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示范性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_第1页
广西示范性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_第2页
广西示范性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_第3页
广西示范性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_第4页
广西示范性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广西示范性高中高二年级联合调研测试语

文2023.4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主观题请用直径0.5毫术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中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伴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第三产业逐渐代替了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导致了许多传统工业基地结构性衰退;另一方面,新的生产、通讯、运输技术和方式不断出现,原有工业、交通、仓储用地的功能布局、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新的要求,导致其功能性衰退;同时,城市化的蔓延造成内城经济的严重萎缩,被围合于城市中心地带的产业类用地被废弃。在城市的发展历史中,传统工业基地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它们见证过或正在见证着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历史进程。从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已开始争论工业时代的遗留物是保留还是铲除。到70年代早期,一些西方学者和政府机构就明确认为这些产业类地段是历史地段,并把一些城市20世纪初的工业区规定为历史遗产。80年代,随着许多城市对这些地段、地区的改造和更新,开发实践的成功与失败引起了更多关注和研究。那时的人们就已经认识到,这些传统工业基地乃是非传统的城市景观,是一种工业景观,对它们的开发再不能一铲了之,不仅要考虑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要考虑其历史文化价值。到90年代,城市的更新产生了更多不活跃的城市内部空间,其中包括衰退的产业类地段,这些工业遗产的再开发已成为全球性的普遍关注的问题。(取材于张善峰、张俊玲等人的相关著作)材料二:工业遗产的再开发也是我国城市发展转型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和更新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建筑功能和空间能否有效植入城市;取决于其衍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问题能否得到合理的解决;取决于对待历史的态度。把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和更新当作是起点还是终点,取决于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的保护和更新设计手段。上海世博特钢大舞台工程将原上海钢铁三厂的特钢车间加以改建,保持工业结构体系、保留工业建筑特征构件,延续工业历史建筑特征。上海爱德华造船厂船坞通过功能置换成为“跌水景观生物进化展示区”,每个跌水层种植适应相应水位的耐污吸污能力强的挺水植物以净化水质,游客可以穿行在整个生态环保水景区,

最后一层区域与黄浦江近距离地亲近,深刻感受都市发展中“野生的自然”。从中不难看到,随着我国对工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意识的增强,对历史遗产的尊重、对科技手段的应用、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体现,对局部与整体的协调发展以及艺术化处理都做出了有益的创造性探索。对城市发展而言,工业遗产的改造和更新,不仅是改变一块土地的贫瘠与荒凉,也不仅是艺术、生态等处理手法的运用,而是通过改造和更新,让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取材于侯凤武、张丽坤等合著《国内工业遗产更新改造理念再析》)材料三:首钢滑雪大跳台场馆由首钢园区老厂房和工业构筑物改造而成,不仅能满足冬奥会比赛、转播等赛事及配套服务需求,还保留了原有建筑的风貌,是冬奥会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大跳台以石景山和四个70米高的冷却塔为背景,对跳台本体的高度进行了严格控制,将赛道与观众席部分下沉至水平面以下3米,使得跳台最高点不高于冷却塔最高点,实现了对首钢工业记忆的延续和对北京城市西部独特风貌的保护。首钢已有百年历史,大跳台所在的园区曾见证中国工业的奇迹,承载了几代人的时代记忆。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团队请来在首钢生活三四十年的老工人,老管理者一起帮助判断,充分参考他们的意见,尽量保留了建筑原有的风貌。“在制氧厂改造过程中,保留旧工业建筑是为未来保留一份首钢记忆。”首钢滑雪大跳台制氧厂改建负责人及建筑师白雪表示,制氧厂的造应性再利用按照其原有布局逻辑进行,对不同建筑采用了更多样的策略。对手冷却泵站,同样保留原有结构,尤其是顶部的大通风孔,并增的新的楼层,将其转换为整个滑雪大跳台区域动力中心的新通风站。对于其它4座厂房,设计团队修改了结构,只保留底层的构造,在顶部增加了棱层和连接,从而增加了更具活力的混合使用空间。对于其它工业结构,包括标志性的分馏塔、大量的储液罐和储球以及管架,都进行了保存、净化和翻新。此外,为使给原工业生产提供水源的群明湖更好地融入市民生活,设计团队结合对工业晾水池的水域生态改善,将原先方正的水岸线进行拓展,经过精确计算,将水体面积适当缩小,扩大绿地生态空间,形成丰富多变的群明湖景观节点序列,为城市居民提供多种形式的亲水空间。同时,基于群明湖开阔的景观视野,设计围绕群明湖铺设了长约3364米的健身步道,方便市民在活动之余,领略连续且多变的现代工业景观体系。(取材于辛自强的相关著作)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传统工业基地”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它的衰退促成了第三产业快速发展。B.正在逐渐地向城市的中心地带集中。C.对它的改造是城市发展的当务之急。D.作为工业遗产的它是新型城市景观。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世纪60年代前,人们对工业时代遗留物的弃留没有争议。B.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传统工业基地已被规定为历史遗产。C.在20世纪80年代,对传统工业基地的改造有成功也有失败。D.在20世纪90年代,城市的更新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工业遗产。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随着我国工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意识的增强,工业遗产改造和更新项目逐渐增多。B.科技水平的提高和艺术、生态等处理手法的运用,为工业遗产改造提供了技术保障。C.首钢工业园区在改造过程中大量采纳一些老员工的规划设计,保留了原有建筑风貌。D.群明湖是由晾水池改造而成的,这一改造工程,体现了我国绿色、共享的办奥理念。4.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工业遗产的改造和更新应坚守的原则。(4分)5.结合材料二、三,请以首钢工业园区的改造和更新为例,阐释其成功因素。(4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石匠留下的歌何立伟从山外头来了一个石匠,在水碾子坊前歇脚。他把背上的搭链往地上一撂,搭链里发出了金属的沉闷的音响。侧耳,听了听水碾子坊里碾谷的嗡嗡声,他大声说:“碾子要凿了哦!”爹正在水碾子坊里扫谷。提着高粱帚子出来,见是陌生客,忙取了紫竹烟筒递过去。那石匠其时已将一根纸烟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似乎从他吸纸烟的派头上,看出其人的不凡。水碾子正要凿槽咧。很快讲定了工价。无争无吵。各自一派让得三分的气度。那石匠绕碾子转了三圈,也并不发表阔论高谈。从褡裢里取了锤凿,水碾子坊里,就叮叮当当热闹了起来。四面的苍苍郁郁的山壑里,一时贮满了这十分好听的声音。先前这水碾子终日碾谷,其音清越,其韵悠扬,好比寨前的四妹子,不紧不慢,打出好听的山歌来。后来,日日磨,日日磨,磨平了石槽,碾子就一声一声闷如沉雷了。天热起来,他就索性打起赤膊,凿。他膀大腰圆,甩锤子的时候,上身的肌肉有规律地滚动。汗水使他宽阔的胸膛油着异彩。简直那本身就是一錾一錾凿出来的。像一尊石雕。拿来了蒲扇,拿来了茶罐,拿来了切得极细极细的烟丝,爹吩咐:“你好生招呼石匠吧。”我说:“好。”爹放不下心,又吩咐:“这石匠一定见过世界,莫要让他笑话我桃花寨的人不晓得礼数。”我说:“好。”我就同他打扇,将酽茶斟得满满的,双手稳稳递与他。请他歇憩。请他喝茶。手上捏一把平日藏在柜里舍不得吸的,切得极细极细的烟丝。我想同他谈讲。只想他是见过世界的,那重重的山外头是个什么模样呢?默默喝茶,默默吸烟,默默歇憩。从鼻孔里口角里喷出的烟云浓浓的,辣辣的,也是默默的。但几分钟以后他又拿起了锤子。烟蒂在脚边断续着残烟几缕。山谷里,飞着钢与石的回音。很长的一声一声。仿佛四山里万人千人在凿岩取石,你呼我应。又歇憩的时候,我急切地同他说:“说个故事我听吧。说个故事!”“故事?什么故事?”他放下了锤子。真的,什么故事呢?竟不晓得这个世界有哪样一些故事。于是我说:“随便你同我讲点什么吧。反正我什么都不晓得。”“等你长大了,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了,你就会什么都晓得的。用不着别人讲。”他将那多茧的厚实的手掌放在我的脑壳上,“唉,你还细,你还不懂事。生活里头有的是酸甜苦辣,你只能够尝,不能够讲。讲不出。生活里头没有故事。”好久了我才说:“那就打一个山歌吧。”歉意地一笑,摇摇头,他又去凿那磨槽。洁白的石砾在錾子尖上跳跃,落在地上,落在他的裤褶缝里,如一层层雪粉。直到黄昏从山沟里溢了出来,才将那叮叮咚咚的锤声淹没掉。这时,那很大的碾槽,正凿得如一朵刚刚绽放的山茶花。掌灯吃夜饭时,他累了,倦了。爹招待他,用了好香的米酒,用了一条腊得透明的麂子腿。那麂子,还是去冬大雪封山时,爹在鹰嘴岩打的。好肥的麂子。爹舍不得吃,除非来了贵客。爹问他这问他那。爹这人,就景仰见过世界的人。那石匠总是回答得很少,很有分寸。你总觉得他不肯说出来的东西必定深奥。他那紫红的脸膛,深刻的皱纹,使你感觉到他是一部书,但谁也无法打开。爹只好死劲地敬酒。“多谢。明日赶早,我还要行路。”“往哪边走?岩陀,还是檀木坡?”“哪里有工夫做,就到哪里去。石匠嘛,走四方,吃四方。”他笑了一下,笑得很淡。有雪白的牙齿。起身,打一轮拱手,他晃晃地朝东厢房走去。第二日天刚放明,爬起来我就要去找石匠。要问他,见了世界的人,为什么不会讲故事?爹朝水闸走去,说:“这时候才起来,石匠他走了咧!”跑到高处,朝雾中的石板路望去,终于看见了他那朦胧胧的背影。其实无法说那是背影,整个的只是小小的一个黑点了。那黑点,在这迷蒙的天地之间,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就消失在雾之中了。他走了,同他来时一样,同他吸烟凿石时一样,是默的,无声无嗅的。天和地,好大呵!哗啦!爹把水扯开了。蓄了一夜的溪水,扑过来,攀住染满了青苔的木轮子,木轮子就滚动起来,吱吱呀呀地带动了水磨。这清新的空气里,就颤动着它那好听的声音了。比先前还要好听些!清越。悠扬。娓娓地,悄悄地,向你叙述着什么。长大后,我一直觉得,这水碾子的声音,是那个默默的石匠留下的一支很长很长的歌,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选自《人民文学》1983年06期,有删改)文本二:小说,是我最受重视的文学体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受到文坛普遍关注的,正是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受关注的原因,现在回想起来,恐怕在它的实验性上。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兴起,百无禁忌。在思想解放的大的社会背景下,文坛空前活跃,各种题材,各种文体,各种风格,竞相怒放。我初出道,亦知要崭露头角,须得有自家面目,遂努力在文体同语言上与别人拉开距离。汪曾祺先生说,我的小说受唐人绝句的影响。李陀先生亦说我的小说是“绝句式”的小说。皆是解人语也。肯定了我的有着诗的意韵与意境的文体面目。我喜欢唐诗,尤喜绝句,五绝二十个字,七绝二十八个字,短得不能再短,但每每是一幅历史的图卷,尽寓其中,意蕴深长。譬如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把唐朝从开元到天宝年间经历“安史之乱”的惊天巨变,从全盛到衰落的历史图景,通过几位白头宫女闲聊往昔的日常场景,轻巧地勾勒了出来。这种以小场景写大历史,以日常生活见白云苍狗的唐人绝句,给了我莫大的启发。当其时,文坛大多数作家的叙事范式,是受西方文学的影响,而我是选择受祖宗的影响。(节选自何立伟《<白色鸟>自序》,有删改)6.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对了解“世界”的问题很是急切,但因为年纪小,又不知应该了解这个世界的什么,不知如何向石匠发问。B.“爹”对石匠热情招待,目的是想通过见过世界的石匠了解外面的世界,但那个石匠却口拙言迟,不愿回答。C.石匠“赤膊”凿槽形象的刻画,既展现了石匠身体的健壮,也展现了生命阳刚之美,更暗含劳动塑造人生的思想。D.这篇小说故事简单,只是叙写了一个石匠来为“我”家修理水碾和“爹”与“我”想通过见石匠了解外界的故事。7.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烟丝”和“纸烟”两物,分别了代表山内、山外两种不同的社会、不同的生活。B.用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从褡裢里取了锤凿,水碾子坊里,就叮叮当当热闹了起来。四面的苍苍郁郁的山壑里,一时贮满了这十分好听的声音”,劳作声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突出石匠的技艺高超。C.石匠侧耳一听水碾子坊里碾谷的嗡嗡声,就可知碾子的状态,侧面写出石匠精湛的技艺。D.“我”和“爹”的“问”与石匠的默默辛勤的錾凿,构成了小说深层的问答关系。8.小说标题“石匠留下的歌”具有怎样的意蕴?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6分)

9.文本二中提到“‘绝句式’小说”,请结合文本一谈谈你对“‘绝句式’小说”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材料,完成10~14小题。知伯帅赵、韩、魏而伐范、中行氏,灭之。休数年,使人请地于韩。韩康子欲勿与,段规谏曰:“不可。夫知伯之为人也,好利而鸷愎,来请地不与,必加兵于韩矣。君其与之。与之,彼狃(贪),又将请地于他国,他国不听,必乡之以兵;然则韩可以免于患难,而待事之变。”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一于知伯。知伯说,又使人请地于魏,魏宣子欲勿与。赵葭谏曰:“不如与之。”宣子曰:“诺。”因使人致万家之邑一于知伯。知伯说,又使人之赵,请蔡、皋狼之地,赵襄子弗与。知伯因阴结韩、魏,将以伐赵。三国之兵乘晋阳城,遂战。三月不能拔,因舒军而围之,决晋水而灌之。围晋阳三年,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炊,财食将尽,士卒病羸。襄子谓张孟谈曰:“粮食匮,城力尽,士大夫病,吾不能守矣。欲以城下,何如?”张孟谈曰:“臣闻之,亡不能存,危不能安,则无为贵知士也。君释此计,勿复言也。臣请见韩、魏之君。”襄子曰:“诺。”张孟谈于是阴见韩、魏之君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知伯帅二国之君伐赵,赵将亡矣,亡则二君为之次矣。”二君曰:“我知其然。夫知伯为人也,粗中而少亲,我谋未遂而知,则其祸必至,为之奈何?”张孟谈曰:“谋出二君之口,入臣之耳,人莫之知也。”二君即与张孟谈阴约三军,与之期日,夜,遣入晋阳。张孟谈以报襄子,襄子再拜之。张孟谈因朝知伯而出,遇知过辕门之外。知过入见知伯曰:“二主殆将有变。”知伯曰:“不然。吾与二主约谨矣破赵三分其地寡人所亲之必不欺也子释之勿出于口。”知过见君之不用也,遂去不见。襄子使张孟谈见韩、魏之君曰:“夜期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知伯军。”知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知伯军而禽知伯。(选自《战国策·赵策》,有刪改)[注]春秋后期,晋国内乱,主要有六家卿族,分别是知氏、韩氏、赵氏、魏氏、范氏和中行氏。他们拥有自己的领土和军队,经常相互攻打,其中知氏实力最强。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吾与二主约/谨矣破赵/三分其地/寡人所亲之/必不欺也/子释之/勿出于口B.吾与二主约谨矣/破赵三分其地/寡人所亲/之必不欺也/子释之/勿出于口C.吾与二主约/谨矣破赵/三分其地/寡人所亲之/必不欺也/子释/之勿出于口D.吾与二主约谨矣/破赵三分其地/寡人所亲之/必不欺也/子释之/勿出于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使人致万家之邑一于知伯”与“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苏武传》)两句中的“因”字含义相同。B.“勿复言也”与“体无咎言”(《诗经•卫风•氓》)两句中的“言”字含义不同。C.“二君即与张孟谈阴约三军”与“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苏武传》)两句中的“阴”含义不同。D.“知过见君之不用也”与“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五代史伶官传序》)两句中的“之”用法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知伯贪得无厌,他向韩国、魏国、赵国索要土地,韩国、魏国忌惮知伯的为人,都给了他土地,唯独赵国没给。B.三国之兵围攻赵国的晋阳城,守城几年后,晋阳城内物乏人疲,赵襄子想要献城投降,张孟谈不同意他这样做。C.张孟谈见到韩国和魏国的国君后,不仅向其分析利害关系,晓之以理,还向其保证只要三军联手就可打败知伯军。D.知伯顺利向韩、魏索要了土地,盲目自信,不能明察形势,且不接受别人的意见,是知伯最终兵败的重要原因。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臣闻之,亡不能存,危不能安,则无为贵知士也。(4分)(2)知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知伯军而禽知伯。(4分)14.韩庚子、魏宣子二君,和知伯相比,最大的优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小题。新荷叶①李清照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②须起,要苏天下苍生。[注]①该词是为一位友人祝寿而作,这位友人信息不详。②安石:谢安,字安石,才学盖世,隐居东山,后应诏出仕,官至司徒。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中“蓬瀛”与“海客谈瀛洲”中的“瀛洲”具有相似的文化意味。B.嘉宾在寿宴上进献芝兰、簪笏等贺礼,表达祝贺长寿富贵的美好心意。C.上阕描写了环境、祝寿人、侍女的不同凡俗,烘托了寿主的名望之高。D.易安词以婉约著称,但这首祝寿词寄怀高远,蕴含着一股壮气豪情。16.该词并非一般祝寿之作,而是别有寄寓。请结合下阕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在颁奖仪式的发言中所说的“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2)李白的《蜀道难》中,“

”两句借用两种动物,分别用夸张和比拟的手法写蜀道的山势高险,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3)李商隐在《锦瑟》中以起兴的手法,引出对往事的追忆的诗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小题。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早在殷商时期就成为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石。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中国印”会徽曾让汉字大放异彩,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也因汉字“冬”“飞”而

。“冬梦”和“飞跃”两幅会徽,内容均包括奥运标志、运动项目及场景、城市、年份,层次清晰、寓意深远。会徽的上半部分用刚劲曲折的线条

地勾画出了向前滑行、冲向胜利的冰雪运动员的矫健身姿;下半部分相对柔美圆润,既有赛场、跳台、滑道的轮廓,又似重峦叠嶂、

。在绚烂的

“冬”“飞”与抽象的奥运标识、残奥标识的映衬下,让黑色的“BEIJING2022”印鉴如同“一锤定音”,显示了中国对世界的坚定承诺。充满动感、力度和人文关怀的“冬梦”“飞跃”会徽,因融行云流水的书法字体、苍劲朴拙的中国剪纸与匠心独具的现代艺术风格为一体,而被誉为多种文化元素合璧的典范。设计互为肌理,践行了奥运会倡导的共筑梦想、超越自身、激励世界的精神。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20.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2小题。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孔子认为教育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中就包含着对美育的重视。今天,我们用“中国梦”来激励人心,

;加强制度建设、强调制度自信,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新时代的“立于礼”;“成于乐”的“乐”不仅是音乐之“乐”,快乐之“乐”,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全社会的“成于乐”——是道德的普遍高尚,活力的竞相迸发,精神的昂扬向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不断实现的“天下尽欢颜”之“乐”。从古至今,先贤们对于美育的思考从未止步,这些思想结晶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来自民间,来自大变革的时代,来自全民族精神的激情与荡漾。正在大踏步迈向现代化、必然创造出壮丽的史诗的我们,

。21.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我们队长,他牺——”林毅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B.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C.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D.但接着敲门声,却没有照例的嘹亮而拉长的一声“信——”2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四.写作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爱因斯坦曾说:“我担心总有一天技术将超越我们的人际互动,那么,这个世界将出现一个充满傻瓜的时代。”《2016年全球灾难风险报告》概述了人类面临的最紧迫的全球风险,其中人工智能等被视为最危险的因素。马云在第14届国际校长联盟大会上发言称:“AI时代就是需要爱的时代。只有这样,人类才不会被机器取代,才不会在变革中被淘汰。”最近ChatGPT大火,令人深思。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你对科技是否有过担忧?我们该怎么面对科技的发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3年春季学期高二年级联合调研测试语文

答案1.D【解析】A.“它的衰退促成了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错误。根据原文“第三产业逐渐代替了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导致了许多传统工业基地结构性衰退”可知,应该是“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导致了“传统工业基地”的衰退,属于因果倒置。B.“(传统工业基地)正在逐渐地向城市的中心地带集中”错误。根据原文“城市化的蔓延造成内城经济的严重萎缩,被围合于城市中心地带的产业类用地被废弃”可知,并不是逐渐向城市的中心地带集中,而是被围合于城市中心地带的“传统工业基地”的产业类用地被废弃。属于曲解文意。C.“对它的改造是城市发展的当务之急”错误。根据原文“工业遗产的再开发也是我国城市发展转型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可知,并没有谈到“当务之急”,属于无中生有。2.B【解析】B.“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传统工业基地已被规定为历史遗产”错误。根据原文“到70年代早期,一些西方学者和政府机构就明确认为这些产业类地段是历史地段,并把一些城市20世纪初的工业区规定为历史遗产”可知,列为“历史遗产”的不是“传统工业基地”而是“一些城市20世纪初的工业区”。3.C【解析】C.“大量采纳一些老员工的规划设计”错误。根据原文“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团队请来在首钢生活三四十年的老工人,老管理者一起帮助判断,充分参考他们的意见,尽量保留了建筑原有的风貌”可知,请来的是“老管理者”,是考虑其“意见”,不是“采纳规划设计”,属于曲解文意。4.原则:

①工业遗产改造和更新与城市化发展相融合(一致或植入城市);

②与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合理解决;③符合生态理念,实现可持续化发展;④突显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尊重其历史价值。(每个要点各1分)【解析】(1)材料二中“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和更新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建筑功能和空间能否有效植入城市;取决于其衍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问题能否得到合理的解决;取决于对待历史的态度。

”(可依据3个“取决”提炼信息,同时突显“再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所以答案要素为四点,每个要点1分。若学生以原文三个“取决”为答案,“城市化、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历史价值”要素齐全则亦可赋4分。但若学生搬用材料一的表述“这些传统工业基地乃是非传统的城市景观,是一种工业景观,对它们的开发再不能一铲了之,不仅要考虑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要考虑其历史文化价值”,属于审题不清超出答题信息范围,则只给1分)(2)用材料二“而是通过改造和更新,让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或者“对历史遗产的尊重、对科技手段的应用、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体现,对局部与整体的协调发展以及艺术化处理都做出了有益的创造性探索”作答,照搬原句得2分,加以提炼分点得3分。(3)用材料二“把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和更新当作是起点还是终点,取决于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的保护和更新设计手段。”作答,得1分。5.首钢工业园区的改造和更新成功因素:①采用合理的改造类型,节约了成本;②尽可能保留原有建筑的风貌,保护了工业遗产(尊重历史价值);③将工业景观融入城市发展,实现了可持续发展;④让市民共享改造成果,一举多得。(每个要点各1分)【解析】(1)依据材料三中“实现了对首钢工业记忆的延续和对北京城市西部独特风貌的保护”“尽量保留了建筑原有的风貌”可知,尽可能保留原有建筑的风貌,保护了工业遗产(尊重历史价值)。(2)依据“制氧厂的造应性再利用按照其原有布局逻辑进行,对不同建筑采用了更多样的策略。对手冷却泵站,同样保留原有结构”“对于其它4座厂房,设计团队修改了结构,只保留底层的构造,在顶部增加了棱层和连接”可知,对于不同的工厂、厂房采用合理的改造类型,节约了成本。(3)依据“将水体面积适当缩小,扩大绿地生态空间,形成丰富多变的群明湖景观节点序列,为城市居民提供多种形式的亲水空间。同时,基于群明湖开阔的景观视野,设计围绕群明湖铺设了长约3364米的健身步道,方便市民在活动之余,领略连续且多变的现代工业景观体系”可知,将工业景观融入城市发展,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让市民共享改造成果,一举多得。6.B【解析】“石匠却口拙言迟,不愿回答”错误。从原文“不发表阔论高谈”以及对“我”说的一番话“生活里头有的是酸甜苦辣,你只能够尝,不能够讲。讲不出。生活里头没有故事”,可知石匠并非口拙言迟。7.C【解析】“侧面写出石匠精湛的技艺”错误,“石匠侧耳一听水碾子坊里碾谷的嗡嗡声,就可知碾子的状态,”正面描写他精湛的技艺。应为“正面描写”。8.①“石匠留下的歌”既指石匠锤凿发出的叮叮当当的好听的声音以及经过石匠修理后的水碾发出的“清越、悠扬”的声音;②又指石匠精湛的手艺、“见过世面”的人生阅历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他的深奥的话语给我留下了无限的深思,带给我人生启蒙和启迪;③还指留存在“我”脑海里的关乎山村生活以及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一段美好回忆。(每点2分)9.①语言简短,故事短小。如第4段写水碾子的历史、人物对话以及石匠的回答多用短句,文章不以宏大曲折取胜,而是以简单的故事情节来折射主题。②意蕴深长,言简意丰。通过叙写一个石匠为“我”家修理水碾与“爹”与“我”想通过见石匠了解外界的故事展现出世情、民生、传统技艺等丰富的历史内容,富有韵味,耐人寻味。以小场景写大历史。③景物、人物描写具有诗的意蕴,有诗歌的意境美。作者以审美眼光写物写人,如写石匠喝茶、吸烟、休憩、凿石,写锤子的回声、凿后的碾槽等,将人与物变成诗的意象,处处充满了意境美。(每点2分)10.D【解析】句意:我和韩、魏二君已经订立了盟约,消灭了赵国,我们三家将瓜分其地,我亲自和他们订立的盟约,他们一定不会欺骗我的,您就放心吧,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矣”是句末语气词,其后应断开;“破赵”与“三分其地”为连动结构,其间不宜断开,排除A、C;“亲之”是动宾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11.C【解析】A项,二者都是“于是”;B项,“勿复言也”中的“言”:(动词)说,讲;“体无咎言”中的“言”:(名词)话语;C项,均表示“暗地里”;D项,二者均为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2.C【解析】“还向其保证只要三军联手就可打败知伯军”错误,于文无据。根据原文第三段“二君即与张孟谈阴约三军,与之期日,夜遣入晋阳。张孟谈以报襄子,襄子再拜之”,“阴约三军”是指秘密订立军事盟约,并不是张孟谈向他们保证只要三军联手就可打败知伯军。13.(1)我听说,国家将要灭亡却不能使它保全,国家有了危险却不能使它安定,那就不要重视有才智的人了。(“存”使动用法1分;“安”使动用法1分;“贵”意动用法1分;基本句意1分)(2)知伯的军队都去救水而一片混乱,韩康子和魏宣子从两边夹攻,赵襄子带兵从正面进攻,大败知伯的军队并活捉了知伯。(“翼”1分;“将”1分;“禽”1分;基本句意1分)14.①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②韩庚子听取了段规的建议,魏宣子听取了赵葭的建议。③而知伯没有听取知过的建议,最终失败被擒。(小结出二君优点得1分,结合文本答出任一优点的表现得1分,结合文本答出知伯的不当之处得1分)【参考译文】知伯率领赵、韩、魏三国的军队征讨范氏和中行氏,把他们灭掉了。休整了几年之后,知伯便派人到韩国去索要土地。韩康子不打算给他,谋臣段规劝谏韩康子说:“不能不给。知伯为人,贪得无厌而且凶狠固执,他来索要土地,如果我们不给,他一定会对我们韩国出兵。您还是给他吧。给他之后,他会更加贪婪,还会到别的国家去索要土地,别的国家不给,他必定会向这个国家出兵;这样的话韩国就可以免受灾祸之苦,而等待形势的变化。”韩康子说:“好吧。”就派使者送给知伯一座拥有万户人家的城邑。知伯很高兴,又派人到魏国索要土地,魏宣子不打算给他。大臣赵葭劝谏说:“您不如给他。”魏宣子说:“好吧。”于是也派人送给知伯一座拥有万户人家的城邑。知伯很高兴,又派人到赵国,要求得到蔡和皋狼两地,赵襄子没有给他。知伯于是暗地里和韩、魏结盟将要共同进攻赵国。三国的大军突然袭击晋阳城,于是战争开始。过了三个月也没能攻下晋阳城,于是把军队散开包围晋阳城,并决开晋水灌入城内。三军包围晋阳城三年,城中百姓在高处搭棚架居住,吊起锅来煮饭,钱财和粮食快要用完了,士兵疲倦病弱。赵襄子对张孟谈说:“粮食匮乏,城中力量用尽了,人们都很疲困,我守不住了。想开城投降,你看怎么样?”张孟谈说:“我听说,国家将要灭亡却不能使它保全,国家有了危险却不能使它安定,那就用不着重视有才智的人了。请您放弃这种打算,不要再说这些了。我请求去见韩国、魏国的国君。”赵襄子说:“好。”于是张孟谈暗地里会见韩国和魏国的国君说:“我听说唇亡则齿寒,现在知伯率领你们两国进攻赵国,赵国将要灭亡,赵国亡了接下来就轮到你们了。”韩、魏二君说:“我们也知道会这样。知伯为人,内心粗暴而又不讲仁爱,我们的计谋还没有成功就会被他知道,那么灾祸必然降临,该怎么办呢?”张孟谈说:“计谋出于你们两位之口,只进入我一个人的耳朵里,没有其他人知道这件事。”两位国君立刻与张孟谈秘密联合三国军队,约定好日期,当天晚上,张孟谈返回晋阳城。张孟谈把这事报告给了赵襄子,赵襄子对着张孟谈拜了两次表示感谢。张孟谈去朝见知伯出来,在军门外遇见了知伯的大臣知过。知过进去拜见知伯说:“韩、魏二君大概将会叛变。”知伯说:“不会这样的。我和韩、魏二君已经订立了盟约,消灭了赵国,我们三家将瓜分赵国土地,我亲自和他们订立了盟约,他们一定不会欺骗我的。您就放心吧,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知过见知伯不听从他的意见,就离开不再见知伯了。赵襄子派张孟谈会见韩、魏的国君说:“约定今天晚上杀了守堤的官吏,放水去淹知伯的军队。”知伯的军队都去救水而一片混乱,韩、魏的军队从两边夹击攻打,赵襄子带兵从正面进攻,大败知伯的军队并活捉了知伯。15.B【解析】“嘉宾在寿宴上进献芝兰、簪笏等贺礼”错误,根据诗句“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的意思是“兰芝一般的子侄们前来贺寿,身居高位的官员们充满庭院”,可知“簪笏”不是贺礼。故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16.本词下片是对寿者的祝愿之词,但末尾两句的意思是,你是像谢安一样的人,你一定要告别隐居生活,出山为官,力挽狂澜,拯救天下黎民。(2分)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才能的赞赏之情和对友人为国为民效力的劝勉之意,(2分)也含蓄地表达了词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2分)【解析】根据下片最后两句“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意思是“希望你能像谢安一样重新出仕,解救危难只为天下苍生”,这两句运用谢安的典故,谢安隐居后屡诏不仕,时人因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诗人借“时人”希望谢安“东山再起”,以喻作者企盼正在“东山”隐居的寿主复出做官,既表达对友人才能的赞美,也抒发诗人忧国忧民,渴望友人能够为国效力之意。本题考查对作者表达情感的理解分析;结合诗句中的意象,从意象到意境全面把握诗歌的情感,同时注意抒情主人公的活动及带有情感色彩的词语。【诗歌赏析】此词从明抄本《诗渊》录出,原词注明作者“宋李易安”,是近年发现的,孔繁礼《全宋词补辑》收之。这是一篇寿词,虽然也极尽褒誉,但却流露了忧国忧民之志,蕴含着一股壮气豪情。上片交代时间地点、场面气氛,词清句丽,风格典雅。“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是指:正当薄露刚开始洒落,夜晚与白昼长短完全相同的这个不同一般的时候;处身环水而起、高耸入云的楼阁亭榭之内,宛如来到了传说中的蓬莱、瀛州海上仙岛。“长宵共永昼分停”句中的“分停”,即“停分”,中分之意;一年之中只有春分、秋分这两天是昼夜所占时间相等,古人称这两天为“日夜分”。这里并未指明是春分还是秋分,从“薄露初零”看,似是仲秋之月的“秋分”,固为秋天到来,暑气渐退,昼热夜冷,容易有露水;然而再从下文馈礼中有兰花来看,或许是仲春之月的“春分”;当然如果“芝兰为寿”中的“芝兰”仅作为一种象征高雅来说,只能认为是虚写,而“薄露初零”却是实况描述,所以很可能是秋分时候。“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写的是友人在做寿,词人及众嘉宾来贺:大家献上了淡雅清香的兰花和益寿延年的灵芝,拜寿的人们簇拥着寿星老人一时间充塞了往日幽静的庭院,其中也不乏尚称风雅的达官贵人,他们的鲜明的服色、佩饰与名士清儒的布衣潇洒相辉映。寿筵开始了,气氛自是十分炽烈,但词作者却避开这些必然现象,笔下一滑,转向了筵席间穿梭般飞去飘来为客人倾酒捧觞的侍女们,“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之句,是作者从活动的大场面中捕捉的一个迷人的动作:她们像花一般柔媚,像玉一样晶莹,双手捧觞穿行席间向客人劝酒,翩翩风姿令人开怀一醉,表达了主人待客之真诚。上片寥寥数语,便将良辰、美景、主贤、宾嘉之乐都烘托纸上了。下片是对寿者的祝愿之词,尾句显示出作者爱国爱民的心愿,写得委婉、曲折、含蓄、脱俗。“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先以两个比喻句起兴,再引出直面的颂扬:愿您体魄健壮如鹤之清癯矍铄,如松之耐寒长青,愿您精神光照万物与朗朗秋月竞比光明;您的品德学问历来是独领风骚、名噪京城。至此便将一位德高望重、受人景仰的典范人物的形象勾画了出来,下面“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仍是溢美之辞,仍是使用比喻手法,但却因借用现成典故,便将内容表达更进一步、更深一层。“东山高蹈”,用的是晋代文学家、政治家谢安的故事。谢安,字安石,才学盖世,隐居东山,后应诏出仕,官至司徒。后人因以“东山”喻隐居之士;高蹈,在此也指隐居生活。该句是说:谢安隐居东山,却蜚声朝野,光耀无比,虽为王侯卿相,哪一个比得上他!以谢安隐居东山称比筵上的寿诞主人,可谓臻于至极了。尾句十分精彩,继续以谢安相比,赞誉、推崇之中加进了激励,且注入了以生民为重、迅速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急切心情,真是一句千钧:“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安石在东山隐居不肯应诏出仕之时,时人发出了“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的叹惋,词人就该语加以引发以激励眼前这位名士:您一定要像谢安一样快快挺身出仕,揭露奸佞误国,挽救在战乱中受尽蹂躏折磨的黎民。易安居士发自内心的呼喊,使这首以祝寿为内容的词作在主题思想上得到了升华。17.(1)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3)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每空1分,共6分;添字、缺字、错字,均不得分)18.示例:①锦上添花/如虎添翼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③绵延起伏

【解析】①根据“会徽曾让汉字大放异彩”可知,此处是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也会因汉字大放异彩,可填“锦上添花/如虎添翼”。锦上添花:在锦上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