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石雕刻工艺历史及文化研究_第1页
青田石雕刻工艺历史及文化研究_第2页
青田石雕刻工艺历史及文化研究_第3页
青田石雕刻工艺历史及文化研究_第4页
青田石雕刻工艺历史及文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田石雕刻工艺历史及文化研究

【Summary】本文将研究青田石雕的基本性质,研究青田石雕的起源与发展历程。青田石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根据青田石雕的特点和类型可分为四个时间段,六朝至宋代、元明时期、清代时期以及近现代。青田石雕不仅代表中华文明独特的印章石文化的传承,同时还在我国具有重大的外交意义。【Keys】青田石;雕刻工艺;石雕文化青田石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印章石之一”,主要产于浙江省青田县。主要成分是叶蜡石,光泽呈玻璃光泽、蜡状光泽、油状光泽,透明度由无透明到半透明,石质坚固而细腻,润泽而有油性,是中国最古老的篆刻石种之一。一、青田石雕概述(一)青田石基本性质青田石主要产于中国浙江省青田县,是中国传统的四大印章石之一。一块青田石上往往有多种颜色并有独特的花纹。透明度由不透明到半透明,光泽呈油状光泽、蜡状光泽、玻璃光泽。其主要矿物成分为叶蜡石,密度为2.65~2.9g/cm3,密度随内部细小矿物粒子种类、含量多少而变化。摩氏硬度低,为1~1.5,其硬度也受矿物成分变化的影响,一般来说,氧化铝含量越高的硬度越低,氧化硅、氧化铁含量越高硬度越高。最关键的是青田石的韧度较高,适于雕刻,所以是中国最早用于篆刻的石种之一。(二)青田石品种青田石的主要组成矿物为叶蜡石。颜色丰富,主要有黄、白、青、绿、灰,石质细腻透明者为上品,被称为“冻”。又按照不同的颜色和光泽分为主要封门青、灯光冻、黄金耀、山炮绿等种类。其中尤以“封门青”最受人们的推崇,其色淡雅,蓝中带黄,像春天的嫩芽。另外,石质通透、光泽温润且色如芳兰的石料被称为兰花青,颜色微黄、光泽明亮且半透明的种类被称为灯光冻。这三“青”是青田石中品质最高的种类和田黄、鸡血石一起被人们称为三大佳石。因为石质非常适于雕刻而受到广大雕刻者的喜爱,并且由于其不可再生性,价值逐年增加。二、青田石石雕发展历史(一)六朝至宋代的青田石雕浙江博物馆收藏了出自六朝时期的四只由黄色青田石雕制而成的握猪,可见当时非常流行用玉制品作墓葬品。从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出,当时浙江、福建等地使用当地材料,制作了大量此类产品,大多是圆雕,切割手法较为简洁粗犷,仅用以满足社会墓葬的需要。宋代,浙江省的社会、经济、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南宋时期,浙江已发展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与青田一水之隔的温州不仅经济发达,而且是对外贸易的港口之一。在这样有利的条件下,青田石雕生产发展迅速。同时青田石雕作品的类型发生转变,由墓葬装饰品转变为实用品,多为文房雅具及文人所用的图章等小件品,也正是在这个时期,石雕的雕刻技艺在吸收其他玉器制作技法的基础上,运用“取势造形”和“依色取巧”的技法,发挥了青田石材自身的色彩、品质和雕刻优势,创造了“多层次镂雕”的工艺技法,这是青田石雕的主要特征之一。(二)元明时期的青田石雕元初是青田石雕发展的重要时期,根据清代青田名士韩锡胙在他的一部著作《滑疑集》中记载:“赵子昂(赵孟頫)始取吾乡灯光石作印,至明代而石印盛行。”从元初开始,青田石开始被主要雕刻为闲章来使用,以赵孟頫和王冕为首的著名画家引领了一场用青田石雕刻闲章的新风尚。继赵孟頫、王冕之后,在明代有个叫做文彭的书画家,他将青田石中的灯光冻石雕刻成印章并用篆书作为印文,受到了众多文人的追捧,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篆刻应该按照六书为准则的主张,奠定了当时印石的理论基础,并且由于石章的快速发展,逐渐托起一个以杭州为中心的最具权威的印学社团——西冷印社,文彭让青田石成为制作印石的主流材料,使青田石正式登上大雅之堂,融入中华文化当中。(三)清代时期的青田石雕清代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以及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外物质文化交流的日渐扩大,从而促进了青田石雕的繁荣与发展,出现了大批侧重观赏的陈设艺术品,逐步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并深受当时清朝皇室的喜爱。1970年,乾隆皇帝八旬万寿节时,大臣金简、和珅集乾隆御制诗文中有“福”“寿”字样的句子,采用青田石,经苏州织造镌制了“宝典福书”“元音寿牒”两套印章,每套各60枚,石色明净,石质细腻,造型多变,精致美观。(四)近现代的青田石雕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青田地方政府成立了专业的石材采购机构,来为青田石雕的发展供应原料,并且凭着“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开始重视对青田雕刻人才的培养,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雕刻人才的同时也诞生了很多富有新中国时代风气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作品。三、青田石雕的文化价值(一)历史文化内涵青田石在我国有深远的用于雕刻印章的传统。根据汉代《春秋运斗枢》所载:“黄帝时,黄龙负图,中有玺章,文曰‘天王符玺’。”我们可以得出汉代的人认为黄帝时期就已经开始有使用印章的习惯,但这只有文字记载,我们至今没有找到所谓黄帝时期的印章实物证据。而在《国语·鲁语》(春秋时左丘明著)载“襄公在楚,季武子取卞,使季冶逆。追而予之玺书”。注云:“玺,印也;玺书,印封书也。”据此,我们可以想象,在春秋、战国时期,印玺已有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二)蕴含的精神内涵现任西泠印社副社长韩天衡在其《我所认识的青田石》一文中,明确指出“毋论其质地冻或非冻,石性皆清纯无滓,坚刚清润,柔润脱砂,最适于受刀听命,最宜于宣泄刻家灵性。”青田石的密度与硬度适中,既不会像污垢那样松散,也不会像蜡一样液态。同时它也不像其他坚硬的石头那么复杂,适合用于精细的雕塑。青田仿佛介于石器与玉器之间,坚硬柔软适中,既有筋骨,又有雕刻打磨。这种硬而软、软而硬的特点被完美得结合起来,非常符合中国人所推崇的中庸之道。青田石有一种沉稳且秀丽的美,要雕刻出一件上好的艺术品也正需要这种沉稳与耐心,“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追求卓越。事实上,这种高尚精神正与新中国发展改革的精神相符。(三)对外交流价值青田人充分利用国际赛事这一平台将青田石文化传播至海外并以此作为桥梁扩宽了青田石雕的销售门路,使得越来越多的青田人开始对外经商或移居海外。根据最新海外人口调查报告显示,青田户口的总人数为54万,而本地居住人口为21万,由此青田54万人里有33万人是华侨。而欧洲作为青田华侨的主要聚集地的同时也是青田商品贸易的主要输出地。青田人凭借着自己的商业头脑和青田石雕的优秀品质在海外以各种形式发挥着传播中华文化、发展中国经济的重要作用。四、结论青田石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本文根据青田石雕的特点和类型可分为四个时间段进行介绍,四个时间段分别为六朝至宋代、元明时期、清代时期以及近现代。最后我通过文献研究介绍了青田石的文化价值,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对青田石雕文化或印章石文化不甚了解的人感受到青田石雕的魅力所在,这就有利于青田石雕在国内的发展与其文化的传播。【Reference】[1]夏福仁.浅谈青田石雕的艺术之美[J].神州,2020(6):40.[2]舒锦宏.青田石雕问题与对策探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