一般。第五页,共58页。5三、教育的开展〔一〕原始社会的教育1.教育未从生产社会中分化出来,具有非独立性;2.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3.教育对象没有等级区分,教育无阶级性。〔二〕古代教育〔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1.产生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2.教育为统治阶级效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3.教育内容以伦理道德、宗教经典为主,内容封闭保守,与生产劳动相别离;4.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5.积累的丰富的教育经验,获得了初步(chūbù)的科学教育知识。第六页,共58页。6〔三〕近代教育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3.教育与宗教别离,教育走向世俗化;4.创立并采用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5.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四〕现代社会1.教育加快民主化进程;2.教育与生产劳动日趋结合;3.教育内容极为丰富和开放;4.大力加强根底教育,不断延长义务教育年限;5.教育形式和手段发生(fāshēng)重大变化;6.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7.终身教育体系在逐步构建。第七页,共58页。7第二节小学教育一、小学教育的产生与开展六艺:射、御、礼、乐、书、数二、小学教育的根底地位三、小学教育的根本特征义务教育(yìwùjiàoyù):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四、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一〕在身体素质上的启蒙作用〔二〕在学习知识上的启蒙作用〔三〕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启蒙作用第八页,共58页。8第三节学习小学教育学的意义(yìyì)和方法一、学习小学教育学的意义〔一〕有助于小学学校教育工作者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增强教育的自觉性和预见性〔二〕有助于小学教育工作者增强专业素养,提高教育的热情和效率〔三〕有助于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四〕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促进(cùjìn)教育事业的开展二、学习小学教育学的方法第九页,共58页。9第二章教育(jiàoyù)与社会的开展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的社会功能(gōngnéng)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第十页,共58页。10教育要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开展是教育的一条(yītiáo)根本规律生产力文化人口政治经济制度教育制约制约制约制约反作用反作用反作用反作用第十一页,共58页。11第一节教育(jiàoyù)的社会制约性一、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二、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1.生产力的开展(kāizhǎn)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开展(kāizhǎn)速度2.生产力的开展(kāizhǎn)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3.生产力的开展(kāizhǎn)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学的组织形式第十二页,共58页。12三、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1.文化观念影响着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2.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3.文化的开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的先进程度和性质四、人口对教育的制约1.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zēnɡchánɡsùdù)影响教育的规模和开展速度2.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3.人口的结构影响教育的开展第十三页,共58页。13第二节教育的社会(shèhuì)功能一、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能培养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可以提高国民(guómín)的民主意识、促进社会政治民主3.教育可以形成积极的舆论力量,促进政治经济制度的开展二、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是开展和创造新的科学知识的手段三、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可以保存和传递文化2.教育可以传播和普及文化3.教育可以开展和创新文化第十四页,共58页。14四、教育的人口功能1.教育可以控制人口的数量2.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的质量3.教育可以改善人后结构,促进人口流动第三节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开展水平以及文化等其他社会现象的特征,这是教育的根本(gēnběn)属性之一。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2.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4.教育与社会开展具有不平衡性第十五页,共58页。15第三章教育(jiàoyù)与人的开展人开展的概述影响儿童身心(shēnxīn)开展的因素儿童身心(shēnxīn)开展的特点与规律第十六页,共58页。16第一节人开展(kāizhǎn)的概述一、人的开展的含义二、人的开展的特点(tèdiǎn)〔一〕人的开展具有特殊的自然性〔二〕人的开展具有社会性〔三〕人的开展具有文化性第十七页,共58页。17第二节影响儿童身心开展(kāizhǎn)的因素外铄论、内发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一、遗传因素〔一〕遗传因素为人的开展(kāizhǎn)提供了生理前提,使人的开展(kāizhǎn)成为可能〔二〕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开展(kāizhǎn)的过程及阶段〔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开展(kāizhǎn)有一定的影响〔四〕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二、环境因素〔一〕环境影响着遗传可能性能否得以实现〔二〕环境制约着儿童的开展(kāizhǎn)性质和方向〔三〕环境制约着儿童的开展(kāizhǎn)速度和水平〔四〕环境是造成儿童开展(kāizhǎn)差异性的重要因素第十八页,共58页。18三、教育因素〔一〕教育是有目的的,克服了环境影响的自发性〔二〕教育是有方案的,克服了环境影响的偶然性〔三〕教育是有系统的,克服了环境影响的片段(piànduàn)性〔四〕教育是一种专业化的行为,克服了培育中的盲目性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在儿童开展中的作用〔一〕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推动儿童身心开展的动力〔二〕儿童的实践活动是儿童开展的决定性因素第十九页,共58页。19第三节儿童身心开展的特点(tèdiǎn)与规律一、小学阶段儿童身心开展的一般(yībān)特点二、儿童身心开展的规律〔一〕个体身心开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儿童的开展〔二〕个体身心开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三〕个体身心开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四〕个体身心开展的差异性,要求在教育中应注意因材施教〔五〕个体身心开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要求教育因势利导、顺应规律第二十页,共58页。20第四章教育(jiàoyù)目的教育(jiàoyù)目的概述我国的教育(jiàoyù)目的全面开展教育(jiàoyù)与素质教育(jiàoyù)第二十一页,共58页。21第一节教育目的(mùdì)的概述一、教育目的的内涵〔一〕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结构:教育目的反响了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努力方向(fāngxiàng)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它主要答复了两个问题:一是规定教育“为谁培养人〞和“为谁效劳〞,这是关于教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二是规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关于教育对象的质的规定性。〔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三〕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二、教育目的的功能三、教育目确实立的依据第二十二页,共58页。22第二节我国的教育(jiàoyù)目的一、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根底〔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开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根底〔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开展学说的根本观点1.人的全面开展的含义人的全面开展也就是指人的智力、体力、道德、情感等方面都获得尽可能(kěnéng)充分、自由、和谐和统一的开展。2.实现人全面开展的社会条件实现人的全面开展,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高度开展的生产力,它为人的全面开展提供了一切必要的物质条件;二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它是人获得全面开展的根本保证。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开展的人的根本途径和唯一方法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三、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三〕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二十三页,共58页。23第三节全面(quánmiàn)开展教育与素质教育一、全面开展教育〔一〕全面开展教育的组成局部〔二〕全面开展教育各组成局部的关系(guānxì)紧密联系,互相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二、素质教育〔一〕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目标〔二〕素质教育的根本特点和要求1.根本特点〔1〕素质教育的主体性〔2〕素质教育的全体性〔3〕素质教育的全面性〔4〕素质教育的根底性、2.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第二十四页,共58页。24第五章教师(jiàoshī)和学生教师概述(ɡàishù)学生师生关系第二十五页,共58页。25

第一节教师(jiàoshī)概述一、教师职业的开展二、教师的社会作用〔一〕教师担负着传播人类(rénlèi)文化知识的重要职能。〔二〕教师是教育者,承担着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延续人类(rénlèi)社会开展的重要职责。三、教师劳动特点复杂性2.创造性3.示范性4.长期性5.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四、教师的专业素质〔一〕教师的专业精神〔二〕教师的专业知识〔三〕教师的专业能力五、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第二十六页,共58页。26第二节学生(xuésheng)一、学生的本质属性〔一〕学生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人〔二〕学生是具有完整性的人〔三〕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二、学生的时代特点〔一〕主体意识增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二〕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样化〔三〕多元文化的冲击比较大〔四〕受同辈(tóngbèi)的影响较大三、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认识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四、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第二十七页,共58页。27第三节师生关系一、师生关系的类型〔一〕教师中心的师生关系〔二〕学生中心的师生关系〔三〕走向交往和对话的师生关系二、现实中的师生关系冲突三、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1.民主平等2.对话合作

四、师生关系的建立〔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二〕掌握处理师生关系的手段与方法1.了解和研究学生2.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成长(chéngzhǎng)3.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4.提高教师自身魅力第二十八页,共58页。28第六章课程(kèchéng)论课程与课程理论(lǐlùn)课程开发我国当前的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第二十九页,共58页。29第一节课程(kèchéng)与课程(kèchéng)理论一、什么(shénme)是课程广义的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全部经验,它包括有目的、有方案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环境气氛的影响等。狭义的课程: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主要表达在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二、影响课程的因素——社会、学生、知识三、课程的类型〔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四〕显性课程与理性课程四、现代课程理论〔一〕知识中心课程理论〔二〕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三〕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五、课程的文本形式〔一〕课程方案〔二〕课程标准〔三〕教科书第三十页,共58页。30第二节课程(kèchéng)开发一、课程目标确实定〔一〕概念〔二〕课程目标确定的依据1.学习者〔学生〕的需要2.社会生活的需要3.学科的开展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一〕课程内容的含义〔二〕课程内容的选择1.注意课程内容的根底性2.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3.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tèdiǎn)相适应〔三〕课程内容的组织三、课程的实施〔一〕课程实施的定义〔二〕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四、课程评价〔一〕概念〔二〕课程评价的类型〔三〕课程评价的过程第三十一页,共58页。31第三节我国当前(dāngqián)的根底教育改革一、我国当前的根底教育改革的背景和目标〔一〕背景〔二〕目标1.总体目标2.具体目标〔六个方面(fāngmiàn)的改变〕二、我国当前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一〕课程结构〔二〕课程实施〔三〕课程评价〔四〕课程管理三、我国当前根底教育新课程的实施第三十二页,共58页。32第七章教学的根本(gēnběn)原理教学(jiāoxué)概述教学(jiāoxué)过程教学(jiāoxué)原那么与教学(jiāoxué)方法第三十三页,共58页。33第一节教学(jiāoxué)概述一、教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zhǔdòng)学习为根底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是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互动和动态生成为存在方式的促进学生全面开展的有组织、有方案的教育活动。二、教育的意义〔一〕教学是传递知识经验、促进学生开展的最有效的形式〔二〕教学是进行全面开展教育、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三〕教学是进行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开展的重要手段三、教学的任务〔一〕引导学生主动(zhǔdòng)学习〔二〕学习共勉所必备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三〕促进学生全面开展四、当代教学的理论流派第三十四页,共58页。34第二节教学(jiāoxué)过程一、教学过程的概念二、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教师、学生、课程内容、教学手段三、教学过程的特点〔一〕教学是师生双边交往的活动〔二〕教学是师生分享经验、共同开展的过程四、教学过程的根本规律〔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tǒngyī)的规律〔二〕掌握知识和开展智力相统一(tǒngyī)的规律〔三〕传授知识与进行思想品德经验相统一(tǒngyī)的规律〔四〕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的规律第三十五页,共58页。35第三节教学(jiāoxué)原那么与教学(jiāoxué)方法一、教学原那么〔一〕定义〔二〕教学原那么体系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那么2.理论(lǐlùn)联系实际的原那么3.直观性原那么4.启发性原那么5.循序渐进性原那么6稳固性原那么7.量力性原那么8.因材施教原那么第三十六页,共58页。36第三节教学(jiāoxué)原那么与教学(jiāoxué)方法二、教学方法〔一〕概念〔二〕教学方法的分类(fēnlèi)1.以语言媒介为主的教学方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4.以自主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法〔三〕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1.教学方法的选择2.教育方法的运用第三十七页,共58页。37第八章教学的组织(zǔzhī)与实施教学的组织(zǔzhī)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第三十八页,共58页。38第一节教学(jiāoxué)的组织一、教学组织形式(xíngshì)〔一〕教学的根本组织形式(xíngshì)——班级授课制〔二〕教学的其他组织形式(xíngshì)二、教学工作的根本环节〔一〕备课〔二〕上课〔三〕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四〕课外辅导〔五〕学业成绩评价第三十九页,共58页。39第二节教学模式一、教学模式概述〔一〕概念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二〕教学模式的结构1.理论根底2.教学目标3.操作程序4.构成因素关系及策略5.评价二、教学模式类型1.“传递——接受(jiēshòu)〞式2.“引导——发现〞式3.“自学——辅导〞式4“暗示——领悟〞式三、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运用第四十页,共58页。40第三节教学(jiāoxué)评价一、教学评价概述〔一〕概念〔二〕教学评价功能1.导向功能2.鉴别和选择功能3.反响(fǎnxiǎng)功能4.咨询决策功能〔三〕教学评价的类型1.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2.根据评价所用的方法和标准,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二、课堂教学评价第四十一页,共58页。41第九章德育(déyù)的根本理论德育(déyù)概述德育(déyù)过程第四十二页,共58页。42第一节德育(déyù)概述一、德育的内涵与本质〔一〕内涵〔二〕本质通过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的教育影响,把社会的道德转化为个体的品德并促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开展。二、德育的功能〔一〕德育的个体性功能1.制约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方向2.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求3.激发和促进个体智能的开展4.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二〕德育的社会性功能1.德育的政治功能2.德育的经济功能3.德育的文化功能三、德育的目标(mùbiāo)与任务第四十三页,共58页。43第二节德育(déyù)过程一、德育过程概述二、德育过程的规律与特点〔一〕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培养过程,具有统一和多端性1.知情意行的关系2.统一性和多端性的表达〔二〕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广泛性〔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外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四〕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1.任何一种良好(liánghǎo)品德的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2.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点滴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渐变过程。3.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长期存在。第四十四页,共58页。44第十章德育(déyù)的组织与实施德育(déyù)途径德育(déyù)的方法德育(déyù)评价第四十五页,共58页。45第一节德育(déyù)途径一、德育(déyù)途径概念二、德育(déyù)的根本途径〔一〕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德育(déyù)〔二〕通过班主任工作进行德育(déyù)(三)通过各项教育活动进行德育(déyù)〔四〕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德育(déyù)〔五〕通过学校管理工作进行德育(déyù)〔六〕通过网络信息交流进行德育(déyù)1.利用互联网信息的丰富性,弥补德育(déyù)信息量的缺乏2.利用网络交流的互动性,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第四十六页,共58页。46第二节德育(déyù)的方法一、小学常用的德育根本方法〔一〕说服教育法〔二〕典范示范法〔三〕情感(qínggǎn)陶冶法〔四〕实际锻炼法〔五〕自我教育法〔六〕品德评价法二、德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第四十七页,共58页。47第三节德育(déyù)评价一、德育评价的概述〔一〕含义〔二〕功能二、德育评价的内容1.我国中小学学生品德评价标准2.我国中小学学生品德评价内容三、德育评价的方法〔一〕德育评价的根本方法1.问卷调查法2.行为观察法3.情境测验法4.整体印象评价法〔二〕运用德育评价法应该注意的问题1.加强多元化评价2.重视过程(guòchéng)性评价3.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第四十八页,共58页。48第十一章教育(jiàoyù)环境教育环境概述(ɡàishù)影响少年儿童成长的几种主要教育环境教育环境的整合与优化第四十九页,共58页。49第一节教育环境(huánjìng)概述一、教育环境(huánjìng)的概念教育环境(huánjìng)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生存和开展的外在环境(huánjìng)的总和。二、教育环境(huánjìng)的特点〔一〕目的性与非目的性的统一〔二〕隐性与显性的统一〔三〕可控性与不可控性的统一第五十页,共58页。50第二节影响少年儿童成长(chéngzhǎng)的几种主要教育环境一、学校环境〔一〕学校环境的教育功能〔二〕学校环境的与人特点二、家庭环境〔一〕家庭环境对儿童开展的影响〔二〕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1.建立和谐、民主、互相尊重的家庭成员关系2.家长以身作那么,身教胜于言传3.要形成良好的家庭生活方式、文化气氛4.家长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态度三、社区环境〔一〕社区环境育人的特点〔二〕营造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区教育环境四、群众传媒(chuánméi)〔一〕群众传媒(chuánméi)的特点〔二〕群众传媒(chu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