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震折射波法第1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应特别指出的是,必须保证相遇时距曲线互换点及追逐时距曲线重迭部分在干涉区以外。道和道距:折射波法勘探中一般采用单个检波器作为一道接收,而不搞组合检波,其主要原因就是它不需要考虑压制面波干扰问题,因为目前所考虑的折射波仅仅只是首波,即是最先到达的波。首波中包含了直达波和折射波。在采集中,我们只要注意压制随机干扰并兼顾激发能量,就可获得质量较高的首波记录。此外,为了不漏掉浅层薄层信息,道距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2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有等间距和不等间距两种方式。在不等间距接收中,一般可把接收排列的道距设计成小一大一小方式,也可把它设计成小一大方式。道距的选择一般为1~10m,可按勘探目的层深度、地层展布、仪器道数以及激发能量等情况而定。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3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4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5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6地震透射波法在工程地震勘探中,透射波法主要用于地震测井(地面与井之间的透射)、地面与地面之间凸起介质体的勘查和井与井之间地层介质体的勘查。地质目的不同,所采用的方法手段也不同。但从原理上讲,均是采用透射波理论,利用波传播的初至时间,反演表征岩土介质的岩性、物性等特性以及差异的速度场,为工程地质以及地震工程等提供基础资料或直接解决其问题。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6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6.1地面与井的透射井口附近激发,井中不同深度上接收透射波或反之的地震工作称为地震测井。6.1.1透射波垂直时距曲线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7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8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图1.6.1地震测井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9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10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6.1.3资料的处理解释1.初至拾取及井源距校正1)初至拾取2)井源距校正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11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12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13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6.2.1跨孔法
跨孔法可以用来测量钻孔之间岩体纵、横波的传播速度、弹性模量及衰减系数等,这些参数可用于岩体质量的评价。2.透射CT成像技术(专题)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14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7瑞雷波法
瑞雷波法勘探实质上是根据瑞雷面波传播的频散特性,利用人工震源激发产生多种频率成分的瑞雷面波,寻找出波速随频率的变化关系,从而最终确定出地表岩土的瑞雷波速度随场点坐标的变化关系,以解决浅层工程地质和地基岩土的地震工程等问题。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15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和已有的浅层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相比,瑞雷波的独特之处是它不受地层速度差异的影响,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对于波阻抗差异较小的地质体界面反映较弱,不易分辨,尤其是折射波法要求下覆层速度大于上覆层速度,否则为其勘探中的盲层,瑞雷波法则不存在这类问题。但瑞雷波法的勘探深度受方法本身的限制,明显不如前两者,而纵横向分辨率又高于前两者。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16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17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18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19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20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21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8桩基无损检测(不涉及以动力机器设计为目的的桩基动力试验)8.1桩基的类型和质量问题目前采用的桩基主要有钻孔灌注桩、成管灌注桩、挖孔桩、打入预制桩、旋喷桩
桩基质量检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桩基质量评价和桩基的承载力确定。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22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8.2锤击法锤击法是一种瞬态动测法。嵌入土中的桩基相当于一根在阻尼介质中上端自由而下端弹性连结的弹性杆。当在桩顶或桩侧施加瞬间外力F时,桩体内相邻质点间的应力发生变化,引起应变的传递,产生弹性波。可定量确定出桩体的质量以及估算出承载力的大小。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23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8.2.1方法原理1.桩体缺陷检测
在桩顶部竖直向下施加一瞬间力F,并在震源点附近接收时,其断裂面和桩底面上将产生反射和透射的P波。由于为近法线入射,转换横波可不考虑。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24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25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26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27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28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有关桩体质量的综合评价分类标准如下:①A类:结构完整,混凝土质量优良。②B类:结构完整,桩径有变化或混凝土质量基本正常。③C类:局部断裂或混凝土有严重离析层或混凝土质量较差。④D类:结构破坏,混凝土质量极差。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29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30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31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32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33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9、地震小区划中的物探方法在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基础上,按天然地震作用强度和特征对居民区、工业区、单独大型建筑场地进行(预测天然地震对于结构物的影响程度)的分区,这种分区称为地震小区划分,简称地震小区划。地震效应的详细分区,即依据强震时的破坏效应与土层条件、地下水位、弹性波传播速度的关系以及与层状结构有关的地面波谱特征的关系进行分区。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34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地震小区划工作的定量方法有多种,与应用地球物理有关的方法主要有综合物探法,平均剪切模量法、地震刚度法、常时微动法和一维反应分析法。9.1地震刚度法“地震刚度”是地震时抵抗岩石内形变传播的特征指标。在某种意义上,“刚度”可解释为抵抗“松散”。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35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地震刚度愈大的岩石,则地震震级增量较小;地震刚度愈小的松散、饱和水堆积土,则地震刚度增量较大。如果地震震级增量用花岗岩作为标准,地震刚度不同的岩土,其震级增量差可达1—3级(表1.9.1)。地震刚度r用弹性波传播速度V与岩土密度的乘积表示,即。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36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表1.9.1不同类型岩土的地震震级增量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37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38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39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40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9.2常时微动法
地球表层任何地点、任何建筑物的地基,都在以微小的振幅不停地振动着,其振幅通常不超过数微米,振动周期一般为0.5秒至数秒,这种不停的微小振动被称为常时微动。微动的发生源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大类,前者如风、雨、海浪、火山活动等,后者如工厂生产、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通常将有特定振源的微动称作振动,而将无特定振源且周期较长(长于5秒)的微动称作脉动。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41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对于无特定振源、周期又比较短(小于5秒)的微动称作常时微动。
因为各种振源的综合作用产生的波动在传播过程中必然要携带途中介质(地基)特性的某些信息,所以观测研究地基(地表或地下)的常时微动,可以推断地基的弹性(速度)构造和振动特性。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42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43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当穿过地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