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性考核改革在高校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过程性考核改革在高校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过程性考核改革在高校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过程性考核改革在高校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过程性考核改革在高校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程性考核”改革在高校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Summary: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长期以来实行平时教学、期末评价效果的传统教学评价机制,这种机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忽视对人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改革为过程性考核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考核可以激发学生全过程参与教学的动力和热情,更加符合现代教育平等交互之理念,是近期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兼顾保护学生的热情和教学进度;应切实保障评价的公正性;同时建立奖惩机制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Keys:经济法教学传统评价模式过程性考核新型评价机制一、经济法课程传统考核方式长期存在的合理性经济法课程传统考核方式一般是以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两项内容为依据最终确定学生的最终得分。平时成绩一般由出勤率、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几项内容构成,在总成绩中的占比一般为20%-30%,期末成绩一般采取闭卷或开卷考试的方式,笔者所在高校一般要求有四种以上的题型,大部分法学教师通常设置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案例分析、论述题等题型,满分100分,在总成绩中的占比一般为70%-80%。经济法课程传统考核方式作为全国高校长期普遍采用的评价机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原因在于:首先,该考核方式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较为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其次,该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质量和期末成绩,并非完全的“一考定分数”。传统考核方式中平时成绩也占有20%-30%的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另外,传统考核方式便于接受校方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当前,教育部门主导的高等教育评估定期进行,高校为应对上级部门的评估和检查,在教学层面也制定了非常详尽的标准,包括试卷的格式、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构成、平时成绩支撑材料、阅卷规范等。传统考核方式也以此为依据,衍生出了一整套方便评估检查的制度,这套制度在教学考核规范化、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经济法课程传统考核评价机制的弊端运行多年以后,经济法课程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并为人所诟病,主要表现在:第一,考核标准偏向理论学习,忽视能力培养。法学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学生将来的出口一般包括检察官、法官、律师、企业法务等岗位,这些岗位对人才的实操能力要求很高,要求学生在校时就应从实际需要出发,练就出色的实践操作能力。与此相对应,教学、考核也应围绕此目标进行制度设计。然而,传统考核方式下,期末考试的题目一般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等,其中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题目基本上考察的是记忆性、理论性知识,对于提高学生法律实务能力帮助较小。第二,轻过程、重期末的考核特点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投机心理。虽然总成绩中也包括平时成绩,但是占比较低,而且考察标准仅限于点名、课堂发言、作业完成等环节,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这种考核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只集中在期末来临前较短时间内突击学习以期获得高分,甚至通过作弊过关的不良倾向。第三,该考核方式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考核,不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现代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要贯彻该理念,应尽量避免“满堂灌”式教学方法和教师自上而下单向考核学生的考查方式,而应革新为“师生平等”、“对话式”教学方法,过程性、互动式教学评价。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性考核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三、过程性考核评价机制的优点过程性考核,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效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综合评价的一种考核评价机制。[6]和传统的评价机制相比,过程性考核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过程性考核偏重于对实践操作能力的考察,有助于实现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法学学科是应用型学科,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过程性考核的一些手段有助于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第二,重过程、轻期末的考核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全程学习的动力和热情。过程性考核不以一考定成绩,而是把成绩的形成分散到从学期开始到学期结束的整个过程中,成绩的取得依靠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讨论的积累。第三,过程性考核有利于实现师生互动,更符合师生平等的现代教育理念。过程性考核要求教师必须参与到学生的案例设计、分组讨论、实践操作中,扮演好引领者、答疑解惑者、对话人的角色,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教师也接受了学生的检验,这是一个相对平等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现代教育寓教于沟通、对话的理念,符合苏格拉底式教学法的根本要求。四、过程性考核机制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过程性考核评价机制虽然更加符合现代教育平等、交互的理念,通过考核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做出正确的引领,对教师教学思想的改进、教学方法的优化及课程建设的完善等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7]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不可避免的困难。首先,如何兼顾过程性考核(启发性教学、小组讨论)和完成教学进度之间的矛盾。因为过程性考核要求花费大量时间在案例分析、模拟法庭、分组讨论等方面,所以占用相当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在一学期的时间里既要围绕过程性考核的要求展开启发性教学、与学生互动交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还要完成繁重的教学内容进度,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掌握一个黄金分割点,既保证对学生的考察贯穿教学全程,又要适当控制学生在课堂上因讨论、辩论而占用的时间,不要失去对教学进度的控制。其次,如何保证评价公平的问题。过程性考核的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需要学生分组以后,按照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一个小组、一个团队以5-10人为宜,有时候班级人数较多,为提高效率,不得不让较多学生形成一个小组或组织一个团队,这样虽然有集思广益的优点,但是难免会让有些不愿意动脑、重在“掺和”的学生产生“搭便车”、不劳而获的想法。再次,配套措施跟进的问题。由于过程性考核可能会占用任课教师课外的大量时间来批改作业、答疑解惑、组织学生的,所以应该有一套完整的对任课教师过程性考核实施效果的评价体系,奖优罚劣,从而使过程性考核的实际效果落到实处。小结近几年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高校教学改革方兴未艾,给传统的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提出了新的方向和标准,为高等教育注入了活力,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更加符合社会对实践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也要在这个大背景下,响应号召,不断探索,建立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新型教学模式,不断完善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评价机制,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法学专业人才。[1]汲雷,济南大学政法学院讲师。[2]苑敏,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3]侯中华,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4]张德军,济南大学政法学院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