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号:15847-2004前言 I 1 13指导思想 24建设原则 2 26建设程序 2 2 3 3 3 3 313生物防火林带的更新利用 4附录A(规范性附录)全国森林火险区划标准 5I本标准分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导则》、《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规划设计通则》《生物防火林带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广东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提出。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窒、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1DB44/T195.1—2004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导则本标准明确了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对象,规定了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程序、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范围内的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与经营管理。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生物防火林带是按照森林防火网络系统总体规划中的林地采用具有抗火、耐燃树种,营造的密集且具阻隔林火蔓延的带状林分。生物防火林带的林分属生态公益林按照一定建设程序与建设标准对规划的防火林带进行营造经营和管理的过程。2.3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项目利用抗火、耐火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按基本建设工程的要求,组织规划、设计、施工和检查验收的生物防火林带建设项目,包括生物防火林带的营造、经营管理,并与自然阻隔、工程阻隔形成网络的森可以起到防止山火蔓延,并与生物防火林带联结成闭合网络的自然水域及农田。可以阻隔林火蔓延的工程设施(如公路、铁路等)以及在不能植树地段(如高山草地)开设的防火线,并与生物防火林带联结成网络的工程设施。2.6防火线在不能营造防火林带的防火网络路线,按规定宽度标准,清除带内地表土上的杂草、枯枝、落叶、灌木等易燃物,露出表土,能起到阻隔山火蔓延的带状工程设施。2.7林带缺口在林带中出现两端树冠之间有≥5m的无林地带为林带缺口。2DB44/T195.1—2004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以保障生态安全为宗旨,根据林区的森林防火需要、统一规划、科学设计合理布兼顾经济效益,最终实现森林防火设施的科学化、规范化与现代化建设的一体化。4建设原则4.1以县(市、区),省、市属国营林场为规划建设编制单位。县属国有林场或民营林业公司纳入所4.2因地制宜,重在实效原则,不适宜造林地段修建防火线:4.3适地适树原则,营造树种既要具有抗燃性又要适宜所在环境条件下正常生长;4.4与林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原则;4.5防火网络规划控制由大到小,建设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原则。森林防火网络规划中适宜植树造林的地段。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分工程建设和一般建设两种建设方式,采用不同建设程序。6.1工程建设程序列入省、市地方政府基本建设项目的生物防火林带建设项目,以项目为单位,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项目策划和项目前期工作(包括项目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作业设计),组织施工作业,竣工验收和评估。建设项目施工实行招投标制,施工过程中要由相应资质单位进行全过程的监理与评估,为主营部门的验收和评估提供依据。6.2一般建设程序在生物防火林带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由县、乡镇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协调,部门公司、群众组织和个人承包建设的防火林带建设,参照工程建设程序进行。从种苗准备、林带林地处理到栽植成林验收合格阶段。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苗木培育、林地清理、打穴、施基肥、回土、裁植、成活验收等。从林带造林成活验收后,即进入经营管理阶段,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幼林抚育、成林管护、林带更新等。管理还包括经营、财务、法规档案的管理。3DB44/T195.1—20048建设类型8.1主防火林带沿省、市、县行政界(林区部分)及重点火险区山脚封闭带建设的林带为生物防火林带网络系统的8.2副防火林带沿乡、镇行政界(林区部分)建设的林带为生物防火林带网络系统的副防火林带。8.3防火阻隔林带在乡镇行政区域内主要山脊、高风险地区山边、路边建设的林带为生物防火林带网络系统的防火阻9建设重点以生态公益林区、大江、大河和交通要道两旁、农事生产活动频繁的环山脚、乡村周围、入山路口的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为重点。生物防火林带的建成年限为三年。11建成标准到规定的建成年限,建成标准:造林保存率≥90%;郁闭度≥0.4。12.1防火林带评价的指标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质量考核指标及等级特征表标准级别IIⅢ(不合格)因子林带建设完整度林带完整无缺口每公里林带缺口≤1个且林带较完整每公里林带缺口≤2个,林带不完整每公里林带缺口>3个林带宽度≥标准宽度≥标准宽度的95%≥标准宽度的90%平均树高(m)2.1-3.012.2考核与评价质量评价分4级:I(优)、Ⅱ(良)、Ⅲ(合格)、IV(不合格)。评定方法;(1)在评价的三个因子中,只要其中一个因子评为IV(不及格),则该林带不合格(一票否决);(2)在评价三个因子均属同一级别,则评价为该级别;若其中有一个因子评价比其它二个因子低,5DB44/T195.1—2004(规范性附录)全国森林火险区划标准(1)森林火险因子得分值计算:森林火险区划单位根据区划地区各项火险因子的实际数值与下表中的级距对号,并把相应得分值累加,得出的代数和。森林火险因子得分值表火险因子级距得分值树种(组)燃烧类型难燃类可燃类易燃类-0.12农业人口密度(人/hm²)防火期平均降雨量(mm)52.9~24.6≤24.5防火期平均气温(℃)7.6~14.0≥14.1-0.09防火期平均风速(m/s)1.8~2.6公路网密度(m/hm²)1.6~2.5-0.06(2)综合得分计算:将森林火险因子得分值代数和分别乘以区划地区的有林地与未成林地面积之和及(3)火险等级的确定:根据二项综合得分值,对照下表中的标准分值,取其中对应值高的火险等级作林区火险等级区划标准分值表火险等级得分值代数和×森林资源数量标准分值I森林火灾危险性大得分值代数和×有林与未成林地面积之和(10⁴hm²)>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