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_第1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_第2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_第3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_第4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执笔:韩桥小学张春雷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百折不挠”的主题为主线:《天火之迷》向我们介绍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精确、细致地观察、研究和实验,揭开了雷暴的秘密;《厄运打不跨垮的信念》是讲清代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诺贝尔》则记叙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表现了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2.学会本单元31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15个字也要求会认读,认识一个多音字;3.理解本单元课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和成语,会运用“不足为奇”等词语造句;4.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段落和词句学习课文,感受“百折不挠”的单元主题。5.学会有序观察看图,了解图意,根据图意展开合理的想象,再编写故事。三、教学重点:1.《天火之迷》:重点指导学生复述整篇课文;2.《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让学生明白数据的使用的作用,体会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3.《诺贝尔》:重点指导学生如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品文析句中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4.《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的教学,应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三个重点句的意义,在品读中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并了解作者前后照应,正反说明的写作手法。四、教学难点:1.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2.感悟滴水穿石给我们的启示,学习这种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可贵精神。四、教学策略:1.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恰当运用电教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宽学生视野,增长自然科学知识。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引领学生感受课文主题和精神;教会学生进行课外资料的收集,使学生做好课内外知识的迁移与吸收。3.品词析句和品读相结合,重点理解重点词句和段落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通过朗读,感受文章中人物的可贵精神。4.有序看图弄清图意,展开想象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想象事情的结果,以学习小组形式合作学习,展开讨论,再完整地把故事写下来。5.注重学生日常的读书、写字等正确姿势的培养。五、教学时间:19、《天火之迷》:2课时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2课时21、《诺贝尔》:2课时22、《滴水穿石的启示》2课时习作62课时练习63课时合计:13课时19、天火之谜一、教材分析:《天火之迷》向我们介绍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精确、细致地观察、研究和实验,揭开了雷暴的秘密;二、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推测”、“不足为奇”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四、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富兰克林用语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五、教学准备:课件生预习课文六、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夏天雷雨时的景象你们见过吗?雷暴发生时,电闪雷鸣,还伴有狂风暴雨,你能说说当时心情吗?

2、你们的爷爷奶奶是怎样看这个雷电的呢?你知道这个雷暴是怎样发生的?

3、揭题天火之谜

4、学生质疑:“天火”指什么?古人不知道雷暴发生的原因,它成了一个谜,谁来解开这个谜?他是怎样解开的?这就是这篇课文要讲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题。

(1)给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

(3)读读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后进生。

3、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字音。

(2)理解词语。

4、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三、1、再读课文,想想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种可怕的东西。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解雷暴的谜。

第三段(第6自然段)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四、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可以用哪些语句来概括?

(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3、为什么说它可怕?

板书:把人击倒树木劈成两半

4、齐读第一节。

四、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知道雷暴是什么吗?中国人称“雷神”。西方人叫“上帝的怒火”。

2、同学们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

二、学习第二段。

1、出示第2节。雷暴到底是什么呢?--齐读

“这个谜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揭开”

2、你了解富兰克林吗?政治家,发明了避雷针

3、齐读第2节,想想这一节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4、你们想了解这个谜揭开的经过吗?自由读3--4节

思考:富兰克林是怎么做的?(请划出有关词语)请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并想想你觉得富兰克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注意观察认真思考勇于探索大胆推测决定实验认真实验勇于实验)

5、分四人小组学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找一找,想想为什么读一读表达出来。

6、讨论交流(读好词)早就(很早不是现在)--所以发现了--引读

(1)“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雷暴究竟是什么呢?观察比较

(2)大胆推测:读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很熟悉,很了解)--熟知什么?放电现象不能雷暴结合富兰克林与众不同。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是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什么意思?不值得奇怪不能接受与“推测”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不能接受?引入“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也对他冷嘲热讽”板书:习惯地冷嘲热讽)不仅……就连人们会说些什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富兰克林经过仔细观察和大胆推测反复思考决定用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

(4)勇于探索还表现在哪里?(在雷电交加的情况下亲自实验)(动作)

(5)富兰克林发现天火之谜的实验过程能读懂吗?

用朗读把你读懂的内容表现出来。他读得怎么样?

7、有感情朗读2-4节,体会人物特点。

8、同学们现在你认为雷电怎样的呢?(不是天火,不是雷神)

还怕吗?(指名原来有误解的学生回答)可是还需要注意安全

9、引出第5节。齐读第5节,理解“震惊”、“宣告”、“无稽之谈”板书:震惊世界

10、想象一下当时的人们会怎样说?自我惭愧夸奖富兰克林

11、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

三、学习第三段。

1、富兰克林实验成功有何伟大意思?

2、板书:--安然无恙(理解)

3、指导朗读,想想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四、总结课文。

1、齐读全文,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2、完成课后练习4。

五、指导复述全文。

1、凭借段意,安排好复述的顺序。

2、根据板书内容提取重点词语,组织语句进行连缀复述。

3、指名上台复述,师生评议。

4、以四人为一组,轮流复述。

5、优选复述。

六、布置作业。

1、复述课文。

2、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19、天火之谜

注意观察认真思考勇于探索大胆推测

决定实验认真实验勇于实验震惊世界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教材分析《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文章记述了史学家谈迁两次创作明史巨著《国榷》的经过,突出表现了谈迁在《国榷》被盗后,面对厄运,抱定信念,矢志不渝的人物形象,将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人物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活动更使谈迁这一人物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可感。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品读文字,感悟其丰富的内涵,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三、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具体语言文字的朗读品悟,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学习他矢志不渝的精神。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感悟,理解课文第四节,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五、教学准备:课件生预习课文六、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理解课题,导入新课1、师生共写课题,提示:端端正正写字2、教师设问:什么叫“厄运”?在课文中指什么事?谈迁被厄运打倒了吗?为什么没有被打倒?(相机理解打不垮、信念)3、指名读题二、自学探究,交流展示1、引导学生围绕学案自读课文,并四人一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行间导学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⑴、引导学生选择最受感动的一节读课文,导读课文第二、三节,指导学生读通顺,读正确,尝试读出感情,相机理解“家徒四壁、一袭破衫、奋笔疾书”等词语,引导用自己的话概括每节大意(预设举例:“疾”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快,疾速。“积劳成疾”的“疾”应选第种解释;“嫉恶如仇”的“疾”应选第种解释;“奋笔疾书的“疾”应选第种解释。”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词语和句子的意思选择合适的义项)⑵、导读第一节设问:一篇好文章的开头,像凤凰的头一样的优美、精彩,所以有“凤头”一说,谁喜欢第一节?读第一节,相机正音“浙江、国榷”,说说第一节写了什么?⑶、导读第四节设问:好文章的结尾往往又像豹的尾巴一样有力度、响亮有力,因此又有“豹尾”的说法——反复齐读第四节3、交流学案第四题⑴、谈迁写的《国榷》是一本什么样的书?⑵、谈迁是谁,说说你对他的了解。⑶、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几句话概括。(不超过30字),通过引导,逐步让学生用最少的字概括课文内容。(预设:谈迁矢志不渝著《国榷》)4、指导写字⑴、出示生字浙迁博抄锁挣诞⑵、教师范写博诞⑶、学生完成课后第一题三、质疑问难初读了课文,你有那些不理解或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引导完善学案第五题)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课文,和同学们一起走近谈迁,请带着对课文内容的回顾,轻读课题3、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交流)让我们带着对谈迁的赞叹与钦佩,再读课题二、整体感知,自学质疑1、谈迁所写的《国榷》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请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文中有关句子出示句一: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2、谁能把《国榷》的价值读出来?指名读,齐读3、这句话在课文中是很重要的句子,说它重要,不仅体现了《国榷》的价值,还体现在这段话中的几个关键词语与全文内容联系非常密切,请同学们再读一读,品一品。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是哪几个词语,它们和课文内容有什么联系。(师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新写原先更加翔实、精彩)4、围绕这三个词我们可以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呢?(师生交流后梳理问题:①原先写的《国榷》是什么样子的?②谈迁为什么要重新写《国榷》呢?③更加翔实、精彩的《国榷》是怎么写出来的?)三、互动探究,交流展示(一)、品读第一节1、自由读一读第一节,看看原先写的《国榷》是什么样子的?画出有关句子出示句二: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他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⑴、指名读⑵、这句话中有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作者运用了一组数字,用心读一读,看看从这组数字中你读懂了什么?预设:20多年、6次修改、500多万字——治学刻苦、信念坚定6次修改——治学严谨500多万字——是鸿篇巨制师生交流后小结:这一组数字,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谈迁坚定的信念,创作的艰辛、治学的严谨、作品的宏大。再读句子⑶、从这一组数字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什么?出示句三: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齐读后谈话:编书难,编史书——更难,编翔实可信的史书是——难上加难,但谈迁克服了千难万难,终于完成了史书的编写。⑷、怀着钦佩的语气读句二、句三(二)研读第二节设问:一部史书完成了,谈迁欣喜若狂,可他为什么要重新撰写《国榷》呢?(学生简答)老师在读这一节时,有几句话深深地打动和震撼着我。你们也来读一读,看看哪些句子也能深深地打动和震撼着你,画下来,并写出受感动的原因1、交流A、出示句四:20多年的心血转眼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⑴、指导读⑵、教师谈话:小偷偷走的仅仅是书稿吗?(不是,是他20多年的心血!)是啊,这对一位年近六旬、体弱多病的老人来说是何等惨痛的打击啊,还有吗?B、出示句五: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的流淌。⑴、指导读⑵、谈话:是的,他难过,他后悔,他痛苦,都化着两行热泪,让我们再读句子,体会老人此时复杂的感情。(齐读句四、句五)⑶、指导看图,教师谈话:谈迁是什么人?请同学们看书上插图,他是一个饱读诗书、性格内向的文人,是一位饱经风霜、尝遍人间疾苦的老人……可以说,一生中他就流过这一次泪。是啊,54岁的他历经千辛万苦、省吃俭用,直熬到两鬓斑白,不就是为了编写这部明史吗?如今书稿被偷,他怎能不伤心?带着这份情感再读这两句话⑷、再读句四、句五过渡:老师在读这一节时,还有一句话令我深深地震撼,谁来说一下。C、出示句六: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⑴、引导说说读后感受⑵、教师谈话:谈迁毕竟是谈迁,在很多人认为他再也站不起来的时候,他勇敢地站了起来,老师想问一下,支撑着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是信念,幼时立下的信念——立志编一部明史,就像种子一样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根)谈迁是什么人!他是饱读诗书,性格内向的文人,是一位饱经风霜,尝遍人间疾苦的老人,但是他更始一个性格坚强,信念坚定的能人、铁人……(老师有意把“是、是、更是”读得重了许多)20多年风雨洗礼的信念岂能丢下,真正有信念的人又岂能被厄运打倒,再读这句话——⑶、齐读句六(三)、感悟第三节过渡:为了比原来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谈迁付出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那么他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呢?默读第三节,说说阅读的感受1、学生默读后交流预设:四处寻访、广泛搜集——他走过许多地方,吃了许多辛苦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不怕苦、不怕累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抓紧时间写作,和自己的生命抢时间一袭破衫——他生活困难、十分清苦面对孤灯——十分想念家人……2、有感情地读课文(配乐《平湖秋月》)3、(音乐)据史料记载,在谈迁在重写《国榷》的几年时间里,他先后寻访了173人次,经历了4年多的时间。也许,那是一个黄沙飞舞的早晨,他迎着黄沙;也许,那是一个烈日当空的中午,他顶着烈日;也许,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他冒着风雪;也许,那一次他病了、累倒了,他带着病痛……但是,他都站了起来,迎风沙,顶烈日,冒风雪,带伤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编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就这样,一部史书诞生了(再次出示句一),学生齐读4、读到这里,我想,这翔实、精彩的背后应该是什么呢?(辛劳、信念、执着、矢志不渝……)5、再读句一(四)、探究第四节过渡:谈迁的故事深深地感染我们。我们在感动、钦佩的同时,一定会有很多的启迪。1、齐读结尾2、说说自己的感受3、再读结尾三、拓展延伸,迁移运用1、学生质疑,解决第一教时学案中“我要问”提出的问题2、推荐阅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21诺贝尔一、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表现他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

体会诺贝尔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四、教学难点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五、教学准备课件生预习课文诺贝尔的资料

六、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大家都知道诺贝尔奖吧。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都会为获得此奖而自豪。诺贝尔奖从何而来?为何又有这么大的魅力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诺贝尔》一课。

二、自由读文,了解梗概

1、诺贝尔奖是怎样来的?

2、诺贝尔在哪些方面有过成就,最著名的成就是什么?

三、细读课文,掌握要点

(一)按下列提示给课文分段

1、简介诺贝尔奖的有关情况(1——2自然段)

2、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辛历程(3——9自然段)

3、诺贝尔临终前的遗嘱(10自然段)

(二)说说文章主要内容

四、读悟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1、2自然段

2、诺贝尔奖有什么特殊性?

(1)时间不变

(2)地点不变

(3)规模宏大

3、你从诺贝尔奖的特殊性体会道什么?

(诺贝尔在世人心目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人们十分崇敬诺贝尔)

4、带着崇敬的心情朗读第一段

5、读后,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诺贝尔有什么巨大成就令全世界瞩目?)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二、读悟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二段,用横线画出能代表这一段意思的句子。(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

2、读完这段文章,你认为诺贝尔研究炸药经历了哪几个过程?

(1)自幼立志研究炸药,与父兄合作,研制“诺贝尔炸药油”。

(2)亲人伤亡,诺贝尔毫不气馁,数百次的失败后,终于发明固体炸药和雷管。

(3)用生命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

3.读完这段文字,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4、那么,在诺贝尔历经历的这几个过程中,你认为哪个过程最能打动你?找出其中的有关语句,说说理由。

(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反复研读、品味和体会)

5、指名朗读诺贝尔研制炸药的过程。

6、你能否用成语或四字词语说一说感动的原因?(志向高远、百折不挠、持之以恒、舍生忘死等)

三、读悟课文第三段

1、默读课文第三段,想一想:这段共写了哪两层意思?

2、讨论交流。

(1)用整个生命发明炸药。

(2)设立诺贝尔奖。

3、为什么说“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

(1)研究的时间之长。:从“小时侯”一直研究到“中年”。

(2)为了研究炸药,他多次冒着生命的危险。

(3)一研究起炸药来,他便忘记了一切。

4、从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一事,你了解到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希望后人沿着他走的道路继续前进,希望科学事业后继有人,发展更快)

5、播放课件诺贝尔遗嘱

当看到这儿的时候,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请将你的感触写在诺贝尔的画像周围。

四、激励探索,升华情感

同学们,为了人类的幸福,诺贝尔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如果我们也能像诺贝尔那样,志向高远,锲而不舍,相信在你们当中也会有人获得诺贝尔奖的!

板书设计

诺贝尔

△怎样发明炸药造福人类甘做奉献

设置诺贝尔奖一丝不苟科学态度

22、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教材分析:《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及正反说明的写作方法。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启示”和“滴水穿石”造句。3、引导学生领悟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地去做。三、教学重点:1、联系上下文理解三个重点词句的意义。2、品读中领悟水滴穿石的启示。四、教学难点了解作者前后照应,正反说明的写作手法。五、教具准备课文插图等。六、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1、出示课文挂图。说说图上有什么?2、这是怎么回事呢?指名读课文第一节。3、这就是“滴水穿石”这个成语故事,我们从这一奇观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呢?二、初读课文1、带着问题自读全文。(1)、要求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2)、读通课文,了解“滴水穿石”给我们的启示。2、检查自读情况。(1)、生字:字音:恋liàn炽chì给jǐ予字型:“贩”第五画撇,“恋”第三、四画为竖,“予”与“矛”区别。字义:锲而不舍:比喻做事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微不足道:非常微小不值得一提。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的地步。半途而废:比喻做事未完成就中止,有始无终。(2)、读文。分节朗读,正音。指导读好长句。(3)、了解“滴水穿石”给我们的启示。(4)、课文举了哪几个事例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三、理清课文条理第一段(第1、2自然段):由“滴水穿石”的奇观引出观点。(提出观点)第二段(第3、4自然段):由中外名人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成就了事业的三个事业证明这一观点,并通过“水滴”与“雨水”作对比,从反面进一步说明这一观点。(证明观点)第三段(第5自然段):揭示“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阐明观点)四、指导书写第二课时一、精读分析1、指读第一段,概括段意。2、出示句子,并了解“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那?”(1)、“像水滴那样”是指什么?读第一段找有关语句。(2)、指导朗读这些句子。(注意读好省略号、“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等词)(3)这是什么句式?改为陈述句。3、自由读课文第二段,找一找,哪句话与第一段的反问句照应的?4、出示并理解重点句:“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1)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这是一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意思是成功者都是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滴水穿石”的精神指什么?(2)、你有什么地方不懂?(“滴穿”和“顽石”学生不易理解,应结合三个事例理解。)5、课文举了哪几个古今中外靠“滴水穿石”的精神成就事业的例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6、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读第3自然段,读懂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是怎样“滴穿”一块块“顽石”的。7、讨论交流学习,相机指导有关句子的朗读。(“滴穿”指他们长期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如李时珍翻山越岭,走遍了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草药,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顽石”指他们所面对的困难。)8、是啊,他们正是有了“滴水穿石”的精神才取得了事业的成功。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齐读最后一段,并理解。(1)、找出两对反义词。(2)、课文举了哪个例子来说明“目标三心二意,半途而废就不可能把石块滴穿”?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3)再举一些事例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可从正反两面去列举。(4)背诵这段话。二、总结课文三、布置作业(略)习作6一、教学目标1、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两幅图画,准确把握图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生动,写完整。二、教学重点看懂图意,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三、教学难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将图画内容充实。四、教学时间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看图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想象力、观察力、分析力、从而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今天,我们就要看图想象作文的练习。(板书课题)二、有序观察,了解图意1、(出示挂图)同学们,你们看,图中描绘的是什么?你们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吗?2、想想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结果会怎样呢?学生看图自由练说。三、组织讨论,展开想象1、把你想到的故事的经过与结果说给大家听听。2、集体交流,相互补充。3、在想象的时候我们要仔细观察图画,准确理解图意,如图中小姑娘见到雏燕自家屋檐下的燕窝中掉下来,神态是惊讶的、心情是焦急的,可以想象她十分担心雏燕的命运,因此小花猫吃雏燕时她一定不会袖手旁观。故事的发展和结果都应建立在正确理解图意的基础上,还要合理、完整。四、编写故事,交流评议1、把想象到的故事写下来,写时要增加人物的心理的,想象他们的动作与语言。2、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3、各自修改习作。第二课时一、编写故事,交流评议1、把想象到的故事写下来,写时要增加人物的心理的,想象他们的动作与语言。2、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3、各自修改习作。二、誊抄习作。三、板书设计习作6仔细观察,理解图意展开想象,合理丰富进行写作,完整具体练习六一、教材分析:本次训练有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感悟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钢笔字二、教学目标:1、利用生活积累丰富文化积淀。2、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充分调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和创造力。3、读背《浪花和礁石》,学会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有声有色地读。4、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5、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6、学写毛笔字。三、教学重点:语文与生活和口语交际。四、教学难点:读背《浪花和礁石》,学会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有声有色地读。五、教学准备:指导学生提前搜集健康小知识。六、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语文与生活1、学习第一部分: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查字典。(1)指名读题。(2)自由读短文,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3)指名读“哥哥”发表的那句话演说,思考:你对“哥哥”的这句话演说是怎样理解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4)小组内讨论后集体交流。(5)小结:这句话含有深刻的道理,可以理解为最会说的未必是本领高的,有真才实学的人不一定是话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