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考点三地球圈层_第1页
地理考点三地球圈层_第2页
地理考点三地球圈层_第3页
地理考点三地球圈层_第4页
地理考点三地球圈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回顾、反思回顾、反思回顾、反思回顾、反思回顾、反思回顾、反思回顾、反思回顾、反思回顾、反思回顾、反思回顾、反思回顾、反思第二单元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考点一

天体系统探测1、宇宙“天地宇宙是包容天地万事万物的总称

“天地四方”——“宇”

“古往今来”——“宙”——无限的空间

——无限的时间比较一下太阳系的组成?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所有这些统称天体,它们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2、天体链接3、天体系统(1)天体系统:(2)层次:总星系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系……系……系4.太阳系(1)组成:太阳、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

流星体、行星际物质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

天、海小行星带:火木之间(2)八大行星运动特征: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3)八大行星结构特征:类地行星:固体表面,铁镍核心巨行星:体积质量大、密度小远日行星:低温5.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特殊性)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

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液态的水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自西向东近圆共面类地太阳光照宇宙环境温度大气液态思考练习考点二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1.太阳概况

炽热气体球

组成:氢、氦

热量:核聚变2.太阳辐射——电磁波

波长: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

到达地球的是二十二亿分之一,太阳常数

影响: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

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产

生的动力(气、水、生)⑴乙

⑵AC3.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的分层

亮度温度现象周期

光球黑子11年

色球耀斑11年

日冕太阳风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影响气候—如降水

扰乱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磁暴

极光DC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6秒,“天宫一号冶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冶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图2是“神舟八号冶与“天宫一号冶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

衡量宇宙中天体之间距离的单位有哪些?分别用在哪些空间?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马头星云蟹状星云猫眼星云星云太阳恒星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土星行星行星小行星月球卫星哈雷彗星公转周期:76年海尔—波普彗星彗星注意彗尾的变化规律?流星体英仙座流星雨狮子座流星雨每年7月下旬—8月中旬可见,出现率极大日期在8月12日前后每年11月中旬可见,出现率极大日期在11月17日前后陨石陨石坑太阳系考点三

地球的圈层结构1.发生地震时,在陆地上人的感觉咋样?在海轮上的感觉又咋样?为什么?地震波纵波(P):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三态。横波(S):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2.当地震波通过两种不同性质的介质时,其传播速度会不会发生变化?3.我们把上述地震波传播速度发生变化的地方称作什么?不连续面一、地球的内部圈层地震波传播速度快慢可通过介质共同点纵波横波划分内部圈层的依据是什么?地震波、不连续面不连续面深度(千米)地震波波速变化莫霍面古登堡面*地震波: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作地震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地震时总是纵波先到达地表。这样,发生较大的地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纵波给我们一个警告,告诉我们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

地球的内部圈层借助于地震波的研究来研究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A地幔地核B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横波纵波地壳15

深度千米400030002000500060001000速度(千米/秒)912630FE岩石圈17千米2900千米思考岩石圈的分布范围、厚度?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各题。(1)指出图中A、B各代表什么地震波:

A

,B

。(2)A和B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

千米处,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C

不连续面。(3)在2900千米深处,A波和B波发生了什么变化?A

,B

。从而发现了D

不连续面。(4)C面以上为

,C面和D面之间为

,D面以下为

。(5)说出E和F的主要不同点。(一)地壳上层:硅铝层(较轻)一般只分布在大陆部分,高山、高原区厚度大,平原地区厚度小;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下层:硅镁层(较重)普遍存在(连续分布)大陆地壳:双层——硅铝层、硅镁层,平均33km大洋地壳:单层——硅镁层,平均6km■地壳结构大陆地壳:双层大洋地壳:单层莫霍界面上层:硅铝层下层:硅镁层地幔地壳地壳的结构:1、分层:上层叫

,下层叫

;两者相比,上层中

比重大些,密度较

,下层中

比重大些,密度较

。2、结构特征:厚度不均硅铝层不连续分布

岩石圈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共同构成与人类关系最紧密的圈层。3、岩石圈——内部圈层的特殊圈层■地壳的厚度■组成地壳的元素大陆地壳:双层大洋地壳:单层莫霍界面上层:硅铝层下层:硅镁层地幔地壳

规律——地表大范围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全球平均17千米读“地壳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的主要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层,B.________层。(2)A层的主要物质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B层的主要物质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可见地壳结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地壳、地幔和地核纵横波分层

厚度(千米)

状态

组成

温度压力密度

地壳P、S波的波速突然增大。(莫霍面)

P、S波的波速突然减小,S波甚至消失。(古登堡面)大陆部分平均33大洋部分平均6整个地壳平均17

固态

地幔上地幔

上地幔顶部

固态

上地幔上部软流层

上地幔下部固态

下地幔

下地幔

固态

地核外核

内核

100029005000液态固态铁镁的硅酸盐类物质,由上而下铁镁含量逐渐增加。

以铁镍为主,并含少量较轻元素。

逐渐增大

岩石近液态岩浆源地地球磁场产生地

读“地球内部结构简图”,回答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

A

,D

,E

,F

,B1和B2

。(2)C是

层,这里可能是

的主要发源地之一。(3)岩石圈的范围是指

(用字母表示)。

读“地壳与地幔结构示图”回答下列问题:(l)A是

层,B是

层,C是

层,D是

层。E+D十C是

层,F+E十D+C是

层。(2)地壳结构由图中字母_表示的圈层组成,A+B+C合称

(3)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和_。

(4)被认为岩浆发源地的圈层是

层,在图中用字母

表示。

(5)C层的主要物质成分是

,G层的物质成分以

为主。(6)莫霍界面是字母_表示的两层之间的界面,古登堡面是

字母表示的两层之间的界面。硅铝硅镁上地幔顶部软流上地幔地幔AB岩石圈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地壳厚度不均软流层D铁、镁的硅酸盐类铁镍BCFG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生物圈水圈水圈地壳地壳地幔地幔岩石圈大气圈2000—3000千米干洁空气水汽杂质氮78%氧21%其它气体低层大气是由哪些组成的?分别有什么作用?1、将下面几种成分的代号填入表中,与其作用进行正确的搭配:A、二氧化碳B、水汽C、臭氧D、氮E、氧F、尘埃构成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水汽凝结时,可作凝结核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吸收长波辐射,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地球生命的保护伞BDEFABEC大气的垂直分层分层高度气温运动特点人类活动散逸层热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生物水地球上的水冰川水

人类实际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淡水储量的0.3%,约为地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生物与其环境共同组成的特殊圈层。生命活动渗透到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成为地球上最具活力的圈层。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形成的过程

成土主导因素:生物裸露岩石成土母质原始土壤成熟土壤耕作土壤风化作用微生物低等植物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耕作培育生土熟土肥土区时运算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求东+西-)时差=相差几个时区,即相差几小时。东12时区比西12时区早24小时,钟点一样日期不同。用时差求日界线两侧日期差。自转角度时间换算:15°/1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