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时期列宁文化建设思想探析_第1页
新经济时期列宁文化建设思想探析_第2页
新经济时期列宁文化建设思想探析_第3页
新经济时期列宁文化建设思想探析_第4页
新经济时期列宁文化建设思想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经济时期列宁文化建设思想探析

A82:A1008-4088(2012)02-0012-07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聚焦文化建设,提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这是新时期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中国根据现实国情的需要将工作重心向文化建设进行调整,促进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和向更高层次攀升而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目标。“一个民族,只有文化体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大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展体现出文化的品格,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2]列宁在推行新经济政策时期就意识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他从全人类文明发展的视野出发,高瞻远瞩地探索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对其文化建设意涵的解读,有助于我们真正领会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建设的科学内涵。一、政治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加快文化建设在列宁最后口授的几篇文章中,他首要思考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建设问题。他超前提出在新经济政策实施之后应该逐步把国家工作重心向文化建设转变,因为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不仅是经济和政治层面的发展,更应该是连同文化层面的整体性发展。(一)文化落后是新经济时期最特殊的国情列宁意识到当时苏维埃俄国最大的国情是文化落后。他在1923年口述的《日记摘录》中特别提到《俄国识字状况》的调查结果,数据显示1920年全俄将近70%的人口缺乏基本的识字能力,与1897年沙皇时代相比较文盲数量减少比例不超过10%。基本文化水平的欠缺以及缓慢的文化进步,对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消极作用。在列宁看来,解决文化落后问题是一项既长期又艰巨的历史任务。“这是对那些一直沉湎于‘无产阶级文化’的幻想之中的人的一个严厉警告和责难。这说明我们还要做多少非做不可的粗活,才能达到西欧一个普通文明国家的水平。这也说明,我们现在还要进行多么繁重的工作,才能在我国无产阶级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真正达到稍高的文化水平。”[3](P356)(二)文化落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列宁也意识到落后的文化水平与先进的社会制度之间形成激烈矛盾。他认为,“在一个文盲的国家里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4](P294)国家“业已开始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任务与物质贫困、文化贫困之间的脱节。”[3](P400)列宁明确指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基础的经济和政治手段足够了,缺少什么?缺少文化,缺少本领。”[3](P399)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文化落后对社会发展的羁绊。因此列宁在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之后提出应该转移工作重心,把从前必须放在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方面的工作重心转变到和平组织文化工作上面来。这与列宁在提出新经济政策之初把经济建设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把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位的思想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个变化对当前我国政府思考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蕴含深刻启发。经历30多年改革开放带来的飞速经济发展,我国的政治经济环境有了长足的改观,人民的物质生活品质上了台阶,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并没有产生飞跃,在一些局部领域甚至出现文化回潮,形成社会整体发展的瓶颈,影响社会主义经济活力和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展现,解决这一问题刻不容缓。(三)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相辅相成纵观历史,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以及接踵而来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都说明了,仅仅依靠武装力量的强大不足以保证政权的稳固。苏联解体的最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军事“硬实力”的落后(解体之后的俄罗斯依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军事强国),解体背后耐人寻味的原因在于苏联先进文化的缺位,即文化“软实力”的缺失。政治文明离不开文化建设。“苏维埃政权在原则上实行了高得无比的无产阶级民主,对全世界做出实行这种民主的榜样,可是这种文化上的落后却限制了苏维埃政权的作用并使官僚制度复活。”[5](P766)无产阶级政治文明优点之一是人人皆可参与的民主。在列宁看来,一个文盲占多数的国家难有现代政治文明,而且民意非常容易受到绑架和操纵,使人不能明辨谎言与欺骗,后果是官僚主义的死灰复燃,真正的民主阻力重重。要从根本上清除文盲,提升文化素质,就离不开文化建设本身。列宁迫切地想通过文化建设保护来之不易的苏维埃政权。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相辅相成。一方面,政治变革、夺取政权为社会主义新型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可能,政权的巩固也为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我们的敌人曾不止一次地对我们说,我们在一个文化不够发达的国家推行社会主义是冒失行为。但是他们错了,我们没有从理论(一切书呆子的理论)所规定的那一端开始,我们的政治和社会变革成了我们目前正面临的文化变革、文化革命的先导。”[3](P368)另一方面,新型文化的发展推动社会意识与政治建设同步,还培育着政治建设所需要的社会主义民主环境,对经历政治变革还没法彻底消除的旧社会的惯性弊端就需要借助文化建设的力量才能实现。另外,我们不应忽视夺取政权之前文化革命也为政治变革铺就了一条宽广的发展道路。正如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其独特的启蒙和开创性拉开了中国现代史的篇章,为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埋下希望的种子。(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契合面对内战造成的创伤和战时共产主义产生的种种弊端,苏维埃政府的紧迫任务是调动民众的生产积极性,尽快恢复生产。1921年春苏俄开始推行的新经济政策是由当时的紧迫形势所决定的。多年的战争和余粮收集制度已使民生状况进一步恶化,特别是农民的生活得不到保障,许多地方甚至发生暴动,与战争不同的是这次的敌人是自己国家的苦难民众,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又一次经受严厉的考验。列宁果断地采取迂回性质的新经济政策,基本保证社会的稳定。但是列宁意识到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文化建设。列宁强调通过合作制迈向社会主义,“必须让全体人民群众在文化方面经历整个发展阶段”。[6](P150)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契合。一方面,经济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经济的发展改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为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文化建设形成经济发展强大的内驱能量,加速推动经济发展的步伐。文化科学技术不但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7](P86)列宁十分重视运用文化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他提出通过普及群众性的文化教育事业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对经济建设具有强大的能动性。随着新经济政策的深入,列宁清醒觉察到,“我们所缺少的主要的东西是文化,是管理的本领……新经济政策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充分保证我们有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问题‘只’在于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文化力量。”[3](P63)阻碍苏俄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不仅是经济建设问题,更是文化建设问题。缓慢的文化建设步伐阻碍和限制经济的进一步成长,只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才能解放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才能带来更高层次的经济进步。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汲取一切对文化建设有益的因素列宁主张,苏俄要摆脱小农国家进入完全社会主义必须经历文化变革,只有文化建设上了台阶,小农国家才可能转变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要从小农国家上升到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所经历的文化变革不是全盘否定或者抛弃往昔取得的一切文化成果,也不是在一张白纸上重新作画,而是需要秉持尊重、包容、扬弃、继承的态度去善待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遗产。不管是一般性的全球文化或者是特殊的资本主义文化还是本国传统文化,都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汲取必要的养分,才能迈出文化建设成功的第一步。(一)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扬弃摧毁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形态并不是摧毁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东西。资本主义也创造了巨大的文明成果,对这些文明成果的扬弃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建设。列宁明确指出,“仅靠摧毁资本主义,还不能填饱肚子。必须取得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全部文化,并且用它来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取得全部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活。”[6](P48)获得资本主义创造的物质条件固然重要,获取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更加必要。“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4](P299)因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资本主义社会这个大背景,它之所以能够寻找到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就在于其了解并利用了资本主义自身的缺陷。合理地利用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将极大地加强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同中世纪制度、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4](P299)资本主义阶段产生的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和其它社会阶段一样,来源于长期的社会实践,是符合客观规律并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是有效的东西。虽然它们有的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或者它们中的一些是被资本主义社会继承而来,但它们并没有被打上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烙印,也不是仅仅隶属于资本主义,它们不会随着资本主义的灭亡而淘汰。“资本主义把文化只给予少数人。而我们必须用这个文化来建设社会主义。我们没有别的材料。我们要立刻用资本主义昨天留下来可供我们今天用的那些材料来建设社会主义。”[6](P48)这些资本主义的文化成果从它诞生的那刻起就背负了促进生产力发展和谋求人类福祉的使命,一旦解放了它,它就能够致力于服务更高层次的社会关系并更大的发挥它的作用。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扬弃和再扬弃,造就了具有优秀品质的人类文化,契合着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不断地向前进步。(二)对无产阶级自身文化的体悟“无产阶级文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某些以无产阶级文化专家自居的人杜撰出来的”。[8](PXI)无产阶级文化来自无产阶级的生产、生活和革命的实践活动,是对无产阶级实践活动的体悟。首先,“必须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4](P510)。只有达到这样的认识程度,才可能完成建设无产阶级文化的任务。其次,必须“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4](P285)这使无产阶级文化具有了客观、学习、包容和创新的特性。最后,还要在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创造和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列宁认为“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按照这个方向,在无产阶级专政(这是无产阶级反对一切剥削的最后的斗争)的实际经验的鼓舞下继续进行工作,才能认为是发展真正的无产阶级文化。”[4](P4)列宁驳斥任何企图在脱离生活、脱离广大劳动群众的情况下建立一种与先前的文化毫无联系的特殊的“无产阶级文化”的可能性。无产阶级文化不是一种和旧文化完全对立的“自己的”文化,更“不是臆造新的无产阶级文化,而是根据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无产阶级在其专政时代的生活与斗争条件的观点,发扬现有文化的优秀的典范、传统和成果。”[9](P309)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的产物。真正的无产阶级文化必须放在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去检验,然后加以探讨和批判,从而得出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到的文化成果。(三)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本国文化遗产的传承“不像档案保管员保存故纸堆;保存遗产并不是局限于遗产,而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遗产得到发扬。”[10](PVI)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居于对本国文化传统、特色和现状的把握。在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里,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特色。这些不同的民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磨合形成共同的本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在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里面也有多种成分,有封建的也有先进的文化成分,有专制制度遗留的文化也有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文化成分。要善于从中提取富有进步思想的文化,特别是那些富有科学、民主、向善、爱国和以人为本的文化精华部分。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使一个国家保持其独特之处,在文化领域树立一个国家鲜明的文化标签,不断推进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再传承。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应当充满信心和自豪感。列宁在《论大俄罗斯人的民族自豪感》中自豪地说:“我们爱自己的语言和自己的祖国……我们满怀着民族自豪感,因为大俄罗斯民族也造就了革命阶级,也证明了它能给人类做出为自由和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伟大榜样。”[10](P449)秉持对本国文化的热爱和坚持不懈才不会在文化发展的洪流中邯郸学步、迷失自己。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有鲜明的本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这样才更加符合文化多样性的发展需要。在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中提倡本国的优秀文化传承,不但能够保持文化发展脉络的一致性,而且能够吸引更多优秀传统文化忠实的传承者,凝聚众人的力量,在新文化的征途中让传统文化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除了对优秀文化的传承,还要懂得抛弃本国传统文化中落后的旧包袱,特别是要抛弃野蛮、专制、独裁、狭隘的旧官僚文化和农奴制文化。一个民族经受种种磨难,历尽千万曲折而获得的文化发展,常常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样。长期的封建压迫和阶级剥削会在文化中弥散悲观情绪,形成历史沉重的包袱。这个包袱阻碍新文化的发展。要正视这些旧文化的阴暗面和劣根性,并将它们无情地抛弃。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不能对本国传统文化不加挑选原封不动地搬迁过来,而是要在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选择与改造。(四)对其它国家优秀文化成果的包容其它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借鉴材料。在列宁看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能也不能够与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割裂开来;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不是孤单地进行着,它有着丰富的其它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和经验可以借鉴。加强文化交流,要有走出去引进来的气魄。马克思在19世纪就预言:随着世界历史的发展,在经济走向世界经济的过程中,文化生产也向世界性发展。“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11](P275-276)在引入外国的先进的同时,文化还需要将自己的文化推向世界。优秀文化具有相互吸引的魅力,既要包容其它国家的文化也要大胆地展现社会主义的风采。引进来的文化要考虑是否与本国的接受能力相符合,走出去的文化也要考虑其它国家的接受程度。列宁指出,文化绝不能采取一概排斥的虚无主义态度,要有开阔的视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成就世界历史性的意义。因此,与世界文明的同步发展要立足全球文化发展的广阔视野之中,在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影响着其它国家的文化发展。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途径(一)文化建设的核心和主旨:通过发展国民教育事业培养人才列宁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把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视作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蕴含着深刻的以人为本思想,体现渴望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善用人才、珍惜人才的观点。列宁主张通过发展国民教育事业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提高全体人民的文化水平,造就更多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基于苏维埃俄国落后的文化状况,列宁提出,通过发展国民教育事业提升全民文化水平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性活动。列宁指出:“教育工作者和共产党这个斗争的先锋队的基本任务,就是帮助培养和教育劳动群众,使他们克服旧制度遗留下来的旧习惯、旧风气,那些在群众中根深蒂固的私有者的习惯和风气。”[7](P401)发展国民教育事业对新经济建设时期的“俄国尤其重要。这个任务在俄国应当提到首位,因为我们要为社会主义建设训练群众”。[4](P302)在俄国发展国民教育的第一步是扫除文盲,解决人民基本识字能力问题。第二步是提高人民对科学文化、经济、政治的认知水平。第三步是将科学文化运用到社会建设和日常生产生活当中。国民教育成为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不但可以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的有用人才,而且能够逐步克服和扫清原有旧制度残留的旧习气和思维惯性,逐步清除落后文化的消极影响。因此列宁特别注重对年轻一代的文化教育和素质提升,并要求教育事业要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列宁主张教育过程同具体劳动实践相结合。教育行动绝不是纸上谈兵,不是与实践割裂的单独行动。“把教育和儿童的社会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起来。”[5](P744)如果“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10](P461)列宁还主张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吸引劳动居民积极参加国民教育事业(发展国民教育委员会,动员识字的人等等)”,[5](P744)除了开展正规的学校教育,也不能忽视开办业余的社会教育。列宁指出,扫除文盲,并不等于要将每个人都送进正规的学校,这样做也不切实际。开办各式各样的识字学校和扫盲班就可以方便地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除了基本的扫盲行动外,列宁也十分重视在扫盲的基础上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职业技能的培训工作。另外,列宁还十分重视面向农村和农民的文化教育事业,重视农业人才的培养。他要求教师要下基层到农村去,并且组织以发展文化为宗旨的团体扎根农村,满足农业、农村和农民对科学文化的各种需求。将所习得的文化运用到生产实践的具体劳动之中,体现列宁重视科学文化的运用:“不识字的人是实现不了电气化的,而且仅仅识字还不够。只懂得什么是电还不够,还应该懂得怎样在技术上把电应用到工农业上去,应用到工农业的各个部门中去。”[12](P77)农村和农业是科学文化运用的薄弱环节,也是能够取得成绩的最佳场所。农民的文化水平提高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水平也就相应提高了。(二)增加文化教育经费的投入:宁可压缩政府和军费开支列宁在《日记摘录》中表达他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一方面必须切实增加教育经费,另一方面要改善教师的物质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振奋他们的精神,做不到这些就谈不上任何文化建设。列宁主张对少年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对未满16岁的男女儿童一律实行免费的义务的普通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熟悉各主要生产部门)”。[5](P745)这些年轻一代,是社会主义的事业的接班人,但他们首先要做的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接班人。他们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建设输送未来之星。这是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学校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它的目的是“为资本家培养恭顺的奴才和能干的工人”,[4](P287)而社会主义国家的学校的目的在于培养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因此,推行免费义务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一代卓有远见和成效的举措。发展苏俄的教育事业需要持续大量的资金投入,列宁想尽各种办法保证国民教育的经费。他提出,“应当削减其他部门的开支以用于教育人民委员部,而不是削减教育人民委员部的开支”,[3](P561)甚至要求把其它政府部门和军队缩减出来的款项,直接转到教育部门作为教育经费。新经济时期列宁曾多次主张裁减军队、削减海军舰队舰只数量以减少军费开支,将压缩出来的军费用于发展教育事业。他说:“舰队我们不需要,而增加学校经费却迫切需要。”[3](P305)可见,在新经济时期,列宁对文化教育事业是如何的重视。(三)凝聚教育工作者的力量:不断提高他们的待遇,发挥他们的作用列宁认为,办好教育是促进文化建设的基础。教育事业除了经费投入之外,还需要教师发挥重要的作用,“应当尽可能地使他们有较好的生活条件”,[5](P768)不断改善教师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由于旧俄国的农奴制度和不文明状态,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不高,生活相当艰苦。而到了新经济时期,文化发展迫切需要更多人才和能够培养人才的人才,亟需发挥教师的作用。因此“应当把我国国民教师的地位提到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的高度。……而最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4](P764)文化的发展需要有强劲的主导力量,以及把持主导力量的坚强主体。因为对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方向我们绝对“不应该袖手旁观,随便地听凭混乱发展。我们应该充分有计划地领导这一过程并促使其成果的形成。”[13](P434)主导力量的加强是文化发展的推进剂,关乎文化发展的速度;而作为文化的现实主体是文化发展速度的量的控制者,更是文化发展前进方向的质的领航员。文化发展的方向关乎社会主义国家的前途和生命,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坚守和强化文化主体的力量也是至关重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