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资高级中学模拟题2_第1页
2023年教资高级中学模拟题2_第2页
2023年教资高级中学模拟题2_第3页
2023年教资高级中学模拟题2_第4页
2023年教资高级中学模拟题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资高级中学模拟题教资高级中学模拟题

1.某选修教材设置了"口语交际'专题,该专题在《一般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规定的选修课程系列中,属于哪个系列?()

A.语言文字应用B.文化论著研读

C.诗歌与散文D.小说与戏剧

1.【答案】A。解析:设置"语言文字应用'模块,是为了让同学结合阅读和生活实际开展活动或创设情境,练习写作和口头沟通。引导同学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进展思维品质,提高思维力量。

2.老师在教授《沁园春长沙》这篇文章时,在拓展延长环节,让同学思索比较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以文字资料印发),并在班级里踊跃发言。对这一设计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一设计有利于提高诗词语言鉴赏力量,总结并让同学初步把握鉴赏古诗词的一般方法。在比较中求同求异,开拓同学思维。

B.语文学习要立足于教材,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应向生活延长,注意对同学人文主义精神的引导。这一设计有利于同学体会"景语皆情语'以及写作赏析文章的方法。

C.拓展延长注意培育的是同学的运用力量,所以应当让同学去仿照的整体风格去写诗。

D.拓展环节综合了同学多种力量,体会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

2.【答案】C。解析:拓展延长环节不仅要求培育同学的运用力量,工具性(听说读写)原则,而且我们要留意拓展延长环节也要考虑设计的适用性,结合同学自身的水平,要保证同学能完成这项任务,而仿写诗歌对于同学来讲稍有些难。

3.教学《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时,老师出示:金圣叹批水浒的图片,你认为这位老师的目的是什么?以下选项最为精确     的一项是()。

A.调动同学的乐观性,激发同学的学习热忱。

B.丰富同学的课外学问,了解四大名著。

C.了解金圣叹对于水浒的态度。

D.通过金圣叹批水浒,引出"批注式阅读'这一学习方法,引导同学进行仿照。

3.【答案】D。解析:A项,过于泛化,没有详细内容。B项,没有与教学进行联系。C项,没有联系本课的教学。故本题选D。

4.学习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后,同学应从中体会词人建功立业的雄伟志向和爱国情怀。下列诗句中,与其情感表达不全都的是()。

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B.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C.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

D.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4.【答案】D。解析:A项《从军行》中,诗人借戍边将士的报国之心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志向;B项借用傅介子慷慨报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C项中"带吴钩'指从军的行动,身佩军刀,奔赴疆场,"何不'一语,表示实在出于无奈。次句一个"取'字,举重若轻,有破竹之势,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急迫的救国心愿。D项《赤壁》是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闻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因此表达的情感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不全都。故本题选择D项。

5.阅读《故都的秋》教学实录(片段),完成下列各题。

2.指名同学读第4段

师:这四个句话从哪四个方面的感受写槐树的落蕊?

生: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师:突出"故都'秋的什么特点?用一个字概括。

生:"静'。

师:最终一句通过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绦,给人以悠闲、落寞的感觉,突出了"故都'秋的什么特点?用一个字概括。

生:清

师:"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突出了"故都'秋的什么特点?用二个字概括。

生:悲凉。

师:"梧桐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意思是什么?

生:以小明大,见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师:特别精确     ,是啊,"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秋'徐再思在《水仙子》中的感受与竟是这样的相像。

3.读第38段,品尝"秋味'(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北方的秋雨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灰尘尘的天气,凉风一起,便下起雨来;秋雨过后,天气很快晴朗;秋雨过后,温度下降得快。

生:洁净利索,而不是南方的"混混沌沌'。

师:很好。这幅画面消失了两个都市闲人,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生:外貌、动作、神态、语言。

师:透露出怎样的心境?

生:闲适中透露出一种感伤孤独     。

师: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生: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召唤,召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更加显得空寂。

问题:请评析老师的教学行为。(20分)

5.【答案】本课体现了语文新课改的精神:第一、注意了诵读教学,通过诵读加深对语言的感受,充分发挥同学的主体地位,让同学自身品尝语言的精妙。其次、注意创设情境,同学自主探究式学习,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培育同学的自学力量。第四、注意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从品尝语言入手,去解读全篇。第五、注意了合作学习,同学在相互争论评价中共同提高,培育了同学的协作意识。第六、注意了课堂提问,激发探讨爱好,促进引发多数同学乐观的活动愿望,有助于同学表达力量的提高,并能促进人际活动,加强同学与其他同学的沟通与反应。

我解析

老师题库上线啦!点此进入题库,海量题,随心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老师考试)

回复"高分攻略'下载【老师资格备考高分攻略】

回复"我要过面试'下载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